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董珍珑劫-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两个龙珠子,脸上堆满了淫笑,一副小人得志的表情。

    与尤全对望而坐的就是樊天闻,那是一个毛发浓重的年男子,粗眉大眼,宽鼻厚唇,乍一眼看上去给人一种有勇无谋的莽汉感觉,但是周唐留意到了他两侧眉角处倒挂的条深纹,那是面相少有的“仰度痕”,表现出他实质暗藏心,高深莫测。樊天闻没有理会尤全的嘲讽,他面露愁容地环顾着左右,显然是在搜寻着自己这方还有没有可以为他出战的鉴赏师。然而樊天闻身后的那些随从,各个垂下头去向后缩着。就在樊天闻搓着那面白旗,心有不甘但又苦于再无后招之时,黑疤跑上前来在他耳边俯语了几句后,樊天闻突然猛睁双眼,怒拍了一下桌子,桌上的茶杯被震地向上一跳,杯盖应声落地碎成几片。樊天闻朝着后方大吼道:“那坨烂肉现在在哪,怪不得老子今日诸事不顺,原来是这个瘟神找上门来了,看我不废了这个只会打白条的畜生。”樊天闻抽出怀的匕首,大步跨向人群的后方,全身散发着一股似要吃人的怒气来。尤全眯起了眼睛看着樊天闻的方向,他知道樊天闻头上再无鉴赏师,此时奔向人群后方又不知道去寻哪个走霉运的人发泄在自己这里吃的恶气。樊天闻每次都这样,赢的时候爽快,输的时候找各种理由拖延时间耍滑赖账。

    “好你个毛豁,没备好钱就敢来冷蚤坊寻我,你自己说说那钱你赊了几个月了,驴打滚都翻了几番了?老子还纳闷,怎么今日就被人压地喘不过气来,原来是你这个扫把星惹得,说,你不想要哪儿了,是你那对招子还是这双爪子?”樊天闻大力地揪着毛豁的耳朵用劲甩着,两眼通红地咆哮道。此时毛豁的耳根处汩汩地流下血来。

    “不说?不说我就替你做主了!”樊天闻将刚才在场上一败涂地的怒气全都准备撒向毛豁。抬起那把泛着寒光的匕首对着毛豁的双眼就要扎下,看热闹的人群前一刻还不住地起着哄,可此刻看到樊天闻动了真格要下杀之时,胆小的人都赶忙闭上了眼睛。

    “樊爷,下留情。”

    正当胆大的人紧咬着牙关,盯着樊天闻里就要下落的匕首时,周唐冲进人群,扬起臂抵住了樊天闻那只握有匕首的腕。

    樊天闻本是血气上涌,却被这突然闯出的人喝停了下的动作。他先是一愣,待两眼定睛察看了周唐一番后,猛地一推周唐胸前,疑惑地喊到:“你是什么人,敢夺我樊老的刀子。”

    “他是毛豁准备下的鱼儿。”黑疤一边向樊天闻解释到,一边快步走向周唐,准备给他点教训。

    “我是南方派来找巫马圣的旗子。”周唐看到黑疤气势汹汹地奔向自己,又发现樊天闻瞪向自己的那双阴冷的眼神,他知道刚才那下挡刀的行为使自己身陷险境,这才急生智,想到国民革命军此时在华南各地的胜势和樊天闻与巫马一族的关系,这才将两者结合起来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果然周唐这么一说,黑疤顿时卸了气焰转向樊天闻,意在征询他的意思,而樊天闻也呆望着周唐,不可思议地收起匕首,站起身来。谁都知道“南方”是指蒋介石率领的革命军,如今他们正一路北上,气势如虹。此人若真是代表革命军前来西南寻找巫马圣的,那必是商议大事。
………………………………

第三十二章 驷马战车

    ()  樊天闻半眯着双眼,疑惑地上下打量着周唐,心暗想道,听他口音确实是来自南方,啧可真要是这么大的事,为何只派一个儒弱的青年?

    樊天闻想到这儿刚要开口询问,却被周唐抢先说到:“若是樊爷赏脸,其余的事咱们稍后再议。恰巧在下对这古董收藏也略有所学,适才得知樊爷这方没了武将,不知在下能否斗胆请令,眼下为您冲锋陷阵一次。若是有幸斩了敌方主将,大赏不奢望,还请您下留情,将我这位朋友的账一笔勾销。倘若我有辱使命,那您便将我朋友和我二罪并罚,樊爷意下如何?”

