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故宫基因-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剑飞也扭头看向林海南。

    林海南将布取回来,摊开铺平,“你们看,”林海南指着锦布上的黑色花纹,“这并不是只有天蚕丝,在光下,可以看到线好像会反光,亮闪闪的,其实这不全是天蚕丝,而是两种或者三种丝线,”发现这样其实看不清楚,林海南则将锦布的纹路投影出来,并放大,“而这边这个有些金色的丝线,则有铁的成分。”

    “铁?当时很少吧!几乎没有啊!”优米用一种“别欺负我是香蕉人”的表情看着林海南。

    “所以才珍贵啊。”

    优米对于这块漂亮的黑花锦布还是很感兴趣,但冯剑飞已经拿过褪去了锦布的木盒,将用于盛放硬布片的矮台撤去,想看看木盒里是否藏有什么东西。

    在木盒里,确实放着一张很小的奶黄色纸片,纸片上画着一样故宫代表队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东西了――双鱼环。

    “唉。”冯剑飞露出“果然”的表情,也不把纸片拿出来,就这样放着,有些无聊地说道:“真是意料之中的没意思。看这个标记看多了,真是有一点儿腻了。”

    林海南将纸片拿了出来,是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拿起来一看才知道纸片本身并不是奶黄色,而是纸片的年份有些久远了,发黄了。

    “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也是好事。谜题已经够多了。”林海南将纸片拿出,有储物袋装好,又将被冯剑飞拆了的木盒安装好放到一边,用嘴努了努那些破碎的硬纸片,“还是看看这些东西吧。”

    冯剑飞有点儿惊讶:“好要看?这东西真的很难修复了,你自己不也说了吗?”

    “是这样没错,但是,”林海南拿出他们手头那份文书的影印本,“之前我看的时候隐隐发觉,似乎这两份文书是一样的。但究竟如何,还是要修复了才知道。”林海南放下文书的影印本,拿起一片比较大的碎片。

    冯剑飞也随之拿起一片碎片,正要集中注意力,闭上眼睛却又睁开,“不行啊,阿南。”

    “怎么?”

    “咱们研究咱们手头的这份文书已经很久了,依靠意念修复的话,极有可能,不,用意念修复的话就会修复出一份一模一样的文书啊。”

    林海南说:“我之前就想到了。这个不是很简单吗,难道你用了几天意念修复,就把手头的忘了?”

    “啊?啊!哈哈!”冯剑飞尴尬地笑笑,优米赶紧挤眉弄眼地嘲笑他,冯剑飞作势凶她,优米哼了一声,也拿起一块碎片。

    徐劲只好把剩下的两块最小的拿走。

    林海南拿出放大镜看手中的硬布片,“之前我们也分析过那份文书,现在看来两份的原料应该是一样的。徐劲,做一下材质分析,比对一下。”

    很快比对结果就出来了,材质一样,基本原料是亚麻,写在其上的是字用的是一种染色剂,林海南打开工具袋,取出一张吸水性好的薄纸,纸薄而透,有点儿像描红用的纸,但更软,吸水性也极好。林海南拿出一把最大号的刷子,平稳地把刷子的顶端放入水中一点,蘸取了少量清水后,轻轻地刷在硬布片的表面,而后迅速将薄纸覆盖在硬布片的表面,再用大号的干的刷子铺平。

    薄纸平整地覆盖在了硬布片上,没有一丝的褶皱。

    冯剑飞忍不住“啧啧”两声,感叹道:“好手艺,你这贴膜技术不错啊!说!你是不是搁哪摆过贴膜的小摊啊?”

    林海南毫不犹豫应到:“那必须的,整条街就我贴得又快又好,长得还好看,都有一波一波的小姑娘来找我贴膜。”

    “吹吧你。”

    “你就信呗。”

    染料不吸水,这时薄纸上也显出淡淡的蓝色,原来刚刚林海南所蘸的并不是清水那么简单,而是加了特殊的化学药剂。稍干之后,取下薄纸,轻轻地烘,则淡蓝色的纸上,显出了白色的字迹。

    但原先的硬布片也有些发皱,有的地方因为水而轻轻鼓起来。冯剑飞立刻接过林海南处理后的硬布片,进行急救修复。

    依次处理过所有的碎片,最后进行拼接,尽管还是不能清晰地辨认上面的字迹,但是已经比硬布片上十分模糊的字迹好得多。但是这个方法,已经损坏程度严重的硬布片是却无法再承受第二次了。

