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贵子-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彣对徐佑的思虑周到极为佩服,不过他心中还有一点疑问,道:“既然如此,刺史府又为何疏忽大意,放跑了山宗?就算当时舟船众多,夜黑临江,可刺史府应该有的是法子让山宗不能隐匿身形,束手就擒才对。”
“这也是最初误导我的判断的原因之一,现在想想,当时墨云都的人确实是故意放山宗离开。究其缘故,无非是害怕被郭勉知道山宗的真实身份,因为那样一来,要是郭勉提出当面对质,或者其他辩白的途径,照样很容易查明白山宗跟他其实毫无关系。与其这般,不如先放山宗逃跑,然后再派人追捕,反正对刺史府来说,一个小小的抄贼,无论如何也逃不出手掌心。等各自擒获,如何炮制口供就是刺史府手中的面团,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左彣恍然大悟,道:“如此就说的通了,亏得郎君洞明烛照,不然我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
徐佑笑道:“我也是事后诸葛亮……要不是山宗终于变得老实了些,将前因后果一一言明,恐怕咱们还搞不清楚状况……”
“事后诸葛亮……郎君说话总是简单却又有无穷妙趣。”提到山宗,左彣也是一笑,道:“此人在溟海盗中应该也算排得上名号的人物,无论身手和心智都不在话下。只是该他倒霉,遇到了郎君,再怎么厉害也只能落个阶下囚的下场。”
徐佑沉声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山宗虽然入了溟海从贼,但内心深处却未尝不以抄贼的身份为耻,加之他出身士族,心中尚存几分礼仪廉耻,故而被我以河内山氏的清誉死死困住,束手束脚,一身功力顶多发挥出来四成,今后不遇到便罢,要是遇到了,风虎切莫掉以轻心。”
“郎君说的是,我记下了!”
了结了此事,沿途再无波澜,这日刚过了午时,轻舟进入了钱塘地界,按照徐佑的吩咐,在一处偏僻的小码头停好了船,丁季拉着丁苦儿跪伏于地,答谢徐佑昨夜活命之恩。
徐佑忙伸出手,道:“丁老伯快别这样,秋分,扶苦儿起来。”等秋分将丁苦儿拉起来,又道:“千万别多礼,此事说到底还是因我而起,万幸苦儿没出意外,不然我于心何忍?又怎么像老伯你交代?”
丁季老泪纵横,道:“小人在河路上奔波了数十年,伺候过许多贵人,却没有一个像郎君这样可亲的,也没有一个像郎君这样把我们实实在在当人看的……”
徐佑摇头道:“我算哪门子的贵人,其实跟老伯一样,都是庶民罢了。况且人生不易,不过乞活而已,何来高下贵贱?千里同行即是有缘,以后别再说这些话了。”
“不不,我不会说话,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可也知道郎君不是普通人,将来一定能大富大贵。”
徐佑哈哈大笑,道:“承你吉言!这一路千里迢迢,蒙你们父女二人多加照顾,临别之际,无以为赠,风虎!”
“诺!郎君请吩咐!”
“去取一万钱来,给丁老伯和苦儿作归途的用度。”
丁季慌忙跪下,坚辞不受,道:“郎君莫要折煞小人,从晋陵到钱塘的船资给的比旁人要高出五成,如何再要这一万钱?”
徐佑说了几次见他确实执意推辞,也就不再强求,道:“也罢,反正你常跑这条水路,以后有机会来钱塘,可以来找我叙叙旧。当然了,要是遇到什么难处无法解决的,也可以来钱塘找我,也许帮不上多大的忙,但至少可以帮忙出出主意。”
接下来由左彣先上岸,去雇牛车来接履霜,秋分和丁苦儿携手坐在码头边,肩头依偎着肩头,低声说着小女孩的私密话。在徐氏多年,秋分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外面跟她年纪相仿的女郎,交到可以联袂谈心的朋友,可残忍的是,短短数日的相处,这么快就到了分别的时候了。
两辆牛车慢慢的行过来,辞别了丁家父女,徐佑和左彣上了前面那辆牛车,秋分抱着履霜上了后面的车,正要掉头的时候,她突然撩起裙角,飞快的跳了下来,跑回船头,和丁苦儿紧紧的抱了抱,再分开时,两人都眼泪汪汪,双手交叠,同时屈身行了一礼。
“多保重!”
“嗯,你也是!”
