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贵子-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詹文君摇头道:“那夜在场的只有两名心腹部曲,全都得了严命,不得将白蛇一事泄露给任何人知道。所以这三年来,白蛇一直养在居钱塘三十里外的明玉山中的隐宅内,除了家舅和我,无人能够得见。“
徐佑哈哈笑道:“由此可知,天意站在夫人这一边,任杜静之奸猾似鬼,也要喝夫人的……呃,若是让白蛇现世,不会引得郭公震怒吧?”他话到嘴边,才想起女子的脚也是私密,被男子喝洗脚水,无疑是公然**,所以及时咽回了去。
詹文君决然道:“危难之际,连自身都不能保,何惜一蛇?”
“好,那就这么定了。接下来,需要夫人找寻二十名识字之人,要口才便利,说话明白,且可以受掌控。寻到后,把他们齐聚一处偏僻的宅子,禁止出入,等我前去安排。”
千琴受不了徐佑颐指气使的样子,冷哼道:“何谓可掌控?”
徐佑笑不作答,他还不至于跟一个小丫头为难。何濡却没他这么好说话,道:“有家室,贪财色,或者怕死,此等人,皆可掌控。”
千琴立刻追问道:“怎么个掌控法?”
“有家室,可以以家室胁迫;贪财色,可以以财之;怕死,自然刀剑加颈。如此掌控,你觉得可否?”
千琴鄙夷道:“何郎君行事如此毒辣,到底怎么读的圣贤书?”
詹文君站起身,道:“你再口无遮拦,肆意羞辱贵客,那就不要再跟着我了。百画,明日去寻个人家,嫁了她出门!”
百画笑着道:“诺!阿姊,你是喜欢白白净净的郎君呢,还是喜欢老实敦厚的农夫呢?”
千琴瞪了百画一眼,赶忙跪下,匍匐于地,不敢做声。詹文君径自走到徐佑身前,双手作揖行了大礼,道:“给我一日时间,尽尊徐郎君吩咐!”
回到二楼厢房,三人对坐,左彣疑道:“郭勉为何如此紧张发现白蛇的事?不仅不对外宣扬,反倒藏的如此严密。按说白蛇乃灵物,要么报祥瑞敬献给主上,谋求恩赏,要么养于家宅,扬名吴地。我看郭勉乘金旌船招摇过市,不似这般淡薄之人。”
徐佑笑道:“风虎所言不差,只不过少算了一点。”
“望郎君赐教!”
徐佑望向何濡,道:“你来说吧!”
何濡冷笑道:“这还不简单?郭勉存的心思,可比名利要大的多了。若是所料不差,他是在等着有朝一日,能够将白蛇献给江夏王呢。”
左彣更是不解,道:“郭勉不是跟江夏王关系匪浅吗?真要献蛇的话,三年前就可以啊,为何还要等?”
“他等的,是时局!别忘了,汉高祖可是斩了白蛇,才有了天下……”
左彣明白过来,还没来得及表达自己的惊讶,何濡又转对徐佑道:“七郎,如果说之前还只是猜测,有了白蛇一事,足以看出郭勉的野心。而他又是江夏王的肱骨,他的野心,不过是江夏王野心的延续而已。所以,这一次天赐良机,必须将詹氏救出虎口,跟郭勉好好的交个朋友!”
徐佑懒洋洋的伸了个懒腰,道:“知道江东百姓最爱的是什么吗?”
何左二人齐齐摇头。
“是鬼神事!”
………………………………
第四十章 私会
纵观中国古代小说史,自先秦神话,到魏晋南北朝志怪,再到唐传奇,宋话本,千百年的凝练之后,成就了明清小说的高绝艺术水准。
如果说《楚辞》是先秦神话集大成者,魏晋南北朝时的《搜神记》就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任何脱离时代本身的文学都是无根之水,《搜神记》写人写鬼写真写幻写报应写情爱,虽然充满了超越时代的想象力,但它的本质还是建立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潮和民风的基础上。因此,《搜神记》里的志怪故事能够广为传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受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比起诗词歌赋的高雅,琴棋书画的风流,这种说理简单,剧情跌宕,志怪神异的故事,最易口碑相传,也最容易在短时间内掀起全民追捧的热潮。
当然了,所谓的最短,至少也要数年以上的时间!
