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尔虞我嫁-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业上的时间精力根本不能跟徐抱墨比,就说玳瑁岛那地方,能找到个老童生给他开蒙就不错了,他就是再天才,没人指点,怎么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法?
公孙应姜现在话里话外说他画技比徐抱墨高明,这不是存心挑事吗?
在盛惟乔想来,这侄女儿多半是被盛睡鹤拒绝之后,因爱生恨,想让盛睡鹤丢脸!
那么她当然不能让公孙应姜这么做了!
公孙应姜不怕徐抱墨,但在盛惟乔面前还是很乖的,闻言撇了撇嘴角,到底还是顺着她的意思走开,去喝下人呈上的冰饮了。
她走之后,盛惟乔定了定神,正要给徐抱墨赔礼,徐抱墨却先摆手让下人们都退下,小声道:“世妹,你……你跟公孙小姐谈过没有?”
盛惟乔明白他所谓“谈过”的意思,是指是否纠正过公孙应姜的**想法,不禁一皱眉,低声道:“在玳瑁岛上时,旁敲侧击过一回,但因为意外被打断了。回来之后,光顾着张罗娆妹妹,却是忘记了!”
她在回来的路上,其实考虑过既然公孙应姜要随自己前来盛府,如此不会与盛睡鹤分开,为防这侄女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下去,很该好好教导下这侄女礼仪廉耻,免得她害人害己的。
但后来一门心思记挂在盛惟娆身上,却把这事儿给忘记了。
现在被徐抱墨问起,盛惟乔才察觉到自己的失职,不禁面红耳赤,羞愧道,“这都是我的不是!”
徐抱墨沉吟道:“这不能怪世妹,毕竟公孙小姐虽然有些不该有的心思,到底她跟恒殊弟都是好端端的,眼下确实该紧着三小姐。不过回头世妹还是抽空提醒一下公孙小姐的好,毕竟人言可畏——像方才那番话,下人不明就里,应该听不出什么不对,但长此以往,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他现在这番话倒没什么小心思,全是为盛家考虑:盛睡鹤是盛家大房唯一的男嗣,默认的盛家未来主事人,如果被卷入**的丑闻里去,不但科举无望,连带整个盛家都会声名败坏。
毕竟侄女爱慕叔父这种事情,可不是开玩笑的,何况盛家现在在南风郡中固然如日中天一呼百应,也不是没有对头仇家。
就是跟盛兰辞夫妇关系密切的冯家、宣于家,站在竞争的立场上,又何尝愿意郡中多出一户势家来瓜分利益权势?
就好像宣布冯氏之前宁可拿出十万两银票的封口费来,也不愿意宣于峨的罪行公之于众一样,这么大的把柄,盛家绝对不可以落下!
所以阻止公孙应姜继续肖想盛睡鹤,可以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这个道理盛惟乔也明白,颔首之后,便道:“世兄说的极是!既然如此,我也不跟您见外了:我这就带她回房去说话,您这儿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底下人!”
徐抱墨不易察觉的叹了口气:他今天可不是出来画画的啊,他的目的是通过游园、作画,跟他的大乔感情更进一步,为明天拿着肖像画过去找大乔挑明心迹做铺垫啊!
现在被公孙应姜这事儿一闹,不但今天的打算落了空,估计明天也没法说表白的事了——因为明天去找盛惟乔,肯定是问她们姑侄谈话的结果。
然后不管这结果是好是坏,才讨论了这么不名誉的事情,跟着就吐露情意,怎么想都不合适吧?
“不过这种打死都不能外传的秘密,大乔却一直跟本世子讨论着,可见她对本世子的信任,已经跟自家人没什么两样了!”徐抱墨最后只能这么自我安慰,“虽然今天被意外打扰,不过横竖本世子也不会马上离开,跟徐丛说的三天,不是还有个后天的吗?本世子就不相信后天还会再有这样的意外!”
盛惟乔没看出来他的失望,告辞之后,喊了公孙应姜同自己回朱嬴小筑。
进屋后,挥退左右,立刻转过头来,盯着这同岁的侄女,沉声问:“你老实告诉我,你对你小叔叔,就是我哥哥,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
第六十七章 一生转战八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盛惟乔本来以为,公孙应姜这年岁,乍被点破这样的事情,不说惊恐万分,至少也会手足无措会的。如此自己正好趁她心慌意乱的光景,穷追猛打,一举矫正这侄女的扭曲观念,扶正她的人生标杆!
