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唐-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所有人全都记住这种新的粮食,从而直接改写现在的五谷所属。

    五谷指麻、黍、稷、麦、菽。这五种最开始就在中原地区一直千百年来种植的农作物。而水稻这东西传入中原时间已经到了北宋时期了,而且历史上急躁最早传进中国的时间是在唐朝晚期。

    但是这一次刘伟准备更改这五谷之属,因为在原本的五谷之中产量能够和水稻相比的就只有麦。其余四种贱贱的都只是沦为了粗粮并不能占据餐桌上的主食的地位了。

    当然要更改五谷排位,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中原大地上能够流传千古的五谷杂粮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撼动的。最主要的就是水稻这东西现在根本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农作物。

    当然刘伟这样做其实最开始并不是为了这个名声,他只是希望两广这片适合种植水稻的地区能够种植足够多的粮食,然后在明年蝗灾泛滥的时候,能够救助更多的百姓,因为水稻的一年两道三熟的特性能够获得更多的粮食。、

    而冯盎怎么可能让这么多的粮食全都囤积起来?他又不是为了造反,怎么可能留下这么一个大把柄?这样的消息要是泄露出去,传到长安城李二的耳中,那么他冯盎就算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所以在最初他是不愿意帮助刘伟进行这样的囤积粮食的,可是刘伟抛出了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诱饵,那就是名声,作为岭南这一片地方的无冕之王,冯盎看起来表面风光,可是实际上他也是这一片土地上最有权力的人,哪怕李二的命令在这里都不好使。

    可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并不是所有人想象之中那么满足,甚至可以说在冯盎身上的压力比起其余的人要大的多了去了,他的压力来自于这一片土地,来自于最能让他骄傲的姓氏――冯氏。

    因为他是冯氏一族现在的族长,是冼夫人的孙子,背负着岭南圣母冼夫人的遗志,所以他这大半生获得是战战兢兢,没到需要站队的时候,他都是将自己放到火上去烤。

    但是他的努力虽然获得了莫大的成效,现在是大唐上柱国,耿国公。但是他却并没有宝拖拉一个阴影:他的祖母大人。这位被称之为古往今来中华巾帼英雄第一人的伟大女性。

    甚至现在冯盎已经年过半百,但是在面见一些所谓的德高望重的人的时候,对方重视的往往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祖母,而是那一个把岭南这一片土地打上冯家的标签的传奇女子。他保全了整个大唐的国土完整,可是上一次去长安给李二道贺,恭贺他登基的时候,李二谈得最多的还是他的祖母。

    这才是冯盎内心深处最深的伤,他爱他的祖母,尊敬甚至到了崇拜的地步,可是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显赫甚至已经被神话的祖母,才让他变成现在这样!

    三箭定百越,说起来光彩,勇武过人。但是却少有人提及,甚至那些百越头人在最后投诚的时候,也是高举着给冼夫人面子的招牌。冯盎自己的努力全都被这个他最尊敬的祖母大人的名声压了下去。

    这让他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感觉自己的渺小。而这一次刘伟给他说的事情,让他看到哦啊了一线曙光,那是可以让他从自己的祖母的光环之中超脱出来的那一道曙光,虽然只是淡淡的一线,但是却也是他认为可以使自己摆脱那一个阴影的手段。

    将水稻推广开来,大力的发展农桑,然后在大唐出现大灾害的时候,将这些东西交与朝廷用来赈灾,不仅仅解决了李二的燃眉之急,也推进了这种新的粮食作物,让全天下少了无数饿死之人,这一个名声,这一个功绩,足以让他在青史上面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才是冯盎支持刘伟的原因所在,当然在最开始冯盎依旧是不能够释怀,抱着一种赌一把的心态才跟着刘伟踏入了这一个深坑之中,但是到了现在岭南的水稻在去年居然收割了两茬。

    这一点超出了刘伟的预料之外,在去年的时候岭南这一片地方居然是一个暖冬,在第一年就让水稻种植了两季。而且因为使用的是刘伟的新型的种植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岭南的粮仓之中早就已经堆积了无数的金灿灿的水稻。

    占城稻虽然说不是改良之后的良种,但是和刘伟认知之中的水稻差别并不是很大,虽然产量要小很多,可是和现在这些百姓们种植的粮食来讲确实超出了不少,虽然没有翻番,可是却架不住一年可以种好几季。

    所以在去年不仅仅收割了一茬小麦,哈种植了两茬水稻,这样这一片土地产出来的粮食是往年的四倍,就算除去因为改种水稻而放弃了的别的作物,产量也还高出三倍来。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一章 蝗虫来了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悍唐最新章节!

