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浮生·宣华录-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仙姑可是先去了五姊姊处?”符儿先发制人,试探地问。
“据小五所言,皇帝欲主动将神珠相赠,可有其事?”仙姑双目炯炯,直直地盯着眼前双膝跪地的符儿。
“啊……是!”符儿点点头,“不瞒仙姑,神珠水云现藏于龙跃池底,被蜀人视做太平之基。得五姊姊神通,皇帝愿以之相赠,这便是皆大欢喜了。”符儿告毕,见仙姑也没有示意其起身的意思,自己便却摇摇晃晃地将行站起来。
“谁让你起身了?”仙姑脸色一下子垮塌下来,厉声呵斥着,“阿二和小四呢?”
符儿一听,便知大事不妙。仙姑精于占卜,事事皆逃不出其料想,神山巫女下山前又经“点绛”,实则身中“十婃殒尸水”之蛊,所听之声、所遇之人、所经之途全在仙姑掌控之中,何况阿二与小四擅自卷携神山宝物出离,难怪今日惊扰仙姑大驾了。符儿同情地扫了一眼身旁的白狼,每一次逃离,又每一次被仙姑追捕,这些个场景符儿心里可是记得清楚。
见符儿眼咕噜直转却不言语,知晓这鬼灵精又在揣摩些什么话准备着替人开脱,仙姑淡淡地嘲讽道:“使命荣光,岂可逃亡?”仙姑将目光从符儿脸上移至窗外:“哼,不出半日,必定回返!”
蝴蝶窗棂外,几朵松软白云舒了又卷,去了又来,在头顶上盘旋、辗转、徘徊。符儿就这样一直跪着,先是背了水云神珠上的谶颂,又画了图符,继而告知连日来蜀宫内外诸事。渐渐,天边白云变了红云,眼见着就要隐没了去。
果然,一切皆不出仙姑所料。时至傍晚,宫中相继传来三桩奇事。
先是蜀王孟昶小腹阵痛,呕吐不止。御药堂的各路太医会诊无力,已连夜差人于宫外遍寻西蜀名医。后是辞行两日的段世子摇身一变成了大理国皇帝,却是被人抬回了蜀宫。据传乃是在归国途中身中剧毒,致使四肢僵硬,无力坐卧,命在旦夕,遂立即掉转仪仗,返回蜀地医治。蜀王孟昶忍痛接见,暂且于临近的澄怀殿安置。再是于阗国主李圣天一行刚出罗城不久便忽觉头晕,继而目眩,继而浑身乏力,随行西域医官断言为奇蛊祸乱,领大队人马匆匆返往蜀宫,将半梦半醒的李圣天暂置于良玉殿歇息。
宫中一时谣言四起,皆道是楚巫作怪。花蕊夫人立即接乌梅仙姑入金华内殿,妙思、妙音、花蕊、符儿依巫女之序在仙姑座下跪作一排。
“请仙姑救救夫君!”花蕊领妙思妙音异口同声地央求着。
仙姑开门见山道:“救命可以!此次下山,本就是为救你四人性命而来。”听闻仙姑如此说,四人眉头皆舒展开来,“那要如何救?还请仙姑直言相告!”
“且慢,身为巫女,触犯神山神律,你四人可知罪?”仙姑将面纱揭取,露出半张玉面,肌肤紧致有光,若少女一般,眉清而目秀,唇红而齿白,虽故作严厉,却如玉石般温润,举手投足,典丽庄雅,颇有皇室威严。
“小五知罪,未向仙姑告禀,付身心于孟昶,致使灵隐红落。但夫君承诺将神珠与赠神山,以报神女养育之德,还望仙姑开恩,救我夫君于水火。”花蕊再次央求,口里心里皆不离夫君孟昶,仙姑也是看在眼里,忖度于心。
“小四知罪,为取李圣天信任,擅去灵隐灵通。要杀要剐,听凭仙姑发落,但请高抬贵手,施法相救!”妙音生性倔强,方显直言。仙姑也未见生气,姑且不语,又瞥了一眼旁的阿二,见其神形恍惚,觉出与往昔有大不同。
“阿二知错,一点灵运红竟让思英受难,错之大矣!”值此一言,仙姑更加断定其性之殊异,但不知所由,且暂不做论断,转而质问符儿道:“九儿,那你呢?”