谁知公孙应姜闻言,眼都不眨一下,笑嘻嘻道:“姑姑看出来了啊?”
“……”盛惟乔深吸口气压住怒火,冷冰冰的说道,“就你方才在园子里句句推崇你小叔叔的样子,瞎子才看不出来!”
“可我说的都是实话。”公孙应姜一双白生生的小手搁在鲜绿底绣琼花的裙摆上,边摆弄着腰间坠下来的宫绦,边无辜的看着她,“我只是不想姑姑被那徐世子的不学无术骗了去而已!”
盛惟乔怒极反笑:“徐世兄是咱们家的贵客,之前要不是他,我这会还在不在这儿都是个问题了——他要骗我什么!?他又会骗我什么?!”
不待公孙应姜回答,她已警觉的把话题拉回去,“现在我不想跟你计较方才花园里的失礼!我只问你,你知道不知道,在俗世之中,你作为侄女,恋慕叔父乃是大逆不道?!”
最后一句,盛惟乔几乎是贴在公孙应姜耳侧,用蚊蚋般的声音低喊出来的!
“姑姑您就放心吧,要没意外,我跟小叔叔这辈子怕都不会有什么的。”公孙应姜闻言神情一黯,落寞的揉着衣角,轻声说道,“所以您完全不必为此担心!”
盛惟乔见状,以为她是在委婉表示已经对盛睡鹤死心,暗道:“难怪她方才被我当面点破心思,竟是不慌不忙!想来是因为她早就有了放弃之念,原也打算悔过了。说不定是正等着我开口好坦白。”
这么想着,看着公孙应姜忧伤的模样,盛惟乔心中不禁升起一抹怜意:好好的谁会生来就想**,然而这侄女儿生长玳瑁岛,那地方尽是粗野的水手与海匪,盛睡鹤虽然也未必是什么善类,但实际上只比公孙应姜大四岁的他,不但是海匪中难得的文武双全,还生的俊雅昳丽。
公孙应姜没个正确的引导,在一干盗匪里看上这位叔父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整个玳瑁岛都知道,盛睡鹤只是公孙氏的义子,与公孙应姜没有任何血缘——说到底,这女孩儿是被出身带累了。
盛惟乔短暂的思索了下,认为既然公孙应姜已经知道错了,那么这侄女儿现在需要的应该是鼓励与安慰,而不是指责与敲打。
所以她酝酿了下措辞,正打算说几句诸如“你还小,以后一定会遇见比你小叔叔更好的男子”的话,未想忽听公孙应姜幽幽道:“毕竟小叔叔可是实打实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好手,就我这几下子,除非他自己愿意,不然想跟他春风一度,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尤其他现在已经知道了我的心思,以他的为人,以后一定都对我严防死守,哪怕是采用下药之类的手段,想也是没机会的!”
她无限伤心无限遗憾的叹息道,“偏偏小叔叔他心如铁石,我怎么说,他都不肯答应这件事!!!”
盛惟乔瞠目结舌的看着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让我放心这件事,不是因为你知道错了,决定彻底掐灭了这份不该有的心思,而是因为奈何不了哥哥?!”盛惟乔直直瞪了她片刻,才难以置信道,“你……你到底要脸不要脸?!”
羽扇似的长睫眨了眨,公孙应姜睁着猫儿似的明媚眸子,特别无辜的看着她:“七娼八盗九吹灰,姑姑,我乃草莽出身!”
所谓“七娼八盗九吹灰”,指的是下九流: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按照这个排序,盗匪还在娼妓之后——这么看来,四代落海为寇的公孙氏,确实没必要考虑要脸不要脸这个问题了。
因为他们早就把祖上的脸面都丢尽了。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盛惟乔气的直哆嗦,颤声道,“你今年才多大?小小年纪的,居然就想认命,打算往后一辈子做这个‘八盗’么?!你以后的子孙呢?你就是不顾自己,想过后人没有?!”
“我觉得我在岛上过的日子也不差啊……”公孙应姜委屈的扁嘴,“我爹说,岸上好多读书人家,过的还没我们过的好呢!”
盛惟乔恨不得给她两个耳刮子,好把她打醒:“人家清清白白的人家,哪有你们家杀人放火来钱快?!可人家一辈子活的堂堂正正,俯仰无愧天地,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到老了也能寿终正寝——而你们哪?成天刀头舔血风里来浪里去,一个闪失就是尸骨无存不说,甚至死了还要被枭首在港口,叫人家指指点点!子孙更是才落地就被打进下九流,比戏子娼妓都低一头!!!”
