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故宫基因-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海南也轻笑了起来。
陀尼吉拉却全然不在意,“我的朋友说,中国有句诗,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想了想,又告诉我,中国有个词叫‘缘分’。我想,这应该是神指引我们相遇的意思。”
“这么撩啊。”优米不由得惊叹,开口跪了。
“是了,中国人说缘分,我们的相遇就是缘分,这叫‘有缘人’。”林海南回答道。
“‘有缘人’?”陀尼吉拉模仿着读音,“是‘朋友’的意思吗?”
“是的。”林海南点头道。
只见陀尼吉拉认真地点点头,“朋友们,感激神指引我们相遇。神会指引我们的路的。”陀尼吉拉认真地说完,行了个合十礼,转身离开了。
这场偶遇不可谓之突然,陀尼吉拉来去匆匆,留下林海南等人面面相觑。
“什么呀,这个人?”冯剑飞一头雾水。
“不知道。”林海南也有点儿懵,对方中文说得挺好,是中国通吗?所以看到中国人就搭讪几句?但这也不太像印度人的风格。
优米扑闪扑闪大眼睛:“问我啊,我知道。”见众人看向她,优米装模作样地清了清嗓子:“他是这次的参赛者。有的参赛人员信息在大赛的官网挂出来了。印度方面的队伍不多,刚刚那个陀尼吉拉,是一个人参赛的,他好像是印度很有名望的学者。”
冯剑飞撇撇嘴:“我对和尚不感冒。”
“算了吧,不纠结,是什么人比赛中就能见分晓了。”林海南拍拍冯剑飞的肩膀,示意众人继续朝前走。
古印度区很快就游览完了,跟中国的寺庙给人的固有印象相去甚远。作为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寺庙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整个发展历程,从物质形态方面展现了中国佛教的形成和演化的过程,因此,解读寺庙的的文化属性以及多少年来笼罩在这些寺庙上空的未解之谜,对于文物工作者深刻认识蕴藏在寺庙中的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而古印度区仅有的一座三圣殿,则与中国寺庙的固有印象十分接近。其他诸多寺庙、佛塔都带有浓厚的古印度气息。
从古印度区离开,林海南等人前往休息区。休息区包含住宿、餐饮、娱乐、健身等多项设施,划地面积也不小,犹如高级小区。休息区中一共四幢住宅楼,林海南等人住在a幢3楼。该楼从2…6楼均为中国参赛者。
吃过饭,众人聚集在林海南的房间,由优米主持赛前动员:“后天就是比赛了,赛季长达四十多天,环境问题对我们是极大挑战,如果任何人出现身体不适,不能隐瞒,比赛很重要,但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我们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对手,那么运气也是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关键之一。目前我们已经能从官网上知道大部分参赛人员的信息,但我核对了一下,有的队伍信息并不在上面,不能确定是未上传还是被保护了。
比如今天林哥说的那位修复师‘艾玛’,我曾在参赛人员中看到了这个名字,我刚刚查了查,但是除了名字,其他信息都是空白,我不能肯定和林哥说的是不是一个人。”
林海南沉吟一会儿,“八成是。但是我对这个人了解只限于她的名号,有传闻说是位冰山美人。具体的只能比赛开始后再分析了。”
“嗯嗯。”优米点点头:“后天是预赛,每组抽签后一对一,一共28支队伍,14场,根据修复的文物的简易程度,赛时最短一天,最长四天。胜利的队伍晋级,失败的队伍进入复赛,再失败的淘汰出局。”
“嗯?这个赛程有点长啊。”冯剑飞皱着眉提到,跟普通的文物修复比赛的赛程想去甚远,之前冯剑飞还认为四十几天的赛程太长了,一般的文物修复大赛只比一场,最多两场,而按照优米的说法,比赛强度也很大。
“嗯有点儿像体育竞赛的赛制了。”林海南接道。
“是,我也这么觉得。”
“修复的文物怎么匹配?”冯剑飞问。
“电脑随机。”
“那运气将占很大一部分了。”林海南总结道,最后动员其他人:“加油吧。我们是来学习的,重在参与。”
众人齐声答应后便各自回房休息,等冯剑飞和徐劲走出去,优米才磨磨蹭蹭收拾完。林海南拦住往外走的优米:“跟故宫的联系频繁吗?”
