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贵子-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见詹文君,跟之前大有不同,不仅两人间隔开了青帘布幛,万棋也陪侍左右,须臾不得离开。徐佑没有问为什么,似乎这一切都再正常不过,坐下后并不迟疑,径自说道:“郭公可是要离开扬州?”
“是!”
詹文君的语气中透着几分压抑的恼怒,道:“不仅人要离开,郭氏在扬州的所有产业也要交由司隶府处置,不得私自留下一处田宅。”
徐佑悚然,敏锐察觉到此中的深意,道:“那,船阁?”
詹文君沉默了一会,道:“船阁解散,所有船工放归原籍,包括奴籍,也出籍变作齐民,交由各郡县严加看管,并划拨田地和宅院以安稳度日。”
徐佑终于明白过来,太子针对郭勉,一来是要断了江夏王的财源,三吴之地,商贾辐辏,是筹钱的不二之选;二来,正是为了船阁!
宋明以前,间谍系统并不算发达,重要性也常常被人们忽视。比如楚国,虽有司隶府,但那是皇帝的耳目,调用的是全天下的人力物力才打造出来的监察机构,不具备可复制性和参考价值。以太子之尊,手下也没有成型的间谍机构来为他刺听朝野动态,更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和超出时代的前瞻性认知。
可江夏王不同,或者说江夏王跟太子唯一的区别,不在于见识,而在于郭勉!
十多年前,江夏王派郭勉前往扬州,目的只是为了聚敛钱财,并无其他的野心。但让所有人惊讶的是,郭勉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奇才,他真正的本事和价值,其实是搞一些不可见人的秘密组织。
十余年间,郭勉殚精竭虑,尽展才华,一方面将生意做到了楚国二十二个州,“凡有楚语,皆见郭船”,可谓货通天下,富甲一方,成为江夏王最稳固也最得力的财源;另一方面,以超凡的嗅觉和组织能力,暗中建立起了船阁。
船阁对外宣称,只是普通的商业机构,为了打探各地粮米丝帛的物价行情。郭勉做的就是低买高卖的生意,所以起初并不引人注目。也正因此,船阁能够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慢慢发展壮大,终至如今这般难以遏制的地步。
太子必定是在跟江夏王的明争暗斗中吃了不少亏,这才发现船阁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故而定计用谋,让扬州刺史柳权勾结天师道,想要从郭勉下手,一劳永逸的解决麻烦。当然了,要是能顺带再攀扯一下江夏王,那就再好不过。
他们显然已经接近成功,但徐佑的出现打乱了一切。白蛇显圣后挖出的数十具白骨,直接拖累了天师道扬州治和杜静之的名声,引得皇帝有了插手的时机和借口。孟行春奉旨东来,既是为了处置天师道,也很有可能是为了调和太子与江夏王的内斗。
“家财归于主上,倒也没什么。钱财身外物,没了可以再赚,这都无关要紧。可船阁倒了,家舅在扬州十年心血,毁于一旦……太子是龙子,江夏王也是龙子,主上这次未免太偏向了一点……”
细听詹文君说起缘由,徐佑的推测果然不错。孟行春此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决太子和江夏王之争。他在吴县时去见过郭勉,当然不会直接说是皇帝的旨意,但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含义。然后通过宋神妃,将消息传递给十书,再由十书禀告江夏王。江夏王权衡利弊,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忍痛放弃了扬州这个据点和数之不尽的钱财,以及曾给他多次立下过大功的船阁。
“也不算偏向,江夏王没有犯大错,却受此重罚,可想而知,太子一方的结果,只会更重,不会更轻。”
徐佑由衷的佩服,道:“若论帝王心术,主上真是无可能及者。太子交接重臣,通好天师道,与兄弟阋于墙内,主上先罚江夏王,等处罚太子时,足以让他无话可说。”
还有更深一层,徐佑没有明言,安子道借此良机,同时敲打太子和江夏王,说明这位在位四十多年的皇帝,开始对身后事不放心,太子是储君,江夏王手握重兵,消弱了两人,是为了日后朝中的局势平衡,也是为了君臣间,能够留下一分平安过度的余地。
“郭公既然平安,已属万幸,其他的不必介怀。想来要不了几日,孟行春将会在扬州掀起一场大风雨,我们拭目以待就是了!”
“嗯!”
房间内突然变得寂静起来,两人都没有做声,隔着青帘布幛,看不到对方的容颜,可却似乎能够在有形无形之间听到彼此的心跳。
先是慢,然后急,最后交汇在一起,复归平淡!
