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董珍珑劫-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在鉴赏古物方面造诣深厚,涉及之广堪称鉴宝界的权威,又因为世居济州府,地处北方,于是被古宝界的人们尊称为“北神汤”。济州府的古董界更是传言汤家有一本世代相传的鉴宝秘籍,每代人都会对其作出修正和补充,其的法技艺精妙绝伦,秘诀法门深奥高深,令那些靠这个行当吃饭的古董痴们垂涎尺。而钟名扬身后的那四个布袋所装的,都是汤家收藏最为珍贵的宝物,它们是汤家列代先祖流传下来的“祖谱”,也是今晚那些金銮街的掌柜们派人去汤家宅子想要盗取的宝贝。

    古代豪宅大家,都会学帝王家的国史年史而编排自己宗族的祖谱。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其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一目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是按世系图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总结性的字,长者五十余字,短者仅两字,实际是人物小传。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图也因此更加完整。第部分为附录,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化等都有较大的价值。

    而汤家大院,自打有祖谱记载开始,世世代代以古董物为生,也算是秉承先祖遗志。这汤家的祖谱不同寻常,非纸张竹简以介质,也无多余字传记,更不涉及当时化,时代的介绍,而是列代汤家家主从一生所收集的物古董,挑选出一件精品,这一件并非是最珍贵的,乃是物所蕴含的气息,既能代表当时所处时代的化特色,又能透露出本代家主的个性特点。由此说来,汤家的家谱便是每代家主留下的一件珍宝,以及在不影响珍宝价值的前提下,用小篆在珍宝不显眼处刻上去的留给后世铭记的一句话。每代汤家子孙都会牢记“祖谱”先祖的姓名,个性喜好和那句传世名言。

    今日汤轩铭在擂台之上意外遇难,汤的母亲看出了这一定是那些藏在金銮街暗处的朝奉们联合设的局,为的就是趁清朝刚刚灭亡,世道动乱之际,除去阻挡他们造假贩假,向洋人倒卖古董的汤轩铭,并且抢夺汤家世代流传下来的那些古物至宝。所以她将儿子汤和那四袋汤家的“祖谱”物交给了钟名扬,让他带着汤从地道赶快逃走,离开济州府,去到南方隐姓埋名。自己则在填了那处地道洞口之后,点了汤家宅子,决意不给那些贼子一点儿可乘之。这样做一是为了隐藏儿子的生迹,二是为了她能与丈夫共赴黄泉。

    夜幕低垂,皎洁的明月前,那片暗红色的浮云早已消散。然而,此时噙在人眼的那滴血泪却愈发得深艳。
………………………………

第二章 初试身手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滩。

    西洋之风早已将老上海迂腐呆板的脸谱,换成了一副功利奸猾的面具。车水马龙的街道旁,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是上海特有的一座座哥特式的建筑,尖尖的屋顶仿佛是那些削尖了脑袋向着金钱和权势奋力趋附的人们的折射。随处可见的大海报广告,红唇低胸,油彩画出的人物总是那么夸张妩媚。在这里,城市的人们分为两类,一类是功成名就的人们,他们五簇拥,华冠丽服,出入着普通人们只能仰望而无法奢求的地界。另一类就是被这城市滚滚碾来的节奏所带动,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忙碌的人们,他们时刻小跑着,脸上永远保持着一副局促不安的愁容。正是这样的一座城市,透露出的是人性最本质的贪婪,正是这样的一座城市,告诫着人们,人的存在就是这样一个忍受不公平,渴望不公平,享受不公平的过程。

    盛泰路转角处一家不算显眼的铺面,门匾上刻有“周记典藏”四个大字。因为这条街上的商铺大多是卖杂货的,并不是古玩店攒聚的地区,所以周记典藏的生意一向冷清。

    此时前堂内,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拿着一块麂皮正在擦拭着店内的物,他不时地还会停下来,将下的物件拿到眼前端视摩挲一番。后院内,一位年男子正在耍练着拳脚,身形矫健,一招一式间带起阵阵风响。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声汽车的熄火音,一辆福特老爷车停在了店铺外。小伙子透过窗户盯着那辆锃黑光亮的洋货,不禁皱起眉头感到疑惑。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自周记典藏开店以来,十年来进店光顾的人屈指可数,其花钱请古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小伙子甚至能画出那几个人的样貌来。可没想到今天竟然有汽车停在店铺外,不用说,里面的人肯定是个大主顾,他放下的麂皮,准备招呼客人。

