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世争雄-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不容玷污。
刺客在平城南门外,斩首示众;江南六个儒生,到墨家,公开道歉;
是夜,一儒生自尽。
满城哗然。
王猛法令,再无人敢质疑。
(感谢书友“山人三三”的两票推荐!
晋子自觉写得还算不错,兄弟姐妹们帮忙推荐下吧!
感激不尽!)
………………………………
第二节 农家
许辉到平城时,正赶上了那场斩首大戏,儒生的自尽,正是情理当中。
儒家对外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对内则是“士可杀,不可辱”,那个儒生若不自尽,将终生无法抬头,甚至他的家人乃至族人都将受到牵连;只有他死了,他的家人和族人才能正常生活,所以不管他想不想死,都必须死。
注定的,这或许才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最好解释吧。
许辉没有去嘲笑儒生,也没有去恭贺墨家,只是悄悄进城,在城门吏处登记了“农家许辉”;城门吏看着这个三十来岁,满手是茧,脸色稍黑的汉子,奇道“看你样子就知道是农民了,只登记名字就可以,不用些农家两个字,以后注意了。”
许辉笑笑,谢过城门吏。
许辉进城,直接到大都督府,也就是平北将军府,报名而拜。
“农家许辉,欲送大礼给并州,烦请通报平北将军!”
自从墨家之后,平城的奇人异事也稍稍多了起来,一些衣着相貌平凡之人,不乏身份惊人的,有的甚至要大都督本人出来迎接的。
经历的事多了,门卫们也有了心得,不管什么样的人,一律待之以礼,不敢大意。
“一个农民,能有什么大礼?”张回不解。
“来人,请到客厅叙话。算了,还是我自己去吧!”张回现在算是开了眼界了,见过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更平和了,大不了白跑一趟,几步路,没什么的。
许辉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平北将军亲自来迎接自己。
“农家许辉,见过平北将军!”一套古老的礼仪,滴水不漏。
张回一愣,这绝对不是凡人!
王猛说过,这是战国时候的礼仪,现在很多都已失传或者改变,能做完这套礼仪的人,至少其师从传承来自战国,而且还没有断绝。
“先生此来,必有教诲,请里面叙话,请!”不敢大意,张回也大礼相待。
看着张回稍有笨拙的动作,许辉笑了,外面的传说没错,这平北将军起兵之前就是农户,所学不多,若非重要之人,一律都是抱拳施礼,如此大礼,相信也是学来不久。
许辉不擅空话,开口便是家学。
“平北将军,我农家一脉也是百家之一,也是遭到儒家打压几乎销声匿迹。闻将军再兴百家,家师命我出山相助。农家以教导百姓种地,提高作物产量为本。从上党进入并州后,我一路探查并州土质情况和水利设施,有了一定认识。以我农家的观点,并州的产量,少则可增加五成,多则可翻一倍。”许辉喝了口茶,淡淡开口。
“全部的耕地都可以吗?”张回语气有些僵硬,这个先生的话,太吓人了,简直比初次知道墨家,还要吃惊。
“将军,耕地并不是越多越好!一类耕地,水源充足,产量最高;二类耕地虽水源不足,但地势平坦且阳光充足,收成尚可;三类耕地远离水源,且背阴少光,产量最低。这第三类的耕地,有不如无,最好是弃耕还草,放牧为上。”许辉慢慢解释。
张回本来就是农民出生,对土地之事,都很知道,但他还是第一次听到三类土地的划分,尤其是第三类地耕不如牧的说法,想想以前村里面的事,也就明白了。
“先生,张回本是农民出生,所以土地之事,知道一些。我确信先生所言,先生能到我并州,真是我并州百姓的幸事,张回代并州父老,感谢先生、感谢农家!”张回起身一礼。
张回谢的是农家,许辉不便阻拦,端坐受礼之后,才说“将军不必多礼”。
“先生,已经到了平城,准备如何开始?张回想听听先生的计划,若可行,并州上下将全力配合!”张回道。
“将军,我农家隐世许久,世人还知道我农家的人非常之少。若无成果,并州上下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服我。农家不擅空言,但求实际,请将军拨给我两座屯田基地,每个至少五百亩,到秋收之日,我请将军和并州文武前来参观!”许辉诚恳说道。
张回深施一礼,“先生勿辞!这是张回代并州三百万百姓感谢先生!”
