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浮生·宣华录-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以为首个登场应是巧言的小五,没料想却是在符儿脑海里不善言辞的阿二。只听台上一句得体的问候:“各位贵足登临,妙思在此有礼了!”台下便起了热烈的掌声,惊得符儿心里感叹着:“想不到有些日子不见,阿二变化如此之大,看来这芊娘还真有手段。可愈是这样,让人愈是感到不安。”

    且观妙思阿二袭了一身粉衫,珍珠耳环珍珠额,珍珠项链珍珠镯,浑身上下的配饰全是些大小有致的白玉珍珠,衬得本就红扑扑的联珠果脸蛋越发令人喜爱,且独自挑着歌台,大方地道:“先来个容易些的!台下的听好了,我的谜面是:有头没有颈,穿衣似甲兵。有翅不会飞,无脚倒能行。猜一活物。”一边说着,一边还用身体比划,举手投足既生动活泼又不失风雅。说完,台下略有几处小声应和:“该不会是‘鱼’吧?”

    正议论着,中楼三层“地”字号雅轩里终于探出个头来,大声道:“鱼!是水里游的鱼!”众人皆回头打量这位雅轩里的“大人物”,见其红黄相间锦绣领口,翠绿高帽,额珠闪耀,面色红润,油光点点,下颌溜圆,坠有微须,想必是极其富贵之人。但其音声沙哑,稍显中气不足,众人论之,暗地里笑其是泥巴豆子裹了糖衣,豆蔻香油抹了猪蹄。

    台上的妙思见雅轩里有了回音,便道:“公子言是!”又紧着出谜道:“我这第二谜是:似鱼不是鱼,团坐生闷气,有嘴不说话,无嘴闹喳喳。”话音刚落,那雅轩里的微胖男子立即现身搭言道:“这题也不难,木鱼!和尚敲的木鱼!”边说还边用食指和拳头模拟着。

    妙思笑道:“这位公子好生机敏,不知该如何称呼?”

    四围忽然静了下来,仿佛都在期盼着掀开轩窗中人的真实身份,这一静不要紧,轩窗里竟重声传出两人的答语,只闻前音透彻清亮,娓娓道来:“陈柳春归去,玉容洒泪滴,青舠舟远逝,蓬断芳草离。”后音沙哑笨拙,鹦鹉学舌般地重复了一遍。言毕,众人似有所悟地轰然笑将开来。

    芊娘在侧台听到此处,亦趋步上台,于妙思耳语道:“此法用的是‘拆字格’,卯、金、刀合成‘刘’,蓬上草去谓之‘逢’。搭话之人应是南方大汉国王子刘逢,此人腹内草莽,概不足虑,紧要之人当是弄清背后递语者。”

    待芊娘离去,妙思便端出此前备好的谜语小曲,铺陈道:“方才楼上的刘公子音声铿锵,使得妙思想起一句趣谜小调,谜题即在唱词中,若是哪位官人对得上,奴家愿答应其一事,绝不反悔。”众男子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听其唱道:

    蝴…蝶…为何…不…翩飞…?鱼儿…为何…不走…水?

    弓齿尚五齿尚五尚齿弓弓齿,工齿尚齿齿弓尚五尚六。

    玉兰…为何…花不…败?蜜蜂儿采蜜哟为何还不…来?

    尚尚五工六五尚齿弓五,齿齿尚齿陆弓齿尚五齿尚五。

    其曲婉曲,似有南来之韵味,可时下之人或猜不出谜底,又或是有了生硬的答案却无法以歌灵活相对,一时半会子竟无人吱声。眼见着楼上方才学舌的刘公子又立了起来,众人便打趣地给起了个雅号:“刘城墙”,概因其脸皮似比城墙还厚。这刘城墙肆无忌惮五音不全地张嘴便唱:

