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浮生·宣华录-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昶感叹道:“生在帝王家,多有不得已,唯有此一事,乃叫朕得意。”

    妙心谨慎问道:“不知妙心可有幸观之其余?”

    孟昶笑道:“这事便要随天意、从人愿,有缘得见必是能得见之。”妙心不解道:“恕贫女愚钝,不敢妄自揣测圣意。”

    孟昶赔礼道:“妙心切莫多怪,是朕未道明。”遂近身于妙心道:“那日元宵观灯,朕心有戚戚,遂派人购置民间所呼‘五仙’之图。一日宴饮诸王,朕展之于此,哪知于阗尉迟国主流连番红女一幅,朕顺水赠之。大理段世子亦钟情蝴蝶女一幅,朕亦与之。大汉刘王子不服,怪朕有私心不将妙心之像相赠,朕便许其任选其余一幅是为安抚,遂取之牡丹。而孔雀女一幅卒赠大楚马王弟。至此,‘五仙’之图便只剩眼前一妙心小像矣。”

    妙心大悟道:“圣恩浩荡,仅存妙心相伴,日后必加倍感恩。”孟昶道:“毋须‘加倍’,朕能蔽天下之人独赏妙心之美,此生亦足矣。”

    妙心含泪道:“前日入选王秀,位列末位,胸中甚为忐忑,窃想圣主不悦,不敢妄自亲近。今日幸得圣主垂怜,乃见温柔敦厚之极,通情达理之至,妙心三生有幸。”

    孟昶拭其泪,叹息道:“让卿劳神心累,是朕之过错!卿有所不知,朕虽乃一国之君,不如意者却常有。昨日事亦是无可奈何之举,先是口传谕旨:凡‘五仙’入试,报之何位则应,试之何名则隐。后又遣人特意将卿之名姓置于最末,是为避人眼目。幸贼人眼拙,依名次而夺取,朕方才得与卿相见。”

    妙心安慰道:“原是如此!圣君休要劳神,贼人逆天而行,天必谴之;就地掘坟,地必怒之;横行于世,人必唾之。圣君有容,忍之一时,待万事皆备,妙心愿与群臣一道助君除之。”

    孟昶见眼前之神女不光样貌出众,心地善且解意,欣喜道:“朕得之卿,乃上天所赐,有幸,有幸!由此推之,朕得天之所眷,大业可图矣!”遂将妙心拥入怀中,深吸而怜之。

    此时,烛火摇曳,珠帘半卷。正当妙心承欢于承乾殿,妙思已从昏睡中苏醒过来。

    澄怀殿味道斋里花香四溢,有浓得化不开之感。

    “你是?”妙思双手触碰着段思英近在咫尺的清俊脸庞,确认眼前男子正是幻境中温柔呵护之人,胸中掀起阵阵波澜。

    “妙思姑娘此前所服何药?”思英趁其清醒遂直言相问,以便对症而治。

    妙思认真道:“非药,只当膳食使。犹记得前些日于七宝楼膳房得尝百花糕,传为蜀中方士集采名山大川之百花而制,甜而不腻、沁人心脾、满口生香、回味无穷。方士离去,日夜思念其味,遂效仿而取百花萃露,制‘百花凝’备以入膳。”

    “百花凝?冬春时节,齐备百花可不是件易事。”思英道。

    妙思点头:“幸得方士留下烘焙好之各式花瓣、叶片、枝条、果干,我便混其入水至沸腾,净瓶以收,冷凝则成百花纯露,日饮愈甘。”

    思英疑惑道:“这样听来姑娘并非有意饮鸩,为何却呈服毒之状?且不知所谓‘百花’皆有何类?”

    妙思一一道来:“花瓣类,有娇艳之黄花杜鹃;叶片类,有芳香之金银花叶;果实类,有甘甜之洋金花果;花种类,有馥郁之米囊花子;根茎类,有葱翠之滴水莲梗。”听于此,思英大悟道:“姑娘误毒深矣!竟不知此类花叶根茎皆为毒物?”妙思摇头道:“不知!仅凭方士遗留之花名罢了!”

