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贵子-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郎!”

    冬至直接冲了过来,抱住徐佑,她的情感奔放且外露,眼眶已然泛红,啜泣着道:“你总算回来了!”

    徐佑摸了摸她的头,柔声道:“是,我平安回来,以后不用再忧心!”

    “嗯!”冬至用力的点头,依依不舍的离开徐佑温暖的怀抱,擦了擦眼角的泪滴,展颜笑道:“我就知道,天下事没有能够难住小郎的!”

    徐佑却没有她这么乐观,这次潜入鹤鸣山,可谓九死一生,稍有不慎,小命就得交代在那里了,道:“侥幸而已!”

    当着於菟的面,这些内情不能透露,简单说了两句话,徐佑让冬至去召集所有人在山半腰处的广场集合。对外说是闭关,可过了这么久,也该露露面了,免得人心不稳,徒生是非!

    见到徐佑顺利出关,那些佃客们全都洋溢着真心的喜悦,毕竟唯有徐佑在,明玉山才在,有了明玉山,他们才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不至于流离失所,今日不知明日。

    勉慰了几句话,得知今年的收成极好,除了粮食,茶园果园也都丰收,徐佑特意找来这季的明前、雨前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只是现在的人们暴殄天物,只懂得牛嚼牡丹,生吞硬咽,全然浪费了这些好茶叶。

    忙完琐事,又去见祖骓。去年离开钱塘时,徐佑暗中做了许多布置,其中之一,就是交给祖骓一本名为天经玉算的书,里面详细记录了阿里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以及初级方程式的具体解法、各种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分数小数代数等等等等。这些东西都十分浅显,还没有《九章算术》里的题目复杂,但是万丈高楼平地起,所谓的天经玉算,是跟这个时代的算筹法完全不同的一种数学运算规则,想要学会,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比如履霜,她对算筹一道只是粗通,所以学起来事半功倍,进展神速。但祖骓不同,他已经站在了这个时代数学界的巅峰,许多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几乎成了他的本能,要重新改变思路,再从山脚一步步攀爬,确实有一点点的艰难。

    不过,一旦掌握了这种数学思维,祖骓将是南北两朝除了徐佑之外,最有可能完全掌握天经玉算的那个人,甚至可以将两者融会贯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万物皆数——毕达哥拉斯!

    祖骓的房间跟当初徐佑在兵营看到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的杂乱无章,没有下脚的地方。不过,也有点不同,以前摆放在屋子里的是数量极多的算筹,现在是满屋子飘的纸张。徐佑随便捡起一张,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各种方程式,从一元一次到二元一次,解答的十分详尽。原来祖骓活学活用,用徐佑交给他的方程解法,去把之前那些著名的算经题目重新解了一次,既可验证对错,也可加深理解。

    “先生!”

    “先生!”

    祖骓正伏案解题,徐佑连喊数声,才从沉迷中清醒过来,双目恍惚的看了看徐佑,愣了片刻才急忙站起。他向来不拘俗礼,一把抓住徐佑的手,道:“快来看,这道题该如何解?”

    徐佑跟着他走到案前,只看了一眼,差点下巴都掉了,这竟然是一道三次方程题。他摸摸鼻子,苦笑道:“先生,我只让你学初级玉算,你怎么都开始解三次方程了?”

    “四月初的时候突降大雨,明玉山西侧的翠羽湖暴涨,为了防洪水淹没田地,需要造堤,可鉴于地势,堤坝的东西两头宽狭不同、高亦不同,如何能在确定人力和天数的前提下,保证工程延续不断,就产生了三次方程的问题……”

    徐佑知道,最早提出三次方程并给出解法的是北周的王孝通,原因正是研究土木工程时的发现。不过后来经钱宝琮考证,南北朝时祖冲之已可解三次方程,比王孝通更加高明。眼前的祖骓和祖冲之不是同一个人,可他们的轨迹却越来越相似,很多时候,徐佑都会在这种似是而非的错觉中迷失了对时空的敬畏感和辨识度,仿佛他还在那个熟悉的世界里,只是一不小心往前跨越了千年!

    “简单来说,解三次方程,要遵循‘商常为正,实常为负,从常为正,益常为负’的原则……”

    徐佑将秦九韶算法的基本方法告诉祖骓,然后看着他从若有所思到欣喜如狂,连徐佑都顾不得招呼就要重新回到解题的美妙境界里去。

    “别急,先等等!”徐佑没办法,对这个数痴不能太客气,忙伸手拦住他的路,道:“先生帮我另外个忙,我教你因式法、换元法来解三次方程!”

