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妃为君纲:商女太嚣张-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带着对云烟也极为和颜悦色,临了还道,“谢过你前去通报了,但见了祖母,告罪之后。必定不会忘了你的好处。”

    云烟这时候自然是要上赶着多捞一些功劳的,“原本外院嘈杂,就算有大热闹,老夫人也是怕惊扰了孙小姐安静,不好带孙小姐出去。不过,得知了孙小姐如此孝顺,哪里还顾得了那么许多,也是孙小姐和老夫人祖孙情深片刻都分不开啊。”

    这话明着将公孙婉儿和祖母之间的情义说的感人至深,相当于同时奉承了双方,回头老夫人听见了这话,少不得也要奖赏云烟的。

    暗里云烟却也在暗示……

    你孙小姐喜欢看热闹,可你祖母原也没打算带着你的,是我大老远的跑去给你说了好话,这才叫你祖母传你过去。既全了你的孝心,又投了你的喜好。这份功劳你可真得记下啊。

    公孙婉儿自然是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却不好表现出来,毕竟她虽然才名远播,实际上也不过就是一个五岁的孩子。若是表现的过于扎眼,未免不好。幸而春桃争气,自从那日里春桃在公孙婉儿生辰宴席上想法子和她搭上话后,公孙婉儿就知道这丫头是个机灵的。

    就向瑛婶儿提了一嘴先看看这丫头的底细,要是没问题,就想将她调到身边儿来。瑛婶儿很是尽心的调查了一番,发现这孩子的身世和对公孙婉儿所说的还是一样的。又花费了些心思手把手调教了些时日,这丫头学得倒快。瑛婶儿也是极满意的。

    这才直接从外院调了上来,并提到公孙婉儿身边伺候。

    公孙婉儿听出了云烟话里的意思不好直接表现出来,可春桃就不一样了。

    她的主子一惯和祖母亲热,她代主子交好了祖母身边的丫鬟,怎么着都不会落了错处。于是笑呵呵道,“要我说,还是多亏了云烟姐姐忠心老夫人和孙小姐,这才在这大热天的跑了这一趟。”

    说罢对云烟福了一礼,就赶紧跟着公孙婉儿离开了。

    公孙婉儿年纪小,原本云烟也没指望着她能听出话里的意思。好在她身边这个丫鬟是个机灵的,这样一来,公孙婉儿怎么不得记着她的好?

    就是以前再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也该一笔勾销了吧?

    而离开的公孙婉儿对春桃也是满意的,虽说祖母现在疼爱公孙婉儿是府里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可祖母院儿里的人一贯小心的什么似的,就算偏心公孙婉儿,平日里嘴巴也紧的很,要知道些事情很不容易。

    现在春桃几次三番的帮云烟递梯子,虽说这原本就是公孙婉儿主仆两个在坑这个大丫鬟。可想必她心里是觉得春桃帮了她不少,这事儿不过明面,就在暗地里叫云烟和春桃培养培养姐们情。

    回头再有什么风吹草动,多个人报信总是好的。

    虽然……公孙婉儿想了想,或许用不上呢,瑛婶儿毕竟是祖母跟前儿出来的人。那里的姐姐妹妹们情分总是有的,消息什么的一惯灵通。就是那些新提起来的丫头,也多少卖瑛婶儿几分面子。

    这个云烟,就算是个锦上添花的吧。

    在云烟这里没有耽误多少功夫,毕竟春桃愿意替主子攀扯老太太身边的人是她有心。可公孙婉儿这回的目的很显然就是冲着外院的那位道长。听闻那位道长行事怪诞,不循常理。按理说眼下就快正午了,该留下来用个午饭的。

    可万一……

    公孙婉儿更是想到了这一点,旁的不说,就拿拦了她马车把春兰送给她的那个老道士来说。这些人行事随性,一句随缘随缘拍拍屁股走人了。

    要是……那她从哪儿说理去……

    好容易算计了老夫人府里的丫鬟,光明正大的到外院了,正主却告辞了。那她不是白忙活一场?

    想到这里,公孙婉儿顾不上天气炎热,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去了外院。

    然而这一次还真叫她猜准了,这个张道长,处处不按常理出牌。
………………………………

第二十四章 任性的道长

    公孙婉儿急急忙忙的赶到外院,还没来得及见着祖母在垂花门外等候她的丫鬟。就远远听见有人议论道,“这位张道长真是个怪人,咱主家煞费苦心自一个月前便开始为他搜罗山珍海味备下今日的小宴,他却是执意要走了?”

