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烽火博物馆-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警察队长耸了一下肩膀。
“请便吧!”
他的任务就是拖住倭国代表团,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了,哪还管对方如何蹦跶。
“松岛平一先生,你还应该联系倭国大使馆、媒体,我可以给提供号码。”
“你……。”
松岛平一脸都气绿了。
“马鹿!”
………………………………
0339、格鲁曼家的“猫”一
“这是f4f野猫舰载战斗机。”
就在倭国参展团“全军覆灭”的时候,林超正在雷斯顿的陪同下,参观收容在仓库中的飞机。
“这两架飞机不能飞,是因为配件的缺乏,卖方作价60万美元出售。组委会做过金属探伤,机体结构绝对没有问题。”
古董飞机的价格,除了存世量以外,就看能不能飞了。
像“f4f”这样的大路货色,国际市场上一般要价180…220万美元之间。
这其中最贵的就是发动机和日常保养的费用。
机体要价0万美元,并不算太高。
林超拍了几下“野猫”的机身。
战后,堀越二郎写过一本回忆录《三菱之鹰》。
他对自己能设计出“零战”表示很满意,但对飞机的脆弱也很无奈。
因为,每增加一点发动机的重量,都会牵扯到机翼面积、油箱容量。
然后,起落架的布局、机身的结构强度都要重新的设计。
对此,格鲁曼的设计师们肯定会嗤之以鼻。
195年的冬天,花旗海军航空局进行了新一轮的招标。
因为在大洋的彼岸,倭国已经制造出一款新型的战斗机“9试单座战斗机。”
不同于以往的双翼造型,它采取了全金属单翼,最高飞行时速达到450公里/小时。
而在同一年,陆军的家伙也进行了招标。
寇蒂斯公司的“75型”战斗机,塞维尔斯基公司的“xp5”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时候,花旗海军航空兵还在使用双翼战斗机。
在不停凸现的新技术前,海军上层也改变认知,将目光投向全金属单翼飞机上。
但作为海军飞机最重要的生产公司之一,格鲁曼公司并没有重新设计单翼机型。
他们只把自家的“ff”双翼机打造成全金属样式,并更换了更大马力的发动机。
因为,公司老板格鲁曼认为,不停发展的气动外形,加上发动机功率不断的提升,双翼机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这完全可以满足军队需要。
而且双翼机折叠以后,翼展要小于单翼机。
无论是运输,还是在航空母舰上作战,都会有更大的优势。
要是不开眼的海军老爷们选择单翼机,就得为舰载机的搭载数量伤脑筋了。
自信满满的格鲁曼,于当年11月,提交了“g…16”方案。
虽然海军并不认可,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将它定型为“xf4f…1。”
而出人意料的是,一个叫布鲁斯特的航空公司竟然投标中脱颖而出。
因为,他们的方案恰恰是格鲁曼不屑一顾的全金属单翼设计。
大感兴趣的海军,给布鲁斯特分配的识别字母是“a”,方案的编号为“xf2a…1。”
但格鲁曼认为,这个方案并不是威胁,因为布鲁斯特属于半路出家。
它的前身是一个马车公司,在20年代又进入汽车领域。
一战爆发不久,因转包生产飞机浮筒、零配件而进入航空市场。
战后,因为飞机业务不景气,公司曾经停止营业。
192年,才被一群投资者以万美元的价格买下,重组后改名叫布鲁斯特航空工业公司。
这个时候,它的规模还很小,主要从事转包生产,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但就在格鲁曼认为稳操胜券的时候,却愕然的发现风向变了,海军老爷看中的居然是“xf2a…1。”
见大事不妙,格鲁曼立刻进行游说,并保证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
海军经过权衡,同意取消“xf4f…1”双翼机计划,并订购格鲁曼重新设计的“xf4f…2”单翼机。
到了197年9月,“xf4f…2”的原型机进行了首飞,飞行速度达到46661公里/小时,这可比布鲁斯特的飞机的时速快了1609公里。