    祖骓眼睛冒着光,道:“竟有这么多解法?”

    徐佑肯定的点点头,道:“除过这些,还有个天经式,可以解所有的三次方程。”他把所有的定理和方程式都称为天经式,这样便于理解和统一。

    “好!”

    祖骓终于放下了手中毛笔,和徐佑出门下山往县城去。路上共乘一辆牛车,颠簸中徐佑问道:“先生,牛车只有两个车轮,前后摇摆不定,乘坐既不舒适,也行不快,为何不用四个车轮呢?”

    “四轮车早在秦时就已有了,固然比两轮车舒适,但一来耗费畜力,价值不菲;二来转向困难,出入不便,也就逐渐没落了。至于现在,郎君请看地上……”

    徐佑低头看去,由于之前的大雨,地上泥泞堆积,刚放晴后又被各种牛车柴车轮车碾压,形成了厚厚的车辙印。他们乘坐的牛车的车轮,就在这两道车辙印里行进着,就像火车固定的轨道,想要越轨而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祖骓笑道:“这么多年,大家都用两轮车出行,由于统一了车轴的尺寸,道路皆形成了这种深厚又坚固的辙痕,若是再用四轮车,直路时还好说,弯路时怎么办呢?四轮车转向的角度比两轮车要大的多,根本无法利用车辙印……”

    徐佑思索了会,道:“先生,若是只为达官贵人们造四轮车,你认为这些难题之中,最难的解决的是哪一个?”

    “最难的是转向!”祖骓不假思索的道:“四轮车就算造出来,普通人家也用不起,所以畜力对门阀士族来说不是问题。至于车辙印,其实也不要紧,贵人们一般不会来这些乡野小道,若在城中,或者走驿道,那可是大道如砥,其直如矢,只要解决了转向问题,四轮车跑起来又快又稳,自然为上上之选!”

    《诗经•小雅》里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的诗句,也就是说那时古人已经懂得夯土筑路,并利用石灰稳定土壤的法子,造出的路坚硬如磨石,笔直如线。到了秦朝,更是以咸阳为中心,造驰道、直道、五尺道以及新道,构建了遍布全国的道路网,堪称奇迹。

    其时,中国古代之所以没有向欧洲那样从两轮过度到四轮,除过地形和道路问题,转向装置的缺乏是最大的阻碍。徐佑深知这一点,所以自从何濡说钱财用度棘手,他便把赚钱的主意打到了四轮牛车上来,不需要多造,更不需要普及,只要让那些门阀贵族们认识到乘坐四轮车是身份的象征,并且确实比两轮车更舒服更快捷,销量和收益就不再是问题!

    “转向,”徐佑微微笑道:“其实不难!”

    祖骓愕然!
………………………………

第一百章 郑君草,徐郎豕

    “先生,你能大概给我讲一下两轮车的构成么?”

    祖骓再次愕然。

    你连两轮车都没搞明白,还妄想造出困扰了数千年的四轮转向问题?不过想归想,徐佑问了话,他自然要给出答案。

    “两轮车由舆、辕、轮、輹、輹、轴、軎、辖、辋、辐等构成,舆和辕就不提了,要让牛车安全行进,主要靠轴和轮。车轴横于舆下,在舆的底部安两块木头,用革带将轴绑在上面,称为“輹”;因其形状看上去像只趴伏的兔子,也称“伏兔”这个主要是为了减少颠簸和震荡……”

    徐佑点点,这就是最早的避震器,道:“先生接着说!”

    “轮的中心是一个有孔的圆木,称为“輹”,用以贯轴。轴两端露出毂外,末端套有青铜或铁制的轴头,称为“軎”。轴上有孔,用以纳“辖”,以防车轮脱落。辖多以青铜或铁制成,扁长形,俗称销子。轮的边框,称为“辋”。辋和毂之间以“辐”相连……”

    这时代的车轮辐条一般为三十根,所有辐条都向车毂集中,称为“辐辏”,这也是成语“商贾辐辏”的来历。

    徐佑听完祖骓的讲解,笑道:“等会到了城里,我给先生画一幅画,你看了后就会明白怎么解决转向的难题!”