    姑…娘…如花…眉…眼飞…,沉鱼…落蝶…貌最…美,

    弓齿尚五齿尚五尚齿弓弓齿,工齿尚齿齿弓尚五尚六。

    玉兰…陪衬…肤正…白,哥哥我在此哟马上就过…来。

    尚尚五工六五尚齿弓五,齿齿尚齿陆弓齿尚五齿尚五。

    唱音刚起,老人急得拄杖击地,孩童忙着捂住耳鼻,妹子吓得花容失色,汉子气得五官扭曲,人群里一阵学牛叫唤:“哞……”,意在止起歪声,轰其下台,刘城墙却丝毫没有停住的意思。

    待其唱毕,台上的妙思急道:“哥哥就在楼里便好,若是要下楼,还是请身后指教的哥哥唱一曲再下楼才是。”

    众人拍手称道,皆呼:“后台高手……唱曲下楼……”连呼十余声,轩窗里的另一男子却始终没有应答。

    刘城墙急道:“谁说我有帮手,这屋子里除了我哪还有别人?”

    不说还好,话音刚落,一直隐于轩窗内的另一男子终于起身唱道:

    蝴…蝶…兰朵…不…翩飞…,金鱼…香草…不走…水。

    弓齿尚五齿尚五尚齿弓弓齿,工齿尚齿齿弓尚五尚六。

    玉兰…花指…佛前…开,花正…含苞哟蜜蜂不会来。

    尚尚五工六五尚齿弓五,齿齿尚齿陆弓齿尚五齿尚五。

    其人相貌清俊,眉目清晰,体格清朗,肌肤清静,音声清亮,心思清明,远而观之,甚为儒雅温和,谦逊有礼的样子。

    妙思问其名姓,只道是:“世事风云散,值此一截留;虽有十张口,仅此一颗心;天涯芳菲尽,尚此一花开;洱海千帆过,只此一人来。”妙思心喜,却真真猜不出来,幸得自己小号里有个思字,勉强知道“十张口”和“一颗心”的构造,其余的便不知如何下手,只是在台上楞着。

    木鱼子曰:

    谜面:佛尘敲木鱼。谜目:猜一成语。谜底:一声不响。

    谜面:铁棍敲木鱼。谜目:打一成语。谜底:一鸣惊人。
………………………………

第十九章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浮生・宣华录最新章节!

    七王佳节齐汇聚五仙盛世舞流光

    芊娘见妙思在台上杵着,推了推一旁正忙于整理歌谱的小四道:“妙音,该你上场了!”遂又唤来婢女红蔷,示意其上台将失神的妙思接回来。

    一切皆按芊娘安排,台上的彩灯随之变换了明暗,一朵大大的番红花灯从天而降,侧台响起多兰热瓦甫的弹拨之声:四乙上上上上乙,上上上上乙,四乙四#合四乙#合四。

    和着铮铮然的弦音,身着红绿花衣的妙音扭动着曼妙的腰肢,晃动着颀长的脖子,摆动着灵活的手臂边舞边唱道:

    什么花儿迎春来?什么花儿夏时开?什么花把秋霜当作被子盖?什么花儿冬雪里采?

    四乙上上乙四乙上四,上尺工工凡工凡五工,工凡六五#五五六五六工凡,工凡工尺上工乙上四。

    只这一句,妙音婉转灵巧的歌喉发出天籁般的灵音,众人便如灵魂出窍般尽情享受着内心的碰撞与通灵。弦音复了两遍,并无一人记得上前答语,复三遍时,忽然从楼心“天”字号雅轩里飞出一道白练,定睛一看,落到台上的却是个头戴绣花白帽,身穿裹身白袍,腰系红绳,脚蹬白靴的高俊男子。踏着有力的节奏,白靴男子亦舞了起来,只听其答唱道:

    迎春花儿迎春来,夏日芙蕖朵朵开,秋霜压不住秋海棠花,雪莲花儿冰山上采。

    四乙上上乙四乙上四,上尺工工凡工凡五工,工凡六五#五五六五六工凡,工凡工尺上工乙上四。

    此句唱和,妙音像是寻得知音,黑亮的眼眸子里倒映着白靴男子极富动律的舞姿,两人心神相交,继续以同调交相唱道:

    什么叶儿脸最圆?什么叶儿面最宽?什么叶儿纤纤如针尖?什么叶儿只见一点点?

