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妃为君纲:商女太嚣张-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生来命硬,一出世爹爹便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发丧的那日,娘亲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她,哭得昏天黑地,这时候一个道士经过,看见她的面相啧啧称奇道,“如此富贵的面相还真是少见,怎么竟会出生在此等乡野之地?”

    那道士最后死气白赖的缠了上来,又再三说自己分文不取,只想算一算这孩子的命数,也是有缘。

    娘亲想着,算便算算吧。自己如此命苦,十七岁嫁为人妇。过门两年无子,好容易盼来了这个孩子,哪里想得到,她的丈夫却年纪轻轻就没了,往后的日子可要怎么过啊。

    难得她能为丈夫留下这一点儿骨血,只盼能承了这位道长的吉言,这孩子不再是个苦命人。

    而后她分别给了那道士自己一家三口的八字,等着那道士卜卦。

    那道士拿到八字后,再三推算,时而皱眉时而摇头,过了许久才对娘亲说道,“这孩子的命格奇特,是凤非凤的伪凤,贫道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八字。”

    娘亲听见一个凤字,心中不由欢喜,可又听说是什么伪凤,一时却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只听那老道接着说,“并且,她本该出生在旁的富贵人家,也不知是出于什么缘故,投错了胎,投生到了你们家来。不过,这孩子即便是伪凤,命格也是极贵重的。你们二人万万承受不住,现今你丈夫已经为此丢了性命。你若是还想保住一条命去。就将这女娃娃交给贫道罢,贫道愿意带她修行。”

    娘亲想起一向身子健壮的丈夫竟然会不明不白的暴毙在路上,对这道士的话难免信了几分。难道真的是因为自己夫妻二人福薄,不能抚养这金贵的孩子么?

    可再怎么说,自己因为这位道长的几句话,就要将孩子交给一个陌生人么?

    对了,这可是个陌生人啊。

    娘亲眯起眼睛打量起这道士来,只见他一双眼睛贼兮兮的直盯着自己怀中的孩儿。那模样简直……

    娘亲气炸了肺,当场就大喊起来,“乡亲们啊,救命啊,这个天杀的人贩子这是要拐了我家的妞啊!”

    一旁的帮着下葬的村民们立即围了过来,不由分说的上去将那道士拳打脚踢了一通,不一会儿道士灰溜溜的离开了。

    见他走远了村名们还勿自气恼不已,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有。

    这天杀的人贩子,可怜的庆春嫂子刚没了丈夫,若是孩子也被拐了,可不是要把人家往死里逼么?

    一众人又上前劝解了几句,劝着娘亲回了家,那日的事情才算是过去。

    这些事情都是娘亲后来告诉她的,她五岁前都是生活在娘亲身边的。自她记事起娘亲就总是会说起这件事来,“我家的阿妞啊,生下来时模样就极好看。这十里八村啊,再也没有比我家阿妞还好看的女娃娃。”

    “为你爹送葬那日,还有一个人贩子扮作道士要拐了你去,阿娘也险些就信了他的话。我家的阿妞啊,为娘的心头宝贝,为娘不会不要你的。”

    每每,春兰就听着娘亲这样温柔的耳语,缓缓进入梦乡。

    可直到她五岁的那一年,十八岁的小叔叔到了娶亲的年纪,却因为凑不出女方要的聘礼,祖母逼迫母亲改嫁。而母亲,则一头撞死在了堂前。

    之后,她就被送进了山上的庵堂。

    掌门师太是个极和善的人,就算她愚笨之极,就算她抄写的经文是一众师姐妹中最难看的。就算她根本学不会任何咒术和咒文,师太也没有半点儿嫌弃她,没有想过要赶她出去。

    直到……

    直到一场大火烧光了济化庵,直到她回到家中却发现家中早已被洗劫一空……

    直到她终于学会了第一个咒文,招魂咒……

    直到,师太的魂魄面目狰狞的入梦,只求……让她去死……

    她真是蠢,肉身已经化作焦土,她为何还要将师姐妹,和师父师叔伯们的魂魄召回来。叫她们作为孤魂野鬼在这世间游游荡荡的受苦受难啊……

    她真是该死啊!