徐佑没那么长的时间等待,也没有那么长的时间浪费在这样一件事上,所以,他要做的,只是稍稍的改进一下传播的方式和方法!
“鬼神?”
“不错!要对付杜静之这个神棍,只能另造一个神棍出来……”
三人计议已毕,何濡和左彣正要离开,徐佑突然道:“其翼,我怎么觉得那个鲍熙有点名不副实?”
何濡停下脚步,没有做声。
“既是顾东阳派来辅佐顾允的心腹,智计谋略应该是上上之选才对。可我看他在至宾楼里的表现,一直畏首畏尾,束手束脚,毫无临机决断的应变能力,实在让人心生疑虑!”
何濡静静的道:“鲍熙此人,不需要我们过多的费神,他不是阻碍!”
“你确定?”
“我确定!“
徐佑微微一笑,道:“那就好,去吧,累了一天,都早点休息!”
左彣躬身离开,何濡出门之后又回转,坐到徐佑对面。徐佑保持着刚才的坐姿,对何濡的去而复返并不惊讶,低垂着头,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玉杯,没有做声。
“我跟鲍熙,是在江州刺史府时的旧识……”
徐佑抬起头,将玉杯放在桌面上,笑道:“鲍熙不是我们的障碍?对不对?”
“对!我保证!”
“那就行了,至于你跟他的往事,想必也是你心底的秘密,不需要对我说,我也不需要知道。其翼,你我相交,贵在知心,知心则不疑,不疑就不会生乱,这是长久之道,也是成事之道。”
何濡收敛了平日里的傲气,恭谨的道:“诺!”
到了午夜,窗外月明,钱堂城陷入了完全的沉寂当中。徐佑刚入睡不久,猛然惊醒过来,正要侧耳倾听哪里来的响声,左彣已经破门而入,擎剑在手,护在身旁。
“发生什么事?”
“还不知清楚……应该是有人闯了进来,被发现后正在交手!”
徐佑披衣而起,走到窗边,可以看到院内两人分开而立,其中一人,正是捉鬼灵官李易凤,另一个人却让大吃一惊,竟是那个应门的老仆。
两人不知在院中说了什么,李易凤闪身后退,到了院墙下,脚尖一点,身子腾空而起,没入墙外不见。老仆咳嗽了几声,佝偻着腰身,慢腾腾的走回了门房。
“这院子里果然藏龙卧虎,连一个垂垂老矣的奴仆都能逼退天师道扬州治的捉鬼灵官,怪不得詹文君有信心保咱们的安全。”徐佑饶有兴致的目送老仆离开,道:“风虎,回去休息吧,有这样的厉害人物把门,不会有事的!”
左彣犹豫了下,道:“要不我还是守在房内好了……李易凤既然为刺杀郎君而来,恐怕没有那么轻易放手……”
天师道的威名可不是哄娃娃哄出来的,真要是打定主意对付一个人,恐怕天下无人能够安心睡觉。
徐佑的侧脸在月光下看起来十分的柔和,轻声道:“放心吧,李易凤是来找我不假,但他不是来找麻烦的!”
左彣有些莫名其妙,道:“不找麻烦?难倒还能跟郎君叙旧不成?”
徐佑笑道:“让你猜对了!”
门外响起敲门声,左彣看了看徐佑,见他点头,过去开了门。詹文君立在门外,身后跟着千琴和万棋,拱手道:“闯入的贼子已退,让徐郎君受惊了。”
徐佑耸了耸肩,姿态异常的潇洒,笑道:“能将捉鬼灵官称为贼子的,夫人可是头一个!”
“不告而入谓之贼,捉鬼灵官又如何?自也是贼子而已!”
这话说的气派,不过气派是需要底气的,能有老仆这样的高手做门房,詹文君无疑极有底气,道:“徐郎君若无睡意,文君可否进来一唔?”
深更半夜,虽然不是两人独处,但也于礼不合,尤其詹文君丧夫一年,还在服丧期间,若是传出去,恐怕会辱没清誉。
詹文君或许不在意,徐佑其实也不在意,但他不能不考虑郭勉是不是也有这样大度的胸怀。
“夫人若是想问有了白蛇有了人之后具体的计划,我只能说天机不可泄露,过了两日,夫人自然便知!”
