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悍唐-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的要向着已经贫瘠的土地要口吃的。
“这位小郎君,从哪里来啊?”见到牵着马的刘伟,一个老农问道。
“老人家,我是从北边来的,跟随家人去突厥行商,结果遇上了马匪,货物被抢了,我逃进北边那一片山林方才逃得性命,这里是何方地界?”刘伟可不会说自己在草原上掀起了多少的风浪,而是编了一个借口,因为这里不知道是不是大唐地界还不一定呢。
“你是穿过那一片山林过来的?这里是雕阴郡。”老农回答刘伟说道。
“雕阴郡?难道这是梁国境内?”想到这里,刘伟心中想道,脸上也露出了一种痛恨的神色。
梁国是什么地方?这就是一个反王的地方,这个反王叫做梁师都。是一个没有一点胆识和能耐的窝囊货。
当然虽然窝囊,可是野心不小,占据了雕阴,弘化,延安等郡,在大业十三年三月登基,自号为帝。
若说就是这样也就罢了,因为那个年头想当皇帝的多了去了,就连李二他老爹也在梁师都称帝之后的第二年正式的建立了大唐,建元武德,从而开启了大唐江山。
所以梁师都也只不过是无数反王之中的一个,刘伟虽然看不惯反王,但是却也不会到痛恨的程度,可是这个梁师都却有不同。
………………………………
第二十二章 汉奸梁师都
这个梁师都究竟有何不同之处?让刘伟这般痛恨?显然对于此人很多人都清楚,是一个汉奸的代表人物,怎么说呢,在隋朝末年杨广的残暴使得民不聊生,无数的有野心的人都在这一个过程之中揭竿而起。
一时间三十六路烟尘,七十二路反王并立在中原大地上,这些人打生打死为的就是那一个皇帝宝座,所以不分对错了,哪怕最初写出了无向辽东浪死歌的知世郎王薄。
这些人为了皇位打生打死没有关系,因为都是中原人自己玩,可是其中梁师都这家伙因为靠着突厥这一个北方的游牧民族,一边造反的同时,一边担心这一头雄壮的草原狼在背后给他来一次狠的,所以就当了汉奸。他不断的鼓动突厥南下,甚至给这些人让路,让他们到中原地区进行抢劫,只要不在他的地盘上进行抢掠他就会让路。
而且因为他和突厥人一起连兵造同利益下面突厥的始华可汗封他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并且以此自傲,不断地给想突厥人摇尾乞怜,是刘伟最看不起的隋末反王,就算是响马出身的并且两面三刀的单雄信都比他来得强。
所以在得知自己是在梁师都的地盘上的时候,刘伟决定了去杀了这个狗汉奸,做一次游侠儿做的事情。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这就是快意恩仇的游侠,当然在这个时候游侠儿其实就是一群游手好闲的混混居多,像刘伟想象之中的这种不能够称之为游侠儿了。
这样的人根本就少之又少,而且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大多数都是后世之人脑补的,而且在刘伟那个时代,离得最近的游侠的代表人物大刀王五,其实也是逼不得已之后才操起大刀砍日本人的。
不过不管怎样,刘伟要试一试这种豪情万丈,为了一诺千里杀人的豪侠生活,哪怕这样的生活只是幻想出来的,他也要试一试,看看能否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想当初读到仇圣那一首《男儿行》的时候,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男儿仗剑行千里,千里一路斩胡羯这样的诗句读的他是热血沸腾。
现在就要做这样的事情,至少疯狂一次!
