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大官人-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学子纷纷将视线投向了明学斋所在的位置来……
范铭乍一听之下也被下了个愣神,随即有反应了过来,明学斋貌似只有他一个姓范的,难不成是叫自己?
左右望了望,发现众人的眼光都齐齐的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不由暗自纳闷了起来,这沈文伦是什么时候认识自己的,一直以来都刻意保持低调,看来这沈文伦是把自己和王胖子当成一丘之貉了,想要乘势一并解决了?
这可真是无妄之灾啊,宁惹君子不惹疯子,这沈文伦明显就是个疯子,而且是个有文化的疯子!
正在犹豫要不要装傻之际,那王稼轩却起哄的叫了起来,“范兄,人家可是点名邀战,你可不能堕了明学斋的志气啊!”
这王稼轩张狂的嘲讽让明学斋的学子脸上有些挂不住,但却又不能说什么,只能是恨恨的咬着牙,同时望向范铭的目光中更是多了一份期望。
跟在身旁的陈如实同冯山两人也不由的鼓噪了起来,“老范,这可是他指名邀战的,也算是给了咱明学斋一个竞争的名额,就算是辩不过他也不能让他好看,说不定还能赢了他也不一定,咱跟他拼了!”
同乡同窗这么久,对于范铭的课业如何他也是清楚的,虽然手上在将他往外推,言语中还是有些担心。
被众人簇拥着挤到了前面,范铭有些无奈,好好的斗学怎么就将自己给牵扯出来了,本来就对这种小孩子的游戏没什么兴趣,但被却已经被人拱到前面众目睽睽之下又走不了,再回头看了看身后明学斋的同窗,他们的眼神中充满着热切的期望,同时还带着些许的同仇敌忾,他仿佛有些明白了,这或许就是平民势力对大户子弟的一种抵触与抗衡吧,或许自己还是应该试上一试!
………………………………
第一百零九章 赢家
范铭沉吟稍许,衡量了下本身的优势劣势,若是同这沈文伦争论文辞及引经据典的水平上自己绝对没有胜算,但如果谈论到具体的处理事项上自己毕竟是多了一千年的学问和几十年的实践经历,这可不是这帮毛头小子可比的。
当下一抬头朗声道:“沈兄,我明学斋虽多是清贫人家出身,但总也是读圣贤书的子弟,谁对谁错终究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若是我不着意的说了什么不对之处,还请见谅。”
范铭的话音一落立即引起了在场的所有清贫人家学子的共鸣,这么久以来仿佛都是这些大户人家的子弟在纵横整个县学,而清贫人家的子弟只能是默默的忍受着,陈如实尤其的激动了起来,大喊道:“老范,我们支持你,给这些大户人家子弟瞧瞧咱们也不是没有真才实学的。”
“对,给他们点厉害瞧瞧。”顿时间一股呼应声在人群中响起,大多是寒家子弟,而范铭隐然成了他们的代表,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许多起哄的在其中。
面对这种群情激奋的情景范铭很是满意,反正是要闹不如索性闹大一点,把这个上升到一个阶级的矛盾上来反倒不会显得那么的被动,抬了抬手,对沈文伦道:“方才沈兄所言无非就是说青苗法乃为国为民的良政,而非王兄的意思为损民之劣策,可对?”
对着突然起来的情形沈文伦仿佛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笑着点了点头道:“然也!”
“肤浅!”范铭微微一笑,猛然一声叱喝,让沈文伦呆在当场,还是第一次有人敢当面叱喝他的,而在场观望的学子更是鼓噪了起来。
看到这狂士沈文伦被人叱喝的仿佛就像是自己在叱喝一般解气,顿时间声势大涨,范铭接着说道:“我只见村中施行青苗以来,农人比之往年清贫不少,往年或无余粮还勉强可以度日,而青苗以来若是遇到灾害还需欠官府息钱,年复一年,利滚利息,有无偿还之日?今青苗有二分之息,而不谓之放债取利可乎?则是使吾民一取青苗钱,终身以及世世,一岁常两输息钱,无有穷已?”
“范兄谬已,此青苗本就是以利民为本,何来损民之责,息钱二分比起官债三分来说要少上三成,何谓取利?若是取利为何只取两分?”
