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浮生·宣华录-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ㄒ樽匀皇鞘衷尥惚炙穆罚群蠼贸侵小
九儿简练地挽起及腰长发,卷起麻衣袖口,裹上布条绑腿,左右各贴上一缕俏皮的小胡子,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市井小泼皮模样,还故意学人家腿脚一颠一颠,两手一抖一抖地往前走,三步两步便淹没于闹市街头中。
阿二身着寻常家妇人的襦裙,却忘将其满头雕龙琢凤的珠花摘下,迈着琐细的步子小心翼翼地穿过城门洞。
路过一家食府时,被门口拉客的小二生拉硬拽地“请”进了大堂,一口一个“官家小姐”地伺候着。阿二连忙解释道:“我不是什么‘小姐’,叫我‘小二’便好。”
待其坐下,店小二捂嘴偷笑着上前问道:“这位二小姐,想吃点儿什么?”阿二也不想露怯,便正言道:“有什么好吃的?”
店小二便像背天书似的绘声绘色起来:“客官既来巴食府,听我王二传菜谱:水煮鱼、陈皮兔、蚂蚁搬家来上树,樟茶鸭子满天飞、手撕牛肉闲不住;辣子鸡、香猪蹄、青椒微糊扮虎皮,麻婆豆腐嫩如水、干煸豆角爽又脆;毛血旺、爆肥肠、腊肉回锅实在香,椒盐排骨尝过后、再上酸菜粉丝汤。”
这方刚唱罢,门外街边的小摊主李二朝着偌大的食府扯着嗓子高喊起来:“走一走,看一看,名字好听的不下饭;来一来,蹿一蹿,吃点小吃(那个)最划算。”喊罢掸了掸衣上的粉面,拍了拍手,继续吆喝道:“肥肠粉,担担面,伤心凉粉鹅肠串……”
一旁的冯二也接唱到:“蛋烘糕、三大炮、叶儿粑粑吃到饱……”
吆喝声此起彼伏,乍满了整条长顺街,有什么:“三合泥,老凉糕,红油抄手味道好……”还有什么:“钵钵鸡,串串香,冷热都来尝一尝……”
阿二一时被街边小吃摊前摆放的各式诱人小食馋到,正想起身往外走,却被店小二止住道:“我们这儿可是全成都最讲究的馆子,上的都是大菜,路边的小摊小食怎么能比?况且您都来着了,哪有不尝之理?”
阿二楞了半晌,没个言语,也没个是走是留。王小二便伺机问道:“您是一个人还是有同路人?”阿二不知情地回答着:“一起来的还有三个姐妹。”王二高兴道:“喔……四个人!那就多点几个菜,您看先来个樟茶鸭子可好?”阿二答:“可好!”小二又问:“灯影牛肉和卤香猪蹄也可以各来一个?”阿二道:“来一个!”
王二乐开了花,继续一一绍介,阿二也是来者不拒。不出半炷香时间,四方桌上便摆满了各式盆钵,最后上的几道小菜只能重叠于碗盏之上。
阿二将每道菜品都尝了个遍,一顿饭饱后恁是轻掩口鼻打了个微嗝,随即便准备跨门而去。王二用身体挡住阿二,问道:“二小姐可曾吃好?”阿二答:“吃好!”
