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贵子-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幻娑豢傻谩

    好似冥冥中自有天意,目前为止,徐佑生命里出现的两个最亲近的女郎,全都离开他去了金陵。或许这昭示着某种神秘不可预兆的将来,他的归宿,也在那烟雨秦淮笼罩的金陵城。

    在张玄机离开的第十一天,朝廷的旨意抵达吴县,徐佑恢复士籍,赐明玉山,金十斤,银千两,钱三百万,丝绢万匹,以及明玉山周边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五十六顷,含三湖、二山,桑、榆、果、麻的园子共二十七处。这样的封赏不可谓不厚,但几乎全部局限在经济方面,除了士籍带来的少数特权,没有任何政治方面的奖励。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甚至远远超出徐佑的估计,他的目标本来只有两个,一个是士籍,一个是明玉山,多出来的,权当意外之喜。

    吴县,该离开了!

    徐佑辞别了顾允和一众好友,没让任何人相送,低调的带着静苑的婢女部曲们轻车简从往钱塘进发。行至半途,突然听到后面如落雷的马蹄声,灰尘四起,似乎有大队人马在飞速接近。

    左彣立刻下令,吴善苍处擎刀在手,围成圆阵,将徐佑等护卫在中心;严阵以待哦。虽说白贼平定,可世道未必太平,小心些总是好的。来人到了眼前,竟是刚刚从金陵出任扬州卧虎司假佐的王复。

    今时不同往日,以前见到王复,他总是孤身一人,来去悄无声息,这次露面,身后足足跟了十八骑,威风凛凛。

    翻身下马,王复没穿卧虎司的穷奇服,打扮的像是游走四方的行商,隔着七八步外,躬身作揖,道:“徐郎君,我刚抵吴县,就听闻你回转钱塘,恐错失一面,匆忙赶来相送,惊扰莫怪。”

    徐佑从层层护卫中走出来,笑道:“难得假佐有心,佑实不敢当。我本来打算等假佐履职,拜见后再回钱塘,无奈久等不至,差点错过了。”

    王复虽升高位,可姿态依旧放得极低,道:“该我来拜见郎君才是!请,复略备薄酒,为郎君壮行!”

    卧虎司的徒隶于路边搭了矮脚几和胡凳,奉上酒水,两人对面而坐,王复连敬了三杯酒,道:“知道郎君不善饮,随意即可,我心中高兴,多喝一点。”

    徐佑却没有落王复的面子,跟着喝了三杯,佯作埋怨,道:“我虽不善饮,但假佐的酒岂能不喝?以后莫要说这些见外的话!”

    王复听言更加的高兴,颇有些推心置腹的道:“承蒙郎君高看,此恩此德,我铭记在心!”

    “假佐言重了!”

    徐佑心中奇怪,这不过是场面上的客套话,王复在卧虎司多年,怎么也不至于因为这么点为人处世的小伎俩就感恩戴德。

    王复叹道:“要不是郎君替我在从事面前美言,此次扬州假佐一职,众多中都官盯着,未必能够落到我的头上。郎君施恩不图报,可我却不是那忘恩负义的小人,日后但凡有差遣,卧虎司自我以下,无不尽心尽力!”

    原来如此。

    孟行春上次来时特意说过,徐佑若在扬州有麻烦,皆可去找王复,他绝不会怠慢,没想到却是暗中送了一个大大的人情。

    又客套了几句,王复道:“此来还有一件事,我们找到百画的下落了!”

    “嗯?她现在何处?可……可安好吗?”

    徐佑喜从心来,形色于外,尤其问到安好二字,声音不由的颤抖了几分。王复瞧在眼里,很是敬佩徐佑的为人。这不是做作充数的虚伪,而是真真正正的关心。想那百画,不过区区一个奴婢,而且根据线报,徐佑和她清清白白,不过在明玉山上相处过一段时日,却惦念至此,果然君子!

    “她从益州逃脱后,不知躲藏到了哪里,从事多次吩咐益州的同僚用心查访,却都徒劳无功。直到两个月前,百画突然出现,却是在楚国和凉国的边境,跟随一支凉国的行商车队去了长安。”

    徐佑紧锁眉头,长安是西凉的国都,百画到底经历了什么,怎么会和西凉人扯上了关系?她从那宁州商人手里逃脱后,为何不去报官,消失的这两年,又在哪里安身活命?

