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浮生·宣华录-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

    (六弓,陆反陆反齿,齿,反弓反弓尚,六弓,陆反伍,商以商以伍陆伍陆反弓反齿。)

    荡啊荡啊荡啊荡啊荡秋千,荡啊荡啊荡啊荡啊荡秋千,荡秋千,坐在你的身边。

    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六六,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六六,上尚已,尚已六上五六。

    想想和你飞在天上的画面,紧紧拉着你的手臂去冒险,我想我的心里不是只想荡荡秋千。

    凡凡凡凡凡凡凡凡凡五五,工工工工工工工工工六六,尺尺尺尺尺尺尺工凡工乙上尺上上。

    (工凡六五五凡工尺,工凡六六工尺上,四乙上凡四乙工尺上。)
………………………………

第二十五章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浮生・宣华录最新章节!

    深淘滩思接千古低作堰视通万里

    “荣哥儿,去哪儿?”符儿被柴荣拉着手边跑边问。

    “拜天地!”柴荣洪钟之声于这空谷山际间响彻回荡。

    符儿紧紧跟着,随着柴荣登上玉垒山,同路之人渐渐多起来。这玉垒山为楗尾古堰腹地毗邻的一座仙山,山上有一远近闻名的道观,名曰“伏龙观”,相传天庭派二郎神将下界治水,擒获孽龙镇伏于此山,故而得名,后人几经修缮增益为祭祀天神之地。

    是日,巧遇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因古堰岁修提前竣工,便将“放水节”与“天仓节”合,是为大祀,按古俗则应先后祭拜水神、谷神与仓神。

    符儿跟随柴荣进得伏龙观,一阵强烈的似曾相识之感迎面袭来。祭祀官于高台之上舀起一勺雪山圣水抛洒空中,口里念念有词道:“水神水神,因水而生,万物兴旺,风调雨顺。”又道:“谷神谷神,五谷丰登;仓廪殷足,崇礼和睦。”三勺水泼地,符柴二人与众祀者向天三拜,依序入神殿祈福夙愿。

    礼毕,荣哥儿拉符儿逆人群而上,来至人迹罕至的临江弃亭。

    “此亭本名之观澜亭,远眺可观古堰全景,却于战乱中毁弃。”柴荣黯然道。

    符儿抬眼望之柴荣,俊俏的脸庞竟泛起一丝沧桑,忍不住问:“荣哥儿对此地如此熟悉,莫非此前来过?”

    柴荣笑道:“初入蜀地,不曾来过。只听静海师父说起古堰旧事,感同身受罢了。静海师父自号玉虚道长,少则入道,于这天地间道家道场如数家珍,也曾于河滩上筑沙塑形道解古堰。”

    说于此,柴荣轻推符儿双肩,一一为其指解道:“符儿且看,远山覆雪者称西岭,奔流而来者称岷水。未筑此堰时,岷水性烈如野马,奔腾不羁,泛滥不止。时,秦太守李冰率众筑堰引水、分流导江,乃将野马驯服。”

    符儿慨叹道:“能把如此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着实有惊人之力。”

    柴荣继续道:“更为惊人者乃于其后。此方古堰大致分三体:鱼咀分水、飞沙溢洪、宝瓶引水。鱼咀者,形似鱼嘴昂首立于江心,为万物之起始。鱼咀立,岷水分枝丫。冬春季天干水枯,内河深,外河浅,河水经流,六成清水入内江,四成浊水奔外流。夏秋季雨多水涨,内河窄,外河宽,则四六颠倒,使枯水不缺,洪水不淹。”

    符儿赞道:“这便是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果真妙思妙想。可正如荣哥儿所言,岷水如野马,寻日里还好,若遇三五十年甚或百年一遇之山洪水患如何能挡其排山倒海之势?”