    听到这里公孙婉儿哪里还顾得上别的,加快了速度一阵儿风似的跑出了外院与内院的那道屏障,速度之快竟然连老夫人守在那里的素华都没能挡的住,更没顾得上。

    到后来素华反应过来跑过去的是公孙婉儿,先是赶紧拦下了门口守着的家丁们,免得他们慌里慌张的追赶上去,惊着了公孙婉儿。又拔腿去追这位小祖宗,可脚还没迈开几步,自己个儿却被人从后面扑过来死死抱住。并那丫头力气出奇的大,竟然一把把她甩到地上。

    “你又是哪个腌臜东西派来的,追我们小姐干什么?想害我家小姐,门儿都没有!来人啊,救命啊……”

    这……这孙小姐今儿这是怎么了?跑那么快作甚?

    还有这……这一屋子的人怎么都像是没睡醒一样……

    素华被扔到地上滚了一圈儿,脑子还没清醒呢,春桃又尖声呼救。直喊得她耳朵里嗡嗡作响,脑袋里更是鞭炮齐鸣,直到周围围了一圈儿的人过来。

    家丁们顾忌丫鬟的名节不好直接将她们拉开,只得又等了许多丫头们聚集在了一起。待得众人七手八脚的拉开两人,素华身子软的几乎站不起来,她的衣裙上滚满了泥土,就连头发都散了,固定头发的簪子,被几缕头发勾了挂在头顶上,样子狼狈不堪。

    被人扶着站了一会儿,素华脑子总算清醒了一瞬。想了想这一院子的人的反常举止,眼珠子转了转,赶紧拉过周围的一个丫头道,“我脏了衣裳,不好这样去见老夫人,你赶紧去禀告老夫人,就说婉儿小姐去了外院。”

    终归是老夫人捧在手心里的心尖尖,也是正经的大家小姐,可不能传出什么不好听的名声来。外院毕竟有外男在,就算是个道士,到底也怕被人拿捏了把柄。公孙婉儿年纪虽小,陪着祖母,父亲,祖父会客是一回事,自己一个人莽莽撞撞的会客又是另外一回事。

    眼看那丫头走了之后,素华又板着一张脸,冲着春桃道,“你这丫头忒不懂规矩,今日的事情,我必是要告诉老夫人的。现下,还不赶紧随我去换衣裳和老夫人请罪?”

    素华被提到老夫人身边伺候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相反春桃到公孙婉儿身边伺候也没有几天,就连名字都是刚改的,这里大多数的人都不太认得她。

    若是内院也罢了,这可是外院,女子本来就少。大多的女眷都在内院,平日里主子们,管事们,心腹丫鬟们一大堆的,这些外院的下人们能记着几个紧要人物就算不错了。不见得公孙婉儿前脚刚提拔了心腹丫鬟,他们后脚就知道了,还见过了。

    要真是那样,内院恐怕又要被老夫人大力整顿一番。试问,养在内院里的孙小姐的丫鬟,才提拔上来,就人尽皆知了。这要么说明这丫头平日里约莫不大规矩,要么就是外院的奴才们对内院的女眷起了什么觊觎的心思,那还得了?

    毕竟,家风不可乱。

    何况,这还涉及到了公孙婉儿的名声。

    原本围过来的人看素华受了委屈,正摩拳擦掌要绑了春桃送到老夫人面前去的。旁的不说,能在素华跟前儿挣个交情也是好的,毕竟是掌管内宅的家母身边儿的人。可听到素华这么说,众人却又愣住了。

    老太太身边儿的人都这么大度?那样欺负人的奴婢,还换什么衣裳?要给她留什么体面么?要么就是说,这位也是位不好惹的?

    外院的人面面相觑,素华有心维护这个丫头,难道谁还会没事找事么?

    只得纷纷都退下了,由着二人离开。

    素华紧着带春桃到了外院一间抱厦,一进门方才露出急切,“你那会儿说,有人要害你家小姐,这是怎么回事?”