    “那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林海南拿起拼接好的薄纸碎片,覆盖到拼接好的硬布片碎片上,对准。林海南全神贯注于手中的工作,头也不抬地回答冯剑飞:“意念。”

    林海南已经研究这份文书有一段时间了,好几个晚上一直在整理文书中的文字,大致摸出了一些规律。古文字一般象形而造,且文字数目不多,林海南凭借着几个晚上突击磨练出来的对这种文字的熟悉感,将大部分的文字复原,而且林海南有八成的把握这些都不会出错,至于没把握的、或者烧毁了无法修复的部分,林海南则干脆利落地放弃了。

    一个多小时后,林海南才放下手中的文书,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结束了?”

    “结束了。”

    林海南将修复好的文书交给优米和徐劲,“你们俩拿影印本和这个做一下比对。”

    优米接过修复好的文书进行扫描,徐劲将自己资料库中的文书找出来,两人进行比对,十五分钟后,最后一个字符终于比对完毕。结果果然与林海南之前猜测的一样,两份文书是一样的。

    冯剑飞兴奋起来,“这就有意思了,看来明天我们就能解读文书了。”

    “还要等明天诶。”优米叹了口气,感觉抓心挠肝的好奇煎熬着她。

    但林海南却摸着下巴,“接下来就是等明天了,看看究竟这袁先生,送的是不是瞌睡枕头。”

    徐劲关注的确是另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这些票,会不会太少了?”

    优米连忙打开公关频道,查看了队伍的票数和信息,“可是没有新的委托了。而且我们还不能查看别的队伍的票数。”优米又郁闷不已。

    冯剑飞就出主意:“我们是不是得打个广告什么的?”

    “怎么打?”

    “会不会太不矜持了?”徐劲道。

    优米看了徐劲一眼,在队伍频道里扔下一连串“wtf”的表情包。

    优米:

    徐劲连连摆手:“没有啊没有啊。你一个故宫的文物修复者,我怎么可能欺负你没文化呢。”

    优米笑着怼他:“那你作为一个故宫的文物修复者,讲起话来怎么这么没文化呢。”

    嬉闹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下午的时候故宫代表队接到了两个新的委托,故宫代表队两两一组,用一晚上的功夫也完成了委托,选票又增加了六十万张。

    第二天早上十点,贵宾区1幢306,故宫代表队如期而至,走进房间,一眼就可以看见沙发上坐着一位垂垂老矣的老人,王秘书则恭敬地站在一旁。

    “来了?”袁展鹏看向四人,先声夺人。
………………………………

第七十章 时间的秘密

    “袁先生您好。”林海南不卑不亢地问候,冯剑飞和优米、徐劲也礼貌地问好,袁展鹏点点头,四人依次落座。

    “知道我姓袁,也知道我是谁了?”袁展鹏直视林海南,目光锐利,又似乎在审查什么。

    “略知一二。”林海南矜持地保留答案。

    袁展鹏却“哼”了一声:“徐家的这个小子在,你们应该知道了不少才是吧。”

    徐劲不由得尴尬,袁展鹏这话就像徐家的人一定了解他们袁家而且一定会八卦一样,感觉尴尬的同时,徐劲心里也嘀咕:这袁展鹏怎么心眼这么小?讲话真酸。

    袁展鹏又从喉咙里滚出一声闷哼,今天他为了使精神和面貌看起来都很好,服用了加倍的药剂,现在袁展鹏确实没有咳嗽了,但喉咙总是习惯性地觉得不适,好像有东西堵着一般,袁展鹏便不自觉的一直哼哼。

    林海南便将锦盒拿出来,推给袁展鹏。袁展鹏没有别的动作,王秘书走上前俯下身,用事先带了手套的手打开锦盒,里面是一份修复好了的文书。

    王秘书将文书取出递给袁展鹏,袁展鹏双手颤颤巍巍,但也是接过了,他大致看了一遍文书,却没有什么表情,林海南这时又将那张发黄的带着双鱼环标记的纸拿出来,递给袁展鹏,认真道:“我们的修复任务已经完成,请袁先生赐教。”

