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世争雄-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容评一世刚愎自用,从不低头,临死的一声道歉,更像是在把责任转嫁给慕容垂。

    大燕亡国之后,如何图谋复国,如何借助氐秦的势力,让大燕重新恢复,成了慕容垂最大的心愿。

    如今一切都过去了。

    慕容氏的四十多万族人已经尽数返回了祖地,回到了草原,成为汉家军数万个牧场的兵丁或者奴隶,也有很多族人脱颖而出成为汉家军的将领。

    完全分散的族人,就完全失去了再次崛起的希望。

    以汉家军对草原的严密监视,慕容垂相信,若安分守己,慕容氏还可繁衍下去,若是有所图谋,慕容氏必将灭族。

    当初强大的拓跋氏,哪里去了?走遍偌大草原,还有几个人敢说自己是拓跋氏的?前有赵宝,后有刘必,在大草原磨刀霍霍,不就是干这些的吗?

    既然部族的希望已经失去,那就为自己活吧。

    解开心结的慕容垂首先就想到了成亲。

    张回和王猛对慕容垂的变化,惊喜异常,亲自操办了慕容垂的婚事。氐秦阵亡的大将邓羌的夫人王氏,不过三十的年纪,无儿无女,一听说是张回做媒,当即答应。

    王氏是聪明人,王家虽曾是长安的大世族,但已然衰落,嫁给邓羌也是向氐秦臣服,给王家带来了安宁。邓羌之后,又有盖世名将慕容垂,更让王家感觉更好。

    王氏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慕容垂一见倾心。

    新婚燕尔的慕容垂,主动请缨汉中,在上庸城下牵制住了姚长的三万大军,给刘成从子午谷进兵清理出了通道,让汉中战役快速结束。

    张回很大方。

    如今汉中的七万大军,全部归属慕容垂统领,就连驻守剑阁的姚晃也是慕容垂的部下。

    手握雄兵的慕容垂深深感受到了张回的信任,他的妻子王氏被送到了汉中,张回不要人质。

    既然已经发誓效忠张回,慕容垂就把一颗心都扑在军事上。和汉家军的其他将领一样,从长安赶来的几百个士子接收了汉中的民政,慕容垂心无旁骛,一意整军、练兵。

    汉中的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退缩西川的氐秦,一个是龟缩高原之上的吐谷浑人。剑阁一战,符融彻底战败,短期之内绝对不敢北犯,颜渊和文放的扫荡,也让残存的吐谷浑人肝胆俱裂,汉中无战事。

    汉中之地,防守容易,但进取很难。剑阁往南,关隘连连,都有氐秦的大军驻守,若要一关一关的打下去,没有五六万人的伤亡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面对符融和吕光这样的百战宿将,可用的计谋少之又少。

    抛开这条道路,就只有阴平小道了。

    自古以来,除了邓艾,没有人敢尝试。

    那是一条真正的绝路,别说战马,就是步行都无法通过。

    慕容垂心高气傲,偏偏就不信邪。一关一关往下打,那是颜渊和文放都不会用的办法,果真如此用兵,即使战胜,也会被人骂死的,就是不被骂死,也会被颜渊文放笑死的。

    那就只有阴平小道可用了。

    汉中驻军除了剑阁的一万步兵,其余全部都是骑兵。汉家军从正式征战开始,就极其依赖战马,一人两马,甚至一人三马都是标准配置,而步兵的建设和训练就落后很多了。

    从刘成的部署就能看出来。刘成作为汉家军关中最大的军团,也是将来向各方支援的主力,十万人居然有七八万都是骑兵,剩下的两三万人只是固定保护长安的。野战之中,汉家军使用步兵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汉家军各级将领过分看重骑兵的战力,对战马资源的抢夺从来就没有停歇过。

    慕容垂没有向李为申请过一次调拨战马,他想以步兵奇袭西川。

    邓艾当初的成功,几乎全靠天意。

    若是蜀汉后主刘禅在绵竹留兵两千,几乎就可以把邓艾的万余军队全部歼灭。因为邓艾的准备很不充分,到达绵竹关时,他的军士除了破衣烂衫,几乎什么武器都没有了,更别说攻城的器械。但蜀汉的愚蠢成就了邓艾的奇功,绵竹军营空无一人,邓艾轻轻松松就得到了补给和修整,这才有了攻打CD的本钱。