“先生功成之日,即可就任并州大司农,凡汉家军所到之处,农务全归先生,并州官学当有农家一席之地,张回决不食言!”
找来了李为和王猛,商议之后,把平城以北两块军屯基地,全权交付许辉,并传令给基地校尉,基地一切事宜,均有许辉决断,任何人不得干涉、不得更改,抗命者军法从事!
许辉谢过三人,立即奔赴基地,连起码的欢迎酒宴也都谢绝了,甚至李为要在平城安排馆驿也都拒绝。
“这才是真正做事的人啊,有此人在,我并州必将有翻天覆地之变化!”李为感慨道。
“是啊!一道罢黜百家的命令,不知道毁灭了多少学派,武帝罪孽大亦,即使有霍卫之功,也万难弥补,大汉自武帝之后迅速衰落,或许也是天道昭彰!”王猛也叹到。
“即使到了今天,儒家仍然在坚持着要独尊儒术,每天都在寻找机会打压墨家,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难道民族大义,都不如他儒家的显学地位重要?难道经历了如此的惨痛教训,仍然不能让他们反思?安石公绝对是个智者,可是智者不应该这样啊,他难道看不出这恶世的根源?”张回有些迷茫。
“安石公当然能看破这一切。但是主公你别忘了,安石公所在的谢家就是江南最大的氏族之一,江南的天地万物、所有的一切,几乎都在世家大族的手里,安石公哪怕明白所有的问题,他也解决不了。非不能,而是不愿,他不能背弃自己的家族,若是没有庞大的家族支撑,他整日的风花雪月,怎么会有人喊出安石不出,天下奈何的话来?安石公本人也在借用世家的力量,怎么可能去推翻世家呢?”王猛清晰的声音传来,张回有些叹气。
高明如安石公,也无法摆脱世族,我能吗?
(感谢书友“山人三三”的两票推荐!
晋子自觉写得还算不错,兄弟姐妹们帮忙推荐下吧!
感激不尽!)
………………………………
第三节 墨家
“平北将军,务实而不求虚名,这些天的论战,恐怕已经让其反感了,不论是胜是败,在平北将军那里,都是输家。”张曲叹到。
“张子过虑了吧?论战都是儒家挑起,我墨家只是被迫应战而已。虽然儒家公开道歉了,但是那个儒生的死,反而激起了世人对儒家的敬仰,这也是最近儒家挑战越发密集的原因。我这里已经收到儒家五份战书了。大家说说,我墨家该当如何?”司马南疲惫的说,这些天的论战,儒家或胜或败,但这样无休无止的论战,总会让人厌烦的。
“我墨家出山的目的何在?是为了和儒家争一日之短长吗?不是的!巨子有令,墨家出山只为襄助汉家军,救助苍生!如若我们被儒家纠缠不休,巨子的命令,我们怎么完成?”
“是啊,不能再和儒家这样死缠烂打了,无聊之极!只是,儒家已经发出战书,且已经向官学和官府申请了论战日期,若我等不应战,会不会弱了我墨家名头?会不会让世人以为我墨家怕了儒家?”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大多不赞同与儒家再论战下去,但是不是不应战,又无法达成一致。
张曲摆摆手,看见司马南也点头,这才说,“此间情形,我已报告巨子,最快明天就有答复。我墨家弟子,但以巨子之令是从。”
“好!就等巨子老师的决定!”众人奉命。
当天夜里,子时刚过。
张曲紧急召集墨家众位大师。
“巨子已有回复,巨子言,它强任它强,清风抚山岗;它横任它横,明月照大江。”
“巨子的意思是,儒家的诘难纠缠,就像清风和明月,而我墨家应当谨记出山的目的,该干什么干什么,我们不去理会它,也不会对我墨家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清风明月无论如何也损伤不了山岗和大江!”
“巨子圣明!”