    柴荣道:“正因如此,才需第二道门槛……飞沙神堰。当江水疾驰,至此便成涡漩回环,其力之壮可将千斤巨石和水带泥飞旋出将。更有甚者,则自行溃堤让江水泄洪于外道,回归岷水正流,以保百姓不受灾害。”

    符儿点头道:“这堰真真透出筑者仁心智术,到让后人自愧不已。”

    柴荣道:“为人做事,但凡怀揣仁爱之心,便能得上天之助。正如脚下踩踏之离堆与隔江相望之玉垒,古时曾为一体,后因筑堰而开凿。主持凿山的李太守为减轻民力、节省时日,采智慧之法于岩石上开沟挖槽,大火灼烧,雪水泼浇,以冰火相激之法迅速令山石碎裂,这才凿开了内江引水的咽喉,俗称‘宝瓶口’,岷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于无声处泽润天府。”

    符儿手指隔江山岩兴奋道:“正是,正是,符儿也瞧见对岸之人正开沟挖槽、冰火相激哩!”

    柴荣大笑:“符儿不可妄语!此法乃上古开山时所用,古堰既成,今之人如何使得?”

    符儿不服道:“见之人头攒动,听之钉头磷磷,何其不是开山碎石?且符儿还闻到一股子硫磺邪气哩。”

    “妹妹越说越神乎!我如何不曾视之闻之?莫非妹妹为二郎神子附体?”柴荣不肯轻信,推推搡搡地拉将符儿经索桥往崇德祠去。

    这崇德祠原名“望丛祠”,为祭祀蜀王望帝杜宇和丛帝开明氏所建。今之祭祀,则以官家祭祖为主,无非是宣读祭文、叩首跪拜而已。百姓则多于其外驻足观望,或题诗于壁,发幽古之情,或掬水煮茶,引江河之思。见老幼妇孺于山石上蘸水反复手书“深淘滩,低作堰”六字,符儿不解,忙问是何缘由。

    柴荣领其行至幽州台,席地而坐,面水怀古,茶敬天地,慢道而来:“此六字乃古堰不死之精魂!古堰之不死,一靠‘疏浚’,二靠‘岁修’。时,先由三木立角架,中设平台,上以竹笼压卵石制为‘杩搓’,众杩搓横列江中,围席培土以阻断内江之流。而后便是淘滩以疏浚,培堰而岁修。淘滩者,除却江中淤泥,尽量淘之以深,引水以足方能溉灌良田;培堰者,固其薄弱,尽量筑之以低,以便洪水勃发时倾泄而保堤。年年一疏浚,岁岁一复修,古堰之功利是以为续,固言‘深淘滩,低作堰’使古堰不死矣。”

    符儿似有所悟道:“人之不死,食五谷,饮良泉,清宿便。至于精神,儒家讲‘三省吾身’,道家讲‘涤除玄览’,佛家讲‘勤拂拭’,皆通古堰不死之理。”

    言于此,柴荣屏息凝神于符儿,神秘道:“妹妹不应姓符!”

    符儿一嗔:“若不姓符,姓何?”

    “姓‘悟’,悟道之悟!悟儿是也!”

    符儿认真道:“哥哥若是笑话符儿乱语,此后不论便是。”

    柴荣见符儿有所误会,连忙解释道:“妹妹通透,所言句句在理,尽道为兄心中所想,自是慨叹。妹妹不知,余尝苦思:‘深淘’,方能扩容,但深至何处?来此方知,古人于‘凤栖窝’处埋有石马为识。余比之‘人心窝’,人身存世、人心过世,修身、修心也应有识,深淘以至虚空,过之深则为空虚,‘和光同尘’为之识。余亦曾思之‘低培’,低乃一种姿态,可究竟低至何限?今观飞沙处复其损毁,复其损毁……”

    “荣哥儿!荣哥儿!”符儿见柴荣兀地愣住,不知情地在柴荣眼前晃动着手心。

    柴荣回过神来,神情严肃道:“吾观乎飞沙堰处有异,妹妹眼力尚佳,视之如何?”符儿任性道:“先前便告之哥哥脚踩山崖底下人头攒动、多之如蚁,哥哥偏偏不信。此若告知堰下有鬼,哥哥是否以为符儿出言狂妄?”

