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贵子-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明摇头道:“骑虎难下!也不知谁放出的风声,现在人人尽知郎君要拜崔元修为师,若半道而废,恐怕旁人也是不肯接纳的……”

    言外之意,崔元修不要的弟子,别的大儒若收了去,岂不是表明自己不如人?人性是很复杂的东西,况且徐佑写《尚书正义》,无论如何避不开崔元修,眼下的局势,哪怕知道碰的头破血流,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已经四日了,小郎日日站足三四个时辰,这样闷热的天,换了别人,非搞出病来不可。”冬至越说越气,她原本就言语刻薄,跟了徐佑才略有收敛,这会怒火攻心,口上可不饶人,道:“崔元修毫无人心,夷獠之辈,就算拜入他门下也求不来尚书真义,还不如另觅他途……”

    “拜崔元修门下,只是为了容身金陵,不至招来四方猜疑,研习尚书算是附赠。清明说的对,骑虎难下啊,事到如今,崔氏的府门,我是不入不可了。”

    徐佑晋位小宗师,若非受严重的内伤,等闲不会受病痛折磨,不过他武功恢复的事只有寥寥数人知晓,若按常理推测,也到了露出疲态的时候了。

    “冬至,让杨顺去市坊寻一善作团扇的巧匠,我要做个小玩意。”

    又是一日,徐佑刚到清溪,沿途就聚集了很多人,有那大胆的女娘甚至走到近前往他怀里塞香囊和信笺,还有瓜果菜蔬,反正楚国风气大开,这样的事,算不得惊世骇俗。

    幸好苍处开路,徐佑没有太过狼狈,到了府门前,再次静立等候。正午时分,艳阳高照,身上隐隐透出汗渍,他探手入怀,拿了把折扇出来,潇洒之极的挥舞开来,轻轻的摇了摇。

    折扇的出现最早应该在宋朝,汉唐都是以团扇为主要形态,或圆或方或梅花或葵花,像这种可以折叠的扇形却从未面世。

    其时风在天,水在侧,波光潋滟,柳叶如丝,徐佑白色戎服裹身,眉目疏朗,颈长如鹅,骨秀如鹤,宛若神仙中人。

    尤其那折扇,仿佛神来之笔,徒然把他和那些喜欢执麈尾、穿峨袍的名士们区别开来,无论金陵还是江东,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正当众人被徐佑风神所迷,如痴如醉的时候,却见他突然屈膝,面露痛苦之色,软绵绵的倒在了地上!

    惊呼声顿时响彻清溪,苍处急忙上前负起徐佑,言说郞主中暍,也就是中暑的意思,急需寻医,然后分开拥挤如一堵墙的人潮,速速离去。

    是夜,金陵城为徐佑愁思不眠者无以计数,更有传闻说因他染恙而流下的女郎的眼泪,让秦淮河水上涨了三寸。不知谁人作诗道:

    风送秋荷满鼻香,月过疏帘夜正凉。

    自从一见徐郎后,断尽相思寸寸肠。
………………………………

第十三章 江东独步

    隔日,天光未亮,崔府门前的巷子里就挤满了人,无不翘首望着溪水之南。还有人开了盘口,赌徐佑会不会出现,粗略估计,赌徐佑不来的占据多数,毕竟昨天中暍晕倒,大家有目共睹,文人雅士嘛,羸弱的身子容不得继续,那也在情理之中。

    可不按常理出牌的徐佑注定要给金陵城注入新鲜血液,辰时正,俊秀的身姿准时跃入众人视野,不过是半卧在软塌之上,由四人抬着,脸色苍白如纸,透着时人最爱的病态之美。

    到了门前,徐佑艰难的从软塌下来,捂着嘴咳嗽了几声,让人禁不住怀疑下一刻就要晕倒。他整了整衣衫,双手恭谨的交叉身前,肃穆而立,哪怕摇摇欲坠,可谆谆向学之心却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崔老革委实过分,以幽夜逸光的大才,如果较真,谁做谁的师尊还得两说!若不是因为撰写《尚书正义》,何至于受这等的鸟气?”

    “你又懂得什么?崔公善《尚书》,江东无出其右。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徐郎君肯忍辱负重,自然有他的道理。”

    “再有道理,也不应该这样强人所难。崔元修仗势欺人,学识再高又有何用?”

    “徐佑好歹也是名满天下的才子,如此卑躬屈膝,给足了崔元修颜面,再怎么拿捏,也该见人一见。”

    “是啊,太不近人情了!”