    慕容垂相信,只要训练得当,准备充分,哪怕绵竹关有五千人驻守,他一样可以战而胜之,堂堂正正杀进CD。

    为了这个目标,慕容垂秘密征召汉中猎户参军,以猎户为主,组建了一支两万人的新军。

    这是一群爬山涉水如履平地的汉子,他们大多都没骑过马,但在丛林和山地行军几乎毫无障碍。

    慕容垂非常心狠,尤其是对自己。

    张回赠送的汗血宝马,被他搁置一边,每日步行,和新军一起训练。

    哪里山高,慕容垂就出现在哪里;哪里路窄,慕容垂就出现在哪里;哪里危险,慕容垂就出现在哪里……

    慕容垂以身作则,两万新兵心服口服,跟着慕容垂死命的训练。

    只是过去了两个月,慕容垂感觉好像过去了好多年,两只大手的茧子已经有了一大片,一般的荆棘之物,闭着眼一把抓过去都没什么感觉。

    王氏两三天就要给慕容垂换一双鞋子,有时候甚至一天就得换一双,只要慕容垂一出府,王氏唯一的要务就是做鞋子,甚至要全府所有的女眷都来做鞋子。

    再到后来,王氏不用做了。

    慕容垂穿上了草鞋。

    这才是一个猎户应有的装备,较之布鞋更加实用,也不容易破损。

    当慕容垂穿着草鞋接待从长安来的官员时,两万新兵的训练终于被张回知道了。

    嘱咐一定要做好保密之后,张回也对慕容垂佩服起来。

    “军师,没有了负担的慕容垂,才是真正的慕容垂。我料西川,必定会被慕容将军攻克!”张回再次感叹。

    “何止西川,就是南中之地,也将是慕容垂的兵锋所向!主公,这样一支劲旅,应该有自己的旗号!刘备当年也有一支这样的劲旅,名白耳军,我们干脆叫慕容军好了,不能让后人忘了慕容垂的努力!”王猛也感叹连连。

    “好!就叫慕容军!得慕容将军一人,胜过十万雄兵!”张回击掌大笑。

    收到军令的当天,慕容垂一连喝了两坛老酒,王氏如何劝都没用。

    慕容军!

    这是汉家军第一支以将军的名号来命名的军队,也是我慕容垂此生最光辉的一刻!

    (张回问票。

    张回;军师,若无月票,又很欣赏本书,当如何?

    王猛:复制本书链接,广发朋友圈,可亦。

    张回:大善!

    晋子自觉写得还算不错,兄弟姐妹们帮忙推荐下吧!

    感谢书友飞航在天的四票支持!)
………………………………

第三十七章新年愿望 第一节长安

    (众位兄弟,晋子写得很不容易,但四十多万字了,仅有六十多个收藏,实在是惨不忍睹啊,恳请列位花费三秒的时间收藏一下,顺便也帮忙宣传一下,晋子多谢各位了!)

    又到了年底。

    小张平已经一岁多了,可以骑在张回的头上玩了。

    浓密的头发,成了缰绳一般,两只小手使劲的拉扯着,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这孩子让刘芳用牛奶马奶什么的灌多了,身子比一般的小孩子结实不少,手上的力气很大,在张回的惊呼声中,不时扯下几缕头发。

    “芳儿,快救命啊!再扯下去,你老公我就变秃头了!”张回大声的呼救。

    刘芳娇笑着,一把抓住张平,就往下拉。但张平手里的头发仍然攥得紧紧的,刘芳一用力,又是一缕头发落下。

    小张平两只手抓着头发,就往嘴里送,被刘芳抢走。

    哇的一声,小张平就哭了。

    张回一紧张,赶紧把头发又送过去,再次让小张平扯住。

    “这哪是儿子啊?分明就是祖宗啊!乖儿子,最后一次了!你要再扯,你老爸我就得出家去当和尚了!”张回满脸笑容,哄着儿子。

    “哪有你这样哄小孩的?不能他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下去,会变成小坏蛋的!”刘芳慢慢松开张平的小手,埋怨道。