    柴荣道:“为兄知错,还望妹妹体谅。符儿应知官家将于午时三刻执放水之仪,此时已近正午,官骑传信也已过一旬,古堰腹地如何有人胆敢冒生命之险不顾警示随意出没,难不成真如符儿所言为水鬼现身?”

    “是人是鬼,近看便知!”说罢,符儿与柴荣直奔堰底河滩。

    柴荣不得不承认符儿所言不假,先前是飞沙堰处鬼影以聚,乃是一行身背堰石之人伪立而障目,以便腹内贼子行苟且之事。此间趁官骑沿线警示方过,众人聚之鱼咀,无人视之宝瓶,遂改一行身披青草之人掩映,另一行人俯身以凿壁。

    符儿隐蔽于草丛低声向柴荣道:“见此装束与行事,绝非官兵,亦非庶民,何以凿山?”柴荣道:“妹妹不是有闻到硫石邪气么?定是鬼邪之人妄图毁山以阻水。”

    符儿冷笑道:“这般人好生愚蠢!既然古堰浑然一体,破其任一薄弱处便可。何不在平日里于凤栖窝处巨石以填,泥沙淤积渐而阻水,人不知鬼不觉。何必弄得千人凿壁万火焚山这般大动干戈?”

    柴荣肃言正色道:“符儿妄语甚矣!岁修已至一月,宝瓶口以下储水已尽。若此时水阻,千里良田不得溉灌,万里沃野始变荒坡,饿殍遍野、人心惶惶,而后国衰民弱引他国进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便会战事频繁、生灵涂炭了。”

    符儿吐了吐舌头,任性道:“那符儿这便去阻止!”柴荣一把拉住,将符儿的头按进草丛中,告诫道:“不可莽撞!”

    符儿不服道:“难到眼看着他们作恶不成?”

    柴荣冷静道:“此时若打草惊蛇恐其提前行事,得等待时机成熟方可尽力而为之。”

    少时,官骑二旬禁令已至。贼兵渐渐撤离宝瓶,纷纷左上玉垒,右行离堆,隐而不见踪影。柴荣与符儿这才潜行至宝瓶,乍见沿河石壁上竟被硬生生造出万千孔洞,每孔间已堆埋一二枚竹筒火药,火线自宝瓶经飞沙堰乃至鱼咀。

    符儿慨叹道:“贼人不只毁宝瓶,乃将毁古堰啊!”

    “符儿别愣住,快将泥沙覆其引线,只要引火点不着,古堰就能保住!”柴荣一边覆沙,一边大喊。符儿立即按柴荣指挥填埋,刚填五六个,符儿便停了手,心里想着:“孔洞有千万,两人何以填完?”又想:“毁堰需火药同时作用,贼人既隐蔽,便不会万箭齐发招人眼目,定是藏身某处用一二火箭引燃,这样需有一总线。”想停于此,符儿细细地观察着火药筒,惊喜地发现每筒火药除主引线外另缚一头发丝细小之副线,副线交织而结网,全都汇聚而结绳。

    符儿顺绳寻视,终于发现绳头位置所在:两头皆背鱼咀而藏宝瓶出山口,一头居玉垒,一头结离堆。离堆处绳头足有碗大小,符儿先行覆沙以唤柴荣:“荣哥儿,覆绳头便可!”柴荣点头应命,出于玉垒侧,与符儿并肩。

    当是时,官骑三旬禁令与上游放水号子一同沿江而下:“砍杩槎咧……远堰河咧……抢水头咧……”鱼咀处一群青壮男丁举斧砍断岁修时筑起的杩槎,滚滚堰河水迅速涌入内江河道,过了飞沙堰,直奔宝瓶口,如野马脱缰般向符柴二人袭卷而来。

    此时,出山口侧,两支火箭窜头而出,带着肉脂燃烧的味道,一左一右一前一后目标清晰地飞射过来。符儿立即匍匐,只听耳畔响起一声巨响,幸无大碍,只引爆两三颗火药筒。眼见柴荣一侧情势不妙,火箭已出鞘,绳头却未被完全覆盖,荣哥儿只好将肉身紧贴绳头,符儿见状猛地从地上弹起,向柴荣扑身而去。

    “轰……”

    木鱼子曰:智者不妄智,仁者以爱人,世间无战亦无乱矣。
………………………………

第二十六章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浮生・宣华录最新章节!