    “清河崔氏……哼,投降索虏的天下高门,怪不得养出崔元修这样的人来……”

    “听说崔元修五短身材,面黑无须,额头高耸,骈齿而齇靤,相由心生,长得丑陋,人品能好到哪里去?”

    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粉,但徐佑的女粉明显要更多一些,战斗力更强,为崔元修辩解的人刚说两句就被喷的体无完肤,干脆闭嘴不语,免得被口水淹死。

    可不管外界如何骚乱,崔府的大门紧闭不开,时间一点点流逝,徐佑再撑不住,屈膝跪倒地上,汗落如雨,表情痛苦不堪。苍处急忙上前搀扶,徐佑摇头拒绝,竟端正上身,整理衣袍,直接跪地不起,旁观的人群立刻哗然。

    “崔元修,出来!”

    “狗匹夫,这会不敢露头了?”

    “害得人家郎君生病,却毫无仁心慈爱,读书读到狗身上了么?”

    “走走走,叫门去,我就不信他不出来!”

    眼看要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骚乱,徐佑焦急回头,试图以恳求的眼神安抚住众人的激动情绪,效果显而易见,那是毫无作用,无奈之下只好起身,对着四周团团作揖,道:“佑自钱塘不远千里来金陵求学,蒙诸君抬爱,心中感激不尽。但其错在我,而不在崔公。崔公早有明言,不再招收弟子,我厚颜拜见,原本就强人所难,若是再因此置崔公于不忍言的境地,佑的罪过大矣!”

    正在这时,一辆牛车在八名侍卫的严密保护下分开拥挤的人潮,沿着溪水岸边缓缓驶来。这牛车由四牛并列拉动,形制极高,品相更是上佳,顶盖竹蓬,车厢罩着碧纱,厢里及仰顶金涂镂面,上下前后眉镂鍱且加以玳瑁,车辕成长角龙形,涂成白象牙色,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车身和轮毂画着山林、奇瑞、游麟、飞凤,周边四角还有羽葆旒苏,金铃玉佩,随风起舞,发出金振之声。

    “好霸道的牛车,车上不知是什么人?”

    “你不是金陵本地的吧?”

    “你怎么知道?”

    “这车你也不认识,肯定不是金陵人。”那人满脸骄傲,仿佛这车跟他自家似的,道:“要说这车啊,可是大有来头,整个大楚只有一辆,再无二家!”

    “老兄,急死我了,别卖关子,快说说!”

    “此乃丹阳公主的辇驾!”那人神神秘秘的道:“仙游车!”

    “啊?这就仙游车?果然如传闻中华丽!”

    又有人凑了过来,低声道:“听闻丹阳公主美若天仙,也不知是真是假……”

    “咦,你也是外地来的?怎么今日这么多”

    徐佑叹了口气,虽然知道身在金陵,避免不了总要见面,可真到了这一刻,却又有点近乡情怯的怅然。不过他很快调整好情绪,丹阳公主安玉秀,已不再是那个困在钱塘绝境、对他言听计从的柔弱女子,现在的她高高在上,是安子道最宠爱的公主,因此,也是金陵城中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这样的人,哪怕做不成朋友,也没必要得罪她成为敌人!

    牛车在徐佑身前停下,一名侍卫上前打开珠帘,安玉秀走了出来,望着徐佑,美眸如水波泛起涟漪,轻轻笑道:“微之,别来无恙!”

    金陵早有流言,安玉秀对徐佑青睐有加,今日两个绯闻中的主角终于历史性的会面,八卦之心熊熊燃烧,无不翘首期盼,激动难耐。

    徐佑躬身,恪守礼数,道:“参见公主!”

    “起来吧,不必多礼!”安玉秀走下牛车,来到徐佑跟前,平常的从容淡定皇女风范似乎随着眼前男子的温润气息而飞快的消融,心里似乎有万语千言,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好一会才道:“这些年你在扬州做的事,我……我很钦佩!”

    徐佑笑道:“谋生而已,也有很多不得已,公主过誉了!”

    安玉秀柔声道:“我自六月去句曲山避暑,昨日方听人说起你来找崔元修求学的事。微之,崔元修生性桀骜,脾气古怪,崔府的门难进,就算达官贵人也是如此。你的《春秋正义》和《周易正义》已经风行天下,假以时日,在儒家的地位并不逊于崔元修,欲著《尚书正义》,其实不必这般屈于人下。”

    徐佑叹道:“我在细腰台辩诘时说过,‘《五经正义》要囊括大典,网罗众说,删裁繁芜,刊改漏失,择善而从,考前儒之异说,符圣人之幽旨,让儒门存经典,让儒生明经义,让天下知所归,让万世垂道法’。崔公善《尚书》,四海皆知,如果不能师而从之,取其长、补其短,《尚书正义》终究难以服众!”