优米如实答,走之前程鹏举对她下了命令:“每天都汇报,密切联系。”见林海南沉吟了下,优米补充道:“有什么需要支援的国内会立刻行动的。”
林海南摆摆手,说没事,笑了笑送优米出去了。
不可否认,在中国这样的政治大国,有些信息找不到查不着极有可能是被封锁了,而能从中取出资料的,一般也是体制内的人。如果父亲的失踪,需要一个抽查的切入口,那绝不是东方神器或星际开发集团,第一是目标太大,无从下手,第二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所以,以父亲周围的人,尤其是体制内的人为切入口再好不过,比如程鹏举,比如冯千山。
进入绿洲开发区的第三天,比赛正式开始。
预赛第一场,优米为故宫代表队抽到了8号。对手为日本的民间文物代表队,电脑随机匹配的文物为“半坡彩陶”。修复时间还算宽裕,足足有一天的时间。
多数“半坡类型”陶器体现的是原始性,这种陶瓷多数都是圆底部的容器,造型比较简单,品种不多,以盆、钵为主,瓶、壶较少。典型的代表器物有人面鱼纹盆圆底钵、直口尖底瓶和蒜头形细颈壶等。林海南手中的是一只破碎的彩陶盆。
这只彩陶盆的修复并不难。第一步先进行清洗,用清水清洗掉附着在彩陶盆表面的泥土,泥土附着在上面的时间很长,可是已经拿出来了一段时间,与氧气接触,林海南便先用骨把牙刷把表面的泥土刷去,再将彩陶盆放置在装满清水的桶中浸泡一段时间。
等泥土脱落完毕,将彩陶盆小心翼翼地捧出来,放入自动恒温烘干机烘干。
之后林海南要做的步骤就是黏接,这是文物修复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要将碎片茬口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依据这“采用先大块后小块,先局部后整体”的拼接原则进行拼接,很快的,彩陶盆原本的模样便呈现出来,林海南先用胶带将彩陶盆固定,再将胶水灌注到缝隙处。
彩陶盆黏合好,整体的样子已经出来了。盆的内壁上有两块相对的黑影,黑影上有留白的区域,黑影之间有扁平形状的图案,黑影和扁平形状的图案各自相对,形成十字形布局。但彩陶盆有些地方尚有残缺,这时候要做的就是补缺。需要用石膏进行打样填平,再用3a胶加入瓷粉或滑石粉混合,根据不同材料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补缺。林海南不疾不徐,又节奏紧凑,从开始修复工作的那一瞬间开始,他全神贯注,手上修复的工作流畅而自然,行云流水,气度不凡,也许是从小就在其中浸淫,林海南一直带有温润的学者气息,可是修复文物时的林海南,其专注却像一把刀,透出凌厉的气场。而周围的人,也会不自觉地被林海南的身影吸引,像在观赏一副画作,而这幅画的画中人想聊斋里的志怪人物一般鲜活的从画里出来了。
………………………………
第十七章 高手陀尼吉拉
清洗、黏接、补缺之后,最后一步就是上色,这一关需要修复师用手绘的方式将色彩描上去,由于考虑到美观,这一道工序非常考究修复师的美术功底和对手中的文物的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但这一步,难不倒林海南,半坡类型的陶器纹样多用黑色制成,动物纹较多,最具特色的是鱼纹,其中人面和鱼纹搭配在一起的图案是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的代表。这种带有夸大色彩的花纹,装饰意趣奇特,令人浮想联翩。
林海南仔细观察了彩陶盆上的图案后,只是稍加思索,便运用各种毛笔和调色刀,对彩陶盆上的图案进行修补。许多半坡出土陶盆文物上都画有鱼纹和网纹图案,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部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纹面习俗。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人头上奇特的装束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而稍有变形的鱼纹很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独立神灵――鱼神,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崇拜的主题。 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了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了当时半坡人丰富的想象力。