    段思英一边叹息一边细解道:“洋金花又名醉人草,全株皆有毒,果实尤甚,食之状散瞳、谵语、迷幻、抽搐;米囊花广植大理,至艳至恶,勾魂摄魄,若沾染上瘾,久食必早夭。仅此两属毒株已是重症之素,况渗之滴水莲、黄花杜鹃类,则甚矣。而姑娘提及金银花云云,本是无毒,只恐因形同断肠草,错以相认。如此,姑娘娇柔之躯确是被这‘百花凝’侵邪入体。幸‘五石散’至阳相克,将姑娘体内至阴之毒散出,方得宁醒。望姑娘此后切莫擅自服食凝露,善待玉体。”

    妙思含泪道:“多谢公子相救,只可惜毒已入骨、药已成瘾,不服恐亦不能生!”思英道:“姑娘不怕,我这里恰有足量之‘五石散’,或可全解姑娘之毒。”

    妙思道:“我听闻民间有吸食‘五石散’成瘾者,怕是刚解此毒又染之彼毒,无穷尽矣。且说话间,我只觉体内又起阴冷之唤,不时便要死也。”妙思说着,嘴唇已从殷红骤转惨白,抽搐之状渐起,呼吸渐喘。

    段思英搓其掌心,宽慰道:“‘五石散’虽为剧毒之药,但我已寻得淡弱之法。请姑娘闭目,让我为你施药。”

    妙思似睡非醒地问:“思英,该如何解?”

    段思英一手扶着妙思,一手伸进药盒舀出一指甲盖的剂量,吸之,吐之。妙思双手搭放在段思英身上,贪婪地吸吮着救命的纯阳之气。渐渐,两人的呼吸融为了一体。

    此时,夜已微醺,珠帘半卷。值当妙思与段思英两人吞吐之际,妙音正匆匆赶往良玉殿。原来,日里妙音送李圣天回鸾,却见其胸口箭伤包裹处渗出黑血,妙音乃知李圣天并非怕人诽谤而不敢去找刘王子要人,而是因其伤口溃肿难忍,怕在外人面前泄露了实情,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此间,妙音再次潜入御药堂,为其偷来解毒止血之药,仔细地为其涂抹。

    “何人如此大胆,竟敢中伤我堂堂一国之主?”妙音义愤道。

    李圣天气息尚弱,却不禁笑出声来:“姑娘真正之国主不应是蜀主孟昶,何时又成了我于阗子民?若是,倒要设宴好好迎接一番。”

    妙音没好气地道:“人都快死了,还有心情玩笑!”

    “姑娘莫要动气,我暂且还死不了!”李圣天学着妙音口吻调侃着。

    妙音认真道:“箭头有毒!怕是贼人定要置你于死地,还是速速离开,尽早回你的地盘吧!”李圣天笑道:“若是回返,岂不正合了贼子心意!”

    “此话怎讲?”妙音好奇地问。李圣天却偏不肯透露,敷衍道:“姑娘还是尽少知之为好,不然此后受了牵连,便是我的不是了。”妙音可不是就此罢休的主,半瓶药粉狠狠地撒在伤口上,痛得李圣天大叫了一声。

    妙音语气强硬道:“本姑娘不怕牵连,但我最讨厌别人说一半留一半!”李圣天只好求饶,低声道:“非我不言,亦只是猜测。”妙音道:“只管猜来!”

    李圣天指了指敞露的伤口,玩笑道:“我若是死了,姑娘可有弑君之罪!”妙音不语,沉住气为其包扎,只等李圣天将实情相告。

    李圣天微笑道:“箭头有毒不假,但毒性尚微,不足以致命。”妙音重重地点头,似有所悟地分析道:“观之箭伤于胸口以上、肩胛以下,亦不足以致命。乍一看好似偏离,实际正中射手标的。”

    李圣天换了个姿势,依旧淡淡地笑着,又指了指墙上挂着的断箭,示意妙音取来,道:“姑娘聪颖,能否从这断箭里看出些蹊跷?”