这还是秋分在船上无聊时教丁苦儿学的,却没想到第一次用,却是在此时。
在这个交通和通信都很原始的年代,有些时候,分离就意味着永别,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再相见。
所以,你保重,
我也保重,
挥手道别!
………………………………
第十三章 参差十万人家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自秦皇东游,出丹阳,至钱塘,临浙江,因水波渐恶而从狭中渡经会稽,这座古老又美丽的城市就出现了在世人的记忆里。由秦到汉,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长河滚滚消逝,而钱塘却在无数先贤箕风毕雨的沐浴中,从一个梳着丫髻的小女孩逐渐长成了千娇百媚的倾城佳人。顾盼之间,烟涛杳霭,回眸一笑,云蒸霞蔚,远远望去,如同着轻纱,涉溪流,冰肌玉骨,雪肤清颜,说不尽的美态,道不完的风流。
徐佑举目四顾,钱塘门外的秦皇缆船石巍然屹立,还不是北宋宣和年间被思净和尚雕成大石佛的模样,周边环以湖山,左右映带,风帆浪泊,商贾辐凑。虽然论起繁华,不能跟后世的杭州相比,但那种古色古香的天然味道,却比钢筋混凝土构建成的城市多了不知多少倍的儒雅和灵韵。
牛车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沿着铺设修整齐平的石板路进了城内,在一座造型精致、整洁干净的逆旅前停下。左彣扶着徐佑走下牛车,道:“刚刚雇牛车时顺便打听了一下,这间逆旅在城中名头不小,不如先在此安歇数日,稍后再谋去处。”
徐佑仰头看去,笑道:“至宾楼,宾至如归,店家倒是个会做生意的。”
秋分抱着履霜从后面的车上下来,走到近前,白嫩的小脸还残留着刚才与丁苦儿分别时的泪痕,道:“小郎,咱们今晚要住这里吗?”
徐佑爱怜的帮她擦了擦脸颊,道:“累不累?想吃点什么,等下让厨子做给你吃。”
秋分摇摇头,道:“不累,只是履霜身子太弱,这几日在江上只能熬粥下饭,好不容易到了钱塘,小郎能不能给她买些牛乳和鱼羹调养一下?”
履霜经过这几日的不间断的用药,加上秋分悉心照料,虽然舟船劳顿,但里寒证的气喘、咳嗽等症状略有减轻。不过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想要完全痊愈,没有两三个月估计是不行的。这会躺在秋分的怀里,双眸紧闭,半是劳累,半是晕沉的睡了过去。
徐佑捏了捏她的鼻子,道:“就你疼她是不是?放心吧,先安顿下来,午后就让风虎去请名医来诊治。”
说完刚要迈步,在店门口迎客的青衣侍者却伸手拦住,道:“郎君止步!”
|徐佑打量自己这一行人的衣着,虽说不上奢华,但也不至于破破烂烂连住店都遭白眼吧?还是说钱塘逆旅的门槛已经如此高了,非锦缎绫罗者,不得入内?
左彣已经上前一步,挡在徐佑和侍者之间,皱眉道:“何事?”
能被指派来迎客的侍者无不是眉眼活络之辈,知道惹怒了人,赶紧陪着笑,道:“两位郎君莫恼,鄙店规矩,若有雅客登门,可随性问答一题,若是答的巧妙,鄙店将有薄礼贽献。”
原来如此,这店家倒是作的一手好营销,徐佑打趣道:“你怎么知道我等是雅客的?”
“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听郎君言词,观郎君行至,故知是雅客自远方来。”
这是《荀子》里的话,徐佑眼中掠过一道异色,却借着大笑掩饰了过去,道:“人皆言天下文章,尽出三吴,今日一见,才知此言不虚。小小的逆旅中有引经据典的侍者,实在让我等武人汗颜啊!”
武人?
侍者这双眼每日不知要看过多少南来北往的宾客,要说眼光之毒辣,鲜有人可比。左彣是武人,倒没什么异议,可徐佑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更像是某个士族的文弱子弟,何曾有一点武人的粗莽形状?
“郎君文武全才,自不待言,何苦谦逊至此?请听我一题:方才郎君所说的宾至如归,敢问出自何处?”
徐佑再次对侍者刮目相看,仅从他此问,就知道不是事先准备好的题库,而是应景随机出题。两者看似差别不大,可对出题者的素质要求和知识储备,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所谓见微知著,从这个迎客的侍者,就可以看出此间逆旅的主人是何等的厉害。徐佑初来乍到,不欲过多的引人注目,道:“此题真的难倒我了,只是不知贵店有没有将答不出题的客人拒之门外的规矩?”