    贞观三年,这一年天下初定,也算得上是李二上台之后比较平和的一年了,以往的那些四处为患的匪徒之类的在这一年也被镇压的七七八八,虽然还有一些癣疥之疾,但是却已经让李二感觉这天下算得上是初步平定了。

    可是除了国内的**之外,这几年让李二头疼的就是每年都免不了的天灾了,这些东西不是一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贞观元年大旱,去年贞观二年大雪,到了今年,李二不知道又怎样的危害在等着他。

    所以雄踞在两仪殿的宝座上面,看着下方的文武群臣正在算计着这两年国库渐渐的有了一点垫仓底的东西,一个个都在展望未来。

    “陛下,国库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源,足以支撑一场战争,四周外患虎视眈眈,是时候给他们一个教训了!”杜如晦此时位居兵部尚书,在其位自然要谋其政,所以准备对外敌用兵的事情自然是他的责任。

    “陛下,老臣以为不妥!”萧瑀作为世家大族之中唯一还能在朝堂上站住跟脚的人,此时站出来反对道。

    “天下初定,正是休养生息之时,此时妄动刀兵,恐怕有伤国体!”这个老大臣也是为了整个帝国着想,此时国库刚刚有点油水,就这样挥霍出去,要是真的有什么燃眉之急,整个帝国恐怕又要动荡不休了。

    “陛下,此事需要从长计议!”长孙无忌也是站出来反对,他虽然是国舅爷,而且执掌着中书省这个直接向李二负责的机构,整个帝国的大小事情他都是非常清楚的。掂量了一下整个国库的剩下的东西之后,他也觉得这件事情不能够着急。

    “陛下,突厥虎视北方依旧,西南吐谷浑也是秣马厉兵,若是大唐不予以痛击,恐怕有损会让他们更加的猖獗啊!”杜如晦此时没有说话,站在武将一列之中的李靖到时出面了,这个大唐军神虽然在朝堂上政治智慧几乎等于零,但是他对于整个大唐周围的敌对势力的局势却是看的很清楚。

    “这一切,朕自有打算,现在国内初定,若要对外征战,恐怕还有所不怠!”李二说道。他当然知道这一件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将门这两年之间都没有仗打了,没有军功来源,这些将军们现在日子并不好过。

    当兵的,就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有用,他们就是国家的暴力机构,要是没有仗打了的话,他们就没有了别的收入。像是位列朝班的这些人还好说,至少有俸禄拿着,全家饿不死。而那些大头兵就只有吃军饷,可是这军饷对于现在大唐来讲并不足以让这些当兵的家属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

    这一点其实是整个大唐初年的通病,前隋在末期将整个国家数十年积累的底蕴全都挥霍殆尽了,现在大唐百废待兴民生疾苦,皇室都在提倡节俭,整个军队的饷银也是消减了不少。

    所以在这个时候军功比起别的东西都来得快,而且这是一个通硬货,只要有军功,那么就能够换到很多的东西。所以当兵的府兵就不用说了,真正的想十六卫这样的军队,没有仗打就没有了收入来源。

    而这些兵丁家中大多数都是困难户,没有军功他们的饷银就只有那么一点,着实是让这将门的这些将军们难以对自己手底下的兄弟们交代。

    在之前大唐拿不出那么多的钱粮来打仗,所以根本就没有办法,但是此时国库算是有点积蓄了,他们自然不能让文官集团继续把持着这些东西去做别的,这些文官在这两年的时间治理地方已经获得了很多的好处,他们这两年可是在饿肚子。

    “报……潼关急报!”就在朝堂上这些家伙都在不断地争执这一点国帑是用来支撑一场战争还是用来安抚民生的时候,一骑红翎从远处滚滚而来,踏着黄尘,背后的八只小旗子在不断地迎风招展。

