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贵子-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师道扬州治的正治之一,也是时下最有可能接替杜静之的人!”

    徐佑一愣,继而恍然。元阳靖庐想要改建大德寺,也不是说改就改,必须得天师道的人来和佛门的人做个交接,然后才能名正言顺的进行改建事宜。

    孙冠依然没得选,这是天师道必须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表明对皇帝的诏令恭顺从命,心甘情愿,没有怨尤之意。

    有时候,王权至上的年代,心怀怨尤这四个捕风捉影的字,甚至比很多载明律法的大罪都容易惹来杀身之祸!

    左脸被抽肿了,右脸还得乖乖的送过去打脸,难为都明玉了!

    徐佑叹道:“此人倒是能屈能伸,真可谓大丈夫!”

    何濡扑哧一笑,道:“他全程黑着脸,少言寡语,估计心里不怎么高兴。”

    “这是奇耻,如何高兴的起来?多少年后别人当作谈资,前因后果可能都不记得了,但一定记得是谁将元阳靖庐送给了大德寺,洗之不尽啊!”

    徐佑想起后世那些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时候,谁也不想在上面签字,怕的就是遗臭万年。只有李鸿章身负家国之重,于艰难困境中挣扎求存,常常以裱糊匠自嘲,为了弥补清帝国这个破船的窟窿,签订了多少引人痛骂的条约,盖棺定论时却没有受到太大的苛责,历史评价尚算中肯,也是万幸。

    都明玉或许想要效仿李鸿章,在这个时空里忍辱负重,支撑起摇摇欲坠的扬州治,但不知道有没有同样的幸运!

    “杜静之离开后,扬州治群龙无,孙冠也没有立刻指任接替他的祭酒,所以这种事大家都是能避则避,都明玉能够在这种时候决然的站出来,说不定会受到孙冠的垂青和重用!”

    何濡跟徐佑的看法一致,板荡识忠臣,越是危难时节,越是能看出一个人的担当和魄力。都明玉本来就是正治,杜静之去位,需要在两个正治之间选一个出来接任祭酒,如果他此次能够在交接时不卑不亢,保留住天师道最后一丝颜面,就算立了大功。

    只是话虽如此,孙冠究竟如何想的,缺乏必要的情报,徐佑和何濡也不能完全确定。不过对他们而言,由谁出任扬州治祭酒不是太要紧的事,真正需要分析的,是佛门在扬州的扩张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正被徐佑和何濡讨论的都明玉却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坦然受之,完成了一系列繁琐的仪式之后,他婉拒了胡谨和顾允到县衙一聚的邀请,带着众道人回转林屋山。行至半路,在一个偏僻的岸边登6,骑着早备好的骏马疾驰三十里,来到一个仅仅只有十余户居民的偏僻小村落。

    一个普通农夫打扮的男子迎了上来,牵过马缰,低声道:“客人已经来了,在北边第三间房内等候!”

    都明玉点了点头,脸色阴沉,快步行至房前,屈指轻敲了两下,然后推门而入。这是一间只有三五米见方的小储藏间,坛坛罐罐摆了一地,没有坐的地方,一人着青衣戎服,戴黑色幞头,背对着他,道:“正治何苦来钱塘受气?这样的事,让杨乙来做不是更好?”

    杨乙是另一名正治,素来跟都明玉不合,也瞅着祭酒的宝座垂涎三尺。其人在鹤鸣山有深厚的背景,都明玉没有十足的把握争过他,所以才会暗中前往富春县,寻求朱氏的帮助和合作!

    都明玉疾行数十里,气息没有丝毫紊乱,神态漠然,但也听得出话语里暗藏的对孙冠的不满,道:“天师让我来,我敢不来么?”

    那人转过身,赫然是朱氏的朱聪,他摇摇头,惋惜道:“要做扬州治的祭酒,今日就不能在钱塘露面!大楚定鼎以来,天师道被封为国教,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羞辱,被人瞧在眼里,正治的威严扫地,将来谁肯服你,又怎么可能统率扬州治?”

    都明玉收起情绪,淡淡的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世人如何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师会如何看我!”

    朱聪笑了笑,没有跟他争执,道:“正治说的是!”

    都明玉走前了两步,直视着朱聪,道:“朱郎君,我们约定的合作还有没有效?”