    脑海里浮现那个嘻嘻哈哈、无忧无虑的少女模样,世道艰难,不仅磨砺人心,也考验人性,谁也不知道百画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但她一个小女娘于这虎狼环伺的江湖中漂泊流离,遭遇不问可知。

    王复惭愧道:“百画入了西凉,我们的人没办法继续跟进,实在有负郎君嘱托……”

    徐佑心中悲痛,起身作揖,道:“多谢假佐告知她的下落,不管这样,至少活着……活着就还有希望!”

    和王复作别,沿途再无耽误,两天之后,徐佑一行出现在钱塘城外。大战后的破败,让曾经繁华无比的钱塘内外的满目疮痍,许多家破人亡、无处可去的流民聚集在道路两侧,看到衣褶光鲜的人,立刻蜂拥而上,哭喊着求点食物充饥。

    “冬至,钱塘县新任县令是谁?朝廷拨了那么多的米粮,为什么不赈济流民?”

    徐佑将他们随身携带的干粮都送给了这些面黄肌瘦的可怜人,看着狼吞虎咽差点噎到的小孩子,眼睛里透着无名的怒火。

    “新任县令是兰陵萧氏的萧纯,年纪在二十四五左右。”

    “曾任何官?”

    “未曾有过地方的历练,萧纯博学有才思,此次因举秀才而出仕!”

    兰陵萧氏的人?

    徐佑隐约察觉到一些异样,从萧玉树开始,萧氏似乎突然对扬州重视起来。不过钱塘遭逢大难,正是百废俱兴的时候,急需熟悉政务的干练之才主政,才有望在最短时间内改变眼前的这一切。

    现在倒好,来了个门阀子弟,先不说是不是纨绔, 至少从城外的现状看起来,并不是合适的人选。

    “走吧,入城!”

    徐佑刚要动身,一辆拉满了尸体的无棚柴车晃荡着驶出了城门,尸臭迎风而来,闻着就几乎吐了满地。刚刚还围堵着徐佑讨要食物的流民立刻一哄而散,不知是怕了臭,还是怕尸体有瘟疫,沾了晦气。

    徐佑让到路侧,目送柴车远去,距离钱塘收复已经二十多日,可堆积的尸体却还没有全部运出来,细思之下,唯有悲凉。

    张墨逐渐适应了黑暗,也适应了每隔两三日,屋顶就会启开,然后是绳索系着的竹筐和食物。他不再喊,也不再问,如同行尸走肉,麻木的维持着基本的生命状态。

    绝望到极致,其实倒变得很冷静!

    直到某一天,随着竹筐下来的是个人,没有光,看不到脸,但他的声音很柔和,听起来似乎可以信任。

    “张郎君,楚朝大赦天下,你是首逆,已诏令必诛。我今日来,是想问问你,要不要活命?”

    张墨没有做声。

    “活命很简单,听我的吩咐,我可以送你出城,然后到一个连司隶府都找不到的地方。”他顿了顿,语气十分诚恳,道:“若你想死,我也可以成全你,死后就埋在这石室里,同样让司隶府找不到。”

    “你是谁?”

    过了许久,张墨终于开口,多日未曾说话,他的嗓音沙哑刺耳,在空旷的石室里回荡,犹如鬼音渺渺。

    那人笑了笑,道:“我是你的救命恩人,若不是我,你早跟其他人一样,溺毙在钱塘江里。”

    “什么?”

    “对了,你还不知道,大吴已经覆灭了……”那人叹了口气,道:“都明玉死在孙冠的手中,其他人大半喂了江中之鱼,少半做了刀下亡魂。”

    “啊?”张墨浑身一震,道:“我母亲呢?她好好的,是不是?”

    “我也想瞒着你,但……令堂于城破当日,被中军乱刀分尸而死,人头悬挂城门曝晒三天,萧玉树说……说此为天下负恩者诫!”

    噗!

    张墨吐出一口鲜血,熬了这么多日,身体和心理的压力让他已经不堪重负,骤然听闻母亲死状如此凄惨,哪里还忍得住,顿时晕死过去。

    那人急忙上前,手指连点,为他推宫过血,疏通郁结堵塞的经脉,一炷香后,又是一口鲜血,人却悠悠醒了过来。

    “不疑兄,你虽然投了大吴,却也是为形势所逼,楚国皇帝要是体谅你的苦衷,杀你也就够了,何苦拿着行将就木的老人出气?这样残忍狠毒的暴君,你说,该不该死?”