    这是八百里加急,那背后的那些小旗子就是标志,只要背上几只小旗子就是几百里加急。见到这八百里加急的传讯士兵,顿时所有朝堂上面的人全都安静了下来,他们可不是不知道大体的人,这个时候会动用八百里加急传递的消息,绝对超过了国库那点钱怎么花。

    “报……关中二十七州县出现蝗灾!正朝京师而来!”士兵连滚带爬的冲进了两仪殿外面的台阶,这种加急文书能够直接上殿。因为这样的消息耽搁不得,但是这样的文书传递也不能够靠近李二身边五十步之内,也就是说这玩意儿还是隔着一百多米的距离的。

    所以这个士兵是在店外直接这样进行传递消息的,这个消息在他的身上的那一个包裹之中裹着,他只是将最主要的事情先说出来而已。这一下子让整个大殿之中所有人全都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蝗灾?二十七洲!这么大地方怎么没有一点消息传出?”李二可是坐不住了,蝗灾这东西不是别的灾害,之前的大雪,大旱这样的事情,李二就已经写了好几封的罪己诏了,现在又来蝗灾。

    蝗虫这东西在古时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对付的,什么喷农药之类的还没有兴起之前,这东西被称之为蝗神,就是天上的神仙,代表的是人间帝王私德有亏,算是上苍对世间皇权的警告。

    所以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在面对蝗灾可以无动于衷,一般来讲要是出现蝗灾之后,皇帝都会直接被逼退位,而且还要发动祭天大典,向上苍进行一次忏悔。

    这样的事情做出来有没有用?答案是屁用没有,该发生的蝗灾还是继续肆虐,皇帝就算是退位了还是没有办法阻止,而且民间百姓在蝗灾发生之后也不敢上前扑杀蝗虫,而是对着在田间地头肆虐的蝗虫进行叩拜,希望蝗神爷爷能够早些离去。

    所以在这个时候蝗灾是任由它肆虐下去,而不是说去进行治理的,李二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念头就是在心中质疑自己这个皇位是不是真的震怒了上苍。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二章 冯盎进京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悍唐最新章节!

    贞观三年,长安城可谓是风雨飘摇,整个关中二十七州县在短短旬日之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超强蝗灾,整个关中大地上铺天盖地的蝗虫就像是一团团的乌云,遮天蔽日,甚至一度让人以为是世界末日了一般。

    李二带着一群文武大臣,然后求教了长安城之中最出名的道士――袁守诚,也就是袁天罡的老爹。当然作为整个大唐道家最出名的人物,也是现在道门的扛把子,怎么也要恪守一下清规戒律。

    虽然说道家其实并不禁婚嫁,可是你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道士怎么能够抱着一个鼻涕横着打的娃子然后宣称自己的得道高人不是?所以袁天罡这个儿子就成了他的侄子,这就说明了一点只要是特权阶级,那么借种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当然这不是刘伟在后世看到的那种随便贴在电线杆上的小广告,这是整个大唐都手无数人敬仰的得道高人,甚至他的威望在这个时候超过了朝中文武诸公。

    这一点不吹嘘,袁守诚的名声在隋朝时期就已经威名远播,无数的王公贵族都希望能够让这位高人帮自己要么是进行家宅风水点化,要么就是寻龙点穴,甚至还有让他给自家孩子开光的。

    这样这个老家伙在在大唐越混越好,渐渐地被传扬成为了活神仙,因为道家宣扬袁守诚活了现在已经活了六百岁,这样算下来这个老家伙是从西汉末年一直活到现在。

    当然这样想的人全都是被欺骗了,在道家有着另外一种算法,那就是六十天算是一年,也就是说普通人一年算一岁,人家算六岁还要多一点,这样换算下来,袁守诚虽然高寿九十八,可是却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六百岁的老妖怪。

    不过这一个六百岁的高人现在却还是身强体健,甚至比起一般的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还要更加的强壮,此时李二在他的带领下,在长安城外面三十里搭建了一个祭天的祭坛,然后上表上苍,希望他收了神通。