“那就给银子吧,一共是三两二钱,给足三两便可!”王二眼角耷拉着笑道。“银子我身上倒是没有,但我现在有事要先走。”阿二说着便绕过王二往门边靠近。
王小二恍惚明白了什么,使劲儿朝着里屋使眼色,忽地从四围蹿出六个青衣打手将阿二团团围住,其中一个上前来便要摘阿二头上的玉簪子。阿二吓得抬手一挡,竟将此青衣人掀出门去,簪子也随之飞出去砸了个粉碎。其余五个便一哄而上,急得阿二抡起胳膊一阵乱挥,将那五个打手全身上下但凡有硬物之处击了个遍,一时间,地上满是烂牙破甲和碎玉,徒留五个软绵绵的肉身。
躲在一旁本想看热闹的王二见势不妙,大呼大叫道:“有人赖账还打人,赶快去报官……”阿二这才想起九儿先前嘱咐过要低调行事,千万别惹上官府,听闻如此说,一时间便手足无措,张开双臂拦住扶墙往外逃走的青衣人道:“只要你们不报官,让我做什么都行!”此时,店里的掌柜从里屋不紧不慢地应声出来,简单询问情况后摩挲着手掌道:“不报官也可以,给我带到七宝楼去,我就不信换不回几两银子。”
王二正欲领了吩咐带人出将去,掌柜的阻拦道:“慢……还是我领着去妥当些!”说罢便理了理新换的锦衣亲自押送这位二小姐前至隔着两条长街的七宝楼下。
阿二抬眼望去,竟有似曾相识之感,概因此楼北面临街而三面环水,颇有“云水榭”之韵致,但较之“报恩塔”又多了些层次,既如“衔云馆”楼体通红,又若“孤芳亭”八角坠灯笼,五楼以下修栏围砌像极了“凭栏阁”,但要真真论其气质则非“游仙窟”能及之。
掌柜出马这点小事自然办得十分顺畅,经过三两句交谈,通过早已熟稔的红蔷婢女引荐,一行人便穿过大堂进得楼底最深处,顺着凌空旋转的杉木楼梯拾级而上。每至一层,阿二皆拍着镂雕各式孔雀的红木栏杆顿足不前,一边被眼前之奇人奇景所吸引,一边又被掌柜的推背而行,好生不快,终得见高居楼顶之奇女子,这才稍解怨气。
此女即名满蜀川之七宝楼主芊娘。
初见芊娘,阿二便失了神。只见一袭宝蓝色拖地长羽披风呈燕尾般慵懒地躺在雪白的山羊细绒地毯上,另一头系在高危细腻的脖颈间,衬着繁复有致的绳编乌发,映着斜插别致的珐琅簪花,仅从背影看去便觉雍容典雅、超凡不俗。随之一仰头,一合颔,一摆手,右手兰指轻捻的唐彩陶杯方才搁置桌上,漾出点点清水痕迹,将琉璃圆桌点染得玲珑通透,折射出七彩虹光。
芊娘用锦绣丝帕揩拭嘴角,转过头来道:“唷,二掌柜难得来我这七宝楼,想必又得了什么好货色,还不赶快绍介了来?”
掌柜的应声答笑,眉眼下弯成了个倒扣的碗,一只眼死盯着芊娘脂粉围聚下两瓣香艳欲滴的水晶厚唇,另一只眼投射在芊娘正前方薄纱遮蔽下若隐若现的丰盈蒲团上,恨不得再长一只眼将芊娘的身体看穿,直至触及到胸中的桃花与口中的红莲。
见掌柜的只言笑而非所答,便遣了婢女红蔷打发给五两银钱,推将出阁,倒走下楼去。
此番七层阁楼上愈发清静,芊娘便打量起眼前这具呆若木鸡的新秀来。
芊娘先是拨开阿二面前略散的长发,用指尖抬其下巴左右鉴赏,自言自语道:“肤色尚佳、容貌姣好,是个美人胚子,五两银子是值了。”而后便问阿二道:“小姑娘芳名如何?”阿二言:“芳名未有。”
芊娘续问道:“芳龄如何?”阿二言:“芳龄未知。”
芊娘嗔笑道:“好有趣的孩子!既然你无名无姓,此后跟着姐姐便是有了着落,姑且赐尔名姓可乐意?”
阿二寂然凝虑,悄焉动容,一翻神游后竟笑颜道:“自然愿意,这于我很重要!”