詹文君听出徐佑的婉拒之意,也不着恼,笑了笑,英挺的剑眉往上一扬,飒爽中透着可人的味道,道:“那就不打扰徐郎君休息了!今夜这里交给万棋看守即可,若是有事,吩咐她就是了!”
说完带着千琴离开,万棋也不看徐佑,径自立到门口,仿佛一尊冰雕美人,让周边的空气都快要凝固起来了。
左彣一看这个场面,哪里能放心去睡觉,也到门口另一边站定。两人一左一右,如同两个门神,只是不够凶神恶煞,反倒一个大叔,一个少女,竟然莫名的有了点搭配感。
徐佑劝了几句,两人都不听,无奈的自去睡觉,睡梦中好像见到一个女子,朱衣青发,似远似近。
第二日醒来,徐佑喊了两声风虎,左彣推门而入,他一夜没睡,但精神饱满,丝毫不见疲态,果然是底子好,经得起打熬。
“万棋呢?”徐佑扭头看了看,没看到万棋的身影,奇道:“莫非半夜偷跑了不成?詹文君这样可不行,身边的婢子没一个听话的。”
左彣笑道:“郎君忘了?詹夫人吩咐的是夜里守着。所以天一亮,她就走了!”
徐佑摇头失笑,道:“原来是太听话了……”
说笑间秋分推门进来,服侍徐佑穿好衣服,徐佑带着众人下了楼,厅内已经摆好了早膳,詹文君没有现身,由百画负责招待。
“其翼,你先和秋分用膳,我和风虎出去一趟。”
何濡点点头,不必说他也知道徐佑要出去做什么,倒是百画笑着道:“徐郎,我家夫人吩咐了,让你尽量不要出门!”
“无妨,我只在附近走一走,半个时辰就回来!”
徐佑和左彣离开了詹宅,随意的逛着街。钱塘是县治,又是商贸集中地,市场制度没有严格按照坊市进行划分,所以不像金陵那样的大都市,要到午时才开市营业。这会所见,已经有不少商旅中人在街面上奔波往来,有些零星点点的食肆也做起了早行人的生意。
“李记汤饼,就这里吧,进去尝尝店家的手艺!”徐佑和左彣进去后发现这家店生意兴隆,十几张桌子坐满了人,等了片刻才找到一处靠里屋的座位,颇有后世去吃知名餐厅要排队的经历。
左彣找店家要了两份汤饼,还没等端上来,一个瘦骨嶙峋的人坐到了两人对面。
捉鬼灵官,李易凤!
左彣下意识的就要动手,被徐佑拦住,望着李易凤笑道:“李道兄,数年未见,你怎么还是骨瘦如材呢?天师道的膳食,真的这么难以下咽?”
………………………………
第四十一章 疗伤
听徐佑说话如此不客气,左彣心中一紧,手摸上了剑柄,牢牢的盯着李易凤的双手。
捉鬼灵官,顾名思义,他最强的武器,就是一双手!
无坚不摧!
李易凤干瘦的脸上看不出喜怒,正当左彣以为他就要出手的时候,突然溢出一丝笑意,嗓音尖利,道:“还记得那年在鹤鸣山上,你第一次见到我时,说的也是同样的话。”
“是啊!”
徐佑感慨道:“我那时的性子太急,言语上大大得罪了道兄……可谁想在山上住了七日,日夜相处,无话不谈,竟跟道兄成了好友!”
李易凤冷漠的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见的暖意,沉默了半响,低声道:“微之,你不该管詹氏的事!”
徐佑叹道:“道兄,有些时候,身不由己……”
李易凤摇摇头,道:“我知道你的为人,好武任侠,见不得不平事,早年在义兴时就四处惹是生非。不过有徐氏为你撑腰,只要不是惹出捅破天的麻烦,都无关紧要。可今时不同往日,你被主上安置到钱塘,看似迁徒,实为保护,再怎么低调都不为过,如何还敢贸然插手天师道的事?”
徐佑苦笑道:“我要是说自己适逢其会,被人拉下水的,你不知信不信?”
“我信不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詹氏已经被祭酒视为囊中之物,任何想要从中作梗的人,都会让祭酒不高兴!微之,听我一句,你的麻烦已经够多了,不要再招惹不该招惹的人!”
徐佑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道兄的好意我心领了。”
李易凤再次沉默,末了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一刻钟后,到三文山顶的凉亭来见我!”
