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贵子-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休若腿长手长,样貌和身高都是与安子道最相似的皇子,可他从来都不受宠,所以屡屡出镇外州,很少在金陵驻足。
“误会,都是误会!”安休若打个哈哈,道:“我染疾不适,故令他们拦客……杨椿,是不是瞎了你的眼,让你拦客,可没让你拦着檀将军,自去军法处领罪!”
跟着进来的杨椿重重打了自己两下耳光,弯着腰退出屋外,和廊檐下站着的颜婉以目示意,悄悄做了个手势。
这是说檀孝祖似无恶意,两人同时缓缓舒了口气,转头望向屋内。檀孝祖从怀里掏出左丘守白昨夜给他的密诏,放到安休若的面前,道:“今上有令,要我取殿下的人头!”
安休若面如死灰,黯然泣下,道:“我死亦不怕,但上有老母,可否许我一诀?”
(丸子从来不愿就故事情节多做解释,该说的都在书里,知我的不必说,不知我的,说了也白说。不过鉴于某些书友喜欢挑些奇奇怪怪的刺,我略作说明,寒门贵子虽然架空,但具体到人物,几乎都有原型,比如何方明,参考檀道济,比如何濡,参考祖道重(祖狄之子)。具体到大的情节,无论是佛门的六家七宗,还是天师道的各种教义,以及无为幡花之道的三天六天之争,这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也几乎都有原型。比如金陵之变,严格按照刘劭弑杀刘义隆的过程,再比如这次檀孝祖见安休若,也严格按照沈庆之见刘骏的过程。诸如此类,书里可以说无处不在,相信我,历史本身总是比小说更莫名其妙,刘骏继位后可以说颇有手段,但在造反前夕,面对沈庆之吓得哭泣不止,人都有许多面,并非真的像很多小说里那样,人设始终如一。)
………………………………
第七十一章 幕后
诏书上写的明明白白,取安休若的人头,给檀孝祖人臣可以享有的全部荣耀。安休若一边流泪,一边拿起诏书,道:“我和将军相识以来,言听计从,如师如兄,今形势若此,甘愿以头颅换得将军富贵。只是老母尚在,容我诀别……”
安休若的母妃叫尤媛,年老色衰不再受安子道宠爱,又被杨妃排挤,所以随儿子就藩荆州,一来十余载,再没见过圣面,也没回过金陵,和安休若相依为命,感情极其深厚。
檀孝祖愤然扔了剑,道:“殿下以为我是何人?卖主求荣之辈?孝祖受先帝隆恩,岂会为乱臣贼子所用?今日自当辅顺讨逆,殿下何必多疑?”
他不是傻子,独身持剑入内,而不是带兵包围王府,只是为了表明和金陵势不两立的态度。安休若如此淡定,背后帷帐之内,必定有小宗师伺伏其中,个人武力对他根本没有威胁,所以惺惺作态,不过是故意示弱来试探人心而已。
安休若感动万分,离开座椅走到旁边捡起宝剑,亲自送还入鞘,道:“将军忠义!我误会将军了!”
檀孝祖见好就收,屈膝跪倒,恳声道:“殿下,安休明弑父篡位,不得人心,只要殿下举义,大事可成……”
安休若面露忧色,只是扶起檀孝祖,没有开口。颜婉走了进来,道:“中军数十万精锐,沈度人称军神,萧玉树战功赫赫,不是将军一张利口就能击败的。何况安休明又占据天府,急切难攻,依我之见,还需从长计议。”
檀孝祖厉声道:“黄口小儿,晓得什么军务?沈度垂垂老矣,萧玉树区区妇人,何足道哉?然三军未动,你却来阻扰军心,请殿下斩其首,晓谕上下,以振作士气!”
安休若见檀孝祖动怒,忙对颜婉斥责道:“如何对檀将军这般无礼?还不快快致歉?”
颜婉抿着嘴,冷冷道:“府中议事,各抒己见,略有违背,就以性命要挟,敢问檀将军,这是殿下的都督府,还是你的都督府?”
檀孝祖大笑,笑声透着不屑,道:“你们这些酸腐文人,果真黑心,口舌堪比刀剑,只不过一个个惜命怕死,实在可笑之极。中军难敌,萧沈善战,就可以坐视逆贼高居太极殿,南面称尊?殊不知百年之后,坏殿下名声者,正是此辈!斩你的首级,不是因为你我意见项背,而是因为你误导殿下,乃楚国的罪人!”