芊娘固不知神山巫女“自唤名姓者出”之掌故,遂喜此女终不至于呆傻,只思虑尔,便道:“小姑娘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言语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因思理之致,可名曰‘神思’,又因思理为妙,便唤‘妙思’罢!”
“妙思?思妙!好,果真好!妙思谢过姐姐。”
听闻自己方才调教的小姑娘转眼间表露出通情之态,芊娘更觉欣喜,吩咐婢女红梅道:“将姑娘带至二仙台后,与妙心、妙音同习技艺。”
妙思遂跟将下楼去,行至二层楼台,喜闻熟识之曲调,掀帘而视,先是一怔,继而恸哭,复又笑出声来。
木鱼子曰:
万户蜀都逢泰世,千里四川任逍遥:
一川烟雨,氤氲二十四桥;
一川粮草,富绰三十六道;
一川茶马,驻足四十八寮;
一川骚客,浪迹七十二窑。
………………………………
第十四章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浮生・宣华录最新章节!
美人如花隔云端兄弟同袍齐赴难
原来,阿二凑近一看,竟然是自家姊妹,小四在吹箫,小五正抚琴。三人相见分外亲切,也倍感惊奇。
未等阿二开口,小五便抢先问道:“你这呆丫头,怎的也跟来了?”
阿二一怔,心里想着:小五入世确乎比我强一百倍,进得此城才半天功夫,说话口气竟变得与这蜀地女子分毫不差,遂将所遇之事连同所尝之食一一道来,笑得小五趴在桌上捶打。
小四走过来止住小五道:“亏得你笑他人,怎么不说说你自己的可恶事?”
阿二听此言,正想问问聪慧如二位妹妹者如何也来得此地,便催问着:“还不紧快掏出话来!”
小四见小五止不住笑意,便替其向阿二解释道:“五妹妹比我先进得蜀都,直直地就奔着人多声繁的琴台路去,见着路边儿好多人都围住一个茶园子,等着看那露台上的长须老人变花脸,五儿就使劲儿往台子跟前凑。人家在台上变一张脸,她就在台子底下变一套披风,人家在台上吐火,她就在台下学着满嘴乱喷,火苗子一出哇,身边的人赶紧退出去好几步,都围着她成了一个圈。后来,台上的人唱得热闹,她在台下舞得热闹,看热闹的人都不看台上的热闹,反倒来看她了。”
小五不好意思地开脱道:“确乎是台上的戏唱得太难听了,咿咿呀呀的,还是那种怪调调。我只不过是和着一旁有意思的节拍兴起而舞罢了,哪个晓得那些人竟然会来看我呢?再者,要不是四姐姐站出来吹奏相伴,我如何能从台下舞到台上去?”
小五说罢又朝着小四补了句:“都怪你!”
小四反驳道:“怪我,还是谢我吧?再后来才是你弹琴,我吹箫,终究引得这远近闻名的七宝楼主亲自邀请,得进此楼玩赏各式丝竹,不然,恐如今尚且飘落街头,又或如二姐姐一般被他人笑话。”刚出此言,小四便知错了嘴,连忙朝着阿二赔不是。
阿二到也大气,岔开话题道:“不打紧,楼主姐姐替我取了名姓呢,‘妙思’即是。”小五笑道:“我也有名儿,大的叫‘丽辞’,小号‘妙心’,亦是芊娘所取。”小四接着亦自报名号:“芊娘夸我音声大通,遂取名‘知音’,可唤‘妙音’。”
“妙思、妙心、妙音,妙妙妙,莫不是我们都成了这七宝楼的小花猫?”阿二难得说笑,一说便使得姐妹三人争相学着小猫的样子,吵闹得不行。
正欢腾着,芊娘已处理完手中紧要事来至二楼台幕后,特地探望初来乍到的三位妹妹,见如此和乐,便命人取来三件风格一致但色彩有异之锦里轻纱薄衫衣,教三人回避更换之。
妙思阿二第一个从屏风后走出,不好意思道:“这衫衫好是好,似乎少了些衣料。”说罢,便用双手提了提红粉锦缎齐胸连体内衬,不料下摆竟露出膝盖以上雪白白的两支玉柱,羞得她复又扯了回去小心遮掩。
芊娘凑近跟前,仔细地为其整理到合适的位置,笑言道:“衣衫蔽体,多一分则累赘,少一分则俗媚,‘刚刚好’最妙。”
正说着,只见妙音小四身披翠色薄衫飘摇而出,寸步莲体间散发着一缕幽幽仙气。
芊娘侧过身,点头赞曰:“妹妹乃世外仙姝,真将这薄薄轻纱发挥到了极致!”