    再后来,她被济化庵的一众冤魂缠着,浑浑噩噩生不如死的过了几天,就在路边遇上了元道长。

    那时那个老道快要死了,她想了想,就把手里抓着的麦饼扔给他。看他狼吞虎咽的吃起来,想了想又从井边打了半桶水放在他面前。

    那时的她全无生念,只想着一死谢罪。希望老天将罪过全加诸在她的身上,放过济化庵的一众孤魂,叫她们都去投胎吧。

    都是……她的罪过……

    她游游荡荡的也不知该去哪儿,这几天走走停停,身上的衣服散发出腐臭的酸味,脚上的鞋子也磨破了露出了脚趾。

    老道士在吃饭时,她就坐在一边儿看着。

    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她从村子里走了很远的路走到这儿。时常会在路边找个地方一坐就是一整天。偶尔会有人把她当成叫花子,愿意给她点儿吃的,或是钱。

    她有时候会记得捡起来,有时候就扔在那里。

    就拿手上的这个麦饼来说,是谁给她的呢?她记不清了。

    就在这时,那老道吃饱喝足后顿时恢复了力气,于是向她拱了拱手道,“老道的这一劫算是解了,你就是老道的贵人啊!劳你走了这么远的路来此救我于危难,老道不甚感激。”

    春兰觉着他有些夸张了,一个麦饼,她能从别人那里讨来。说不准还会有好心的人再给这老道士一个,贵人不贵人的说辞她不想听。她生下来时,还有一个人贩子也扮作道士说她是贵人呢。

    可结果呢?

    哪有什么贵人是她这样的?

    她一出生就没了父亲,五岁时没了母亲。

    去济化庵半年,整个济化庵被焚为焦土,除了她没一个人能活命。

    就连祖母一家都被洗劫一空……

    祖母家有什么呀?家徒四壁的家里也能遭了贼人惦记……这可真是讽刺……

    说不准她不是什么贵人,压根儿就是个灾星罢……
………………………………

第六十八章 春兰和道长的因果

    她本不想理会那老道士的话,可谁料那人越说越是离谱了,“啧啧啧,我还道是什么人能替我挡劫,救下我这条残命。原来是个伪凤,怪不得连上天都要忌惮三分。”

    伪凤?

    这话传入耳中,春兰的眼中恢复了些许神采。

    娘亲时常说起她小时候差点儿被人贩子拐走的事情,那个人贩子扮作道士,也说她是伪凤。

    伪凤伪凤伪凤,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于是她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道士,说来也奇怪,这老道士脸上虽然狼狈得紧,可身上的衣料竟然是绸缎?

    她更奇怪了,探手去摸了摸这老道士的衣服,触手柔软,仿若婴儿的肌肤一般冰冰凉凉的。这老道士到底是什么人?既然能穿得起这么名贵的衣服,又怎么会险些饿死在路边呢?

    那老道士仿若能看穿她眼中的疑问,即便春兰没有开口询问,元道长已经道,“贫道元本真,法号木须子,别看老道现在这副落魄模样,十几年前,老道在世上可是很有些名声的。虽说比不得声名大噪的那几位,可老道也是法力无边的能人儿啊。”

    春兰将脑袋埋进膝盖里听这位老道长在自吹自擂,反正她也不知道要去哪里,要做什么。也就不怕被浪费功夫。

    就这么着,元道长滔滔不绝的讲着,“当年来求见老道的人那是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啊。华屋良田,宝车美女络绎不绝的捧给我。老道看都不肯看一眼的。昔日,老道住处里可是仆从上千,每日里挥金如土,好不自在。”

    “可惜啊,谁叫老道一时糊涂。起了害人之心,这才引来了天罚。后半生只能半疯半痴的苦修,可怜呐可怜……”

    春兰对这话也相信了几分,这位道长形容狼狈,可身上却穿着贵重的绸缎,若不是有什么旁的缘故。他何至于险些饿死自己,就是当了衣服都能换一顿饱饭吃。

    娘亲从前带着她过日子,再是辛勤操持家中,日子也过得非常拮据。奈何有一次祖母生了急病,眼看人已经不行了,家里却拿不出钱来为祖母瞧病。

    娘亲逼得没办法,就典当了自己的嫁衣。那是娘亲最好看的一件衣裳,也是一件绸缎衣裳。单是那布料,就值二两银子。再加上娘亲巧手制作,人们都说,可当三两还多。

    可最后……那当铺老板却死命压价,即便当了死当也只当了一两银子。可即便是一两银子,也救回了祖母的性命呢……

    再看这老道长的衣裳,脏是脏了些,可料子看似比娘亲的还要好些,起码也能当一两银子罢。一两银子还不能吃一顿饭的么?