    袁展鹏深深地看了林海南一眼,清了清嗓子,“你们应该是知道了,外界都说我成了妖怪,一瞬间就老去了,呵呵,可是啊,”事到如今,袁展鹏突然又不知道从何讲起,他想了一下,将手里的文书翻到正面,“我先跟你们说说文书的事情。”

    这份文书,袁展鹏并不知道袁家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下来的,但是袁中告诉他,百年前,袁家的创始人在北京落户时,就已经带着这份文书了。

    文书的解读方式,由袁中,教授给了他袁展鹏。

    “这其实是一封求救信……”袁展鹏从第一个字开始,逐一翻译:

    “亲爱的朋友们啊,我们是驻守在绿洲深处的部落。我们不知道这片绿洲在哪里,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的空间会进行改变,我们无法从这片土地上离开,我们世世代代守护着这里,这里发生了异变,很快会有大的灾难,如果可以,请你们前来。我们保佑你们,我们等待你们,时间不知站在哪里,我们会一直等下去。”

    “这就是这封文书的内容,这里面的文字是这个部落自己的文字,小王,”袁展鹏一番集中精力后,还是显露出疲颓的样子,王秘书却没有着急照顾袁展鹏,而是拿出一个准备已久的厚厚的档案袋,递给了林海南。

    林海南接过,在王秘书的点头示意下,直接打开了档案袋。

    档案袋里是一叠厚厚的资料,袁展鹏又从喉咙里滚出一声闷哼,不长的一段话却已经使他的声音有些暗哑,“这里面的资料,是我毕生关于这些文字的研究。我也整理了一个文字对照表,也许你们以后会用得上。”

    林海南闻言皱起眉头,刚要开口却被袁展鹏制止:“让我说吧。我的身体……”说到这里袁展鹏喘了喘,王秘书连忙掏出喷雾剂朝袁展鹏口腔里喷了喷。

    “……我的身体已经撑不久了,”袁展鹏又一次感受到死亡离他不远了,早几天他还能正常吃药,现在却完全依赖于喷雾和输液。不是什么病情加重,而是进入绿洲以后,袁展鹏的身体又加速老化了。

    “……我的身体自从来到这里后,又开始加速老化了,我活不久了,可能今晚,可能明晚。”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袁展鹏不时陷入回忆和感慨的情绪中,林海南不由得出声问道,将话题拉回。林海南也看出来了袁展鹏快要走到尽头了,在此之前,林海南一定要知道他想要知道的。

    比如父亲林峰的去向。

    比如沙漠中的绿洲。

    双鱼环是什么?时间的秘密又是什么?

    这些事比沙塔时刻监视着他们更让林海南感到煎熬。

    “能是什么意思呢?”袁展鹏确实不时陷入回忆和感慨的漩涡中,“文书里说了,这是一个绿洲深处的部落,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因为他们出不去。”

    袁展鹏看向林海南,道:

    “你的父亲林峰先生,是一位很好的、很厉害的人。我很尊敬他。”看着林海南只是无力地扯出一个笑容,袁展鹏也并不在意,继续说道:“当时考察队在沙漠之外迷了路,明明是跟着地图走,却总是找不到地方,一次这样,两次这样,渐渐地,队伍里就有人嘀咕,鬼打墙啊之类的话。可是好几天过去了,队伍里出现越来越多身体不适的人,我们只好计划着原路折返,可是,哪里有原路呢?连我们的向导咯卡沙都一筹莫展,他说,‘这根本就不是他走过的沙漠,太陌生了,简直就像来到了另一个地方’。当时我们只当是咯卡沙心里为找不着路而慌乱自责,我们还安慰他,可是之后的第二天……”

    第二天,考察队就看到了绿洲。

    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在撒哈拉的第9天,即将进入撒哈拉的腹地深处的时候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黑沙暴。黑沙暴来得十分突然,事先竟毫无预兆,连向导咯卡沙也没有预料,由于事先没有准备,考察队在黑沙暴面前触不及防,整整五个小时,沙暴才结束。

    考察队损失了骆驼两只,所幸无人员伤亡。然而,情况并没有预计的那么乐观,丢失的两只骆驼身上背着水袋,由于这两只骆驼的丢失,使考察队的水资源减少了大半,如果三天内考察队不能找到水源进行补给,则必须原路返回,休整之后再出发,而这样无疑会浪费时间,也极有可能与之后的风季撞上,如此一来,就更不能保证考察的顺利进行。