等李易凤离开,徐佑和左彣每人吃了一碗汤饼,都对店家的手艺赞不绝口。汤饼又名水引、馎饦,通俗点讲也就是面条。《东京梦华录》里曾在汴梁居住过二十多年的孟元老,对往昔京华繁荣景象的追忆,其中提到北宋汴京市场上的汤饼名品就有十多种,元初的《梦粱录》一书,则说南宋时临安市场上的汤饼,竟有三四十种。由此可见,起源于东汉,成形于魏晋的面条,到了宋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不过徐佑吃到的,还是最基本的汤饼,确切点说,也就是普通的阳春面,做法简单,但口感上佳。
打赏了店家十文钱,虽然不多,但也是表达对食物的喜爱,就如同后世看yy小说给点作者鼓励一样。徐佑估算下时辰,差不多有一个小时, 找人问清了三文山的所在,和左彣一起慢慢的前往。
三文山有个来历,说是一个书生赴京投亲的路上,饥寒交迫,穷困潦倒,最后晕倒在一家农舍的门前。被这家农舍的主人救起后,主人的女儿对他仔细照顾,后来暗生情愫。等书生病好,两人定了白首之约,只等书生到了金陵,安顿下来,就来接她成婚。
农家清贫,数尽家产只有三文钱,全被女儿送给了书生。书生辗转到了金陵,文采风流,很快混出了名堂,被当朝公主看中,入赘成了驸马。农家女苦等十二载,入京寻找书生,却被负心薄幸之人暗中杀死,投入江水中。
书生做了亏心事,夜夜难眠,经常梦到一个女鬼喊着还我三文钱来,屡次惊吓之后,终于忍无可忍,来到当初遇到农家女的地方,那里没有了农舍,成了荒芜之地。他拿出三两黄金,置于地上,道:“昔年借你三文钱,今日千百倍换之,恩已了,怨也了,不要再来纠缠我了!”说完就要离开,不料那三两黄金猛然涨到成山,将书生压在了山下,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当徐佑出了西城,看到三文山时,这座后世并不存在的小山丘,如同一个金元宝的形状。沿着山间崎岖小路盘旋而上,来到山顶的凉亭,李易凤站在亭内,背对着徐佑,道:“可否让你的朋友到周边警戒?”
徐佑对李易凤很放心,以两人的关系,不会有什么危险,对左彣点了点头。左彣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听命去了,不过他也没有远离,目光随时关注着这边的情况。
李易凤伸出手,徐佑笑了笑,将右手手腕放入他的掌中。曲指成弓,扣住脉门,静听了片刻,李易凤皱眉道:“古怪,古怪!”
他的师尊是天师道排行第五的大祭酒李长风,最擅医术,要不然当年也不会由他出手为徐佑调理身体。李易凤也从师尊那里学到了不凡的医术,只看徐佑的脸色和步伐,就知道他重伤未愈,却没想到体内的情况要比预料中的更加古怪和复杂。
“你能不能运行真气?”
徐佑摇摇头,道:“道兄,我的武功已经废了……”
李易凤眉头皱的更紧,道:“谁说的?”
“温如泉,金陵的圣手神医,被义兴新任太守李挚特地请过来为我治伤。”
李易凤道:“李挚没有这么大人情,应该是主上发了话,不然温如泉可不好请。”
这一点徐佑早想的明白,不过要不是李挚顶住四周的压力,温如泉也未必能安心给自己治伤。所以这份人情,还是要算在李挚头上。
“古怪,古怪的很!”
李易凤拉起徐佑的另一只手,同样的姿势搭在了脉门上。从来医家诊脉要用三指轮切左右寸、关、尺、的脉象,左寸关尺是候心肝肾,右寸关尺是侯肺脾肾,很少有李易凤这样同时扣住左右,五指起伏不定来诊脉的手法。
“你运一下真气……”
徐佑犹记得上次真气运行时那种痛彻骨髓的折磨,不过既然是李易凤的话,他二话不说,玄功自动。
日君元阳,还归绛宫,月君元阴,还归丹田!
还是熟悉的感觉,还是熟悉的味道,气海一阵剧痛,一股阴寒凭空而现,游蛇般爬向全身的筋脉,几乎一瞬间,徐佑的身上变得**的。
幸好,这次他有心理准备,没有当场昏迷过去。
李易凤的脸色大变!
