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世争雄-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回问票。
张回;军师,若无月票,又很欣赏本书,当如何?
王猛:复制本书链接,广发朋友圈,可亦。
张回:大善!
晋子自觉写得还算不错,兄弟姐妹们帮忙推荐下吧!
感谢书友疯雲8077的四票支持!)
………………………………
第三节 消息
(众位兄弟,晋子写得很不容易,但三十多万字了,仅有五十多个收藏,实在是惨不忍睹啊,恳请列位花费三秒的时间收藏一下,顺便也帮忙宣传一下,晋子多谢各位了!)
司马青衫的消息飞快传到了建康。
晋帝司马曜立即召集太尉司马道子和尚书王彪之商议。
“陛下,桓家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必须时刻提防。臣认为必须阻止桓家得到祥瑞,一百万金,应该立即起运长安。没有了祥瑞的名头,可暂时缓解桓家的压力。”司马道子毫不犹豫立即说道。
“这会不会是张回的计策?张回夺了关中和汉中,苻坚聚集二十多年的钱财都成了张回的战利品,应该不至于为区区百万金发愁吧?臣觉得必有隐情,还是先了解清楚再下决定吧!臣最担心的不是张回不给朝廷祥瑞,而是张回既给朝廷,又给桓家,他两面索要好处,如此张回的实力又将马上大增,于朝廷无益啊!”王彪之斟酌道。
“尚书大人可能不知道吧?汉家军是按每个士卒五十金的标准来发放抚恤金的,九万阵亡,至少就是四百五十万金,若是没有苻坚的积累,那张回卖祥瑞的开口就不是百万,而是四百五十万了!臣以为,百万金的缺口,应该是事实,请陛下考虑!哪怕张回两面都给,也比只给桓家强!”司马道子反驳道。
王彪之轻轻一笑,没有说话。
每个士卒五十金,这个张回不是在自找死路吗?
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张回平大漠、征朝鲜、定西域、抢关中,杀敌何止二三十万,只怕汉家军的损失不会低于十万人。那可就是五百万金的抚恤金了!
若是没有战马的交易,只怕汉家军早就崩溃了吧?!
汉中之战,姚苌拼死一战,九万人的折损应该是可信的;正因为有了苻坚的存货,所以张回现在只要百万金,应该是可信的。
既然张回没问题,那就简单了,用百万金打消桓家的暂时危机,应该是值得的。哪怕桓家也得到祥瑞,无非和朝廷打个平手,并没有什么优势。最怕的就是桓家得了祥瑞而朝廷没有,如此桓家势必更加咄咄逼人,那桓家的东进可就无法避免了。
晋帝稍稍思量,立即有了决断。
“尚书大人,老成谋国,谨慎小心,乃是朝廷之福。但荆州的威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太尉,命你立即调拨府库黄金一百万两,即刻起运长安。告诉张回,只要他不把祥瑞交给荆州,一切好谈!”司马曜沉声道。
“陛下圣明!”司马道子大声道。
王彪之无奈退出。
看来与桓家的联系,早就被司马家族查到了,皇帝已经对王家有了戒心,就连司马道子这样的纨绔子弟都开始提防王家了!
王彪之主管朝廷财赋大权多年,深知张回的经济实力,绝不会为区区百万金就难以忘记的,全国的战马交易,尤其是西域商路的畅通,加上河北经济的复苏,张回每年的收项当盈余五百万左右,哪怕阵亡抚恤金很高,也至少可盈余三百万,区区百万金,肯定是计策!