可就在胜利唾手可得的时候,飞机选用的发动机出了一系列故障,这其中最让人头疼的是发动机过热的问题。
在198年2月4日的试飞中,还因为排气管过热把飞机给烧着了,好在飞行员紧急迫降成功。
这个时候,距离海军竞标的时间,只剩下不到一个月。
而自家设计的“xf4f…2,”离设计指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为此,格鲁曼的技师们,对飞机进行了紧急修整。
为了最大幅度的降低过热问题,他们拉长了发动机舱,以增加空余面积,并更换了散热片。
还改善了飞机气动外形,以减小空气阻力,这样就能增加飞行速度。
可在稍后的测试中,飞机过热的毛病再次作梗。甚至还导致了发动机在空中停车。
飞行员只能采取无动力滑翔着陆,结果一侧的起落架陷入松软的泥土当中,造成飞机整体倾覆。
这起严重的事故中,虽然飞行员毫发无伤,当飞机却毁于一旦。
虽然“xf4f…2”是竞标方案中最出色的的一架,但频繁的事故让海军对它失去了最后一点信心。
加上欧洲局势日趋紧张,不敢再犹豫的花旗海军,最终选择了布鲁斯特的“xf2a…1”,并下达了第一批次54架的订单。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认为格鲁曼公司败了。
但是,公司的老板格鲁曼却没有放弃,他亲自驾驶“ff…2”战斗机,跑到各地的海军基地交涉。
曾经是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的身份,帮了他的大忙,加上昔日战友的协助,海军批准了“xf4f…”试验机的方案。
他们还同意格鲁曼更换更好的发动机,以提高飞机的性能。
得到消息后,格鲁曼的工程师团队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将“xf4f…2”的残骸修复一新,并换装了普惠xr…180…66“双黄蜂”发动机。
为了容纳这个庞然大物,发动机舱部分进行了重新的设计。
主机翼的翼展变得更长,与机身的角度也做了一定修改。
焦急的格鲁曼终于看到了曙光,但也遇上更多的问题了,比起“xf4f…2”只大不小。
最先爆出来的是封闭式驾驶舱,因为换气糟糕,还导致驾驶员一氧化碳中毒。
挡风玻璃的强度也不足,在俯冲时安全性就是个笑话,其它的那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问题,工程师还都能解决。
但该死的引擎问题,又把格鲁曼逼入绝境。
“xr…180…66”发动机的功率确实更大,但它的结构实在复杂,维护量自然小不了。
而更要命的是,发动机过热的问题又冒了出来,格鲁曼上下是焦头烂额。
“我们该怎么办?”
………………………………
0340、格鲁曼家的“猫”二
找不到切实的解决办法,那就只能一样样的试验。
在测试了无数的引擎冷却设备后,格鲁曼的工程师选择了寇蒂斯电镀三浆叶螺旋桨。
比起其它的产品,它的冷却效果最好,推进效率也最高。
除此之外,工程师们又更改了飞机的气动外形,这让“xf4f…3”的性能进一步的提高。
经过这一次彻底的整修,格鲁曼拿出来的作品,令海军十分满意。
1939年8月,正式定型为“f4f…3”舰载战斗机,并下达了第一批次54架的订单。
到这个时候,海军的招标才算瓜熟蒂落。
这四年中,充满了太多的苦难和挫折,但坚韧不拔的格鲁曼笑到了最后。
出人意料的是,那个最有力的对手,布鲁斯特航空工业公司却陷入了一场危机。
它那作坊般的规模,根本完不成海军订单。
甚至连海军紧急追订的“f3f…3”双翼战斗机全部交付使用了,布鲁斯特还拿不出一架f2a…1。
无奈下,海军只能将预订的飞机削减到10架。
即便如此,布鲁斯特到了1939年11月,才交付了5架飞机。
这样的产量,当然不可能威胁到格鲁曼。
现在,设计团队要做的,就是将手头飞机完善,尤其是该死的过热问题。
由于普惠“r…1830…76”引擎的表现太糟糕,海军对它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
为此,格鲁曼公司又试验了其他的发动机,并继续修改浆叶和冷却设备。
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将这个磨人的问题解决掉。
但是,工程师们很快又发现了其他的缺陷。