妙音不解道:“这薄纱薄得似乎只剩呼吸,究竟有何功用?”
芊娘盈盈握其素手,轻轻抬起纱袖,缓缓解语道:“纱质轻薄,人至情薄。女子通透,覆之则神秘,去之则**。情爱虽奢,情趣尚可,红尘游刃,若浴水青莲,远观则止,不可亵玩。‘脉脉含情’为立身之道,‘薄薄轻纱’透处事之妙。”妙音闻此,慨叹服膺。
随着左右婢女一阵惊呼,妙心小五终得示于人。
一袭鹅黄行至芊娘跟前,久久未及落话,七宝楼里难得真清静。半晌,芊娘满含热泪喃喃自语道:“是你,就是你!”遂迫不及待地辗转着细赏这位千古佳人。
芊娘阅人无数,每次亲手打扮出一位美人便要试其体温,探其冷暖,此番虽暖手竟不敢轻沾,怕化了这银雪肌肤,虽玉臂却莫敢轻揽,怕折了这纤纤细腰,只是围将着啧啧赞叹,口里心里皆感激着上天赐予这如花美人。
芊娘回过神来,邀着三位妹妹一起去逛楼子,言辞间充满着欣喜:“我芊娘从来不问出生来历,既然缘聚于此,这里便是你们的新家,且跟随我来。”说着便领着三人掀帘而出,踏上正中之楼台。
芊娘绍介道:“妹妹且看,楼下即是‘一品堂’,乃云聚宾客之所,既可饮食又可饮酒,故来人最多。”
三人顺声望去,只见楼下之人多为须眉男子,气质混杂,相近者皆围聚一桌,身旁时或伴有薄衫女子斟酒调笑,气氛融洽。所立之二楼歌台有十余阶云梯直通而下,若遇良辰佳节想必是台上丝竹尽展,歌舞翩跹,台下美酒相配,佳人相伴,快活似神仙。
正观望着,台下有人发现台上立着几多生面孔,轰然起立,呼喊道:“新来的姑娘好生漂亮,芊娘怎的不给大家引荐?”
“就是,就是,快快下楼让爷好好瞧瞧!”
“不得了,真是仙女下凡啊!”
