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世争雄-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爷爷再次上了山顶,他是把风的;张回带着李为再次安排好两边伏击的人手,这次留下了十个人,前面五个拦,后面五个堵,还是张回在前,赵宝在后。
“李哥,好像懂得打战,学过吗?”挨个检查隐蔽情况的张回和李为聊着。
“将军可直呼我李为即可,在下哪里学过打战啊,只是看书很多,也读了些兵法书籍而已。”
“那你家是大家族了,还有兵法书籍。”
“百年大族,千年文华,不敌弯刀,全族上下,只有我一人存活。”李为悲痛。
“解救天下汉人,我没想那么远,我只是想报仇,想杀胡人!”
“实不相瞒,我李家百年大族,光家丁就五百多人,有武艺的也有百十人。可是胡人军队一到,一个冲锋,就杀得家丁人仰马翻,四处乱窜,溃不成军。在下回想,如果只是那百十个家丁,能够如军队般组织好,令行禁止,绝对不会输得那么惨。所以,将军如欲解决更多汉人,必须如正规军队般,上下有别,必须建立将军的威望。”
“多谢指教,我真没想那么多。先打战吧,晚上我想想。”张回拿不定主意,实在是李为的话,太大,太远。
依葫芦画瓢,大胜,三十多个胡人授首。
第一天打战,杀胡人近五十,抢得战马近百匹。
无人伤亡,完胜。
这是汉人的希望,李为大为激动。
………………………………
第三章 初建势力 第一节 未来
张回彻夜未眠。
这是乱世,这是千古少有的乱世。
这更是恶世,胡人为刀俎,汉人为鱼肉。
翻遍史书,哪怕传说中,都没有这样的世道。
乱世奋进,可建功业。
恶世呢?
只能杀人。
你不杀胡人,胡人杀你;你不杀更多胡人,就会有更多的汉人被杀。
要杀更多的胡人,光靠自己这几十个人,能成什么事?能救几个人?
得要看得远,要建立根基啊,李为说得对。
早上一见李为,张回抱拳一拜。
“多谢先生指点。我想通了,我要建立军队,打出根据,一切只为杀胡人,救汉人!”
“不敢!将军切记,我乃是你的幕僚,为你出谋划策,分内之事,切不可再行大礼,当谨记上下有别,是建立将军威望的第一步。”李为大为满意。
“李为,建根据之事,事关重大,今后再议。现在,我们要先打出一支汉人军队来!”
打埋伏,出其不意,趁着胡人没有防备之心,张回一个月内连续在方圆五十里内十二次出击,次次满载而归。
一连串的胜利,让满寨都充满了欢笑。
三百多胡人的首级,一两千多被解救的同胞,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大晋王朝,或许不堪一击。
但不是汉人不堪一击。
被一只绵羊领导着的狮子,只能像绵羊一样懦弱。
而一只小狮子,哪怕只是带来少量的绵羊,依然可以杀敌建功。
张回带领的不是绵羊。
亲身经历了族人被杀、亲人被吃的惨痛后,再懦弱的人,也被激发了血气。
现在,张回有了八百人的队伍,大多是被解救的汉人,更有缴获的上千匹战马。
胡人作战一人两马,乃至三马,长途奔袭换马不换人,连续作战,狂飙突进,确实非一般军队可以抵敌。
跟李为商量了好久,张回决定要整编军队。
八百人,分为骑兵和步兵,并组建了辎重队。
张回和李为商议,编制为:五人为伍,设伍长;两伍为队,设队长;十队为哨,设校尉;十哨成军,设将军。
骑兵,一律一人两马;共三百人,分三个百人队,骑兵主将赵宝,三个校尉皆是寨子出来的“老人”。
步兵,四百人,四个百人队,分长枪队、刀盾队、弓兵、弩兵四队,四个校尉,也都是老人,步兵由张回亲自统领。
辎重队,一百人,平时负责制作军械、准备物资,战时输送前线,并打扫战场,辎重队由李为带领。
整编结束,士气高昂。
骑兵战法,赵宝早就熟悉,加上李为点拨,骑射、冲杀,训练的有模有样。
陷阵之法,张回了然于胸,更有李为襄助,加上几个校尉用得也是得心应手,士气一日好过一日。