大帽子人人会扣,可扣得巧妙是门学问,檀孝祖能从底层混到今日,绝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的粗鄙不文,心思深沉,远比从未遇过挫折的颜婉厉害。
见两人舌辩滔滔,各有各的道理,安休若犹疑不定,过了好一会才道:“先别争执,让我好好想想。大兄既然要我的性命,真要无可辩解,由他取了就是。总不能同室操戈,让旁人看了笑话!”
“殿下!”
檀孝祖还要劝说,安休若挥挥手,道:“孝祖,你也回去,且不要匆匆决断,大兄如此看重你,投靠他未必不是好事。”
檀孝祖额头触地,道:“我对殿下的忠心可昭日月,若殿下甘心束手,我愿解甲归田,从此不问世事。”
“何至于此?”
和熙的光线透过菱纹格子的窗户洒进屋内,安休若半边身子沐浴在光线当中,另外半边隐藏在黑暗里,看不清眼眸里的神色,更难以得知他心里真正的想法,道:“下去吧!”
是夜,柴房里两人正在密议,被左丘守白称为八夫人的女子依旧看不见样貌,低声道:“今日檀孝祖来见殿下,将你给他的密诏交出,让殿下举义起兵,无奈颜婉从中阻梗,殿下没有同意,还说愿意一死成全兄弟之情。”
左丘守白轻笑道:“江夏王岂是肯束手就擒的人?他现在之所以犹豫,是忌惮中军和沈度,若起兵战败,想偏安一隅也不可得,还不如趁着手里还有筹码,和主上好好谈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他的笑容里充满了嘲讽,道:“两全其美?若安氏一门兄友弟恭,我们六天何时才能光明正大的行走在天地间?”
“所以你伪造密诏,故意给檀孝祖让他转呈殿下,以打草惊蛇之计,彻底断了他想与金陵和谈的想法?”
“密诏并不是伪造,确实是主上的意思。不过,主上让我便宜行事,若觉得檀孝祖可以收买,再把密诏给他。你告诉我的,檀孝祖绝不可能背叛江夏王,我却仍旧给了他密诏,自然是想在背后推江夏王一把。不料这位镇戍荆州多年的马上将军竟然如此寡断,刀斧加身,还没勇气奋力一搏……安氏,呵,安师愈是龙,安子道是虎,接下来这群全是鼠辈!”
八夫人沉默不语,她接到五天主的命令,全权配合左丘守白行事,司宛天宫里刑罚分明,虽然她并不受水官统属,可任务期间,一旦明确职责,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哪怕让她献出生命,也不能有丝毫的犹豫。
只是此刻,她感觉到左丘守白的疯狂和毁灭,他对安氏的痛恨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很可能会在冲动之下做出影响大局的昏招——就像这次十分突兀的把密诏交给檀孝祖,要是今天安休若得知安休明收买自己的部下,而他的性命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立刻决定起兵造反,包括左丘守白在内的使者团,估计会成为祭旗用的第一波祭品。
是,这样是完成了天主交代的任务,可事情还没到鱼死网破的时候,只要因势利导,同样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任务。
六天的信徒不怕死,可无谓的牺牲也没必要,对他们来说,留待有用之身,比盲目赴死对大道更有利。
要不要把这个情况上报?
八夫人陷入两难的境地。
檀府。
徐佑和清明再次如鬼魅般现身,檀孝祖没有惊讶,说了今天王府里发生的事,清明皱眉道:“颜婉冥顽不灵,要不要让他闭嘴?”
让活人闭嘴的法子只有一种,那就是让他变成死人,檀孝祖色变道:“不可!”
清明淡淡的道:“将军无需担忧,刺杀颜婉只是举手之劳,事后还可以做局嫁祸给使者团,不会有任何麻烦!”
檀孝祖苦笑道:“我倒不是为他说话,颜婉是殿下心腹,这些年甚为倚重,真死在敌人手里,也无话可说。可若是因为政见不合,就贸然杀之,恐怕此例一开,永无宁日!”
妇人之仁!