    那老道士正好说到这里,便接着道,“小友莫要看我衣物华贵,事实上,老道这是一劫。老天是要收了老道的性命。故此,老道只要生出想要吃饭或是喝水的念头,疯癫之症便会发作。若是旁人想要施舍老道些食物,钱财,那人要么就会丢了钱袋,要么就是手中空空如也一个子儿也没有。再或者,那些福缘深厚的都不会看见老道。”“老道曾在城中呆了两日,日日在最为富贵繁华的街上乞讨。可连着两日啊,偏偏剩饭都抢不到一碗,可不是要饿死老道么?”

    听他说得煞有介事,春兰忍不住问道,“你年轻时候到底做了什么事情?竟然会有这样的报应?”

    元道长蔫了一般道,“我曾让一家大官断子绝孙了。”

    春兰淡淡的哦了一声,那时她还不知道断子绝孙是个什么概念。

    只是元道长无限懊悔道,“那时我自持法力深厚,不怕天劫报应。可后来时而清醒时掐指一算,那位大人其实为官清正,上辈子更是积德行善,福泽深厚,到了这一世后代本来是要出一位皇后的。却被我一时贪图名利给害了。这这这,可不是天大的罪过么?虽说那家人后世会有子孙为恶,终遭灭门之祸,可那也是四世之后,至少百余口子人呐!”

    春兰脑子回过一个弯儿来,“这么说,你杀了百余口人?”

    元道长耷拉着脑袋闷闷道,“我那时道行还不深……不不不……也不是不深,只是后来疯了,反而道行更精进了。总之那时是没算出这些来……现在可真是悔之晚矣……”

    春兰又淡淡的哦了一声……

    元道长难得能清醒这么久,心里也高兴,于是继续絮絮叨叨的说着,“说来啊,贫道昨日还在城中。饿了两日,滴水未进,本来以为这一劫是渡不过了。哪里想到半夜里忽然清醒了一瞬,于是赶忙卜卦求个生路。生路就是你这小妞啊,也不枉费老道赶了大半天的路来到这路边儿等你。终是在傍晚时分等到了啊,要不然,老道活不过明天了。”

    说到这里又叹了口气。“老道倒也不是怕死,只是老道功德未满,罪孽还未消。若是就这般入了地府,是要受些苦的,下辈子也要受连累。这才留着残命,想要再消弭些罪孽。”

    说完看了看头顶那轮高高挂起的明月,心中纳闷道。老道我自受了天罚,一日里清醒的时候不过一二个时辰,可看眼下这意思,我自从见了这小妮子直到现在还清醒着。实乃怪事也。

    于是随口问道,“小妮子,你可还记得你的生辰八字么?说来给老道我听,只看面相实在看不出什么来。”元本真心里想的是,这妮子救了自己一命,又替自己挡了一劫。于情于理自己该回报一二,就帮她卜上一卦,趋吉避凶当作是回报罢。

    不过,这妮子的面相看着富贵的很,只是不知八字如何?竟也会狼狈至此?想必也是有故事的?

    春兰张口说出自己的八字,元本真在地上拿了根树枝划了划,当作是记下了。

    就捏起指尖推算起来,越算心中越惊。

    算完之后不知不觉间竟是出了一头的冷汗,后来,他慌慌张张的探手摸进了胸前的衣襟中。说来也怪,他竟然还摸出了三枚铜钱。

    春兰心中也是惊讶,没想到他疯癫至此,身上的钱还能不丢。

    元本真现在却顾不上看春兰的神情了,抓着铜钱摇了摇,啪的一声撒在地面上。一枚枚的摆好后看了看,看完之后又一把抓起来,再一次摇了摇掷在地上,如此再三,元本真像是见鬼了一般跳起来。

    将蹲在一旁的春兰都惊到了……

    随后在春兰不解的目光中,元本真竟然跪在春兰面前呜呜的痛哭起来,“娘娘啊,皇后娘娘,是老道一时鬼迷心窍害了您啊!”

    皇后娘娘?

    春兰浑身哆嗦着,这是……这是什么鬼话?

    什么皇后娘娘?