    妙音观之,并未看出不妥,闭目而感,方从箭头一侧隐约觉出有突起之图纹,喜道:“是火!火之图样。”

    李圣天点头赞道:“我亦揣之多时,乃发现此暗纹,遂有猜测。”妙音得意道:“箭头无钩无槽,且留有暗示,想必这箭之主人与你认识!莫非你也欠了别人的银子,仇家找上门来敲打,却又怕真伤了你还不了债务,只能如此吓唬你罢!”

    李圣天顺承道:“您是讨债的,在下只是个欠债的,比不得姑娘!”妙音听出话中奚落,不饶人道:“那我问欠债的,倒底是谁来向你讨债,又是谁敢在这皇城里玩这把火?”李圣天道:“这我可不知。”

    “不知?不是说有猜测吗?怎么又开始绕圈子!”妙音由着性子跨到李圣天身上,将断箭抵住其脖颈,任性道:“快说!真是急死我了!”

    李圣天叹了口气,被妙音逼问地挣扎了起来,忽然“唉哟”地大叫一声,刚被包扎好的伤口竟又迸裂开,只见鲜血汩汩地往外渗,染红了一整块布条。妙音见自己闯了祸,手足无措地翻检着止血的药粉,一不小心将桌上清洗之热水盆打翻,泼洒了李圣天一身。妙音又急急忙忙地用丝帕擦拭着李圣天的身体,嘴里不停地念到:“是我不好,是我不好!”

    正当妙音双手欲碰触染血的红布,李圣天一个翻身把妙音扑倒在塌上,胸口上盖着的血色布条竟脱落了下来,露出里层洁白的一片。

    “好哇,你骗我!”妙音挣扎着说。李圣天依旧用身体压着,紧紧地握住妙音双臂,于其耳畔道:“我就骗你,怎么了?”

    妙音越是挣扎,李圣天原始的控制欲便愈强,忽然间,两人体温骤然上升,李圣天连声道:“好香!”

    此时,月影西斜,珠帘半卷。当妙音与李圣天耳鬓厮磨之际,符儿隐于万主殿内焦急地等待着妙思的消息。

    “不知二姐姐醒来了没?”符儿自言自语道,不时地起身向殿外张望。刘城墙一会子差人端来一盒瓜子,边嚼边问:“柔柔嗑瓜子不?”

    符儿没好气道:“嗑多了上火,少吃为好!”

    刘城墙没来由地喜道:“柔柔如此关怀本王身体!此后再也不吃了。”

    一会子又唤人送来一套皮影匣子,里边躺放着花花绿绿的小人像,刘城墙挑出一对儿男女模样的小人,躲到珠帘后头自说自话地道:“柔柔,柔柔,我不是王子,我是你的牛郎!牛郎,牛郎,我不是柔柔,我是你的织女!你我一千年相遇,又一千年分离,今日再见,可有知心话语?”见符儿并不理睬,遂举着小人儿蹦跳至符儿跟前,如孩童般蹲下道:“可有知心话语?”

    符儿心里本就着急,怎奈这刘城墙连续好几个时辰都在耳旁如蚊虫般嗡鸣不已,符儿厌恶地摆手一挥,哪晓得刘城墙腿脚不稳,摔了个四仰八叉。

    刘城墙本就笨拙,倒地后竟如四脚朝天的龟鳖,如何也翻不过身,这倒逗得符儿“噗嗤噗嗤”笑个不停。刘城墙急道:“柔柔别光顾着笑,倒是拉本王一把!”符儿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欲拉其起身,不料竟被一并翻滚在地,两人着实相互嬉笑了一回。

    刘城墙索性趴在地上,赖着不起来,嘴里念到:“柔柔,快给本王揉揉,本王腰都快断了!”符儿顽皮地如敲鼓般在刘城墙厚厚的后腰上扎实地锤了几下,痛得刘王子哇哇大叫道:“是揉揉,是揉揉,不是敲敲打打!”符儿笑道:“我不正是柔柔吗?”遂又在刘城墙背上用力“揉”了几下,刘城墙连声求饶:“不要了,不要揉了!”