想到就做,他就不动声色的询问着梁国的一些事情,这里是绥德,也就是雕阴郡,按照后世的划分应该就是绥德县,而梁国的都城在延安。
离着有着数百里,还需要好几天时间,所以刘伟决定先休养一下,长草原上走出来一路拼杀,受了不少的伤,现在也还没有好利落。
所以就询问附近是否有地方了以落脚:“敢问老丈,这附近可有地方供人落脚?我这一路逃命,虽然小命得保,但是却也身受创伤,需要休整一番。”刘伟询问道。
“这附近到时有一个地方无人居住,只是那是一间破庙,很久没有人住了,破败的紧,要不这样好了,小郎君看来也不是坏人,那么就住到小老儿家中如何?”这个老汉倒也朴实,直接让刘伟住到他的家里。
“这个可使不得。”刘伟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可不是和老头说的那样是一个行商的儿子,遭遇马贼才逃到这里的,自己和突厥人之间的仇怨,那些突厥人绝对不会死心,所以他们一定会和梁师都交代让他帮忙,这样自己不方便露面了。所以就让这个老头当做没有见过自己才是最好的。
所以刘伟直接问了破庙的位置,然后就自己过去了,这一路上她一直靠着偏僻的地方走,这样根本就没有和几个人照面,轻易地就到了老头说的那一个破庙,然后悄悄地溜了进去。
破庙确实是残破不堪了,就连院墙都已经倒塌了一大截,而且在墙根上都长满了杂草,院子里面也没有什么东西,就是只有一颗非常大的大树,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反正挺大的刘伟自己都环抱不过来。
在这个时候他直接进入到这一件破庙的大堂,显然这是一家佛寺,没错,虽然不叫座大雄宝殿,但是却也写着天王殿,面朝着北方,供奉的究竟是谁也不知道了,因为那几尊佛像也已经彻底的破败了,被房顶上的椽子掉下来砸碎的。
“难怪那个老头要让我去他家住,能够被这个时代的百姓称之为破败的紧的房子,果然是够破的。”刘伟四处看了看,没有任何的地方是完好的,就只有一个地方还能够将就睡人:那就是大殿中间的那一个供奉佛像的那一片区域,佛像是端坐在供桌上面的。
供桌下面还有一片空间,这个地方到时还算干燥。
刘伟也不管那么多,羊皮睡袋只需要一个干燥的地方就行,于是罢了一把艾草熏了熏周围的地方,看看有没有蛇虫鼠蚁的,将之赶走,然后就可以睡觉了,至于吃的?他的战马的马鞍上面还挂着两只野兔,暂时不缺。
带着食盐,刘伟也不怕没有盐。所以就这样直接卷缩在供桌上先睡一会儿,没有下雨谁在供桌上就行。
天色渐渐的黑了下来,刘伟将破庙的房顶拆了一些下来,准备生火,晚上要吃点东西,虽然那两只野兔也已经烤熟熏制过了,但是却也不能吃冷的啊。
野兔在春天草腥味比较重,刘伟有一口没一口的嚼着,倒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好吃的,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吃了接近一年的大唐伙食了,他自己不会做饭也就只能习惯这个时代的伙食。
“吱嘎……”就在刘伟啃着野兔的肉的时候,破庙的门口传来了开门的声音。
“这个地方不是说没有人来吗?怎么会有人开门?”刘伟一下子就惊动了,顿时一个侧身就直接超期了身边的长刀直接朝着门口走去。
脚步放得很轻,刘伟就像是一只狸猫一样直接在破庙的墙根边上一点点的靠近了大门边上。
“小郎君……小郎君……”这个时候传来呼喊声,让刘伟放下心来:是下午的那一个老农。
………………………………
第二十三章 突厥军功
“老丈,你怎么来了,这天都黑了。”刘伟迎了上去,这个时候这个老农前来干嘛?心里面也在揣测着。
“小郎君一路上风尘仆仆,这是小老儿家中熬的一点吃食,小郎君若不嫌弃就吃一点吧。”老农这个时候从大门口走了过来,手里面还提着一个食盒,显然就是装的吃的专门给刘伟送来的。
“老丈,这可如何使得!”刘伟没有想到这个老农居然会给他送吃的来。
“小郎君,都是汉家子孙,谁还没个难处?吃吧!当年我流落至此的时候,也是乡亲们救济着才活下来的。这天下活着都不容易啊!”老农显然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老丈,这天下不是已经快要太平了吗,怎么……大唐那边的百姓的日子已经比起以前安定多了。”刘伟旁敲侧击的说道。
“唉……那是大唐,这里是大梁啊!日子不好过啊,突厥人隔三差五的就会到这里来,我们这些人要不是老的老小的小,真的早就走了!”老农此时长叹一声,然后说道。
“突厥人还会到这里来?”刘伟疑惑的问道,梁师都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君主,怎么可能让突厥人到自己的国土上面肆虐。
“我们这个国主虽然号称皇帝,但是实在是……唉!一言难尽啊!”老农显然对梁师都这满肚子的怨言,但是却不好说出口。
“老丈,其实实不相瞒,我是大唐人,而且是大唐军人,我这一次其实是去草原上有着机密的任务。完成了之后却被突厥人发现了,现在只能从这里借道,有什么难处你就和我说。”刘伟见到这个老农的神色,顿时诚恳的说到。
“梁师都这里其实说是梁国,其实和突厥人的地盘差不多,梁师都为了自己的王位,甚至不惜将我们这里的子民送给突厥人斩杀做战功。”老农听到刘伟的话,顿时也忍不住了,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这种事情也只有梁师都这样的真正的汉奸才做的出来,这一句话传到刘伟的耳朵里面直接是振聋发聩:将自己的百姓征召起来让突厥人杀了做战功!