    四乙上上乙四乙上四,上尺工工凡工凡五工,工凡六五#五五六五六工凡,工凡工尺上工乙上上四。

    金莲叶儿脸圆圆,海芋叶儿面宽宽,仙人掌刺纤纤如针尖,天门冬叶小小看不见。

    四乙上上乙四乙上四,上尺工工凡工凡五工,工凡六五#五五六五六工凡,工凡工尺上工乙上上四。

    (四乙上上上上乙,上上上上乙,四乙四#合四乙#合四。)

    什么果儿绿油油?什么果儿花被偷?什么果儿串串倒挂如金钩?什么果儿子孙一兜兜?

    四乙上上乙四乙上上四,上尺工工凡工凡五五工,工凡六五#五五六五六工凡,工凡工尺上工乙上上四。

    核桃果儿绿油油,无花果儿花被偷,蒲桃果儿串串倒挂如金钩,石榴果儿子孙一兜兜。

    四乙上上乙四乙上上四,上尺工工凡工凡五五工,工凡六五#五五六五六工凡,工凡工尺上工乙上上四。

    不知是有意或是无意,歌舞临近尾声,妙音脚下一滑,旋了个美妙的大圈,差点摔下台去,却被白靴男子单手挽其花腰,再一次四目相对。

    此前,妙音有一性,当是闻丝竹声起心便不能兼顾其它,只管沉浸于耳乐。此时,乐声停,欢呼声起,妙音才得以近观眼前这位因乐舞结缘的男子。但见其眼珠微蓝,有天之色,眼窝深陷,有地之势,浓眉高鼻,侧脸微须,面廓刚毅,笑容可掬。恍惚间,似见金秋麦浪翻滚,洋溢着成熟之喜悦与收获之踏实。

    “想亲就亲下去嘛,抱着半天不动是个什么意思?”刘城墙的沙哑之声别具特色地穿过哄闹的人群,精准地投递到台上。

    这下两人方才弹开,白靴男子有礼地道了声:“姑娘受惊了!”说罢,便神奇如飞炼般回到与刘城墙隔间的雅轩里。

    随着弦乐之声的静寂,歌台上人换灯移,番红花灯落,妙音也下至后台。芊娘见其意犹未尽的样子,故意问道:“姑娘观方才共舞之公子如何?”妙音答道:“甚好!但遗憾是未能留个名姓。”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卷绕着耳畔发梢。

    芊娘告慰道:“此人虽为初见,但视其身形样貌也能猜得出一二。”妙音急道:“芊娘快言!”芊娘却不急不慢道:“若非有异,此人正是于阗国主尉迟僧乌波。”

    “尉迟僧乌波?好奇怪的名字!于阗国主?好奇特的身份!”妙音惊叹到,遂一直不停地在口里心里反复念着:“尉迟僧乌波,尉迟僧乌波,尉迟,尉迟……”如着了魔一般。

    台后是一人着了魔,台前却是一大堆人皆着了魔。但见轻烟乍起,拂掠楼台,云环雾绕,纱幔飘飞,眼花缭乱之际,若隐若现之时,一缕清爽流畅之音渐朗,一团温软柔和之光渐明。

    半空儿里,一轮银白色月牙儿灯浮悬摇曳,月牙儿里,一位轻黄鹅绒纱衣**斜坐其间,**柔膝上,一把紫檀木珐琅彩花七弦琴静静横放,琴弦震颤间,一段传奇之乐诉说着高山巍巍与流水潺潺。恍惚之际,一双玉笋于古琴下斜出,雅姿叠置,细踝纤足,雪肌透骨,卵脂柔肤。众人无不凝神屏息,双耳纵享着丝滑之声,双眼极尽着饕餮之宴。女子艳羡,恨娘亲如何把自己生得不如这般倾倒众生;男子眷恋,恨命运为何不早早得遇这般摄魄勾魂。

