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墓危机-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是无庸置疑的了。”

    我仍然是半腹疑惑,“老义,你不是说这里是工匠的逃生之处吗,怎么刚逃出来就被处死了?”

    姬行义眉头紧锁着,他断断续续地解释道,“也许是有人告密……也许……是防卫太过严密……也许这里……根本就是一个陷阱,时间已经过去了几百上千年,有些事我们就只能凭猜测了。”

    我继续质疑着问,“墓主人或者其亲属制作人彘又有什么样的动机呢,难道他们仅仅是为了处罚出逃者?”

    姬行义脸上浮现出几许犹豫之色,他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西南地区都没有纳入中国版图,部落众多民系庞杂,再加入后来庄蹻入滇,巫风楚雨也传入了云贵川地区,所以出现很多神秘诡异的事。”

    我想了一下又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这有可能是一种神秘的仪式?”

    姬行义点着头回答,“也是有可能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人俑可以分为辫发和髻发两种,其中髻发者掌管着宗教神权、祭祀占卜等事务,可见在我国西南地区,这一类宗教仪式并不罕见。”

    我朝右半侧那些切割的痕迹看了过去,只见这里肌肤翻涌血痕斑斑,不由得就感叹着说,“如果这仅仅是一种仪式,那古代的神棍们简直是太残忍了。”

    姬行义眉头又皱了起来,他朝这切割的痕迹上投来了几眼,随即建议道,“少爷,可能还会有危险,我们走,先离开这里再说!”

    我不再多说,右手一紧便把姬于嫣给搂了起来,第一个朝前面走去。

    只见前方钟乳石非常之多,有的高高地从洞顶上悬挂了下来,仿佛老妪自尽,有的从洞壁边旁枝逸出,犹如抠脚大汉,而另外一些则从地底延伸了出来,貌似少妇独行。

    除了钟乳石,甬洞里的石头也非常多,象石桌、石床、石凳之类的东西更是随处可见,上面还躺满了姬行义口中所言的‘人彘’,他们有的半边部分栩栩如生右半边却不翼而飞,有的左半部分清晰可见左边却杳无音信,另外一些或有头无身,或有身无头,辗转呼号,仰首长啸,各种痛苦的表情栩栩如生。

    而且也象那半边人一样,这些‘人彘’的身体外部也敷了一层很厚很厚的奇异材质,敲上去非金非铜,声音异常滞钝暗哑。

    更奇葩的是,‘人彘’们的血液似乎早就流了出来,洇在石头上面,随即又在外面包裹上一层厚厚的奇异材质。

    此时,洞口被骤然打开之下,甬洞里面的水流缓缓流动着,升腾起一层乳白色的水汽,氤氤氲氲,袅袅柔柔,与这些遍地的碎尸和鲜血形成鲜明的对比。

    碎尸与水汽齐飞,鲜血与秀丽并存!

    我揉了一下自己的眼睛,矮下身来搂紧了怀里的姬于嫣,发觉此刻的她居然热得发烫,而且还在不断地蠕动、翻滚着。

    突然之间,我心里就开始一阵阵发热。

    (本章完)
………………………………

第64章 人彘(2)

    鲜血具有一种奇异的能量,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能燃起人的某种怪诞的**,按道理来讲,姬于嫣是姬行义的孙女,在辈份上属于我的晚辈之列,犯病之后我照顾她这纯粹是出于一种家族义务一种本能,但此刻被这浓郁血腥味一冲击,我马上就有所感应了。

    虽然,姬行义只是在辈份上与我一样,他们家这一支几百年前早就分出去了,我与他们之间关系非常疏远,并不存在太过直接的血缘关系,所以也没必要存有心理上的负担。

    但是,联想到家族的遗训以及父辈的教导,我此刻还是有一点点不适,而这些人彘影影绰绰、密密麻林地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帘,更是加深了这一种情绪。