    “当然有效!我连竺法言的莲台说法都没有听,偷偷潜至此地,难不成是为了看沿途的风景么?”朱聪正色道:“本来上次约好,下元节时我去吴县面见正治,后来州府下令,因故取消了水官度厄的庆典,正治也不再抛头露面,所以遗憾没有成行。这次瞒过司隶府的耳目,选在这里碰面,就是要跟正治仔细商议此事!”

    “那就好!”都明玉的眼眸里透着一丝焦急,道:“我需要朱氏的援手!”

    朱聪跟都明玉交锋数次,第一次感觉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不急不缓的笑道:“你说!”

    都明玉来回踱了几步,突然转过身去,背对着朱聪,让他看不到自己脸上的表情,道:“天师派了阴大祭酒来扬州造访各大门阀,极可能问询下一任祭酒的人选,朱氏是吴郡四姓之,各大家唯朱氏马是瞻,若能为我说几句好话,想必天师也要认真考虑……”

    天师道能在楚国势大,连安子道都如鲠在喉,根本原因是它在蛊惑了万千蝼蚁百姓之后,又越过了高墙厚壁,蔓延到了许多世族门阀的血液里,无分彼此,一荣俱荣。世俗间的权力和宗教的神化结合之后,产生的化学反应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因此扬州治的祭酒,不单单属于天师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要得到扬州各门阀的同意和支持,才能在如今这样四面楚歌的危局中维系住天师道的道统不灭!

    至于朱氏顾氏在白蛇案中起的作用,那只是针对杜静之的胡作非为,并不是针对天师道,孙冠再不智,也不会在这种关键时候跟扬州的两大门阀起冲突,相反还要尽力安抚,以示通好之意。所以都明玉来找朱氏,是再聪明不过的选择了。

    朱聪一惊,道:“阴长生竟然来扬州了?不可能,我怎么没有收到一点消息?”

    都明玉冷冷道:“阴大祭酒应该于五日前离开了鹤鸣山,仅仅带了两名随从,没有惊动任何人!”

    朱聪没有问都明玉是怎么知道的,他在天师道里要是没有点门路,也不可能在扬州这样的重镇担任正治多年。

    “白朱提……”朱聪喃喃道:“难道,孙天师要杀人了吗?”

    阴长生,在被孙冠收服之前,是纵横宁越之地的大盗,杀人盈野,剖人肝,吃人心,作恶无数。后来屠戮了天师道驻扎宁州的道观,阖观道人被剥皮抽筋,悬挂观门曝晒十日。终引得孙冠震怒,亲自出手,在宁越两州的千里大山里追杀了阴长生七天七夜,最终在宁州朱提郡围堵住他,约好只用三招,若不胜,就放他离开,若是胜了,要他放下贪嗔痴怨,凝神听三天道法,然后还可以饶其一命。

    阴长生纵横天下,从无敌手,岂能怕了孙冠,当即答应下来。没想到三招之内,他连招架之力都没有,败的干脆利落。折服于孙冠的气度,阴长生甘愿听了三天道法,竟幡然悔悟,乌皆白,然后自废武功,拜入道门,从此隐居鹤鸣山,号朱提道人,专心符药济世,普度众生。可声名非但不坠,这些年经过好事者的一再渲染,反倒更添威盛,人称白朱提而不呼其名。

    “阴大祭酒早已不谙武事,再也杀不得人了。”都明玉摇摇头,道:“只是他跟张大祭酒交厚,而杨乙是张大祭酒的弟子……”

    阴长生位列鹤鸣山七大祭酒第三位,都明玉口中的张大祭酒名叫张长夜,在大祭酒中行四,两人前后脚入的道门,交情自然比别人深一些。

    “原来如此!”朱聪皱眉道:“莫非孙天师已经打定了主意?”

    都明玉微微垂下眼睑,道:“天师的心意,我不敢妄自揣度……不过阴大祭酒向来公正,未必就喜欢杨乙,故而朱氏的意见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朱聪差点拍着胸脯给予保证,道:“正治放心,扬州门阀,自朱氏始,皆愿推你为祭酒!”

    都明玉明显松了一口气,道:“谢过郎君!”

    朱聪暗忖,都明玉平日何等的桀骜不驯,遇到切身相关的利益时还不是方寸大乱,心里顿时多了几分鄙夷。要不是为了大局着想,真的想讽刺他两句。

    “对了,来的路上没有泄露行迹吧?”