但王家被怀疑,他这个家主的话,也就属于居心叵测之类,皇帝当然不会考虑了。
荆州桓家。
“灵宝,长安已经传来消息,司马青衫愿意给张回百万金来换取祥瑞,你怎么办?”桓冲看着座在下首的侄子桓玄轻轻说道。
“张回贪得无厌,正是可以利用。侄儿觉得,我们应该报价给张回两百万,彻底打消朝廷的奢望。只要有祥瑞在手,我们就可以立即东进,攻占建康,彻底消灭司马家族。为了我桓家的大业,别说两百万,就是五百万也值得!”桓玄毫不在意,显然也是早已收到风声。
“两百万金,就是五百万金,也无损我荆州。但是如此多的钱财聚集到张回的手上,他就有了足够的资本,足以发动一场三五十万人的大战。你觉得,他会打哪里?”桓冲耐心说道。
“氐秦大势已去,川中现在不过十万之众,但险关颇多,估计张回不会打氐秦。我荆州有长江天堑,我们还有十万水军,晾他张回不敢打我荆州的主意。难道是建康?对了,肯定是建康。谢玄屯兵五万与彭城,硬生生从张回的口中夺走了徐州最富庶的彭城一地,张回起兵只要灭了谢玄,那建康就是一座空城了。没有了谢家,司马家族必定完蛋!”桓玄皱眉说道。
“灵宝长进了!我桓家运气不错!正是,张回发兵必然是建康的司马家族!张回所缺的无非是钱粮而已!我桓家要夺取天下,不能先出头,最好是让张回先动,张回打头,我桓家坐收渔翁之利!”桓冲笑道。
“我明白了!叔父的意思是,给张回钱粮,资助张回攻打建康,等张回消灭了司马家族,我桓家再东进,以除贼扶晋的名义,一举成就大业!叔父高明!侄儿觉得,我们可以给张回两百万金,再加上百万石粮草,如此的大礼,足以让张回心动!”桓玄大喜。
“灵宝,叔父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以后桓家就看你了!你切记,张回乃是我桓家的大敌,没有足够的本钱,不要招惹他;要招惹他,就要有完全的准备,至少必须在对我们有利的地形下,才能和张回交战。一旦和张回交战,就不要有停战的打算,要一攻再攻,彻底打消张回的实力,绝对不能给他喘息的机会。氐秦的故事,不能在我荆州重演!”桓冲郑重说道。
“叔父说的是。氐秦是张回以前最怕的敌人,但却纵容张回坐大,自己却被赶到了川中,真乃愚蠢之极。还有慕容燕国也是一样,有能力牵制、打击甚至消灭张回的机会,却白白错过,若是没有慕容垂,慕容氏就是一堆猪!叔父放心,我不会犯他们的错误。只要有机会,侄儿一定要给张回致命一击,不彻底消灭张回,绝不罢休,绝对不会给他停战的机会!”桓玄大声道。
“两百万金,还有百万粮草,我已经备好,你即刻派人运往长安。告诉我们的使者,面对张回,要弱势,要让张回小看我们,一定要做出乞求的姿态!”桓冲微笑道。
“侄儿明白!马上派人去关中!”桓玄起身告退。
(张回问票。
张回;军师,若无月票,又很欣赏本书,当如何?
王猛:复制本书链接,广发朋友圈,可亦。
张回:大善!
晋子自觉写得还算不错,兄弟姐妹们帮忙推荐下吧!
感谢书友疯雲8077的四票支持!)
………………………………
第四节 隐忧
(众位兄弟,晋子写得很不容易,但三十多万字了,仅有五十多个收藏,实在是惨不忍睹啊,恳请列位花费三秒的时间收藏一下,顺便也帮忙宣传一下,晋子多谢各位了!)
荆州和建康的大方超过了张回的预料。
“军师、李为,还有刘穆之、刘裕、刘成,大家都说说!”张回轻笑道。
“主公,看来建康和荆州的这场大战已经迫在眉睫了!这双方如此的着急祥瑞,还如此大方,无非是都感觉到了大战不可避免,都在做战前动员而已。桓家想借祥瑞之势,攻击建康。而建康不过是想借祥瑞之名,安抚桓家。双方可谓是心知肚明,正是我汉家军再次壮大的好机会!”王猛笑道。
“管他谁打谁的!这两家合起来,我们一下子就能得到三百万金,还有百万石粮草,足够我们用一阵子了。有了这么多的东西,属下觉得我们要整编一下军队了,朝鲜那边可是很吃紧啊,应该给赵岩多点援军了!”李为道。
“主公,我们的敌人,最主要的还是氐秦。虽然符融在剑阁损兵十万,但属下总觉得符融仍然是我汉家军的劲敌,哪怕建康和荆州,都不如氐秦强大。乘着大战间隙,整编军队,加强我军的薄弱之处,属下赞同。”刘穆之微笑道。
“川中、荆州、建康,任何一家都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威胁,哪怕一时打上几场败战,也无损我大局。属下最担心的就是他们联合起来,一旦他们联合起来,若再有外力介入,那恐怕就是一场席卷天下的大战,甚至可以左右我汉家军的生死存亡。”刘裕轻声说道。
张回王猛李为等人尽皆脸色大变。
刘裕的设想不无道理。建康除了谢家叔侄,别人应该没有这样的远见;荆州的桓家,估计也是想不到;但符融一定能够想到,而且他有能力做到。
一旦刘裕的设想成真,凡是汉家军的属地,都将卷入战火,没有了前方和后方之分,真到了那个时候,四面受敌,处处被攻,或许真的就是最大的危机。
张回和王猛李为对视一眼,转身问道:“刘裕,依你之见,我军当如何避免未来的危机?来,大家都到沙盘这里来!”