    打闹之际,符儿突然觉得全身酥软,侧脸发烫,神眼迷离。紧接着眼前出现一阵幻象,如马骑灯般闪过脑际,画面愈快,呼吸愈促,颤抖愈剧。终于,符儿屏住呼吸,仿佛再一次见到荣哥儿远去的身影,伴随着的却是放水仪式上滔滔汩汩的堰河水涌入窄窄的河道,逼近飞沙堰,直奔宝瓶口,如野马脱缰般汹涌而来。

    “啊呀……疼死了!”刘城墙匐在地上叫喊着,符儿晃了晃脑袋,试着起身,腿脚却瘫软无力,一个踉跄又摔坐其后,手上拼命地拽了一把半卷的珠帘。可惜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联珠,如撒豆般一颗一颗地滚落在地,四散开来。

    刘城墙好不容易坐立而起,下意识地摸了摸疼痛的肩背,大喊大叫道:“柔柔你好狠心,本王哪里做错了,竟抓得我满背是血!”

    符儿正恍惚,听其这么一喊才知道自己方才迷离之际竟做了这般荒唐事,遂急忙起身,一溜烟儿地跑出了殿外,只剩下刘城墙不知情状地空喊着:“柔柔,哪里去?”

    木鱼子曰: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当华美的珠串被人用心捆绑时,何曾想过那根温情脉脉的柔韧细丝终究有断掉的一天。而这些本就散落的个体终究也会还原其本来的样子,满地乱滚,随遇而安。也许某天,其中的一颗或是几颗又会被别的人拾起,佩戴脖颈,或点缀王冠,以另一种大美的姿态珠联成串。
………………………………

第三十一章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浮生·宣华录最新章节!

    祀琼华群芳毕至赐金华北辙南辕

    晃眼已入花月。初一,天大明。蜀宫佳苑上至后宫妃嫔,中至司局女官,下至各房仆婢,皆授命而聚天启宫。大堂内花香弥漫,彩英缤纷,汇聚着蜀中上等佳丽;金玉相逢,琴瑟交织,凝结着盛世绝代芳华。正中列位宣华苑五十宠嫔,驻足而生媚,摇曳而生姿,为孟昶帝钦定。东西两侧共侍一百女官,执笏而立,华服戴冠,颜色端庄秀丽,气质典雅非凡,不喜而含笑,不怒而自威。南端仿前朝宫廷乐坊建制,坐立二十四新晋乐伎,整装素手,德艺双馨,俯首待命,齐奏雅曲。其余仆婢杂役则伺于殿外行执守之礼。

    鸣炮,奏乐,鸣锣,击鼓,献祭后则是行三拜大礼:

    “圣母皇太后一拜,愿太后安享永宁,福泽百代。”

    礼拜之声巍巍,号令由殿内传至殿外,宫中女眷一应行礼,如潮水般涌动,延绵不绝。“座上主持典礼者何人?”符儿小声问询着。自前日符儿带领一众新晋女官从张丞相府中完璧而返,得韩尚宫嘉许升位,仅列芊娘之后。是日首行大礼,各尚宫可自选两名新妇入殿观瞻,符儿有幸跟随前往。韩尚宫秉性纯良,待人谦恭有礼,见符儿此问便坦言相告:“此乃大内正一品总管姑姑,与你同姓,称符姑姑便可。”见符儿点头,韩尚宫低声勉励道:“今日既然得见,日后便是效学榜样。符姑娘年纪尚轻,宫中之日且长,愿姑娘兢兢业业,不负众望,有朝一日容我也唤一声‘符姑姑’才好。”符儿脸红推却道:“小符不敢。”

    “圣母皇太后二拜,愿太后芳华永存,恩施千顷。”