    曲终雾散,伊人款款,朱唇轻启,鹅绒颤颤。此时,妙心确乎说了些什么,或是暖场热语,或是雅号绍介,或是戏言调笑,或是情表言谢,赵九立于台下,却一句也没听清,仿佛置身幻境,眼前山水凝着,耳畔虫鸟静谧,鼻尖花香四溢,心中万物齐飞。

    直至人群里轰然一阵嘘声笑语、巴掌雷鸣,如巨石般投入澄湖激起千层浪,才将脑海中幻境打破,重返塔山深处层楼围聚人群拥挤以谜为题的歌台前。

    定睛一看,此女身形姣好,却以轻纱遮面,正向众人抛谜道:“正月雪花纷飞,洒向粒粒青梅,遇火愈蒸愈大,遇水愈煮愈肥。”

    谜题方落,台下便炸开了锅,本是寻常之物,亦是好猜之谜,底下的人却偏不说出这谜底,一个个挤眉弄眼、插科打诨。

    刘城墙趁乱挤进人群,学着周遭之人戏语道:“天仙妹妹,听我来解,您看是或不是:肌肤嫩滑白皙,胸中红润香腻,极爱沙滩打滚,甚喜河中沐浴。”边说边比划完还特地补了一句“这……这回真真是我自己个儿想的,自己个儿想的,不许再笑话我了。”说罢,众人更是一阵捧腹,人群里有言“此乃千古佳句!”亦有言:“再来一个!”

    赵九在不远处听着,鸡皮疙瘩起了一地,只想快快结束这阙秽语,亦不想台上出尘之女子再遭人戏谑,便巍巍言道:“毋须乱猜,谜底即是‘汤圆’!”此语方下,众人轰轰然,皆白眼以对。

    妙心判语曰:“公子言是!”心中却断语云:“此人好无生趣!”遂向着刘城墙笑道:“刘公子所言亦是,且雅趣更甚!”众人击掌跺脚,像是打了胜仗般。

    此阙方休,妙心欲退其后,台下众人皆呼唤道:“请姑娘摘下面纱罢!”妙心微微转身,摇头婉拒。徐行五六步,远处主楼“天”字号雅轩中传来一语明澈:“姑娘,请留步!”此语既出,亦未停下妙心脚步。

    芊娘紧着上台安抚道:“众官人稍息,芊娘愿献舞一曲助兴!”

    “大胆……国主在此,竟敢违旨抗命!”楼台顿时鸦雀,众人皆循声回望,只见主楼正中雅轩窗内并排立着三人,左一正是方才舞蹈之白靴男子,右一乃赤目金刚之中年壮汉,中间之人稚龄轻冠,初露一丝仙道之风。因不明真相、不辨真伪,故时下无一人动作。

    芊娘眼角微瞥矗立于右之男子,心中便如巨浪翻滚,全身微颤、虚汗淋漓,乃知身旁立于中间之人确乎蜀国之君孟昶不假,遂急忙跪地,恭敬道:“圣主在上,万岁金安!”妙心、妙音、妙思见状,纷纷登台,跪于芊娘身后道:“圣主万岁金安!”时楼台众人乃转身迎跪,齐声拜见。

    “众卿免礼!”孟昶君道。直至众人起身伫立,肃目聆训,孟昶乃言:“蜀山巍巍,大江奔腾,并行千里,泽被苍生。蚕丛迁居,兆基于上世,孟祖开国,繁盛于今朝。政通人和,百业俱兴,英才汇聚,文武倍出,播声名于四海,交朋友于五洲,散百花于沃野,揽日月于九天!”

    众曰:“圣主威武!”

    孟昶曰:“非蜀王一人之幸,蜀人之幸;非蜀王一人之功,蜀人之功!”

    众曰:“圣主过谦!”

