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董珍珑劫-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乾隆铜镏金长寿佛”,工艺虽然精湛,但价值不高,一般人喜欢它佛身金蓝相间的颜色,但是工匠法不是很专注,长寿佛笑起来不仅是嘴角上扬,为了突出祈福之意,应该是微微开口而笑,这件的艺术价值远不及周唐的那件“水晶绕佛头”。
“金镶玉头冠”,皇室每年祭祖时,皇母或是其它有显著地位的皇室女性,都会带这样一种材质昂贵,点缀繁多的头冠,一般人看它全身是真金所做,在特别这处金片薄如蝉翼,金线细似发丝,都会认为价值不菲,但其实却很难入真正收藏家的眼界。
虽说陈列的物个个都价值不菲,令一般人大开眼界,但周唐觉得上海地界的物收藏肯定不止这些底牌,应该存在不少奇珍异宝,估计是怕招惹是非,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未被陈列出来。
展会接近尾声,在大厅前端,正在举行的是欧洲代表团的见面会,他们向在场的人们谈论着此次来到国的感受,抒发着心得。一位洋人代表在正台发言,翻译则站在他的旁边。
演讲的开头先是感谢了上海各界的盛情款待和特意为他们举办的这次物展览会。临近末尾时,那位代表话锋一转,突然说到:“来国之前,我也随身带了几件自己喜欢的物,今日正好趁这个会与国的朋友们分享一番。”言罢,他向台下招了招。
就在这时,另一个洋人捧着两个卷轴上台,对那个代表微微颔首。
那位代表向他示意了一下身后的墙壁后,接着说到:“我最喜欢欣赏国的古字画,因为画面的内容是可以折射出作者的性情,国当时的经济层次以及人们所关注的事物。这是品读国化最深动的方式。”
说到这里,台下的观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意在夸赞洋人代表涉猎广泛,对国化的感情真挚深厚。
上来的那个洋人已经将卷轴的一侧吊到墙壁上,那位代表一挥做了个“请看”的势,两个卷轴“哗”地顺着墙面向下展开。
“啊……这……”前排坐着的那些上海物界的人们,看到此时挂在墙壁上的那两幅古画,都突然站起身子,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发出惊叹之声。
正厅内一时间陷入了嘈杂之,场下的其他观众不明所以,急迫地询问着四周,不知那墙壁之上的两幅古画究竟是什么来路。
“那是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和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台下有人大声地解释到,人群里接着又是一阵喧哗。
洋人代表看见台下如此强烈的反应,嘴角上扬,得意地笑道:“这是你们国十大传世名画的两幅,我也是幸运至极偶然获得。”洋人代表的言语透漏着强烈的炫耀之意。台下的人们听到眼前的这两幅古画竟然是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名画,顿时心花怒放,庆幸着自己竟能亲眼观摩到这样的传世名作。“啪啪啪”正厅内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他们根本不在意这两幅图到底是八国联军时被这些洋人盗走的,还是英法联军时被这些强盗夺去的。
此时,周唐也被台上的那两幅画惊得呆立在了原地。因为周唐明白,十大传世名画,是国美术史的丰碑,是华夏明的巨著,是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更是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用色彩记录了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这样的分量可是代表着华物收藏品最高的规格。这十幅传世名画皆为历代不二至宝,高头巨帙,历经磨难流传有序。直至清朝乾隆时期,才被陆续收入内府,遂与世隔绝。随后历经战火纷繁,流散四海,杳无音信。就算汤家世代以古玩为生,听汤轩铭曾经提到过,也不过有幸收藏到一副《洛神赋图》,然而收录不足一代便被朝廷召回。周唐万万没想到,今日,这样的国之瑰宝竟被这些外族列强霸占玩弄,实在是可悲可气。
台上的代表压了压势,意思是掌声可以停了,他还有话要说。
“据我查阅国古代的献所知,这《五牛图》的作者是你们国当时的宰相,那可是很大的官啊。画面的艺术价值我不愿再多做评论,相信在座的很多人士都有所了解。我想说的是,物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射影,我们这些物喜好者,不仅要挖掘物本身的艺术价值,更要追根溯源,剖析出那些物所折射出的,值得我们反思的历史价值!”