辎重队,李为不敢大意,亲自训练,更有寨中铁匠师傅帮忙,各种武器,逐渐有了储藏。李为更找到寨中大夫,组织学习战场急救之法,也收藏了好些药品。
大家都有了依托。
现在哪怕死,也是战死,也有胡人垫背,也不是窝囊的粮食。
………………………………
第二节 根据
“将军请看,这是九州地图。我们现在的位置在并州南部,东边是太行山,西边是吕梁山,中间是汾水。”在李爷爷的坚持下,他的房间,暂时成了张回的将军府。今天张回、赵宝、李为,再加上李爷爷,四个人商讨大事。
“当前的敌情是这样的;匈奴、羯、氐、羌、鲜卑五族入侵华夏,匈奴主要占据西域、凉州和司隶一带,羯人占领了兖、豫、徐三州,氐人占据益州,羌人盘踞雍州,鲜卑侵入幽州、青州、冀州。整个长江以北,尽为胡地。大晋朝廷已经逃到了长江以南,我们完全指望不上。这些情报,是我这些天搜集到的,或许有些出入,但偏差不大。”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华夏九州,几乎尽丧胡人。
“就没人反抗吗?大晋男人都死绝了吗?”赵宝很是不忿。
“大晋朝廷不堪一击,天下胡人群起而攻,双拳难敌四手啊。在冀州有个汉人英雄叫冉闵的,他带着几万汉人奋起反抗,杀了几十万羯人,但被天下胡人围攻,最后被慕容鲜卑所灭,冉闵被杀,自此汉人军队再没有大规模的抵抗了。”李为声音低沉。
“还是说我们的情况吧。我们所在的并州,敌情复杂。匈奴人占据北边,氐、羌两族占领南部,中间是鲜卑一支。最近我们埋伏的都是氐、羌两族胡人。”
说完,李为少有伤感,但马上眼神再次坚定。
“先生,辛苦了!李爷爷,各位,我们现在要在这片土地上,找到我们立足之地,我们要建立根据,招兵买马,扩充军队,这样才能不被胡人消灭,才能救更多汉人!大家说说吧!”张回道。
“并州,乃三晋之地,人口稠密,且地形山地多平地少,多可藏人。我相信还有很多的汉人,跟我们一样躲进了深山老林,只要让他们看到希望,我们就有了足够的兵员。北边有长城,可为依托;东边只要占据了井陉,即可封堵鲜卑援兵;西边南边是黄河天堑,这里可为根据。”李爷爷眼冒星光。
“满地都是胡人啊,这要杀多少才能成为我们的根据啊?”赵宝咬着手指。
“根据是打出来的,是杀出来的。我们要依托太行山,先到山里尽可能寻找残存的汉人,把大家组织起来,然后先消灭南部的氐、羌两族胡人,这些都是吃人的畜生,全部杀光。这是我们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中部的鲜卑,同时封堵井陉,把他们全部消灭!”
“第三步,北上消灭并州北部的匈奴,再占据河套。这样,我们就有了根据,就可以东进、西出、南下,解救汉人同胞。大家意下如何?”
沉吟片刻,张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已经思考了多日,虽不成熟,但已有腹稿。
“三步?倒是很好,不知还要有多少汉家儿郎丧命啊!反正不是战死,就是被做粮食,与其成了胡人的粮食,不如奋起一搏!左右不过一死,老朽愿意带一队人进山,去寻找族人。”李爷爷胡子抖动。
“好!辛苦爷爷了!我和先生商讨过数次了,决定我们的军队名为“汉家军”,就是要告诉所有的汉人,这是自己的军队,也要让胡人知道,汉人没有死光,汉人还要战斗!”
“近期我和赵宝,继续练兵,寻机杀敌;等爷爷的人马一到,我们就正式扩军;李先生多多储备物资,随时准备扩军备战!”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排好现有的人手,未来我们寨子人口会大增,解救的族人越来越多,需要提前做好安排。我跟李先生商量,要在深山老林里建立屯田基地,模仿先朝魏武帝曹操的办法,建立军屯,专门种植庄家,毕竟我们不能像胡人那样什么都吃,此事就由李先生全权负责,爷爷帮助调配人手,大家意下如何?”