范铭嗤然一笑,“但见宫中放债,每钱一百分要二十分利尔。是以申告虽烦,而莫能谕也。
我亦以为等是取利。不许取三分而许取二分,此孟子所谓以五十步笑百步者。今放青苗钱,凡春贷十千,半年之内使令纳利二千,秋再放十千,至年终又令纳利二千,则是贷万钱不问远近之地,岁令出息四千也。
王莽时官贷本万钱,岁终赢得万钱,只令纳一千。若所赢钱更少,则纳息更薄。
比今于青苗取利,尤为宽少。而王莽之后,上自两汉,下及有唐,更不闻有贷钱取利之法。”
“范兄严重了吧!”沈文伦的脸色有点变了,神情也没了先前的潇洒,如时的言论虽然颇为自由,但涉及到上层的还是要有些顾虑,范铭的这番言论有些越举的嫌疑,饶是他这狂士都有些忌惮了起来。
不等沈文伦再次发话,范铭的声音却是再响了起来,“或曰青苗法善乎曰未可以为不善也。
然则可行乎曰不必其可行也。善而不可行何哉曰公青苗法之行,始见于官鄞县时。贷谷出息,俾新陈相易,而其民便之。
其后熙宁当国,所以当然行之不疑者。其法犹是昔年为令之法也,其心则犹是昔年欲利其民之心也。岂其至是导君于利,并有利于一己之私哉
使青苗法行,诚为有利而无害,则第取二分之息何不可也。
然而有必不可行者,以一县小而天下大也。以天下之大行之,则必有抑配之患与积压之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为公啊!”范铭有些激动了起来,他的这番话是清代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中所作评论,当年他还仔细的研读了这一段,颇为符合他的口味。
有此在记忆上颇为清晰,遂脱口而出,一观望周围的反应,有深思者也有惊叹者,他的这番话辞锋犀利,丝毫不给沈文伦一丝反驳的空间,但却又是一针见血,让人尤为惊叹,更是对范铭这个人刮目相看,更是有人将他刚才说言抄录的下来。
反观此时沈文伦却有点失了分寸,胸口的气提了半天想要反驳,却发现心中准备好的言辞已经有大部分都派不上了用场。
口中喃喃的念叨着范铭的最后一句天下为公,最终叹了一口气,“你赢了,这斋长之位就给你罢……”
沈文伦仿佛还要说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来。
全场哗然,这沈文伦竟然有认输的一日,这完全颠覆了他们头脑中的认识,如此张狂的沈文伦竟然认输了,但却是认输得如此的干脆,就连平时看不惯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厮的确磊落。
直到沈文伦转身准备回去的那一刻,明学斋的学子们才欢呼了起来,尤其是陈如实同冯山两人叫得更为起劲,这斋长位置倒是其次,最主要是的为明学斋争了脸面,虽然不是他们亲手干掉了沈文伦,却比亲手干掉更为解气。
正要冲上去将范铭举起来,范铭摆了摆手,“沈兄请留步,今次我只是胜在取巧,这斋长之位实在不可推诿于我!”
范铭的话语中带着些许的笑意,让沈文伦不由的一愣,转身疑惑道:“何有此一说?”
“此番言辞其实是我在应天府听人讲学时所言,我只是照搬而已,沈兄还请勿怪我唐突!”范铭刚才在说出前面的一番话的时候就有所后悔,今天在场这么多学子少不得家中有背景的,若是这番话被人所利用,若是出名了还好。若是惹恼了当朝的哪个势力,恐怕自己连骨头都不能剩下。
如今也只能是作出一些小小的补救,再一个这个斋长他是万万也不想做的,眼下他最主要的是经营自身,只有自身强大了起来才能掌握话语权,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哦,是何人所言?”沈文伦一时来了兴趣。
“这个……我并不知其人名号,是为遗憾……”范铭脸颊有点发热,这时候撒谎也是有点无奈,“此斋长之位还请沈兄多劳!”