话音刚落,场下的观众们又响起了一阵刺耳的掌声,那位洋人代表不停地笑着点着头,这一次他尽情地享受着掌声。
“国,是东方甚至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然而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它却并没有先进强盛,反而沦落到今天这样的境地,这是为什么呢?要说原因,我们在这幅图里或许能找到一部分答案。”
场下的人们听到这位洋人代表的话后都赞同地点着头。确实如此,如今的上海,处在社会顶层的都是各个租界的外国人,他们身份高贵,地位特殊,在国的这片土地上享受着连国人都无法拥有的权利。
随后,那位洋人代表指着那副《五牛图》,佯装出一副可惜的神情高声说到:“因为国古代的官员太不专注了,他们总是想涉足各个方面,在后世留名,使得国虽然历史悠久,却不过是一遍又一遍毫无进步可言的君主覆灭的轮回罢了。这才需要我们西方来到你们的国家,帮助你们发展。”那位代表收起笑容,满脸严肃地正声道。
这一次场下没有再响起掌声,人们面面相觑,发出了哗然的惊讶声,这不是明显的奴役式讲话吗?坐在前排的政府官员们虽然依旧稳如泰山,没作回应,但他们的表情却透漏出微许的无奈与愤慨之情。
短暂的沉默后,那位代表身旁的翻译笑着开口道:“接下来到了记者和在场人士的提问环节,请大家先组织好问题,突出重点,代表先生会简明扼要的进行回答。”
周唐听了那位洋人代表对《五牛图》畸形的评论,甚至对作家韩滉进行了一番侮辱性的言语攻击。再加上刚刚又听见他对自己国家命运的诋毁,此刻周唐心怒气翻涌,难以平息。
场下的提问还在继续着,无非就是那些个政府控制的报社记者对那位“知识渊博”的洋人代表进行隐晦式的褒奖。什么国和西方应该多加强像今天这样的化交流,什么多希望在国普及西方艺术的传播和学习,还有什么赞美这些洋人的到来像一阵春风一样唤起了国人对自己化的反思。
也许是被夸地疲惫了,那位洋人在翻译耳边小声说地了几句话后,翻译点了点头对着场下说到:“好的,鉴于代表们刚到上海,舟车劳顿,我们就再提最后一个问题。”
下面的人听到洋人们要走了,有的记者开始起身整理着稿,有的观众已经向出口处移动了,不少前排官员们也相互攀谈起来,只有一小部分人还在洋洋洒洒地举着。
就在这时,“我,我”人群后排传来一阵急迫的请求声,那些有意无意举着的人们都立刻放了下来,顺着声音转过头去眺望。
翻译看到了这位积极的年轻人后,微笑的开口道:“好好好,就后排那位年轻人了。你可以来前面提问。”
这时人们才望清这个年轻人的样貌,俊秀的脸庞,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随意但整洁的发型更透漏出男子应该有的城府大度和俊朗精神。一副玳瑁眼镜更是为这英俊的外表增添了几分蕴含。这个提问的年轻人正是周唐。他从后方走向前台的过程,一路上人们的目光都随着他而动,一半是惊讶他小小年纪却有如此胆识,一半是好奇他这般积极的争取,究竟是想问什么问题。大家都停下了的活,拭目以待。
………………………………
第六章 十大名画 下
() 翻译微笑道:“这位先生,希望您突出重点提问,这是最后一个问题,请。”
周唐一路走来早已调整好了情绪,他笑着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后,便对着那位洋人代表说到:“代表先生,您可知道您所展示的这两幅图是我国十大名画具有“戊”和“辛”地位的《五牛图》和《千里江山图》?”
周唐此话一出真可谓是语惊四座。场下观众纷纷发出一片疑惑的惊叹声,什么戊,什么辛?然而此时只有坐在前排正的两个人知道周唐的话所指,他们相互对望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的惊奇。这个年轻人究竟是何来路,竟然有如此造诣?