“将军,深谋远虑,乃长远大计,我等奉命!”众人依令行事。
近期以深山老林为根据,长远以并州三晋之地为根据,循序渐进。
………………………………
第三节 扩军
深山老林,非熟人不可进。
李爷爷当属大山的老熟人,畅通无阻。
出去半个月了,一点音讯没有。
赵宝有点幽怨,“哥,李爷爷找不到人的话,就我们这几百人,打不了像样的战啊,胡人稍稍一多,我们就不敢下手了,太窝囊!”
李为强自镇定,“这才半个月,赵将军就泄气,太快了吧,怎么也多个李爷爷点时间吧,那么大年龄了,半个月能走多远?”
张回无所谓,“李爷爷能带来族人,当然最好,这样我们可以快速成军,加快建设根据地的步伐。就是找不来,也没什么,就这样隔三差五的打伏击,每次救个百十号族人,也能把部队拉起来,只是多几个月而已。”
“期望其他的汉人,不要让我失望啊!”这话,张回只能在肚子里念叨。
“启禀将军,寨门外来了一群人,破衣烂衫的,说是李爷爷让他们来的,让我们开门!”门口站岗的小兵来报。
张回三人赶快起身,“来人,快去安排村民做饭,慰问新到的族人;通知步兵两个百人队,速去寨后搭建木屋,要能遮风挡雨;其余人列队,随我出迎族人!”
“哥,为什么要列队啊?好像要迎皇帝?”赵宝叨叨。
“赵将军,这就是要让新到的族人感受下我们的队伍,让他们感受到跟我们一起是可以杀胡人的,跟我们一起不会无辜送命,跟我们一起再也不用做粮食了!将军,高明!”
“我可没想这么多,我只是想让族人感觉他们到家了!”张回老老实实地说。
寨门大开。
三个骑兵队,两个步兵队,加上辎重队,整齐列队两旁,寨中其他乡亲也排列两边,肃杀、庄严,更透着希冀。
门口五百多汉人,蓬头垢面,相互搀扶着,多为年青人,看得出,他们刚刚经历了长途的山地行军,食不果腹加上休息太少,已经快累垮了。
“我们受李老哥叮嘱,前来投靠张将军,参加汉家军,杀胡人,救汉人!”领头的老人大声喊道。
“老丈不必多礼,先让大家到里面休息,吃饭,吃好喝好休息好,我们再谈!”
一连三天,少则一队,多则几波,三五百,七八百的,也有几十人的,相继来投。
一个月的功夫,寨中人口大增,不得不分出一半人到深山驻扎,即使这样,寨中依然人满为患。
张回的队伍再次扩大了。
本着贵精不贵多的原则,张回扩军两千四。其中骑兵四百人,仍然一人两马,四个百人队;步兵一千六百人,刀盾、长枪、弓兵、弩兵四个兵种各四百人、四个百人队;辎重部队四百人,四个百人队。
至此,张回初步计划的二十四个百人队,组建完毕。
其他没有被选拔的、想参军的人,统一组成一个新兵队,共八百人,抽调八个老兵分别带队,加强训练,以为补充兵员。
最好的练兵方式,就是实战。
真刀真枪的实战,是战士成长成熟的最好途径。
扩编结束,一个月的集中训练之后,经过商讨,大家决定:再战,大战。
………………………………
第四节 再战
部队刚刚正式扩编,应该打个胜仗,以鼓舞士气。
最好是个大点规模的胜仗,让大家都看到希望,以便再次扩军。
张回和李为商量军情。
周围除了县城,最大的就是平阳城。
县城出去回来的,大多是二三十的小队伍,且极为分散,各个方向都有,只能守株待兔,战果有限。
而平阳则不同了。
据说有个匈奴人刘渊曾在平阳称帝,真正是这个恶世的开拓者,以刘渊为首,匈奴人甚至攻陷京城洛阳,直接逼迫大晋王朝向南逃离。
而今刘渊已死,是谁当政,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整个并州南部的胡人都是受平阳统领的,无论是哪族胡人。
既然迟早要消灭他们,不烦先试探一下其虚实。
当然,以张回目前的力量,还不足以让平阳胡人伤筋动骨,但让他们难受难受,还是完全可以的,只要谋划得当。