众人围着沙盘看了一阵,都在思考着。
“主公,我军各个地方,最有把握的是这两个地方,漠北和辽东,这两个地方的敌人甚至潜在的敌人都被消灭的差不多了,主公应当严令,让他们尽快组织兵力,把稍有敌意的敌人尽数歼灭,如此这两个地方就安稳了,至少是稍稍安稳。最危险的是朝鲜和西域,一旦西域被围,我军就失去了战马基地,而朝鲜我军仅有两三万人,一旦被围救援极难。所以,西域这里,属下建议加强在敦煌和统万城的兵力,随时提防高原的吐谷浑人,朝鲜这里属下尚未有办法。”刘裕思索良久,缓缓说道。
“刘将军确实是深谋远虑。朝鲜方面,只有辽东不乱,援军就随时可到,尤其是青州的水师,现在已经和朝鲜建立了稳定的水路联系,半月之间可往返一次,问题不大。在我看来,外敌可构成的威胁始终有限,最怕的是我们内部的敌人。”王猛郑重说道。
王猛的话一说完,众人都眉头紧皱。
内部的敌人?
谁是敌人?
世家,还是异族?
世家,盘根错节,一动就是天下大乱;
异族,遍布汉家军所有的属地,一旦作乱,就是全面混战;
若是世家和异族联合?
众人脸色苍白,不敢再想。
张回笑了。
“刘裕,今天的晚饭,可应该让你包了!你一个问题,就把我们都给吓住了!”张回大笑。
刘裕一愣,这哪是他的问题啊,这分明是军师的问题啊。
“得主公和众位帮忙,末将的养母已经到了长安,李大人还给安排了府邸,末将无以为报。今晚就请主公和诸位到寒舍一聚,也算是我家的乔迁之喜!还请诸位赏光!”刘裕团团一辑。
“敌人,不可怕,不管是外面的,还是我们内部的,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敌人是谁,只要我们知道了谁是敌人,那总有办法解决的!军师的话,乃是一道难题,诸位自己心里有数就可以,切莫声张。”张回肃穆道。
“遵命!”众人奉命。
“还是刚才的话题,如何整军?大家说说。军师先介绍一下我军的情况吧!”张回道。
“漠北大营三万人,赵策为都督;漠南大营五万人,赵宝为都督,实际上是刘必在管理;河套大营两万人,原为刘威都督,实际是李为在管理;辽东军团两万人,刘利都督;朝鲜军团两万人,赵岩都督;青州军团,就是新成立的水军,五万人,周望为都督;徐州军团,原来是南线军团的一部,现有五万步军、一万骑兵,共六万,都督是徐立老将军;原南线军团,现改为豫州军团,兵十万,都督杨开;关中军团,现有七万人,都督刘成;汉中军团,现有八万人,都督慕容垂;凉州军团,包括统万城在内,共有十万人,暂无都督;西域军团,屯兵十三万,都督刘威。”王猛指着沙盘,一一道来。
“如今我汉家军共计七十三万,可谓处处紧要。若在加上各地郡守兵力,当超过百万。当前的兵力部属,一旦遭遇内外夹击,确实风险不小,至少我军可随时机动的后备力量不足,遇到紧急情况,恐怕会捉襟见肘啊!”王猛叹道。
“若遇到紧急情况,要害在哪里?朝鲜一地,从未安定,这是隐患之一;吐谷浑在凉州和西域的兵力已经被消灭,但高原之上,也有二三十万人,这是隐患之二;川中是变数之三;建康变数,这是隐患四;荆州是隐患之六。其实,还有一个更要紧的,就是西域。西域之外,若有强国来攻,加上吐谷浑从高原杀下来,这反而是最大的威胁。”张回看着沙盘,不由发愁。
百万大军,看着很多,但是一旦真如刘裕和王猛所说的,四面夹击,内外齐乱,还真是不好对付。
(冬至快乐!)
