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悍唐-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这万年县,虽然也有水稻种植,但是却多半都是庄户人家自己种来自家使用的,根本没有米饭供应,现在也就是馒头还有面,当然酱牛肉这样的东西也是难得的好货色,要不是今天这个刘公子为了招待那个女人,家中病死了一头牛恐怕刘伟要在这个小客栈里面吃哒牛肉还是有点困难。
当然吃饱喝足之后就要干活了,他又把握悄悄地将整个客栈翻个遍的本事,而且因为他吃得快的原因,那个刘公子还没有吃完他就已经下楼了。到了后院客房,进入自己的房间之后,就直接翻窗而出,借着还未彻底的暗淡的天光,整个人直接倒吊在屋檐下,一个个房间进行查探。
可是连续很多歌房间都是空的,这个念头客栈的生意都是靠着南来北往的商队。来往的商队少了的话,基本上也就没什么生意,这段时间就恰好没有几支商队。基本上客栈的房间都是空荡荡的。而刘伟到处巡查,全找遍了却没有找到那个女子,顿时他感觉到有点不对劲。
“那个女子步履轻盈,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没想到居然是一个练家子?”刘伟从未小瞧过这个时代的这些所谓的练武之人,他自己是没有练过,但是他却见到别人练习过。在大唐的军队之中可是有很多的修炼武技的军人,这些人虽然大多数都不是刘伟的对手,但是却也有让刘伟都感到棘手的一部分。
而且修炼这个时代的武技的人一个个都是速度贼快,好像大唐的武技的技能点都有点偏向于敏捷一样,在军营之中的常山,就是一个速度超快的人,甚至比起战马的速度都不遑多让,刘伟有的时候都跟不上他的奔跑速度。
所以在想到这一点之后,刘伟顿时懊恼不已,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之前在曲江池的画舫上面就已经出现过一次了,这个女人绝对不是省油的灯,但是自己这一次依旧是轻敌大意,结果让对方再一次逃走了。
“那个什么刘公子不知道知不知道对方的信息,这个需要问问!”刘伟发现那个叫做婉言的女子不见了之后,顿时想到了还在外面吃酱牛肉的什么刘公子。
想到这里,他就直接朝着外面的用来吃饭的那栋小楼而去,直接上了二楼,见到了那一个还在吃吃喝喝的刘公子,这家伙完全就是一个草包。就这智商这么感人的还学人家泡妞,你瞧瞧妞都泡了还在这里吃呢。
“小子,你的婆姨跑掉了,你还不去追!”刘伟直接坐在了这个什么刘公子的身边,对他这么说到,这家伙居然和他一个姓。
“这位兄台,什么婆姨?”这家伙听不懂。
“就是刚才那个女人,跑了!”刘伟说道。
“你说那个姑娘?小生不过是昨日出游遇到这位姑娘,而已,她走了和小生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姓刘的也不知道是脑袋缺根筋还是咋地,这个时候和刘伟扯起皮来。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二十章 她回长安了
刘伟死死的盯着这个家伙,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点端倪来,但是这个刘公子却是一点都没有表现出什么可以让他进行推理的神色。
“你和她昨天才认识,然后就在一起吃饭?”刘伟询问道,这家伙究竟说的是真是假?
“见到她一个姑娘家独自赶路,小生心生怜悯而已,只不过是请她住了一宿然后一起吃了两餐罢了,并无违背孔孟之道之处,相公为何这般苦苦逼问?难道要对那姑娘不利不成?”刘公子反过来一脸狐疑的看着刘伟,好像他就是要对那个女子不利一般。
“算了,既然你也不认识她,那何必再问!我也是见到这样清丽脱俗的姑娘不由心生仰慕之心所以前来详询。”刘伟也说了句假话忽悠他。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刘公子笑了,然后看向刘伟的眼神都是同道中人的眼神。
“那你可知道这位姑娘接下来欲往何处去?”刘伟最后试探一下。
“这个,听闻是从长安出来,然后要到山东。”刘公子这样说道。
“多谢兄台,告辞!”听到这句话,刘伟也就没有了兴趣,到山东,你唬鬼呢,就一小娘皮一个人怎么可能!
