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关门,放佞臣-第4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天,我等得太久太久,满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叫嚣。

    因着我的突然病倒,大旭帝王急得不轻,甚至亲自领着御医来府探望。那段日子,我一直对武功急于求成,身子早已染上寒疾,且只要稍稍用毒素催动,寒疾便会彻底爆发。大旭帝王领来的御医纷纷为我仔细把脉,最后都纷纷摇头,恭敬的朝大旭皇帝道:“摄政王身子极弱,的确需好生调养。”

    大旭帝王沉默许久,才朝我道:“既是如此,摄政王便在府中好生调养身子吧。”

    嗓音落下,起身离开。

    我不知大旭帝王心里是如何想的,只是待大旭帝王从屋中离开许久后,伏鬼才归来禀报,说是大旭帝王朝御医仔细询问了,御医也如实的朝大旭帝王如实的回了,说我许是以前常年在外征战,身子早已破败,是以此番许是稍稍受了凉,便感染上了寒疾,连带心脉都极其的脆弱开来,许是随时有性命之忧。

    我听得这些话后,满心淡漠,没回话。

    只道是大旭的存亡,与我颜墨白何干。

    我颜墨白如今这般努力的活着,全是是靠满心的仇恨强行支撑。若不是因为那些仇恨啊,我颜墨白啊,也是不会苟活于世的。

    因着满朝之中墙头草居多,且常日里朝臣只会纸上谈兵,一旦战事来袭,朝臣纷纷打了退堂鼓,缩成一团不敢说话了。

    大旭皇帝无人可用,最后只能与大旭太子一道御驾亲征,有意壮得边关大军的士气。

    却是这回,大旭皇帝终究还是低估了大盛灭他大旭的决心,待得不久,沙场突然传了消息入得皇城,说是大旭帝王与大旭太子双双战死沙场。

    瞬时,大旭上下人心惶惶,群龙无首。

    大旭皇后强行忍住悲痛,出面让太傅这些阁老之臣主持大局,随即又紧急修书于国师,让国师回朝稳住人心。

    奈何,皇后身子本是极若,再加之大旭帝王与大旭太子死亡之事令她悲痛在心,最后,她未能等到国师下山,便已郁积而亡。

    皇后死的那天,宫中大鸣丧钟,我在摄政王府也听得清清楚楚。

    还记得,那天下了倾盆的大雨,冷风吹在脸上,冷冽刺骨。

    我知晓的,大旭之国,算是,彻彻底底的完了。

    我开始下了榻,平静的收拾行囊。大旭的京都,已无任何价值,我如今当务之急,便是趁乱出城,去将囤积的几万兵力彻底领出大旭。

    却是本打算入夜之际便出城而去,奈何这时,伏鬼突然来报,说是宫中有变。

    我冷笑一声,只道是大旭都破败至此,还能有何变数?难不成,那大盛的敌军已是迫不及待领兵入了大旭的京都城?

    正思量,伏鬼继续道:“主子,是大旭的嫡公主下山归来了,且今日在朝堂上威慑了惠妃,还拉着刘太傅几位阁老之臣强行将皇后的儿子赢征扶上了帝王之位。”

    我神色微动,漫不经心的道:“大旭已成败局,这时候扶持新帝,又有何用?”

    只是这话一出,我心头顿时反应过来,落在伏鬼面上的目光陡然一声,“你方才说什么?大旭的嫡公主回来了?”

    伏鬼怔了一下,点点头,“是的。皇后生的那位嫡公主,自小因太过顽劣,便被送去山中受国师教化。如今大旭生变,那嫡公主突然策马紧急入宫,压下了惠妃国舅等人扶持赢易登位之心,从而强行将赢征扶上了帝位。”

    我心中极为难得的增了半许波澜。

    思绪也跟着稍稍翻转,脑海里,突然想起了那张清秀而又柔和的面庞。我甚至还清楚记得,当时我如同烂泥般趴在地上,与她那光鲜亮丽的模样形成鲜明对比,我也清楚的记得,那人举着包子馒头朝我递来的手指,光洁通透,极其的好看。

    那人,竟是,归来了?

    我立在原地沉默半晌,才将包袱彻底放下,慢条斯理的重新坐了下来。

    伏鬼犹豫一番,朝我问:“主子,今夜可还要按计划出城?”

