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贵子-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彣眉头紧锁,道:“竺无漏已经如此了得,可以想见佛门中还有多少龙虎蛰伏,天师道要想挽回颓势,无疑比登天还难!”
跟随徐佑日久,被静苑的朝气感染,暗夭的性情变了许多,不再那么的阴郁可怖,反倒有意无意中主动的参与交流,道:“天师道有备而来,不会这么轻易放弃,肯定还有杀招!”
话音未落,还是先前那人,嘲讽道:“不是说佛陀无事不知、无事不闻、无事不见么,怎么有人谤他、诋毁他,却不能事先预见,防患未然呢?”
冬至顿时惊呼,道:“杀招来了,一言就将竺无到了死路,佩服,佩服!”
/book_66782/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一言既出,满院皆惊。
佛陀既然具有无上神通,为何又会屡次受人陷害,这样简单的道理,没人指出来之前,被洗脑的信众从来不曾怀疑过,可一旦有人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立刻在众人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浪潮。
心有所想,显露于外,脸上的犹疑如同初夏的阳光,飞快的融消着佛门赖以生存的信仰基石。竺无漏丝毫不为所动,玉面春风,挥洒如意,平缓的语调徐徐道来:“佛陀成佛之前,曾于五浊尘世历经了万万劫,譬如孙陀利谤佛,自有前因。且听我说与你们,安坐静听……”
孙陀利谤佛,是佛门影响比较大的一件事,也是对佛祖一生清誉最大的质疑。孙陀利是当时天竺诸邦的花魁,美色绝世,艳名广播,无数贵族和修行者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佛陀证道之前最有名的通力自在大仙人就为了这个女子放弃了修行。
而外道中人忌惮佛陀说法势大,重金聘请孙陀利去魅惑佛陀,无果后孙陀利开始四处散播她和佛陀的风流韵事,后来还假装怀孕谤佛,在皈依信众和普罗大众间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外道怕事情败露,也为了嫁祸佛陀,悄悄的杀了孙陀利,将她尸体埋到佛陀的精舍附近,但不久因为泄密,导致真相大白,佛陀这才逃过一劫。
“虽然如此,可仍有人质疑,比如舍利佛,他问的问题和你们一样:既然佛陀神通广大,为何还会被孙陀利栽赃陷害呢?”
竺无漏满脸秽物,可唇角的笑容,眼眸里的清净,说法时淡然自若的神态,却能让人们忘却那些不干净,凝聚着心神,静静的聆听。
“佛陀是这样回答的:往昔过去世中,波罗奈城内有一博戏人,名叫净眼,巧于歌戏。城内有一妓女,名叫鹿相,端正姝好。净眼邀鹿相共出,求于好地以贪欢行乐。净眼答应后身穿华服,严驾好车,与鹿相共载出波罗奈城,来到树园里。一夜之后,净眼看鹿相衣服珍妙。便生贪心,杀此女取其衣服。而此园中恰好住着一位辟支佛,叫乐无为,乞食外出不在园内,于是将尸体埋于他住的庐舍内。后有人发现鹿相不见了踪迹,禀告国王,国王严令全城内外搜寻,经过波折,还是抓到了乐无为。乐无为没有为自己辩解,被判处了死罪,即将行刑时,净眼深感愧疚,供述了自己的罪过。所有人都向乐无为作礼忏悔,乐无为心知不宜在此城乞食,入火中灭度,之后舍利被大众供奉于四衢道。当时的净眼便是佛陀,鹿相是孙陀利,舍利佛就是国王。净眼造这罪恶,无数千岁在泥犁中受煮及上剑树,无数千岁在畜生饿鬼中受罪,至今成佛尤残殃未尽,受孙陀利当众谤佛的报应。”
竺无漏舌颤莲花,娓娓道来,将这段融合了佛门因果的往事说的充满了震慑人心的神异色彩,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的众人,一字字道:“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我和高惠一家,同样如此,我是净眼,高兰是鹿相,高惠是舍利佛,前世有因,故而今世要受此报,你们要怀慈悲心,饶恕了他吧!”
连佛陀都要承受因果报应,竺无漏被高惠诬陷自然是理所应当,人人眼眸泛泪,俯首下跪,同声高呼佛子。如果说之前还有人口不对心,认为竺无漏尚不能当得起佛子的称号,现在却无不顶礼膜拜,虔诚的姿态更胜旁人万倍。
有意无意之间,通过孙陀利谤佛的类比,竺无漏在他们心中,似乎已经成为佛陀在当世的化身!