符儿搜罗一阵,思忖着自己除了一次差点儿与荣哥儿私奔,倒是无甚过错,忐忑道:“九儿知,知,知罪,又,又不知罪!”
仙姑提醒道:“你那锁玉绣金铃置于何处去了?”这下子符儿才恍悟过来,想起此前为救刘城墙,曾将宝物相赠与之护身,没料想还是不逃仙姑法眼,嗖嗖两下扯着双耳道:“九儿知错,知错!”
“罢了,雏鸟翅膀长硬便是想要离巢!若是不愿再领巫女之职,违逆其心倒也适得其反。不过,万象皆有因由。你四人既承神山神力,行使巫女使命,便应遵规守矩。如今却在奉命之途逾矩,自是得担其罚重。”
花蕊敏慧,急言之乌梅:“依仙姑所示,我夫君之疾也是因逾矩之责!若如此,还请仙姑责重我一人,免除夫君之痛罢!”
仙姑郑重道:“神律有言:‘巫女托心,其人必祸’,此即理出!”
妙音怒目圆睁,愤愤道:“此律不公,可破矣!”
仙姑笑道:“确是可破,故而许尔等寻珠!破解之法自藏于水云神珠之内!”
“仙姑莫不欺我?只怕是为得神珠之托辞罢了!”妙思久而未语,一语便尖利不饶人。
“九儿,水云之题曰如何?”符儿答仙姑所问:“题曰‘流换’。”
“谶语如何?”符儿择重而言:“东宾归远来,六六齐升仙。”
仙姑侧问阿二,“你可知‘东宾’所指?”阿二答:“仙姑!”“‘六六’为何?”“孟昶、李圣天、思英、小五、小四、我。”
“便是!”仙姑追叙道:“司农贤女乃神山制蛊圣手,‘十婃殒尸水’便是其精心所制,一经沁点,所携名‘熵’之蛊毒便会附着尔等之身。灵通、灵隐、灵运皆为其效,但若是托身于男子,则将其熵蛊移转他身,年逢观音圣诞、成道、出家之日便会蛊毒发作,经年若不治,必身亡。”
“时临二月十九,当是观音圣诞,怪道此间三人感之有异,竟是这般缘由。”符儿一边慨叹,一边窃度:幸之不曾……与害荣哥儿!未及脸上红晕褪尽,遂急忙向仙姑打听:“熵蛊之毒可有解法?”
仙姑道:“有解!借水云流换之功,将熵蛊传托他人即可!只是失蛊之时,神力亦随之流换,承蛊之人神力倍增,而熵蛊之毒亦是倍增,这便看是否有人愿意一力承担!”
花蕊与妙音妙思一致将目光向符儿投去,急得符儿抓耳挠腮,像极了个猴儿,眼珠子一轮,间或问道:“若论救人,九儿倒是无话可说。只是不知姊姊神力去尽,会否耽误其日常?”
仙姑道:“所谓神山神力:武功力、经验力、感悟力、推断力、创造力。得之则登修身之大乘,失之则归性灵之原初,尔等量力而行,好自为之!”
“神力过于沉重,压得我无力喘息,便是不要也罢!”妙思斩钉截铁。妙音接道:“神力之于我,不过是长了双硕大的翅膀,得用多大气力才能与之飞翔?莫不如身轻如燕,奔走四方!”唯独花蕊轻轻拉着符儿的手,言之怯怯:“人道是‘爱至人私’!只怪我贪恋夫君之爱更甚,相请妹妹成全!”
符儿巧笑:“如此说来,姊姊便是不愿再承之神力!方好,传予九儿,既保神力不失,又助我于修身,此间两全,则请仙姑作法!”谁知白狼忽然间蹿于符儿身后,又是拉扯,又是摇头,似乎有阻止符儿独揽神力之意。符儿转过身来,抚摸着白狼肚腹,亲昵道:“白狼放心,九儿自有打算!”