此时,楼下诸位沸腾不止,甚至有人拎着酒壶便要蹿上楼来,吓得姊妹三人赶紧躲到芊娘身后。
芊娘止住众人道:“大家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七宝楼的规矩,凡是新来的姑娘,还不得寻着吉日做完‘花斋’才有正式挂牌的道理,今日只需认真了喝酒,改日大庆还望诸位带上银子多多捧场才是个好!”说完,便领着三人上得三楼“三雀馆”去。
此间竹牌碰撞之声日甚,隔间亦有闲人五六围聚饮茶谈天者,芊娘招手过来一侍身女子:“此女茗月,擅茶艺,此后当教授于尔。”又唤来四方桌上另一女子:“这是莹月,牌技为七宝楼一绝,往后可多向其讨教。”三姊妹一一见礼,又随芊娘往楼上行。
四楼有“四宝斋”,壁上挂名家书画,桌台卧笔墨纸砚,其间多锦衣束冠之翩翩公子,鲜有布衣庶族之人。五楼命“五合厢”,以盆浴和熏香著闻。六楼为禅房,取自佛家“色、声、香、味、触、法”之说而号“六尘房”。七楼设“七星阁”,为女子之闺房,外人不得擅自闯入。
观毕,芊娘安排三人于七星阁暂住,又遣婢女红莲伺候左右,遂带着笑意离去。
此前,三人皆被七宝楼琳琅之人事迷了眼,此时方歇,才想起尚在外不知行踪的九儿来。直至睡前打发红莲离去后才凝神屏息,轻捏耳后,灵通之红渐渐有了回应,感知到九儿正处于危难之中。
“九儿,醒一醒!”随着姊姊三人的轻声呼喊,九儿微微张开稀松之眼,遂觉全身酸痛不得动弹。此时,九儿被捆在一间潮湿黑暗的小屋子里,四围并无一人喘息,却惊现两只小白鼠啃噬着自己的指甲,吓得九儿大叫一声奋力驱赶。
“九儿,你在何处?怎的被扔在如此阴森恐怖之地?”小五着急地问道。
此时,九儿渐渐清醒,向姊妹们回忆起今遭的际遇来:
“进得城后,我便一路打听,直奔蜀都皇城。见出入之地重兵把守,便于宫墙外伺机徘徊。
傍晚时分,人迹渐罕,一英武少年自身后轻拍我肩,搭讪道:‘我观乎小兄弟在此试探良久,莫不是有什么想法?’我辩解道:‘有甚想法?散步至此,崴脚罢了。’
那少年直率道:‘大丈夫敢做敢当,我早就想进去看看,小兄弟有无胆量一同涉险?’
听其如此坦荡,便直言相问:‘兄台有何妙计?’那少年笑道:‘无甚妙计,只管做了便罢。’说话间竟伸手护在我的腰间,猛得一用力,便携我至宫墙上头,轻点砖瓦,旋落而下,紧着藏身于花草山石后。
少年悄声询我名姓,我只道姓符,排行老九。我亦问其名号,言之姓赵,亦行九,遂觉亲近。此后,我俩便分头行动,自寻目标而去。
宫内殿阁芜杂,因不得走中正之路,只好四处躲避,摸索前行。好不容易寻着集藏珍宝之殿阁,进去打探,遍寻水云神珠无迹。
是时,门外响起稀疏打斗之声,舔窗而窥,原是赵九兄台露了痕迹。
我欲相救,又不便正面出手,遂于阁殿内打翻珍器,引那官兵进入。
赵九兄趁机脱身,我亦遁形回撤,无意中碰触殿阁内护守珍宝之机关,熏烟四起,天网围聚,顿时晕眩,不辩东西。醒来后便至这暗湿牢笼,所幸并无大碍。”
小五听闻至此,长舒一口气,嗔言道:“都怪那个什么赵九,鲁莽行事,差点害我妹妹性命!”小四急言道:“九儿稍息,姐姐们此刻便来营救。”阿二止住小四道:“四妹莫要乱了方寸,九儿属猫,命大着哩,只要她还清醒,自能全身而退。”
正议论着,九儿已用神力挣脱捆绑,又使元符尚木枝缩小,顺势插进锁孔,轻轻一拨,牢门便乖乖地为其打开。及至安全出了地牢,为避巡回之官兵,闪退于一匹石马后,忽地被一只黑手蒙住了嘴,只听言:“不要出声,跟我来。”仰头一看,竟是赵九,两人相视会意,便一前一后逃将出宫。
行在路上,赵九慨叹道:“符兄弟身形佼小,容貌俊俏,想不到竟是有勇有谋之豪杰,赵九佩服!”符儿回赞道:“赵兄台为人坦荡,甚有担当,牢外守候,符九感激。”
赵九继问:“方才某正与官兵纠缠,忽闻得殿内有人擅闯,可是兄弟?”
符儿答道:“正是。”
赵九又问:“大牢甚严,兄弟如何得出?”