徐佑遥遥的望着莲台上的竺无漏,他闭眼合什,仿佛有佛光透顶,一瞬间,心神几乎为之所夺!
“郎君!”
左彣的呼声传入耳中,徐佑猛然清醒,看着左彣关切的眼神,眉头微微皱起,道:“这是什么邪功?竟似能够摄人心魄……”
左彣摇摇头,他虽然进阶小宗师,但全靠机缘巧合,并无名师传承,对世间武学,尤其是佛门武学所知不多。何濡脸色严肃,目不转睛的打量着竺无漏,道:“瞧不出来……不过本无宗有竺道融这个位居一品的大宗师,奇门绝技不知凡几,竺无漏会邪功也不算什么。他今日莲台说法,用此邪功迷惑信徒,又借高惠的出现,将佛子的称谓落到实处,真是妙不可言,厉害,厉害!”
能得何濡衷心称赞,可想而知竺无漏今日的表现有多么的惊艳,徐佑记起那日在西湖畔雪中偶遇竺无漏,也许从那一刻起,注定两人间将会发生许多的故事。
只是,眼下的竺无漏已经踏上登天之路,而徐佑还在门外费尽心神的寻找敲门的那块红砖!
“饶恕我?”
高惠独立高台,遍观四周,浑身一片冰凉。他看到的,是怜悯、是憎恶、是摇头叹息、是自以为同情的高高在上,这大德寺内千万人,只有他孤独一人,站在悬崖边,面对人世间的所有责难!
心口猛然剧痛,脚步踉跄,差点摔倒,高惠颤抖着举起手,指着黑压压的人群,凄厉喊道:“你,你们……你们好慈悲!好慈悲!可是,这样的慈悲我不要,不要你们假惺惺的可怜我!我没罪,有罪的是他,是竺无漏!”
“阿弥陀佛!你所言原也不错,众生皆有罪,而我亦然!”
“胡说,我没有罪,我没有……有罪的是你,是你们!”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先是竺无漏,然后是几个知事,再然后是一众白衣僧,继而是那些跪拜在地上的信徒,所有人齐齐唱着佛号,面相肃穆,满眼悲悯,一声高过一声,一浪高过一浪,如梵音大吕,荡漾九霄云外。
高惠脸色煞白,神情从激动难复逐渐的平静下来,漠然看着众人,想起出发时天师道的人问他的一句话:
你怕死吗?
不怕。
若是事不可为,可敢一死?
有何不敢?
好,若你赴死,我答应你,日后必定手刃竺无漏,为你雪此深仇!
记得你的话,我去死!
我去死……
生不易,死亦难!
究竟将人逼得何等的绝境,才会如此从容的说出我去死这三个字,高惠手中多了一把短刀,寒光夺目刺骨,迈步走向竺无漏。
佛号声戛然而止。
“佛子,小心!”
台下大呼,有人想要冲上去保护竺无漏,却被白衣僧给拦住了,竺无漏微笑着面对高惠,坦然道:“你来吧,将刀刺入我的胸膛,让鲜血了却这段往世的劫。”又吩咐道:“等我死后,舍利无需供奉,可撒入江水中,永生永世庇佑钱塘百姓。”
“佛子,不可,千万不可啊!”
“是啊,佛子,我们若是没了你指引,又怎么前往极乐净土呢?”
“佛子,你跟高家是前世的因,今生受谤已经了却,岂能再为了受劫,舍了天下的万万信众?”
苦求声,哀怨声,哭闹声,呵斥声不绝于耳,竺无漏丝毫不为所动,笑望着高惠,抬手褪去了僧衣,光洁的上半身流淌着完美无暇的曲线,不胖不瘦,不增不减,没有肌肉隆起的压迫感,也没有弱不禁风的虚弱感,从肩头到腰腹,如同金座上的佛身,在阳光沐浴下熠熠生辉,不可直视。
高惠一步步接近,站在竺无漏身后的知事僧悄然握紧了拳头,对身边几名僧人使了个眼色,无论如何,一旦高惠真的动手,一定要在他伤害到竺无漏前阻止。
五步,三步!
