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贵子-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他连和范长衣白长绝面授机宜的时间都没有,离开本无寺,避开朝廷和司隶府的耳目,在鹤堂两大高手的护卫下悄然西去。

    只有益州,才是他的道家天国!

    水路太显眼,也不好走,陆路选择较多,可以隐蔽行踪,只是堂堂天师,竟也有抱头鼠窜的这天,未免让人想不通。

    装扮成部曲的朱天低声抱怨道:“如今各方云集金陵,互相牵绊,根本没有余力衔尾而来。加上有你我护卫,天下再无可惧者,为何天师还这般小心翼翼?”

    朱天和赤翼不同,他原是纵横凉山泸水之间的巨寇,胆大包天,目无余子,孙冠当初为了收服他可费了不小的力气。

    墨君冷冷道:“你那猪脑子晓得什么?白大祭酒在崔元姜宅子里疗伤,被六天三个天主刺杀,差点就逃不出来,这三人现在何处?”

    朱天除过天师,只怕墨君一人。因为墨君善使毒和千奇百怪的奇技淫巧,防不胜防,他被狠狠教训过几次,皱眉道:“几个从不敢露面的鼠辈,也敢来碰天师的虎须?”

    “鼠辈?”

    墨君冷笑,似乎不屑于解释。一个天主搅的东南半壁不安,一个天主几乎将扬州士族一网打尽,这样的人若是鼠辈,天下哪里还有英杰?

    “到现在为止,我们对六天的了解还浮于表面,若其倾巢而出,就我们两个,护得了天师周全吗?真要出了事,是拿你的脑袋谢罪,还是拿我的脑袋谢罪?”

    朱天这才闭上了嘴。

    孙冠坐在牛车里,耳中传来两个弟子的争执,闭目随着牛车的摇晃入了定。不知过了多久,他睁开双眼,让牛车停下,道:“墨君,去看看,赤翼怎么追过来了?莫非台城有变?”

    墨君躬身称是,往后迎出数里,果然看到赤翼正飞驰而来。引到牛车前,赤翼禀告了含章殿内的惨况,孙冠久久不言,墨君和朱天、赤翼对视一眼,由墨君试探着问了声:“天师,赤翼还在候着……”

    “让白长绝负责金陵一切事宜,可独断专行,荆、雍、江、郢、扬、南豫等六州之地的道民皆听从调遣,但有令出,如我亲临……”

    “请太子赐药续骨,不惜代价救治卫长安。等我回鹤鸣山之后,会让李长风亲至金陵为他诊治,可保无虞……”

    “注意疏通柳氏和庾氏的关系……柳宁向来亲近道门,太子登基离不开柳宁的支持,通过他可安排我们的人居于要职……”

    “至于袁氏,就算不支持道门,也不会和道门为难……”

    “太子登基之初,定会大力整饬中军,这是安插人手的良机。中军必须有道门的人,此事可秘密操持……”

    “提防司隶府!”

    孙冠从未这般长篇大论的交代弟子们如何做事,若是范长衣活着,何须他来操心这些?连话都不用说,自会处理的妥妥当当。可现在范长衣战死,阴长生受伤,道门竟无可用之人,百年基业,凋零至此,是谁之过?

    赤翼谨慎的把孙冠的谕令复述一遍,逐字逐句,无一错误,连语气和声调都几乎相似,然后毫不拖泥带水的赶回金陵传令。

    而此时,天际间才浮出一抹淡淡的鱼白!

    真是漫长的一夜……

    牛车继续前行,去金陵三十余里,有道蜿蜒的山涧,壑谷森森,巉岩峻峻,当地村民称为走蛟涧,正逢多日雨水,山洪爆发,涧水滔滔,气势惊人。

    山涧两侧只有一座石桥,桥身较宽,十分坚固,可缓缓行牛车。桥下悬剑,相传走蛟经过时可斩之护桥。

    刚过桥半,孙冠掀开帷幕,微微笑道:“大天主既然来了,何不现身一见?”声音柔细,却如天雷炸响。

    山林里飞出无数惊鸟,有一人着青衫握长剑,踏空而来,刹那间剑气纵横,激荡落英缤纷,凄美如画!

    孙冠破顶而出,如飞龙在天,凌云不落。

    时间凝固。

    然后一眼千年!

    御车的青牛从鼻梁露出浅浅的剑痕,骤然延伸至脖颈、躯干和尾巴,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从正中线分成两半,却没有一点血迹溅出。

    这道剑气,竟连青牛身里的血都蒸发干净!

    何等的威力?