    朱聪自信满满,道:“我换了三辆牛车才至此地,替身也安排了两个,绝无人跟的上。就是黄耳犬,也只能闻着味跑到西陵县去了。”

    都明玉放下心来,又跟朱聪商议了具体的联络方式和后续配合的详细计划,眼见天色已晚,分手作别,各奔东西。

    孟行春参加完县衙的聚会,回到住所,一名徒隶走上前,低声禀报道:“据查,朱氏的朱聪,天师道的都明玉,两人在钱塘城北五十余里的赵村密会,所谈内容尚不知晓,要不要继续跟进?”

    孟行春微微一笑,道:“都明玉想当扬州治的祭酒,朱氏想要继续扩张在扬州的势力,这些想法都很好,可他们也不想想,孙冠吃了这么大的亏,岂会再让人牵着鼻子走?咱们瞧着就是了,嗯,把人撤下来,不用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诺!”徒隶心中奇怪,本以为假佐会严令追查两人的行迹,没想到会撤的一干二净,连个监视的人都不留。不过奇怪归奇怪,打死他也不会问出口来。

    “徐佑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没有!自从住进了静苑,徐佑深居简出,几乎没露过面,连今日大德寺的热闹也没来看,见过最多的外人只有苏棠一个。”

    “苏棠?”孟行春想起来了,道:“是那个姿容甚美的女郎?”

    “是!”

    孟行春笑道:“年少慕艾,人之常情。”他顿了顿,在徒隶以为即将进行下一个议题的时候,突然听到声音,道:“再加派三人去静苑四周,一定要搞清楚徐佑到底在做什么!”

    “呃?”徒隶脑子差点没转过来,徐佑实在没什么可查的,可假佐偏偏还要加派人手,这是什么道理!

    “嗯?”

    孟行春抬起头,望了徒隶一眼。徒隶后背猛然渗出冷汗,急忙跪伏于地,大声道:“诺!”
………………………………

第三十四章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冬雪纷纷洒洒,时断时续,天气始终没有放晴。om织锦溪两岸的垂柳如同枯木焕发生机,银装素裹,妆点的整条巷子都炫目起来。

    左彣从外面回来,用掸子拂去积雪,脸色有些不豫,道:“郎君,卧虎司的徒隶又多了几个,张扬的很,也不避讳,就在周边来回走动,时不时的找四邻打听静苑的情况。”

    徐佑正在练字,这段时日他很少出门,打发时间将之前四处奔波落下的字体又捡起来。书法一道不进则退,他要安身立命,就不能荒废了一笔好字。

    “黄耳犬闻异声而动,是不是你们谁撞翻了碗筷?”这话透着调侃,却是有出处的。司隶府的卧虎司有次办案神速,嫌犯被抓时还在收拾细软准备跑路,苦着脸说你们这群黄耳犬怎么来的这么快,一个徒隶答道吾辈闻异声而动,你这老狗的囊中银钱一响,我们就知道了,被传为笑谈。

    秋分和履霜分侍左右,春兰秋菊,各擅胜场,一人研磨,一人镇纸,同声说道:“没有!”

    “没有?”

    徐佑收了笔锋,对刚才的字略有些不满,不知是手中的中山毫笔质量太差,还是这张左伯纸失了韵光,反正怎么看怎么别扭,叹了口气,道:“看来孟行春还是不放心我啊!”

    一旁躺着的何濡翻看着一本发黄的古籍,不知谁人所作,从静苑的某间灰尘密布的书房里找到的。此间宅院的前主人跑近海行商,竟从天南地北收集了许多古籍藏在家中,不过看书页上的灰尘,应该没怎么翻看过,纯属附庸风雅而已。他合上书,翻身坐起,笑道:“苏棠离开了静苑,你依旧闭门不出,孟行春当然想知道你在干什么!”

    之前不出门,还可以当作贪恋女色,跟苏棠胡天胡帝,不知日月流逝,现在没了这个理由,徐佑想清净也不可得了。

    “好吧,去叫冬至一起,现在就出去走走!”徐佑扔了笔,将纸揉成一团,转身问道:“谁知道哪里有卖纸笔的,要好纸,好笔!”