她怒目喷火,直视着公孙应姜,切齿道,“你告诉我,你们哪里过得不错?!”
公孙应姜小心翼翼的看着她,欲言又止——盛惟乔看了出来,越发震怒:“看什么看!?有什么话你就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今儿不把话说清楚,将这件事情做个了结,我也不跟你啰嗦,直接回了爹爹送你回玳瑁岛!”
盛二小姐的脸上头一次流露出森然之色,她凝视着与自己同岁的侄女,一字一顿道,“无论如何,我不能让你毁了我哥哥,更不会让你毁了整个盛家!!!”
“姑姑喜欢吃海瓜子么?”公孙应姜抿了抿嘴,小声问。
盛惟乔气的拍案而起:“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跟我东拉西扯?!你是不是觉得耍我很好玩?!”
“我说正经的呢!”公孙应姜歪了歪头,撇嘴道,“我很喜欢吃海瓜子!所以当初在岛上的时候,厨子才炒好,我就赶紧叫玉扇给您送了一大盆过去了——然而,姑姑似乎勉强尝了几个,就搁了牙箸?”
盛惟乔努力按捺住怒火,坐了回去,沉声道:“我确实不大喜欢吃海瓜子,辜负你的一番好意……”
她蓦然止住了话音——公孙应姜不是在指责她没把那盆海瓜子吃完!
“就是姑姑想的那样!”公孙应姜耸了耸肩,摊手道,“我喜欢海瓜子,所以把它送给了姑姑,但姑姑不喜欢,那么我也没什么意见;现在姑姑喜欢堂堂正正喜欢清清白白,可是我不喜欢,所以姑姑又何必非把岸上这一套强塞给我呢?”
盛惟乔有片刻被堵得说不出话来——因为公孙应姜跟着又说,“何况盛家之所以能够成为本郡三大势家之一,我们玳瑁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当然我不是说姑姑口口声声要我学好,自家却也不是什么好人。毕竟义祖父他们也是被朝廷逼的没办法了,只能跟我们妥协。但既然义祖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姑姑又何必这样眼里揉不得沙子?”
“你少在这里混淆事实!”盛惟乔差点没控制住动手抽她的冲动,切齿道,“和光同尘的道理我岂是不明白?!然而我让你学好,难道是指望你从此温柔贤惠三从四德?!你也不想想你现在打的主意,一旦传了出去,慢说岸上肯定没你的容身之所,你就是回去了玳瑁岛,我不相信你爹会放任你!人家做盗匪的往往还扯个大义名分说是‘义匪’哪,你这样就是下九流也只有嘲笑你的份!”
看着低头摆弄衣角的公孙应姜,盛惟乔深吸了口气,放缓语速,语重心长道,“你说是我侄女,其实跟我同岁,今年才十三而已!像咱们这个年纪,不懂事也是有的!前些日子,哥哥才回来的时候,我成天谋划着怎么赶他走,又岂是安好心吗?”
“可是胡闹总得有个限度!”“不能因为一时冲动,把一辈子搭进去!”
讲到这儿,见公孙应姜还是无动于衷,盛惟乔又气又急又恨,不禁想起祖父盛老太爷常说的那句话“女孩儿最麻烦没有,还是儿子孙子好”,这句话她以前一直认为是小觑女孩儿,听到就不高兴的。
但现在却觉得祖父简直太睿智太正确了——如果公孙应姜是男子,哪怕是更小一点的公孙应敦呢,这么个油盐不进不学好法,盛惟乔早就挽起袖子抓过拂尘抽过去,用武力强行矫正他观念了!
但偏偏眼下不省心的是公孙应姜,同岁的女孩儿白白净净娇娇滴滴,水汪汪的眸子尤其显得无辜又无害,即使知道这种无辜无害十成十是伪装,但盛惟乔犹豫再三,始终觉得下不了手。
就在她心生失望,觉得这事儿自己的能力估计处理不了,还是得去找爹娘时,公孙应姜却也考虑好了,甜甜的喊了声“姑姑”,跟着道:“姑姑,总之您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我打小叔叔主意的这件事情一旦曝露出去,会给小叔叔、给盛家带来极大的麻烦,是吧?”