沿着这样的思路,林海南手中的彩陶盆就修复完了。修补后的彩陶盆,具备鲜明的半坡彩陶的特质。
只见彩陶盆的内壁上相对画着两个人面,都是一样的圆圆的脸形,头上戴着尖顶带毛的帽子,双眼眯成一条线,倒丁字形的鼻子,嘴里叼着一条大鱼形的东西,耳朵两侧还各有一条小鱼,像正在往他的脑袋里钻,又像他梦见了鱼。两个人面之间的空间,还画着两条大鱼,两人两鱼各自相对,形成十字形布局。
故宫代表队的半坡彩陶盆便修复完毕了,一共花去了八个小时。林海南下场吃饭休息,后续的事便交给徐劲了。
徐劲将修复后的半坡彩陶盆进行扫描,将数据录入电脑中,使用全息投影技术,将彩陶盆3d投影出来,于此同时,对故宫代表队的作品的投票便开始了。
比赛开始后,每个参赛队伍都进入各自的工作室,工作室在比赛中相互隔绝,任何一支队伍都看不到对手的情况,林海南等人也是直到投票开始,走出工作室时才能看大外面的情况。
他们的对手还没有完成他们的修复工作,8号赛场的投票屏幕上目前只展出故宫代表队的作品。
有的队伍已经比完出来了,而在世界各地,关注这场比赛的人,随时都能成为投票者。
投票屏幕上展示着修复物品修复前、修复后的模样以及简短的对该物品的介绍。经过第一场比赛,故宫队的任务分配已经很明显了。林海南和冯剑飞为主、副修复师,优米担任文字工作、信息收集工作、后勤工作。而徐劲,则负责技术问题和信息情报整理。林海南能够感觉到,队伍已经成型了,尽管几人说实话认识的时间相当短,但磨合得很好。
一小时后,日本队的作品展出时,故宫代表队的票数已经有一千多票了。
日本队的半坡彩陶,是一只彩陶钵。这只彩陶钵,瓶口的边缘还刻画各种符号,共有二十多种样式,这些符号可能是用来记录事情的。在中国西安的其他地方的半坡类型陶器上也曾出现过同样的符号,而且出现的位置也相同。在当时,几何纹样是装饰的主体方式,主要由圆点、勾叶、弧线三角和曲线等构成。也许是修复这些符号花去了日本队较多的时间。
尽管对日本队的投票也可以开始了,但是故宫队一直保持领先。
“这先出来的有利。”看着结果似乎已经定了,林海南说,却没有听到冯剑飞的回应。林海南扭头去寻,才发现冯剑飞站在几步远的地方,正凝神观看某一台投票屏幕。
林海南顺着冯剑飞的目光望去――12号投票屏幕。此时,屏幕上已经有一件展品了,是一只三彩连珠鸳鸯脉枕。这只脉枕是出自唐朝,长118厘米,宽10厘米,高58厘米,是中医的诊脉器具。
屏幕上方显示着这一组修复的文物的主题是“中医药文物”。
瓷器是中国一项古老而又具有创造性的发明,它在中国科技、文化、艺术史上独具特色。自它产生到繁荣的每一个阶段,都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瓷器的产生,丝毫不逊色于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它是中国独有的、无可取代的,也是最能阐释中国文化的一项发明。但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
中医药伴随中国的农耕文明而孕生,从对可食用植物的探索到对可药用植物的探索,从大自然中获得原料,疗养在大自然中受到的伤害,可以说中医药是农耕文明顶端的一颗明珠,同时,中医药以中国文化、哲学为思想资源和技术资源,而中国的哲学与文化亦皆属于自然哲学性质,强调世界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可持续性,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人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但是目前对中医药文物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是修复不是什么大问题。屏幕上的三彩连珠鸳鸯脉枕,颜色漂亮,造型方正,不是很难修复。林海南有些不解,是什么使冯剑飞眉头紧锁。
再一看三彩连珠鸳鸯脉枕的修复者,是来自中国民间的一个古玩收藏爱好者协会。业余者做到这样已经十分厉害了。
“怎么了?”林海南拍拍走神的冯剑飞,把冯剑飞吓了一跳。
“啊?”