    考察队当即决定,稍作休息后便直接出发,按照原定的路线前行,该路线上便有能补给水的地方。但而更为糟糕的情况发生了,考察队在继续向撒哈拉腹地前进的第10天,迷失了方向。

    向导咯卡沙受黑沙暴影响,无法准确地判断已经改变了的沙脊的走向究竟指引着怎样的方向。一番讨论过后,考察队明确了耽误之急是寻找水源,而为了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便将前进的方向调整为向沙漠边缘前进。

    考察的第13天,考察队的水资源所剩无几。可是,最糟糕的,最不希望发生的还是发生了--考察队在偌大的撒哈拉大沙漠里迷了路。

    他们不知道他们在朝哪里去。向导咯卡沙依靠太阳的位置辨别了方向,可是越走,考察队越迷茫,他们没有走到既定的路线上,他们在向未知的远方走着,他们不知道所剩的水能不能坚持到找到水源之前,他们甚至不能确定,能不能找到水源。

    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沙漠的风季并没有如期到来。但为此,熟悉沙漠的咯卡沙却惶惶不安。

    考察的第15天,考察队里的水彻底耗尽。

    考察的第16天夜里,考察队里陆续出现低烧的人。

    考察的第17天,考察队里2人脱水。

    而考察队终于迎来了希望,在考察队众人摇摇欲坠的时候,考察的第18天,考察队看到了――绿洲。

    这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巨大的绿洲,其大小在考察队看来,应该已经超过了沙漠中绿洲的正常大小,他们更像是来到了一片原始深林,而不是走进一片小小的绿洲。

    进入绿洲没有多长的时间,就只能看见树林和绿色,林中的空气清新,层层叠叠的绿色让人赏心悦目。森林非常茂密,不论向哪边张望,都望不进森林多深的距离。这一片树林,林相整齐,发育早,树体高大,胸径粗50厘米以上的大树就有上千株之多,树岭均在数百上千年。其中树势苍劲,分枝低矮粗壮,枝叶浓密,形成狭长纯林带,树干苔藓地衣密布,丝萝悬挂随风飘逸,充满了神秘妙趣。

    但这绝对不是正常的。

    考察队晕乎乎地陶醉其中,袁展鹏甚至都忘了前一日,他还走在滚烫的沙地上受着太阳的折磨。

    什么撒哈拉、什么路线,全部都丢去脑后,考察队愉快地行走在林荫下,似乎在家门口的公园里散步一样惬意。咯卡沙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他认为这是神的“恩典”,嘴里一直念念有词,不时做着祷告。

    进入绿洲后的一小时,他们眼前出现了一条宽大的奔流不息的河。河水汹涌,宽度、流速都非同一般,直径十多米,有着大河的气势。袁展鹏注意到树林和泥土都有些潮湿,似乎才下过雨。

    “看到河,就像是看到了母亲,我们都热泪盈眶,内心激动不已,终于有水了,其实看到绿洲就是看到了希望,但万万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宽的一条河。我们抓紧时间原地修整,有人兴奋不已,扔开行李扑向河就洗脸,一个人这么做,大家都这么做,一下子,颓败了好几天的队伍又充满了生机。”
………………………………

第七十一章 绿洲深处的部落(1)

    听着袁展鹏的回忆,林海南曾经看到过的内容渐渐变得真实而清晰,仿佛可以历历在目,而林海南之前一直好奇的,关于考察队进入绿洲之后的事,袁展鹏也终于缓缓道来。

    充分休息之后,队伍依旧很兴奋,补充好了水源,但谁也不愿意离开了。但考察还是要继续,林峰拍拍手,示意众人听他说:“大家应该很辛苦了,找到了绿洲,真的是绝处逢生,我也特别高兴。”大家都特别给力的鼓掌,等掌声停下,林峰有些为难,他知道大家都舍不得离开,与绿洲外的沙漠相比,这里就像天堂一样。但是林峰还是开口说道:“既然水源得到了补给,我们就按照我们原定的计划进行考察,大家再修整一小时,一小时后,我们原路退出绿洲。”