    春兰觉着这个老道士是不是疯了,不然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胡话来,于是爬起来就想逃跑。

    元本真看见春兰要走,他也急道,“娘娘啊,您不能走啊!您将有一劫,上天派您来救回我这条残命,原来是别有用意。”

    春兰哪里肯听,就要逃跑,这是什么胡话,这到底是什么胡话……

    她一定也和这疯老道一样疯了,怎么能听他这样的胡话……

    可刚跑出没多远,只听那老道士在身后喘着粗气道,“娘娘啊,您身后的冤魂无数,平白折损您的自身福报。老道……老道我有办法……”

    她脚下一个不稳重重的摔倒在地上,虽然摔了满脸的尘土,可春兰并不在意,此时心中,反而是……松快……

    有办法,有办法了。

    她爬起来,几步跑了回去,“你有什么办法?你有什么办法?”

    元本真见春兰回来也是高兴,捋着胡须道,“道士捉鬼是看家本事,捉几个孤魂野鬼更是小菜一碟。娘娘不用担心,贫道顷刻间就能叫她们灰飞烟灭。”

    “不是灰飞烟灭,不要灰飞烟灭!”春兰摇摇头道,“要救她们,要叫师太、师叔、师伯和师姐妹们去投胎,去轮回转世,你能做到么?”

    元本真听罢愣了楞,他眯起眼睛看了看,浑浊的双眼逐渐清晰起来。春兰的身后密密麻麻的站在百十来号穿着道袍的女道士,此时迎着他的目光看向他,那黑漆漆的眼眶叫元本真都不由的后退了两步。

    他赶忙闭上天眼犹豫道,“超度这么多人?”

    春兰坚定的点点头道,“能做到么?”

    虽说同行三分亲,又都是道士,可一百多口子人呐,超度起来可不容易。

    他想着,即便不叫她们灰飞烟灭,至多将她们再送回地府等着投胎也算仁至义尽,何苦非要消耗修为替她们超度呢?

    正不知该如何措辞开口,春兰失望的声音传入脑海,“道长做不到么?”

    元本真浑身一个机灵,生怕春兰再跑,立即仰着头答道,“能。豁出老道这条命去,也定为娘娘做成此事!”

    春兰站在原地开心的笑起来,她跪下咚咚咚的给元本真叩了三个响头,“道长,你救了济化庵的师父,师叔,师伯,师姐们,田花儿承你的人情。以后田花儿孝顺你,伺候你,替你养老送终。”
………………………………

第六十九章 春兰的顾虑

    元本真掩面逃开,不敢受春兰这三个响头。

    这本就是他的罪孽,这小妮子,这村姑,原本就该是那位大官家的嫡小姐,真是造孽,他怎能做了那样糊涂的事情。

    这个孩子本该是皇后的命格,生生叫他给害了一生凄苦,无依无靠。

    现今,她做不了皇后,还有性命之忧。

    他又怎么敢,又怎么有脸受她的礼。何况还要人家孝顺伺候养老送终?

    之后的两个月,元本真没有食言,竭力助春兰身后一众女鬼超度。

    这两个月间,元本真没有再陷入疯癫的状态。

    巨大的消耗中,他的修为不仅没有掉落,反而一度洞穿天机。

    他逐渐明白过来,他手上的罪孽是百余条人命,而其中最大的恶报就是春兰这位皇后的命格被他扭改。

    现下,春兰又在机缘巧合下救得他的性命,且带来百余个冤魂。

    这其中的数量,竟是惊奇的重合在了一起,这是他的劫数,也是他的机缘。

    他须得超度这百余个冤魂。

    后来,元本真带着春兰去了他的一处宅院。

    偌大个宅院空无人烟,只有一位看门老伯。

    元本真进门后解释道,这是他俗世的牵绊,他原本有许多财富,美女,良田,华舍,宝车,可都散尽了。现今只余这一户宅院,然而衰败之气笼罩,家丁仆从四散,只留下了一个看门老翁。

    他这回是彻底要和俗世做个了断。

    于是他打发老翁,变卖宅院,甚至都没进屋内换上一身那搁置的道袍。

    春兰看着,她不懂,那些衣物华贵之极,就连头上盘发的发钗都是玉石赤金,为何不换?