说完之后范铭转身就往人群外挤去,若是这刻不走恐怕又会再出什么妖蛾子了。
等范铭挤出人群,众学子才反应过来,也渐渐的散了开来,这场斗学成了一场戏会一般,但唯一可以肯定是这场斗学都深深的映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的脑海中,而就在此时隐藏在人群中的一个清矍的身影悄然转身离去,脸上带着一丝不可捉摸的笑容,让人奇怪的是此人头上的方巾散落了下来,遮蔽了整个脸庞,让看不清面容。
………………………………
第一百一十章 为着大宋做点什么
一路回到家,一眼就看到了自家宅子的门前挂着一个两个大大的灯笼,上面写着范府两个大字,心里瞬间充满了成就感。
无论在什么时代,能够拥有自己的一所宅子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家里没有门子,里面却飘来阵阵浓郁的肉香。
范铭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听到大门响动,在院子里玩的最小的那个孩子石头便颠颠的跑了过来,扒着他的腿稚声稚气的喊道:“爹爹,你回来了。”
范铭微微一笑,把小石头从地上抱了起来,“石头,就你一个人在玩啊?”
石头点了点小脑袋,“嗯,哥哥们都去铺子里忙活了,小婶婶和姐姐们都在后院忙活,我一个人玩。”
范铭呵呵笑着,一路把小石头抱进了后院中,就看到妇人们和几个女孩都在忙着洗萝卜、切萝卜,还有配卤肉料、熬大骨汤,这段日子因为要收拾宅子,加上妇人和女孩在饭铺中抛头露面的毕竟不太方便,他就让几个妇人和女孩留在了宅子里做活。
有了自家的宅子,就可以把一些紧要的配方,比如卤肉和老汤,还有酸罗卜等,就都可以放在自家宅子里来做,可以保密的同时,也可以做出来单独用于售卖。
如今绝味卤肉饭的名头已经在楚丘县打响了,有很多人专门过来买一份卤肉或者酸罗卜,甚至还有高汤,现在这些配菜每日卖的钱甚至都快要赶上卤肉饭的钱了,而且据王果说这些买回家的都是富贵人家。
拥有后世眼光的范铭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后世一个老干妈都可以做到近百亿,以他的眼光和经验,把这个做成一个产业按常理来说不成问题。
但眼下却还不是时候,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成熟,而且范铭的计划也不打算在这个行业上进行深耕。
这个时代毕竟不是后世,餐饮行业也有它的局限性在。
看到范铭回来,妇人们和孩子们都纷纷站了起来,朝他行礼,“公子爹爹。”
范铭笑着朝她们点了点头,问道:“东西都买齐了么,被褥、鞋袜什么的都弄好了吧,开春这天色还有些阴冷,别让孩子们冻着了。”
几个妇人忙躬身道谢,感激的点头道:“都置办好了,公子,一切都不差。”
此刻几个妇人的眼中都充满着感恩之情,相比起以前的窝棚,现在的这么一所大宅子简直可比是仙人住的地儿,也只有托了公子的福才能住进这么好的宅子里来,能够遇到公子这么个大恩人真是前世修了德了。
唯一让她们有点害怕的是她们偶然间听到邻舍说这宅子里死过人,而且经常半夜的时候能够听到女人的哭声。
不过即便是这样,她们也不后悔,公子这么尊贵的身份都敢住进这里,她们又怕什么。
范铭丝毫没有注意到妇人们的心理,一边自顾道:“过些天再把泥瓦匠和木匠叫过来,把四处都修补一下,这些天你们还要把窗户给糊好了,不然漏风。”
“诶,省得了。”妇人们恭敬的答道。
突然想到了什么,范铭又问道:“隔壁的宅子收拾好了么,过些天家主人说不定就要过来了。”
到了县城已经半个月了,前两天香雪终于沉不住气让人过来给他带了个话,问他啥时候能够过来,范铭想着现在已经安定了下来,便也就点头应承了下来,香雪这丫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过来了,到时候说不定三夫人也会派人来查看,他得赶紧收拾好好交接。
毕竟是他一手经办的,帮人就要做好,五百贯也不算个小数目,钱倒是其次,关键是要是三夫人不满意的话,这个忙还不如不帮呢。
而且这么许久没看到香雪这丫头,范铭也有些怪想她的。
“除了有些该修补的,其他都收拾好了。”这些妇人感恩范铭的恩情,做事也不会含糊。
范铭点了点头,“嗯,你们忙吧,我先去里屋了。”
妇人们看着他离开又转身去忙自己的了,那个叫小九的小丫头乖巧的给范铭泡了一壶茶端了进去,“爹爹,你喝茶。”
范铭放下书布包,揉了揉小九的脑袋,“嗯,真乖。”
被范铭一夸奖,小九脸顿时红了,朝范铭躬了躬,退了出去。
看着小九这幅毕恭毕敬小心的样子,范铭心中不禁一阵感叹,比起后世那些生活在蜜罐里还一个劲在作死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显得让人欣慰又让人怜惜,无论是说她们失去了孩子的童真,还是说她们还来不及长大就已经成熟。
然而这一切在这个时代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范铭不禁又联想到自己的童年,比起这些孩子来,他的童年虽然也同样的没有多少自己的空间,但起码生活无忧,而且学了很多让他终生受用的知识和经验。
他觉得自己似乎应该要改变一点什么了。
现在生活趋于安定,铺子的收入稳定,是时候该开展自己的计划了!