清明刺客出身,对暗杀这种事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内斗无非是剥夺权柄和剥夺性命,对参与这种游戏的人来说,剥夺了权柄,其实和剥夺了性命并没有多少区别。
看看郭勉,若是没有翻身之日,他的生命,从被颜婉逐出王府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
两人同时看向徐佑,等着他拿主意,徐佑沉声道:“杀之可惜,颜婉有干才,日后起兵还有仰仗的地方,再者檀将军所言极是,政争绝不可开暗杀的口子,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笑道:“颜婉毕竟不是江夏王,只要能够说服江夏王,颜婉再怎么阻挠也是枉然。”
第二日大早,徐佑和安玉仪会合,冒充她的随从直入王府后宅见到了江夏王的母亲尤媛。尤妃不到四十岁,容貌身材保养的宛若二十多岁的女郎,姿色不算绝美,可也称得上绰约,只是在后宫这种地方,小妖精太多,竞争不过只能失宠。安子道还不算绝情,允许她随江夏王就藩,这些年在荆州安享荣华,其实比起宫里的妃子们要幸福多了。
“你就是徐佑?”
徐佑还未答话,尤媛回忆道:“是啦,跟你母亲长得很像,那是上元节的时候,她进宫请安,我还拉着她说了好一会话……”
人老容易忆当年,徐佑立刻顺着杆爬,眼眶泛红,道:“我幼时也听母亲提起娘娘,言语里多有敬慕之意。今日得见,感沐慈恩,却忍不住又想起母亲,尊前失仪,万万死罪!”
“你是有孝心的,哪里有罪?”尤媛摇摇头道:“徐氏一门的惨事,我妇道人家,说不出对错,不过既然都过去了,别放在心上,好生活着,比什么都强!”
又闲话了了两句,尤媛对徐佑观感甚好,关心的问道:“玉仪说你想见观儿?到底什么要紧事?”
安休若的小字观儿,徐佑也是初次听说,道:“我为救殿下性命而来!”
“啊?”
尤媛大惊,竟走到近前,握着徐佑的手腕,道:“有人要杀观儿吗?”
闻着对襟织金条文襦裙里传来的幽香,徐佑心如止水,双目凝视着尤媛,道:“安休明遣使来江陵求和,不过是缓兵之计。私下里却派使者持密诏收买檀孝祖等都督府掌兵的将军们,说是杀了江夏王,可得富贵。幸好檀将军忠义,昨日将密诏呈给江夏王,愿领兵讨逆。谁知颜婉贪生怕死,甚至可能被使者收买,竟极力劝阻江夏王,要他投降归顺。娘娘,现在殿下手里有兵,反抗未必是死,可要听颜婉的,归顺之后,交出兵权,成了待宰羔羊,如何保得住性命?”
颜婉想要和金陵达成妥协,兵权是不可能交的,徐佑只是在尤媛面前给他点点眼药,不说的严重点,怎么
“这……这……”
徐佑的目光和神色透着强大的说服力,尤媛本就不是深宫那些手段通天的厉害妃嫔,要不然要不会黯然离宫,这时听徐佑言之凿凿,顿时乱了心思,道:“好好,我这就带你去见观儿,由你劝他,且不可信那颜婉……”
………………………………
第七十二章 游说
“娘娘,不如你把殿下请到这里,免得颜参军再说丧气话……”
“也好,也好!”尤媛忙道:“来人,让观儿过来,就说我身子不适!”
没等多久,听到匆忙的脚步声,安休若掀开厚厚的帘子,走到屋内也不看他人,径自走到尤媛跟前,焦急的问道:“母亲怎么了?可找大夫瞧过了吗?”
尤媛的眸子里透着说不清的爱怜,唇角不由自主的露出笑意,道:“我没大碍,诓你过来,是想让你见一个人!”
安休若松了口气,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反而对尤媛诓他的话不放在心上。他扭头看向屋里站着的安玉仪和徐佑,皱眉道:“十七,你带来的人?”
安玉仪娇笑着拉着他的宽袖,低声道:“王兄莫怪,要不是事情紧急,我也不会冒着冲撞娘娘的罪过带外人进宅。这个人我觉得你该见一见,或许可以破解目前的僵局。”
安休若的眼神不经意的掠过安玉仪白皙如雪的脖颈,坐到尤媛旁边的椅子上,问道:“你是何人?”
徐佑躬身道:“徐佑见过殿下!”
“徐佑?”安休若的惊讶不像是作伪,道:“你何时来了江陵,怎么不事先知会一声,我当开府门亲迎才是!”