    元本真说,以前道行不够,拿着那些只觉得是可以逍遥度日的圣物。其实不然,他今日才渐渐懂得,那些黄白之物不过是他修道路上绊着的魔障。

    魔障一日不除,何以成仙?

    就这样,元本真穿着一身破旧的道袍怀中揣着银子,带着春兰离开了他最后的一处宅院。

    而后,元本真在城中最大的一家药材铺购买了许多名贵的药材,一下子将卖了宅子的银子花了个干干净净。

    随后元本真出城带着春兰找了一间破庙,在破庙中呆了三天。

    这三天中,元本真为春兰买好了干粮,一个人在庙中后院的厢房闭关三天。

    说来也怪,这三天里,破庙前连个经过的人都没有。自然也无人来打扰元本真。

    后来他出关,交给春兰一枚黑漆漆滚圆的丹药。

    春兰看着好奇的问,“道长,你一座宅子,就换来了这么一小颗药丸么?”

    元本真点点头道,“这是回魂丹,你先前招惹了数百冤魂,全是因为你道法不精。实际上,也不是你道法不精。而是你原本就不是此门中人。你的招魂咒不但救不了人,反而会害得她们神魂不安,只能在世间游荡,反倒是害人了。”

    “现在我把这枚还魂丹交给你,配合你先前的咒术,你可以再用招魂咒救一人回来,只有一次,只能救一人,切记切记。”

    当时,春兰郑重点头。

    春兰不知道的是,那一枚小小的还魂丹岂止是一座宅院,其珍贵价值远远不止那些。

    这其中还有元本真的半生修为,毕竟财富寻常人亦可以积累,可修为,却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能修成的。

    就连春兰,她的手上也不过只有一枚罢了。

    再后来元本真推算出了春兰她今生活不过十岁,带着她找到了公孙婉儿。

    这也就是为什么元本真会不顾性命要将春兰托付给公孙婉儿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元本真分文不取一心寻求解脱的原因。

    可这些缘故,春兰自己是不知道的。

    在她看来,元本真和她确实只是因为,她喂元本真吃了一块麦饼,才有了后面的许多故事。

    甚至元本真还超度了济化庵的众人,在春兰看来,元本真是个极好极好的人。

    由此,公孙婉儿得以醒来,虽有回魂咒的效用,可多半是因为那一丸珍贵的还魂丹。

    至于最后彻底唤醒公孙婉儿的那三针,先前刺激公孙婉儿吞咽的那一针都是元本真救了一个濒死的书生时用的,春兰就有样学样的拿来借用。

    故此,救醒公孙婉儿的原委颇多,一时半会儿,三言两语,根本解释不清。

    何况在进府之时王妈妈说过,公孙家是高门大户,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

    那……她进来了,她这样一个不吉之人,她会被赶出去饿死街头么?

    她还要活着,要多多的做好事,要为娘亲积福让娘亲在下面少受些罪过。

    道长说,娘亲是自己寻死,实际上便有了罪过。即便死去,魂魄也要受尽苦楚才能轮回转世。

    所以,她作为小姐的影子,她不能离开公孙家,不能离开小姐,不能死,要好好活着。

    “小姐……小姐……春兰不吉,春兰不吉……不要赶走春兰……”她跪倒在地上,身子瑟瑟发抖。

    什么不吉?这是什么鬼话?瑛婶儿皱眉道,“春兰,你起来好好说话。”

    “小姐,春兰不能死,春兰不想死,春兰要为了娘亲活着,要为了娘亲活着。”

    “春兰?”公孙婉儿试着喊了两声,可春兰忽然蜷缩起了身子,就像是遇到伤害在保护自己的毛毛虫。

    那天她做了个梦,她坐着一艘小船在一望无际的血海上起起伏伏,娘亲和许多人在血海里挣扎,挣扎。她大哭着要去拉娘亲上船,可娘亲却说,她上不了这艘船。

    她只能在血海中挣扎着,溺死,活过来,再一次溺死。永无休止,直到她的罪孽消亡。

    可娘亲还是欢喜的扒着她的船沿说,“阿妞,要好好活着。要好好活着啊,你还年轻,你不能来这里。你要好好活着,娘亲等着你。等你日后下来,告诉娘亲,您嫁给了什么样的夫君,吃过什么样的食物,走过哪里的土地。”

    “阿妞啊,不要再来看我了,你走吧,娘亲送你走。”

    春兰的小船被娘亲推着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