“我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做讲师的,好好讲课;做工匠的,做好工艺;当御史的,尽好职责;进军营的,练好兵士。儒家的战书,我们不受!”
第二天,一大早,一个消息在平城传播开来。
“儒家五份战书,墨家全不接受!”
“儒家锲而不舍,墨家看来是撑不住了!”
“还是儒家智慧深远,墨家终究不是对手!”
各种议论,甚嚣尘上。
“到底是巨子高明!儒家这样死缠烂打如同泼妇骂街,赢而无益,败则有愧,不应战当然是最好的办法!”张回感叹。
“像巨子这般看破门户,已达化境之人,天下能有几个?我甚至怀疑,若巨子在此,墨家连一次论战都不会接受的!”王猛也是一脸的崇敬。
“我这里都揪心了好多天了,墨家这样把时间浪费在论战之上,我们还请他们出山干什么?我正担心之前的那么多活都白干了!现在总算是放心了!没白干,没白干啊!”李为夸张的拍着胸脯,引来王猛张回一阵大笑。
“主公,李大人,墨家的论战休止了,我觉得我们应该拜访一次匠作大营,和墨家大师一起商议下近期的要务。比如弩车,一发十矢啊,有了它,不论是野战还是攻城,都是无双利器,还有军用的信鸽渠道等等,我们要排个计划出来,该招募工人就招募工人,找招收学徒就招收学徒,尽快让匠作大营真正动起来,成为我军的武器研究基地和制造基地。”王猛道。
“还有那个鬼谷门的荆成先生,他既然是专学兵法,想必会有见解,叫他一起吧?”张回突然想起了鬼谷弟子。
“好!我等下就派人通知墨家,明日一大早,我们就在匠作大营共议大事!”李为马上道。
接到李为通知,司马南和张曲相视一笑。
果然啊,并州领头之人尽是人杰,早就对论战没了兴趣。
我们这里刚一宣布不再论战,并州立即就发来了匠作大营议事的通知。
如若我们现在仍在和儒家论战,估计并州都不太想搭理我们,毕竟人家请我们来是为了增强并州实力,不论是军队武器也好,农业机械也罢,甚至是教书育人,都是在为并州做贡献,除了论战。
相对百无一用的论战,并州更看重的是实际啊。
哪怕你论战将得天花乱坠,与并州而言,不会增加一颗粮食,不会增加一支弩箭,不会让并州多一点的胜算,即如此,要你何用?
“张师兄,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匠作大营分作两部分,一是研发基地,只能由我墨家弟子和绝对信任的学徒进入,以防走漏消息或小人破坏;二是制作基地,只要有我墨家大师监督即可,可对外招募工匠参与制作,以加快进度,你看如何?”司马南问道。
“不仅如此。我在墨家典籍内曾发现一段文字,与制作效率大有裨益。大秦商君变法之时,我墨家曾与商君合作过秦国官坊,也学到了大秦工匠的流水化作业方式。依照流水化作业,每个工匠只负责一道工序,较之传统作业模式,效率提高至少三倍以上。如我等在制作基地采用流水化作业,可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武装整个并州城池和并州军。到那个时候,即使我墨家想要低调,恐怕平北将军也绝不允许。”张曲回忆着。
“对,太好了!我们应该先商议一下,匠作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研发东西,先试什么,后试什么。而后,把我们的计划,上陈平北将军,大家再一同商议、修正、更改。总之,匠作大营,既是我墨家的,更是并州的,一定要让它发挥作用。至于儒家,他们想丢人就继续丢吧!”说完,司马南哈哈大笑。
张曲也是一阵大笑。
“儒家现在恐怕还在喝酒庆祝呢,庆祝他们总算是打怕了墨家,打得墨家都不敢应战了!”
“儒生,腐儒也,何堪大事?!”
(感谢书友“山人三三”的两票推荐!
晋子自觉写得还算不错,兄弟姐妹们帮忙推荐下吧!
感激不尽!)
………………………………
第四节 儒家
平城,王家府邸。
“来来来,我等共饮一杯!”
“为我儒家的胜利,诸公饮!”
“墨家不堪一击,儒家注定是这世间唯一显学,它墨家想要翻天,只得再等百年!”