    安玉秀凝视着他的容颜,听着他侃侃而谈时的自信和沉稳,目光流露出不易察觉的几分痴色,生怕徐佑发现,忙不迭的扭过头去,却连耳根子都红透了。

    微风吹拂,绿水如镜,那心跳时的韵律仿佛人世间最优美的乐曲,不知从何而起,又不知从而终!

    “微之说的在理……好,我这就去见崔元修,他和我略有点交情,想来总会给些薄面。”

    徐佑歉然道:“我的一点小事,却要劳烦公主,实在惶恐难安!”

    安玉秀转过身,纱裙裹着的娇躯难掩起伏的曲线,优雅的玉背在腰间微微收拢,然后至臀部骤然放大,她低声道:“微之,你的事,在我这里从来都不是小事!”

    等安玉秀的身影消失在朱门之后,徐佑站在原地静候。大概过了一柱香的时间,安玉秀阴沉着俏脸从里面出来,崔元修竟然连送都没有送,当今的狂士之狂,远超后人的想象。

    “微之,我……我……”安玉秀羞于启齿,刚才话说的满满,结果被崔元修这个老顽固打脸出丑,尤其当着徐佑的面,简直气上加气,忍无可忍。

    “无妨,此事闹到这步田地,已成水火之势,崔公骑虎难下,倒不是不给公主颜面。”徐佑其实无悲无喜,他的心志,早已不会轻易的为外物所动,可毕竟安玉秀是为自己出头,该说的话还是要说,道:“不管结果如何,我都足感公主盛意,改日当登门道谢。”

    安玉秀贝齿轻咬,恼怒的回望着崔府,道:“微之稍待,我马上回宫去见父皇,求他下旨,让崔元修收你为徒。”

    “公主息怒!”

    徐佑哭笑不得,安子道下旨,逼得崔元修不情不愿,就算勉强收了他,只给穿小鞋,不给行方便,对他日后在金陵的行动不利。

    “自古事师犹如事父,怎么也没有强逼的道理?况且这等微末之事,主上闻听,有辱圣耳,窃以为万万不可!”

    费尽唇舌,才打消了安玉秀的念头,眼看着吃瓜群众的眼睛里都要冒出八卦之火,两人不好在众目睽睽之下继续交谈,约好了过几日徐佑登门拜会,安玉秀依依不舍的上车离去。

    送走安玉秀,事已至此,不可能再通过正规途径和崔元修见面拜师,徐佑命苍处拿来笔墨,挥毫在崔府的白墙上写了一首诗:

    至贤居帝京,千里来相求。允执堂前路,厥中廊下忧。我行忘路远,遥见圣祠幽。高山近可仰,景行希令猷。涓流匪沧海,一篑成山邱。欲骋万里途,中道安可留。俯首自悲吟,谁识向道心?

    崔府里花木万株,于花木中造凉台暑馆,左名为允执堂,右名为厥中堂。此二堂的名字出自《尚书》,是圣贤传心的十六字大法,也是《尚书》一文的核心所在。

    徐佑着白衣,执鼠笔,左手负后,右手挥毫,于风生云影之间,洒洒成诗。光华流转在侧脸和肩头,仿佛从肌肤里熠熠生辉,真是说不尽的倜傥和风流,哪怕在名士雅客层出不穷的金陵,也彻底看呆了崔府门前成百上千的人们,也闪电般击中了无数少女少妇的心湖。

    直到很多年之后,仍有人念念不忘徐佑当年的风姿,称之为:江东独步!
………………………………

第十四章 神品书

    相比徐佑自表心迹的诗,他的字第一次公开出现在世人的视野里。功力全开之后,不再那么遮遮掩掩,脱胎于王体的笔法扫尽汉魏遗风,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堪称妙迹。

    金陵城里没有秘密!

    一夜之后,天还黑蒙蒙的,就有不少酷爱书法的人闻讯而来,大家如同约好的,分别站定,高举着灯笼,几乎将眼睛镶嵌到了墙上,仔细观摩徐佑的书体。其中一人越看越是激动,双目放光,啧啧称奇,最后竟手舞足蹈,不慎摔在地上,口中还连连夸赞,谓之天人!