    大雪中的钱塘城少了一丝烟火气,多了几分曼妙禅意,一行人走过了柳树巷,绕过了三里坊,远远能看到西湖边上的元阳靖庐,哦不,现在改叫大德寺,数十名工匠打着赤膊,头上还冒着白汽,正冒着雪将原先的房舍一一拆除。

    建大德寺所需不菲,州府拨了部分款项,再由钱塘县拿出来一部分,剩余的差额由佛门去自筹。但是扬州作为天师道的大本营,信佛的普通居士不算多,筹钱也筹不了多少,因此在帝都某些人的授意之下,竺法言派了门人弟子到一些中等士族的家里去化缘,给多给少都不是事,至少让佛祖看到了你的向佛之心。

    不信佛也没关系,佛门讲究平等教化,比起儒家的有教无类更激进了一步,只要你有善心,就可以结善果。

    何谓善心?给大德寺捐钱就是最大的善心!

    这些中等士族惹不起佛门,只好忍气吞声乖乖的交钱。当然,其中也不乏想要投机的人,主动送巨资给佛门示好。于是连哄带骗外加墙头草的投靠,竺法言很快就筹够了初期的钱款,因此今日做好交接之后,立刻破土动工。

    不能怪竺法言急切,竺道融给他的时限,只有四个月,明年四月初八浴佛节必须完工,为此不惜人力,不惜钱财,不惜一切!

    “大德梵语称为婆檀陀,是不是?”徐佑涉猎甚广,精通佛儒道三家的各种典籍,尤其重生之后,前世里读过的许多书,不管翻烂了的还是浅尝辄止的,都越发清晰明白的出现在脑海里,并没有随着时空的穿越而遗失在记忆的长河中,反倒像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涤和锤炼,变得愈发的牢固。

    “佛言今日后,小下苾蒭,於长宿处,应唤大德!大德的梵语正是婆檀陀,喻义年长德高,七郎当真好学识!”何濡谈起佛经来头头是道,可语带不屑,神色讥诮,毫无一点大德名僧的风采。

    苾蒭也是梵语,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比丘,出家的佛弟子。徐佑对这点还是了解的,扭头望着左彣履霜等人,道:“谁知道易中的‘大德’作何解?”

    左彣惭愧道:“我没通读易经,这个,实在不知该如何解释。”

    履霜双手负后,倒退着踩在雪地里,娇美玲珑的身材显露无疑,蹙眉想了一会,突然面露喜色,道:“我记起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息谓之易!”

    徐佑啪啪的鼓掌,笑道:“对极了!”

    秋分自幼不爱读书,跟着徐佑也没读书的条件,学识上要差履霜太多,压抑不住心底的崇拜,拉着她的裙袖,赞道:“阿姊,你懂的真多!”

    冬至虽然读书,但跟左彣差不多,对易了解的太少,听了履霜的话,心有所感,道:“儒家所说的大德,可比佛家要通透的多了。大德曰生,真是简单明了,却又直指天地间最深刻的道理。小郎,那道家的大德又是什么呢?”

    “易虽被儒家奉为六经之一,却也不完全算是儒家的典籍。道家也学易,并从天地大德引出对生的理解,生生者未尝生,其所生者即生,这是生命繁衍,孳育不绝的意思。再说这个德字,孔子认为德就是合、和,也就是仁爱。老子则认为天下万物由道而生,合于道则必有德。至于佛门,有一个很出名的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释迦牟尼的大德,也不能说就比儒道两家的差了!”

    “老子的德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孔子的德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胡僧的德是逆来顺受,打了我也得忍着。”冬至撇撇嘴,道:“说来说去,还是佛门最不要脸!”

    徐佑苦笑,冬至聪慧是有的,但鉴于年幼和阅历,见识偏激了一些,道:“佛门要求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众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又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有漏善,为善去恶,并不是终极,所以有所遗漏。这才又讲自净其意,祛除无明烦恼,超越了善恶对立的无漏善,将内里的道德心性和外里的道德本质合为一体,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不能简单说人家不要脸。”

    冬至对佛门的看法充满了个人的偏见,但这种偏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扬州本地人对这个从西域传入的佛门的初步认知。

    经受天师道一百多年孜孜不倦的传道和洗脑,很多人的思想和精神都桎梏在一个狭隘的世界里,不管你信道还是不信道,都本能的对另一种宗教觉得反感,同时还有一种微妙的被侵犯的不安全感。

    这是宗教的排他性所决定,但神奇的是,在这个文明昌盛的国度,再多的宗教,再不同的信仰,都能被慢慢的同化和融合,然后沿着相爱相杀的戏码一代代的传下去,不曾消亡,也不会一直独大。

    竺法言任重而道远啊!