    缘尽分飞道别离浪子回头开新局

    符儿睁眼一看,自己全身伏在柴荣温暖的脊背上,未被水淹,亦未被火烧,手脑能动,都还活着!柴荣吃力地抬起头,见滔滔汩汩的内江水稳妥地流经宝瓶,心里的巨石终于放下。遂急急忙忙地起身,激动地拉着符儿的双手道:“古堰保住了!”

    “姑姑!”符儿瞬时收敛了忘形之态恭敬地道。“九儿可还记得起我这个姑姑?”

    乌梅仙姑着青蓝道袍,手抚拂尘立于江心鱼咀。

    柴荣恍然大悟道:“原是仙姑出手相救!晚辈柴荣替蜀中百姓叩谢仙姑大德。”说罢便双膝跪地,实实在在地磕了三个响头。

    乌梅冷语道:“你便是柴荣?”

    荣哥儿欣喜道:“怎么,仙姑知道在下?”

    乌梅并未直言相告,只是递给柴荣方才燃尽之箭头道:“这箭上有毁堰之人的线索,拿上便可离开。”柴荣接过一看,见是刻着一团鬼火,心中便猜出**,遂拉起符儿右手欲行离开。

    “竖子耳聋或是愚钝?收起火箭,自行离开!”乌梅仙姑微怒道。

    柴荣一怔,通晓其意却并未放手,不卑不亢道:“我与符儿情投!此番前来由我一路护送,拜水回程也应完璧归蜀。”

    乌梅嗔道:“任你护送?难道还想置九儿于水深火热且不知回头?”

    符儿理直气壮地解释道:“姑姑休要错怪荣哥儿!是九儿不好,屡次贪玩,荣哥儿还曾救过九儿性命哩!”

    乌梅只好将话说开了来:“怪道能将神山宝物胡乱赠予他人!若不是锁玉绣金铃忠心飞报,九儿还想蒙骗我神山至何时何地?”说罢,仙姑使掌力将柴荣怀中绣金铃一枚吸出,交还符儿手中,提醒道:“九儿可曾忘了巫女宿命?”

    符儿战战兢兢地挣脱柴荣的掌心,故作冷静地道:“自然不曾忘记!巫女若是将心托予何人,其人必祸!”

    柴荣斩钉截铁道:“我偏是个不信宿命之人,符儿尽管托心于我。”

    仙姑又道:“九儿恐已忘了巫女使命?”

    符儿口里咽唾胸中郁结,低语道:“一刻也不曾忘记。”

    仙姑追问道:“若无忘记,连日来骑马游玩如何解释?”

    符儿回道:“穷途无以续,骑马练之技;人生有起伏,秋千有高低;故人筑古堰,拜水以为礼。九儿无时无刻不在练习技艺、动韧心绪、确认标的,何以言玩闹?”

    仙姑拂尘落在符儿肩上,道:“好个利嘴的丫头!”又收起拂尘道:“若真心不曾忘记,那便随我回返,你三位姊姊已至城郊等候多时。”

    “敢问仙姑也要让符儿入那宫中作那违心侍奉之事?”柴荣义正言辞道。

    仙姑笑曰:“身为巫女者,身心皆属神山,万不可数典忘祖,不知恩义!”