那洋人代表哪能知道什么名画排位之事,听到翻译的话后也是不由地一惊,对眼前这位提问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周唐看出了那位洋人神色的疑惑,知道自己抛出的这个诱饵奏得奇效,他继续道:“这十幅传世名画皆为历代不二至宝,高头巨帙,虽历经磨难但却流传有序。历代帝王都是推崇之至,极力在民间搜罗着其的当世名作。而唯一集齐十大名画的帝王正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他自号‘十全老人’,其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标榜自己是唯一一个搜罗全十大名画的帝王。当年乾隆下江南,在江浙古玩界十大家族的合力寻求下,这十幅名画才被乾隆陆续收入内府。之后乾隆在与十大家族的庆功宴上,因为收获至宝,心情大悦,突发奇想要为十大名画排位,于是酒桌之上的十一人便结合画面布局,笔法线条,意境渲染等方面,各自用‘天干十字’写下了十大名画的排位,最后十一人开盅比对,竟然发现十一人排法皆是相同。而其《五牛图》居‘戊’位,《千里江山图》居‘辛’位。虽然十大名画排位之事只是乾隆和十大家族的酒后戏作,但他们十一人却代表着当时鉴赏古物的最高水准,所以排位之事仅在小圈流传,鲜为人知。随后历经战火纷繁,十大传世名画也随着清朝的衰落流散四海。”
那位洋人听了周唐的这番解释后信服地点了点头,他对国古宝非常着迷,这次来到国就是希望听到像刚才这样的鲜为人知的古宝知识。
周唐顿了顿后这才说到自己的问题:“我也很同意您之前所说,看物应该更透彻的挖掘其隐藏的深层含义,这个观点是很了不起的。众所周知,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这期间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涌现出大量的物珍宝。其做工特色,外形构造都体现着当时的化特色和风俗习性。而物由以字画数量最多,五千年的时间,字画物数量可谓是天上繁星数不胜数,但为何这十幅字画傲踞群雄,我想除了画面之上的呈现外,必有深层含义,不知您是否可以为在场众人剖析一番?”
显然,这突如其来的发问打了那个洋代表一个措不及。毕竟存在化差异,这十大名画又很少有献记载,想到其若真有联系国本土特色化的深层含义,自己若是说的牛头不对马嘴,惹出笑柄就不好收场了!
那位代表给翻译使了个眼色,说了说这两幅画就是作者希望自己的国家越来越昌盛等等不痛不痒的话,明显是在搪塞问题。
洋人的话音一落,翻译赶紧接道:“谢谢克劳斯先生的回答,今天的……”
翻译意在结束,但还没等他说完,台下却传来一阵嘘声,显然是对他的敷衍发出的。那位洋人代表不愿今天所立的威风就此挫败,两眼一砖便附在翻译耳旁说了几句。
翻译顿了顿后对着周唐说到:“这位先生,不知道您自己对这两幅画的深层含义有何高见,克劳斯先生毕竟与我们有化差异,想听听后再回答。”
周唐听了这句话后面无改色,心却是一阵暗喜,心叹一句正我之下怀。
他双作揖道:“好,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短短的一句话字正腔圆,透露出一股万夫不当的气势。
“好。”啪啪啪,台下的人们又是欢喜又是惊讶,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次的掌声不同前几次,有股冲锋的气势。
“《五牛图》麻纸本,纵六寸厘,横四尺二寸厘,无款印。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韩滉,字太冲,长安人,是唐代宰相韩休之子,在唐德宗时期历任宰相,两浙节度使,封晋国公,是一位拥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当时,韩干以画马著称,韩滉以画牛著称,后人称为‘牛马二韩’,这幅《五牛图》,是韩滉最为传神的一副,五头健硕的老黄牛在这位当朝宰相的笔下被人格化了,传达出注重实际,任劳任怨的精神信息,它问世后,收藏者包括赵构,赵伯昂,乾隆等十四家题记。