    徐佑和清明操轻舟沿破渎岗东去,这条水路属于人工开凿,多处成阶梯型起伏,共开设了十四座津埭,已全部落入沈氏的手里。眼看天光大亮,每到一津,两人弃船登岸,找家农舍换了衣服,寻偏僻处疾行十数里,然后换舟再行,如此反复,避开了沈氏的耳目,于十六日后安全抵达吴县!

    见到顾允,他几乎泪奔,拉着徐佑的手,道:“微之,你可算安然无恙,要是再没 有消息,我就要去金陵寻你了……”

    感受着顾允的真挚情谊,徐佑心里也颇为动容,谁不知金陵现在是块死地,逃命都来不及,只有傻子才往里面进。

    “虽有凶险,诸天神佛保佑,终究逃出来了!”

    (这两天主要在犹豫和修改情节……按照本来的大纲,白长绝要奉孙冠的令追杀徐佑,趁他连番作战,受伤不轻,被徐佑和清明设计杀掉。之前也一直在铺垫白长绝受伤的情况,主要是为了最后和徐佑决战做铺垫。金陵之变,主角没出什么风头,这不符合爽文的惯例,所以杀白长绝算是个小高 潮。秋分也将在这时出现,受宁玄古之命,在最恰当的时刻回归。之后白长绝之死,惊动了沈氏的水军,分出部分船只继续追杀,然后徐佑等人逃命回吴县的途中,在晋陵遇到山宗伪装成商船的溟海盗,大败沈氏水军,这是何濡神机妙算,早早派山宗来援……诸如此类,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样既可以塑造情节,也可以塑造人物。只是由于丸子的原因,这本书拖了太久太久了,写到现在,其实才写了一半而已,后面还有太多内容需要往里填。。。所以必须加快节奏,不影响大局的线只能全砍了,虽然砍的我有点心疼……)
………………………………

第五十四章 恩威并施

    徐佑先安排人回钱塘送信报平安,张玄机等人必定日夜难寐,早点告知,也好让他们安心。另外还要让何濡左彣和冬至从明玉山赶来吴县,接下来如何应对时局,何濡身为谋主,须臾不离,冬至掌管情报机构,自然不能缺席,至于左彣,小宗师的作用,永远超乎想象。

    洗去一身征尘,徐佑换了衣物,安坐内室,从顾允那里得知了他藏头露尾返回吴县这半个月来的局势进展。

    太子弑父之后,连夜胁迫柳宁、庾朓等屈服,顾卓宁死不从,被曹淑砍了头,然后征召百官入宫,仅有数十人应召前来,旋即被服冕旒,继位登基,并宣敕书:侍中顾卓、左卫将军梁秀弑逆无状,朕勒兵入殿,已无所及,号惋崩衄,心肝破裂。今罪人斯得,元凶克殄,朕将大赦天下,改元天圣,俾众周知。

    自三代以下,称王称帝的不知凡几,安休明却是第一个弑父夺位的皇帝,无前例可遵循,必然心虚,所以关于改年号一事还有个小插曲。

    改元天圣,是安休明和鱼道真早就商量好的,可具体什么时候改元,卫田之提出异议,按规矩应该到明年才能正式改元。安休明得位不正,等不了那么久,召来中书郎袁灿,问他前朝可有当年改元的先例?

    顾卓的脑袋还挂在太极殿门口,袁灿畏死,道魏哀帝曾于魏明帝死后当年改元,主上若改元也不是不可。安休明大喜,加封袁灿金紫光禄大夫,兼领吏部尚书。

    即位已毕,安休明还居西省,西省在台城内,是太子幼年居住的地方,成年后才移居东宫。他弑父时尚且大胆,可事成后却越发惊惧,不敢亲自临丧,由萧勋奇入显阳殿,棺殄安子道的尸身,谥为景皇帝,庙号太宗。停棺三日后发国丧,葬长宁陵,一代中兴之主,就此落幕。

    接下来论功行赏,东宫旧部全都一飞冲天,卫田之为尚书仆射,主尚书台事,从此尚书令成为虚职,不复往日威盛。曹淑为左卫将军,殷素为右卫将军,拱卫宫禁,陈述为左军将军,戍守石头城,任建为右军将军,镇守京口。何正为辅国将军,魏敬为屯骑校尉,张楚为强弩将军,其余所部皆升官两级,赐金银无算,彻底掌控了中军。