    汽车前门打开后,跳下来一位带着鸭舌帽,着装普通的男子,他缩着肩膀,快步走进了店,冲小伙子轻浮地扬了一下下巴问到:“哎我说,你们这有装古董的盒子吗?”说完,扫视着四周,一只不耐烦地敲打着桌面。

    “有,有普通的木盒也有优质的锦盒。看您需要什么?”小伙子语气带有一丝失望地回道。果然是自己想多了,这人不过是个跑腿的,车里的后座上坐着的才是真正的主家,可能他们从别处请了件宝贝后没有配得合适的存放盒,这才想在半道上偶然看到的周记典藏里碰碰运气。

    “你给我拿最好的就行。”那人急声地催促道。

    “尺寸呢?”小伙子走向摆放锦盒的地方,回头问到。

    “是这么大,噢不,应该是这么大的。”那个男子微皱起眉头,两眼上翻地回想着尺寸,两只不确定地比划着。

    “这您得确定好了,存放古物的盒子可不同于咱们睡的床,不是越宽松越好。它讲究的是一个前顶后支,这样才能起到保护作用,要不然稍一移动,古物在盒子里随意摇晃,擦了个边,磨了个角的,千百年的宝贝可经不起这么折腾。古玩行当里有句古话,说的就是这个东西,一寸差,璞玉成砖佛爷瞎。我看您还是先回车里确定好尺寸吧。”小伙子提醒完后,又拿起那块麂皮擦拭起阁的古物来。

    那名男子听到他说的头头是道,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没想到给古物配个盒子还这么麻烦,他叹了口气后冲出店外。

    不多时,店门又开了,那名男子跟在一个衣着光鲜,身形略胖的人身后走了进来。小伙子看出了到走在前面的那人便是主家,此时他注意到了主家怀的那个用白丝布包裹着的东西,知道他们便是为这个器物寻买存放的盒子。

    “喂,小子,你看好了,就是这么大,你快点拿出个合适的锦盒,要最好的那个。”那名下指着主家怀的器物,对着小伙子大声喝道,显然是在主家面前献着殷勤。

    小伙子拿出了一个四角镶有纯银六瓣莲花,间嵌有金丝如意纹的紫檀木锦盒,放在了那位主家身前。主家看到眼前的锦盒做工考究,造型精美,满意地微微颔首后,这才掀去白丝布,准备将那件宝贝放入锦盒软囊试探尺寸。

    “古月轩?”就在主家亮出怀的器物之时,小伙子两眼忽睁,惊讶地大叹道。

    “哟,挺识货啊!没看出来你小小年纪还有这等眼力。”那个主家侧眼瞄着小伙子,大感震惊道。

    古月轩,是指一种清代的工艺美术品,始于康熙年间。它以珐琅彩在玻璃胎上施以彩绘,经高温烧制而成。因为其工艺难度极高,多使用西域等地的外来颜料,色种多,并且要求色彩控制准确;画面须有立体感,工巧精细,所以只是一种“内廷秘玩”,像这样的珍奇稀有的官窑瓷器,民间绝无仅有。再加上古月轩成品要经过数次着色,反复彩烧,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所以在皇家御窑也多做成一些极小的器具,如鼻烟壶,烟碟之类。这就是为什么,当小伙子看到主家怀里的这件约28厘米高的珐琅彩蒜头瓶时会发出那样的惊叹。

    小伙子没有理睬那位主家,他拿起那个瓶子仔细观看起来,瓶上画着蝶恋花。两朵怒放,两对半开,一朵含苞欲裂的牡丹;一只蝴蝶向上飞翔,一只蝴蝶俯冲飞向花蕊。牡丹的花瓣层次分明,花间的蝴蝶也注满活气,周围茂密的绿叶似在飘动,正、反、侧、斜姿态各异。从画面上看,这图似是出自清朝御园“如意馆”的供奉画稿。再看款识,介乎宋体和楷书的“康熙年制”四字为蓝色料款;款外有蓝色二层方格,外粗内细,外方格四角都是折角。款识规格确实是康熙珐琅彩瓷器。然而就在小伙子正准备放下这件瓷瓶时,眼睛扫到了那瓷瓶的内壁,他心大惊,这才沉下心来重新鉴赏了一遍这件器物,待到确定了自己的推测之后,他默默地将瓶子立在了一旁,收起了自己的那个紫檀锦盒。