    我开始摇头。

    伏鬼怔了怔,正要问话,不待他嗓音道出,我则抬头朝他微微而笑,脱口的嗓音破天荒的有些幽远,“先不急,我要见个故人。”

    话虽这般说,我却没正当理由去见她。

    我如今正称病在榻,自然不可堂而皇之出现在她面前,惹那些本来对我极其不顺眼的刘太傅等人肆意在她面前挤兑于我。

    不知为何,我却莫名的想给她留下几许好印象,从而,彻底消却最初之际我出现在她眼前的那般狼狈不堪的记忆。

    且她这几日也极其繁忙,她开始葬她的母亲,开始领着幼帝上朝,她也强势的以摄政长公主的身份,把持了朝政,只奈何,朝中之人大多都是墙头之草,再加之自古以来并无女人当政的先例,是以,群臣并不顺着她,她也开始四处碰壁。

    接下来的几日,我摄政王府的屋门都差点被前来告状的朝臣踩坏,他们都是想来请我拿主意的,只因他们对她女人参政之事极其不满。

    我仍是借口称病,避而不见,任由伏鬼在外将那些朝臣全全回绝。

    我不曾帮她,但也不曾帮朝臣。

    我如今等的,不过是大旭彻底大败之际,趁机带她离开此处而已。

    我颜墨白并非热心之人,我也无心拿我这条命来博得大旭的安宁,是以,心狠无情的我,没心思帮大旭帝王,更也没心思帮大旭。

    这天下之中,诸国的存亡与否与我颜墨白何干,我如今也不过是个活死人罢了,若不是因仇恨支撑,我早就不在于世。

    是以,清冷无情如我,绝对不是个心善仁慈之人,但她既是曾经救我于水火,深得我这么多年一直记挂,是以,心底极为难得的动了半许恻隐之心,准备在紧急之际,彻底带她离开大旭京都,也算是救她一命,还她当年之情。


………………………………

第八百二十八章 颜墨白番外四

    心底的一切计划,早已完善。

    我一直在摄政王府喝着茶,静静的等候。

    伏鬼每隔两个时辰便会过来对我通禀大盛大军的动向,我对大盛兵力的动向了如指掌。我知晓他们破了边关,长驱直入,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降服,气势汹汹的朝大旭京都逼近。

    直至大军彻底对大旭京都兵临城下之日,我终是无心再饮茶,仅是稍稍起身立在窗边,等到最后一刻的大军攻城。

    我最初的计划,便是一旦大盛大军破城,我便即刻入宫将她带走,只奈何,这般计划本是早已计得滴水不漏,然而我终究不曾料到,此时此际,那本该在宫中焦灼的她,竟会梳妆描眉,满身华丽的策马前往京都的城门口。

    伏鬼将此事报来之际,我沉寂多年的心底,终于开始泛了半许波澜。

    她要做什么?如此危急之际,她不想着好生在宫中躲着,还出城作何……难不成,她是想如大旭先帝那般,御驾亲征?

    但大盛此番之兵足足十万,而大旭京都城内的兵卫,仅有仓促组织的三万,是以,两军实力悬殊太大,此番若要在城门硬拼,大旭无疑是在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这般一想,我突然有些看不透那女子了,则在窗边立了许久许久,我才乔装打扮,与伏鬼一道前往城门,隐在了城门口旁的那座酒楼上,兀自观看。

    如今的局势,已然超出我的预料,如今若要救人,便只有等两军交战之际再救。也纵是此番距离稍稍有些远,但我也能见得那立在城楼上的女子,满身的瘦削颀长,凤袍加身,极是精贵,她正背对着我而站,我看不到她的面容,但这也无妨,我可以想象的,记得与她初见之际,她便面容清秀,一双眼睛格外的清透明然,是以,我可以肯定,她该是个极为清秀的女子,不温柔,但却豪迈,她的眼,定也是纯透干净,良善温和,不会掺杂任何世俗狰狞的杂质。

    这般一想,我开始转头朝伏鬼望去,仅道:“待两军交战,场面大乱之际,我们趁乱将长公主带走。”

    伏鬼神色微动,恭敬点头。

    他是个极为衷心之人,行事也果断干脆,且对我的话违令是从。是以,即便他也诧异我为何要执意在京都等待甚至要带那女子走,但他也不会真正将心中的怀疑言道出来。

    他只会,一心一意的照着我的命令来做,这也是我最为满意伏鬼的一点。

    人啊,漂泊得太久,孤独太久,一旦觅得心腹,便会释然很多,而伏鬼,便是我颜墨白此生最大最稳当的心腹。

    却是正待思量,城楼上,那满身凤袍的女子已拉弓放箭,瞬时射杀了城楼下大盛的一名大将。

    顷刻之际,在场之人皆是震住,随即刹那,大盛大军之中顿时有人大吼,“那娘们竟是杀了威武将军!弓箭手,射,杀了这娘们!”