但是想来也问不出什么来了,就不在多问,再一次回到自己的房间,准备明天回长安,这一次跑出来不仅仅没有放松心情,反而更家的郁闷了。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这么一个大活人跑掉了,这传出去自己的脸可就丢光了。
当然他不会知道在他离开之后,一个身影从当做酒楼的那一栋小楼的房檐下瞧瞧的钻了进去,然后和里面的刘公子轻声的嘀咕着。
“这家伙是一个麻烦,居然这样都能够追踪过来,看来这里也不能呆了。”刚钻进去的身影娇小,声音低沉但是却难以掩饰音色之中的清脆质感,正是刘伟认为已经跑掉的婉言姑娘。
“师妹,这件事情为兄可是帮不了你了,我怀疑他根本就没有相信为兄的话。所以你这一次回长安,可要小心行事。”刘公子对她说道。
“放心,这一次我会藏得更深,只是之前的布置恐怕要进行一番修改了。”婉言姑娘说道。这些东西可不是轻易能够动用的,她就剩下最后的一次机会了。
“这个为兄也没有办法,你要记住就算是没有达到目的,也不能将自己置身于险地,保护自己是第一位的,知道了吗?”刘公子干脆的说道。
“我这就回长安了,以后不会再联系,除非我成功了或者失败了之后。”婉言姑娘说着就直接在夜色降临的时候朝着长安城的方向而去,在离开万年县城的城池之后,进入山林直接将拴在那里的一匹马解开绳索,然后就直接翻身而上,朝着长安城而去。
第二天刘伟从小客栈的房间之中醒过来然后也朝着长安而来,只是他不知道那个女子也会长安了。刘公子告诉他的话,他并未相信,所以他断定那个女子去了别的地方,但是世界这么大,想要找到那个女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他也选择了回长安,这件事情他需要大唐之中别的人的帮助。至少他是没有什么办法找到这个女人的,可是大唐朝廷却是有着无数的办法找出一个人来。
只要李二想要见到某人的话,那么只要这个人还在大唐,还活着,那么就能够见到,只是时间长短而已,毕竟国家机器启动起来确实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只不过刘伟却首先想到的就是程咬金。因为这个家伙在前几天晚上可就是直接派人差点将曲江池周围甚至池塘底的淤泥都翻过来了,对于寻找那个女人的事情,他应该是非常上心的。
果然不出刘伟所料,当他回到长安之后,对程咬金说出了他发现了那一个女人的消息,程咬金直接表示愿意动用他的关系,甚至他的夫人裴氏的家族力量来搜寻这个女人。毕竟要不是刘伟在那一天晚上识破了那一个阴谋的话,他的儿子程处默很可能就直接交代在曲江池里面了。
所以在之后的一段时间,程咬金的关系网开动起来,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着,因为他告诉了窦祀。窦家也是一个诗书传家的大家族,虽然时间没有山东世家久远,但是也是百年以上的大家族了,这一点和李二这一家子一样,他们都是南北朝时期的时候崛起的家族。
这样的疯狂搜寻,渐渐地有了一点点的眉目,因为他们有着确定的目标,那就是万年县。万年县其实是一个小县城,虽然在这个时代算是富庶的县城了,可是大唐初年,人口本就不多,而那个女人又是独身一人,这样的目标还是比较显眼的。毕竟往来各地的大多数除了官府的人之外,就是商队,而商队不可能是单独一个人的。游侠儿那样的又是男的。所以一个女人上路总是惹人眼球的存在。
当然那个女人也能够乔装打扮,然后装成男的,可是程咬金他们进行排查之后发现最近两天万年县的这一条路线上单人行动的也就只有那么一个。这就好确定目标了,可是目标的目的地确实让他们感到意外,那就是这个人居然又朝着长安城来了。
“那个女人居然又朝着长安城来了?”刘伟没有想到这个女人居然有这样大的胆子,在这个时候还敢朝着长安而来,可是转念一想这也是一个办法,毕竟长安城人口多。程咬金他们这些人虽然在长安城很有势力,可是毕竟这里人来人往每天都有无数人在进进出出,他们想要在长安城之中找到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而且这还不算长安城里面程咬金他们没有办法进去搜查的那些地方,比如说纳西王公大臣的府邸,甚至皇宫大内,这些地方只要混进去,那么谁也找不到,除非是李二亲自出面。
当然李二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女子这样兴师动众,哪怕这个女子曾经差点杀掉他的表侄,还有程咬金的儿子以及一个国侯。
………………………………
第二十一章 杜如晦
贞观四年夏天,一个女子搅动了长安城,无数人在巡查,但是却一无所获,似乎就像是一滴水坠落进入了大海里面,没有人知道她究竟藏身何处。长安城也在这种情况下延续着它该有的时间轨迹一点点的往下走着。