    樊天闻听到周唐竟然要为自己出战,不觉得眼前一亮,如今压在自己心头的阴霾确实是场之事,毛豁这点小账还不至于让他生这么大的气。既然这个官有意要为自己上场,反正现在自己这边也再无鉴赏师,等会儿他回到座位后也是要向尤全扔出白旗的,索性就让此人试上一试,看看他究竟有什么逆天的本事。

    “好,那就有劳了。”樊天闻此时对于周唐的身份真假难辨,也没有说太多的话,他对周唐做了个请的势后,自己率先返回到了座位上。

    就坐之后,樊天闻对着台上的庞赟和在座的其他四位老板说道:“让诸位见笑了,我这边还剩最后一位鉴赏师,要是再输,我樊老立即扔旗,绝不拖沓。”

    早以为胜券在握的尤全听到樊天闻的这席话后先是一愣,接着疑惑到怎么刚才樊老握着刀子怒气冲冲地奔到后面去,回来的时候竟然带了一位鉴赏师?不过他转念一想到樊天闻之前派上场的那些个草包,尤全轻蔑地扬起了嘴角,轻哼了一声。

    周唐见樊天闻为自己铺好垫后,这才不紧不慢地走到场。他先是朝着坐在台上的庞赟抱拳施礼后,又转向了对面正在微仰着脖子轻瞄自己的那位“汤家传人”,周唐双眉紧锁,英气逼人,他盯着那人厉声说到:“听闻阁下师从‘北神汤’,那在下今日可要好好讨教一番。不瞒诸位,二十年前家父有幸去到济州府参加那次南北宝鉴赏大赛,目睹了汤家家主汤轩铭的鉴宝技艺后,每每想起都是赞不绝口,更令他感到惊讶的是据他们那一辈的鉴宝人相传,只要挂着汤家旗号的鉴宝者就从未被打过眼。我当时不信,正好今日验证一番。哦对了,忘了告诉你们,巫马圣世伯最厌恶的就是汤家人,你够胆来这西南鉴宝,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周唐当时答应樊天闻替他出赛,一方面是为了从他救下毛豁的性命,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当面拆穿这个谎称是父亲徒弟的骗子,否则他在荆州城内的恶行都会玷污到汤家的名誉。

    尤全从周唐的口气听出了这位樊天闻刚请来的鉴赏师竟然还是出自古董世家,听他的口气似乎他父亲还和巫马圣有过交情,又回味着此人刚才提到巫马圣不喜欢汤家人,尤全细细琢磨其缘由后,不禁心发慌。毕竟这个冷蚤坊是几年前在巫马圣的函授下才建立起来的,虽然从未见过他的面,但尤全还是对巫马圣怀着强烈的恐惧,万一真如这个小子所说的那般,自己岂不是在太岁头上动土。

    尤全深吸一口气后转念一想,这汤鹫为自己赢得了两季冷蚤坊的主事权,怎能凭一个樊天闻下的几句话就产生疑心呢?说不定这正是樊天闻看汤鹫鉴赏水平高超,有意使得离间计。

    另一边的汤鹫听到周唐的责难后心也是一虚,他指着周唐大喝道:“哪里来的半吊子,只会在这里信口开河,你若敢同我比拼一场,我自会败得你像你那几个前任一样痴癫发狂。”

    庞赟坐在台上目睹了眼前发生的一切,他打量着周唐,看出了此子气度不凡,又联想到他刚才说出的那番话后顿时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庞赟招来自己的随从对他耳语了几句后,对着场下众人宣道:“闲话休要再讲,既然樊老板请出了最后一位朝奉,那就继续开局。先前尤老板赢了两局,樊老板夺得一局,这一轮理应由樊老板这方先鉴。”庞赟说完之后,一名随从小心翼翼地端上来一付木案,木案上面摆放的正是庞赟指定的待鉴宝物。随从得到庞赟的首肯后,轻轻地掀下了盖在宝物之上的丝布。

    此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件乌陶的驷马战车,从陶身的光泽度判定这件器物年代久远,车前四匹骏马形态各异,却无一不是做出飞奔前行的姿态。马身健硕隆起的肌肉和面部紧张而富有灵性的眼神都表现出了陶艺匠人精湛的绘雕技巧。再看车身,单辕双轭套驾四马,车下单辕双轮。战车之上站有军士人,驾驶战车的驭居,远战的弩居右,近战的戟兵居左,人都是雄姿英发,居驭车者的头冠更是造型复杂,精致美妙。唯一美不足的是持弩的士兵形象残缺不全,两条小臂和弓箭都没了踪影,看断裂处的坑槽应该是搬运时不小心被碰断了。