“前日抵达江陵,原是奉临川王的手书来此,却被颜参军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只好厚颜恳请公主和娘娘,这才得以见到殿下。”
“六弟派你来的?”安休若先是大喜,继而燃起怒火,道:“颜婉大胆,贵客登门竟不奏报,怨不得檀孝祖说他隔绝内外……郎君放心,此次定当严惩,决不轻饶!”
不管是真怒还是假怒,至少姿态做出来,说明安休若给足了面子,徐佑也没打算靠这点事让颜婉失宠,随口说了两句客套话,直接拿出临川王的书信递了过去。
安休若接过信认真看了良久,双目泛着泪光,叹道:“六弟太抬举我了,我何德何能,敢觊觎帝位?莫说眼下大局未定,就是真的举义,等平定逆贼,这帝位归属还需从长计议……”
徐佑断然道:“殿下西征戎蛮,北拒索虏,坐镇荆州,十有余年。擒阖闾之将,斩轻锐之卒,威加海内,名慑四方,远无不服,迩无不肃。先帝晏驾,当登大宝者,非殿下莫属!”
“微之谬赞了,我愧不敢当!”
“殿下!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我在临川时,亲耳听六殿下说三王兄不出,奈苍生何?在浔阳时,也曾听江州刺史朱智说回戈弭节,以麾天下,唯有荆州。这是众望所归,天命在此,绝不可违!”
徐佑慷慨之声,如金玉谐鸣,姿态洒然,说不出的神朗风清,看的安玉仪不由迷醉。他从怀里掏出朱智的书信,交给安休若,在他览信的同时,又道:“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齐有无知之祸,而小白为五伯之长;晋有骊姬之难,而重耳主诸侯之盟。社稷靡安,必将有以扶其危;黔首几绝,必将有以继其绪。殿下元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两仪,应命代之期,绍千载之运。我曾亲见江州余水里白龙现世,此乃符瑞之表,天人有征;中兴之兆,图谶垂典。今殿下握褒秉钺,将在御天,岂可畏难犹疑,错失良机?”
什么是雄辩滔滔,什么是口若悬河,这真是一张利口可顶百万师!
安休若听得心潮澎湃,他当然不可能束手就擒,之所以举棋不定,就是不知道比如临川王这些兄弟,比如顾陆朱张这些门阀,到底是支持金陵,还是支持荆州,若是没有他们的归顺和效力,论军事,未必抵得过中军,论正治,帝位就是大势,再失了人和,他是知兵的,那样举义,只是送死。
徐佑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临川王和朱智的书信,还有背水一战的勇气!
只是,勇气,并不等同于决心!
“话虽如此,可大兄对外宣称父皇死于别人之手,他已诛贼平乱,晓谕天下。我们就算举义,如何说服将士和百姓相信…… ”
三军未动,舆论战先行,这是明智之举。徐佑见铺垫的差不多了,直接拿出来杀手锏,安子道的血诏!
“这,这是?”
安休若腾的站了起来,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了诏书,自幼就暗自临摹的帝王书法映入眼帘,一笔一划,力透纸背,可血溅魂飞之意,决死黯然之情,全都溢于言表。
这是安子道的真迹!
“父皇!”
安休若没有来得及细看诏书的内容,跪地痛哭不起,哀鸣声声,闻者伤心,帝王家虽亲情淡薄,可到了生离死别时,难免也会有几分真心流露。
尤媛也是泪流不止,安玉仪相对好一点,抱着她的身子默默不语。徐佑上前扶起安休若,道:“殿下节哀,现在不是哭泣的时候,等攻入金陵,再尽孝道不迟!”
“好!”
安休若擦去眼泪,细细看完血诏,做了个重重下劈的手势,凛然道:“逆贼弑父,天理难容,我自当为父报仇,为国雪恨。并尊父皇遗命,率兵迎义阳王入京为帝!”
他终于改口,不再称呼安休明为大兄,而是逆贼!
徐佑摇头道:“义阳王、潘阳王、新野王等人都已随着使者前往金陵,和建平王、南阳王、广陵王、山阳王一道,成了安休明的阶下囚。现今能救社稷者,唯有殿下一人而已!”