    这话入耳,我才彻底回味过来。

    她此番盛装而来,绝不是讲和,也绝不是退缩与妥协,她是在用她身上所有的傲骨与志气,有意与大盛硬拼。

    我心思蓦地跟着紧烈开来,面上忍不住漫出冷谑的笑。

    那般女子啊,空有勇气,却是终究缺了谋略,如此征战,靠的可不是她身上那些勇气与傲骨呢,靠的是兵力的数目。

    如今大旭才三万人马,何能与大盛相斗。

    待得沉默一会儿,我漫不经心的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手中稍稍握上了一枚银针,有意在适当之际过去相助,从而彻底带她离开。

    然而后面之戏,却再度超出我之预计,我终是没料到,那大盛的太子,竟会是她一直心心念念等了数年的心上人。

    我更也没曾想到,她,竟然早已是心有所属。

    突然知道这消息,心底深处,终是有复杂压抑之感层层滑动,不知是在怅惘,讥讽,还是在可怜,只是唯有一点,心境突然变得硬冷开来,便是指尖的银针,也彻底被我收了起来。

    我面色也全然的冷下,沉默一会儿,再度坐了下来,指尖漫不经心的把玩面前的茶盏,心思冷冽,竟然再无过去相救之意。

    她怎能有心上人呢。

    在他还未与她重新认识之前,她怎就爱上别的人了呢。

    脑袋极为难得的凌乱了半许,骨子里的狠辣之气也逐渐上腾,我突然就没了救她之心,只有看戏之意,我倒要好生看看,她这个所谓的心上人会不会为了她而放弃大旭这块肥肉,我也要看着她因为爱错人而后悔得肝肠寸断,悲戚不止。

    我要看着她后悔,看着她伤心绝望,看着她与那大盛太子彻底恩断义绝,然而,我终究没料到,最终之际,她会从城楼上猛的一跃,彻底跳了下去。

    我彻底怔在当场,一时之间,反应不得,整个人稍稍发僵,却又是片刻之际,忍不住稍稍稳住发紧发颤的心生,嗤笑一句,“蠢女人。”

    是的,蠢女人。

    如今既是与大盛太子相认,她若聪明的话,便绝对不是与大盛太子硬碰硬,而是委婉求饶,为大旭争取最大程度的保护。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稳,只要性命安在,仇恨自然也慢慢来报,但若死了,那就什么都没了,而她,便恰恰是选择了一种最为狼狈甚至愚昧的方式,结束了她的性命。

    我满目复杂,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我静静的看着那大盛太子跑过去将她搂在怀中,绝望大吼,嘶声裂肺的哭泣。

    男儿有泪尚且不轻弹,更何况,那人还是司徒凌燕的弟弟,是大盛赫赫威名的太子,奈何,他也终究是躲不过这场红颜祸水。

    他仍是对大旭攻了城,抱着她一道入了京都城门,长驱直入,将她放在了宫中差人紧急救治。

    他也没有让大盛兵力屠杀满城,而是让大盛兵力入城而候,再无任何行动。

    这些消息层层入耳,我却已经不太上心了。

    待得身子骨都坐得有些发僵发冷了,伏鬼才犹豫一番,低声朝我问:“主子,我们此际可要离城了?”

    这话入耳,我才勾唇而笑,思绪层层的翻动,沉默许久之后,才朝伏鬼道:“大盛太子有意言和,不伤大旭之人性命,如此一来,我们仍可在大旭谋得庇护,继续招兵买马,强盛兵力。”

    伏鬼恭敬点头,对我这话并无半点怀疑。

    然而,我这话终究还是存了半许私心。

    如今大盛不伤大旭一兵一卒,对我来说,自然是好事,我也不必领着囤积的兵力声势浩大的朝大楚迈去,是以,我还有机会呆在这里,继续招兵买马,强大兵力,待我兵力囤积得足够之多,那时候再攻打大楚,无疑是轻而易举之事。