    “我不会哄?等这小子三岁,我就送他去孕育大营,让那帮老兵去教他!”张回反驳道。

    “夫君,你是没去孕育大营,那里可好了!现在大营里全都是小孩,少说也有三千多,还有两万多孕妇,每天都热热闹闹的!”刘芳说道。

    “那帮小孩每天玩什么?李为找的那帮老兵怎么教小孩的?”张回好奇道。

    “可不都是李为找的人,还有墨家也去了好多的大师,加上那帮老兵,现在孕育大营的小孩子每日的事情可多了。只要是过了三岁的小孩,早上读书,中午睡觉,下午练武,还可以玩游戏,都是墨家的主意,效果很好。只是大营里的小孩大多都是一岁多,能练武读书的也就两百多个。要是两年后再去,肯定是非常热闹的。我们的小张平也应该去那里,那才是草原勇士的摇篮!”刘芳两眼冒着星星,已经在想象张平读书练武的英姿了。

    “那帮小孩读什么书?谁在教?”张回笑道。

    “本来只有墨家大师的,但儒家的宣子大师去过一次后,也派去了二十几个儒生,说不能让墨家一家独大。现在就是儒家和墨家的大师在教书,每次开讲,都有几百人去旁听。大营的好多人都喜欢跟着凑热闹,一堂课下来,总有四五百人在听课!”刘芳也笑道。

    “芳儿,再过两年,张平也送去大营。我们跟前就没人了,再生一个吧!”张回小声道。

    “好像已经有了!”刘芳红着脸小声说。

    “几个月了?”张回惊喜问道。

    “应该有两个月了吧!你没见我这几天都吃不下饭吗?光知道忙你的军国大事,我们娘俩的事,你才知道多少?”刘芳不满说道。

    “好好好!是我不对!今天什么都不干了,反正军务有军师,民政有李为,基地有赵宝,防务有大舅哥,今天就什么都不作了,专门陪老婆孩子玩!这下该满意了吧!”张回心一横,就放松一天。

    “我的夫君大人,可是不敢!要是你什么都不做,专门陪我们娘俩,外面肯定又有很多闲话了,要是把我说成误国的妖女,可就吃罪不起了!你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刘芳刚刚高兴了一点,又有些神色黯然的说道。

    “老子陪老婆孩子都不行了?谁说的?”张回脸色阴沉。

    “是我哥说的!我哥说了,不能让你沉溺在什么温柔乡里,还说让我每天都催促你早点出门,要不长安城里就会有人骂我!夫君,真的有人骂我吗?我可没做什么啊!”刘芳嘟着嘴,有些委屈的说着。

    “没事的!都是一般小人在作祟!现在,我们的领土比大晋朝最强大的时候还要广阔,你四个哥哥也都是统兵的大将,那些人是嫉妒我们,才说两句的。不用在意,早晚我会收拾他们!”张回咬牙道。

    “不用!夫君,用不着收拾谁!不就是骂几句吗,没事!少点杀戮,也算是给我们的孩子积点德!打战杀人,是迫不得已;因为被骂就杀人,长生天会不高兴的!”刘芳乞求道。

    “好,芳儿说不收拾,那就不收拾他们了!我家芳儿说话最大!不收拾了!”张回笑道。

    “夫君,你去忙吧!我再带平儿走走!”刘芳娇笑道。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张回感叹道。

    议事大殿内,王猛、李为、赵宝、刘成已经喝了一杯茶了。

    “今天本来想陪老婆孩子一天的,被老婆给劝来了!我们说说,新年的计划吧!”张回请四人座下,这才说道。

    “夫人如此贤惠,主公有福,我汉家军大幸!”王猛当先说道。

    众人纷纷夸奖,唯独刘成没有开口,但满脸的得意,十步之内都能感觉到。

    “主公,列位,今年是我汉家军发展的第四个年头,也是应付未来大变的关键一年,尤其是上半年必须做好各项应急准备。赵宝都督,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基地的情况。”王猛开口说道。

    “动作最快的是井陉基地,刘必从漠南抽调了五万大军,已经进驻基地,保密做的很好,已经开始正式训练了。凉州的统万城已经收缩了五万大军,颜渊和文放也准备就绪了。另外,我把刘裕派到安市城去了,三万大军最晚可在三月全部满员。青州水军刚刚从朝鲜返回,估计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五万人的征召。至于长安的基地,还是让刘成来说吧!”赵宝简单介绍了几句。