安子道对安休若不喜,废黜太子,欲立建平王为君,谁知太子逼宫,临危之时,仍旧不愿意传位给安休若,只是让他率荆州军讨逆,然后迎义阳王入京称帝。
这简直不可理喻,义阳王的封地在郢州,和荆州比邻,可郢州的军力完全不能和荆州相提并论,若安休若领兵,到时候不是他想不想让帝位给义阳王的问题,而是手下那么多的将领拼命打下来的江山,会甘愿给义阳王占去吗?
黄袍加身,由不得自己,何况安休若虎狼之辈,也未必肯让位。
安子道到死也没有从帝王思想里解脱出来,他或许相信安休若不敢违旨,可那是他活着的时候,人死灯灭,对儿子的威慑必然会降到最低。
“社稷时难,则戚藩定其倾;郊庙或替,则宗哲纂其祀。殿下允文允武,远胜义阳王,值此动荡之际,决不可置兄弟之情于家国大义之上。”
安休若转头看向尤媛。
尤媛忍着泪,道:“我不懂你们的军国大事,可只要观儿你拿定主意,就是兵败身死,那也无妨。到时候我也随着你去见先帝,咱们一家总可团聚。”
“母亲!”
安休若再次下跪,伏在膝间,尤媛垂头轻轻抚摸他的脸颊,目光之中,透着浓郁的无法分解的爱。
安玉仪悄然来到徐佑身侧,用只能两人听到的声音道:“怎么谢我?”
徐佑轻声道:“我有法子让公主重见天日……不知这个谢礼如何?”
安玉仪攸忽色变。
随着安休若来到前堂,过了一柱香的时间,颜婉和檀孝祖前后到达,看见徐佑也在,颜婉脸色阴沉,却没开口多话,他是聪明人,知道这会说什么都晚了,不如静观其变。
安休若将血诏示于两人,道:“我意已决,如檀将军所言,举义讨贼!”
颜婉看过诏书,知道木已成舟,再劝难免让安休若以为他有异心。身为幕僚,主人没有下决心时,可以畅所欲言,一旦下定决心,就要坚决奉行,并拾遗补缺,将事办的尽善尽美。
檀孝祖佩服的看了眼徐佑,没想到他真的有法子说服安休若,藏着先帝的血诏,辗转数千里,大智大勇,令人赞叹。
“诏书确实是真,可诏书里说要殿下率兵迎义阳王为帝……”颜婉目视安休若,重复道:“义阳王?”
徐佑接过话道:“义阳王已经入京,我们起兵,岂有推一个在逆贼掌握之中的人为主上?那不叫愚蠢,而是笑谈!”
颜婉懒得搭理徐佑,还是对着安休若道:“殿下,若起兵讨逆,这封血诏必须转示给诸军将士,义阳王这三字如鲠在喉,会节外生枝!”
安休若却没有回他的话,面向徐佑,语带尊重的问道:“微之,这血诏是你带来的,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成大事不拘小节,我们只需领会先帝遗命的大义,那就是奉天讨逆。至于个别字句,不必理会。颜参军所虑,只是小事,寻一善临摹者,仿先帝书体另造一封血诏就是,事急从权,算不得僭越。”
檀孝祖拍手叫好,道:“郎君大才,就这么办!”
安休若再看颜婉,颜婉很不情愿的点了点头了,他不得不承认,徐佑的主意虽然大胆,却正符合眼前的形势。
难得的意见统一,安休若再不犹疑,作揖下拜,道:“国家安危,皆托付给诸位!”
徐佑、颜婉、檀孝祖同时跪拜,道:“愿听殿下调遣!”
………………………………
第七十三章 离别
决议已定,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由颜婉出面,和左丘守白虚虚实实的谈条件。江夏王归顺可以,但不入朝、不觐见、不听宣,保留荆雍两州的军权,梁州、江州和南豫州交还朝廷,朝廷平日里的政令只要不影响荆雍局势,可以照令遵行,历年节庆大典,该有的礼仪不会缺失,诸如此类。
安休若都督荆雍梁江豫五州内外诸军事,可梁州远在汉中,接壤西凉,就算安休明派人接任刺史,一旦兵乱,还不是安休若手里的软柿子,任意揉搓?而江州自朱智到任,经营的铁桶一般,早就游离在掌控之外。况且朱智通过徐佑暗中投靠,在不在手里无关紧要;至于南豫州,紧挨着金陵,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安休明必须吞入腹中,他要是不交,说明根本毫无谈判的诚意,所以交出去也罢。
江东二十二州,真正占据战略地位的只有扬州、益州、荆州、雍州四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