    再者,她坠了城楼,生死不明,不知为何,我终究还是想看到她的后果。

    是死是活,总得有个确切的答案。

    我领着伏鬼再度回了摄政王府,一直差伏鬼外出打听,且每番得到有用消息,伏鬼皆会速速归来禀报。

    接下来几日,京都上下人心惶惶,所有人都在畏惧大盛太子是否会出兵血洗京都城,然而几日过后,大盛太子终究一直按兵不动,不曾对京都城的百姓不利,仅是对大旭幼帝以及大旭几个阁老之臣下了盟约,令大旭成了他大盛之国的附属小国,每年必上交税收与贡品,不得缺少。

    大旭幼帝与朝臣早已惊得六神无主,强者面前,只得全全点头,不敢有任何违抗。

    大盛太子一直在宫中陪伴大旭长公主,鲜少离开,直至大盛帝王差人催促,他才不得不领军出城,彻底离开。

    而这时,长公主仍是昏迷不醒,病情持续恶化,幼帝与太傅等人无奈之下,只得将她送去城外的行宫静养。

    这些消息,一层一层的入得我耳里,却是并未在我心中激起太大波澜。那般女子啊,城墙一跃,竟也算是命大了,至少不曾当场殒命,且还强行的撑了这么久。

    我也终究未曾出面,一直在府中称病休养,不见外客,只是暗地里,我已领着伏鬼暗中出城,去见了一面曾经在沙场之边结交的悟净方丈,告知了来意。

    悟净方丈沉默许久,才朝我说,“长公主从城墙跃下之前,是怒气攻心,且坠城之后,身上定有诸多淤血与郁结之气难以排尽,是以一直昏迷不醒,性命堪忧。但若要让她彻底醒来,在其殿中多点点药香,令她呼吸入鼻,许是容易让她醒来。”

    嗓音一落,他给了我一只木盒子,盒子里面是药丸做的熏香。

    我自是知晓他的意思,也没多说,仅是携带木盒子回城,随即差伏鬼暗中入得行宫,将木盒子交由宫奴,让宫奴每日都在她寝殿的香炉里好生点着。

    悟净的药丸熏香,果然是有用的,几日之后,她终是彻底醒来。

    我琢磨着时间差不多了,便择了一个好天气,专程去行宫见她。

    她如今虽是醒来,但心口的那些淤血与郁气并未派遣,是以我此番的目的,大多是要故意激怒于她,当她彻底将淤血吐出来。

    我行事历来干脆,且一旦决定之事,鲜少会改变。

    是以,待入得行宫之后,我便故意以扶持赢易之事而恼她气她,她自然中招,怒不可遏,随即大发雷霆,终是气得喷出黑血来。

    我一直静立在原地,笑着望她,一直看着她吐血,甚至气得昏厥。

    我知晓,她该是将我当做惠妃赢易一党了,也该是恨上我了,只是,此番相见,她终究没认出我来,也该是浑然不曾记起,她当初在长街之上,顺手救了一个狼狈不堪的乞丐。

    心头稍稍有些怅惘,却待思量片刻后,便又觉得有趣。

    如此的重逢,对他颜墨白来说也是极好,毕竟,他再也不是往日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再也不会觉得她极为遥远,无法触碰,他如今,可看着她,触碰到她,甚至于,与她平起平坐。

    这般一想,便觉极是有趣,便吩咐宫奴好生照顾于她,随即也不耽搁,启程回府。

    我知晓,凭她如今对幼帝的重视与在意,她定不会真正让她自己彻底的颓然亦或是死掉,她定会真正站起来的。

    人,一旦有了强烈的愿望与极其想守护的人或事,那求生欲自然也是极其浓烈,绝不会让她自己轻易的丧命。

    果不其然,后来,她强行咬牙支撑了过来,大病未愈,便急忙启程回宫。

    这一切都在我预料之中,甚至后来上朝之际,她也第一个想拿我开刀,彻底在朝堂树威,我顿时觉得好笑,只道是我颜墨白在朝堂屹立这么多年,连她的爹都奈何我不得,如今她也想撼动我颜墨白的根基?