见盛惟乔闻言冷笑了一声,没有回话,她也不尴尬,依旧甜甜道,“其实这很好解决啊!我答应您,往后再也不去勾引小叔叔,以后都只把他当成长辈看待,不就是了?”
盛惟乔狐疑的看着她:“你在打什么主意?”
“天涯何处无芳草!”公孙应姜迎着她不信任的目光,坦然道,“这天下俊美出色的男子多了去了,本来小叔叔论武功论心机论手腕都在我之上,他不愿意,我肖想他的指望也很渺茫,如今姑姑您也这么坚决的反对……我再坚持那就是愚蠢了!毕竟我爹说过,之前祖上走四海的时候,劫船也是看情况的,可不是见到船就拦,那样的话,早些年周大将军扫荡四海时,我们公孙氏肯定是头一批遭殃的!”
她说的周大将军是前朝出生的名帅,乃将门之后,头次被父兄带上战场时年仅十二,就已经显露出了过人的天资。长成后南征北战,可谓是实打实的戎马一生——“一生转战八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这句话俨然就是他的毕生写照。
用周大将军旧部盛老太爷的原话来讲:“别看南方的海匪,北方的茹茹,都不是善茬,但大将军在的时候,旌旗到处,莫不是闻风丧胆,望风而逃!”
只可惜这位堪称大穆朝万里长城的人物,到底也没能逃过功高震主的下场——二十年前,也就是宣景十年,他以“里通茹茹,意图谋反”的罪名,被赐死军中,满门抄斩。
这也是盛老太爷一干人解甲归田的直接原因。
不过盛惟乔毕竟不是盛老太爷,她没有亲眼目睹过周大将军所向披靡的风采,也没做过周大将军的部属,切身体会这位名帅的人格魅力,所以对于周大将军的结局,不像盛老太爷那么耿耿于怀。
此刻公孙应姜抬出周大将军说嘴,盛惟乔倒更关心她前面的话:“你的意思是,你之所以会肖想你小叔叔,是因为他长的好?而不是一门心思的认定了他?”
见公孙应姜肯定的点了点头,盛惟乔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你早点说啊!
她还以为公孙应姜对盛睡鹤是真爱,打死不肯放手的那种呢!
不过盛惟乔一口气松到一半,蓦然想到一事,顿时又紧张起来,警惕的坐直了身子,厉声喝道:“那你刚才在花园里想方设法的跟徐世兄搭话,可是有什么其他想法?!”
——差点忘记了!
徐抱墨论姿容,跟盛睡鹤是各有千秋啊!
百度“下九流”里抄的,其实比较好奇最后个“九吹灰”是什么?查了下,难道就是指趴地上吹炉子吗?
………………………………
第六十八章 姑姑没有感觉到吗?徐世子对您……
“徐世子又不是我叔叔!”公孙应姜一听这话,顿时就急了,把手里摆弄的宫绦一扔,朝盛惟乔倾身过去,低声却激烈道,“姑姑您不能这样!每次我看上一个人,您就跳出来说不可以――等等,姑姑您对徐世子?”
她一只手扶着榻沿,一只手半掩了唇,猫儿似的眸子里流露出了然之色,道,“是我眼拙了,难怪我方才说徐世子画技不如小叔叔,姑姑您那么生气!姑姑您放心,我不会跟您抢的!”
“……你不要胡思乱想!!!”盛惟乔满脸通红,一半是气的,一半是害羞,她一把抓住公孙应姜的袖子,低喊道,“我只是把徐世兄当成嫡亲兄长看待而已!”
公孙应姜不以为然的说道:“这会又没其他人在,我连肖想小叔叔的事情都能向姑姑坦诚,姑姑又何必还要掩饰?再说我都保证不会跟您抢了!”
“谁掩饰了?!”看着她一脸“姑姑您真是太让我失望了,我对您这么掏心掏肺,您爱慕徐世子的事情居然还要瞒我,简直叫我心寒”,盛惟乔恼羞成怒的打了她一下,怒道,“我跟徐世兄份属同辈,又皆无婚约在身,我要是对他有意,有什么不好说出来的?!但这是没有的事情,我为什么要承认!”
公孙应姜撇嘴道:“大夏天的顶着正午的大太阳跑园子里画荷花,荷花画的不怎么样,两个人倒是越说越热络,我插句嘴就被你们齐打夥儿的排斥――姑姑管这叫嫡亲兄妹之情?那怎么不见小叔叔喊您去花园里边画画边说笑?!”