    “母亲,孩儿不孝,孩儿不孝!”

    张墨跪在地上,蜷缩一团。悲到了极致,根本发不出声,也流不出泪,双手死死抓入石缝,指甲崩裂,鲜血直流,眼眸里全是深入骨髓的恨意,突然仰头怒喊:“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那日之后,张墨不发一言,跟着那人出了石室,洗了澡换了衣服,大吃大喝了三天,然后跳入屎尿漂浮的粪池浸泡了半响,弄的蓬头垢面,躲在了运尸体的柴车中,口鼻全是尸臭和秽物,可他却感觉不到任何的不适。

    直到从木板的缝隙看到徐佑,阳光斜射,徐佑的脸坚毅而清澈,一身白衣,长身玉立,矗立在众多流民旁边,仿佛神仙中人。

    他咧嘴笑了,泪水如泉而下。

    微之,从此人间鬼蜮,再见无期,

    你且安好,可我,绝不认命!
………………………………

第四十五章  三万两白银

    城内的情况要比城外稍好一些,尚保存完好的房舍,若是主人死在了战乱里,则分给无家可归的民众暂时居住。但这只是安抚了小部分而已,仍有很多人呆在大火焚烧过的危房里,一旦遇到暴雨,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

    粮食和衣物也不够,天气还算暖和,对衣物的需求可以容忍,但粮食却等不得。官府每天施舍稀粥两碗,仅可吊命,难以裹腹。

    更有甚者,有些无赖子游侠儿拉帮结伙,趁势将无人认领的田舍财物据为己有,或欺男霸女,或耀武扬威,或强掠偷盗,几成一大害。

    徐佑入城不过半个时辰,稍作打听,就听到老百姓无数的怨言,这样的怨言在大乱初平时相当的可怕,一旦积累到临界点,爆发出来的能量,会将整个钱塘炸成粉碎。

    很显然,那位萧纯萧县令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徐佑拜见明府!”

    萧纯的样貌跟萧玉树有几分相似,英俊不凡,但是更柔和些,身上的书卷味也更浓,看到徐佑倒是没什么顶级门阀子弟的架子,亲自降阶相迎,表现的十分欢喜。

    “微之,可算把你盼来了!”

    萧纯携着徐佑的手,并肩往县衙二堂走去,道:“八叔对你赞不绝口,多次叮嘱,让我来钱塘后一定要先去拜访你,凡有疑难,多向微之请教,定可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徐佑笑着谦逊了两句,萧玉树在钱塘的杀伐果断,给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这样的人物,每说一句话都要揉碎了仔细的斟酌,他让萧纯多和自己亲近,是不是暗含监视之意?

    进了二堂,里面打扫的很干净,但摆设器具却陈旧破败,还有些刀砍火烧过的痕迹。萧纯皱了皱眉,转瞬舒展开了,带着歉意,道:“让微之见笑了,下人们太偷懒,我昨天吩咐的事,今天还没有做好。”

    外面的百姓朝不保夕,身为一县明府,却还在斤斤计较桌凳这样的小事,徐佑脸上不动声色,道:“怕不是下人们偷懒,钱塘现在恐怕没有上好的器具,大部分士族的家宅都被白贼屠戮抢夺一空,就算存有好的,那也满是死人的晦气,不合明府的身份。”

    “说的也是,哎,我来的匆忙,没料到钱塘是这样凌乱不堪的所在,早知如此,该从金陵运些常用的东西过来。”

    徐佑落了座,径自问起明玉山和周边土地果园的地契。萧纯同样接了旨意,丝毫不敢怠慢,忙让下人将地契取来,道:“几日前一到钱塘,立刻就准备好了,微之只需画押即可。以明玉山为界,周边三十三里,从今个起,都是微之的田产了。”

    徐佑拿起地契,上面各种红印盖的齐全,验看无误,当即签字画押。重生三年,漂泊千里,至此方有了真正的容身之地。

    跟静苑不同,静苑只是住处,而明玉山乃至周边三十三里,却是他的根基。这个根基当下还很薄弱,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了根,才有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日。

    接着又说了点闲话,徐佑对这位新任明府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以不敢耽误公务为由,起身告辞,萧纯挽留了几句,也不再坚持,礼送他出府。

    “郎君,我们今晚住哪?”