再有个把月就要下雪了,胡人储量应该是最要紧,也最疯狂的时候了。
无需与其正规军交战,只要把对象瞄准哪些打粮队就最好。
大军出征,粮草先行。
寨中男女老幼给大军准备了十日的干粮,大多是山里的野兽,也杀了好些老弱的马匹,大锅煮熟,小块晾干即可,每人两袋。
辎重队在大夫的指引下,做好了战场急救的物资,包括很多的金疮药、止血带等等;寨中的铁匠师傅有辎重队的帮忙,整夜打制兵器,全寨的铜铁几乎消耗殆尽。
总之,全部的族人都为大战做好了准备。
派出去的八路哨探都回来了,带来了最新的军情。
周边县城的胡人都按常规,要向平阳输送粮食,也就是两脚羊,都是汉人。为此,周边县城的胡人都集结了几百人队伍,以保证安全。
第一战,仍然是霍邑的胡人,这里最近,可以迅速到达,可以迅速撤离。
霍邑到平阳,也就不到一百五十里路,按照胡人的马速一天即可来回,不过有了押送的汉人,还有其他物资,最快也得三五天才能到。
打他们,最是有把握,手拿把攥。
地点,就在官道和汾水的交汇处,那里距县城也就五十来里地,依山傍水是扎营的好地方。
晚饭半饱,早早休息。
天还未亮,全军出动。
骑兵先行,熟悉地形,开路搭桥,以为前部;
步兵跟进,人马禁声,斗志昂扬,开赴战场;
辎重随后,粮车武器,装备齐全,保障有力。
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
第五节 战场
这真是一片好战场。
滔滔汾水,在次拐了个弯,一个漂亮的s乃天地之力;
官道沿河而来,欲往平阳,需跨汾水,在官道和那个漂亮的s结合部,形成了一个横百丈,宽数十丈的平地,正好适合过往官商休息。
早在大晋朝,这里还曾建过驿站,而今虽已荒废,但仍是过往人流的柱脚歇马之地。
站在浓密的树林里,打量前方的胡人营地。
好随意!
没有拒马,没有警戒线,只有间歇、偶尔几个胡人出没。
胡人营地都是帐篷,围成一个大圈,中间是战马和物资,包括押送的汉人,远远看去,不知多少,但见黑压压一片,皆为备用的过冬粮食。
“启禀将军,末将到时,胡人尚未扎营,可以清楚看到,胡人马队共有骑兵三百多,押送的我族人约有五千,跟以前一样,都是青壮年”赵宝道。
“胡人营盘草图,李先生已经画好,大家商量商量,怎么打?”张回开口。
参加会议的,都是老熟人了,都是从寨子出来的第一批老兵,都很随意。
“还是老办法,偷袭,等这帮胡人晚上睡着了,我们偷偷摸上去四五个人招呼一个胡人,易如反掌!”一个校尉道。
“我补充一点,参加偷袭的,全部都是步兵,骑兵分两队,一队堵在去平阳的桥头,一队堵在回霍邑的路口,以防万一,不留漏网之鱼。”李为道。
“甚好!我们不懂胡人动向和变化,所以此役要抓几个活的,回去审问。偷袭部队,我带领,今晚子时动手,赵宝领军两百,去桥头,李先生领军两百,去路口。大家可有异议?”
“我等奉命!”
“出发,此战定要打出我汉家军的威风,有临战怯敌、退缩不前者,先斩后奏!”张回发令。
………………………………
第六节 军魂
胡人入侵中原以来,鲜有大规模抵抗,除了武悼天王冉闵。
冉闵被一代智将莫慕容恪打败被杀,自此,汉人反抗烟消云散。
胡人气势直达顶峰,日常行军几乎毫不设防。
虽然张回在霍邑一带屡次埋伏胡人,但斩杀的胡人也就三百多而已,这样的战绩在汉人看来出类拔萃,但在胡人看来甚至不如一次小规模的部族火拼,所以胡人兵不在意。
但胡人也明白,在霍邑一带,还有成建制的汉人军队存在。
巡夜的胡人,明显心不在焉,草草转一圈就回去睡了。
张回带着部队,悄悄摸近帐篷。
一千六百兄弟,分作十队,每个校尉带领自己的人马,包围一座座帐篷,只待令下。
“布谷!布谷!”