刘伟回到了家中,继续自己的生活,虽然已经混迹到了大唐的统治阶层之中,但是他还是没有习惯那种前呼后拥的生活,生活节奏依旧按照自己的意愿延续。每天清晨练武,然后上朝去听那群大臣胡扯,之后就是闲逛。这个时代没有多少的娱乐活动,就算是逛青楼也提不起兴趣。
李二塞给他四个美女,就是让他节制自己的私生活,或者说别出去乱搞的,这种暗示让刘伟的娱乐活动更加的贫乏。当然他也时常去长安城周围的那些军营,在那里和那些大兵一起训练,用来保持状态,但是却没有在此统兵打仗的机会了,大唐现在进入了休养生息的模式,虽然不说兵戈入库,马放南山,但是却也减少了军事活动。
主要是因为刚刚才灭了东突厥,这让周围得那些小国家知道原来大唐并不好惹,所以暂时没有跳出来做药的。而且大唐现在内政也是重中之重,百废待兴,一个国家想要积累浑厚的实力并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搞定的,包括方方面面,这些事儿就是文臣们的强项了,作为武将在这种事情上面没有太大的作用,最多也就是剿匪这样的小事儿。
当然在某些地方匪患成灾,这种地方需要用到大量的军事行动,只是这爷基本上轮不到刘伟。因为没有仗打的人绝对不止刘伟一个,所以僧多粥少就会争抢,而刘伟是一个小字辈,抢不过那些大佬也就只能认命的老实呆在长安,毕竟排队也轮不到他。
只不过这样闲着刘伟倒也没有啥话说,反正这段时间他也不准备到处跑了。李二和满朝的那些人都希望这家伙安分一点,武将怕这家伙抢事儿干,文臣怕他在长安胡来,所以安稳的带着才是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而且刘伟在长安一直待着不走,也让那一群勋贵家的孩子变得安分了许多。
因为刘伟有一个爱好,就是逛街,当然他不是去买东西,而是闲得无聊想找点事儿干,逛街只要看到什么不平事,那就要管一管,这样豪门欺压百姓的事儿基本上在长安绝迹。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在三个月时间之内被刘伟打断了腿的豪门奴仆足足有十几个,被打得哭爹喊娘的公子哥也有好几个,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在长安城做这样的事儿了。
因为没有能够打得过他的帮手,所以这些公子哥觉得这种事纯粹是赔本买卖,也就没有人乐意去做了。长安城的治安这几个月明显上升了一个台阶。
时间匆匆就到了秋天,刘伟也已经待在长安城接近半年时间了,坐在自家的庭院之中看着落叶飘飘,显得悠闲自在,似乎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一样。而上朝这样的事情也已经习惯了,彻底的融入了大唐这一个封建王朝之中。当然他去上朝只要是因为人在长安,然后朝廷规定在京城的五品官以上的官员必须上朝,其实他就是去打瞌睡的。
这段时间朝堂上就是致力民生这一方面,对于边关的战事基本没有,就只有吐谷浑的那一边还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边衅,但是却被卫孝节那家伙镇压下去了。
倒是刘伟注意到了在这朝堂上这段时间好像少了一个人参与朝政,再加上他脑子里面记着的一些细节,蓦然间发现,原来时间已经到了贞观四年,初唐两大名相之一的杜如晦大限将至。
杜如晦这几天都没有上朝了,告病在家,而朝中的大臣大多数都去探视他的情况。不仅仅如此,甚至李二都拍了御医前去诊治,但是还是没有见好转,这就让刘伟有点好奇了,究竟是怎样的疾病让御医都束手无策。
所以在这一天下了朝之后,他就和房玄龄搭上话了:“房相,不知道杜相是何疾病?居然这般让太医都束手无策?”虽然说历史上杜如晦是在贞观四年冬天就病死了,但是还是让刘伟感到好奇,在这个时代一点点小病就能要人命,伤风感冒大家都不敢小觑。要是大唐名相杜如晦是感冒死掉了,那刘伟决定记下一笔,让后世人知道杜如晦死亡的真相。
“唉……这个老夫也不知道是什么病,上一次去探视,结果连克明(杜如晦的表字)兄的人都没有见到,好像是说需要静养,但是老夫认为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更像是不能见人的病!”房玄龄说道,他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说杜如晦这个病可能要传染的。
但是刘伟的思想却比起这个时代的人超前了很多:杜如晦得病了,不能见人?难道是有难言之隐?可是能够置人于死地而且又不能对人说的病?难道是那方面的?