    孟昶续曰:“适逢佳节,幸有五仙搭台,以谜会友,君民同乐;值此良夜,愿邀五仙同台,以舞为贺,举国同欢。”

    令达以下,众人欢呼雀跃,皆翘首企盼五仙娘娘同台共舞,以展蜀国文华之盛,更多的是暗喜能够得见妙心姑娘倩影,以补相见恨晚之憾。

    君不知,此前一切皆按芊娘预想而行,猜谜为始,诗乐为续,独舞完结。未曾料想蜀王一声令下,命五仙共舞,芊娘此刻亦有些担忧。一来此《流光》之舞为自身感悟所作,并未传习它人;二来“五仙”之号为之噱,眼下只有“四仙”,恐难在短时内寻得共舞之辈。

    妙心似乎看出了芊娘神色中之顾虑,相语道:“姐姐莫要耽搁,先行准备,其余事尽管交给妙心!”

    芊娘将信将疑,硬着头皮召唤着舞台前灯后景左乐右彩之人。

    忙碌间,妙心正以灵通之音游说楼上之符女:“姐姐有难你一定得帮!”

    符儿道:“为何要帮?”

    妙心言:“能得神珠水云!”

    符儿素不惯七宝楼芊娘,本打定主意隔岸观火,可妙心此言着实诱惑,遂回道:“怎么帮?”

    妙心嫣然一笑。

    少时顷刻,雅乐齐奏,彩绸齐飞。符儿身着妙心下山时收藏起来的白色纱衣,立于舞台右侧独矗之高台均匀而娴静地旋转着,四围摆了一圈透着禅意之灯盏,随着符儿旋转之律上升,倾斜,偏正,回缩,又上升。远远看去,便如流动之光,盘旋飞逝。起势时,舞者于中台呈斗杓之形,芊娘在前,妙音居左,妙心靠右,前三者成“斗”;妙思居妙心右后,延伸处正好是符儿,后三者成“杓”。舞者左手持灯,右手执绸,后者摹前者姿,虽快慢有别,亦有波澜之势。静听芊娘边舞边唱道:

    流…………光………潋……………滟,薄……………雾………翩…………跹。

    上合四六工,工四尺上合。四上尺工六,五上凡工尺。

    后羿之箭,射了偏,点亮自己,绚烂了南来的灯………………盏。

    尺工六六,六工尺工,合四乙乙,乙四乙尺工乙四合四乙四合。

    七……………月………流……………火,九…………月………誓……………愿。

    上合四六工,工四尺上合。四上尺工六,五上凡工尺。

    燧氏之火,天涯…落,梦寻吾爱,点燃了炽热的情…………感。

    尺工六六,六工尺工,合四乙乙,乙四乙尺工乙四合四乙四上。

    不戴你金银钗钿,不住你月宫仙山,

    工六五尚已五五,五上尺六凡工工,

    不求你香车宝马,不要你锦袖纱冠(……………………………………………………………………………………。)

    工六五尚已五五,五上尺六五已已(齿已齿已五五五已五六。)

    我只愿,似水流年沧海桑田,如花美眷到老相伴。

    尚上尺,工上尺工六凡工六,六工六五已六五已。

    只羡鸳鸯,不羡仙。(…………………………………………………………………………………………………………………………………。)

    五已齿齿,齿尚齿陆。(伍反弓齿反弓齿已齿已五,五,五,五已五六。)

    梦……………醒………魂…………来,空…………留……吾……………哀。时光匆匆,许了愿。

    尚上尺工六,六凡工六尺,尺共合四乙,乙合四乙尺。尺工齿齿,齿工尺工。

    人生苦短,消逝了你我的容……………颜,消逝了你我的容………………颜。

    合四乙乙,乙四乙尺工乙四合四乙四上,五六五尚齿已五六五已五六。

    舞曲近尾声,主台上明灯一盏一盏渐渐熄灭,只留下神似流光的符儿依旧娴静地旋转着,于暗夜中愈现光明。

    时下,主楼“天”字号、“地”字号雅轩相继熄灭了烛火,唯有“人”字号房内的灯仍亮着。

    舞乐停罢,芊娘向人群道谢,又向台上轻言道:“姐妹们也都散了吧!”说完,默默地回望了一眼“天”字号房,眼神里充满了悲喜,丝丝清泪沿着眼角静静流淌。

    木鱼子曰:

    人去楼灯灭,空余流光转。

    眉间风云变,掌心泪纠缠。

    离合总关情,聚散皆是缘,

    苦望长相守,笑问奈何天。
………………………………

第二十章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浮生·宣华录最新章节!