………………………………
第五节 远虑
(众位兄弟,晋子写得很不容易,但三十多万字了,仅有五十多个收藏,实在是惨不忍睹啊,恳请列位花费三秒的时间收藏一下,顺便也帮忙宣传一下,晋子多谢各位了!)
偌大的天下,百万大军尚且捉襟见肘的,真不知道秦皇汉武是如何做到如此功业的。
“整编军队,就先从凉州入手。西域军团十三万人,其中鄯善大营七万,焉耆大营六万,固守西域足矣。凉州十万大军,现在敦煌酒泉驻军六万,统万城驻军四万,防备吐谷浑明显不足。吐谷浑人以步兵见长,骑兵不足,我军当以少量兵力固守一线,而已后备军力决胜。所以,我觉得敦煌、安定、武都等等小城,必要时可以放弃,诱敌深入,若是敌人能强攻统万城,则我军必胜。”王猛缓缓说道。
“大家都说说,就先从凉州和西域开始。”张回点头道。
“若按军师的部属,那与高原离得最近的这几座城,像敦煌、安定和武都,我们就不宜驻军太多,有万人足够,而且居民要全部迁往后方,一旦敌人来攻,即使放弃这些城池,我们也没有太大损失。敌人夺了城池但没有得到补给,就必须继续进攻,等他们的补给线一长,那就是我们骑兵纵横发威的时候了。”李为道。
“我赞同李大人的说法。这几座小城只屯兵,不聚民,补给定时又后方运送,虽然麻烦了点,但与战事大为有利。”刘穆之补充道。
“末将倒不建议放弃这么多城池。敦煌,三面都是沙漠,可谓咽喉,固守这一座城,杀伤对方四五万大军不是问题。末将觉得,以这几座小城为支撑点,把敌军牢牢拖在外线,仍然可以让我军的骑兵发挥战力。一旦敌人窜入我方腹地,他可东可西,那时再要防堵,就得大费周章了。”刘裕皱眉道。
“军师,我觉得刘裕的想法更容易执行,再结合大家的补充。就以敦煌、武都、安定三城为据点,吸引敌人的攻击,但把我军的机动力量布置在后方,比如统万城。三座城放个五六万人,相信只要没有大的纰漏,一个月内肯定无法攻克,而不用一个月我统万城的四万大军,就可以逐一消灭敌人的攻城部队。大家觉得如何?”张回认真道。
“我同意。不过作为据点的城池必须要随时保持半年左右的物资储备,尤其是粮草和军械,绝对不能少,要让守城的军士信心饱满,如此我军的胜机更多。”王猛点头道。
众人纷纷点头。
“敦煌、安定和武都的守将人选,由凉州太守张臧斟酌,统万城的正副都督就让颜渊和文放来做吧!给这几座城调拨军资,那可就是李为你的事了。还有西域,李为你准备的物资有多少?”张回笑道。
“鄯善大营,属下已经调拨了五百弩车,弩箭整整一百车,就是三十万敌人攻击,也足够了!焉耆大营,弩车一百辆,弩箭二十车,也足够了!这些物资已经运到了!凉州的这三座小城,属下今日就调拨六百辆弩车,弩箭嘛,我给他们准备九百车,想必足够,十天内运到!”李为也笑道。
“很好!如此,凉州就稳定了,西域也就没什么问题了。朝鲜怎么办,现在两万多人,确实是难为赵岩了。这小子硬是撑着,从不叫苦,不容易。”张回点头说道。
“朝鲜一地,哪怕我们此刻调去五万人,依然难以平定,那里依然是我军的薄弱点,敌人必定打那里的主意。”王猛微笑道。
“既然敌人认定那里是我军的薄弱点,我们就该做成薄弱的样子。赵岩都督既然没有求援,我们暂时就不派援兵!”刘穆之眼睛一亮。
“我们可以把援助朝鲜的援军偷偷放在安市城,一旦敌人发动,十天之内,援军就可以抵达平壤,只要有三万大军策应,朝鲜定然可以平定。”刘裕鼓掌大笑。
“好!安市城就是我军的第一个应变地,可以策应辽东和朝鲜两地,很好!”张回大喜。