作为一款舰载机,“f4f…3”实在是太重了。
如果迫降到水面上,就会像石头一样沉下去。
为此,他们在机翼上加装了两个气囊。
即便飞机撞入水中,也会长时间的漂浮在水面上。
正如俗话所说,每一个坏主意在被证明是坏主意前,它都是最好的主意。
加装气囊的结果,就是让两架试验机喂了鱼。
原来,飞机在急速俯冲的时候,气囊也会被触发。
这会改变机体气动,最终使飞机坠毁。
讽刺的是,正因为气囊的作用,飞机一直飘在水上,受困的飞行员被安全的解救出来。
最终,海军出于稳定性以及减重的目的,取消了机翼气囊的设计。
工程师们只能在飞机的机背空间里,摆放了一个充气救生筏。
就算发生坠海事故,至少能保住飞行员的一条命。
但飞行员们并没有因此感激格鲁曼的工程师。
因为,这些脑子里进了海水的家伙,竟然搞了个手摇起落架。
整整摇动29次,起落架才能完全收起或者放下。
飞机起飞过程中,飞行员正忙着爬升、调整航线以及其他的微调。
在这个时候,还要腾出手摇动摇杆,那简直是地狱般的考验。
而更恐怖的是降落,如果进场的速度太快,摇杆就会毫无征兆的旋转。
把手打伤都是小事情,更恐怖的是卡住起落架,从而酿成严重事故。
整个1940年,“xf4f…3”都在修修补补中度过。
终于在年末的时候,工程师改良了所有的缺陷。
看进程喜人,海军的订单也从54架增加到200架。
到了1941年初,花旗海军又提出一项战地改装计划。
它们要将手头的“f4f…3”及改进机型,换装大容量的自封油箱。
并在驾驶舱、发动机舱增加额外的装甲,以增加生存能力。
谁知道,这一改又出事了,飞机的发动机居然在空中停车。
经过一番调查,才发现自封油箱的质量有问题。
融化的橡胶渗入燃油管中,造成了燃料堵塞。
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之前一直正常使用的m2型航空机枪,竟然也出现卡弹事故。
好在,故障的原因很快就被找到。
原来,装满弹药的飞机在进行剧烈机动时,就会出现供弹不畅的现象。
工程师们又做了一些调整,彻底解决了卡弹的问题。
到这个时候,“xf4f…3”终于修成正果。
但格鲁曼担心的飞机搭载量,终于成了一个拦路虎。
海军老爷们根本不想伤脑筋,直接下令生产可以折叠机翼的新型号。
格鲁曼当然不会学堀越二郎,只是把翼梢部分折叠。
如果那样偷工减料,公司以后就不再想什么订单了。
在当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机翼向上翻折,这样翼展就能缩短一半。
但格鲁曼却另辟蹊径,他运用倾斜轴的原理,在翼根选了一个支点,以一定的角度将机翼向外翻折,最后向内收拢,并紧紧的贴在机身上,
这样一来,飞机的116米的翼展,就被缩短到44米,这极大地增加了剩余空间。
而且,工程师们还在飞机上加装了油压装置,机翼展开或者回收都是自动的。
比起拼命要手柄的飞行员,地勤人员确实有理由感激他们。
但机翼的修改,使原来的武器系统又做出调整,机枪的位置挪动了10余英寸。
格鲁曼的工程师看地方还大,干脆在机翼上又增加了两挺m2航空机枪,这样一来,“f4f”就拥有了6挺50口径机枪。
这个新的型号就是“xf4f…4,”因为改动实在太大,它的重量也急剧攀升。
按照工程师的计算,在不更换发动机的情况下,飞机重量不应该超过3402公斤,但“xf4f…4”居然达到3515公斤。
这不要说是打仗,逃跑都是个问题。
格鲁曼的工程师也只能学习堀越二郎,在减重上下功夫。
他们研究了半天,最后决定把自动油压机翼收回装置改成手动的。
刚刚高兴几天的地勤人员,也过上了苦日子。
在飞机起飞之前、降落之后,他们要做的就是拿起手柄,摇啊摇,摇啊摇。
但是,“xf4f…4”的重量也压到3377公斤。
1941年6月,大感满意的花旗海军,正式确认了“f4f…4”的编号,并正式下达436架的订单。
并在1941年末,完成了首架f4f…4的生产,并给它取名为“野猫。”
而在不久之后,倭国的联合舰队偷袭了珍珠港。
它们的“零式”战斗机如同恶狼一般,打下了能看到所有飞机。
连一同的竞标的f2a…1都不是对手,这种取名“水牛”飞机,和它的外形一样笨拙。
在零战的攻击下,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为此还挣来一个名声。
“花旗在二战中最糟糕的战斗机!”