    那位主家刚开始看到小伙子对自己的这件古月轩露出惊叹的表情时,心还感到得意不已,可没想到他观摩完后,不知为何,竟然会收起那件自己瞧上眼的紫檀锦盒,于是他疑惑地问到:“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们还是去别处看看吧,这盒子我不卖了。”小伙子说完,转身将盒子放回到了柜子。

    那位主家轻哼了一句道:“看你这小破店开在此处,一年也不一定开一次张。你不就是想提提那盒子的价吗?哼,不过你这段也未免太过拙劣了吧。”

    “我这店虽小,可里面件件都是真品,对得起人心。”小伙子拿起那块麂皮,平淡地回道。

    那位主家听到小伙子的话后先是一愣,品出他话所指后,想到这件古月轩可是自己好不容易花了高价才买到的,他对这件宝贝喜爱至极,又怎能容忍别人去诋毁。主家一把扯过小伙子的衣领,怒声喝道:“嗯,你在说谁的东西是假货?”

    小伙子面不改色地望着那位主家,顿了顿后从容地说到“这位老板稍安勿躁,这件古月轩是新件还是旧物,不妨先听听在下的品鉴,您再自行判断。”。

    想到眼前这人虽然年纪轻轻,却在刚才一眼就识出了这件古月轩,下应该是有两把刷子。既然真金不怕火炼,听听他究竟有何话说。主家想到这些后松开了他的衣领,不屑道:“说来听听。”

    小伙子整了整衣服,指着瓶子道:“古月轩之所以是国之瑰宝,正是因为瓷匠画师制作每一件古月轩时,从原泥,塑胚,烧制,彩绘的各个阶段都是精益求精,耗尽心血,鲜有瑕疵,所以才能如此深得康熙,雍正和乾隆之心。可是这件瓶子的胎釉虽然洁白匀净,但仔细观看,釉面却有细小棕眼,说明它在塑胚时不够精细,胚泥含有大量空隙,密度低;胎骨薄头轻,入发飘,这是因为胎质不够坚密细腻所致;再看图绘,彩面光泽欠活,颜色虽浓却过于鲜艳,笔法呆板,不仅没有清宫御画院如意馆的反复皱,擦,点,染的绘画特点,也根本没有一丝古月轩特有的纸绢画气。综上所述,这样的粗作糙品究竟是不是古月轩,我想你心自有定论。”小伙子鉴赏完后,将那件瓷瓶递到主家让他查验。

    那位主家听到小伙子的鉴语后心一沉,他迟疑了一会儿接过瓷瓶,一脸茫然地低头凝视着。说实话,小伙子这番鉴语听起来确实是有理有据,但他点出的这几处问题实在是太过专业,釉面的那些细小的棕眼倒是可以观察出,可其他的如胎骨感,彩面光泽,“如意馆”的绘画特点和纸绢画气等,都让他这个对古玩知识涉猎颇浅的人难以感同身受。因此,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他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这件古月轩是真品。

    小伙子从主家的表情看出了他心所想。他早知如此,便留有后招。小伙子顿了顿后接着说到:“当然,这些都太过意象了,不够直观。不过我倒是有个立竿见影的方法。”

    “噢?那是最好,快说来听听。”主家急切地催促道。

    小伙子微微一笑后说到:“古往今来陶瓷制作工艺的法各朝各代都不相同,但是他们修坯所用的刀具却是千百年来传承一脉,从未有变。那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另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底部足圈的。板刀的出现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条刀”仅仅是在清代乾隆年间才有的。换句话说,就是乾隆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乾隆期以后的瓷器才开始修整内壁。而这件古月轩底足处的款识是康熙年制,你再看看它的内壁。”小伙子说完,朝着主家指了指瓶口之处。

    “啊……”当那位主家看到这件瓷瓶内部光滑细致时,不禁失声大叫出来。显然这内壁在修胚的过程被瓷匠打磨过。他虽然对瓷器的知识了解不多,但对这条修胚所用刀具的常识还是早有耳闻,只是之前没有想到它还能运用到鉴赏技法之。

    如今这个标明“康熙年制”的“古月轩”竟然用到了乾隆年间才发明的制瓷工艺,真可谓是“关公大战秦琼”。毫无疑问,这件古月轩必是赝品。主家看着里的瓷瓶,越想火气越大,盛怒之下,正要把瓶子举过头顶向下摔去时,旁边的那名下赶忙抱住他劝阻道:“老板,不能摔啊,摔了它可就等同于死无对证了,咱们那钱还指望着它要回来呢!”