    “长安的守备军,还是六万,另外秘密征召的四万人,已经全部到位。如遇到紧急情况,随时可抽调六万人奔袭各地。只是目前战马还有些缺口,一人三马做不到,一人两马绰绰有余。西域都督刘威答应两个月内,再给我送三万战马过来。只要战马一到,我的六万应急大军就算是完成了。”刘成高兴的说道,几个基地也就自己可以全部武装西域战马,相必将来的战功也是最多的。

    “凉州的敦煌、安定和武威城的弩车已经运到,每座城都存放了三百辆车的弩箭,足以应付十万大军的攻击。此外,给朝鲜、辽东和漠北的弩车已经出发了,估计过了年也就该到了。徐州和豫州的城防物资也一并送到。还有,为了准备今年可能爆发的大战,我已经囤积了至少一百五十万石的粮草,过年之后,也会分发到各地。另外,我已经联系了和我们有生意的义商,从江南购粮,到五月时我还会在长安秘密囤积至少百万石粮草,足够应急之用!”李为轻松说道。

    “军务,进行得很顺利。政务呢?”张回问道。

    “新政已经全部铺开,几个月下来,从江南迁徙来的流民超过了两百多万,如今徐州、豫州、冀州、青州的土地基本开垦完毕,只是给朝鲜迁徙的只有十多万人,来年至少还需要二十万人才能彻底改善朝鲜的情况。这几个新政推行的州郡大多进展顺利,没有大事,偶尔有几起强买土地的,也都被处决了。现在共有三千两百多各级御史在活动,到目前还没有发现严重的舞弊行为。主公治下,可称安乐!”王猛点头说道。

    “大家辛苦一年了!李为,好好操办下,今年让大家都过个好年,尤其是巨子、屈子和宣子几位大师,一定要照顾好!”张回吩咐道。

    “今年最大的事,就是荆州,我们难得清闲,就做一次壁上观吧!看看桓家的桓玄如何跟符融交手!”张回笑道。

    众人大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张回问票。

    张回;军师,若无月票,又很欣赏本书,当如何?

    王猛:复制本书链接,广发朋友圈,可亦。

    张回:大善!

    晋子自觉写得还算不错,兄弟姐妹们帮忙推荐下吧!

    感谢书友飞航在天的四票支持!)
………………………………

第二节 建康

    (众位兄弟,晋子写得很不容易,但四十多万字了,仅有六十多个收藏,实在是惨不忍睹啊,恳请列位花费三秒的时间收藏一下,顺便也帮忙宣传一下,晋子多谢各位了!)

    建康风云变幻不断,正如头顶的老天一样。

    隆冬之时,早上还是小雪飞舞,中午就成了细雨绵绵,到了下午却又是另一种景致,寒风刺骨,湿气逼人,地面树梢都有明显的霜冻。

    贱民百姓怎么过,司马道子一点都没想过。

    今天皇帝很高兴,特意宴请群臣。

    司马道子率领文武百官叩谢了天子,大力颂扬了天子的睿智,淝水大战依靠天子的圣德,才能克敌制胜,此战大胜正是朝廷中兴的标志等等。

    群臣大声颂扬,各种拍马溜须的话语层出不穷,拐弯抹角的,直截了当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却又屡试不爽的语言艺术被发挥到了极致。

    晋帝开始还含笑听之,慢慢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名义上是迎新酒宴,其实是庆祝荆州桓家终于减轻了对建康的威胁。

    荆州的军报传来,桓家把驻守在扬州一线的兵力尽数西调,看来是想要对氐秦出手了。

    长期以来压在建康朝廷头顶的大石,总算是松动了一点,哪怕只是暂时。

    自从桓温北伐之后,司马家族的最大敌人就从胡人变成了桓家。

    借助长江天堑,司马家族可以阻挡胡人南下,至于遗留在河北的千万汉人,根本就不是司马家族考虑的了。

    但是长江天堑却无力防备来自荆州的威胁。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顺江东下,最开可两天抵达建康城下。

    桓家在荆州经营多年,二十万大军一直都是司马家族的心腹大患。桓家在荆州雷打不动,司马家族就如鲠在喉,不得安宁。

    如今,桓家终于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西边,盯上了氐秦仅有的川中之地,也让朝廷暂时松了口气、

    皇帝和群臣都知道,无论是氐秦胜,还是桓家胜,都必将东进,威胁建康。

    这是迟早的事,除非朝廷能乘着桓家西进,吞并荆州。

    但是做不到!依靠朝廷当前的实力,无法做到。

    一者兵力不足。朝廷最强的军团,当属谢玄统领的彭城军团,但有张回的六万大军紧紧咬住,不敢南撤。一旦谢玄南撤,张回乘机南下,则建康的危机会更快到来。而缺少了谢玄军团的支持,依靠建康这不足十万的军队,是万万不能攻克荆州的,何况还是逆流而上?!