    就是退出绿洲的时候,考察队才后知后觉发现了问题。

    一开始返回的时候,每个人都还是高高兴兴,甚至生出了一种郊游的错觉。这片原始森林,各种千姿百态的古木奇树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有的树干、树枝上发出的气生根从半空扎到地里,渐渐变粗,成为支撑树冠的支柱根,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特景观;有的气根缠绕在其它的树上,越长越粗,越长越宽,最后连接起来,把附着的树绞死,形成了独特的绞杀现象――有位教授就指着它,把它戏称为“小姐傍大款”。此外,那纵横交错如蛟龙盘绕的地面根,附生着蕨、地衣、苔藓、兰花等20多种植物的“空中花园”,也是原始树林的独有景观,让人叹为观止。

    林子里很少有灌木丛,全是高耸入云的千年古树。树木的枝梢交错着,伸展开来的繁盛的枝叶如碧绿的云,把蓝天遮了个严严实实。一株巨大的香樟树突现在眼前,它的树皮是墨绿色的,粗壮的奇形怪状的树枝像龙一样在树上盘绕着。微风过去,枝叶发出簌簌的响声,恰如龙的叹息声。

    这里是树的海洋,这里是鸟的天堂。这里枝连着枝,叶叠着叶。这里没有道路,也没有人烟。但却是动物们的乐园。这里没有销烟,也没有污染。犹如地球上的最后一方净土。

    但是越走,林峰的表情就越差,袁展鹏也隐隐发现不对了。

    考察队进入绿洲后走了一个小时的路程到达了河流,然而现在走了有五十分钟了,眼前的深林依旧茂密不见底。看不到边缘,看不到沙漠,难道他们又一次迷路了

    袁展鹏抬起手看看手表,还有十分钟才到一小时,他安慰自己,先不要慌。但是这片人迹罕至的绿林中,考察队之前留下的痕迹十分明显,他们所谓的原路返回,就是真的原路返回,但是现在,他们的原路没有了。

    一小时后,他们准确地回到了出发的地方,可是眼前没有黄沙弥漫,只有一片幽深的绿色。之前考察队进入的痕迹,就在这里戛然而止,仿佛考察队是凭空出现的一样。

    看见戛然而止的脚印,林峰的下颚绷紧,情绪不佳,但他迅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鼓励众人也许他们走错了路,大家再往前走些。

    明明是顺着自己的痕迹走的。袁展鹏心里嘀咕,可是这样的情况他心里也惴惴不安,同样的,队伍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指明,原先赏心悦目的树林,又变得有些可怕了。

    又走了一个小时,队伍里的气氛渐渐凝重起来。眼前依旧是看不见深度的茂密的树林,林峰停下脚步,队伍原地修整。

    林峰将所有人聚在一起:“大家应该发现了,我们似乎又迷路了。”

    西南政法大学历史系教授何平是个很耿直的人,讲话直接辛辣,用流行的话来说叫“毒舌”。何平对现实情况的接受能力很强,他毫不犹豫地指出:“我看不像迷路。之前咱们而在沙漠之外兜兜转转很多圈,就像是鬼打墙,我看咱们返回队伍痕迹消失的地方再看看。”

    清华考古系教授林海象却有别的看法:“我看这个林子确实很古怪。几年前我和林峰也来过撒哈拉,沙漠中的绿洲怎么会是这种样子的呢?郁郁葱葱,倒像是原始森林,而不是沙漠中水源稀缺的绿洲。”

    袁中也赞同林海象的看法,“这不对劲的地方不止,这林子,还有刚刚的河流,汹涌澎湃,说是地下河也不为过了,现在是雨季吗?水流量那么大,还有咱们凭空消失的脚印,我看,这整个林子都有古怪。”

    袁中是整个考古队里年纪最大的人,虽然不是白发苍苍,但谁都叫一声“老大哥”,袁中讲话,总是有一定分量的。

    “看看地图吧,我们是在哪里啊。”

    咯卡沙叹了口气:“各位朋友们啊,我们现在在的地瓜不在地图上啊。”

    “什么意思?没有这个地方?”

    几个人又讨论了一番,每个人都说了说自己的看法,但始终每个定论,后知后觉才发现了林子的古怪,每个人都觉得心里毛毛的。

    “那我们接下来往哪走?”何平是个彻头彻尾的实际派,“有问题,就解决。”是何平的口头禅,每天都风风火火的。

    所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