高惠停了下来,他贪婪的盯着竺无漏的心口,然后目光上移,似乎要把他的脸牢牢的记载脑海里。
他笑了笑,笑的轻蔑又高傲。
“竺无漏,你胜了,但你终究会死。我要在九泉下等着你,等你来受那千刀万剐之苦。”
刀尖倒刺,破开胸口的肌肤,划过骨头时嘶哑的杂音,高惠没有感觉到疼,他仰着头,用尽生命最后的力气,道:
“天无道,地绝收。胡不死,水断流。心宿下,孟章休。觜参起,照斗牛。”
短刀没柄,生机立绝。
高惠直挺倒地,轰隆声中,尘归尘,土归土,至此高氏一门四口与这人间再无一丝牵扯。是非善恶,因果报应,谁说的明白?
满园寂静无声,良久之后,竺无漏星辰般闪耀的双眸流下一行清泪,取僧衣盖在高惠尸身上,然后转身,微笑,道:“他往生极乐了!”
初始的震惊过后,众人感动不已,欢呼道:“佛子,佛子!”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儒家的身死留名,道家的羽化升天,佛家的极乐净土,可在徐佑的心里,全不是人最后的归处。
归处?
徐佑转身离开,容色冰冷如冬雪,我既无来处,亦无归处,只有立在这来和归之间,不折腰,不屈膝,不苟全。
佛也好,道也好,都是系在脚上的布履,专为登天之用,合脚时可以穿,不合脚时可以扔,唯有站在绝顶之上,才能真正摆脱佛道的桎梏和影响,那时候再问问归处不迟。
再问归处不迟!
………………………………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五月鸣蜩
浴佛节落下帷幕,但高惠之死所造成的的影响却在悄然不觉中蔓延开来。天师道在扬州耕耘数十年,根基之深厚远非佛门可比,虽然当日在大德寺内,竺无漏舌灿莲花,让众多皈依者对他的说法深信不疑,可放眼扬州,佛门信众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如何堵得住悠悠众口?
“哈,佛子……佛子!”
何濡敞开青袍,露出里面的白色里衣,倚着凉亭的石柱,壶中美酒飞瀑般倾入口中,打湿了衣襟,道:“竺无漏乳臭未干,野心却实在不小,只是他恐怕没有料到,高惠的死会如此的不利。”
暗夭手中捧着黑子,盯着棋盘斟酌良久,始终落不下去,叹了口气撒手认输。徐佑扔了白子,站起身,懒懒的伸了伸腰,淡淡的道:“从雪僧到佛子,竺无漏走的太轻松,有点挫折也是好的。再者,高惠一家着实可怜,但凡耳目清明之辈,都能看出其中的猫腻,碍着佛门势大,奈何他不得,可私下里难免会非议几句。要我说,竺道融和竺法言拔苗助长,有些操之过急。”
山宗不懂棋,但他乐得看暗夭被徐佑在棋盘上羞辱,所以一直蹲在旁边,兴致勃勃的观战,这会见暗夭无奈认输,嬉笑着打量他的脸色,然后心满意足的坐在蒲团上,抬起头接过话道:“我这几天一直在想,高惠临死前说的那几句话,什么天无道、地绝收,什么胡不死,水断流,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四句倒是简单,从去年至今,钱塘大旱,粮绝收、水断流,可以说是上天无道,也可以说是朝廷弊政,胆大一点,甚至可以说是安子道昏聩无能。至于胡不死,远点是北边的胡人,近一点嘛……”何濡笑了笑,道:“天师道向来把佛门称为西域来的胡僧……”
徐佑也道:“这几句谶语显然是为了打击佛门,牵强附会的拉上了今年大旱的天象。不过,心宿下,孟章休。觜参起,照斗牛……这四句,却十分的难解,似是而非,若有所指……”
何濡眉头紧皱,壶中酒接连入喉,目光遥望远处的红日,默然不语。徐佑奇怪的望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进入五月,树梢上的蝉鸣依稀,可旱情依旧持续,民众的骚动逐渐出现了不可控的局面,多个村庄因为争水源发生了械斗,死伤多人,杜三省带着衙役疲于亡命,向陆会明确表态已经无法保证钱塘的整体稳定。同时,市面上的粮价开始上涨,起先只是小规模的波动,不到半月,竟然一夜一个行情,也因此加剧了民众的恐慌心理,初现了抢购风潮,并且愈演愈烈。