思想之间,范铭提笔研磨开始在书案上写起了计划书来,这是他后世的一个习惯,基本上要做一个项目之前都要自己给自己写一份计划书,这样可以把自己想到的都记录下来,列个大纲,再一一的完善,慢慢补全,直到计划的开始实施。
他的这个计划很长远,但眼下只是第一步,就是后备人才培育计划。
作为后世的眼光,他很清楚人才的重要性。
大宋很大,也很美丽,他想要真的为这大宋做点什么的话,光凭他一个人几乎用尽一辈子也不可能,所以他需要人帮忙,这些人以他现在的地位和身份都找不到合适的,那么就只能自己培养了,这可谓之心腹,而对象就是这帮孩子们。
倒不是真的要做什么造反的事情,而是真的想要做点什么而已。
大宋很富,却也很穷,大宋很强,却也很弱,大宋武力强盛,却也遭人欺压,他只不过想让这大宋变得名副其实一点而已……
………………………………
第一百一十章 后备人才培育计划
一路回到家,一眼就看到了自家宅子的门前挂着一个两个大大的灯笼,上面写着范府两个大字,心里瞬间充满了成就感。
无论在什么时代,能够拥有自己的一所宅子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家里没有门子,里面却飘来阵阵浓郁的肉香。
范铭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听到大门响动,在院子里玩的最小的那个孩子石头便颠颠的跑了过来,扒着他的腿稚声稚气的喊道:“爹爹,你回来了。”
范铭微微一笑,把小石头从地上抱了起来,“石头,就你一个人在玩啊?”
石头点了点小脑袋,“嗯,哥哥们都去铺子里忙活了,小婶婶和姐姐们都在后院忙活,我一个人玩。”
范铭呵呵笑着,一路把小石头抱进了后院中,就看到妇人们和几个女孩都在忙着洗萝卜、切萝卜,还有配卤肉料、熬大骨汤,这段日子因为要收拾宅子,加上妇人和女孩在饭铺中抛头露面的毕竟不太方便,他就让几个妇人和女孩留在了宅子里做活。
有了自家的宅子,就可以把一些紧要的配方,比如卤肉和老汤,还有酸罗卜等,就都可以放在自家宅子里来做,可以保密的同时,也可以做出来单独用于售卖。
如今绝味卤肉饭的名头已经在楚丘县打响了,有很多人专门过来买一份卤肉或者酸罗卜,甚至还有高汤,现在这些配菜每日卖的钱甚至都快要赶上卤肉饭的钱了,而且据王果说这些买回家的都是富贵人家。
拥有后世眼光的范铭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后世一个老干妈都可以做到近百亿,以他的眼光和经验,把这个做成一个产业按常理来说不成问题。
但眼下却还不是时候,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成熟,而且范铭的计划也不打算在这个行业上进行深耕。
这个时代毕竟不是后世,餐饮行业也有它的局限性在。
看到范铭回来,妇人们和孩子们都纷纷站了起来,朝他行礼,“公子爹爹。”
范铭笑着朝她们点了点头,问道:“东西都买齐了么,被褥、鞋袜什么的都弄好了吧,开春这天色还有些阴冷,别让孩子们冻着了。”
几个妇人忙躬身道谢,感激的点头道:“都置办好了,公子,一切都不差。”
此刻几个妇人的眼中都充满着感恩之情,相比起以前的窝棚,现在的这么一所大宅子简直可比是仙人住的地儿,也只有托了公子的福才能住进这么好的宅子里来,能够遇到公子这么个大恩人真是前世修了德了。
唯一让她们有点害怕的是她们偶然间听到邻舍说这宅子里死过人,而且经常半夜的时候能够听到女人的哭声。
不过即便是这样,她们也不后悔,公子这么尊贵的身份都敢住进这里,她们又怕什么。