画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舔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外,别无其他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出五头牛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癖的。在技巧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比起曹霸韩干画马,周昉张暄画仕女,似乎在线条的独立性展现方面有更多的追求。由于其线条茁壮,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审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周唐的讲解行云流水,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周唐那犀利的双眸,铿锵的语调调动起在场华人无比兴奋的情绪。大家也都为眼下这个敢在洋人面前叫板的年轻人报以钦佩之感。
“刚才代表先生对身为宰相的韩滉为何作画,为何以寻常黄牛作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而我也循着代表先生看画须观内涵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下面就说说愚见:
国自古就是农耕大国,而牛又是农民最有效的劳作工具和最朴实的朋友。一个辅佐帝王执掌天下的宰相,为何以黄牛为作画对象,不正是体现了他深入民心,关注民情,与普通百姓融成一片的情怀吗?执政者海阔天空的胸襟难道只是对外贪婪的扩张和侵略吗?难道向往和平,为苍生寻求安逸就会为国家带来灭亡之灾吗?是的,我们的统治者是没有西方的领导者有远见。他们天天都在忙碌着如何造洋枪洋炮,而我们却只沉浸在自己虚幻的美好生活。我们错就错在,把外族想得太好了,把世界想的太善了,所以你们今日才能站在这里,用我们的国宝向我们耀武扬威。”
这一席话说的周唐是抑扬顿挫,神采激昂。他铿锵的语调,再加上最后两指指着洋人代表时喷射出的愤怒着实让在场的国人扬眉吐气了一回。然而就在这时,几个穿着警服的安保人员冲上来按住了周唐的肩膀,随后将他压在地上。周唐这时才平息着情绪,调整着呼吸,从刚才的发泄式的讲话抽出身来,不禁为自己的处境打了个寒颤。接着,场外又跑过来几个警察,像是为了显示大上海的警备工作多么令人放心。观众们看见周唐的惨状后,响起了一阵哗然的议论声。前排的那些政府官员都纷纷起身,而一位坐在间的老者却示意大家不要轻举妄动。他将目光停在了那位洋人代表的身上,看他会如何处理。
翻译红着脸翻译完了周唐的话语,也解释了周唐已遭到逮捕,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后便等待着那位洋人代表的指示。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押着周唐的那几名警察看到他一点反抗情绪都没有,也都纷纷抬起头来等待着洋人最后的定夺。
台下的一个洋人正准备起身上台时,那位代表朝他压了压。他沉思了片刻,理了理自己的西装领带,准备讲话。
这时,场下的观众对伏在地上的周唐都同情地惋惜道:“这个年轻人恐怕要遭殃了,唉,可怜了那一身才气。”
“关于这幅画的见解,每个人都会立足自身所掌握的化基础,产生独到的体会。刚才这位年轻人虽然没有控制好情绪,但言语透露出来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不应该对这位给予我们思想上帮助的人如此的待遇。”说到这里,那位代表对着周唐这个方向扬了扬,意思是让那些警察可以放开周唐了。摁着周唐的那四个警察看到他的动作后面面相觑。他们之前设想了很多结果,可唯独没有料想到这个息事人宁的可能。此刻真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就在这时,那位坐在最间的老者出乎旁人意料地怒喝了一声:“你们四个在等什么,还不放吗?”