    祖骓默然不语,他对徐佑的术算惊为天人,并对雷霆砲赞不绝口,可不代表他就跟冬至他们一样盲从,觉得徐佑无所不能。四轮转向让古往今来多少能工巧匠为难了这么多年,岂会像徐佑说的那般容易?

    “好吧,我静等郎君的画!”

    他没把话说死,毕竟徐佑,可是曾经创造过奇迹的人!

    祖骓衷心希望,这一次,眼前的少年郎君不是说大话,而是真的胸有成竹,那样的话,实为开天辟地的一大创举!

    入了城,让祖骓先去天青坊休息,徐佑带着清明去拜访县令萧纯。这位钱塘父母官为政一年多来,恶行倒也没有,善举自是不多,整日里游山玩水,赏花戏月,颇得无为而治的精髓。

    “见过明府!”

    萧纯甚至呆了一会,才勉强认出说话的人是徐佑,说来他们交往不多,只见过寥寥数面而已,笑道:“微之出关了?听人说你闭关为《春秋》作注,实在让萧某敬仰钦佩。想那郑玄,先师从第五元先习《京氏易》、《公羊春秋》,又跟张恭祖习《周官》、《左氏春秋》,后来又西入函谷关跟随马融多年,年过四十,这才杜门注疏,潜心著述,可一遇服子慎,却仍不敢再给《春秋》作注,拱手相让,方有了《服氏春秋注》传世。今日观微之雄心,已远胜郑玄了!”

    郑玄一代大儒,萧纯如此奚落,简直是当面打徐佑的耳光。徐佑寻思着最近他虽然没亲自登门拜访,可每逢节庆,冬至送来的礼物和钱财从没有少过,萧纯冷嘲热讽,所为何来?

    事有反常必为妖,徐佑脸上笑容不变,道:“明府谬赞了,郑康成独爱车前草,而我独爱‘执豕于牢;酌之用匏’。若论风雅,差之远矣!”

    魏晋之时,世人皆爱羊肉,猪肉属于下贱的品类,吃的人被认为同样下贱。之后几百年,一直如此,到了宋朝,仍旧有”贵人不肯食,贫人不解煮”的诗句。

    徐佑以《诗经》里的诗句,来说明他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粗鄙之人。而郑玄酷爱车前草,因此车前草又被称为郑君草,两者相比,自然是吃猪肉的他等而下之了。

    不过,徐佑巧妙的用自嘲避开了《春秋注》这个话题,既不得罪萧纯,也不至于让还未面世的注疏遭受池鱼之殃。

    果然,萧纯顿时忘了继续拿《春秋注》做文章,哈哈大笑,指着徐佑道:“今日才知道,名扬江东的幽夜逸光,竟然是执豕于牢的屠户!”

    从县衙出来,走到僻静处,徐佑和清明说起萧纯的咄咄逼人,奇怪的道:“没道理啊,我和萧玉树在平乱时好歹

    相处甚欢,又和萧纯无前怨无旧恨,他这么针对我,用意何在呢?”

    清明不在意这些,他在意的是徐佑受到的侮辱,所谓主辱臣死,身为部曲,岂能安心?

    “郎君,要不要?”

    他做了个隐蔽的手势,徐佑没好气的道:“不要冲动,萧氏的人是那么好杀的么?并且杀人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后患无穷。”

    “我保证做的天衣无缝。”

    徐佑停下脚步,担心的看了他一眼,道:“清明,你以前虽杀人,却并不嗜杀,甚至可以说有些抵触,现在怎么回事?”

    清明笑道:“郎君放心,以前我困在青鬼律里无法自拔,深知多杀一人,便要多陷进去一寸,若是不控制想要杀人的念头,早晚会人不人鬼不鬼,彻底坠入鬼道。如今过了六桥,识破迷障脱困而出,生杀予夺,全凭一心,我心中对萧纯有杀意,那就不必再遮掩,这才是青鬼律的妙义!”

    “青鬼律……”徐佑眼眸里透着几分凝重,过了片刻,道:“清明,若论对青鬼律的了解,世上无人比得上你,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困在那阴森鬼境这么多年,乍然脱困,如出笼之鸟,急欲振翅高飞,却忘记这天地也不过是另外一个牢笼,若是真的随心所欲,怕是会空欢喜一场,极大可能再坠鬼道,永无翻身之法了!”