    我着实觉得她太过的自不量力,却也没生气。

    仅是沉默一会儿,便顺着她的话要自请辞官,这话一出,我的党羽之臣们纷纷跪地请求,全数为我言道好话,她一时半会儿下不了台,却又为了维持朝堂稳定,终究是收回了拿我开刀之意,强行咽下了怒意。

    眼见她吃瘪,我心情莫名大好。

    瞧瞧,当初那个高高在上甚至可望不可即的人,也会在我面前妥协了,便是我稍稍伸手,也能彻底将她捉住,甚至困住了。

    不同于对司徒凌燕与尉迟雪蛮的感觉,我对她的感觉,终究是有些说不清,但我并不认为我喜欢她,我只是,突然有兴致接近她,甚至,征服她。

    是的,征服。

    当初她是那般的高高在上,尊贵得让我自惭形秽,浑然不可触及,而今,她是家破人亡而又务必得咬牙坚强的亡国公主,而我,是随时可拿捏她与她幼帝性命的掌权之人。

    是以,我终究不再是往日那个小乞丐了,而是与她平起平坐之人,我也算是终于有资格正大光明的立在她面前,再无半点的怯弱,甚至卑微。

    因着听信了旁人之言,她终究认定我是大旭的佞臣,是大旭的大蛀虫。

    是以,每番朝上朝下,她都会挤兑于我,甚至随时都会逮着机会想治罪于我。


………………………………

第八百二十九章 颜墨白番外五

    我也没打算真正与她提及那次初遇之事,只是兴致勃勃的与她应付,兴味争锋,也几番交手。

    她武功并不弱,且性情也是要强,只是我却知晓,她的这一切都是刻意逼着自己装出来的罢了,其实,她比任何人都要脆弱,她只是因满身的责任与仇恨压在身上,她不敢脆弱,不敢轻易在外人面前卸下威仪与面具罢了。

    而这些,我都是看在眼里,却也不打算拆穿。

    从始至终,我都不曾想过真正伤害于她,我如今,也无心大旭朝堂,我只是想在大旭再多呆几月,暗中招兵买马,肆意壮大我麾下的私兵。

    然而,她却一直将我视为眼中钉,努力打压,她甚至为了对付我,竟将那风尘之人柳襄留在身边,有意让柳襄找我的罪证,从而彻底想我扳倒。

    知晓此事,我着实觉得好笑。

    她着实将一切都想得太过简单了,竟还企图以柳襄此人来对付我,委实是太过自不量力,只是,我也没打算要一直这般的与她拼斗下去,我仅是偶尔会对她提及,直白的朝她说我并不会真正伤害她,只奈何,这些话,她都是随意的穿耳而过,并不相信。

    她肆意纵容柳襄对付我,我虽不会对她怎样,但柳襄此人太过活跃得瑟,对她也如狗皮膏药似的缠着惑着,自然惹我心头不快,是以稍稍一查,却只知柳襄背后有人,但却并未真正将柳襄背后的主子彻查出来。

    那时,我对柳襄也是起了疑心,有意要将柳襄背后的主子逼出来,只是,那人也是极其狡猾,怎么都不曾现身。

    则是不久,江南突发洪水,灾民无数,她心系江南,亲自前去救灾。

    她一走,我顿时觉得京中空荡,朝堂乏味,再加之母亲寿辰将至,我终究决定领着几个府中新收的孩子一道启程出发,朝青州而去。

    只道是青州离江南不远,我一边可呆在青州休息,一边可将她的事彻底掌控在手。

    奈何,江南一带的盗匪横行霸道,鱼肉百姓,她本是领兵前去治水,却与盗匪杠上,有意领军去突袭盗匪的山头。

    却是阴差阳错,她遇险坠河,一路顺水而下,竟是,方巧撞上了我在河中坐着垂钓的木舟。

    此事,绝非我之阴谋。

    我并未算到她会亲自去突袭山头,我更未算到她会这般遇险,是以,这次的相遇,无疑是阴差阳错之中的缘分。我开始仔细将她的模样打量,只见她整个细瘦的身子都在水中沉沉浮浮,她脸颊苍白,本就是满身狼狈,然而她却仍不打算妥协,更也不打算屈服求救,反而是摆出了一副傲然的模样,让我拉她上来。

    然而这回,我却并没有及时拉她。

    我只是好整以暇的坐在舟上,笑着望她,只道是她一直都不知她的处境,不知她的狼狈,且即便到了这生死攸关之际,她都不愿对我稍稍妥协,着实是让我有些不满意。

    我颜墨白又并非洪水猛兽,对她也无恶意,是她一直都怀疑我,甚至不信我。

    是以,我开始兴致盈盈的朝她戏谑,“长公主倒是嗜好特殊,竟喜故意跑在水里去攀别人的船。”

    这番调侃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