………………………………
0341、格鲁曼家的“猫”三
“一个短胖的啤酒桶,上面插了两个带机枪的翅膀!”
这是飞行员对“野猫”战斗机的评价。
它粗短的机身上,插着两片方形的翅膀。
以至于让人怀疑,这玩意到底能不能飞起来。
如果说同时代的“零战”,是一柄雕刻刀完成的精美艺术品。
那么“野猫”就是流水线上,廉价、易于生产的工业品。
它从头到脚都透着,那个时代的花旗形象,“一个大大咧咧的乡巴佬。”
现在,同样丑陋的“水牛”,已经被倭国佬的“零战”按在地上死命的摩擦,甚至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以至于布鲁斯特公司也跟着倒霉,他们就像“萤火虫”般的亮了几下,然后就要无音讯了。
“野猫”会不会好一点?
这还真是个未知之数,因为“水牛”在外国飞行员手里干得还不坏。
尤其是苏俄和芬兰的战争中,“水牛”干掉了496架苏俄飞机,自身仅仅损失19架,交换比达到26:1。
甚至连陈纳德的“飞虎队”飞行员,也对英军装备的“水牛”飞机羡慕不已。
可是,这些该死的玩意怎么到手里就不灵了。
尤其在中途岛战役,自嘲为军中“四等人”的海军陆战队,驾驶26架“水牛”迎击倭军轰炸机队时,被对方的36架“零战”包围。
虽然花旗飞行员拼死战斗,但这并不足以弥补战斗机间巨大的性能差异。
最终有17架被当场击落,7架被重创,只有2架安全返回。
一边倒的结果,让海军上层也明白,再派出“水牛”那完全就是送死,现在能依靠的只有“野猫”了。
对于它的战斗力,海军上层也有相当的信心。
因为,“野猫”早已经在欧洲战场大显身手。
不过,一根筋的“约翰牛”,把它叫做“岩燕”,一种“啾啾”叫的小鸟。
因为,看不到它们休息,只是无休无止的飞行,又被称为“无足鸟。”
英国人对“岩燕”的表现十分的满意,但“f4f…3”并不具备折叠翼功能,也就放不进英国航母那小酒馆般的机库中。
随着战局的进一步恶化,他们比花旗海军还迫切的需要折叠翼“岩燕。”
格鲁曼公司满足了这些要求,其后生产的“岩燕”mk。3型,在英国航母上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不过,花旗海军却没有那么走运。
深孚众望的“野猫”才开局就摔了个大跟头。
在珍珠港被偷袭当晚,“企业”号航母派出6架“f4f…3”飞往珍珠港福特岛机场,以期增加机场航空力量。
但是在夜色中,这六架飞机被当成敌机,并受到友军的防空火力的攻击。
两架“野猫”被击落,另有两名飞行员被迫跳伞。
最终,这起乌龙事件,造成3名飞行员殉职。
而在其后的威克岛战役中,“野猫”似乎时来运转。
虽然在初期遭受到巨大的损失,但剩余的飞机却发挥了超乎寻常的作用。
甚至,还把倭国“如月”号驱逐舰给打沉了。
但这一系列的战果,似乎耗干了“野猫”的运气。
随后的马绍尔群岛、基尔伯特群岛战役中,“野猫”也参加了战斗。
无论是提供空中掩护,还是为轰炸机护航,它们的表现都不算出彩。
而在闻名于世的中途岛战役中,“野猫”战斗机的作用,还不如“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
为此,花旗海军第3战斗机中队的海军少校约翰・萨奇对“野猫”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他认为驾驶的“野猫”在爬升速率、机动性和速度上都逊色于“零战。”
在不断的总结之后,他发明了著名的战术“萨奇剪。”