    清明脸色微变,立在树下,身子纹丝不动!

    徐佑自去街边小店吃了碗馎饦,又坐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清明走了进来,坐到对面,身上衣衫可以看到汗渍印出的水迹。

    以他小宗师之尊,夏日几乎不会出汗,可见方才那番话,真的是当头棒喝,让清明醍醐灌顶。

    “要不是郎君提点,我几乎被眼前的自在荧惑了本心。”清明顿了顿,实在忍不住问道:“郎君武功尽失,可一眼就能看出青鬼律的症结所在,我实在不明白……”

    徐佑将另一碗馎饦推到清明面前,道:“我对青鬼律一知半解,只是明白一个道理,哪怕孙冠贵为大宗师,也绝不可能做任何事都全凭一心。你不过刚晋升小宗师而已,就有了生杀予夺,全凭一心的妄念,可知脚下的登山路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路径,若继续走下去,不仅登不上山巅,还可能落下万丈悬崖。”

    清明郑重的道:“是,清明谨记!”

    徐佑叹道:“不管什么道,无非是守心二字。天道在仁德,武道在止杀,止杀不是不杀人,而是杀必杀之人。”他看看左右,没人注意这边,笑道:“什么是必杀之人?和你有血海深仇的人,逼你陷入绝境的人,死了比活着对你更有利的人。比如萧纯,我其实并没有因为他的无礼而生气。这样的纨绔子弟,无非仗着萧氏的权势作威作福罢了,其人的城府和机心都不值一提,想要给他吃点苦头办法太多,不急于一时,更不必冒险杀之。”

    “诺!”

    吃完馎饦,徐佑去了天青坊,计青禾赶紧来拜,这段时日没见,他变得富态了不少,脸上红光外溢,已具备几分大商贾的气势了。想来是富婧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在徐佑手下又干的得心应手,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气色自然查不了。

    富婧生完孩子之后,一直在明玉山上修养,天青坊的事务都由计青禾一手操办。此人确实如何濡所说,极有才干,当初跟着商船出海,牵扯到和骆白衡以及溟海盗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他都协助李木处理的头头是道,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并且此人的妻子儿子都在掌控之中,属于绝对可以信任的部曲,因此在何濡的有意培养下,这几年交给他办的很多事都办的不错,连冬至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翻了翻天青坊的账簿,徐佑看了眼略有些紧张的计青禾,笑道:“怎么,怕我查账?”

    这是玩笑话,冬至的情报网每年花费的钱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若是连自家的这点产业都看不好,那可真是丢尽了徐佑的脸面。别说天青坊的账簿,就是计青禾每日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冬至那边都有详细的记录,恐怕比他自己都要了解自己。

    计青禾和徐佑接触的太少,内心深处对自家郞主很有些敬畏,闻言忙回禀道:“郞主心怀四方,志在高远,岂会介意这小小的天青坊的账目?但话说回来,郞主用人不疑,既然让我作了天青坊的掌柜,那就是信得过我,我只恨分身无术,不能日夜为郞主效死,又岂敢贪墨坊里的财物呢?”

    徐佑大笑,对清明道:“听听,能说会道,让人如沐春风。开门做生意,有这等的口才,还怕赚不到钱么?”

    计青禾也赔着笑,道:“都是郞主教的好!”

    “今日来,不是查账,也不是听你哄我开心。取笔墨和由禾大纸来!”

    计青禾吩咐下人取来笔墨,铺开由禾大纸,道:“郞主可是……要作画吗?”他从旁人口中听了徐佑太多传闻,可没听说过他会画画。不过人人皆知徐佑和顾允交好,顾允可是江东乃至整个天下首屈一指的大画师,耳濡目染,略作提点,就比得上别人十年之功。

    徐佑道:“听其翼说,你擅山水画?”

    “不敢说擅长,只是粗通!”

    “好,你执画笔,按我说的画!”

    足足一个时辰,画了改,改了画,计青禾才算领会了徐佑的意图,将完整的四轮转向装置画了出来。

    说是转向器,听着高大上,其实没有差速锁这种高科技,只是把前两个轮子装在一个车架上,后两个轮子装在另一个车架上,后面的车架放在前面个车架上由一根独立的立轴连接,这就是西方著名的四轮车转向问题的解决方案。

    “嗯?”