“五位师兄出马,墨家望风而逃,我等为师兄庆贺!”
王家众人尽皆开怀大笑,江南儒生更是精神抖擞,推杯换盏,热酒正酣。唯独王辉虽然一脸的笑意,但眼中不时掠过几分忧虑。
墨家出山三千来人,即使只是留在平城官学的,也有两百多人,不应该这么快就服软啊?墨家讲究的是死不旋踵,死且不惧,几场论战,怎么可能就吓住墨家?虽然那个儒生的死确实换来了众人对儒家的敬仰,但也不足以让墨家就此打退堂鼓啊?尤其是墨家众人大多精通剑道,自保无虞,即使有刺客的威胁,也绝难让其胆寒,何况还有王猛的论战法保护,不该退让的。
墨家到底想要干什么?他们肯定在筹划着什么,若是反击的话,必定无比犀利,甚至可能彻底扭转墨家的颓势。
他们还能干什么呢?
王辉应付着众人的劝酒,心思却在快速的活动着。
张回?一道电光闪过,王辉打了个冷战。
算来算去,居然忘了张回!
以张回的出生和学历来看,这样的论战,八成他根本听不懂吧!
以张回的做事风格和习性来看,这样的论战,他十有八九根本就不屑一顾!
那墨家此时的退缩,看似示弱,实则是在取悦张回,绝不是不敢应战,而是以此态度在张回那里展示墨家的大度,甚至谁敢说墨家不是受命于张回才停战的?
想到这里,王辉感觉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东西,再无心应付,告罪一声身体不适,退出欢庆,也嘱咐王家众人要让江南师兄们尽情尽兴,不醉不归。
再三考虑之后,王辉决定再给江南去封信。
可是报捷的急信刚刚送走,再去这封信,尚书大人会怎么想?安石公会怎么想?朝廷会怎么想?
王辉一时没有把握,左右思量,踌躇许久,还是咬着牙,写信。
建康,尚书府。
王彪之邀请了建康主要人物,齐聚一处,高歌会饮。
“诸公,为我江南儒生,旗开得胜,饮胜!”
“并州几乎就是蛮夷之地,哪有我江南风骚?只是五个儒生,就彻底打垮了墨家,也足以震慑并州文武。我等为安石公门生庆贺!”
“墨家能有何本事?先贤董公的一道罢黜百家,就让他们黯然归隐数百年,而今我江南远超董公,齐心合力,让墨家再隐个数百年吧!”
众人鼓掌大笑。
“相信此次的论战,也足以让张回小儿明白,这并州官学,还是要靠我儒家,没有我儒家的支持,他的并州官学不过是个空架子而已。尚书大人,我们是不是应该马上派人去并州,彻底接管并州官学,把墨家还有其他异端邪说一律清扫出去,还并州士子们一个朗朗乾坤?”
“我也有此意,正在与安石公商议。”王彪之笑着。
“安石公算无遗策,士林威望极高,若能得到他的支持,并州官学必定会牢牢掌握在我江南手里,我朝廷大计才能在并州畅行无阻。再说了派往并州的本就是安石公门生,看着门生建功立业,安石公岂有不支持的道理?”司马家一位高官站起一言。
“司马大人言之有理。不过安石公非常人也,不可以常人之心揣度。诸公,我们还是继续喝酒,遥祝我并州五位同门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王彪之收到了王辉的来信,斟酌再三,随手丢在一旁。一个十七八岁的娃娃,他的心思很重要吗?管他作甚,老夫已经筹划已久,只待张回兵败,即可拥立王辉继任张回,届时官吏之中首先发难,军中有人响应,加上儒生鼓动世人和士子为王辉造势,这并州河套,乃至漠南,还不都是我大晋的,还不都是我世家的?
王辉的信,彻底打消了谢安的一丝喜悦。
连日来,并州的消息让谢安左右为难,仍然是美人相伴,仍然是琴声缭绕,但谢安的心里总有一丝阴霾,这阴霾随着王辉的信,徒然变大,让谢安脸色有些僵硬。
死了一个门生,谢安有些心痛,十几年朝夕相处,虽铁石亦有温,何况人心,派人重金安抚了门生的家人,尤其提醒,其后人长大即可到谢家就学,这才稍稍安心。
五位门生的接连挑战,让谢安有些皱眉。
死缠烂打,有失风范,如此做派,岂是名仕该有的?