    “无量天尊,太上老君在此,急急如律令……”当袁守诚最里面念着谁也听不懂的经文,然后手持桃木剑正在不断地进行着跳大神的时候,李二带着文武群臣正在虔诚的跪在了祭坛下面,然后等待着袁守诚老神仙和天上的各路蝗神沟通好,然后消减大唐的蝗灾。

    这种做法究竟是好是坏没有人知道,至少在座的这些人里面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件事情是装神弄鬼。因为他们对于鬼神之说深信不疑。要是让现在已经在岭南准备启程了的刘伟知道的话,他会笑掉大牙。

    李二在袁守诚将一段舞蹈挑完了之后,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在这个时候李二也不得不跪,这是在向上苍请罪,让他宽恕人间帝王的罪孽,从而让蝗神收了神通,所以李二虽然贵为天子却也不能免俗。

    当袁守诚跳过大神,之后就是李二的表演时间了:上表,焚香跪拜这些东西已经是常谈了,所有人都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当的,所以当李二的罪己诏伴随着青烟袅袅消散直入青云之后,这一场闹剧也就结束了。

    当然结果究竟如何,所有人都知道了,蝗灾还是没有因此缓解下来,依旧是从原本受灾的地方不断地朝着四面八方扩张,原本二十七洲受灾,之后这些地方被吃光光了之后,这些蝗虫就转移阵地,朝着周围扩张开来。

    渐渐地关内道的州县全都已经被波及了,而且京师所在的长安,万年,蓝田三县也出现了无数的蝗虫,这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因为蝗虫这东西存活的时间绝对不长,也就是那么一段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它们会进行繁衍,然后产卵。

    这些产下来的蝗虫的卵又会在短时间之内孵化,形成新一波的蝗虫,这样几乎无穷无尽,知道最后没有可以吃的东西就进行大规模的迁徙。

    李二就在这个时候焦头烂额,原本以为能够渐渐好转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糟。国库里面的钱财在这个时候也没有人跳出来说要用来打仗了。而是全都用来赈灾,也不见得够用。

    所以这个时候长安城之中发出去一道道的圣旨,要别的没有受灾的地方全都筹措出粮食然后运到关中,用来赈济灾民。这样的催粮圣旨发出,顿时那些接到圣旨的地区全都开始行动起来,就只有山东那一片地方却在哭穷。什么牛有德肆虐山东,造成了山东人民受到了无数的损失,现在自己吃都吃不饱这样的话进行敷衍。让李二在两仪殿之中不知道摔了多少的茶杯。

    而这个时候一支船队已经在海上漂泊了大半个月,早就已经离开了岭南的地盘,进入了江浙地区。而这些船只却没有在任何的港口停靠下来卸货,而是直接在江都扬州补充了一次之后,就沿着隋炀帝南巡的大运河的轨迹一路朝着北方前进。

    而船上究竟有什么东西没有人知道,只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艘艘的船只全都吃水很深,在大运河上面行进起来都非常的困难,原本是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此时进入了河道当然是非常的艰难。

    索性杨广挖掘出来的大运河够深,河道也够宽,否则这些船只还真的有可能在大运河上面搁浅。只不过当这些船只在河面上行驶的时候,别的船只都只能靠边了。

    因为这些船只上面全都有着一支支的旗帜,上面斗大的冯字迎风飘扬,而且还有一个奇特的花纹,在这一个冯字旗的旁边的旗帜上面飞扬着,代表的东西让所有人都感到忌惮不已。

    当然绝大多数人是不认识这一面旗帜上的图案代表着什么意义,但是他们有眼色啊。在船队最前面的那一艘船上面一支庞大的仪仗队举着依仗表示了这些船只的主人的身份。

    所以有识货的就认出了这是一个国公的船队,所以一路畅通无阻,因为设置关卡的官员在见到文书的时候就知道了这是谁了,无冕岭南王冯盎。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三章 圣驾来迎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悍唐最新章节!