既已达成,一行人便起身前往各处置备,只待明日阴阳交隔之时,启神珠之力行流换之事。
将临观音圣诞,孟昶腹痛益甚,此时听闻花蕊告禀,虽将信将疑,姑且一试。遂令人按神珠大典之礼于龙跃池周遭铺陈,待见神珠流转之功。
是日入夜,云雾遮而风铃震,水起波澜,摇荡着龙船数盏。四围灯火通明,像是给龙池镶上一条金边,而忽明忽暗的池心小岛正如龙眼,散着灵光,聚着精魂。
花蕊与孟昶乘龙船摆位东方,妙思携段思英入主南位,妙音扶李圣天坐西,符儿与仙姑和白狼同驾一叶扁舟居北。四方合围,仙姑领着白狼登上池心岛,立于万岁亭下,待风云变幻之际,仙姑与天通言,与地通语:“天地万物,顺序而成。光电有形,声色有魂;东西有向,男女有别。弃之老者,自有新人。武功当量,世代传承。水云流换,各取所需,各尽所能。神力不灭,熵蛊不死,万物重生!”
风愈骤,云愈聚,乌梅仙姑神力主推,四巫女发力相助,眼见着池中之水渐渐自东向南,自西向北辐合,卷携东西南北四架舟楫向池心汇拢。转眼间,四方之人皆不见踪迹,或潜行于水,经由巷道,吸附神珠之体,触及生辉。
水云流换之时,风云静止,月影乍现,水平如镜,灯火点点,好一派春江月夜,渔舟唱晚。
神珠叱咤,放射万道蓝光,旋如符图,搅龙池之水自东向北,自西向南辐散。亭柱倒,土石崩,八角亭盖轰然坠落,将神珠笼罩于池底,覆其光,敛其能。
云开雾散,月影流连,星宿归位,流换乃成。
段思英清醒地探着昏迷不醒的妙思,从南里来,回南里去……
李圣天有力地抱起困软无力的妙音,自西方来,还西域去……
复归康健的孟昶皇帝亲自将虚汗淋漓的花蕊夫人送归金华殿内歇息……
符儿划着小船,与仙姑和白狼一道借着月影,依旧在龙池里漂漂荡荡……
木鱼子曰:
旗帜
在战火中高扬
不乞不怜
不卑不亢
把足迹
深深扎进泥土
让头颅
迎着风的来向
倒下罢
以爱之名
或可原谅
以自由之名
潇洒荣光
酣睡罢
只是一面旗
拿甚么抵挡
用甚么担当
家国兴亡
是战马的牵挂
高贵的独行者
注定孤单
注定忧伤
你不言
不代表你不想
你有想
帽沿的麦穗
胸前的勋章
你微笑着向我回应
接过这一棒
你也可能躺下
可我终究忘了
你是一面崭新的
旗帜
在战火中高扬
不乞不怜
不卑不亢
………………………………
第五十六章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浮生・宣华录最新章节!
喜相送钓鱼走马乐游园斗鸡射鸭
二月十九,观世音圣诞。会同殿结彩,礼送友盟。
精神焕发的李圣天袭一身红装,顶一盘象牙白头饰,隆重而有异域之风。伴手一位绿衣美娇娘,脚蹬白靴,眸子放光。“尉迟僧乌波携夫人尉迟妙音特来向蜀王辞谢!愿国运昌隆,诸事亨通!”
孟昶去疾大喜,追赠友邦金银万两、珠玉万斛、粮草万石、布帛万匹。尉迟妙音欣喜若狂,于大殿之上翻检出一箱彩帛:“这是甚么锦,如此美艳?”
李圣天称赞道:“巧夺天工,蜀锦佳绣!”
妙音又打开一箱珠宝:“这是甚么石,如此光鲜?”
李圣天笑道:“蜀山至宝,淡水猫眼!”