“你的眉毛,”林海南将食指和中指拧在一起,举到冯剑飞面前,“都拧成结了。”
“哈哈,”冯剑飞的眉头舒展开来,“你看,中医药文物。有很多珍贵的文物都流传在外,你也是知道的。但是有件事,你应该不知道。”看林海南挑眉看向他,饶有兴致的样子,冯剑飞却突然正色道:“三年前,故宫收藏的耀州窑的青云釉像失窃了。”
林海南不由得震惊:“怎么回事?”
冯剑飞摇摇头,“当时查了很久,最后也没有找到。而今天,这个现场有很多的中国文物。东方神器这几年一直在中国活动,跟星际开发集团也多有接触,已经有很多两方接触的证据,现在是有这样的推断:东方神器可能隶属于星际开发集团。”
“是怀疑犯人是东方神器?”
“一切都只是猜测。”
一个小时后,8号竞赛组比赛结束,投票系统关闭。故宫代表队毫无悬念地胜出,顺利晋级下一场。
再一小时后,12号竞赛组的另一件展品也展出了。修复者竟是林海南等人在古印度区遇见的陀尼吉拉。而他修复的物品极具难度,是18枚医药木简。这18枚医药木简年代久远,推测为东汉时期。其内容包儿科类的括各类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症候。所载药物近百种,共有医方6首,介绍了方剂功用,其药物配伍较有法度,剂型有丸、散、膏、丹等。治疗针、药并用。反映了当时实践医学的真实水平。
修复这般医学木简,对中文的要求极高,而来自印度的这位修复师,陀尼吉拉,不只是修复了古简的外貌,更是极高地还原了古简的内容,可见其的学术造诣十分高超。
12号竞赛组的比赛限制时长为一天半,而陀尼吉拉仅用10个小时便修复好了,这般事情,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一瞬间,陀尼吉拉的票数开始翻飞,虽然已经追不上对手了。
陀尼吉拉的对手,那支中国的民间收藏队伍,已经出了比赛工作间在外头待了一段时间了,此时,这群人也围在12号投票屏幕前关注着投票情况。
“贺老大,这”队伍中一位年级较轻的男子对着那18枚古简叹为观止,而被他称为“贺老大”的男人,贺炜,则点点头,神情凝重。
“这个人,陀尼吉拉,是来自印度的佛门尊者,人称千里头陀――陀尼吉拉。他是极高的学术造诣,但不参与印度的政治,很多人评价他有些天真而单纯,是真正的佛家心性,也就是我们说的慈悲为怀。”
“可是,”年轻男子有些不服,“但这么快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根本不可能啊。咱们这个比赛不是允许外来人员支援嘛,会不会是有外来人支援啊。”
“阿锦,不要揣摩这些;”贺炜叹口气,“这一次是我们走运,这位陀尼吉拉大师,是一位全息修复师。”看着周围的伙伴们吃惊的表情,贺炜心中无力,国内的全息修复技术并不够发达,全息修复师寥寥无几,而更让人焦心的是民间的艺术队伍拥有着大国自信,对他国步步发展的文化技术视若无睹,过于轻视了。“如果这回匹配到医学古简的如果是我们,我们能在10小时完成这个东西的修复吗?即使我们动用场外的援助,也能吗?所以我一直告诉过你们了,国外的全息技术发展得很快,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贺炜这一番话字字珠玑,站在边上的人都听进了心坎里,包括林海南和冯剑飞,不由得对这几个人,尤其是这支队伍中间的灵魂人物侧目。
林海南和冯剑飞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里的赞赏,那人看着年纪不比林海南大,如果有机会,还是有必要结交一下的。
那个名字叫阿锦的男孩子与周围人凝重的表情不一样,而是开心的说:“贺老大,那我抽签抽得好吧!嘻嘻,我要好好吃一顿!”