    周唐和汤鹫依次带着套上台,从马身到个军士再到战车,二人都仔细地观摩了一遍。等到周唐和汤鹫分别就位后,庞赟转向周唐问到:“樊老板的朝奉,你说这物件是新是旧呢?”。古董界的行话里不说真假,只言新旧。“新”自然就是模仿“旧”而做的赝品。

    “此物是旧件,是真正的西汉陶艺。”周唐抬头望向庞赟,肯定地说到。

    “你可确定,再不更改?”庞赟问道。古董鉴赏,你要是说这个东西是真的,自然不必多做解释,但你要断定这个东西不旧,那你可就要好好说明自己评判的理由,依据什么道理,出处何方典故,都要详尽地解释清楚。

    “不改。”周唐没有犹豫,坚定地答道。

    庞赟听后眉头微皱,旋儿又恢复正常。他转向汤鹫问到:“尤老板的朝奉说这物件是新是旧呢?”

    “必然是件新物。”汤鹫胸有成竹地回道。刚才听到周唐说完这件陶艺是件真正的西汉古物时,汤鹫心暗笑,樊天闻下又来了个二把刀。而他刚才还因为周唐的一席话所产生的那些担忧瞬间消散。

    “那就请说这物件是新物的尤家朝奉讲明原因吧!”庞赟的语气忽然变得懒散下来,显然是对这场比赛已经失去了兴趣。

    汤鹫轻松地向前迈了一步,轻蔑地瞟了一眼周唐后,自信满满地朗声说到:“这件西汉驷马战车的陶艺作品虽然造型精致,雕绘细腻,论艺术成就而言实属罕见的精品,然而做旧之人百密一疏,其有两处明显的破绽。第一,驷马战车虽然称雄于商末至周朝,但由于车体笨重,全车只靠榫卯结合及皮条缚绑极其容易损坏。同时驾驭困难,御者靠双执六辔,要经过长期专业的训练。另外笨重的战车只能选择空旷平坦的原野才能发挥威力,所以战国末期随着新兴的步兵和骑兵开始在战场上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时,驷马战车已经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在西汉时,国家主要的军事方针就是以骑破骑,从汉武帝开始便大力发展骑兵,所以西汉时推崇的军事形象都是单骑骑兵,根本不会有驷马战车的工艺制品。第二,暂且不论这件陶艺的出世年代,就是战车上个军士的站位也犯有严重的常识性错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以驷马战车形象为主题的商周陶器无一不是驭马者居,擎戈者居右,而持弓者居左这样的顺序位置。司马迁在《史记》多次描绘驷马战车时都是如此这般。所以,我断定这个西汉的驷马战车陶器是个新件。”

    汤鹫这一席鉴赏之词逻辑缜密有理有据,不愧是帮着尤全连夺两季冷蚤坊主事权的当家鉴赏师,场下之人虽然对他的人品不敢恭维,但此时听到他的那番鉴赏后,无一不动容地为他拍叫好,咋舌称赞。

    尤全见状兴奋地朝着樊天闻满含挑逗意味地扬了扬下巴,樊天闻看见后,气得扭曲着表情,低下头默默忍受着一肚子的窝囊气。庞赟此时也无奈地苦笑了一声,他原以为樊天闻请来的这个鉴赏家下会有几把刷子,至少他刚上来之时亮出的朵儿挺响,可万万没想到他连古代驷马战车上的站位顺序都不知道,着实令自己失望。想到这儿,庞赟觉得自己没必要再在这里耗下去,就在他正准备举起靠近尤全那一侧的,宣布他获得胜利的时候,一直站立在原地默不作声的周唐突然发问到:“这陶器号称是茂陵的湿货吧!”(湿货指的是盗墓人出土不久的明器。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墓。)
………………………………

第三十三章 七旒武英冠

    ()  听到周唐的话后,本以为比赛已经结束而神情懒散的庞赟忽地挺直了腰板,双目圆瞪,身体倏地倾向周唐的方向,他满脸惊讶地大声问到:“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些原本要散去的观众听到一向儒雅淡定的庞赟,此时发出了这声出人意料的惊呼后,纷纷好奇地盯向了场地央。