………………………………
第四十二章 租米钱税
三文山上一阵寒风吹过,刮起了片片枯叶在天空中飞舞,萧杀之意弥漫了天地。
李易凤转过身去,背对着徐佑,尖利的嗓音透着无能为力的沮丧,道:“微之,你的伤,我治不了!”
徐佑跌坐在地上,休息了一会才缓过劲来,扬起满是汗渍的额头,笑道:“最坏不过是废了武功,那也没什么,道兄切莫介怀……”
李易凤唇角微动,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却又不知该怎么说才好。过了一会,道:“我医术不精,尚不及师尊万一。微之,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你再去一趟鹤鸣山,也许师尊那里,会有办法!”
徐佑苦笑道:“道兄,我虽然看似自由,其实已经被囚死在了钱塘这咫尺山水之中。三吴内费点心思,借势借力,尚可以勉强自保,若千里赴鹤鸣山,恐怕路到中途,就已经身首两处了。”
皇帝将徐佑安置在钱塘进行保护,从帝王的角度,已经仁至义尽。若是他自己作死,偏要离开此地,千里迢迢去鹤鸣山找李长风疗伤,可想而知,一旦被沈氏得到消息,派人刺杀于道左,那就真的白死了!
李易凤道:“我岂能不知?只是师尊半年前在天师面前立下十年内不出鹤鸣山的法誓,不然以你我的交情,再怎么万难也要请师尊亲来钱塘为你疗伤。但当下唯有退而求其次,由你登山拜访了。”
李长风立誓不下山?还是当着天师孙冠的面?
是被迫?还是自愿?
徐佑明显嗅到了天师道内部权力斗争的腐朽味,这是必然之事。任何组织、团体、政党和国家机构,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了利益,就会产生利益分配的矛盾,既得利益者和虎视眈眈的后来者之间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徐佑当然不会笨到追问其中的详细缘由,全当听过就忘,皱眉道:“听道兄的意思,似乎是说哪怕在途中会有危险,也要去鹤鸣山走一趟?难道是我的伤,已经迫在眉睫了?”
李易凤摇头道:“不是迫在眉睫,而是危在旦夕!”
徐佑心中一惊,脸上却不动声色,道:“怎么会?温如泉可是说过我的伤修养一段时日就可以痊愈,付出的代价,无非是没了武功,成了废人而已!”
“温如泉是圣手不假,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会武功!他能将微之从生死边缘救回来,已经是侥天之幸,却没办法真正看清你受伤的根源所在!”
徐佑想起每次运功时那道诡异莫测的寒冷真气,呼吸一窒,道:“道兄是不是另有发现?”
李易凤沉吟了许久,叹道:“我说不好,你的伤非常古怪,似曾相识,可又似是而非,完全不同于我以往见过的任何一例病灶。”
徐佑愕然,这不是玩我呢?感情你也没诊出个一二三来,却说的这么吓人。
李易凤自然猜得到徐佑在想什么,道:“这是身为医者的直觉!就跟有些人在危险来临时会心神不宁一个道理,我在天师道里给无数道民看过病,许多时候,有些怪病的诊断靠的不是脉象,而是你的直觉。”
这话要是敢在后世的医院里说,一定会被愤怒的患者打死的,死了还得上新闻,给紧张的医患关系添砖加瓦。
徐佑没有接话,因为他不知道说什么好。自从离开义兴之后,身子虽然虚弱,可精神却一天天好起来了,并且行动举止跟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只要不运功,甚至还能接山宗一招而不伤,打窦弃一棍也不累,就跟吃了金戈似的,哪里有李易凤直觉的那么夸张?
李易凤尽力劝道:“若是掉以轻心,一旦恶化,很可能有性命之忧!所以最好趁现在没有发作,立刻找师尊诊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徐佑无奈道:“道兄,与其上鹤鸣山必死于途中,还不如待在钱塘优哉游哉的过日子。你也说了是或许,那,或许不会恶化呢?”
“微之,你难道想要把自己的生死交于‘或许会,或许不会’这样的抉择中吗?”李易凤沉声道:“你担心途中发生变故,这都是可以克服的。太子和沈氏也未必真的神通广大到这等地步,如有必要,我可以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