    怪诞的**、躁热的激动以及发自心底的恐惧,这种种情绪混和在一起,使得我鲜血上涌、呼吸急促了起来。

    我们缓缓地走过这一排排人彘群,在黯淡的光线下,他们的脸庞狰狞而邪恶,古拙而又诡异,散发出某一种变态而又神秘的美来。

    与此同时,那种短促而沉闷的咀嚼声和喘息声又响了起来,就象附骨之蛆一样,这声音不断缠绕着我们,让我们恐惧,让我们惊惶。

    甚至,此刻这声音之中还掺杂一些低泣之音,呜呜咽咽,若有若无,硬是在这恐惧的气氛之中平添了几分忧伤之色。

    这些怪声忽远忽近,时大时小,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耳朵,但非常奇怪的是,正当我们屏神去观看的时候,它们又突然消失了。

    随即我们就看见人彘那只剩下半边的躯体,和那断腿少脚的情形,他们脸庞上的微笑生动而又逼真,栩栩如生。

    我们只看了一眼,就马上觉得毛骨悚然,感觉他们似乎还存有生命,而且此刻就在对我们发笑一样。

    刘二的声音颤抖了起来,带有一种莫名的惊惶和紧张,他问,“义爷,健少,这里怎么有一张石床。”

    我们转头去观看,发现左侧果然有一张石床,整块似用汉白玉雕砌而成,四条边微微外凸,中间则整个儿凹了进去,露出平滑而又细腻的床板,上面浅刻有饕餮纹,间或也以兽面装饰之。

    一个贵妇人平躺在石床之上,表情雍容而又娴静,但令人奇怪的是,她的下半身居然袒露在外,整个肚皮竟已被剖开了,肝胆涂地,鲜血殷殷,其状惨不忍睹。

    而且,在一片血污之中,居然有一个婴儿似欲缓缓爬行,他的皮肤晶莹剔透,小小的个头,圆圆的脑袋,显得粉妆玉琢、活泼可爱!

    我震惊之极,连忙伸出手来敲了一敲,发现这东东仍然非金非铜,声音暗哑而又滞钝。我听着听着,就非常好奇地问,“老义,她这是在干嘛?”

    姬行义似乎也在观察,此刻他眉头紧锁,眼神迷离,“很难讲……这贵妇人乍看是在坐着,细看又似在躺着,姿势神秘而又古怪!”

    刘二非常夸张地吼了起来,“你们没发现她好象在哭?”

    “这不是哭——”姬行义缓缓地摇着头,脸上的表情显得更加怪诞,“少爷,刘二,miss罗,你们请看,她的表情忧伤之中带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愉悦和兴奋,就象……”

    “就象什么?”我很着急地问着。

    姬行义叹了一口气,继续回答道,“就象一个仁慈的母亲在分娩,套一句时下非常流行的话,痛并快乐着,因为她所孕育的是希望是未来!”

    “分娩?”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连忙凑近过去,仔细观察着,只见她脸上的表情确实痛苦而又愉悦,甚至还带有一丝莫名其妙的期盼。

    而且,她的目光扫向了那个粉妆玉琢的婴儿,含有一种慈爱、欣喜的意味,一切都似因为脚下多了一个婴儿。

    至于这个婴儿,此刻则显得非常懵懂和迷茫,他双手向下,整个身形俯视而下,似乎正在蠕蠕爬行着。

    我越看越心惊,连忙惊呼着道,“老义,刚才她确实在哭泣……”

    姬行义伸手抚了一抚我的后背,似乎在安慰着我一样,“少爷,你别想多了……她已经死了几百上千年了,又怎么可能会哭?”

    我皱着眉问,“那怎么解释刚才那种奇异而忧伤的情绪?”

    姬行义的目光闪了一下,赶紧避过我的视线,他顿顿地说,“少爷,这两天我们经历了太多恐怖的场面,象尸蟡尸卫尸佣什么的见多了,自然会产生心理感应的。”

    我摇着头说,“不是……这两天我们的经历确实有一点多,有一些场面确实也很惊悚,但我自己的听力我知道,绝对不会出问题的。”

    姬行义笑了一下,他仰起头来看着我,“人在恐惧之极惊悚之极的时候,会产生幻听幻觉,到紧张到极点的时候,视线也会变得迷离、虚幻,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少爷,你真的确定你刚才不是幻觉!”

    我理解他的一片抚慰之心,就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和他纠缠下去了,于是朝那个贵妇人脸上又瞅了一眼,说,“老义,你不觉得她脸上的情绪怪怪的吗?”