    城里没有逆旅开业,静苑烧成了废墟,至宾楼现在住的都是流民,詹泓也在这场动乱里丢了性命,整个詹氏几近被夷族,另外一些有往来的朋友要么劫后余生,自身难保,要么破家舍财,有心无力,现在这个局面,打扰谁都不合适。

    徐佑想了想,道:“去明玉山!”

    几年后重临明玉山,和詹文君的那一幕幕似乎还在眼前,自朝廷封禁以后,这里就逐渐荒芜了。后来白贼祸乱,派兵上山也没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又因为距离县城较远,缺乏战略价值,没受到过多的滋扰破坏,所以很多房舍保存完好,比起城内的破败算是侥幸。

    冬至故地重游,感概万千,来到明玉居前,抚摸着门前的老树,想着短短数年,物是人非,眼泪悄然滑落。

    履霜从后面轻轻的环住她的肩头,安慰道:“傻瓜,这不是回来了吗?我们都在的,一家人,都在这里!”

    徐佑的脸上挂着笑意,却没有像安慰秋分那样去揉冬至的发髻,这一点,不说亲疏有别,但至少也有些许的不同。

    “冬至,你对这里最熟,安排下大家的住处,尽量集中一起,不要分散。”

    徐佑最懂人心,唯有忙碌起来,才能减少胡思乱想的机会,因此将整理明玉山的重任交给冬至。

    冬至擦干泪水,道:“诺!”转身立刻忙碌起来,给李木严阳吴善苍处他们分配任务,有的搬运东西,有的清扫尘垢,有的挑担山泉,有的生火做饭,各司其职,很快就让山中别院焕然一新。

    “小郎,明玉山共有各类院落二十六座,房舍二百七十余间,其他观景、赏月、抚琴、怡情的亭台楼阁共数十处,米仓、盐仓、布仓各五,钱库有二,水井若干……”

    冬至手捧潢纸册,细致的跟徐佑讲解明玉山上的主要构成,徐佑一一听了,也不由对这个时代的大富豪们的奢靡无度咋舌不已,沉吟了片刻,道:“我们现在人太少了,不需要这么多,除了居住所需的房舍之外,其余的可以先封存起来,保持基本的维护即可。另外米仓、盐仓都已空了,需要尽快从吴县买进充实仓储,此事履霜去办。朝廷赏赐的金银钱和万匹绢布,放入钱库和布仓,李木,你派人专职看守,不可轻疏。苍处,在山下设卡,等闲不得任何人进山。还有,风虎明日下山,去城外流民聚集的地方,招些人来,最好身世清白,有儿有女有牵挂的,实在不可,允你自行决定。”

    几道命令下去,众人齐齐施礼,大声道:“诺!”

    “好了,这几天鞍马劳顿,大家都早点休息。”

    第二日,徐佑从睡梦中醒来,听着满耳的鸟鸣,昏沉沉的脑袋立刻清醒了几分。履霜推门进来,笑道:“小郎,该起床用早膳了!”

    徐佑伸了懒腰,翻身坐起,在履霜服侍下穿好衣服,推门出去。他住的这个院子名叫忘忧,出门就可以欣赏云海劲松,建造的十分雅致,不多一分,不少一分,可谓匠心独运,别有洞天。

    “清明!”

    清明应声出现在徐佑身前十余步外,好像他一直就站在那里等候着似的。对他这种鬼魅至极的身法,徐佑已经见怪不怪,道:“走,陪我四处看看!”

    上次来明玉山是做客,许多地方没有去过,介于身份也不方便去,这次做了主人,自然要好好欣赏欣赏山中的美景。两人沿着山路,随心而行,时而东峰,时而南麓,时而盘旋而上,时而蜿蜒往下,一边赏景观花,一边聊天聊地。清明学识渊博,经史子集,医卜星象,可以说无所不知,只不过他的经历太过凄惨,又多多少少受到陈蟾的影响,对许多事物的看法跟常人的视角不太相同,但也因此可以让徐佑从另外的角度思考某些约定俗成的见解,感觉大为新奇。

    “是这里了么?”站在北麓一处山壁前面足足有半柱香时间没有挪动,清明突然问道。

    徐佑笑了笑,道:“你猜到我在找东西?”