    “我还知道这件陶器确实是出自茂陵,不过不是汉武帝的主墓,而是其的一个陪葬墓,冠军侯,骠骑将军霍去病之冢。庞老收了这件童家货后,正是因为战车上名军士的站位而误以为自己被打了眼。殊不知这件驷马战车陶器乃是汉武帝刘彻用来慰藉自己对爱将霍去病的思念之情而铸造的绝世精品。”周唐厉声断言到。

    “啊!什么,此话怎讲?。”庞赟听到周唐对自己这件陶器的来路如数家珍,并且对自己当时依凭着战车上军士的站位而误以为被打了眼后,懊悔不已的情形了如指掌。此刻他更是断言自己的这件陶器是汉武帝的绝世珍品,庞赟转念一想莫非自己误打误撞收了件至宝,于是兴奋激动地催促着周唐讲明缘由。

    “败了就是败了,为何还要在这故弄玄虚?”汤鹫看到庞赟的神情后,明白他被周唐的几句话吊起了胃口,唯恐生变,于是出言制止到。

    “真金不怕火来炼。你若真有把握,心虚个什么?他还能把真的说成假的,假的说成真的不成,听听又无妨。”庞赟瞪着汤鹫不耐烦地说到,对于自己的这件陶器,庞赟自然是希望周唐有理有据,扭转它的身份。

    在庞赟的震慑下,刚才因为周唐的一席话而陷入嘈杂的场面又恢复到了平静。周唐明白这是自己的翻身仗,只许胜不许败。他整理好思路,严声厉语道:“为了更好地鉴赏这件陶器,我要先为大家介绍一位历史人物,霍去病。他是西汉著名的抗匈将领,十岁就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舅父卫青在漠南抗击匈奴。在一次追击战,率领麾下的八百轻骑少年军绕过匈奴主力,直取后方的敌军主营,斩捕了统领过当单于的祖父和叔父,以及敌军2028人,勇冠全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长期受到匈奴骚扰的边境人民更是对他敬若神明。这之后霍去病捷战无数,其最为著名的就是在西汉元狩四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044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人,接着他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史书有记,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再无王庭’。后来‘封狼居胥’就成为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然而天妒英才,在漠北之战,匈奴人将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祭祀诅咒汉军,因此水源区产生了瘟疫。霍去病在此处饮食了带有病菌的水,也难逃厄运。《汉书》记载,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队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汉武帝晚年常常追忆往事,每次想到曾为自己荡平匈奴的霍去病在二十四岁的年龄时便憾然离世就悲痛不已。他想到霍去病生前曾向自己奏明今生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和自己,还有他舅父卫青,一道上阵杀敌,驰骋疆场。于是汉武帝下令命陶艺匠人仿造人的容貌制作了这架驷马战车,取得是‘武帝执掌江山,两人在旁守卫’之意。大家请仔细看这件陶器那位居驭者的头冠,它是由四部分层叠错杂组成,圆筒贯是为‘冠’,冠上穿有板子叫‘延’(冠加了延就叫‘冕’了),绕有串珠子叫‘旒’,还有两侧各绑着一块玉垂在耳旁的叫‘充耳’,这个头冠的造型正是东方朔所绘的汉武帝每次登台誓师时所佩戴的‘旒武英冠’。所以这件陶器并不是用来描绘军事形象的作品,而是武帝用来抒发对爱将相思之情的御用之作。至于战车上弓和戈兵的位置与传统的不一致,是因为其暗藏玄。传统的驷马战车,持弓者之所以站在驭马者的左侧是因为拉弓的标准动作是要求同同脚的,即弓者若是左握弓,那必然是迈出左脚予以配合,而常人正是惯用左握弓,右拉弦。这样将持弓者安放在驭者左侧,方便他扭转身体,兼顾到更大的作战范围。若是在驭者右侧,那惯用右的弓者所覆盖的作战范围比之左侧要减少很多。而北宋的《十史百将传》描绘霍去病的一段话‘左隐将者,使匈奴六畜不蕃息。’左隐将,在当时是对左撇子的称谓。所以霍去病是位惯用左的武将。汉武帝将善用弓弩的霍去病摆在自己的右侧,体现了他真正地在脑海反复勾画着同霍去病,卫青一道驰骋疆场的真实场面,绝非只是依照传统的战车形象,敷衍霍去病生前的心愿。”