    祖骓在一边看着,眼睛先是迷惑,继而恍然,等徐佑给他讲解了大概了原理,几乎要跳起来,双手激动的拿着画纸,片刻也不舍得离开,口中不停的说:“原来这么简单,原来这么简单!”

    是啊,同样的这句话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了中国。他说,欧洲有的东西这里基本上都有,除了茶叶和印刷术。而他对雕版印刷术的评价是:极为巧妙,又超级简单,简单到看一眼就能明白!但是这么简单的东西欧洲始终没有发明出来。

    为什么呢?没有为什么,很多开创性的发明其实只是一个奇思妙想,简单的推开这扇门,就会看到另外的世界。可如果找不到这扇门,哪怕走遍千山万水,也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当然,说是简单,车轴和车架之间需要很多比较精密的器具来连接,具体的长度和宽度也和两轮车截然不同,得多次试验才能找到最舒适、最安全以及最大承重的比例。

    “这只是初步方案,以后可以再加入一个避震装置……”

    “避震?”

    “就是和伏兔差不多,可以减轻颠簸,增加舒适感和奢华度……”徐佑想的是螺旋压缩弹簧,但螺旋压缩弹簧对钢材质量和冶金技术要求很高。不过,中国古代最多的就是各种技术优先于理论的黑科技,比如1978年曾侯乙墓就出土了二十个螺旋弹簧,由黄金和铅锡合金制成,质地较软,和现在的螺旋压缩弹簧的外形一模一样,甚至更加的精密,只是很可惜没有弹性,具体用途至今不明。

    因此,只要徐佑提出想法,就可以召集最优秀的工匠试试看,并不要求后世那种螺旋压缩弹簧的蓄能能力和持久质量,只需比现在的伏兔减震效果好上几倍就可以了。

    若实在不行,还可以用动物肌腱代替,反正这个时代用动物肌腱来做弓弩、抛石机之类的技术十分成熟,也很可靠,所用的原理也跟弹簧的原理相同。

    “郎君,我要一个工坊!”祖骓迫不及待的想开工建造这个世界第一辆可以转向的四轮马车,那种急迫,甚至超过了他推算圆周率的热情。

    “我已经吩咐其翼,在明玉山北侧觅地造一工坊,暂命名为天工坊。先生若是不喜这个名字,我们可以再商量……”

    “天工坊?好!好名字!”祖骓道:“郎君,天工坊交给我,定不负所托!”

    徐佑笑道:“正要劳烦先生费心!”
………………………………

第一百零一章 青天有月来几时

    离开天青坊,经过东城时,徐佑下意识的往义舍那边望了望,这么久了不知道沙三青和莫夜来日子过的怎么样,应该没有再招惹什么麻烦,否则的话,冬至应该会向他禀告。

    在这个乱世,没消息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出城之后,徐佑绕道南行,去了位于钱塘渎的赵家船坊。坊主赵信年过三十,仪表堂堂,双眼大若铜铃,望之炯炯有神,见到徐佑,兴奋的手足无措,又是施礼,又是奉茶,甚至还让内眷出来一晤。

    想他一介商贾,偏要附庸风雅,又不通礼仪,自是闹出不少笑话。徐佑却无丝毫轻视和不悦之意,笑容满满,温良恭谨,对赵信的妻子表现出足够的敬重。冬至早有探报,赵信惧内,家中诸事,赵妻可做一大半的主。还有赵信那两个明显仰慕徐佑的漂亮女儿,也都一一巧妙应对,既不自外于人,也不过于亲近,显得极有分寸,让人顿生好感。只不过盏茶的工夫,就让赵信视为知己好友,就差剖心掏肝纳头就拜了!

    这时候的商贾但凡能够做大做强的,大都是信义之人,没有广告忽悠,全靠口碑传播,有几次弄虚作假的勾当,传出去就没法再继续做下去了。所以赵信的为人,徐佑让冬至认真调查过,属于可交之辈。

    徐佑此来,不仅仅是为了交朋友,要开天工坊,建厂买设备都是小事,重要的是缺乏足够的木匠。精通这门手艺的要么是官府百工院的匠户,要么早都被各大船坊和其他作坊雇佣,属于可遇不可求的稀缺人才。掏高薪挖人不是不行,但一般是挖不到的,匠人们受到契约的约束,也受社会道德的约束,后者的约束力更大,也更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