“漠南大营和河套大营,现在一共有七万人,其中一万驻防孕育大营不得调动,还有六万人。漠南和河套已经没有了部族的存在,都是我军自己的牧场,假若有变,也无非是一些奴隶作乱,动静不会太大,所以,这两个地方可以抽调出四万人来,组成一个机动军团,由刘必统领,驻扎在井陉。”王猛眼睛发亮。
“妙!军师高明!井陉一地,可威慑幽并青冀,最是节省兵力,高明!”刘穆之鼓掌大笑。
众人纷纷点头回应,一个井陉撬动大半个河北,确实是妙招。
“好!过后,李为你即刻发令给刘必,让他移防井陉,重建井陉军团,这是我军的第二个应变地!”张回点头说道。
“关中已经成了我军首要之地,不会有大战,但也是驰援各地的援军基地。现在七万大军,太少了,除了三万作为长安的固定守备,只可动用四万人,必须在三个月内加到十万。所以刘成需尽快募兵至少六万,半年内训练成军!”王猛道。
“主公、军师,各位,现在长安七万大军,装备的可都是西域良马,要是再招募的话,我就招募三万长安守军和三万步军。诸位以为如何?”刘成问道。
张回王猛刘穆之刘裕互相看看,点头赞同。
“刘成将军,你要这么多的西域战马干什么?前些天杨开来信抱怨,说西域的好马都被你和颜渊文放给抢了,他十万大军居然没几匹好马,很是不满!”王猛笑道。
“军师,你可别听杨开瞎说。打汉中前,我还从军中拨了一万匹骏马给杨开,那小子拿了就当没事,只进不出,不是好人!”刘成骂道。
“那你为什么给他啊?”张回很好奇,谁还能逼刘成啊!
“主公,你不知道,刘裕和檀道济本来都是杨开要定的人,打汉中被我截下,杨开不依不饶的,我只好给他一万匹马,算是交换了。可是这小子,得了好处,根本就不认账,现在还在催我还人!”刘成骂道。
“好了!还是刚才的话题。刘成的关中军团,就是我军的第三个应变地。”张回道。
“杨开现在拥兵十万,但面对的是荆州的二十万人,不占优势,但防守问题不大。徐立六万人对峙着谢玄的五万人,也问题不大。青州水军五万人,还是我军的秘密力量。属下建议,青州水师再补充五万陆战之师,如此若江南有事,我军可随时在敌军后方登陆开战,于我军大为有利。”王猛道。
“江南水网太多,骑兵很难发挥,所以水军和步军最为紧要,若是有一支五万人的机动力量可随时在敌人后方出现,我军的胜算将大大提高。末将赞同。”刘裕见众人都在看自己,便大声说道,毕竟只有自己一个是彻底的江南武人。
“好!那就青州水军扩编五万陆战之师,都督还是周望,让他在半年内必须做好,这就是我军第四个应变地!”张回振臂说道。
“军事已了,咱们就去刘裕府上吧!”张回大笑道。
(张回问票。
张回;军师,若无月票,又很欣赏本书,当如何?
王猛:复制本书链接,广发朋友圈,可亦。
张回:大善!
晋子自觉写得还算不错,兄弟姐妹们帮忙推荐下吧!
感谢书友疯雲8077的四票支持!)
………………………………
第六节 内忧
(众位兄弟,晋子写得很不容易,但三十多万字了,仅有五十多个收藏,实在是惨不忍睹啊,恳请列位花费三秒的时间收藏一下,顺便也帮忙宣传一下,晋子多谢各位了!)
刘裕果然说的没错,他的养母确实熬的一手好粥。
虽然没有肉味,但一大锅的青菜豆腐什么的,居然能熬出新鲜美味的好粥,实在不易。
汉家军高层的几乎倾巢而出,也让刘裕养母很是激动。
这是儿子立足汉家军的好机会,老人家几乎倾尽全力、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才熬得一锅好粥。
众人也没有让老人家失望,一大锅的粥吃的干干净净。
就连王猛刘穆之李为这样平日惜食少吃的人,也都吃得打嗝,而刘成直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