    “冬至,你骂和尚不要脸,”何濡大笑,道:“可是当面在骂我呢”

    冬至总是不自觉的忘记何濡曾经是个和尚的事实,吐了吐舌头,乖乖的躲到一边不再言语。徐佑洋洋数百言都不能让她闭嘴,何濡一句调侃,吓得她连反驳都不敢,可见论起嘴炮的功力,何濡才是无敌。

    其实何濡并不介意别人骂和尚,因为他自己骂的最多,不过跟别人不同的是,他没有立场,只要看不顺眼,不仅仅骂和尚,儒生和道士都骂。

    “冬至说的也没错,和尚是不要脸”

    “阿弥陀佛!不知檀越因何要骂比丘众?若是门内有比丘言行不当,敬请指教,有,则促而改之。”

    众人回头,却见身后七八米外站着三个白衣僧人,为首的约有四五十岁,须发黑中带着灰色,慈眉善目,宝相*。徐佑不欲生事,拦住何濡,怕他口无遮拦,躬身行礼,道:“朋友戏言,本是无心,得罪莫怪!”

    僧人双手合什,口念佛号,脸上浮现笑容,道:“既是戏言,谈何得罪?是老僧唐突了,莫怪,莫怪!”

    “不敢!”徐佑侧身让开道路,恭谨的道:“请法师先行!”

    僧人行礼,迈步而去,跟在他身后的两名年轻和尚中有一人,鬓若刀裁,眉如墨画,脸如夭夭桃花,眼波流盼,竞发姿媚,比起容色更胜妇人的顾允也不遑多让。

    如果说顾允是春晓之花,这个和尚就是中秋之月,光头白衣,更添几分飘逸仪态。经过徐佑身边时微微含笑点头,从容之极。

    等众僧远去,徐佑问道:“是不是竺法言?”

    何濡摇摇头,道:“不是,竺法言比这老秃驴年轻!”刚才要不是徐佑阻拦,他定要跟老和尚好好说教一番,这会嘴巴上也不肯客气。

    左彣自责道:“是我失职,被人近了身侧,竟然没有发现。”

    自从上次中毒,命悬一线,左彣就伤了精气,将养了这么久,功力仍然没有回复旧观。不过今日雪厚,他们又在高谈阔论,身边也不时有人经过,没有特别注意身后,让三个和尚听了骂詈之言,确实有点尴尬。

    “七八米远,任谁也听不真切,风虎无须自责!”徐佑宽慰了两句,话头一转,道:“冬至,你记下那个英俊和尚的样子,改日去查一查他的来历!”

    何濡奇道:“我怎么没发现有英俊的和尚?七郎,你莫不是想要效仿龙阳?”

    冬至心中奇怪,不过她也知道何濡说笑,徐佑没有龙阳之好,道:“诺,我明日就去查!”不管怎样,查英俊男子,哪怕是个和尚,也总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本站访问地址http://om 任意搜索引擎内输入:紫幽阁 即可访问!
………………………………

第三十五章 山中名纸

    徐佑不知道什么要让冬至去调查那个和尚,当然不是因为他姿,顾允丝毫不逊色,只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仿佛冥冥中有什么神奇的东西在两人之间发酵,吸引他去了解对方的虚实。

    前世里徐佑曾看过一本书,讲的是人的磁场,就好像你总会在某个地方遇到或者听别人口中存在一个跟自己长相很相似的人,磁场也是如此。有些人一见如故,就跟认识十多年的老朋友一样,是磁场合得来,有些人从未谋面,可第一眼就视若仇雠,也是因为磁场不对付。

    先不说这个理论的正确与否,至少在这一刻,徐佑顺从了心里的想法,向和尚投去了好奇的一瞥。

    “走,去四宝坊!”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想要买到最好的笔,最好的纸,坐落在东市一处热闹地段的四宝坊就是钱塘城里独一无二的选择。入了坊内,满鼻的纸墨香,店主是个清瘦的老者,身材挺拔,年轻时应该是个美男子,听了徐佑的来意,将店中各类名纸都拿了出来,有些徐佑认得,有些是历史错乱之后新出现的,他就不怎么认得了,听店主介绍道:“左伯纸妍妙,白鹿纸莹泽,古田纸坚致,桑皮纸牢韧,半鱼笺劲挺,藤纸有青有白,潢纸美且透,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