    一支船队沿着大运河朝着长安而来,当然这一支船队是无法到达长安的,因为大运河只能到东都洛阳。但是这一路上地方官府全都给这一支船队开路,早在这一支船队出现在扬州的时候,从岭南而来的信使就已经出发。

    而到达江都的时候,信使已经到达长安,向李二禀明了耿国公冯盎离开岭南,要到长安面圣的事情。船队的消息自然是李二最为关心的的事情之一。当初冯盎投诚,被李渊册封为上柱国,整个大唐现在也就只有两个人有此殊荣。另一个是秦琼,就连军神李靖都没有受到如此优待。

    此时李二最关心的就只有两件事情,一件事就是冯盎的船队,另一件事就是闹得人心惶惶的蝗灾。这两件事情都不简单,冯盎为何离开岭南这一点李二现在都不是很清楚,百骑司和都水监这两个特殊的机构在岭南那一片地方都没有太大的能力,只是知道冯盎这一次进京好像和之前的水稻有关。

    但是这一切究竟如何,李二并不是一清二楚,对于整个帝国的掌控,李二还不是完全掌控,岭南和山东是他的心头大患,当然李二有信心将这两个地方彻底的收服,只是需要时间,这才两三年的时间,他已经将朝堂之上的世家的势力打压下去了。

    而且他在贞观元年开启了科举,让天下寒门士子站在了他的队列之中,所以打压世家的情况并没有让朝堂上没有可用之人。可是对于岭南就不是那么顺利了,因为冯盎掌握的权力在岭南完全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除了每年向朝廷上缴赋税之外,别的就没有更多的权利了。

    而且岭南那一片地方在中原之人的眼中,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也没有人太过重视。可是现在一切都变了,冯盎忽然进京让所有人都难以揣测他的用意。

    李二心烦意乱,他习惯掌控一切,这些年不管是战场上还是朝堂都是他掌控一切,现在忽然间蝗灾出现,让天下人质疑他的皇威,再加上冯盎这忽然跳将出来,让他失去了往日的从容不迫。

    “蝗虫……上苍震怒吗?那么这一切都让朕一人承担吧!若是真的是上苍震怒,那么就让这蝗虫啃食了朕的心又如何!”李二心烦意乱的走在御花园之中,结果发现御花园里面居然都有了蝗虫出没,顿时他一下子身上的气势都变了,若是原本还有几分颓然,但是到了这一刻整个人忽然间就变得气势强硬无比!

    就像是有人说过的,恐惧的尽头就是愤怒,在面对恐惧的时候,很多人会一下子被吓趴下去,可是真正的害怕到了极点,那就是破罐子破摔也好,或者奋起反抗也罢,总之会变得激起的亢奋与愤怒。

    此时李二见到蝗虫连他认为最为安全的皇宫深处都已经出现了,顿时失去了最后的退缩的余地,于是他对于所谓的上苍所谓的神灵产生了怀疑。既然你是上苍派来惩罚于朕的,那么就吃了朕的心脏!

    所以他直接抓起了停在一株芍药上面的蝗虫,直接张开嘴就要吃下去。

    “陛下,不妥啊……”左右陪侍的人,顿时大惊失色,作为一国之君怎么能够这样做,要是因为吞食蝗虫造成了龙体欠安,那么他们就要被直接拖进掖庭宫杖毙!

    “若是朕将这蝗虫吃了,百姓不会再受蝗灾之苦,那么朕就算是被这蝗虫啃食了心脏又如何?就让朕一个人来承担这分罪孽!上苍降罪那么朕就一个人担下来好了!”李二也不管左右劝阻,顿时直接将这一只蝗虫直接给吞了下去。

    但是这一切有用吗?只是然并卵而已,现在就算是一个文盲都知道的东西,在大唐时期让千古一帝都感到为难,认为是苍天震怒降下灾祸。没有人敢对这铺天盖地的蝗虫有丝毫的动作,全都摆上香烛纸钱,让上天收了神通。

    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候的人眼中这是一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在刘伟的眼中,这就是一种愚昧,他感到非常的悲哀,蝗虫产卵在泥土之中,要是冬天不冷,没有冻死这些虫卵,那么在第二年就有可能爆发蝗灾,去年大唐根本就没有多么的寒冷,岭南的水稻甚至在冬天的时候还收获了一次,是一个难得的暖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