    二者桓家已有准备。军报上提到了桓家正在组建一支三万人的长途奔袭的骑兵,这绝对是战略级的力量,至少目前朝廷的骑兵也就两万来人,大多都部署在彭城。面对桓家的五万骑兵,没有二十万人,根本不用想战果。

    但是,不管怎么说,至少最近一段时间,朝廷可以安然无忧了。

    晋帝心里很清楚,短期的平静不过是暴雨的前奏而已,平静的时间越长,未来的暴雨就越是猛烈。

    看着兴高采烈的司马道子,晋帝突然有种所托非人的感觉。依靠这样一个纨绔,十万大军会是个什么样子,这可是司马家族最后的期望了!

    老祖宗司马懿留下古训:我们司马家什么时候都得有个后手!

    皇庄里秘密训练的十万大军,就是司马家族最后的后手,也是唯一的战略力量,非家族生死存亡,不得启用。所以,哪怕氐秦五十万大军压境,晋帝都没有调动一兵一卒。

    司马家族是真正的高兴,而王家就有些言不由衷了。

    桓家主力西进,是王彪之一再挽留都没能阻止的。没有了桓家的兵力,王家无力走上台面,只能继续等待时机。

    王彪之对眼前的局势,也无可奈何。桓玄这个年轻人一意孤行,决意西征,必然要和符融生死纠缠一番。独自面对司马家族,王家力不从心,倘若贸然行动,数百年的祖业和十几年的谋划都将付诸流水,这样的事,王彪之绝对不会干。

    都怪谢家,都怪谢安!

    倘若王谢联手,哪里还有司马家族什么事?看看司马道子什么货色,就能知道司马家族的将来了,这样的家族还值得你谢安效忠?

    一想起这些,王彪之满心的恨意就无法消散。

    活该!你谢安连这个年都过不去,岂不是老天爷也看你不顺眼要收你?!

    王彪之心里骂着,举起酒杯再次向晋帝敬酒。

    谢家众仆人正在发愁,这过年的红灯笼还要不要挂?

    家主谢安已经半个多月都起不了床了,他剧烈的咳嗽声哪怕隔着两间房子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谢安是个好人,至少在仆人眼里是天大的好人。

    这些仆人大多是谢安买来的,或捡来的,都是穷苦人家的子弟,要么父母双亡,卖身葬亲,要么是被父母出卖,换取一家存活的希望。

    一遇到这样的事情,谢安总是处理的非常完美。他见不得别人受苦,尤其是小孩子,哪怕孩子的父母只要五百钱,谢安也会坚决给两千钱。而且不要这些孩子终身为奴,只要他们一到二十,谢安就会放他们回归故里,娶亲成家,连成家的银子,谢安也会给他们提前准备好。

    甚至建康的名妓,也多有谢安的帮助。正是谢安的风流之名,让三五个琴棋书画样样皆通的妙龄名妓免除了贱籍,也正是有了谢安的庇护,她们才得以在建康平平安安度过了多年的风雨。

    正是这样一个高雅、高尚的人,如今也走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

    “幼度,过来!”谢安艰难的喊道。

    “叔父,侄儿在!”谢玄哽咽着应道。

    “其他人都退下,留幼度一个就可以!”谢安剧烈的咳嗽着。

    “叔父,有话请说,侄儿无有不从!”谢玄跪在榻前,紧紧抓住谢安苍老枯瘦的手。

    “我的嘱托,你还记得吗?背给我听!”谢安脸上泛着红光。

    “个人与家族之间,家族为大;家族与朝廷之间,朝廷当先;朝廷与种族之间,种族第一。家族可弃,朝廷可弃,民族大义决不能弃!侄儿实时牢记,从不敢忘!”谢玄抬头,看着谢安,一字一句,缓缓说道。

    “很好!幼度,自今日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