    听到周唐的这段鉴赏之词,人们恍然大悟,若是与常理有悖,那要么是假,要么是暗藏更深的玄,而周唐所说的这番理论有根有据,不乏可取之处。观众们纷纷盯着场央那件陶器驭者的头冠,虽然不知道东方朔描绘的那顶“旒武英冠”究竟是什么样子,但此时他们发现那个头冠的造型确实是细致繁琐,不同于普通军士的发髻。还有不少场内之人做着拉弓的姿势,扭动着身形,验证着周唐对惯用右的持弓者居于左侧比在右侧拥有着更大的作战范围的理论,几次尝试,人们果然发现迈出左脚后,自己的身体向左转比向右转更加顺畅,以此类推,那对于左撇子而言,迈出右脚后,身体更容易向右转,所以这件陶器的弓者若真是以霍去病为原型的,那居于驭者右侧确实更为合适。人们心评判胜负的天平渐渐向周唐倾斜。可是,周唐仅仅提出了理论,虽然完全讲得通,但还是让人们难以完全的信服,只缺一项证据,一项足矣。

    “一派胡言。休要在这里妖言惑众。西汉根本不会铸造驷马战车的陶器,你说的那个头冠,也不过是做旧的匠人为了装饰而已。这个冷蚤坊哪有什么真品。”汤鹫看到场内的人们一部分在观察驭者的头冠,一部分在做着拉弓的姿势验证着周唐的理论,还不时地交头接耳后点头表示肯定。他心惊恐万分,担心事情突生变故,于是大声地呵斥到。

    “你在胡说些什么?”尤全听到情急之下的汤鹫竟然说出了冷蚤坊内最为忌讳的言语,赶忙出声喝止。几位老板的目光瞬间射向尤全,微皱起眉头表达着不满。冷蚤坊的假是每个入坊之人都心照不宣的秘密,大家只是为了各取所需。你拿钱造物,我借物消灾。

    周唐没有理会一旁的汤鹫,他望着此时场人们对自己稍显信任的目光,又看到庞赟期待的眼神,周唐明白是时候绘上最后的点睛之笔了。他对着众人接着说到:“原本持弓的兵者若是完整,他两的动作自会表明在下的鉴赏是否准确,可惜事与愿违。但要借助外物,在下仍有一个方法可令在场诸位信服。东汉荀悦的《汉纪》有记载,霍去病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断然拒绝,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这位英雄唯一流传后世的名言,而‘封狼居胥’的壮举是国对抗外族的侵略史上可以名垂千古的篇章,所以汉武帝用这四个字标榜霍去病一生的功绩。庞老,请您用小米的米水为料,用薄稀纸拓印这件陶器最右侧持弓者身前的那匹马的马肚和战车上持弓者的背部,一切自见分晓。”
………………………………

第三十四章 封狼居胥

    ()  庞赟听到周唐的鉴赏之法后,激动地接过随从端来的小米水,取过纸张后亲自走到陶器前,小心翼翼地滴水拓印。观众们都好奇地向前推搡着,踮着脚尖望向正在弯身拓印的庞赟。没过多久,他轻轻地揭下纸张,将它举在眼前盯了良久。在观众们的反复催促下庞赟才缓缓转过身来,脸上挂着一副像是撞见了鬼一般难以置信的表情。在他那张原本是浸满了淡黄色小米水的稀薄纸,此时竟然有发黑的迹象,而在纸张的间两处却留有明显的黄色痕迹,人们看到那是行小篆铭,字虽不大,却笔锋雄伟。左侧正是四字竖排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右侧则是“封狼居胥”。人们望着眼前的这张纸才终于相信了周唐刚才所有的断言,这件西汉的驷马战车陶器不仅是真品,而且是汉武帝为了纪念霍去病而铸造的御用精品。

    周唐指着庞赟里的那张拓纸向众人解释到:“茂陵位于陕西咸阳境内,而当地土质多有锌锰矿物。我刚才观摩这件陶器时,发现它周身都沁有少量的矿灰。小米水微含碱性,若遇锌锰矿物则会显现乌青。而汉代皇室陶器的雕绘技艺有一项独特的法‘空镌术’,虽流传不过百年,但阴印技法之精妙后世难以效仿出来,所以看似表面光滑的陶身却内含‘空镌术’阴印而成的字,这些阴印刚才未与庞老的那张拓纸相触,所以字痕之处皆是拓纸原色。”

    别院内欢呼声和喝彩声顿时四起,人们大声地赞扬着周唐,庆幸着这件在他们面前“失而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