侍者一愣,忙笑道:“郎君言重了,请,请进!”然后转头冲着里面喊道:“贵客到!”
徐佑进了大门,入目的是一处四方的前院,青槐荫陌,绿柳垂庭,涓涓细流弯曲回环,从拱起的木桥下欢快的流过。另一个青衣侍者站在桥的另一头的圆门处,躬身静立,束手相迎。
“郎君,请!”
如此三进,才到了住宿的地方,亭台楼阁,窗棂纹饰,无不精雕细琢,别具匠心。左彣过去低语了两句,要了西北角一间单独的院落,里面三五间上房,环境清幽安静。
秋分自去照顾履霜睡下,徐佑和左彣在一起说话,道:“风虎,等用过了午饭,你且辛苦一下,去访一位名医,给履霜再做一次诊断。另外,打听一下哪里有牙侩,找懂行的寻一处合适的宅子,价钱在五十万上下,不要远离闹市,但也不要太嘈杂,最好古朴一些,雅致一些,别看上去就像是富商大贾的金屋华殿……”
牙侩的存在由来已久,定物价、通交易,算是从事商业贸易中介的先驱。先秦及汉代,称驵、驵侩,到了魏晋隋唐称牙、牙郎、牙侩,宋元明清又有引领百姓、经纪、行老之称,再后来一般称之为牙人。这种人混于市井之中,交游广阔,能言善辩,每当商人货物至者,游走于逆旅和邸店间,南北物价,凡米、盐、帛、丝、鱼、绢、纸、铁、炭、果等,高低悉听断于彼,然后从中赚取巨额利润。虽多为商人厌恶,可此时货运经水路流转,动辄数百里,人生地不熟,没有牙侩居中说和,许多交易根本无从谈起,所以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忍耐了之。
左彣道:“五十万钱?郎君,会不会太贵了点?”
《宋书后妃明帝陈贵妃传》里,在金陵买一所面阔三间并且精装修的瓦房,只需要三万钱而已。《法苑珠林》里也说在钱塘建一座像样的寺院,所费也不过三万钱。由此可知,钱塘房价虽然不低,但也不会超过金陵,五十万钱的数目委实过大,所以左彣有此一问。
“风虎,目光要放长远,买宅子不能吝啬钱财。有时候,住的好一点,不仅能让自己的身心愉悦,而且,修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
………………………………
第十四章 鹿脯失窃之谜
送午膳的侍者依然是一身修剪得体的青衣,进退有度,恭谨有礼,脸上的微笑似乎专门用镜子照着印出来的一样,恰到好处的热情,不多一分,多则谄媚,不少一分,少则生疏,真真让人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徐佑净了手,招呼左彣和秋分一起用膳,食案上摆着酥油、乳腐、鱼生、白菹、蒸藕、瓠叶羹、羌煮鹿头等等十数道菜,有荤有素,有烹煎有蒸煮,精美的白瓷完美的搭配着各式菜色,从刀工到摆盘,从色泽到香味,点点细微之处,可见此处主人的风雅和周到,就如同一笔挥洒由心的好字,还没有入口,已让人垂涎三尺。
徐佑尝了口白菹,滑腻香嫩,顿时胃口大开,道:“这个好,别处不曾吃过,是你们钱塘的独有的吗?”
侍者应道:“郎君说的原也没错,时下钱塘人多爱做这道白菹,不过究其根本,却是多年前从北魏的胡人传过江东来的。”
原来是少数民族的饮食风格,怪不得口味这么重,徐佑好奇问道:“如何做法?哈,若是涉及贵店的秘法,那就不必说了。”
侍者笑了笑,道:“也没什么不能说的,白菹的做法钱塘人人皆知,只是看火候做的到不到位。取鹅、鸭、鸡白煮者,夹杂鹿骨,斫为长三寸、广一寸大小,下到杯中,以成清紫菜三四片覆盖其上,用盐、醋和肉汁沃之一个时辰,方才能端到席上。不过此道菜略觉油腻,郎君用过少许后,可再尝一尝蒸藕,舌中肉香未散,辅之藕片的清凉软糯,另有一番不同的滋味。”
徐佑言听计从,夹了一片蒸藕细细嚼咽,果然如同侍者所说,舌尖的味蕾在两种完全不同的食材的交互刺激下,竟让人回味无穷。
“蒸藕,这个我倒是略知一二,用水和稻穰、糠洗净泥藕,斫去藕节,取蜜汁灌满藕孔,溲苏面,封下头,蒸熟后除去面,洗去蜜,削去皮,以刀截成均片,奠之。对不对?”|
侍者笑容不减,道:“郎君大才,说的一字不差!”