“你……也要离开扬州吗?”
“嗯!”
“去哪里?”
“金陵!”
………………………………
第十二章 人间乐事唯有此
“金陵?不去荆州吗?”
江夏王坐镇荆州,北拒元魏,西抗姚凉,龙盘虎踞,屏藩江东,郭勉忝为心腹,既被逐离扬州,自要回到荆州去。
詹文君低声道:“家舅多年在外,回荆州也无用武之地,况且江夏王府中派系林立,与其回去被排挤,不如在金陵另起炉灶。”
徐佑默然片刻,轻笑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比起荆襄等地军寇横行,战火纷扰,金陵,确实是一个好去处!”
他站起身,双手交叠,作揖行礼,道:“愿夫人此去万里鹏程,春风得意!”说罢毅然决然的转身离开,毫不留恋。行至门口突然听到布幛后面响起詹文君的声音,透着几分急切,也带着几分黯然,道:“微之……”
自从相识以来,不管人前还是人后,詹文君一直以郎君称之,不曾逾矩,今日眼看分别在即,竟然一时情动,称起了徐佑的字。
徐佑停下脚步,却没有回头,道:“夫人有何吩咐?”
似乎感受到徐佑的冷淡,詹文君犹豫了一会,语气也趋于平静,道:“我与微之相逢于危难之时,承蒙援手,得脱困境,此恩没齿难忘!日后若有机会来金陵一晤,自当……”
“夫人言重了!”
徐佑长身玉立,翩翩如千丈松,微微一笑,打断了詹文君的话,道:“当其时也,合则两利。我从夫人处受惠实多,谈不上什么恩情。此去金陵,关山路远,只怕再见无期,山高水长,各自珍重!”
言尽于此,缘尽于此!
万棋不懂男女间的情爱,不知道徐佑为何突然变得这般的决绝,满脸茫然无措,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院落外,才猛然惊醒,望着青帘布幛,道:“夫人,要不要我追徐郎君回来……”
“由他去吧!”
四个侍女从内室中出来,撤去了遮挡在房内的布幛,詹文君眼眸中略带着一丝的悲伤,淡淡的道:“如何,阿姊这下可以放心了吧?”内室中还有一人,赫然是一身白衣的宋神妃!
“自古男儿多薄幸,妹妹今日算是见识了吧?”宋神妃走到近前,俏脸含笑,柔声道:“徐佑之前对你怎样,你心知肚明,不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至少也是曲意逢迎,大有讨好之意。可方才听到郞主失势,在钱塘已经不可能再给他提供庇护和助力,立刻冷脸相向,毫不留恋。这等人固然有些许才干,也懂得怎样讨女郎的欢心,但人品低劣,切不可托付终身。”
詹文君容颜清冽,目光如水,低首道:“阿姊说这般话作甚么,可是以为我是水性杨花的不成?”
宋神妃摇头道:“女子再嫁,是平常事,如何说的这么难听?阿礼既然去了,不能真的误了你的终身。我听郞主的意思,似乎有意在金陵为你寻一富贵人家,不是皇室子孙,也会是门阀名士,到时候锦衣玉食,琴瑟和谐,岂不比跟了徐佑一介齐民要快活的多?”
《三国志》的后妃列传里记载,魏蜀吴三国的皇帝都娶过寡妇,上犹如此,更别说其他人了。再到南北朝,思想解放启蒙,社会风气大开,比如宋主刘裕的女儿嫁过两次,北魏北齐北周的公主都寡居不久另嫁别夫。所以说从宗室名门,到闾里百姓,女子再嫁,非但不以为耻,反倒稀松平常,大受欢迎,跟后世理学大盛后的概况不可同日而语。
詹文君漠然道:“家舅想的谬了,我既无倾城之貌,也无扫眉之才,筚门圭窬,蓬户瓮牖,岂能入得皇孙名士的眼中?此去金陵,为郭氏寻得立足之根,不管千难万险,我自当殚精竭虑,死而后已,至于其他,再也休提!”