    春桃立时就跪下了,“素华姐姐恕罪,春桃那会儿吓坏了。婉儿小姐先前儿得了老夫人命人来传话,说要见她的。婉儿小姐不想祖母久等,也没多想,带着春桃就紧着赶往外院。哪里想到,我们才从老夫人院子里出来没多久,就有人跟着我们……”

    春桃声泪俱下,“您也知道婉儿小姐的,这些年没少被人坑害,见着有人跟着。还以为……也是受了惊,奴婢也吓坏了,想着赶紧追上小姐。可没成想一个没留意前面多了人。素华姐姐追着小姐,那时奴婢心慌眼花,没认出姐姐来,还以为是跟着的那人竟然跑到前面去了。才……冒犯了姐姐……”

    素华听到这里急的一跺脚,“糊涂东西,若是真有人在后头跟着婉儿小姐。凭着你和我纠缠这会儿,婉儿小姐再有条命也不够你大意丢了的。”

    春桃想明白了什么也是脸色一变,有人跟着她们这事儿倒不是春桃捏造的。后院里贾氏恨得公孙婉儿牙根儿直痒痒,平日里但凡公孙婉儿出了院子,后头跟着的眼睛多了去了。

    不过公孙婉儿这回出院子是为了见那位道长,也不是见祖母,要是真被素华接走了,说不准祖孙二人又要说上好一阵子的话,那张道士人都没影儿了好吧。

    故此,特意叫春桃拦着接她的人,好叫婉儿能够如愿见到人的。

    春桃当时一心只想哄着主子开心,就照办了。

    可现在想想,万一有个什么居心叵测的玩意儿看见公孙婉儿只身一人生出什么旁的心思来……

    二人具是惊出一身的冷汗,于是不再计较别的,匆匆忙忙的换了衣裳就走,发髻都有些歪了。原本外院客厅里有外男到访,她们这样是极为失礼的,可事急从权。谁又顾得上那样许多?

    可二人一路忐忐忑忑的到了客厅外,只见公孙婉儿正端端儿的坐在老夫人身边儿。

    她年龄小,原本这样的场合,若是她有娘亲,是要随着她娘亲坐在一处的。可到底她没有了亲娘,老夫人疼她,只得将她安置在自己身边儿。公孙婉儿小小的身子缩在老夫人身边,乍一眼看几乎都看不到她。她一袭藕荷色百褶裙柔顺的垂在身旁,上面罩了一件象牙白的小衫,袖边儿绣了许多花儿呀朵儿呀,帔巾是淡淡的白,隐约用浅粉色的丝线绣了几朵若隐若现的莲花。外衫和帔巾颜色浅,尤其衬肤色。

    再加上公孙婉儿一贯养的好,年纪又小,粉雕玉琢的小脸上娇嫩的几乎要掐出水来,两只乌黑灵动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此时虽然神情有些拘谨,到底整个人看上去也是好好的。

    既然公孙婉儿好端端的坐在那里,那么看来也是没出什么事情,素华和春桃具是松了一口气。

    可看见厅内的情形,素华不禁察觉出几分古怪,这位道长为何是站着的?

    她还记得她从老太太身后悄悄退出客厅那会儿,这位道长明明架子大的很。就连老太爷们陪着笑脸同他说话都是一副不怎么爱搭理的样子。

    听闻这位道长曾受过皇室的青睐,也在洛阳的贵胄圈子里头颇有些名头。奈何他一心求仙访道,任谁也留不住他。

    不然,凭着他炙手可热的程度,江南这里虽然富庶,也未必就能见着他。

    更何况,这位道长自五年前,就每年上门一回,为公孙家卜上一卦。公孙家能在这样的乱世中立足,且混的风声水气,听说也是和这位道长有些干系的。也无怪家里许久不主事的老太爷们都顾不上休养,要亲自出来会客。

    不过……这位道长到底为什么是站着的?而且看少爷的样子,似乎……有些坐立难安?

    她这头想不明白,客厅里的人就更加想不明白了。

    看张观圣对公孙婉儿一派亲和的样子,险些叫人以为他先前冷头冷脸的那个样子其实不是他。

    可公孙芫和这位道长打了五年的交道,早就在第一次见面之后就打听清楚了这人的来历。

    多年的交道下来,对于这人的脾性还是摸得清楚的,莫说是在他们这样的人家,听闻就是入了皇宫大内,这位道长也是不会虚与委蛇的,一惯随性的很。

    现下,公孙家在这位道长的指点下蒸蒸日上,况且还是在这样动荡不安的时候。人家既然肯到访,好生奉养着还嫌不够,怎能慢怠贵客?

    至少是,看起来的慢怠贵客……

    张观圣不肯入座,自然公孙芫也是如坐针毡。

    公孙婉儿看着场中气氛,心中不满之极。这老道士,怎么尽给她出难题?