    妙音等乐伎虽领命入殿奏乐,却列位最末,隔着层层人群如何也看不见仪典情状。趁叩首之际众人皆俯,妙音动心小瞥一视,却发现前座空空,未尝见太后身影,遂左右相问参拜之谜。一旁弹琵琶乐伎听闻妙音之问强忍着笑意告诫道:“箜篌乐伎不得妄语,太后已于长兴三年薨逝,怎会上座受礼?”妙音吃惊道:“既然太后已逝,为何还举如此大礼?”琵琶乐伎私语道:“李氏太后声名显赫,乃晋王李克用弟李克让长女,唐庄宗李存勖堂妹,封‘琼华长公主’,下嫁于高祖皇帝,拥疾而逝,葬于星宿山。高祖登极,追册为后,是为正室皇宫太后,懿德盛誉,为当今圣主遵行,故年而举宫人祭拜,示以谨遵圣后德行,借以整序后室。”妙音恍然:“孟母如此,怪道大行其事。”哪知琵琶伎嗔笑:“箜篌乐伎又错矣!圣主生母虽亦称李太后,但此‘李’非彼‘李’,同姓不同人也矣!”妙音大悟,遂觉宫中之事千奇百怪,个中玄机恐非一人之智可穷,心中暗自赞叹琵琶乐伎不愧为坐部伎之首。

    “圣母皇太后三拜,愿太后懿德永延,传诫万世。”

    排头引首的李艳娘正虔心参拜,位后之南姬梳着朝天美髻于同拜之时俯身向其言道:“昭容娘娘或是有喜!?”李昭容反问道:“何喜之有?”南姬道:“众所周知,李太后四月生,九月葬。今日既非生辰亦非忌日,为何聚首以拜?定是有大事借机而宣,郑重以告。姐姐得圣上隆宠,想必于今日晋位,入主众嫔所盼之金华仙宫。此后若是专侍圣主,与众姐妹分离而居,可要多多提携妹妹们,不废相伴之谊。”李昭容若有喜色道:“自张太妃仙逝后,金华殿空置多年,无人能攀上专宠之位,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况近来圣主于宫外新选王秀数女,无论年岁容颜皆应在你我之上,趁早断了此念,修懿承德方好。”

    言语间,三拜已毕,符姑姑面众而问:“青城徐氏可在?”妙心初晋,为孟昶君亲侍之左右尚宫带领入殿,补中正之五十一位。首次登临排列入位不免谨行生怯,听闻召唤,心中大惊,幸左右尚宫提点方才应声道:“徐女在此!”

    符姑姑正声问曰:“曾祖名耕,养有二子,兄延琼,致位太师;弟延珪,及位侍中,字匡璋,是为乃父。可否言中?”

    妙心暗自庆幸,亏得入宫前铺置停妥,原来宫中对这宫人来历须得一应俱全,不得有半点含糊,嘴里答道:“正是!”

    符姑姑又言:“曾祖育有二女,皆因贤德有功幸于明惠皇帝。姊为淑妃,生彭王;妹为贵妃,生衍帝,封花蕊夫人,册顺圣太后。”

    妙心有些犹豫,姑姑所言并非此前有意铺垫,何来淑妃、贵妃之说,又何来大富大贵之名?只是前夜侍君之时,闻孟郎动情处道“花不足以拟卿卿之色,蕊差堪状卿卿容颜。”而君梦中呢喃亦声声唤“花蕊”,句句称“夫人”。见妙心心绪游离,左右尚宫催促其答语,妙心只好道:“亦是!”

    符姑姑又道:“汝之长兄名光溥,长姊名聪,汝名之慧。”妙心接道:“是!”一句比一句胆怯,一声比一声微弱。

    “徐氏上前听令!”符姑姑一语调令,五十宫娃自行为其退让出一条小道。妙心于众目睽睽之下自后殿直通至前排,屈膝道:“徐女在!”符姑姑遂依诏而宣,制曰:“青城名门之后徐氏,明辨识体,有辅君之德,修容有懿,行后室之范。秉性温良,嘉慎弥安,端仪仁赞,恭谨和谦。经涅禀先祖,擢封花蕊夫人,赐主金华正殿,以资淑贤。钦矣。”