这番话掷地有声,当真巾帼不让须眉。宋神妃眸光流波,似笑非笑,挽住詹文君的手,在她脸蛋上游弋不去,道:“其实以妹妹的姿色,就是陆半鱼、袁青杞也大可一比,谁家的郎君能得妹妹青睐,都是三生修来的缘分。只是世间男子多是有眼无珠的蠢物,不懂得欣赏天地间至美的灵秀……”
宋神妃如同画师用工笔一笔一划描刻而来的精致容颜几乎要贴到詹文君的脸颊,美人如玉,冰机胜雪,两人的呼吸交织在一起,不知怎的,房内的气氛突然变得暧昧起来。
“袁青杞莹心炫目,陆半鱼香外生香,”詹文君眉心微微皱起,轻轻抽出了玉手,道:“都是江东数一数二的女郎,也只有阿姊这样的美人,才能跟二女相提并论,才是天下人最喜欢的样子。我生来丑陋,性子也倔,懒得去讨男子的欢心,若老天真的要我独守清净,未必不能这样过了此生。”
“傻话!女子一生若无男子作为依靠,年轻时还好,有父兄为荫,有钱财傍身,若是不忌人言,寻几个面首也是平常,逍遥自在,何乐不为?可到了年老色衰,无可依仗的时候,孤老病死,身边连个说话的知心人都没有,又是何等的凄凉?”
宋神妃款款而言,似在开导詹文君,又似在诉说自己的内心,道:“所以嫁一个良人,实乃我们女子的头等大事,误不得,也犹豫不得。阿姊是过来人,且听我一句劝,等到了金陵,真遇到心仪的郎君……”
詹文君缓缓起身,凝视着门外的虚空夜月,道:“我说了,此生不二嫁!阿姊苦心,文君心领了,不过今后不要再让我听到这样的话,否则,莫怪我不给阿姊脸面!”
说罢拂袖而去,万棋冷冷的望了宋神妃一眼,紧跟在身后去了。宋神妃噗嗤一笑,秀手掩口,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转身去见郭勉。
郭勉褪去了身上的衣物,赤身露体的躺在床榻上闭目沉睡,不过奇怪的是下身还穿着一条及膝的丝绢裈裤。两个清丽婢女仅披着薄纱,**若隐若现,跪在床尾,为他揉搓着脚心和小腿的肌肤。
所谓裈裤,也就是男子贴身穿的内裤,跟开裆的绔裤不同,裈裤是一种合裆的衣物,让人们不必再承受风吹裤裆凉飕飕的尴尬感。颜师古曾说“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有长度及膝,也有长至脚踝的,是汉代在开裆裤之后的文明进步的体现。
婢女们看到宋神妃进来,正要起身行礼,宋神妃轻嘘一声,挥了挥手,让两女悄然退下,然后曼解罗衣,褪去裙裾,一袭白袜包裹着的玲珑玉体呈现在空气当中,前后凹凸有致,上下起伏蜿蜒,胸前嫣红如豆,股间肥腻赛雪,真是我见犹怜,迷倒众生。
她分开修长的**,笑盈盈的骑在郭勉腰腹,青葱玉指伸入裈裤中抹捻十数下,感觉到了反应,娇笑一声,将裤子脱到膝下,再用手下探轻扶,秀颈猛的扬起,从喉咙中发出细若管弦的低吟,红唇紧紧咬住,黑如瀑的长发披散肩后,映射着雪白的肌肤,迸射出耀眼刺目的光芒。
芙蓉帐暖,被翻红浪,
人间多少乐事,哪及床笫之万一?
退到门外的婢女听到里面的动静,忍不住小脸绯红,心如鹿撞。她们正当妙龄,虽然听的次数多了,可每次听到宋神妃的嘶哑哀鸣,都会不由自主的春心萌动,欲念横流。
说来也怪,郭府这么多美貌婢女,燕肥环瘦,应有尽有,郭勉也不是什么道德君子,常常会对当值服侍的婢女动手动脚。可有一点,不管怎么挑逗蹂躏,却不曾真的临幸过任何一人。大家都说郭勉惧内,唯恐宋神妃知晓,故而有贼心却没贼胆,私下里传为笑谈。
后来有个婢女叫桃夭,甚得郭勉喜爱,也多次脱衣侍寝,因为没有真正的鱼水交融,自也不能从卑微的婢女变作高人一等的侍妾,心中愤懑难平,常有怨言说宋神妃妒忌众女,独擅专宠。一夜等郭勉入睡,竟仗着郞主宠溺,主动以身相就,是夜有婢女听到房内的桃夭一声大叫,状及惊恐,后来就被宋神妃命人剜掉了眼睛,拔去了舌头,当众杖毙在院子里,抛了尸体到荒山喂了野狗。
从那以后,再也无人敢拿自个的身体谋求进身之阶,一个个紧守本分,郭勉要动手动脚,就由得他动手动脚,却丝毫不敢动了别样的心思。
不知过了多久,宋神妃大汗淋漓的伏在郭勉身上,杏眼迷离,双颊如桃花绽放,一动也不想动。郭勉轻轻抚摸着她的玉背,道:“阿娪跟徐佑之间,到底如何?”