妙音手握一叠彩纸:“甚么纸,呈五色?”
“薛涛彩笺呈五色!”
“甚么果,比蜜甜?”
“益州龙眼比蜜甜!”朝堂大笑,称叹于阗夫人性情异禀,乃有福之人。孟蜀朝臣一路欢言,目送西域白马骑兵浩荡远行。
花朝节当晚,大理国横遭国变,段氏太祖思平中道崩落,身为世子的段思英理所当然继承皇位,遂匆匆回返滇中,欲平息贵胄之争。岂料熵蛊一事哗乱,索性有惊无险。是日,段氏携妻正式辞别蜀王。承孟昶盛情,段式新主一行担抬蜀国香料、黄金与绸缎往返大理。一路上,段式妙思形神凝滞,并无一语。只在出宫门时,自语了一句:“本也无门,何谓出门?”又于羊马城外回首一言:“这城究竟是幻的!心无城府,自是有诚。”
花蕊将神山宝物珐琅彩花簪、仁风翠步摇与累丝嵌宝梳托予符儿。符儿亦将阿二留下的穿云沁风针,小四交还的殷红美云兜、赤舀金银扇、合手阴阳镜及红蓝双面鼓一一清点,奉还乌梅仙姑。孟昶为表情重,将仙姑与白狼暂且安置青城山麓白云道观,待行大典,将神珠赐还神山,方可离行。
神珠将神力流换后,花蕊夫人并无情性之变,容颜美艳绝伦,亦且光彩照人。唯独有一出,便是夫人不再作诗了。
这日光阴尚好,宣华苑如往常般热闹。花蕊夫人入早便已簪花弄裳,与数百嫔妃女官,宫娃仆监一道绕着龙跃池游园赏春,钓鱼玩耍。可惜前朝诸事缠身,孟昶帝尚不得与之同欢,朱批之际,竟也停笔慨叹,唏嘘不已。
好在佳诗传讯,偶解相思。自符氏宫娃晋位总管尚宫,君前唾盂一职便由耿氏宫娃代任,而向来机敏的辛宫娃仍旧持任香球侍主,伴随孟昶左右。一连三日,每逢膳后歇息片刻,宣华苑总是托人传来明黄彩笺。
一首诗云:“慢揎红袖指纤纤,学钓池鱼傍水边。忍冷不禁还自去,钓竿常被别人牵。”
孟昶探罢,一阵会心,饮浓茶执朱笔续批。
隔日诗云:“傍池居住有渔家,收网摇船到浅沙。预进活鱼供日料,满筐跳跃白银花。”
孟昶读诗自语:“龙池何时引渔家?”辛氏香君笑言道:“夫人有劳符尚宫,自那江船之上遴选渔家女娃,入住龙池水畔,就近教宫人钓鱼网虾。日下三餐,皆由夫人亲自捕捞,鱼鲜肉活,供养君之盛宴。”孟昶闻之欢喜,直呼“野趣”。又日一诗,由辛宫娃伴香吐纳:“池心小样钓鱼船,入玩偏宜向晚天。挂得彩帆教便放,急风吹过水门前。”孟昶未着一字,只教耿宫娃磨墨,辛宫娃亲自誊抄。
转眼已至寒食清明,宫中之人本就好这一手斗鸡射鸭,时逢佳节,七日有假,禁烟举火,大略闲暇,斗鸡射鸭之风则益甚。
掖庭以北乃中正殿,中正以北为延昌殿,两殿之间露斜阳。架木为楼,张彩作棚,其间便是斗鸡场。廖公公与祖尚宫登北楼,与南楼的多公公与邵公公来了一场“生死较量”。