    柴荣道:“仙姑且不必多言,让符儿自行裁夺!”又向符儿道:“符儿尽管由着自己的心做打算!你若相与,我必护你到底;你若相离,我便自行远去。”

    此时,岷水拍打着堤岸,如泣如诉,符儿内心纠结,无依无助。低头看金铃,金铃竟往外江飞去,盘旋天际。符儿终究狠下心,向仙姑请求道:“姑姑,能否让我与柴公子独自道别?”乌梅会意,自言将于浪子滩头等候。

    空荡荡的鱼咀,繁华随着外江水逝去,流连随着内江水徘徊。两人独立江心,面水而无语。

    柴荣知其欲走便也不再挽留,略带哽咽地自嘲道:“你有你的去处,我亦有我的方向。不求有缘再见,但求翻山越岭时,能有一瞬‘想起’便好!”说着又掏出怀中荡秋千时夺取的金铃,在符儿眼前扬了扬,故作轻松道:“这枚金铃是我自己争取的,我便带走了,剩下你那颗,自己要好生照顾。”

    符儿千言万语在胸中激荡却如鲠在喉,好不容易挤出一句:“违命或是违心,该如何裁决?”柴荣笑道:“我都懂!保重!”

    江水与堤岸依旧有节奏地相互击打着。荣哥儿的身影顺着长堤远走越远,悠扬的歌声却在符儿心中越来越近,直至生了根、上了瘾:

    愿我家悟………儿………………愚且钝,平平安安………过……一………………生。

    共四工工六工尺工尺上乙合四四,上工六六五六#凡工#凡工尺工。

    愿我家悟儿……………真…且………………纯,淡扫…蛾眉……………去脂…粉。

    工六五五五已五六#凡工#凡工尺上,乙尺工工工凡工尺乙合四四。

    (六五已五#六工凡工尺工四,五已五#六凡六凡工工五,

    五已五#六工凡工尺工四,工尺上,工尺合,共四。)

    愿我家悟………儿………………永不争,不做公卿………不……进………………门。

    共四工工六工尺工尺上乙合四四,上工六六五六#凡工#凡工尺工。

    愿我家悟儿……………福…禄………………深,舟行…天下……………常遇…春。

    工六五五五已五六#凡工#凡工尺上,乙尺工工工凡工尺乙合四四。

    “妙采姑娘回来了?妙思、妙音、妙心还不好好为其打扮打扮!”远远地便听闻芊娘吩咐。符儿乃知自己转悠了一圈,终究还是得依托七宝楼踏上进宫饰伪之路,心里不禁一颤。但此番回归,面对芊娘时竟少了一分怨念,多了一分同病相怜的无奈与感伤。

    “仅余三日选秀之门便开,姑娘们各自对参选之路可有打算?”芊娘试探地问。

    妙音神采飞扬道:“笙箫与吹笛,箜篌带琵琶,胡琴伴歌吟,钟磬锣鼓钹,我妙音皆不在话下,自然是要入选宫中乐伎,但求博君王与宾客之一笑。”

    芊娘赞曰:“姑娘好才华!但官家乐伎二十四,姑娘只能择其一,不知姑娘最善何乐?”

    “只能选一?这便有些犯难了!”妙音自语道。妙心见妙音阻塞,噗嗤一声笑道:“芊娘有所不知,妙音性急而好尝鲜,故二十四乐虽皆有染,但每每只钟情一时,所谓‘不求甚解’是矣。今之比拼才艺,琵琶既为官乐之首,妙音姐姐可择其为专攻,另附之以箜篌。如此,比起那吹贝、吹叶,亦或击鼓、拍板之流便是难上许多,不得其一也能位居二三,占之宫秀一席。”

    “噢?果真如此,我便从了妙心妹妹所言专心琵琶去!”说着,便急急忙忙地从七宝楼顶轻跳而下,不知做何去了。

    “妙思,你呢?”芊娘问。“我只会胡乱唱几句,登不得大雅之堂!”妙思怯生生地说。

    妙心安慰道:“据说蜀王好联句,亦好声诗,姐姐不如投其所好,将其于民间广为流传之佳辞佳句联缀成诗,和之以乐,唱功且不论,光是这份心意蜀王定是读得懂的。”

    妙心说完,用胳膊肘顶了顶眼神呆滞的妙思,责问道:“姐姐这是在思索什么,竟如此入神?”妙思仍于恍惚中答道:“好,甚好!妹妹言之有理,我也应下楼准备一番。”话音未断,又是一个跌跌撞撞地下楼去。

    符儿狐疑地问妙心道:“两位姊姊这是做甚,何事值得行色匆匆?”