范铭丝毫没有注意到妇人们的心理,一边自顾道:“过些天再把泥瓦匠和木匠叫过来,把四处都修补一下,这些天你们还要把窗户给糊好了,不然漏风。”
“诶,省得了。”妇人们恭敬的答道。
突然想到了什么,范铭又问道:“隔壁的宅子收拾好了么,过些天家主人说不定就要过来了。”
到了县城已经半个月了,前两天香雪终于沉不住气让人过来给他带了个话,问他啥时候能够过来,范铭想着现在已经安定了下来,便也就点头应承了下来,香雪这丫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过来了,到时候说不定三夫人也会派人来查看,他得赶紧收拾好好交接。
毕竟是他一手经办的,帮人就要做好,五百贯也不算个小数目,钱倒是其次,关键是要是三夫人不满意的话,这个忙还不如不帮呢。
而且这么许久没看到香雪这丫头,范铭也有些怪想她的。
“除了有些该修补的,其他都收拾好了。”这些妇人感恩范铭的恩情,做事也不会含糊。
范铭点了点头,“嗯,你们忙吧,我先去里屋了。”
妇人们看着他离开又转身去忙自己的了,那个叫小九的小丫头乖巧的给范铭泡了一壶茶端了进去,“爹爹,你喝茶。”
范铭放下书布包,揉了揉小九的脑袋,“嗯,真乖。”
被范铭一夸奖,小九脸顿时红了,朝范铭躬了躬,退了出去。
看着小九这幅毕恭毕敬小心的样子,范铭心中不禁一阵感叹,比起后世那些生活在蜜罐里还一个劲在作死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显得让人欣慰又让人怜惜,无论是说她们失去了孩子的童真,还是说她们还来不及长大就已经成熟。
然而这一切在这个时代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范铭不禁又联想到自己的童年,比起这些孩子来,他的童年虽然也同样的没有多少自己的空间,但起码生活无忧,而且学了很多让他终生受用的知识和经验。
他觉得自己似乎应该要改变一点什么了。
现在生活趋于安定,铺子的收入稳定,是时候该开展自己的计划了!
思想之间,范铭提笔研磨开始在书案上写起了计划书来,这是他后世的一个习惯,基本上要做一个项目之前都要自己给自己写一份计划书,这样可以把自己想到的都记录下来,列个大纲,再一一的完善,慢慢补全,直到计划的开始实施。
他的这个计划很长远,但眼下只是第一步,就是后备人才培育计划。
作为后世的眼光,他很清楚人才的重要性。
大宋很大,也很美丽,他想要真的为这大宋做点什么的话,光凭他一个人几乎用尽一辈子也不可能,所以他需要人帮忙,这些人以他现在的地位和身份都找不到合适的,那么就只能自己培养了,这可谓之心腹,而对象就是这帮孩子们。
倒不是真的要做什么造反的事情,而是真的想要做点什么。
大宋很富,却也很穷,大宋很强,却也很弱,大宋武力强盛,却也遭人欺压,他只不过想让这大宋变得名副其实一点而已……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基础建设
话说到这个地步,范铭却突然失去了再说下去的兴趣,便道:“明日去找些泥瓦匠和木匠过来,我要把后面的池塘改造一下。”
屠六点了点头,“是,公子。”
“你去忙吧。”挥手让他离开,原本还有许多话要说,但他最终还是决定先放在自己心里,他在后世时看人用人的眼光来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定位,或者说某个时间的定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