    姬行义点着头说,“嗯……刚才我们也分析过了,她这是在分娩,所以脸上表情非常痛苦,但又充满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愉悦!”

    我伸出右手在面上搔了一搔,说,“还不止这些呢……你再看一下,我怎么觉得她眉宇之间好象充满了某一种纯洁而又神圣的光辉,非常奇怪。”

    姬行义想了一下开始回答,“在古代,分娩本来就是一件纯洁而又神圣的事,这是无庸置疑的!”

    看他说得如此武断,我忍不住和他抬抬扛,“分娩而已,能与纯洁而又神圣扯得上关系么?”

    “少爷,这是因为你不太了解远古时代的生殖崇拜——”姬行义叹了一口气,就补充着道,“在很久很久的原始社会,生产力落后,物质条件非常差,各种医疗设施更是少之又少,生殖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本章完)
………………………………

第65章 人彘(3)

    “生殖崇拜?”我还是有一点不太相信,就皱着眉问,“就是因为生育在古代十分神圣至关重要,一个婴儿能顺利长大人更是非常难得,所以,生殖这一件事慢慢地也就成了一种崇拜?”

    姬行义的脸色变得非常严肃,他说,“对,少爷,作为一个现代青年,你也许根本想象不到生殖在古代,特别是在远古的原始社会里,是多么多么重要!”

    看他说得如此郑重,我倒生出了一丝丝兴趣来了,于是就说,“是吗,老义,那你给我讲讲,我倒想听一听……”

    姬行义回忆了一下,缓缓阐述道,“首先在古代,分娩这一件事本身就是很难很难的……那时候生产力落后,卫生条件差,医疗设施近乎于没有,孕妇要顺利诞下一个婴儿从一开始来讲就是殊为不易的!”

    我心里一动又说,“那时候的孕妇的身体条件也比现在差,对吗?”

    姬行义点头回答,“对,那时候男的身高一般一米五几一米六几,一米七几已经算顶天了,女的则一个个一米三几一米四几的样子,而且寿命也很短,到民间时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一直都在四十几岁之间徘徊,所以才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名言。”

    我想起了最近的一则新闻,就说,“我听说现在有一些非洲地区,婴儿存活率也不高,好象只有百分之十几?”

    “非洲大概有七分之一的婴儿很快就会死亡――”说到动情之处,姬行义此时就有一点点激动,他说,“食物短缺,疾病盛行,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偶然性因素,是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我朝那正躺在血汩之中的孕妇又瞅去了一眼,说,“这我能够想象……不过,中国毕竟不是非洲,我们的医疗条件比他们要好得很多。”

    姬行义咂了一下嘴说,“但是古代呢……如果我们把时空背景放在古代又会怎么样?”

    我一时语塞,只低低地嘟喃着,“古代肯定会差得很远。”

    “就是罗――”姬行义顿了一顿,就继续阐述着,“其实综合考虑起来,中国古代的情况并不比现在的非洲更乐观。”

    我有一点诧异地嚷嚷道,“不会吧……中国古代毕竟算是比较发达的文明地区,拥有很多富户的。”

    姬行义展颜一笑,说,“富贵人家也不是双保险……须知在过去,如果有钱有势那肯定会参与国家政治的,之后一场政治角逐宫廷斗争下来,就有可能被满门抄斩!”

    我叹息了一声,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那贫民呢,他们的情况会怎么样?难道会更糟吗?”

    姬行义对我的见解表示了赞同,他说,“比富户要糟得很多……贫困、瘟疫和战争使得广大贫民们衣食无着流离失所四处流浪,在这种情况下要诞下婴儿并且使其顺利成长那简直是难如登天。”

    见他提到瘟疫,我就有一点好奇地问,“老义,如果瘟疫爆发,你说婴儿死亡率有多高?”

    “高得要命……”姬行义低头看了一下路,说,“少爷,我先跟你讲讲国外吧,14世纪欧洲黑死病爆发,死掉相当一部分的人口,最后大概只有三分之二或者二分之一的人还能幸活下来,很多城市甚至十室九空杳无人迹……”

    我刚刚听完,就马上倒吸了一口冷气,颤声道,“这也恐怖了吧!”