    “啊?怎么是韦郎君,你也来观徐佑的字?没摔伤吧?快起,快起!”

    摔倒的人叫韦世南,祖上韦诞是前魏时的大书法家,也就是那位经常被吊到高处写榜书的韦侍中。韦世南自幼临池,于书法一道颇为精通,在楚国很有名气。

    “今日有幸得见天人之书,就是摔伤了又何妨?”

    “这倒也是,郎君以为,徐佑的字当得几品?”

    “一撇一捺,朝向偃仰;或大或小,皆入法则。当世书体,以徐佑书为神品!”

    “神品?”听韦世南评价如此之高,顿时引起了众人的兴趣,纷纷围拢身边,道:“比新安太守羊僮如何?”

    “羊太守的书体劲健遒媚,却流于稳固少变,虽可为上品,但离神品终究差了火候。”羊僮目前在楚国书法界的地位就等同于当年王羲之的地位,可在韦世南的眼中,还是比不上徐佑。

    又有人问:“比索泛如何?”

    这个问题问的很是刁钻,索泛也是楚国享有盛名的大书法家,其祖父索靖曾师从韦诞学习书法,和韦氏渊源深厚,可以算得上百年之交。

    韦世南笑道:“我和索泛情同手足,可就事论事,索泛书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但峻险太过,稍显刻意,比我远胜,略逊于羊太守。”言外之意,更是比不过徐佑了!

    众人听了韦世南的点评,再回头去看墙上的字,果不其然,比起刚才又多了几分震撼。正在这时,清溪对岸,响起一个女郎的声音,问道:“比内府掌书使陆令姿如何?”

    韦世南遁声望去,幽黑不见五指的凌晨,只能隐约看到一个窈窕多姿的身影,站在摇曳的柳树下,瞧不真切面目,只是听那声音如空谷幽兰,让人心旷神怡。

    不过,牵扯到内府,韦世南又不是那些不顾世俗礼法的狂生,未免有些犹豫。那女郎轻轻笑道:“韦郎君不必为难,直言即可,想那陆掌书使这点气量还是有的!”

    “既然如此,我斗胆说两句浅见。陆半鱼的字娟秀清明,娴雅婉丽,如仙娥弄影,又如红莲映水,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宛然芳树,穆若清风,和羊太守并肩而立,已成宗师迹象。然而……然而还是困在钟繇、张芝自汉魏以来的窠臼里,不曾有所超越,虽自成一家,却未开宗立派,比起这位徐郎君亘古未见之书体,境界上差之远矣!”

    女郎盈盈下拜,道:“今日听韦郎君点说书体之异同,才知道‘银钩虿尾’名不虚传!”

    韦世南绰号银钩虿尾,虿尾就是蝎子尾巴;形容苍劲有力;是对书法家极高的赞誉。他闻言谦逊了两句,忽听到那女郎旁侧有清脆的女声质问道:“韦郎君这般推崇徐佑,却不知比钟繇、张芝如何?”

    钟繇和张芝是古代偶像级的大家,名帖辈出,垂范万世,徒子徒孙不知凡几。这小娘故意拿徐佑和他们相比,应该是听了韦世南关于陆令姿的评价,心生不满,刻意为难他。

    韦世南世族出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哪里会被一个小女娘难住,朗声道:“钟繇书体,高古纯朴,超妙入神;张芝书体,劲骨丰肌,任于造化。家父曾说‘*夫第一,天然次之’,‘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我以为‘徐佑工夫不及张芝,可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繇,可工夫过之。’足可并称‘三贤’!”

    和钟繇、张芝并列,那是多少书法家毕生的梦想和不可能实现的野望,韦世南赋予徐佑这么高的评价,传出去立刻就能引起无数人的好奇和议论。

    所谓名声,就是这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舆论的反复炒作来一步步的养成!

    当然,所有的手段只是辅助,归根结底还要有碾压一切的实力,这个时代的文人不像后世那么谄媚和明哲保身,风骨和气节的强势存在,总会让那些欺世盗名之辈原形毕露,狼狈不堪。

    徐佑的字原本算不得巅峰,只是以王羲之的书体将当世的书法推动到了新的发展历程,然而练成道心玄微之后,腕力之强健,运笔之精巧,何止更上层楼,简直是连着提升了几倍的高度,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韦世南疯狂的不要脸的推崇。

    当第一缕阳光依次照亮崔府的白墙,里里外外已经聚集了不下数百人,更有甚者爬上树梢,骑在枝头,遮眼探头去凝望。那懂书法、不懂书法的,都争前恐后,以目睹徐佑的字为快意,还有人推搡挤靠,引来骂声片片。

    徐佑这些年声名鹊起,但金陵乃帝京,上至公卿,下至百姓,无不眼高于顶,对困居钱塘一隅的他不能说没有几分成见。

    大城市对于小城市,大抵如此,千年未变!