这在随后的瓜达卡纳尔岛战役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可即便如此,倭国的“零战”还是胜了一筹。
如果对方的技术精湛,“野猫”是凶多吉少。
但萨奇少校并没有想到,就他提交报告22天之后,一款新式的舰载战斗机在长岛的实现了首飞。
它就是“f6f”,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舰载战斗机。
事情还得从1938年开始说起,当时“xf4f…2”还在试飞的当中。
但花旗海军和格鲁曼的工程师们,都想给这家伙塞一台马力更大发动机。
毕竟,对一架战斗机来说,动力至关重要。
发动机的功率越大,战斗机的性能就越好。
也就能配载更强大的武器,和更好的装甲保护。
可这样一来,飞机的外形就要进行重新的设计。
为此,才诞生了“xf4f…3。”
1938年2月1日,花旗海军航空局再一次招标。
他们想得到一种新型的高空、高速舰载战斗机,要求失速速度不得小于70英里/小时,航程要达到1000英里以上。
这一次,钱斯・沃特公司提交了“xf4u…1”方案,格鲁曼公司则提交了“xf5f…1”方案。
钱斯・沃特的飞机最终获得订单,它就是大名鼎鼎的“f4u海盗”战斗机。
而格鲁曼公司“xf5f…1”却不出意外的落了马。
因为,它使用的双发引擎,就在飞机的座舱之前。
飞行员在着舰的时候根本看不到,信号官的lso信号,这绝对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除此之外,原型机试飞的结果也不理想。
海军老爷立刻把它扔进废纸堆,并要求格鲁曼拿出一个替代方案。
到了1940年9月,格鲁曼公司提出“g…50”样机方案。
这是“野猫”的改进型,装了一台莱特r…2600…10发动机,在起飞时能提供1700马力。
“g…50”可以视作“野猫”的放大版,虽然也做了一些更改,但总的来说并不算太多。
海军航空局研究之后,认为这个是极具吸引力的方案。
但他们也对飞机的平稳性和重心位置提出了质疑。
同时根据欧洲战场的经验,要求新式的战斗机的速度要接近400英里/小时,航程为1500英里,配备6挺0。5英寸口径机枪,分别备弹400发,座舱、油箱等等地方需要加装装甲板。
航空局的人还表示,如果格鲁曼公司能将起落架更改在机翼位置,那么新的方案就很容易通过,甚至于战胜钱斯・沃特的f4u方案。
格鲁曼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一声令下,设计师们又开始聚集在“g…50”方案的周围。
这一次操刀的,正是设计出“野猫”战斗机的“铁匠铺”小组。
………………………………
0342、格鲁曼家的“猫”四
既然海军老爷发了话,格鲁曼公司传统的机身式起落架当然不能用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改进了的宽轮距起落架。
这样一来,战斗机就能装备更大直径的螺旋桨。
但“野猫”战斗机的中翼结构,也转变成一种全新的低翼结构。
为了让飞行员拥有更好的向前、向下视野。
驾驶舱被安置在机翼上方,机鼻部分也变成倾斜的。
1941年1月,海军参观“f6f…1”的模型机后,又提出了一些要求。
机身长度增加26英寸,机翼面积从290平方英尺,增加到334平方英尺。
这样的改动能容纳更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