扬州自古富庶,但经过前后百年的战乱,赤地千里,渺无人烟,全仰仗安氏父子两代经营,也只不过有了这二三十年的休养生息,元气稍微恢复了一些,可大多数财富集中在门阀手里,老百姓的仓储还不足以应对两季绝收的惨况。徐佑身在静苑,加上提前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对现状感触不深,可他毕竟两世为人,深知一旦粮荒,必有大变,所以派人给顾允送信,让他无论如何要重视这次的旱情,切不可疏忽大意。
顾允的回信很快送到了钱塘,信中他同徐佑说了目前吴郡乃至扬州的整体情况。除了少数几个郡县,整个扬州竟然全都被旱情波及,四五月份本是多雨的雨季,可今年一滴雨都没有下,不仅春麦绝收,其他农作物也全部受到影响,甚至有些内陆的江湖连鱼虾都开始绝迹,他身为吴郡太守,夙夜不眠,已经上奏朝廷,减免今年吴郡的税赋,并准备在吴郡和会稽郡交界处设立太平仓,赈济钱塘西陵诸暨等十三县的灾民,同时开展疏通水利工程,以工代赈等等。
徐佑得知朝廷要立太平仓,心中悬着的大半担忧放了下来,只要有饭吃,就不会酿成大乱,可能有些人要受苦,但至少不会饿殍千里,民不聊生。
这一日,吴善来报,卧虎司来人,徐佑迎出大门,看到牛车旁的王复,拱手笑道:“王郎君,迎驾来迟,莫怪!”
“不敢!”王复躬身行礼,他一直对徐佑十分的恭敬,快行两步,走到台阶近前,这是避免让徐佑走下台阶,姿态放得极低,道:“徐郎君,职下奉假佐之命,来为郎君送上消恶的物什。”说完一挥手,四个奴仆从牛车上取下几个箱子,分别装着羽扇、龙皮帘、丝席、瓷枕和竹夫人等物。
古人习惯称暑气为恶气,消恶也就是避暑的意思,孟行春送来的礼物里,扇子是常见的东西,不稀奇,但龙皮帘却是用蟒蛇皮制成的,纹路精美,十分珍贵,丝席用丝绢编织,比藤、苇、竹更加难得,至于竹夫人是种青竹长笼的小玩意,供贵族女子夏日把玩。
这些东西不算太值钱,可礼轻情意重,能让孟行春这么费心,徐佑已经足以自傲了。收下了礼物,请王复入到内宅,分宾主落座。徐佑问道:“假佐可好?”
“托郎君福,假佐日食三餐,饮升酒,身子安康。”
“那就放心了,我在钱塘也时常挂念假佐,从金陵到吴县,地气大不相同,你们随侍左右,日夜照料,着实辛苦了。”
王复道:“这是职下们该做的!郎君的厚意,回到吴县定当禀告假佐。”
寒暄片刻,徐佑命人叫来冬至,王复对冬至上次在吴县的表现很是惊诧,所以并没有因为她是女子而有丝毫的失礼,道:“见过女郎!”
冬至笑道:“王郎君此来,可是有了好消息么?”
王复的脸上露出苦笑,道:“消息是有了,只是……不知道是好是坏!卧虎司派去调查都明玉的徒隶,在这三个月里失踪了七人,安插在林屋山的一名五百箓将前几日也因为欺上被都明玉砍了脑袋……”
徐佑微微一震,眼睛闪烁着几不可见的光点,道:“是失踪,还是死了?”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七个人就这样凭空消失。不过,卧虎司规矩森严,九日不回话,应该是死了无疑!”
卧虎司的徒隶或者不全是九品榜上的高手,但无不是千里挑一的精英人才,加上司隶府这块金字招牌庇佑,等闲无人敢惹,更别说一下子消失七人。
徐佑陷入了沉思,好一会才道:“能不能抓到都明玉涉案的把柄?”
王复摇头,道:“难就难在此处,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都明玉和天师道参与其中,我们派在林屋山周边的眼线也没发现山上有人手调动……”
“我并非贬低贵司,可有时候,要对付七个人,未必要大规模的调动人手!”
“我明白郎君的意思,可自都明玉以下,林屋山排得上名号的高手几乎都没有下山。想要无声无息的处理掉七个徒隶,至少也得是六品以上的修为……”
冬至接过话道:“所以,都明玉有奥援!”