    赏过自己人,合作者也要安抚。封萧勋奇为大司马,兼司隶校尉,封沈度为大将军,统领中军,封萧玉树为领军将军,封沈穆之车骑将军,封沈庆为护军将军,封沈越为黄门侍郎,加北中郎将,文武双授,参赞军机,显贵一时。

    其他王公贵戚虽然没有出力,可事后要他们不捣乱,支持新君,自不能太吝啬。竟陵王安子尚,绰号露鸟王爷,可也领着扬州刺史的职责,尤其他还是安休明唯一尚在人间的叔叔,因此封为太保,参拜不名。衡阳王安休远,那是狼狈为奸的弟弟,自不能轻怠,故加封太尉,都督徐、兖、青、冀、豫五州诸军事,兼徐州刺史。

    另立太子妃王氏为皇后,尊鱼道真为神师,迎始安公主入宫,多加赏赐,释李雀儿出狱,放归沈宅,将薛安国车裂,弃尸荒野。另以霹雳手段杀了三十多个忠于安子道不肯归顺的朝廷顽固派,夷其九族,台城外的珍珠河为之染红七日不绝。

    以功名利禄诱惑,以杀伐屠戮威慑,同时安休明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亲至各门阀、重臣府邸拜会,求问治国良策。这番举动迷惑了不少人,竟很快稳定了金陵局势。接着派遣数十位使者奔赴全国各州郡,既为巡视万方,彰显新君的存在感,也为宣说京城变故的缘由,痛斥顾卓梁秀等人的谋逆罪状,占领道德的至高点,维持皇权的神圣。

    恩威并出,赏功罚过,又肯屈尊伏低做小,收买人心,安休明虽然乖戾,可毕竟做了二十年的储君,知道为政之要,首在得人,没有人支持的皇帝只是傀儡和浮萍,所以尽最大的可能得到百官的支持,哪怕半数都是口服心不服,至少初步站稳了脚跟,后续只要让各州臣服,大事可定。

    徐佑听闻种种,默然不语。安休明比想象的要厉害,也更不好对付,之前在安子道的压制下,看不出什么雄主的手段,现在再无掣肘,立刻展现出几分让人侧目的伟略。

    顾允叹道:“安休明窃据帝位,有正统之名,如今京都归心,四海犹疑者众,可依我看不出三月,在朝廷的拉拢、许诺、重赏之下,怕是尽皆俯首……”

    徐佑倚窗而立,窗边一株不知名的小花透过窗楹探了进来,他轻轻折断,放到鼻端闻了闻,道:“朱四叔可有话给我?”

    顾陆朱张虽然人才辈出,可只有朱智称得上高瞻远瞩,足为良师。值此百年不遇之变局,他的意见,对徐佑至关重要。

    “朱四叔早前派人送来一封信,说等你回来后转交……”

    徐佑猛然回头,道:“信在何处?”

    看完朱智的信,徐佑心里有底,和顾允前往拜会张氏的家主张景隆。张景隆年过五旬,可须发仍黑,对徐佑颇为友善,谈完正事,竟还叫来张玄机的父亲张籍,让他当面道谢:“朱睿跟我说了,是你要求他想尽办法让籍儿离京,不然他身为御史中丞,此时要么从逆,要么殉国,何不如留有用之身,为国除逆?”

    徐佑没料到和未来老丈人第一次见面会是这么尴尬的场合,主动跪行大礼,道:“中丞,小子无知,在金陵擅自做主冲撞了中丞,但求责罚,不敢求恕!”

    张籍以母病危急,告假离京,躲开了一场浩劫,说来确实承了徐佑不小的人情。不过两人心知肚明,徐佑请罪,并非为了此事,而是为了张玄机。

    张籍之所以反对张玄机和徐佑来往,主要还是因为他徐氏孤子的身份,害怕将来太子登基,为家族惹来祸端。可现在局势发展到这步田地,摆明了顾陆朱张绝不会甘于支持一个弑父的暴君,那横在徐佑和张玄机之间的鸿沟不复存在,他身为父亲,对徐佑的文才人品并无不满,见他姿态放得极低,对自己很是尊重,心头的怒火其实早就淡了。

    “起来吧!”张籍扶起徐佑,两人相视微笑,过往恩怨,顿时烟消云散。“玄机……可还好吗?”

    “她现在钱塘暂住,中丞若不放心,我马上派人护送她来吴县……”

    张籍对这个女儿特别宠爱,当初她负气离家,心痛不已,差点一病不起,这会虽然很是想念,但考虑目前的形势,道:“吴县也不安全,且在钱塘住着也好……”

    “是!”