    “郎君看似没有目的,随意走动,可脚下的路却始终往北麓来,我要是再猜不到,那就太蠢了些。”

    徐佑既然带清明来,就没打算瞒着他。郭勉赠与的三万两白银,只有他和何濡知道,现在之所以告诉清明,是因为他这个人无欲无求,对金钱毫无占有欲,属于完全可信。

    当然,并不是说徐佑不信任履霜冬至惊蛰他们,而是徐佑不愿意用三万两白银去考验他们的意志和忠诚,这样对大家都不是好的选择。

    人性,复杂而善变,背叛和忠诚之间,永远会有一条看不见的红线,不去试探,就不会知道这条红线在哪里,可如果去试探了,结果从来不会尽如人意。

    伸手敲了敲,没有什么异样,上下摩挲了一会,也没发现破绽。徐佑耸耸肩,道:“藏的太隐蔽了,你来!”

    清明并不像徐佑那样又敲又摸,而是侧耳仔细的听,足足听了一刻钟,食指顺着山体的某个并不存在的缝隙由上往下,来到一点,然后用力按下。

    咯吱的刺耳声响起,那个点往里凹陷,露出两个足有小臂粗细的大铁环,清明拉了拉它,纹丝不动,双脚猛然立地,慢慢气运于手,直到脸憋得通红,却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不行!”清明放弃了,道:“这里面的机关应该连着某种千斤重物,我力所不及,或许风虎郎君可以试试。”

    能藏住三万两白银的宝库,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防护,连清明都打不开,可想而知,徐佑找对了地方,而郭勉也没有撒谎。

    既然地方对了,白银如山,在里面又跑不掉,徐佑并不着急,道:“我们走吧,今日只是散心,改日再来。”

    清明点点头,神色自然的跟着徐佑离开。他不问里面有什么,也不问徐佑为何只带自己来,更不提左彣和其他人。

    作为朋友,清明也许不是那种可以安慰你、听你诉苦的知己,但作为部曲和心腹,他无疑是最理想的人选。
………………………………

第四十六章  香消玉殒

    两天的时间,左彣领上山了七十八人,这些人老弱妇孺皆有,但青壮年占了大数,都是有家有户却丧失了土地的流民,为了口饭吃自愿依附徐佑,成为明玉山的佃户。

    之所以招佃户,是因为周边二百多顷的土地需要耕种,且人丁兴旺,才有家族。徐佑想要重振徐氏,就要想尽办法逐渐的扩充人口,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

    里面有个老者叫周彭,五十出头,识几个字,明达事理,在流民里比较有威望,徐佑让他作了佃户们的头头,并且言明租税只收三成。

    按照楚国的法令,凡佃户耕种主人的土地,所有收成须交纳五成,也就是一半,负担不可谓不重。徐佑只收三成,那可是百年罕见的大善,立刻让这群飘零无依的可怜人跪地死命的磕头,庄稼人朴实,受点滴恩惠,恨不得涌泉报之。

    徐佑手下,无论履霜冬至,还是左彣何濡,几乎都没怎么侍候过土地,对农事不算精通,有了周彭这个一辈子扎根土地的老庄稼汉帮忙,如何分配土地耕种就容易了许多。

    冬至起先还不放心,全程监督,跟了三四天,回来向徐佑报告说尽可放心,周彭恨不得白天黑夜住到地里,凡事安排的井井有条,处事公平公正,用来管理佃户们,是个不错的选择。

    明玉山周边水系众多,土地向来肥沃,精耕细作的良田几乎占了多半,只要不是瞎胡闹,粮食果蔬的产出绝不是问题。

    不再操心农事,徐佑带着左彣和清明简单的化了妆,每日游街串巷,察看钱塘的局势。萧纯终于开始针对流民采取措施,却是动用武力,将城内非钱塘户籍的流民驱赶出去,城外只准逗留三日,每日一碗稀粥,三日后若不离开,则断粮断炊,彻底不予接济。

    用萧纯的话说,朝廷只给了他牧守一县的职权,也只拨了供给钱塘一县的粮米,养不活那么多人,也管不得太多人的死活。可由于白贼当初挟持了太多其他郡县的百姓到钱塘来生活,现在赶他们走,原来的住处早被毁了,或者家当积蓄也都从老家带来了钱塘,回去就算不饿死在路上,也要备受各种欺凌。

    有人不想走,自然有人愿意走,落叶归根,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念头,对这些愿意走的人,萧纯给每人发了一斤干粮,路近的凑活着还能顶住,路远的只能死活各安天命。一时不愿走的,愿意走的,大家都不满意,城内城外,纷纷扰扰,吵闹个不休,甚至有流民开始私下联合,所谋为何,不言而喻。

    徐佑再次拜见萧纯,欲提点解决当前困局的建议,可萧纯顾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