“郞主放心,文君纵然对徐佑有些许好感,也只是因为此子智多近妖,加上危难之时,对詹氏郭氏有援手之恩,所以才暗生感激,并非牵扯到了男女情事。今日得知郞主失意扬州,徐佑更是对文君冷眼相待,这些许好感,过了今夜,只怕也要烟消云散。”
郭勉点点头,道:“阿娪心性坚毅,轻易不会动情,可一旦动了情,别说是你,就是我也拉不回来。幸好,徐佑困在钱塘,我们即将定居金陵,千里之遥,就是有情愫,慢慢的也就淡了!”
他顿了顿,道:“徐七郎不是池中物,此次我能够脱险,多亏他在钱塘运筹帷幄,不过酬谢功劳,钱财可也,想要以阿娪作谢,却是万万不可的!”
宋神妃没有做声。
“雪泥,明日一早,你去见徐佑,将府中埋在山中的三万两白银赠与他。”郭勉在宋神妃的雪股上重重一拍,道:“反正这笔银子不可能运回荆州,司隶府那群黄耳犬鼻子灵敏的很,与其便宜了皇帝,不如送给徐佑,权当结一份善缘!”
宋神妃挪动了下螓首,趴在郭勉的身上,舒舒服服的换了个姿势,慵懒的道:“孟行春要在扬州常驻,明玉山中这笔藏银,就算给了徐佑,他又如何瞒过黄耳犬的耳目,挖出来为己所用?”
郭勉哈哈大笑,道:“那就要瞧他的本事了!坐拥宝山,却不能肆意挥霍,想必徐七郎也头疼的很呢!”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
第十三章 醉不成欢惨将别
第二日一早,徐佑刚刚起床用过膳,宋神妃登门拜访,两人见过礼,分宾主坐下,徐佑笑道:“女郎孤身赴吴县,周旋虎狼之间,终于大功告成救出郭公,实在可敬可佩!”
宋神妃抿嘴一笑,美艳不胜方物,道:“郎君过誉了,若非你在钱塘定计用谋,将刺史府和天师道拉开好大一道口子,我哪里有机会趁虚而入?归根结底,我和郞主能够脱险,还是全仰仗郎君的恩德。”
“不敢!”
徐佑谦虚了两句,闭口不语,静等宋神妃的来意。宋神妃却好整以暇的打量下屋子里的摆设,道:“简陋了些,郎君可住的惯?”
“破家之人,流浪至此,能有一隅安身,已经是大幸。何况贵宅铺陈奢华,起居用度皆是上品,岂有不习惯的道理?”
“那就好!我还怕郎君出身华门,这些普通的器具用的不惯……”宋神妃突然敛了笑容,一本正紧的问道:“郎君可缺钱吗?”
徐佑一愣,道:“世间没有不缺钱的人,就是皇帝也常常感叹国库空虚,无盈余之内帑。不瞒女郎,我现在最烦恼的事,就是如何赚取足够多的钱财,以便在钱塘安身。”
“既然如此,那我送郎君一场富贵,如何?”
望着手中的丝绢,似乎还带着宋神妃身上的幽香和体温,上面用简单明朗的线条标明了明玉山北麓的一处地方,若是属实的话,那里应该整整齐齐的放着三万两白银。
徐佑对六朝时的货币结构进行过深入的了解,简单来说,黄金极少,一般用来收藏和朝廷赏赐功臣,白银有一些,但很多时候只有在大额交易或者运输不便时流通使用,真正具备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能且只能是铜钱。但铜钱又常常因为朝廷改革币值,一夜间变得一文不值,民间物价腾贵,苦不堪言,故而除了京师附近各州郡,再往南,比如宁州、广州、越州等地连铜钱没有,市易多用盐米布,偶尔也可以用肉脯代替。
不过,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行新币极少,偶尔数次也都发行量不大,并且草草收场,大多情况还是使用古钱,也就是两汉时的五铢钱。这种钱比例适当,价值稳定,跟唐代的开元通宝都属于硬通货,老百姓信任,所以一直很流行。
但是,铜钱只是无奈的唯一选择,如果有白银的话,肯定还是储存白银的好。郭勉送给徐佑三万两白银,换算成铜钱仅有三千五百万文,不算太多,可从长远来看,政治动荡、通货膨胀等因素,它的价值,却不仅仅只有三千五百万。
果然,送的好一场富贵!