这是怎样的糊涂君主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只为了享受自己的荣华富贵,难道就要将自己的百姓当成牛马牲畜一样宰杀,用来讨好突厥人然后维持自己的奢华生活?
刘伟双眼泛起一阵的血红之色,显然已经是怒到极致。他从未这样痛恨一个认,这样的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是披着人皮的畜生。
“当年因为天灾逃难到了这雕阴郡,受到这里的乡亲们的救济,小老儿读过两天私塾,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教村中孩子们读书识字。知道前隋末年天下大乱,梁师都起兵反隋。”老农开始讲述自己身上的故事。
“梁师都难道真的一点都不反抗突厥?”刘伟问道。
“他哪里敢啊,突厥人只要一来就会被他好生招待,而且走的时候还送战功,我们这里的青壮之前被征召一去不复返杀了好多,然后能走的都走了。我那儿子就是被梁师都征召去了,结果再也没有回来。”老农接着说道,显然他为何会这么痛恨梁师都,就是因为他的儿子就是被这个汉奸给送给突厥人当战功了。
“那么你们为什么不走?你又为什么怎么相信我?”刘伟问道。他不相信什么一见如故,这个小老头怎么会一见面就和自己说这么机密的事情。
“小郎君,实不相瞒,小老儿这就是在赌啊,我们这里已经没几户人家了,你这一路走来想必也已经看到了这里破败成什么样了,这样的地方已经没办法活人了。我只求小郎君你走的时候,将我那小孙女带走,小老儿感激不尽!”老农说道。
两人这一路走来说着这样的话,来到了天王殿之中,此时老农从食盒之中拿出了所谓的吃食,刘伟一见之下顿时心中更生悲苦。
这是怎样的一些饭食,一碗粥,清亮的可以捡到碗底,只有几粒小米在碗底浮浮沉沉。还有半块窝窝头,是什么面的刘伟没有看出来,但是却夹杂着野菜,翠绿色的野菜叶子将整个窝头染成了一种翠绿的颜色。
“老人家,我已经吃过了,这还是你吃吧。”刘伟见到这样的东西,顿时知道这一家人或许真的是日子过不下去了,不然的话,这个老农不会那样直接说出大逆不道的话,要知道梁师都这样的人虽然对待突厥人就像是自己的主人一样,摇尾乞怜。但是对待自己的子民,却一定是暴虐无比的,这老头都不怕自己是梁师都的探子。
显然是家中已经一无所有,只有这样豪赌一场,看看能否换得家中孙女可以存活下来。
“老丈,你这样毫无保留的进行一次豪赌,到底是为何啊?”刘伟也有些许的不解,就算是家中没有了进项吃食,也不至于这样。
“小郎君,不瞒你说,因为这段时间突厥人差不多又要来我们这里打草谷了,这是他们的惯例,春秋各来一次,这么多年我们这里能杀掉的,能跑掉的都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小老儿是走不动的那一批人,所以这一次绝对没有幸免的可能,但是我的小孙女今年才十五岁啊,她怎么能够就这样留在这里,所以请小郎君在走的时候将她带走吧。”老头悲从心来,这么多年小姑娘都是在突厥人来的时候让她躲起来,可是今年算是躲不过了,因为村子里面没有人给突厥人杀了,他们会放火烧了村子,小姑娘是绝对难以幸免了。
这次俺是这个老头这么推心置腹的原因所在,他是走不了了,可是他不走,他的孙女可以走啊。跟着这个小郎君哪怕就如下午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商贾之家,当一个丫鬟,或者给小郎君做一个填房,也好过在这里等死来得强。
“老丈,这个请恕我难以从命,我这一次要去这梁国的都城,我准备行刺这个残暴不仁的畜生。”刘伟这样说道。他也不在乎告诉这个老农。
………………………………
第二十四章 欲行刺