“押注红罗被十床!”这方祖尚宫话音将落,多公公联合四五位小太监抛注“赏银二十两”。场上雄鸡善斗,铁爪利齿,两相对战如雄兵,声势威威,毛羽满地。双楼之上,敲锣打鼓,扯嗓助威,各自为阵,可谓惊天动地,满场狂欢。祖尚宫输了一局倒也不恼,拉开廖公公紧捂的裤带,大声向南楼示威:“再押皇上御赐裤腰带一条!”随即令人从银镶鸡笼里捧出一只金毛鸡,北楼呼声愈发高涨起来。
龙跃池南有怡神亭,亭畔一廊,形似长岛,临水而建。想那水云流换之日后,龙跃池心已然无岛可登,宫娃仕女便游转至此,放养白鸭,以藤圈投套为乐。皇帝孟昶巡游后苑,无意间被小宫娃们爽朗的笑声吸引,摒弃左右,独自前来。见着朝服未脱的皇帝亲临,小宫娃们争相献艺,藤圈漫飞。与之同时,水中白鸭亦如听懂人语般渐近围聚起来,供人取乐。“套圈有何意思?拿桃木弓箭来!”皇帝一语,从旁太监个个如蜂拥般窜动。
搭上弓,试了试弦,扣箭的拳头掠过孟昶白皙的面。长箭轻飘飘地跃了过去,一头栽进水里,剩下个箭尾在偶起波澜的水面上下浮动,一半张狂,一半羞怯。
“皇上这是在教导奴婢万不可轻力轻心!”掖庭掌灯的吉宫娃看准时机,侧身挤进孟昶身后,又一个健步绕至皇帝跟前,娇滴滴地道:“恳请皇上教授奴婢驭箭罢!”孟昶一瞥,见这小宫娃楚楚可怜之态,姑且相应,一手持弓,一手握住宫娃小手助其扣弦。弓箭尚未拉开,吉宫娃已是吓得退了小半步,整个背臂当好投进孟昶怀里。
“咿……呀!”伴着一声惊呼,那箭头直勾勾地插入池间一只白鸭颤动的颈部。“射中了!皇上射中了!”水廊顿时热闹起来。可不知怎的,吉宫娃也随之掉进了水里,如同那只被射中的白鸭,拼命地在水中扑腾。
宫人们玩闹得厉害,孟昶见之也舒心起来,渐渐将朝中棘手之事暂且抛诸脑后,一心只想着快快见着可人的小花蕊,不知这回子又有甚么新鲜玩意儿可一共把玩。
穿过怡神亭,往南数十步便临会真殿。殿阁威严,起架高耸,穹顶若通天。正殿高堂设龙凤椅,五级台阶之殿下,金丝帷幔与双绣屏风隔置成四方域,寻角摆桌椅,对角张罗三面镌花明镜,可满照帐中人。镜前左立一红毛高鼻白袍画师,对镜写影,像是要连同自己也一并画入影像中;右坐一高髻束腰朝服尚宫,摹景写真,其仔细之态,恍惚怕漏掉半刻繁华似的。
“卢!卢!卢!……嗳……唷!”帐中呼卢声一浪高过一浪。宫娃掀帘,孟昶乃入,只见花蕊夫人主持樗蒲,伙之三五嫔妃戏搏五木。“皇上怎么这会子才来,害得臣妾尽拿‘退六’!”花蕊夫人半开玩笑,一把将孟昶拽进樗木堆里来。
宣华苑上下皆知,皇帝孟昶虽则年少,却是个搏戏老手。此前迫于前朝危急,便是将五木掷具搁置许久。当逢寒食,禁烟罢火,而蒲戏正盛,孟昶心头按捺不住的欲火之苗趁机复燃,身手大显。且看其快挽双袖,掸土起势,屈腿捧杯,动摇骰箸,五律一晃,十拍一出,三黑两雉,贵采之相!