    解了张玄机的心结,徐佑没想到还有这份意外之喜,当夜秘密调集顾张共三千部曲,由张槐统率,分批出城,潜伏在府州兵军营之外。天光未亮,徐佑去军营求见宣威将军李二牛。他和李二牛自北顾里之变后相交莫逆,见面各诉离情,李二牛犹犹豫豫的问起金陵发生的变故,徐佑让他屏退左右,道:“宣威,安休明弑君篡位,大逆不道,主上临终时赐我血诏,命我召集天下忠义之士,共聚讨贼。我料安休明不日将派人来招顺宣威,赐以高官厚禄,若宣威还念先帝恩遇,请率扬州府兵协谋,若贪恋富贵,就请斩了徐佑的首级,拿去换封赏便是!”

    李二牛愤然道:“郎君以我为何人?我虽不识字,可也知道事君以忠,若当真是太子谋逆,我拼了性命不要,必追随郎君,杀贼报国!”

    “好!”徐佑击掌道:“宣威且按兵不动,若有使者前来,大可先顺服投靠。等四方举义,真相大白,宣威再随我共谋大事!”

    李二牛虽然粗犷,却并不愚蠢,徐佑以大义和利害说服他,免于妄动刀兵,折损实力,自然皆大欢喜。离开军营,徐佑又去拜会王复,和王复的见面没有过多的绕弯子,道:“萧勋奇背主求荣,司隶府受他牵累,已成万死之地。自古可有弑父继位的明君?得位不正,岂能长久?一旦失势,假佐何以自处?这是夷九族之祸,望假佐审时度势,弃暗投明,有我在,定保你日后无恙!”

    王复大汗淋漓,久久不能言,末了起身跪拜,以属下事徐佑,这在当初,可是想都不能想的场面。

    搞定了李二牛和王复,吴县再无后顾之忧。三日后,安休明的使者也到了太守府。

    这些年沈氏逐渐淡出了扬州门阀的朋友圈,而会稽四姓因白贼之乱族灭,顾陆朱张一体独大,将扬州经营的铁桶似的,可以说现在的扬州,是天子的扬州,也是吴郡四姓的扬州,谁来都不好使。

    使者名叫罗训,东宫嫡系,原太子詹事丞,现任殿中司马督。殿中司马督位阶不算高,仅六品,属员二十人。每逢朝会宴飨,司马督穿将军戎服,侍立天子左右,夜开城诸门,则执白虎幡监管,属于绝对的腹心之人。

    罗训带来了顾卓的尸身,脑袋已经和身体缝合好,脖颈处的刀痕看上去很恐怖,但至少落叶归根,不至于尸骨无存。顾允着白衣,满城举幡,率众千余,迎出城外十里,丝毫不给新君面子,搞的罗训颇为尴尬。

    不过,罗训牢记出京时安休明的叮嘱,不敢触碰顾氏的霉头,忍着难堪旁观完整个丧礼,然后和顾允相见于密室。他无意寒暄,直接说道:“顾逆授首,实属咎由自取,主上仁心,不欲株连,圣意自顾卓始,也自顾卓终。还望太守顺天知命,早日奉表贺新主登基,朝廷自也不吝赏赐……”

    顾允沉吟良久,咬牙道:“若主上肯任我为扬州刺史,且允我在吴县坐镇,顾氏上下,感恩涕零!”
………………………………

第五十五章 受命于天

    罗训并没有考虑太久,来的时候安休明给了他极大的权限,可以说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几乎都可以满足。照目前现状,就是另外任命扬州刺史,也不过是空头将军,面临被架空的命运,还不如顺水人情,随了顾允的愿,了却顾卓之死引发的朝廷和门阀的对峙和紧张。

    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吴郡四姓盘踞扬州太多年了,连安子道都无法解决尾大不掉的难题,更别说安休明屁股还没坐稳。若能够以扬州刺史的官位换得顾陆朱张的全力支持,怎么看都是划算的买卖。

    离开太守府,罗训去见了王复,带给他萧勋奇的手书,里面各种褒奖和赏赐,命令他扎根吴县,好好盯着这边的一举一动,万万不可懈怠。之后又见了李二牛,传上意封其为伏波将军、扬州都督府司马,这下由六品升到五品,并主管府州兵一应军务,算是正式迈入统治阶级的中层阶段,脱离了庶民和寒门的低层次。

    李二牛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感恩戴德,让罗训十分满意,自觉这个蛮夫倒是可以利用起来,成为制衡顾允的一大利器。

    自古君王都爱傻大个,取得便是直和忠。可傻大个也是会骗人的,比如李二牛,心思活泛的很,哪里像现在表现出来的这么愚笨?