    点灯弄影影如幻梅林祈愿愿成真

    话说这元宵夜塔山灯节有个规矩,凡入山观灯者,需行五个广政通宝,入楼观舞猜谜需得五十个,而能入得雅轩,则依字号而定,“天”字号五百两足银,“地”字号五十两,“人”字号亦需五两方得入内。

    此刻,曲终人散,“人”字号房里却依旧烛火长明。此间有三人,一道一老一少,老者捋须,道者拂尘,虽谈笑风生,言辞间或也催促少年离去。

    那少年却伏身轩窗目不转睛地凝望着高台上匀律转动的白衣姑娘,自言自语道:“等其停下来,看得真切些才好!”

    此三人,自洛阳结伴,一路南行,经鹰城、宛城、樊城而至江陵,茶马互换,往返数次,盈利数万银。年前盘踞江陵,欲寻它货贩之。时人偏好蜀锦,愿高价求之,遂携运青红二茶各千斤,沿荆江溯流而上,舟行数十日,后入川江,于涪州登岸,换车马西北行,终至蜀都。

    诚哉!道者,玉虚道;老者,颉跌老。然其少者,正是那邢州柴翁嫡孙,洛阳郭威将军内侄柴荣柴公子耳。大晋天福二年(937年)随颉跌氏行商,已有五六年光景,而今已身长七尺,浓眉微须,胸有大肌,孔武有力,手脑灵活,行事清奇,风度翩翩,儒雅随性。本是善交之人,却偶也木讷,任凭二老几番劝言竟不答一语,只是远远地盯着那团白光,自道:“一花一四季,一木一轮回。荏苒东流逝,向晚总无情。花开今方好,草木悠然青。莫负美韶光,不舍穷追命。”念罢,只见那道银白色流光忽地加疾旋转,似欲在生命停止前挣扎着放出最后一缕光,使尽最后一点力。

    柴公子早已为这神奇的生命之光所吸引,亦为这蓬勃的生命之气所震撼,直至光气消散的一瞬间,才终被这位似曾相识之人唤起了美好的回忆。

    “喔,那是你!?那真的是你!”柴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头涌入一阵狂喜。

    来不及与同行之人告别,柴荣早已滑梯而下,步伐轻快,腿脚轻盈,欣喜地直奔高台。一路上,柴公子脑海中翻涌起当年与符儿奇遇之事,陷阱结缘、误伤白狼、拓壁之约、古墓迷藏,一切尽如昨日发生,点滴在心,历历在目。尤其是初识之时,符儿有心捉弄,却被自己反转获胜,柴公子甚为得意,眼前再次浮现符儿被自己戏弄时小脸圆鼓鼓的样子。

    一路奔跑,一路跳跃,临近高台时,柴荣却忽然放缓了脚步,低头用手碰了碰下颌的青须,思虑道:“如今,我已不再是那日懵懂的少年,符儿是否还能想起我?万不要自作多情才好。”可转头又想:“哪怕只有一瞬,符儿有一丝‘想起’,那也算柴某三生有幸了!”遂又加快了脚步,继续向前。

    谁知行至高台,却发现人去台空,仅有三两弦师尚坐一旁切磋技艺,其余人等早已疏疏散散,亦随人群离去。柴荣顿生感伤,悔之不该如此晚至,错失了良人。正叹息时,竟发现不远处有一白衣女子手提灯笼,独自向后山走去。

    原来,符儿自答应小五高台旋舞助其臂力,亦答应小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