“小郎君,万万不可,那梁师都虽然昏聩,但是他的宫殿也有着很多的士兵守卫,你这样去是根本就没有可能成功的。”老农听到了刘伟的计划,赶紧劝慰道,他可不愿意看着刘伟去行刺,这样好不容易给孙女找到的依靠怎么能够去送死。
“老丈,不必多言,那梁师都的宫殿,比之突厥王帐又如何?小子我突厥王帐都去走了一遭,害怕他梁师都的那个破宫殿?”刘伟笑了起来,这一次他是去定了,因为遇到这样的汉奸狗,怎么能够不杀掉他?不杀之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之心中义愤难平。
“唉……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将这些事情告诉你的,原本想要获得小郎君的同情,但是却没有想到激起了小郎君的豪情壮志。”老农也没有办法了,他知道自己难以劝阻这个小郎君,像这样的人下了决心要做的事情,没有人能够阻拦。
“既然这样,那么小郎君且等我一等,我去为小郎君做一餐送行酒!”老农想了想,然后说道。
“不必如此,这是小子义之所在,不敢辞也,所以这送行之事就此打住,不然以后牵连到老丈,就是小子的过错了,小子杀掉梁师都之后,就会直接回到大唐,老丈山高水长后会有期。若是将来大唐收服这一片区域的时候,小子若是在军中顶会来叨扰一番,现在就算了。”刘伟拒绝了老农的招待的打算,然后就准备乘着夜色离开这里。
“既然如此,那么小老儿刘庆严就等着小郎君会来,请问小郎君高姓大名。将来必会备着薄酒一杯待你前来。”老农说着也不再多言,只是询问刘伟的名字。
“小子刘伟,表字公正,今后定会前来……”刘伟说着就直接将自己的马牵了出来,然后翻身上马就此离去,只留下老农还在庙中坐着,看着没有动一下的食物,若有所思。
而在此时一道风声直接从门口传来,然后一直熏制好的野兔直接落在了刘老头的食盒之中:“刘老丈,小子先走了,这只野兔你带回去吃吧,此去梁国都城绥德城已经不远,小子就不需要了。”(梁国都城是哪里查不到,姑且算在绥德好了)
“唉……小妮儿无福啊,这样的好小伙子,大好的小郎君不是我们这样的平民家庭的女子配得上的。”老农说着就带着自己的稀粥窝头,提着那只野兔往村子里回去了。
看着打着火把的老农回到村子里面,刘伟这才在远处的山岗上策马朝着梁国都城而去。此去不知道还能否见到这个老人家,在这个时代生离死别已经是习以为常了的事情了。
马蹄声在夜里穿出去很远,对于刘伟来说夜晚赶路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在这最近的半个月里,除了最近这两三天之外,其余的时候都是要在马背上奔行的,只有后半夜才悄悄地歇歇。
从夜幕降临不久,一路直奔,到了后半夜也已经抛出了几十里地,距离绥德城已经不远了,当然这里说的不远也有好几十里,但是此时已经不适合在骑着马赶路了,因为战马已经很累了,需要休息一阵。
马匹和人一样也是会困倦的,尤其是在后半夜的时候,这个时候虽然还能走,可是却已经没有多少效率了,刘伟觉得自己现在需要在休息一下,等到明天就进城,完成这一次豪侠的行刺。
第二天天气晴朗,是一个适合出行的好日子,在这渐渐有了夏天的味道的日子里,刘伟准备上路了,查看了自己现在还剩下的东西,觉得没有多少要准备的,其实也是没什么好准备的,只有两把突厥长刀,再加上一张长弓,以及还剩下的一直雕翎箭。
这样的东西背在身上就好,没有什么值得特意准备的,除了还需要一根足够长的绳索之外,刘伟觉得自己什么都准备妥当了。
将头发打散,然后骑上马,直接朝着绥德城的方向狂奔而去,一路上不闪不必,就这样横冲直撞的直冲梁国的都城。
两个时辰过去了,刘伟总算是看到了这一座被梁师都作为都城的城池,不大也就和一般州府的府城差不多,城墙只有不足三丈的高度,和长安城十余丈的城墙比起来差远了,而且城门上也没有几个兵丁把守,一个个站起岗来也是东倒西歪的。