两声急促的信号响起,众人一起发难。
根据事前的演练,张回点起火把,顺手就扔到了帐篷上。
羊皮帐篷,遇火即燃,一时整个营地,大火冲天。
张回带着一队人马,直冲宿营中间地带,那里有着自己的同胞。
帐篷着火,胡人冲出时,大多半裸,没有兵器。
汉家军近者枪刺,远者箭射,一时杀得胡人叫苦连天、人仰马翻。
火光中,张回刚刚抵达,就看见一队胡人居然衣甲整齐,武器在手,挡住了去路,显然还是有胡人提防。
“陷阵之志……”张回嘶声大喊。
“有死无生!”众人回应,迅速排成战斗队形。
刀盾在前,长枪随后,弓弩最后。
“风!风!风!”一喊一步,迅速向胡人逼近。
五六十的胡人,拿着弯刀,竟向张回主动攻来。
“举盾!不动如山!”校尉发令。
二十面盾牌举起,阻挡胡人;盾牌缝隙,长枪兵突刺,最前面的十多个胡人立时倒下;最后的弓箭长弩骤然爆发,胡地一声,朝胡人倾泻。
胡人衣甲单薄,弩箭透骨而入,顿时又有二十多人躺下。
剩下的胡人,不敢上前,在一头领招呼下,围成一圈,试做抵抗。
刚刚的交战,给了队伍充足的信心,胡人可杀,胡人不可怕。
“投降免死,反抗者格杀勿论!”张回大叫。
“投降免死,投降免死!”百人队上前,将剩余胡人团团围住,后面的弓弩兵分出二十来人,给躺在地上哀嚎的胡人补刀,一刀一个,痛快淋漓。
“好汉,我是霍邑的守将,只要你不杀我们,这里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给你。你想当官,跟我回霍邑,我让你做我的参将,荣华富贵,以后你用之不尽!”胡人头领求饶。
“你们吃我同胞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饶他们?放下武器,我不杀你!”张回道。
“我是伟大的羯人,你们汉人就是我们的粮食!有种的,我们单挑,你们汉人最伟大的将军冉闵都败了,你敢跟冉闵一样跟我单挑吗?我若输了,我的兄弟,会投降给你。”胡人头领见求饶不成。
“来,过来受死!”张回举刀,阻止了要待自己出战的校尉。
这个胡人明显杀过很多人,提刀上前,劈头就砍。
张回错过身体,刀柄横扫,胡人闷哼一声,倒退两步。
“有两下子,杀!”胡人再次上前,拦腰一刀砍来。
“开!”张回竖刀一挡,顺势一招横扫千军,刀面就朝胡人脖子砍去。
躲闪不及,胡人就地一滚。
张回刀刃收回,刀背劈下。
胡人举刀相迎,但张回这一刀势大力沉,还是砸在胡人肩上,骨骼碎裂的声音传来,胡人弯刀落地。
“降者不杀!”张回大喊一声。
二十多胡人,弃刀跪下。
“押送俘虏,解救族人,打扫战场,迅速撤离!”张回下令。
其他地方,进展明显比张回更快,胡人的兵器马匹,都在收拾。
“族人们受苦了,我是张回,我来救大家了!”张回带人解开了族人绳子。
“多谢壮士相救!”被救的汉人跪地叩谢。
这是两千多汉人,如不能解救,他们就是胡人过冬的粮食了。
赵宝和李为也率人赶来,李为组织军士,打扫战场,收拢部队。
“将军,此战斩杀胡人三百多人,俘虏二十一人,解救族人两千一百二十三人,缴获战马八百多匹,仅有二十多人轻伤,此役我们大胜!”零时营地休息时,李为报告。
“士气如何?”张回问。
“一场大胜,士气高昂,新兵最是兴奋,到现在都还在激动,很多都没法入睡!”李为笑道。
“随我去看看!”
除了巡夜的军士,其他人都在草地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