如若自己遇到这样的死缠烂打之辈,必定是微微一笑,拂袖而去,绝对没有人会说安石公怯战,而都会说安石公不削一顾。
谢安心里一凉,肯定是这样,肯定是。
想那墨家巨子,听闻高龄七八十了,早已进退自如,无可无不可,如此心胸,怎么会和几个儒生如此短兵相接?只怕人家是当小孩玩耍吧?
谢安苦笑了,再一次对派遣门生去并州有些后悔。
王辉猜测的张回心态,谢安仔细看了又看。
叔虎大意了,太大意了,这样一个年轻人,岂是可以轻易谋划的?
叔虎在并州动作太多了,军队、官吏,双管齐下,自从张回统领并州就不曾停歇,而今再加上儒生,足以形成一股颠覆并州的强大力量。如果说以前张回尚能容忍叔虎的话,那现在有了儒生的造势,面对这样的力量,张回怎么可能看不到?他必定难以容忍!他之所以没有动作,无非是要后发制人而已,甚至他早就有了动作,只是我们不得其详而已。若是张回有了动作,那很可能就是并州与大晋朝廷的彻底决裂,与我世家的彻底敌对!
谢安有些心慌。
叔虎啊叔虎,对待封疆大吏和诸侯的办法,用在张回身上,这是在为我们树立一个更加强大、更加可怕的对手啊!
谢安无法安坐,霍然起身,“去尚书府”。
希望还来得及。
希望还可挽救。
希望张回再大度点吧。
(感谢书友“山人三三”的两票推荐!
晋子自觉写得还算不错,兄弟姐妹们帮忙推荐下吧!
感激不尽!)
………………………………
第五节 装备
一早,张回命人接来荆成,寒暄之后,众人一起出发,前往城北匠作大营。
司马南和张曲已在寨门迎接,入内叙话。
“启禀将军、军师,各位大人,到今日我墨家匠师两百多户、一千多人,已经全部入驻大营。我们把大营暂且分作两部分,其一为研发基地,专一研究发明新型武器和农具,此为大营之根本重地,一应人员皆为墨家弟子,现有人员一百八十三人;其二为制造基地,由我墨家大师监督即可,可对外招募工匠,但现在仍未开始,现有人员三百多位。如此分配,尚未最后定夺,请主公军师令下。”司马南介绍道。
“司马子之言,正合我等之意。研发基地,可划为禁地,擅入者依军法处置;制造基地,可根据平城实际情况由李为李大人制定薪俸标准,待主公同意后,即可对外招募工匠,协助墨家大师完成制作。工匠可分为学徒、师傅、大师三个等级,给予不同的薪俸。大师的薪俸,不低于各地郡守。主公,还有何补充的?”王猛问道。
“军师之意,甚为妥当。我意,当把大营的安全和防务,做为头等大事,凡是进出之人皆须挂牌登记,如无令牌擅闯大营者,格杀勿论,无论将军府,还是墨家,进出大营都必须按律执行,虽有过分谨慎之意,但无论如何安全为第一。”张回思考着,缓缓说道。
“将军之意,也是为大营安全考虑,繁琐是繁琐了点,但如此办理,确实安全可得保证,我墨家无异议。”司马南和张曲对视一眼,点头赞同。
“两位大师,通情达理,张回感念。李为,等会就传令大营驻军,照令办理;如有疏忽,军法从事!”张回下令。
“请将军和各位大人到研发基地叙话,我等还有要事请教。”张曲道。
再一次众人大开眼界。
整个研发基地,处在大营最里端,紧邻大山,虽是大营内部,但基地仍然立起了围墙,只保留一个大门,站岗的护卫正好一个小队十人。
“将军请看,大门左右两侧百步之内就是驻军的休息之地,如遇变故,一声哨子,半刻之内,就会有千百人响应,想来不至出事。”看得出,墨家在大营的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