“会说话,听起来顺耳!”徐佑哈哈一笑,道:“风虎,看赏!”
左彣摸出百余钱,刚要递过去,侍者躬身婉拒,语气十分恭敬,道:“谢郎君恩赏!不过我等仆役受郎主恩重,能以卑贱之躯伺候贵人们,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不敢再领这份赏。”
徐佑笑道:“不是嫌少吧?世间有不爱钱的人吗?”
侍者一听此言,忙屈膝跪下,双手交叠额头,道:“郎君言重了,小人整日介的食宿于此,夏衣冬裳从来没短缺过,每月还按例领有比别处多七成的俸钱,足够平日的用度。小人也爱钱,但钱真要是多了,也不知道怎么去花,还不如知足常乐。”
“祸莫大于不知足,你能明白这一层,已经比世上多数人都活的自在了。既然如此,我也不勉强,去吧,记得无事不要随意到院子里来,我这人喜欢清静,最烦别人打扰。”
“诺!”
侍者离开后,左彣叹道:“现在连我都想见一见这间逆旅的主人了……”
徐佑笑道:“能将手下最普通的仆役调 教的这般出众,主人恐怕也是钱塘城内数一数二的人物。想要见也不急于一时,以后有的是机会打交道。”
用过了午膳,左彣出去找大夫,徐佑和衣睡了一觉,再醒来时望着窗外夕阳西下,问起秋分,才知道一位姓刘的大夫已经来给履霜瞧过病了,断的也是里寒证,不过换了方子,以药石为主,食疗为辅,开了七天的药,让服完之后再去瞧过。
“好转些了?”
“嗯,大夫说幸好用药及时,江面上也没耽搁太久,再将养一段时间,应该可以痊愈。”
徐佑放下一桩心事,起来洗了把脸,走到院子中的古槐树下负手仰头,静静的看着最后一抹红云。
像血肉在燃烧!
不知过了多久,左彣风尘仆仆的推开院门走了进来,看到徐佑忙快步到了跟前,道:“郎君!”
徐佑这才从凝视中惊醒过来,笑道:“房子找的怎样了?”
“我托逆旅的侍者介绍了几个牙侩,不过要么是没有这么大的宅子,要么是处在闹市,周边鱼龙混杂,接连跑了五六个地方,没找到合适的。”
“这件事不急,慢慢找,总会找到合适的。你也累了,先去休息吧。”
第二天一早,左彣继续出去寻找牙侩,秋分在照顾履霜,徐佑一人无事,从西北的院子出来,在侍者的指引下,来到正中的一栋小楼上,这是对外也对内营业的酒楼,上下三层,座无虚席,推杯换盏声不绝于耳。
侍者帮徐佑在三楼靠窗的黄金位置寻了一个座,徐佑随便点了两个小菜,要了一壶茗汁,也就是所谓的花茶,口感略甜。然后极目远眺,被古往今来无数人称颂的钱塘湖在烟波缭绕之中,若隐若现。
一直坐到中午,徐佑才下了楼,转过几道回廊,经过一间客舍时,突然听到一阵吵闹的声音:“还说不是你?同舍只有你我二人,我丢了鹿脯,你岂能脱的了干系!”
至宾楼里并非都是像徐佑所住的那样的独家小院,也有一间间的客舍,根据装饰奢华程度不同,分为上房、中房和下房,以及给仆役和部曲居住的通铺。而有些时候,有些钱财不是太富裕的旅客,又不想去通铺跟人挤靠,就会和其他不认识的旅客共同承担客舍的僦钱。
自五胡乱华之后,南北对立,早年间的驿站、邮亭大多荒废,逆旅业大肆兴盛。由于其私营的性质,对过往的行人和住店的客人的身份不会过多的留意,这也造成了逆旅中“奸淫亡命、多所依凑”的现象十分严重。
像这种失物的纠纷,往往一日间就要发生数起,大家都见怪不怪。徐佑暗自摇头,鹿脯不是等闲的食物,拿到市面上甚至能当做钱币流通,也难怪失主这样的恼怒。
他刚准备离开,一个人从客舍里面撞碎房门摔了出来,徐佑躲避不及,只好伸手抱住,一股大力涌来,他踉跄退了几步,后背撞上了走廊的廊柱,胸口猛的一痛,转瞬间又恢复了正常。
客舍内跟着出来一人,身材修长,容貌本来还算俊朗,只是鼻窝内侧有一颗豆大的黑痣,完全破坏了整体的美感。他头带折上巾,身着宽袍,脚下是木屐,满脸怒色,道:“今天要不把鹿脯交出来,我让你离不了钱塘!”