    主家听到这话后,才慢慢地将瓶子放下来,双眼透露出狠色,对着那名下说到:“走,既然被打了眼,咱们这就去讨回公道。”说完,那个主家咬牙切齿地冲向门外。临出门前,他忽然想到了这个为自己点明赝品的小伙子,他转过身来对着小伙子抱拳感激到:“多谢这位朋友掌眼,在下之前有眼无珠,多有冒犯。”

    “客气了。去伪存真,鉴物之理,做人之道而已。”小伙子说完,拿起麂皮又开始擦拭起阁的那些器物。

    那两人离开后,一名年男子从后门进来,擦着额角处的汗珠对着小伙子问到:“我刚才听见有客人,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嗯,没买什么,就是让我给他们掌掌眼。”小伙子放下那张麂皮,解开身前的围布后接着说到:“阁的物件我都擦完了,今日我要去田子坊逛逛,看能不能淘到什么合眼的宝贝。”说完后,他向那个年人道了一声别后,便出了店门。

    望着小伙子远去的身影,年男子长叹一口气道:“十年可真快啊!”

    这年男子便是钟名扬,至于那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就是北神汤之后,汤轩铭的儿子汤。两人自那夜逃离济州府后,钟名扬带着汤一路向南,来到了上海。想到上海设有多国的租界,人员密杂,便于隐藏身份。钟名扬便与汤定居于此,他买下了盛泰路转角处的这处宅院,前面当作铺头,后面用作住宅。从那时起,钟名扬改名叫“周雄”,汤改作“周唐”,二人假装是父子,经营着这家“周记典藏”。十年来,汤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不断提升着鉴宝技法,刚才的那一幕便是最好的证明。而在这十年间,汤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父母,只是心对于设计加害父亲那些人的仇恨却渐渐淡去,他只想着练就好自己的鉴赏能力,有朝一日回到济州府查明真相,给父亲,给自己一个交代。
………………………………

第三章 《平复帖》之局 上

    ()  田子坊是上海滩最大的古玩市场,虽然比不上济州府的金銮街,北京的潘家园和天津的沈阳道那般规模庞大,涉猎齐全,但也有着上海独有的特色。田子坊外的那条街道上每日挤满了小摊贩,他们有的在身前铺块大麻布,上面摆着各式各样的民间小玩意,有彩绘小泥人,石雕小品,瓷鸟哨子,名人蜡像等,有的在身前立块木案,上面吊着各种金刚菩提,珍珠玛瑙的串,还有核桃,紫金小葫芦等精致有趣的玩。而那些停在这里的顾客多数是顶着一头波浪卷发的洋人,他们一边不停地被小贩们敲着竹杠,一边惊叹着东方艺术品的奇妙。

    田子坊内则不允许摊贩摆卖,坊内道六巷错落有致,两边林立着石房阁楼,古香古色。周唐一有时间就会来到田子坊观摩鉴赏其的古物,幸运的时候他还能花低价淘置几件古玩铺内朝奉们没有开到眼的宝贝。

    “今天坊内为什么突然这么冷清?刚进牌坊处的几家店铺内都没有几个人,平时那里可是客流量最大的地方。”此时周唐望着四处空荡的街巷,心不禁生出疑惑。

    “听说日租界的巡捕都来了,你说齐掌柜还守不守得住他那件宝贝!”

    “何止巡捕,刚才有人说日租界还来了几个便衣军人呢,要我说啊,齐掌柜也是呆傻,这世道宝贝算什么,命才是最重要的,今天就算日本人不来,日后还会有法国人,英国人惦记他那个宝贝呢,要我说啊,趁早脱算了,还能傍个日本人当靠山呢!你说是不?”两个不知在哪家铺子里打杂的伙计一边说着,一边急匆匆地从周唐身边擦过朝坊内走去。

    周唐听到两人的对话好像是在说日本人有意要买齐掌柜家的一个古物,可齐掌柜似乎不愿出。对于他们提到的那个齐掌柜,周唐还是有点印象,因为他家有两件汝瓷真品,周唐每次来都会去看上几眼。毕竟有着“宋瓷之冠”美誉的汝瓷,因为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所以传世之品稀少,能在民间流传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周唐记得那两件汝瓷分别是天青釉弦纹樽和天青釉圆洗,二者都具有“雨过天晴云**”的色泽,让人叹为观止,过目难忘。