    为了避免顾允反感,罗训只约见了王复和李二牛,其他官吏没有过多接触,仅仅在吴县停留了两日,立刻回京复命去了。

    罗训前脚刚走,何濡等人后脚到了,久别重逢,自有一番唏嘘。何濡眼睛里的光怎么也遮掩不住,笑道:“七郎,当初至宾楼里你我初见,可曾想过今日?”

    那时的徐佑对前途还没有详细的规划,以为仇人不过是太子,可扳倒太子也是千难万难之事,何濡想做的,却是颠覆整个安氏王朝。

    此时想来,这些年的经历,正如同当年他献计时规划的那般,仿佛高手写好的剧本,偶有差池,可终究还是朝着结局行进。

    徐佑调侃道:“我有时候想把你的头切开来看看,到底长的什么样子……”

    何濡摸了摸不知几日没有洗的发油脑袋,无奈道:“这种话今后不可再说,风虎和冬至他们知道你是说笑,可将来七郎麾下多少部曲,保不准有人想要取悦你真的切了我的头……”

    徐佑大笑,道:“我以为你不怕死呢……”

    旁边的左彣好奇的拿着传国玉玺翻来复去的看,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真的是和氏璧所造吗?”

    传国玉玺,千百年来的各种传说给它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多次丢失于战乱,又多次突兀的重现于人间,五胡之乱后能传到安氏手里,也算华夏族裔命不该绝。

    冬至也觉得好奇,道:“不是说王莽篡汉时传国玉玺被摔碎了螭角,用金补了吗?这个好好的,没缺角啊……”

    “蓝玉,螭纽,六面,鱼鸟篆,秦传于汉,汉传于魏,魏哀帝死时被一宦者藏于腹中偷运出宫,辗转到了江东,献于安氏。来历可考,玉质温润而泽,应该不是赝品。至于缺角补金,乃后人附会,不足为凭。”

    论起古物,何濡是大行家,指尖轻轻摩挲着既寿永昌四字,唇角略带讥笑,道:“历代帝王皆以得传国玉玺为符应,无此玉玺而登位者,被嘲为白板天子。得之,受命于天,失之,气数将尽,所以僭伪诸国往往摹刻私制,元魏称其有玺,姚凉也说传国玺在自家手里,世人莫辨真伪,实则真正的秦玺,正是七郎从金陵带回来的这一块。如此说来,受命于天,岂不是应在了七郎身上?”

    冬至眼睛一亮,望向徐佑,连呼吸都急促起来。左彣也心中一动,却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只有清明淡然自若,对他而言,徐佑为民为君,都无分别。

    说完闲话,何濡问起李二牛,道:“七郎觉得他可信吗?”

    徐佑笑道:“李二牛看似粗鲁不堪,其实是个聪明人,我让他按兵不动,等局势明朗再表态站队,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这样做无惊无险。倒是王复,我不敢尽信,司隶府有太多偷偷传递信息的法子,他要是背着我们和萧勋奇暗通款曲,终究是个大患。”

    冬至发狠道:“要不杀了他?”

    徐佑摇头,道:“杀了他,会引起金陵方面警觉,得不偿失。江东二十二州,安休明的使者未必能尽皆说服,总有那些对先帝忠心耿耿的臣下会冒出来反抗,朝廷想要迅速平稳局势,无非杀一儆百,谁敢冒头,就先收拾谁,既有大义之名,又有中军之力,等闲抗衡不得。我为何让顾允以扬州刺史来换取奉表归顺,就是避免成为出头鸟……”

    左彣想得更深入些,道:“可若是都这样观望,早晚被安休明各个击破……”

    “所以,得找个头铁的顶上!”

    徐佑说着,笑望西北,头铁的意思左彣他们不懂,但大约明白徐佑所指,无非江夏王一人而已。

    何濡决然道:“那是后话,先不提了,当下还是要盯紧王复。扬州卧虎司由冬至安排人手进去,王复身边也要有人,日日夜夜,须臾不离。凡和金陵来往信笺,须冬至过目后才可放行,否则的话,宁可现在杀了王复,以除后患。”

    徐佑和王复这些年相处的甚为融洽,然而现在不是讲交情的时候,再找王复隐晦的说了何濡的意见,好言说道:“假佐,非是我信不过你,兹事体大,难保你身边有人猪油蒙心,为眼前富贵铤而走险。到了那时,恐我想保全假佐也力有未逮,不如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此为两全之策,还望体谅一二!”

    王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