符儿扯了个幺蛾子,轻描淡写道:“先前在殿里盗得金钗,用其挑拨,是以得出。”
赵九欣喜言:“得遇兄弟,乃赵某之幸,结义同袍,不知意下如何?”
符儿因其女儿身,不便同袍,便巧言道:“弟弟出生微贱,恐难与哥哥比肩,况行事匆忙,并无见证,来日有幸,再与哥哥结义可好?”
赵九道:“丈夫行事果决,何必拘泥?不过符弟此言亦有道理,做事总得有个规矩,有人见证结义方好!”
说罢,便拉符儿行至西城门一开阔处,口哨唤得诸多褴褛老少。
来人渐渐围聚,赵九朝着老少言:“天在头顶,地在脚下,今我赵九,愿与符家兄弟义结同袍,同娶同食,同生同死。”
符儿见众人眼角期盼,不忍逆了气氛,心里做了个鬼脸,面子上却也顺言道:“诸位见证,今我符九,愿与赵家兄长契若金兰,福泽同享,受难同当。”
此言落下,老少皆上前围聚,贺言道:“从今往后,又多一位侠士怜恤我们贫弱孤苦了。”
符儿有些恍惚,生硬地“呵呵”了两声。
赵九将从宫中盗得之金银珠玉平分一半,放至符儿双手,示意分发给老弱贫病之人。符儿方才体悟赵九冒死前去宫中之意,遂在心底认同起眼前这位结义大哥来。
此时,黑夜笼罩,众人散去,赵九探问道:“义弟此番可有去处?”符儿怀中尚存金银,打尖住店本可了事,但与兄同行怕露了身份,遂佯装叹气道:“本欲投奔亲朋,尚未得寻,暂无去处。”赵九又道:“既如此,义弟且随我同住,秉烛夜谈,岂不快哉?”说着,便领符儿行至城西南一偏僻陋室。
此间小屋仅一进一出,一床而已,赵九邀符儿同床,符儿面露难色,低声言道:“弟虽行九,但家中仅存一人,孤独惯了,怕是不便与哥哥同席。”
赵九坦荡,安置义弟于床,另扯一席铺将于地,自躺而下,翘腿言笑:“弟弟怕是在家娇养惯了,此番出来尚得多加历练。”符儿听此言之关切便也不再推脱,索性拉出两张方被,一张为义兄铺盖,一张自裹其身,和衣而睡。
赵九性直情盛,原本欲拉着符儿共论世事,怎奈此前闯宫之事劳心劳力,这番刚一躺下却已微鼾入眠,符儿方才启用灵通之红与七宝楼三人联系。
小符告小五、小四及阿二:“多谢姐姐们挂念,得蒙义兄搭救,九儿已脱离险境,但不知三位姐姐可得安歇?”
小五便将白天所遇之人与所见之景娓娓道来。
九儿将疑道:“芊娘可信否?”阿二言:“论颜面,谦恭中显良善。”小四言:“论音声,爽朗中蕴不凡。”小五言:“论处事,玲珑中耀光辉。”
九儿问:“论为人,则如何?”
小五道:“于众姐妹皆因循善诱,宽仁友爱,不询出生,不问缘由,不缚身心,不限去留,独于我,似有非留不可之意,非同寻常之情,却不知从何说起。”
九儿道:“方今初来蜀地,道路不通,人事不熟,万不可轻信,小心处之才好。姐姐们姑且暂留于此,熟络人情,伺机行事。”
四人心意相通,纵然前路千沟万壑,亦可长驱直入,只争朝夕尔!
木鱼子歌曰:
我们相知,怎能相忘,共舞神山之上,我们相伴,心手相牵,同游蜀地之间。
合上上上,工尺上尺,工上上工六五,五六工工,上尺上尺,工上四四合上。
凝聚力量,不负众望,同心共向远方,不管此留,或是离散,友谊地久天长。
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