    “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周唐忍不住心的好奇,跟在两人身后,准备一探究竟。

    位于田子坊段的“闯云阁”就是齐掌柜的古玩店。此时两层的阁楼里已经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那两人像两只抹了油的泥鳅一般在人缝穿梭着,不一会儿竟然挤到了二楼之上,跟在他俩身后的周唐也算捡了一路的便宜,顺着他二人开的道,周唐没费多大的力气,也来到了二楼的主厅前。他看到柜台之后的齐掌柜下压着一个东西,表情决绝地望向窗外。在他面前的四张会客椅上,四位面容凶煞的男子正襟危坐,紧皱着眉头,似是满腔的怒火随时可能迸发出来。

    “他们是日本人。”周唐从那四人的坐姿和仪容上判断到。

    而在齐掌柜的身边,一个浑身上下像是没长骨头的人靠在柜台旁,全身不停地上下颠着,满脸淫笑地望着齐掌柜,一副奸滑的嘴脸。

    由于前面的人挡住了周唐的视线,不论他怎么努力眺望,也看不到齐掌柜下压着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没办法,周唐只好转向身边的人问到:“老伯,请问日本人究竟看上了齐掌柜里的什么器物,怎么摆了这么大的阵势。”

    那老伯回头看了一眼周唐后,又望了望厅的僵局,看出了事态一时半会不会有什么发展,这才对周唐解释到:“喏,看到左边第二个日本人里捧着的那个册子了吗,知道那是什么吗?那可是《平复帖》,是国传世法书真迹的魁首。它是西晋大学家陆所书,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比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帖还要早60多年呢,那可是我国存世最早的法书真迹。哎,可惜被清朝残党带出了皇宫,后来在天津,宗社党为了博取日本人的庇护,又将它赠送给了那些倭寇。看到齐掌柜身边的那条虫了吗?他就是咱们田子坊最下滥的古董掮客石泰白,专门为外国人搜罗咱们的国宝物,从赚得黑心钱。至于今天齐掌柜这困境则是因为与这《平复帖》有关的另一件至宝。当年这《平复帖》被宋徽宗赵佶收藏时,徽宗甚为喜爱,所以命宫廷匠人为这幅字帖量身定做了一个锦匣软囊便于存放。那锦匣是由千年一遇的鸡血紫檀木为料,上嵌玛瑙宝石一十六枚,自是一件国之瑰宝。前一向不知石泰白从何处听得,这件鸡血紫檀木锦匣被齐掌柜所藏,而他之前又知道《平复帖》的真本如今在日本人,于是他便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上海日租界的领事,这不,好马配好鞍,日本人听到消息后立马带着《平复帖》前来田子坊要向齐掌柜买这锦匣。万万没想到,齐掌柜虽然是个古董商人,可是心倒有几分圣贤气节,一听那《平复帖》如今在日本人,悲愤不已,就在刚刚,他扬言到当年《平复帖》收于清朝皇室,满狗,咱们无能为力。但今日这锦匣既然在我里,我就不能给咱们汉族祖先丢脸,倘若此刻后退一步,那对于我来说,日后活着也是耻辱。人在匣在,我今天坚守的不只是一个匣子,而是我们民族早就应该挺起的脊梁。日本人没想到如今还有这样的国人,无奈之下,只好让石泰白前去劝说,后来就成了这样的场面。”老伯说完之后,又目不转睛地盯向了场。

    听到老伯的话后,周唐激动地望着齐掌柜,没想到这样一个看上去温尔雅的古董商人,竟是这样一位碧血丹心的仁人志士,这份骨气,这腔热血实在是令人振奋。

    一段沉默之后,石泰白终于等不下去了,他高声地劝道:“齐掌柜,你说你这是何必呢?当初咱俩不是谈好了价钱吗?说定了十万大洋,如今那位日本朋友说给你二十万大洋,二十万啊!你怎么又不卖了,人家日本朋友是给我面子,大老远的跑来,你这样做,不是把老弟陷于不仁不义之地吗?”

    齐掌柜转过身子瞥了一眼石泰白后,冷言道:“我之前答应卖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