这样的国家都城让刘伟看来就只有一个寒酸可以形容,但是他却还是没有小瞧这里,毕竟自己现在只有一个人,而对面怎么算也得有好几千人的军队,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反王建立的苟延残喘的小国家。
骑着马,没有停下的意思,直接冲着城门冲了过去,而且最里面用突厥语高声喊着:“都闪开,你们这些两脚羊,我家大人马上就要来了。”
按照刘伟的推测,在这个一心谄媚突厥人的国度,守城门的人多半可能是不敢拦截突厥人的,这个梁师都都能够做出将治下子民当成军功送给突厥人斩杀为乐的事情,显然已经是彻彻底底的突厥走狗,突厥人在这里多半享受着特权。
果不其然在听到刘伟呼喊着突厥话冲过来的时候,这些城门口的守城士兵直接一下就放行了,显然他们觉得不可能有人敢冒充突厥人,而且只有一个人。
可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放进去了的是一个刺客,真正的准备行刺他们的两国国王梁师都的大唐刺客。
刘伟进了城,这才降低了马速,他要探查清楚这座城池的建筑布局,要是到时候事发的话,也有一条退路,当然最好的是直接一下子就把梁师都砍了,并且顺利地混出城,到时候就天高任鸟飞了。
因为他太清楚这样的政权之中争权夺利到了怎样的一个地步,一个哪怕之后三个郡县的小国家,但是只要有那个至高无上的王位,就会有一群盯着王位的饿狼。
………………………………
第二十五章 汉儿不为奴
来到城市之中的刘伟,先从兜里掏出了两枚铜钱,这是隋朝铸造的铜钱,在这种没有自己的铸币能力的小国家,还是可以通用的,而大唐现在已经在使用自己的钱币了,那就是开元通宝。
只不过梁国一直并不屈服于大唐,所以还是使用的隋朝五铢钱,而这两枚铜钱是刘伟在草原上的一个部落之中清理战利品的时候发现的,当时有很多,刘伟只是随便弄了两枚在身上,算是分赃。
但是此时还是派上了用场,因为刘伟跑了一夜,早上根本就没有吃东西,现在见到街道上居然有卖炊饼的,于是准备买两个炊饼垫垫肚子,虽然不一定吃得饱,但是却也将就了。
当刘伟丢下钱,拿了两个炊饼就要走的时候,店家却一下子拦住了他,并且诚惶诚恐的将那两枚隋五铢还了回来,并且捧着一笼屉的炊饼,让刘伟随便吃。
刘伟当然不肯收回那两枚铜钱,也不可能多拿店家的炊饼,顿时吓得店主直接给刘伟跪下了,操着一口关中话说道:“突厥大爷,你就多吃几口,把钱收回去吧,要是被城里的军爷看到了,小的这个店就没法开了啊!”
事情让刘伟彻底的惊呆了,事先曾经想过梁师都会抱突厥人的大腿,突厥人在城里应该会有一点特权,但是没有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情况,这简直就是把突厥人当成了他的老子了。
突厥人在城里面吃东西不敢收钱,因为曾经有人找突厥人要钱,结果之后那个人就被城里面梁师都的军队拖走了,然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所以城中的百姓已经彻底的成了惊弓之鸟这一次刘伟付钱,顿时让这个店主觉得是这个突厥人想要弄死他,就差给刘伟磕头了。
没有办法,刘伟只能将钱收回来,然后骑上马就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这一次他没有停留,心中的愤怒已经彻底的将他的胸腔填满,满腔的怒火需要宣泄出来。
这个梁师都已经彻底的被突厥人奴化了,成为突厥人的忠犬,这样的人不配在站在大唐的土地上。
刘伟骑着战马,一直来到被称之为皇宫的大院子前面大喊:“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