    先前公孙芫见张观圣不肯入席,便也起身陪着,见他起身后,公孙婉儿刚落座的屁股也只得不情不愿的挪了起来。哪成想,她刚站起身来张观圣便急切道,“小友年纪尚浅,还是坐下罢,坐下。”

    公孙婉儿眉头突突的跳了又跳,看着老爹和满屋子人惊讶的嘴巴都合不上了,心道,这位张道长看着是个心善又好脾性的,约莫是见着我一个孩子要陪着父亲一道儿站起来,见着天气炎热我年纪又小有些于心不忍,却不想想自己是来别人家做客的。

    既是做客,那主人家坐着,客人却侍立一旁未免叫人说他们待客不周。

    想来,这位道长一惯闲云野鹤求仙访道,世俗的规矩都不甚在意了。

    不过他不循礼教,公孙婉儿这个养在院子里的正经小姐却不能也失了分寸,于是讨巧道,“道长好意,婉儿心领了。只是,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婉儿身为晚辈,又是主人家。父亲起身,贵客起身,婉儿却入座吃茶未免失了礼数。”

    她这话说的确实讨巧,就连老夫人听了都不免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到底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大事分寸上,拿捏的半点儿错处都没有。

    这边儿张观圣听了公孙婉儿的回话,也伸手捋着胡须道,“小友说的有理。”

    公孙婉儿心头一喜,有理是吧?有理就好,你赶紧别折腾了,坐吧,一路跑来我都快累死了。

    没想成,张道长随后一句话石破天惊,他调了个头,拧眉盯着公孙芫道,“你坐回去。没看见小友都不敢坐下了么?”

    我……我刚才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偏张观圣还觉着自己做的挺对,乐呵呵的冲着公孙婉儿道,“叫你爹和你一起坐下,总成了吧。”

    我……

    张观圣,成你妹夫的……
………………………………

第二十五章 留饭

    不管公孙芫怎么尴尬下不来台,终究还是依言乖乖坐下了。老夫人思忖片刻,拉过公孙婉儿也赶紧坐下。

    于是就有了素华站在门口看见的那一幕,公孙婉儿表面上努力表现出拘谨的样子,以应对厅上长辈们时不时的投来的打量的目光。

    至于张观圣,原本他是真个儿要走的。无奈,才出门去,见天上乌云遮日,疑惑间捏起指尖推演了一番,才奇道。

    天公要留我下来,也不知到底是什么事情。

    于是转了一圈儿却是不走了,不过也不肯入座。

    急的一屋子人什么似的,原本张观圣年年要来为公孙家卜上一卦,从不破例。只是今年不同,按理来说,家族前程是比什么都要紧的。不论旁的事,首先都要顾着这个。

    只公孙家已许久没有添丁了……

    仔细算算应该是在公孙婉儿出生之后,公孙府里竟然就再也没有孩子降世。即便有生下来的那两个,最多的活了三个月,最少的也只活了几天就没了,这怎么能不叫人着急。

    素来一个家族蒸蒸日上的根本就是人丁兴旺,现下固然公孙家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可家族人丁凋落,总也是衰败的预兆。

    建康的公孙府是公孙家的嫡支一脉,将养在府里的老太爷有五位,论辈分是公孙婉儿的曾祖,年纪最大的一位已经有七十八岁的高龄,这在古代已经是很了不得的年纪了。不过这位曾祖爷时常病痛缠身,常年不见人的,倒是今儿也特地出来会客。足以见公孙府对张观圣的另眼相看。

    公孙婉儿的嫡亲曾祖父排行老三,身子还算康健,就是耳朵不大好使了,也不喜欢人打扰。

    其余几位各有各的毛病,倒说不上哪个身子更好。

    原本这些曾祖们膝下也有儿孙孝敬,只是听闻早些年的时候公孙家出了一场变故,家里的男丁们死了个干干净净,就余下几个嫁出去的女儿,当时就连府里一位尚不过七八岁的表姑母也难逃一劫。

    幸好当年出事之时,公孙婉儿的曾祖带了嫡子和嫡妻去了曾祖母娘家探病,才堪堪躲过一劫,为自己留下一脉。

    曾祖父回去以后,看到家中惨遭剧变,悲痛之余,就告诫儿子以后要为叔父们养老送终。

    那场大难到底是个什么情形,时隔这许多年,公孙婉儿知道的也不详细了。何况这是公孙家的大忌讳,出手那人这是明摆着要叫公孙家断子绝孙。如此狠毒也不知到底是什么仇怨,更不知道仇家如今还在世么?