队伍凝重的气氛一下子被打破了,大家都笑起来,可以看出他们都很喜欢这个叫“阿锦”的男孩子,有人打趣道:“你吃什么劲,今天最辛苦的是贺队。”
“我得养养手气!”阿锦一本正经地说,逗得贺炜也笑了起来:“行,都吃饭去吧。”一群人看了看票数的结果,离开了。
待几人走了之后,林海南问冯剑飞怎么看。
知道林海南问的是那18枚医学简书,冯剑飞沉吟一下,便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也认为是有人支援了。”
林海南点点头,下了定论:“不论怎样,咱们队对其他的参赛选手了解的都太少了。不论是陀尼吉拉,还是他的支援者,无疑,是高手。”
………………………………
第十八章 。误入险境
预赛的队伍所修复的文物都不算特别难,给的最长的修复时限为一天半,预赛结束后,晋级的队伍休息三天,落选的队伍休息一天后进行复赛。
休息的这三天,林海南计划到古埃及区去考察。进入绿洲开发区的第一天,几人只浏览考察了古巴比伦区和古印度区,而且只是粗略游览,没有详细考察。这休息的三天,林海南决定去古埃及区走一圈。
提到埃及,有的人会想到埃及艳后,但更多的人会联想到金字塔。古埃及的金字塔现存约80座,起自第3王朝,止于第二中间期(新王国时期王墓不再用金字塔的形式,而是采用了岩墓的形式)。它们分布于孟斐斯附近尼罗河西岸。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金字塔的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耗费了国家的人力和财力,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削弱了君主**的实力。希罗多德和狄奥多拉都记载说,人民对修建金字塔满怀愤怒,甚至可能爆发过人民起义。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坟墓,因其形似汉字的“金”字,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
古埃及区的第一个金字塔,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个金字塔。
金字塔的建造始于第3王朝第一个国王乔赛尔。当时,他让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伊蒙霍特、普为他设计一个坟墓,伊蒙霍特、普最初设计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石造马斯塔巴,地点在萨卡拉。但乔赛尔和伊蒙霍特、普自己都不满意,觉得不够庄严雄伟。于是伊蒙霍特、普便在它上面又加了五个一层比一层小的马斯塔巴,这就成了仍可见到的乔赛尔的层级金字塔,它高612米,底边东西长1233米,南北长1074米。在金字塔的底下有走廊和墓室,在金字塔旁建有祭庙,整个建筑群则用围墙围了起来。
在这个金字塔之后,是第4王朝第一个国王斯涅弗鲁时,建造的三座金字塔。第一座为一个角锥体的金字塔、第二座由于设计上的误差,建到一半时发现角度太大,不得不改变角度,从而成了一座菱形金字塔,或称弯曲形金字塔。第三座才是一座真正角锥体的金字塔。
“可以说,斯涅弗鲁时期是从层级金字塔向真正角锥体金字塔转变的时期。”优米在笔记上认真地记录,读出了自己写的教科书般的结束语,心满意足的合上记录本,拿出手机和自拍杆,开始自拍。
一看优米这阵仗,不拍个百来张是不会过瘾的。林海南和冯剑飞都默默朝旁边躲了躲。只有徐劲也跟着起劲,优米让他入境他就入境,让他摆造型他就摆造型,让他帮忙拍徐劲就可认真拍了。
今天优米美滋滋的,因为今天用了新的口红,本来这个色号已经断货了,可是托了几个朋友,最终还是买到了。
优米走过来看徐劲相机里的样图,这个色号上妆效果很好,而摄影效果更是出乎意料。
“今天这口红颜色很好看。”徐劲查看相机里的照片,照片里的人带着渔夫帽,梳着两条大辫子,唇红齿白,面对着镜头笑得开心灿烂。这样的笑容,好像可以驱散一切阴霾一般,优米的笑容一直都有这样的力量。
难得连徐劲都留意到了自己用了新口红,优米开心地说:“新口红噢~”
“又是新的?”
“什么叫‘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