那四个年轻警察循声一看,吓得脸色铁青,立马放开了周唐。周唐被眼前这一连串的情景弄得有点先下地狱,再入天堂的感觉。就在他站起身来正准备活动一下筋骨时,一位穿着黑色正装的年男子快步走到周唐身前将他带出场去。
短暂的沉寂后,见面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结束了,而人人都假装忽略了最后那一幕场景。
………………………………
第七章 因祸得福
() 不多时,博物馆外,西欧代表团与上海市的政府官员们相互握道别后,就坐着老爷车离开了。前来参与物交流会的人们也渐渐散去。
离博物馆正门不远处的一条小巷口,那位带周唐离开会场的男子看到人群已经散尽,便扔掉了的烟蒂,转身擦过周唐的身边时,低沉地说了一句“我们走”后便径直地朝巷尾走去。
周唐无法抗拒地跟在这个面容冷峻,挺拔魁梧的男子身后。他还记得刚才在台上时,自己刚从地上爬起来,这人就冲到他身边,还没等他开口询问,这位男子的一只就像一把老虎钳一样牢牢地掐住了他的胳膊,疼得周唐立刻屏住了呼吸发不出一点儿声音,只好被他拽出了正厅。
绕过两个巷子后,那个男子停到了一处门前,他迅速地将早已准备好的钥匙插入门孔,启开一条门缝后便带着周唐闪身进去。这扇极为隐蔽的门就是博物馆的一道侧门。周唐跟在那人身后进到博物馆后,他才明白自己兜兜转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这里。他经过侧厅时看到私人展柜那边空空如也,不禁心一惊,自己的那两件宝物此时不知了去向。
“咚咚”,那名男子带着周唐来到博物馆的楼,敲了两下最里侧的那扇门后,对着周唐低沉地说了句“进去吧”后就转身离开了。
周唐抬头看到这间屋前挂着的名牌上写着“会长”二字后这才疑惑地推门而入。
此时房间里坐着的正是刚才在正厅坐在最前排的那两位长者。周唐认出了其穿着黑色正装的先生,就是他喝退了那四名押着周唐不放的警察。而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的正是自己的那两件宝物“水晶绕佛头”和“天镶紫金玉”。
“还愣着干嘛,进来了就先坐呗。”另一位身着灰色正装的长者热情地对着周唐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说到。
周唐从两人的容貌神态看出了这位坐在自己对面穿着黑色正装的长者极其沉稳严肃,而那一位身着灰色正装的长者则是潇洒随性。周唐对着两位长者抱拳鞠躬道:“多谢两位前辈刚才为在下解围。”
“小子不必客气,就冲你刚才那股血性,他们要是真抓你,潘爷我第一个不干。要不是碍于我身上这张皮,今天这风头啊,还不一定轮的上你呢!”那位穿着灰色正装的长者激动地说到。
周唐一听他直爽的话语,心一乐,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他的性格。
“先介绍一下吧,我是林念,是这上海物协会的会长。这位是潘骁,是上海物协会的理事长。”林念没有理会潘骁的那番牢骚,站起身来对着周唐介绍到。
周唐一听赶忙回道:“在下叫‘周唐’,在盛泰路和父亲经营着一家‘周记典藏’。”
“噢?怪不得你会有如此价值不菲的珍宝,并且小小年纪肚还藏着这样丰富的古物知识,原来也是位古玩世家啊?可我怎么没听说过上海滩还有一个叫‘周记典藏’的招牌呢?”潘骁听到周唐的话后,疑惑地问到。
林念双交叉地靠在唇前,两眼紧紧地盯着周唐。他心明白,十大传世名画鲜有献记载,画面内容对于民间人士更是不得而知,但刚才周唐在场上的那番精细鉴赏,显然不是出于即兴,而是早有涉猎研究,这样的造诣绝不是普通的古玩爱好者所具备的,再加上他竟然熟悉只有江南十家才知晓的十大传世名画的排位之事,而他林家和潘家就是其之二,因为十家根本没有“周”姓,所以林念可以确定周唐并不是江南十家的人。想到这儿,他对于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身份更加疑惑好奇。
“潘老误会了,在下并非出自古玩世家。我父亲喜好练武,对古玩这方面毫无涉猎。我也只是出于兴趣爱好,靠阅读献和在田子坊混迹摸索才产生了点自己对古玩方面的理解。”周唐谦虚地解释到。
“关于十大传世名画的内容恐怕在献是找不到的吧,至于它们的排位之事,田子坊的人也应该无人知晓吧!”林念那犀利的双眼盯着周唐,语气坚定地断言到。
周唐心一沉,他明白刚才自己在正厅之上对《五牛图》的那番鉴赏引起了林念对自己身份的猜疑。对于林念刚才的质问周唐不知如何解释。此时,他目光虽然迎着林念,心却紧张地渗出了汗滴。
几息之后,林念突然收起目光,释然地说到:“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