等何濡赶来,听到徐佑的描述,登时一笑,道:“好,极好!郭勉不知搜刮了多少年才囤积了这三万两白银,没想到全都便宜了咱们。”
“银子虽好,可拿着却有些烫手!”
徐佑沉吟道:“孟行春估计要赖在扬州不走了,等于说司隶府明目张胆的将势力扩展到了三吴,从此阖州上下,一举一动,无不在对方的监察之内。三万两白银,动静太大,很难瞒过他们的耳目。”
“此事确实有点棘手,尚需从长计议,不过七郎放心,司隶府没有通天彻地的本事,想要瞒过他们不算难事。”何濡似乎胸有成竹,道:“先让这笔银子多在地下待上一段时日,等用钱时再来取出不迟。”
又过了三日,孟行春查案完毕,具本上奏金陵,同时,刺史府和钱塘县对外宣称,白蛇案中发现的枯骨为多年来陆续失踪的诸多良家女子,部分已经找到了家眷,尚未找到的,也将由县衙拨钱修坟,以祭奠亡灵。此案元凶经查为天师道扬州治消灾灵官席元达,他吃狼奶长大,暴虐凶残,与禽兽无异,本该处以剐刑,念其已然伏诛身死,特鞭尸百下,悬于城门曝晒十日,以儆效尤。
席元达以下,涉案的有七个五百箓将,十一个百五十箓将,其他五十箓将、十箓将、箓生和道民若干,也皆按盗律处以斩、流、徒、杖、笞等刑罚不等。
可以说这一判决让天师道扬州治元气大伤,但事情到此还不算完。紧接着从金陵传来旨意,钦定杜静之治下不严,以致妖人为害,屠戮黎庶,有违天师训诲,命辞去扬州治祭酒,即刻启程回鹤鸣山闭门思过。并裁撤扬州道观七十三处,改建为佛寺,广派高僧弘扬佛法,以革妖惑之风,还兴淳朴之化。
扬州为天师道上三治之一,向来是天师道的大本营,经营的铁板一块,水泼不进。佛教虽然在安子道有意无意的扶持下逐渐壮大,但想要入侵扬州,仍然千难万难。只是谁也没料到,这一次安子道不仅借题发挥,大大消弱了天师道的势力,而且釜底抽薪,直接将佛教送进了扬州。
教派传播,就跟后世开门店一样,想要拉拢民众,必须跑马圈地,沪上广深不开店,怎么辐射全国?佛道二教也是如此,扬州作为楚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谁能在此占据上风,就能在这场绵延千年的斗争中取得先机。
杜静之去位,先前已经见了端倪,但改建道观为佛寺,却是神来之笔,充分体现了安子道的帝王心术,深不可测。
“听说前日杜静之离开林屋山,送行的百姓不过数百人,场面凄冷,乏善可陈。还有不少文人落井下石,作诗相讥,并命仆从在杜静之必经之路上张贴悬挂,纵览扬州治百余年来八位祭酒,属此公声名最隆,也属此公最为可悲。”
何濡颇有幸灾乐祸之意,左彣身子也好了六成,闻言笑道:“都说杜静之道法通神,可他只怕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有今日的下场。”
履霜为左彣裹了裹大氅,以防沾染了风寒,轻笑道:“谁让他惹到了小郎,能留得一条命在,已经是格外的侥幸了。”
秋分在一旁伺候众人饮茶,听履霜口中的徐佑似乎是什么人见人怕的大恶人,急忙辩驳道:“小郎心底良善,从不主动与人为难。要不是那位杜祭酒杀人夺财,威逼过甚,他也不会落到这样可怜的地步……”
徐佑微笑道:“还是秋分最懂事,我可是十足的好人。”
履霜和左彣同时发出嘘声,何濡调侃道:“是吗?听说七郎在义兴时好武任侠,寻衅斗殴,不知让多少人又恨又怕,莫非都是谣言不成?”
“这……这……”往事不堪回首,秋分百口莫辩,憋红了脸道:“那是以前的事了,现在的小郎是最善良的好人!”
徐佑挥了挥手,道:“好了好了,你们几个别捉弄秋分了,眼下最要紧的事,不是杜静之,而是寻一处宅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