    令下,众女哗然。细论这后宫妃品爰效唐制,皇后而下有四妃:贵、淑、德、贤,俗称“夫人”。四夫人下有九嫔:昭、修、充三等,仪、容、媛三级。九嫔之下设婕妤、美人、才人各九名,称二十七世妇。下有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合称八十一御妻。

    这新来的徐氏竟跨越重重嫔妇之位,一击中的落了皇妃的帽子,上无太后施压,间无皇后统御,下无嫔妾争荣,从此踩众人于脚下位主宣华后苑。宫中上下一个个貌若久识般争先恐后地向新来的主子道喜。妙心受宠若惊,欣喜地接受着众人的朝贺。

    “小五,贺喜!”符儿应是这宫中头一个向“花蕊夫人”道喜之人。可联通之语递了半饷,花蕊夫人并无回应,眼见其身边围聚愈来愈多道喜之人,想必是无暇顾及。“妙心姑娘此际甚好!不枉我铺排一番,此后无论前朝之事、后室之情,姐妹们皆可通达。”芊娘已压抑不住心中喜悦,面露笑颜向符儿点头说着。符儿默不作语,勉强笑应着。

    眼见花蕊被层层宫人包裹簇拥,符儿已看不见其笑貌,更谈不上闻其音容。转身寻妙音,却见其引首抬颌以顾盼,颜色笑且暖。

    “四姊姊,小五弗能听我之呼唤,尔可曾与之通联?”符儿求应几许,妙音却仍无动静,不时地于近旁之琵琶伎、筝伎循环往复,握手神侃。

    四下里,唯有妙思独坐一隅摇鼗默念,符儿以为或许可沉心交流,试着递语道:“二姊姊安好?小五平步登顶,离水云神珠近矣!你我姊妹入蜀逾年,每每思想神女,便觉能力有限,使命维艰。如今或现光明,更应姊妹携手,尽早寻得神珠,光耀神山。”话一出口,符儿只觉言辞间已有乌梅仙姑之态,自嘲之。却不想这方妙思亦无语以还,遂黯然而神伤,以为殿内浮华之气太甚,令众人之心皆蒙染尘埃。叹息之余,只好作罢,待等当面询而问之。

    “祀礼以毕,都散了罢!”符姑姑见形势已乱,皆为花蕊夫人是瞻,而夫人亦未言辞,只好顺其自然。众人簇而行入北面之金华芳殿,其余仆婢杂役才各自散开来。

    趁四下无人,符儿快步追上前行之妙音,拉其旁入重光殿背巷。

    “小五升位得有利之势,水云神珠近矣!”符儿欣喜地与妙音分享道。

    “水云神珠!?噢,确是。转瞬已至一年,想当初九妹妹曾入宫中寻过多次,竟连影子也未得见,这四字仿佛于耳畔疏离久矣。”妙音直言感叹道。

    符儿心有所悸,责难道:“姊姊莫不是已将巫女使命抛诸脑后,得尝新鲜矣!”

    妙音冷笑道:“使命?值几何?为训三载,无非是想将你我异化为神山之器,替其搜罗奇珍匡复前朝罢了。且不说盛唐已逝,就连后起之伪唐亦毁,神山之女隔世桃源,怕是痴人说梦。”

    符儿反驳道:“匡复之说尽管渺茫,但为学十年,神山抚育之功厚矣,怎可私下违逆行事,伤神女之情?”

    妙音道:“神山有情可言乎?九儿忘了小七如何溺,三姊如何亡,甚有小六……”说于此,妙音哽咽无语,只因想起亲手将其致死之事,痛苦不已,却转口言道:“若非三姊之死,妙思不至于服毒而自毁。”

    符儿为妙音之语引入沉思,抬头道:“四姊出离之心九儿早有所感,自知多言无济,但我四人皆为‘十婃殒尸水’之虫毒所挟,姊姊能逃往何处去?”

    妙音见符儿脸色凝重,乃真心关切,便故作神秘道:“妹妹还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