这个想法,刘伟是不可能说出来的,杜如晦可能是的了一种致命的性病,这家伙说起来是一个清廉的官员,结果还是这般作风,果然官场上面都没有好人。
就在刘伟胡思乱想的时候,房玄龄接着说道:“之后我又去询问了御医,结果得知克明兄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这是肠澼之疾,会传染给他人,所以才不能见人。”
“什么是肠澼?”刘伟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就在思索,什么是肠澼?好像是外邪入侵,然后饮食不洁造成的,难道是拉肚子?想到这里忽然间一个熟悉的名字印入了脑海:痢疾。
“我说是什么呢,原来是这玩意儿,这不是很好治的吗?”刘伟得知了杜如晦居然是的了痢疾,顿时觉得这是在开玩笑,这么好治的病,居然把一个大唐宰相要了命?顿时刘伟有了一种我读书少,你别骗我的既视感,虽然说大唐的一血并不是很发达,但是却也不至于这样啊。
………………………………
第二十二章 肠澼
“正是肠澼之症,御医都束手无策,陛下已经派了三拨御医来了,但是却没有一个有把握的,现在正在寻找孙思邈孙老神仙,如果能找到孙神医的话,克明可能还有救,要是找不到,那么克明恐怕撑不了多久了。”发房玄龄有点伤感的说道,对于一个老朋友命将不久,说不出的伤感,他们一起打下了大唐江山,这次啊几年时间啊,克明就不行了。
“这……孙神仙的踪迹可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很难找到的吧。”刘伟想了想不知道该怎么说,他虽然觉得痢疾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但是却对这种东西不是很了解,只是依稀记得有什么东西是能够治疗的,可是一时间却又没有想起来。此时听到孙思邈,顿时觉得这个大名鼎鼎的药王前辈应该能救杜如晦。
“这个……唉!孙神仙在秦岭深处采药的时间最多,就算是出山,也是四处悬壶济世,想要找到恐怕很难,而且克明也恐怕撑不下去了!”房玄龄说道。
“这个不管怎样也要寻找不是!总不能放弃希望!”刘伟说道,他这个时候心中在思索着刚才想起的一点点的线索,对于房玄龄的话,全都是淡淡的回应。
“哈哈……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克明这一生也算是叱咤风云,建立了无上的功勋,已经不算是虚度一生。”房玄龄说道,似乎看开了一样,而且杜如晦的两个儿子现在也已经长大了,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最放不下的或许就是这大唐的江山了,这是他们这一群人一身的心血所在,现在刚出现盛世的苗头,没有见到大唐盛世来临对于杜如晦来讲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有劳定远侯挂念,老夫在这里代表克明兄先行谢过,要是克明兄有幸能够熬过这一劫,那么到时候老夫自当陪着克明兄登门致谢。”房玄龄先代老友谢过刘伟,然后两人分道扬镳。
“究竟是什么呢?怎么一时半会儿就想不起来了!”刘伟在回家的路上还在不断地想着刚才忽然间闯进脑海里面的那一条消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至少对于现在杜如晦是非常重要,但是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度的,或者说能够主动想起来的记忆是有时效性的,就像初中时候背过的课文,过了十年之后又有多少人能够记得住?