    到底后来,这些祖父们也没有再娶妻了,也是那时年纪大了,有心无力,倒是年纪最小的五太爷爷纳了个小妾临五十岁的坎儿,生了个小子。

    整个家里都跟着高兴,虽是庶子,好歹五太爷爷留下了一丝血脉。可据听说这位表爷爷不甚争气,没过多久,就被五太爷爷打发出门了。再后来,现在似乎是在哪里操持庄子来着?公孙婉儿对他知道的也不多。

    因着从曾祖们早年经历那些事情,自然对子嗣一事上颇为关心。偏偏曾祖早年伤了身子,年过四十以后也不过只有一个儿子,便是祖父。而祖父又偏偏是个痴情种子,一生不曾纳妾,和祖母和和美美过了一辈子,得了两个儿子。

    说到这里,原本公孙婉儿还有个伯父,可听说有一年里他带着妻子外出,不知怎么的伯母掉到了河里,大伯一急之下也跳了下去。

    水流湍急,临了两个人都没救回来。找到尸体已经是几天后了,被冲到了浅滩上,二人直到最后十指相扣也没分开。

    提起这个大伯,祖母总是得意的,祖母总说大伯友爱兄弟,孝敬长辈,素有手段,生意和家里都打理的井井有条。也是在兄长的庇护下,这才养成了婉儿她爹如今的性子。

    虽然勉勉强强能够打理生意,行事却不够稳当。

    久而久之,祖父便起了心思,越过他去直接培养下一代。然而,公孙婉儿的亲娘刘氏,嫁过来十年之久都未曾为公孙家诞下个一儿半女,临了生下了公孙婉儿,还没能保住命去。

    是以,公孙家现如今只有婉儿一个嫡女。

    偌大一个家族,多少人的心血积累,到了公孙婉儿这一辈,只余下她一个嫡系。

    倒是,难免叫人唏嘘。

    偏偏公孙婉儿的好爹爹还没有身为种男的觉悟,死活端着不肯续弦。小妾倒是一个个的抬进府里,若是这样,倒也还罢了。

    实在不行,届时从庶子里挑个人品稳重的再多加培养也就是了。

    偏偏,公孙婉儿上头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又叫长辈们看不见指望。

    故此,只得指望再出生的孩子们,能有个惊才艳艳的经商天才。哪想到这个指望也没有了,公孙府不再添丁了。

    公孙家原本遭逢大难,能够苟延残喘到现在已是不容易,可家族人丁不旺,孙子不孝,实在叫这些老人们坐不住。

    由此,也是借着张观圣来了家里,想叫他好好卜上一卦,公孙家是不是犯了什么忌讳,报应到了子孙们头上。

    曾祖们的打算,自是早早的告知了公孙芫,也因此,今年在招待张观圣的事情上,一家子都摩拳擦掌卯足了力气。方才张观圣照例卜完一卦后,公孙芫和老太爷们便隐晦的和他提起了这件事情,哪里晓得张观圣压根儿不买账,还把他们骂了个狗血淋头,直说,世人贪得无厌。

    也因此,张观圣原本走到门口又调头回来的事情叫众人一阵摸不着头脑。

    再加上他对公孙婉儿毕恭毕敬的态度,行事作风实在叫人难以揣度。

    倒是公孙婉儿,自进门起就对这老道士印象不错,虽然这老道士做事有些出挑。到底待她和气得很,只是,这一屋子的长辈怎么看着她像是看着怪物似的?

    她在这里琢磨不透长辈们的意思,公孙芫何尝不是一样?只是,他坐立不安的琢磨了好一会儿,倒真叫他想起一件事来。

    似乎,这位张道长头回造访公孙府就是因为自己的女儿即将降世。

    不过这五年来,公孙芫总觉着张观圣不肯和公孙府断了联系,年年来府上一次,是因为自己得了这位道长的青眼。现下看来,分明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人家明明……是为了自己那不过五岁的女儿……

    要是这样,或许有法子将那张道长留下来,以图后计。可又该怎么开这个口呢?毕竟人家方才才将一家子人骂的狗血淋头,压根儿就没给他们留什么面子,想必是打定主意要走人的了。这会儿留人,怕是他不会答应的吧。

    “祖母,是不是要到摆饭的时辰了?”

    客厅原本安静的滴水可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