“正是!”王复欣赏的看了冬至一眼,道:“都明玉依赖的并非全是林屋山的势力,而是暗中另有奥援,但是目前还找不到头绪。今日来钱塘,假佐让职下问问郎君,看这边有没有什么情报……”
卧虎司是搞情报的老祖宗,结果现在反过来向徐佑求助,由此可见,拨给冬至的上百万钱的活动经费没有白花。古往今来,搞情报这种事,领导者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不然没有周领导的特&;amp;bsp;科,未必能比得过戴领导的中&;amp;bsp;统,冬至在船阁磨练了一身好本事,比起卧虎司的那些人也不遑多让。
徐佑叹道:“贵司都没能摸透都明玉的底细,我这自然也没法子。不过,偌大的扬州,除了佛道两教、诸姓门阀,还有什么势力能够轻易的派出六品上的高手呢?”
王复眉头紧皱,明显也在寻思这个问题。冬至突然问道:“王郎君可知道风门?”
王复愕然抬头,满脸的惊讶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道:“你……你竟知道风门?”
冬至矜持的笑道:“以前在船阁时偶然听到过,眼下对都明玉的调查陷入绝路,我才突然想起了风门。听说风门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卧虎司若是有门路联系上,不如去打听一下?”
王复犹豫了下,似乎在斟酌该说不该说,末了横了心,现在不是隐瞒的时候,道:“女郎有所不知,风门行事诡秘,除非得到允许,否则极难找到他们的行踪,就算侥幸联系上,也不会和你达成任何交易。”
之前徐佑能够和风门合作,主要是有何濡引荐,否则的话,根本不可能产生任何交集。冬至眉头一挑,道:“连司隶府卧虎司,风门也敢拒绝?”
王复再次露出苦笑,道:“我不是长他人威风,别说卧虎司,恐怕整个司隶府,风门也未必看在眼中……”
冬至和徐佑忽视一眼,两人同时发现,他们对风门的认知出现了一点点的偏差,或许,这个神秘组织背后的靠山,并不是贺氏一族。
因为,区区一个贺氏,还没有资格让司隶府低头!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
风门的神秘和强大,远超徐佑之前的预料。他突然想起另一个同样强大而神秘的组织,也就是四夭箭所在的那个暗杀机构,只是不知道,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毕竟,情报贩子、妓女和杀手,从来都是地下世界最稳固的铁三角。
徐佑手指轻轻敲打着腿面,问道:“查到林屋山丢失的库银哪里去了吗?”
王复惭愧道:“尚未有线索。”
徐佑能够发现刘彖和都明玉的关系,主要是事先安插的钉子,在机缘巧合之下通风报信,加上左彣以小宗师之尊去亲自跟踪打探,这才管中窥豹,查到了那根细不可见的暗线。可是卧虎司威名在外,不同于冬至手中刚刚成立不久的情报机构,任他都明玉再小心,二十辆牛车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却耗时三月,仍旧没能查到小曲山来,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都明玉有奥援,或许就是为了专门对付卧虎司的调查而请来的厉害角色,能够在悄无声息中清理了所有可能导致暴露的痕迹,所以卧虎司如同无头苍蝇般在扬州四处碰壁,却苦恼找不到破壁的方法。
徐佑沉思。
这个奥援,会不会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风门呢?
他的目光不经意的扫过王复,王复低垂着头,双手看似恭谨的放在腿上,脸色平淡,可是感应到徐佑的视线,身子略微有些僵硬,不像方才那么的随意自然。
冬至毕竟城府稍浅,唇角浮现一丝得意,卧虎司找不到的线索,她却轻而易举的搞到了手,虽说只是偶然,但心理上依旧占据了上风。
她按捺不住,想要告诉王复如何追查失踪的库银,不过说之前要征求徐佑的同意。在她想来,现在双方合作,刘彖又是敌人,引卧虎司去查查他,百利而无一害,徐佑没有反对的道理。
可出乎意料的是,徐佑看到她问询的眼神,微微摇了摇头。冬至心中万分不解,但是跟了徐佑这么久,她已经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提出反对意见,什么时候要以郞主的意志为尊,不能有丝毫的违背!
王复没有从徐佑处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等告辞的时候,履霜已经准备好了回赠的礼物,整整齐齐的放在牛车上,不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