“雉!雉!雉!……恭喜皇上,斩得旗开!头筹勇胜,搏冠雉采!”妃嫔贺喜,皇帝得意更甚。左右画师捕影,将胜喜之悦即刻于宣帛。右一画微须而红脸,光彩交缠,头筹之态,眉眼之姿,尽展浮图,端端地真切。左一画香灰底色,三块玄影拖着两叶颀长,黑的更黑,亮的更亮。摹影写意,旁的人看来,究竟看不出个人形。花蕊夫人却很是赞赏,称此间所画正是宣华图样,会真图景。
“再来,再来!臣妾倒是不信了,为何好运气都只眷顾了皇上?”花蕊俏皮地将孟昶推开,亲自晃动着玄色犀牛角杯,白肌红甲在其映衬下愈发晶莹。
“三白一雉,花蕊夫人可要好生恳求皇上多传授些运气,再得一雉便是‘白采’,可喜可贺!”充容娘娘话未道尽,周遭已起一阵轻叹:“嗳,谁知却是个‘犊’,白白坏了一局!”花蕊夫人又得一出杂采,任性地将樗蒲戏法弃置一旁,于另一角攒起一幕投壶戏来。
双耳陶壶屹立在菱花斜织丝毯铺就的方域当中,孟昶持八只龙纹箭矢,以毯沿为界,连投三只,眼见端首已掷入壶内,却兀地跳出,均未进也。花蕊夫人看在眼里,紧着教人捧来半碗小豆,粒粒滚入投壶中,此后再掷,便不易出也。一局下来,壶上挂了三箭,一箭贯耳,两箭连中,算是开了个好头。
花蕊夫人投壶,甚是专注,眉眼半睁半闭,投指前伸后缩,试探了半日,竟一箭也未中,索性脱却绣花小鞋,赤脚踩上丝毯,身体随着箭支逐渐靠近投壶。直到最末的一箭,已是将行贴近壶身,直直地将箭矢插入贯耳,而后欢呼雀跃,咯咯笑个不停。
“姐姐快将鞋袜穿戴起来罢,如此任性,恐有失礼之嫌!”修媛娘娘有意提醒,却为孟昶小之:“修媛言之重矣!游戏耳,乐之则善。”修媛闻之圣谕,当是不可辩驳,遂拾箭备投,姑且游戏之。数箭过去,亦无所得。不晓得是斗气还是别的,修媛娘娘竟也效起花蕊夫人席地而坐,就地脱靴,舒展双脚,捏袜而行。孟昶见其举动失雅,恐引故意之嫌,方斥之“陋习”。修媛不服,赤脖争辩了一句:“游戏耳!为何花蕊夫人可赤脚,臣妾便不能?”
见孟昶嗤鼻不语,花蕊夫人一手拉着修媛娘娘,一手扶着孟昶君:“姐姐脱得,妹妹亦可脱得,皇上跟妹妹玩笑哩!”修媛年方十四,又是朝中鹿太保嫡外孙女,与孟昶帝青梅竹马,自小一同长大,可是骄纵得很。后来宫里多了个得理不饶人的南姬,这才算是治住了修媛的娇气。南姬出事,修媛复又得意起来。时,充容娘娘赶紧过来圆场:“修媛妹妹莫急,看姐姐投来,给你讨个公道!”果然,充容武行出身,投壶那叫一个准,八箭掠过,一只也不出离,稳稳当当地插进壶口,夺了个大满贯。
花蕊夫人拍手叫好,连连称叹:“赢了赢了,快向皇上讨赏去!”充容带着悦色,领着尚在赌气的修媛一道往皇上跟前请赏。孟昶倒也大方,赐了一对儿冷翠碧玉镯子,充容娘娘将其一分为二,另一只戴在了修媛腕子上。修媛也真是个孩儿脸,轻轻一哄便又和乐起来。
接下,孟昶自己再投一局,壶里挂了六箭,也是不错的成绩。又叫左右宫娃来投耍,持香球的辛宫娃单腿落地,俯身抬足,做了个马踏飞燕之形,七箭齐入,可谓称奇。可惜最后一箭用力过猛,弹射出壶,落至丝毯界外。
一直躲于墙角的耿宫娃缓缓地放下唾盂,蹲身去捡那掉落的箭矢。兴致一起,竟背身投壶,箭矢拨开重重阻挠,不偏不倚,直插壶心,惊得帐内众人一时间全没了言语。
“输了输了,前边儿投的都输了,高人竟是这羞怯的宫娃子!”花蕊夫人愈发兴奋,像是捡了个宝,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