………………………………
第十五章 破衣难抵万金脯
徐佑松开了手,往旁边退开两步。摔出来的那人扶着廊柱勉强站立,低声咳了两下,唇角流出一丝血迹,道:“冲撞郎君了,失礼莫怪!”
“无妨!”
徐佑回了句,这才看清他的脸,三十多岁的年纪,面目黝黑,有风霜之色,低垂的眼睑遮掩了双眸,但被人殴打辱骂,神态却很平静。
他转过身去,对着门口的有痣之人淡淡的道:“足下的鹿脯我从没见过,自然谈不上偷。”
兴许是被他不卑不亢的姿态刺激到,有痣之人怒极而笑,挽了挽宽袖的袖口,握着拳头,就准备过来继续动手。这时其他房舍的人也都出来看热闹,有人看不过眼,道:“他既然否认,说明此事有蹊跷,还是说理为先。真的说不明白,再到县衙具状不迟,何必动手动脚?”
“这话道理明白,就算他是偷贼,也要证据确切之后才能定论,如此草草听你一面之言,未免不能服众。”
这两人刚说了一半,就被人拉住噤了口,窃声道:“你们是外郡来的吧?”
“正是,足下如何得知?”
“想来也是,这位可是钱塘有名的游侠儿,唤做窦弃,平日不得罪他,还要被欺压三分,更别说今天有人胆敢偷他的鹿脯……你们外郡的人,出门求财求个平安,还是不要贸然蹚这样的浑水了。”
那两人对视一眼,虽然心中不服,但知道这人也是好心,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转头退到人群当中,不再言语。
窦弃见只凭名声就能让外人闭嘴,越发的自得,道:“既然诸位认得我窦弃,我就跟你们分说分说此事,免得有些人以为我仗着本县的身份故意欺压外来的人。”
他伸手一指,道:“这个狗辈,长的獐头鼠目,早就心怀不轨,数次暗中觊觎我藏在床榻下的匣子。果不其然,今日一早,我有事外出,只有他一人待在舍里,等我办事回来,榻下的匣子大开,里面的鹿脯不翼而飞。诸位说说看,我找他要还,有没有错?”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大部分都觉得窦弃的怀疑有理有据,并非空口白话,不出意外,十之就是这个人偷了鹿脯。一时望过来的目光多是鄙夷、厌恶和嘲弄,还有些幸灾乐祸,等着看一向手段狠辣的窦弃如何泡弄此人。
徐佑曾经仔细研究过这个时代的游侠儿,整体来说,分为三类,一是轻侠放浪的少年。比如《三国志》里说曹操少年时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并且他和袁绍还曾一同为游侠,四处惹事,有次看人新婚之喜,竟然夜间持刀将新娘子劫持。他们二人都出身名门,如此劣行,是典型的公子哥的做派,属于不良青年的范畴。第二种是为非作歹为、危害一方的流氓下作之徒。比如《晋书戴若思传》“少好游侠,不拘操行,遇陆机赴洛,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连陆机都敢抢劫,可见胆大妄为到什么地步。同样的还有《魏书毕众敬传》“少好弓马射猎,交结轻果,常于疆境盗掠为业。”此类游侠儿开始结徒为党,聚众劫掠,成为地方一害,深受百姓痛恨可又无可奈何;第三种则已经脱离了不良青年和地方一害,成为游侠侠魁之类的人物,比如《晋书》里提到的京师大侠李阳,连假借后宫权势、泼悍之极的王衍的老婆郭氏都很是忌惮。魏孝明帝时的大侠李元忠,朝廷从清河郡抽调五百人戍守西境,后来返回时途中遇阻,李元忠只派一家奴做向导,一路上群盗退避,莫敢招惹,安全回到了家中。像这样的势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