所以刘伟一路扣着脑袋回到家都没有想起究竟是什么。不过对于痢疾这种疾病在大唐时代的名声他在询问了几个人之后,这才发现原来后世不过是拉拉肚子这样的小病,在大唐居然是和天花一个级别的东西。因为没有对症的药物,所以在这个时候只要是的了肠澼,那么初始阶段还好,若是严重了,那么死全家都不是不可能。
所以谈起这个东西,所有人都是谈虎变色,显然这个时候的人的认知之中,肠澼这种病几乎和绝症相提并论了,就像是另外一个绝症‘肠痈’,其实就是阑尾炎,现在一个小手术就搞定的,但是在古时候,根本不可能,一说到划开肚子切掉肠子,你看看谁敢?或许只有华佗这个连脑袋都看开瓢的神医才会相信。
所以在古时候有人得了阑尾炎的话,没有别的办法,就只有让他活活疼死,甚至有的为了不让病人遭罪,直接给一个痛快一刀砍了的也不少。这都是医学不发达造成的悲剧。
现在杜如晦正在被这种悲剧吞噬,他的病症在刘伟看来就是一个很小的疾病,算不得什么,可是在这个时代就是彻彻底底的绝症,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治疗,大家伙都在希望能够找到孙思邈孙神仙,这是救命稻草。
但是孙神仙神龙见首不见尾,谁知道他现在在哪座仙山采药,或者去何处悬壶济世去了,整个大唐交通也不方便,又没有电话之类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只能听天由命。而且还不能保证孙思邈就能够治疗这肠澼,所以杜如晦是凶多吉少。幸好刘伟还有一点点印象,他似乎在某个地方见到过说治疗痢疾的某种草药,只是时间隔得太久有点记不真切了。
所以他需要好好地想想,在那里见到过这样的记载,或者说听过这样的说法,毕竟他现在是大唐的将军,这个国家变得强盛对于他来讲也是一件好事儿。只有国家变得强盛了,他自己的愿望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刘伟的心愿可是不小,这一点只有寄托于大唐强盛才能够有那么一点点的希望,能够让他试着去完成他的宏伟愿望。
所以杜如晦要是没有死掉,那么大唐的盛世会来得更早,而长孙皇后没有死掉,那么李二的手段可能就不会那么激烈,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前,他们一家子都还算和睦,父慈子孝。但是长孙皇后去世了,然后李二后宫无主,就闹得整个大唐的皇室对于权力的追逐就像是见到腐肉的秃鹫一样,全都是红着眼的野兽。
所以不仅仅杜如晦要救下来,长孙皇后要是有机会的话最好也给救下来,这个也算得上是奇女子了。当然他这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人家到时候信不信自己还是两说呢。
不管怎样,他都要试着努力努力,这半年多的时间他无所事事,甚至连那几个李二给他的宫女都没有碰,倒不是说他有什么精神洁癖,而是他觉得特没意思,一件事儿要是没趣了,那就不好玩了。失去了兴趣,还玩个屁。所以这段时间他依旧是苦行僧一样的生活,每天早上起床锻炼,上朝,然后下午练武,晚上早早的独自睡去。
现在好不容易有点事情做了,刘伟也算是兴奋了起来,至少不会待在家里面等着发霉。这一点他倒是挺佩服李靖的,比他的生活还要无趣,这位大唐军神还活得有滋有味,实在是让刘伟感到好生佩服。
回到家,刘伟就坐在院子里面的躺椅上发呆,这些东西在长安城流传开来了,都是刘伟自己设计的家具,当然了这些东西可都是经过了历史考验的,所以基本上一经推广就直接形成风靡的浪潮,所有长安城上到皇亲国戚,下到黎民百姓,没有人敢说自己家里没有刘伟设计出来的家具。
刘伟设计出来这些家具,然后就在长安城办了一间作坊,专门卖这种新出现的家具,而且卖得很贵,但是销量很好。因为买这些东西的都是那些勋贵,甚至皇亲国戚,他们不差这点钱,但是自己弄木料仿制,什么时候被别人见到了丢掉了面子,这才是主要的。
所以刘伟这半年收获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