    芊娘插话道:“恐是真真觉得才选事重,懂得提前谋划。”转而问符儿道:“妙采姑娘有何计算?”

    符儿未答却问之妙心道:“姐姐以为如何?”

    妙心笑道:“我又不是狗头军师,事事问我做甚?何况至今连自身从之何道尚不知许,只晓得能入得宫中便好。”

    芊娘拉着妙心雪白细腻的手臂道:“妙心可人至极,素手已至如此剔透,若是略以修饰,那孟昶君恐是夜夜期盼枕之入眠。”妙心莞尔一笑,脸颊绯红却不置可否。

    符儿内心本已纠结,见姐姐们皆有所向便实言道:“恕我愚钝,着实不善施以脂粉,亦无才又无德,勉强选个宫秀,尚不知于宫中如何存之?”

    芊娘双手展开符儿衣袖,左右打量着说:“姑娘不必担心,蜀都人才济济,宫中并不独缺专技之人,亦不缺有姿色者。所缺为常伴圣上左右,为其分忧解难之人。不如妹妹与我一道做这宫中内侍,对上只需懂得察言观色,对下能尽心善御便可。但见妹妹穿衣配饰好上雅之风,想必曾受之礼乐,系出名门,不知妹妹可愿屈尊降贵、俯身侍人?”

    符儿推辞道:“芊娘谬赞,我哪是什么名门闺秀,只是仗着年幼在小家子里撒撒野罢了。若是论之尊贵,芊娘乃真真是贵人。姐姐已然不觉得委屈,我怎敢有微词,只愿能顺利入宫配合姐姐们做些事儿便好。”

    芊娘道:“能得妹妹左右照应自是芊娘的福气。”言毕,又唤来婢女红梅与红莲,妥善交托七宝楼事宜。

    “芊娘还有一事!”妙心轻言提醒着。

    芊娘恍悟道:“哦,确实!此等紧要事得在入宫前铺陈妥当。”芊娘一手翻看《蜀中名士名录》,一手用朱砂笔勾画出两人名姓示与妙心道:“此两户家境殷实,于当地颇负盛名,族中长者开明,年岁通理,且距蜀都远近适宜,是为上乘之选。此一户乃青城县徐匡璋徐员外家,长女名聪;彼一户为龙泉古驿李连煦李侍郎家,二女名莹雪。”

    妙心索性向符儿道:“妹妹算是我家至亲,倒是觉着姊姊我应投身何门?”符儿这才明白,妙心这是铁了心入宫选王秀,竟连出身来历一概编制停妥,免得日后惹来非议。符儿心中百感交集,嘴上淡淡地说道:“依我之见还是青城好些。此前曾去古堰拜水,路上得遇众多青城道人,听闻青城有仙山,为灵秀之地,想必城中大户定也沾染仙气,岂不合了姊姊气质。”

    妙心喜悦道:“不枉妹妹出门游玩一阵,这次回来竟像变了个人似的,说起话来怎得如此讨喜?”

    芊娘欣然慨叹道:“如此甚好!但愿我姐妹五人各入其位,各谋新局,各成其事。”

    木鱼子醉曰:

    待你进那门,我已出那城。

    你在君王殿前笑,我在酒场怒火烧。

    酒是好酒催人醉,三杯未尽惹人泪。

    莫要问我酒为谁,哼!终有一天要追回,陪我一人醉。
………………………………

第二十七章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