“你都在想些什么!”如果说盛惟乔方才只是羞恼的话,现在是真生气了!
她沉下脸来,“徐世兄幼承庭训,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咱们府里的花园你也看到过了,虽然不如冯府、宣于府那么悠久,却也是处处匠心雕琢的!也许在咱们这样没什么文采的人看来,只觉得好看,但如徐世兄这样有才华的人,触景生情,为此吟诗作画,岂非再正常没有?”
盛惟乔看着公孙应姜,失望的一叹,“应姜,你现在已经不在玳瑁岛上了!按照爹说的,你爹的意思,你往后多半是会生活在岸上的!所以你不能再用玳瑁岛的想法,去揣摩这世上的人与事――我说这话不是为了羞辱你,因为我作为姑姑,被你误会跟徐世兄有什么,解释清楚也就是了!即使你不相信,我也不至于说恨你!”
“但其他人不是你姑姑,他们未必肯对你这样宽容!”
“包括徐世兄在内――我跟你说句实话吧,徐世兄作为侯爵世子,身份尊贵,如果不是因为徐老侯爷跟祖父的交情,咱们家根本没资格接待他的。虽然他性情宽厚,不是那种仗势欺人的人,可是我们作为主家,不能因为客人脾气好涵养好,就失了礼数!”
“这不仅仅是在丢盛家的脸,更是将祖父与徐老侯爷的多年情谊不当回事!”
“最重要的是,你这番可笑的揣测传扬出去之后,即使徐世兄不找你麻烦,也会给外人落下一个多嘴多舌的印象――这对你本人,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应姜,你明白不明白?”
盛惟乔看着托腮而坐,静静凝望自己的侄女,觉得心好累!
当初在玳瑁岛上,她以为自己真心接纳公孙姐弟做侄子侄女的唯一障碍,就是这姐弟俩出身草莽,跟自己这种正统良家子不是一路;现在她才知道,自己太年轻太天真了!
出身不同带来的最大障碍,根本不是身份上的差距,而是认知上的相去甚远好吗?“姑姑,您没感觉到吗?”盛惟乔心中正默默咆哮之际,公孙应姜总算换了个坐姿,似笑非笑道,“姑姑您一门心思把徐世子当兄长看待……徐世子对您,可未必是当成嫡亲妹妹看呢?”
不待盛惟乔含怒反驳,她抢先道,“我来盛家不久,对徐世子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就算他之前为了救您追到海上,以至于流落玳瑁岛,都是出于两家交情,但昨儿个您在二房受了气,怏怏返回这儿,小叔叔作为您的亲哥哥,闻讯之后去看望您,也还罢了!徐世子居然也马上设法脱身,赶去安慰您,这可实在叫人不能不多想啊!”
盛惟乔忍住怒意:“你既然说你小叔叔去看我是应该的,徐世兄犹如我嫡亲兄长,去看我又有什么不对?!”
“但这儿是盛府,又不是玳瑁岛!”公孙应姜笑眯眯的看着她,似乎诧异她居然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想到,“姑姑您是这座府邸当之无愧的掌上明珠,受了委屈之后,过来安慰您、给您出气的人,照理来讲应该是多如过江之鲫的!根本不缺徐世子那一份体贴!朱嬴小筑是您的闺阁所在,您的家人来这里也还罢了,徐世子他巴巴的跑过来,这算什么?!”
盛惟乔愣了愣,但还是不大相信这话,略作思索,反驳道:“徐世兄虽然是客,然之前海上遇险,说起来我们也算同生共死过,交情自不可以初见的主客而论!他听说我受了委屈,专门去关心下,正彰显了他的重情重义不是吗?”
公孙应姜举袖掩嘴,窃笑道:“姑姑,您之前说,徐世子幼承庭训,这么说,徐世子的规矩,不说强于姑姑您吧,至少,应该不会比姑姑差多少,对不对?”
“是这样没错。”盛惟乔皱着眉,“所以你到底想说什么?”
“那么连姑姑都能对翻墙去看您的小叔叔说出‘已经十三岁,父兄都要避讳’的话,为什么徐世子却没想到这一点,竟在朱嬴小筑一坐大半日,生生喝空了两壶茶,直到亲眼看到您没什么大碍,方才放心离开?”公孙应姜笑嘻嘻道,“噢,对了,好像姑姑喊‘大哥’的那位,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