    姬行义的脸部肌肤在抽搐着,显然他内心也激荡不已,“这是真的,少爷……黑死病开始之时就有大批大批的人不断死亡,据史料所载,维也纳每天都有六七百人死于瘟疫,到一三八六年,整个俄罗斯摩棱斯克城就只有五人存活!”

    我震惊之极,一时之间嘴巴咧得老开,难以合拢回来,最后我才叹息道,“天呀,这太可怕了。照这样子搞下去,大人都死绝了,婴儿就更别说了!”

    姬行义颤声说道,“刚才我们说的是欧洲,其实中国古代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我有一点不以为然,就说,“不会吧,老义,我以前读史料,曾看到过中国瘟疫爆发之时死亡人数从没超过一百万的?”

    “那是以讹传讹而已……”姬行义左脚一拐,有一点踉跄地朝前方迈了过去,说,“公元四百六十八年,北魏南征,连年战争之下导致瘟疫爆发,当即就死掉了四十几万人,南宋末年,河南和山西爆发瘟疫,死亡人数不下于二十万,清朝末年,云南总共有八十六个县爆发鼠疫,死亡人数超过七十三万,从一八八四年到一九一九年,福建、内蒙等地,鼠疫又爆发,总计死亡人口超过两百万!”

    这时刘二插了进来,问着我们道,“那为什么现在中国人口超过了十四亿,世界第一?”

    姬行义揉了一揉太阳穴,缓缓地驱除着面上的疲劳,“中国人口众多,就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生殖崇拜的传统。”

    我这时就点了一点头说,“这我了解……儒家不是很讲究‘不孝有三,为后为大’吗?!”

    姬行义眼睛眨了一眨,面上又露出了沉痛的表情,“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片地方上所发生的战争太多了,因而丧失了大量的人口。少爷,我跟你说,中国几乎每一次改朝换代其死掉的人口数量都超过百分之五十,三国相争和蒙古代宋甚至死掉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我喃喃自语道,“老义,既然人口丧失得这么多,那么这些新生儿就成了政权得以延续的基石和保障,因而显得更加重要了,对吗?”

    姬行义点着头回答道,“少爷,你说得对……其实在中国古代,不仅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甚至屯与屯之间、村与村之间也经常会出现械斗。”

    “械斗?”我对这个词眼有一点陌生,也从没想过中国会因为这个词而丧失大量人口。

    姬行义冷笑了一声,就说,“对,就是械斗……在中国古代,一个屯一个村就是一个宗族,大家是通过血缘关系而聚居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就会和外面的人产生矛盾,比如争地争水争风水什么的,这一切的一切,都非常容易导致械斗!”

    我痛苦地承认着,“所以繁衍下去生存下去就成了中国人的第一选择?”

    姬行义冷冷地回答,“对!”

    第二更送上!

    (本章完)
………………………………

第66章 人彘(4)

    我无奈地承认道,“繁衍既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高,那么在生殖领域,出现一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就并不奇怪了。”

    姬行义朝这个正在分娩的妇人指了一指,就说,“少爷,你看看,现在这一个就是主管生殖的‘神’,民间如果有人子息不旺,可以通过祈福、祭拜等神秘仪式来向她祈子。”

    我又朝这个妇人瞅了一眼,只见她小指斜斜指向空中,似在诉说,更似在呼应。

    而她胯下的血婴则手持着一根桃枝,面上光晕流转亦带有一层舔犊之意,显然在暗示着多子多福。

    ——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桃树开放之时灿烂夺目层层叠叠,一向都是子息旺盛的象征,诗经中也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名句。

    我眨着眼睛说,“这应该就是民间传说的生殖神?”

    姬行义斟酌着说,“中国的生殖神有很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神,但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佛教逐惭盛行,送子观音也就成了普通民众祈求子息的主要对象。”

    也许是年纪大了一些,我对于这些胯下之事非常反感,就撇了一撇嘴说,“中国人就是无聊,除了吃就是操!”

    姬行义这时又笑了起来,“少爷,你真还别说,其他所有国家加起来,都不如中国的饮食文化……”

    我不再多问了。

    气氛顿时凝滞了起来,沉默了很久,我才朝那妇人扫了一眼,问,“老义,我们聊了这么久,你口口声声不离生殖,但到底什么是生殖崇拜呢?”