    然而这才区区七八日,徐佑的风姿、人品、诗句和书体接连造成巨大的轰动效应,可以说十年来从未有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征服金陵这座城市。

    而徐佑,似乎很轻松的就做到了!

    崔府走出来四五个奴仆,提着桶,掂着漆,嚷嚷着分开众人,走到墙边就要擦去墨迹。这下惹了众怒,有几个是士族门阀的子弟,可从来不怕事,一拥而上,把这几个奴仆打的鼻青脸肿,还被白漆污了头脸和身子,跌跌撞撞的逃了回去。

    经过这个插曲,大家意识到崔元修是真的恶了徐佑,这墨宝怕是存不太久,马上吩咐的吩咐,安排的安排,将墙上的字全拓下来收藏,以防万一。

    只是,今日,徐佑终究没出现!

    清溪里的热闹徐佑并不在意,躺在院子里的老椴树,边饮茶,边和清明聊起崔元修,苦笑道:“此公油盐不进,倒是不好对付!”

    “折腾一下也好,至少现在整个金陵都知道郎君是为了《尚书正义》而来,没人会怀疑你的动机和来意,可以省却不少的麻烦。”清明道:“我们需要做的,是想办法让崔元修开门收徒……”

    又过两天,冬至派往晋陵的人带回来袁阶的信,信里表达了疑惑和不解,他特地去问了袁蔚,袁蔚确定的表示和崔元修这些年并没有交恶,徐佑求荐书的前几日还刚刚通过信,约好来日相聚言欢,没道理因他的荐书而据徐佑于门外。

    袁阶也是世情练达的老狐狸,猜测是不是徐佑或者和徐佑有关的某些人无形中得罪过崔元修?这也是个可行的思路,徐佑让冬至调查崔元修的交际圈子短时间内没发现什么端倪。这样托辞养病,又过了三天,准备好要送的礼物,徐佑带着清明出了门。

    他要如约赴会,去拜访安玉秀!

    安玉秀没有住在台城里,毕竟出阁后丧夫,身份不等同那些待字闺中的皇女,安子道在台城北部乐游苑周边的潮沟里赐了她一座规模宏大的田墅,享受的待遇几乎等同于郡王,是皇女里绝无仅有的特例。

    门口报上姓名,很快就有带品阶的女官出来引着徐佑进了府内,等见到安玉秀,已是庭院深深,不知身在何处。

    “微之!”

    安玉秀降阶相迎,显得十分开心。分宾主落座后,四目相对,同时一笑。这笑意不需要解释,只有两人才知道,那是因为他们想起了钱塘的那段生死经历,相依为命,战战兢兢,不可知的命运和朝不保夕的压力,最容易让人形成依赖和亲近。

    “公主一向可好?”

    安玉秀俏脸浮现黯然神色,道:“孤雌寡鹤,虚度时日罢了!”

    孤雌寡鹤,出自西汉王褒的《洞箫赋》,常用来比喻寡妇。安玉秀虽贵为皇女,可枕边空空,没有着落,总归心绪难平。

    徐佑劝慰道:“过去的都过去了,活着的人总得往前看。我观公主印堂生有紫光,阴晦尽去,要不了多久,自有文君新醮之时。”

    文君新醮,也就是寡妇再嫁,安玉秀诧道:“微之还懂面相?”

    “略知一二!”徐佑笑道:“就如同当年在钱塘时,我一眼看出公主有龙气护体,绝不会被宵小所害。我能脱身,全仰仗公主洪福!”

    安玉秀掩口失笑,道:“我总以为微之不苟言笑,处事不惊,自有泰山崩而不改色的从容淡然,今日才知,原来如此善谑!”

    彩虹屁人人爱,徐佑真的要吹捧一个人,那是无形无体,防不胜防。三言两语,既借着往事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也消除了多年未见的陌生感和疏离感。

    金陵这个狩猎场,安玉秀是大的不能再大的奥援!徐佑以弱小姿态混迹其间,安玉秀伸过来的手,抓住了,就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刀!
………………………………

第十五章 立若碧山亭亭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