    姬行义朝这个妇人指了一指,就说,“古人相信妇女分娩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基础,所以这一个生殖神就是以分娩的形式出现的,少爷,你看看她,臀部、胸部等与生殖有关的器官的形象被表现得非常突出!”

    我不由得点着头说,“老义,还有呢?”

    姬行义说,“比如她所穿的鞋子,应该也是女性生值器的象征,所以中国古代的男人才会那么迷恋小脚和三寸金莲,如果一个女子的生活作风不好,大家就说她搞‘破鞋’。”

    这时候我心里一动又说,“我就说了,古人向来都是借衣不借鞋的……”

    “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鞋子就象征着妻室——”听我这么一说,姬行义就呵呵笑了起来,他说,“借衣服不要紧,如果连别人的妻子都借,那简直是恬不知耻。”

    我哈哈大笑道,“所以在古代,人们把鞋子干脆称为‘不借’,老义,有趣呀!”

    “其实三皇五帝的‘帝’最初也与女性生值器有关……”姬行义顿了一顿,才措辞分析道,“‘帝’最早是指花蒂,抑或是花瓣。”

    我右手搂了一搂怀里的姬于嫣,说,“这好象与女性生值器无关。”

    姬行义笑着转过头去,说,“因为花蒂在造型上与女性生值器极为酷似,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干脆就把它引申为女性,后来,‘帝’的地位在不断提高,慢慢地大家就把部落内部地位最高的老祖母称为‘帝’。”

    我有一点诧异地问,“你的意思是说,中国最早的‘帝’是女性?”

    姬行义点着头回答,“应该是这样吧,具体她是三皇五帝之中的哪一位就不可考了,也许比他们所有人都要早得很多。”

    我这时就不由得就唏嘘不已,“那么男性呢,我们男人难道就被她们给比下去了?”

    姬行义刚想回答,前方又嘈杂了起来,刘二和那个白人惊呼不已。

    我们快步奔了过去,只见前方雾汽缭绕,一片迷蒙之中骤然逸出了一根钟乳石,这东东腕口般粗,五六米长,上面却悬了一个干瘦的老头。

    老头身材干枯、腿长腰长,双手却已经不翼而飞了,而且,他还被剃去了胡子和头发,整个身形裹上一层厚厚的石膏之中,乍看之下居然象一个大写的“目”字。

    震惊之下,我凑近了一点点,仔细打量着他的面容。

    他远看似五十多岁,近看又象七八十多岁,相貌清矍,表情虔诚,整个躯干凸凹不平,透过那层石膏,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见体内的一根根白骨。

    唯一有所遗憾的是,石膏的表面竟然也画满了那奇异的“卍”字符,密密麻麻,纵横交错,显得非常诡异而又神秘。

    而且在他那断壁之处,此刻还可以看见斑斑血痕,尽管已经过去了几百上千年,那股浓郁的血腥味仍然经久不绝。

    姬行义在这老头身上敲了一下,仔细观察着,眼里生出了一丝迷茫,也掺有些许释然,表情突然变得复杂了起来。

    我有一点纳闷地问,“怎么了老义,这上面有古怪?”

    姬行义可能是太过投入了,这时就有一点点吃惊,他尴尬地笑了起来,“少爷,刚才我们不是聊到男性吗,这一个人彘就是对祖父的生殖崇拜!”

    我有一点不以为然,“祖母出现了,难道祖父也一定要出现?”

    姬行义点着头回答,“对,少爷,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阴阳和合龙凤呈祥,所以在生殖崇拜中的一些个仪式中,女性出现了,那么男性就一定不会少!”

    我心里还是有一点点不信,“他是某一个部落的祖父么?”

    “应该就是这样——”姬行义拉长了声音,低头朝这干瘦的人彘身上又瞅了几眼,突然就笑了起来,“少爷,你仔细想一想,这个干瘦老头从造型上看,是不是象一根巨型阳俱我仔细观察着这一个干瘦的人彘,只见他身体上除了那些“卍”字符,还布满了深颜色的横纹,确实与那“巨型阳俱非常相似。

    顿时我非常矛盾,虽想赞成他,但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点点不服,“确实非常相似,但这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有关吗?”

    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