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玉重生-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一章 前奏
一月的北方寒风凛凛,冰天雪地,室外零下的温度真是让人受不了。
辛苦忙碌了一天,这不又加班到晚上九点钟,古思思才起身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穿好大衣系好围巾,和同样加班的同事告别,打算去坐地铁。
古思思和大多上班族一样,一开始也是租房,后来家里不放心,就拿了钱给她付了一个高层小户型的首付,买的小屋在x市的南边,公司在东边,回去最快的方式就是坐地铁。
刚一出公司大楼,冷风迎面袭来,脸和鼻子就像被刀割的一样冻得难受。幸好公司离地铁站很近,只是下过雪的路面晚上这会有点湿滑,古思思愣是把五分钟的路走了二十多分钟。
刷卡进站后,古思思找到自己要乘坐的班次,身上的冷气才散了点,上车后看到有个空位赶紧坐下。
这个时间点,地铁上人还很多,古思思像往常一样,打量观察着车厢里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在打盹,有的互相依靠在一起的、有说有笑,有的呢在刷手机听音乐。
车窗上雾气蒙蒙,隐约能看见外面的灯火阑珊,古思思不由得想想自己这几年。
古思思大学上的一所三流大学,一毕业,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找单位实习,来回奔波。刚开始工作时,不会拍马屁也不会奉承人,工作也换了一份又一份。
看着同学一个接一个离开这个城市,古思思还是留了下来,原因就是离老家近些。在目前这个公司工作了两年,月薪不高,每个月除了还贷,现在的状态也就比月光族好一点,算是能养活自己。
古思思家里兄妹两个,哥哥古兴安在南方工作后定居结婚,嫂子持家有道,生活很安逸,父母很放心。现在最不放心的就是古思思了。
古思思眼看奔三,也不经常给家里打电话了,因为打过去没说两句,老爸老妈话题就会转向“什么时候带男朋友回来?”“打算什么时候结婚?”“你看那谁谁谁家的女儿/儿子23岁都结婚了,你同学谁谁谁孩子都有了!”之类……少打几个电话也算是在逃避吧!
古思思用手拍了拍下自己的脑门,不想了。耳边传来即将到站的广播声,古思思拿好包,随人流准备下车出站。幸好房子也在地铁站旁边,回去很方便也比较安全。
回到家,一阵暖风扑面而来,身上的冷气也散去不少。看着自己这不到50平米的温馨小窝,古思思瞬间觉得舒心不少。
家里卧室和客厅中间做了一个隔断,其实就是用自己在旧货市场淘来的一个老式博古架隔开而已,博古架上面摆放了一些古思思收集的小玩意、手工艺品和几小盆肉肉翠翠的绿植。
屋子里有独立的卫生间,和一个小小的厨房,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古思思最喜欢的向阳落地阳台上,放置着一个布艺小沙发,沙发上的靠枕还是她闲暇时自己做的,旁边空地上摆满了一些花花草草。
洗漱整理完毕,古思思换上自己粉色的带有兔子耳朵的棉织睡衣,窝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觉之前习惯的拿出自己的百宝箱,翻看自己的小宝贝。
在百宝箱最下层拿出一个祥云纹牡丹图案的红布袋,从里面拿出一块不完整的和田玉佩,原本玉佩是完好无缺的,那还是在古思思小时候,因为哥哥很调皮任性,玉佩被他摔成了两半,不过事后不懂事的哥哥为此吃了一顿竹板炒肉,被揍的在床上躺了一天。
想起这事,古思思还是觉得有些莫名的生气。手指细细摩挲着两块玉,又慢慢将两半玉并在了一起,一个完整的“古”字便出现在眼前,玉佩上并没什么复杂的雕刻图案。
这块玉佩是古思思爷爷给的,现在古思思还会想起爷爷当时的表情,很慈祥却又透着丝丝神秘的笑容,只说“不值钱,拿去玩吧”。
当时年龄小,不太明白爷爷怎么放心让自己一个小孩子拿着这块玉?后来渐渐长大,才晓得“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意思。想来这个应该是家族传下来的吧,要不也不会再那个动乱年代还能保存下来。
回忆也就那么一刹那,总归这玉是自己的了。
一不留神,时间都晚上十一点了,想着明天还要上班,古思思准备关灯睡觉。睡觉之前鬼使神差的把玉佩放到了床头柜上。
今晚的月光很亮,月光照在玉佩上,泛出盈盈的光,有种很温暖不舍得闭眼的感觉,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看着玉佩,古思思慢慢闭上眼睛,脑子里有种强烈的想法“希望能梦到爷爷,梦到小时候……”
命运也许就是这样出其不意,越来越多的月色被玉佩吸收,散发出夺目的光,这时候的古思思早已睡熟,并未发现这奇妙的时刻,也不知道命运的齿轮正在逆转……
………………………………
第二章 回到十岁时
“死丫头,还不赶紧起,等你奶给你把饭做好,一口口喂给你吃啊?”
古思思迷糊中听到自己奶奶浓烈尖锐的方言叫骂声,还以为自己是在梦里。可当耳边再次响起奶奶的叫骂声后,古思思才确信这声音的源头,真的是来自自己那个对外人大方,对自己爸妈刁钻刻薄的奶奶。
瞬间清醒的古思思,不相信的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手变小了不说,立刻低头一看,这小胳膊小腿,老天!
抬头环顾一圈,熟悉的炕头,报纸糊的吊顶,老式的衣柜,大方桌和两把大椅子,这怎么那么像爷爷奶奶的房间啊?
自己怎么在这?古思思还没想明白,奶奶的手掌就拍在了背上,“死丫头,发啥呆,赶紧给我滚起来。”
古思思一骨碌爬起来,还是有点眩晕。我的天,她真的回到小时候了,不是在做梦?这年头流行穿越,重生吗?心里面n匹马跑过……
此时古思思整个人依然还处于呆懵的状态,可是奶奶并不给古思思思考的时间,一巴掌又拍过去,“磨蹭啥呢,还不赶紧去洗。”
古思思抓起床边的衣服一看,想起来这是自己夏天最喜欢的一身衣服,因为是自己老妈给做的。短袖是白色的海军风样式的,在领口还有一个蓝色的领结,七分裤也是藏蓝色的,裤边有一圈白色的边,裤脚还有一个白色的船锚图案。
刚穿好衣服,一转身就看见爷爷从外面走了进来。古思思这时候真的好想哭,爷爷好好的还在。
“这娃儿今个儿咋了,是不是做噩梦了?”爷爷说话的同时笑着用长满老茧的大手揉了揉古思思的小脑袋。奶奶在一旁狠狠瞪着爷爷说:“老不死的还不赶紧吃,吃完干活去。”
这对话古思思很熟悉,是小时候的古思思最长听到的对话。古思思记得自己奶奶在家很强势,啥都她说了算,爷爷根本没啥地位,还经常被奶奶打骂,关键是自己爷爷也不反抗,一点也不像一家之主。难道这一世爷爷还这样?
洗漱完毕,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齐额的刘海,发型留的还是刘胡兰样式的,脸型圆润,只是身板有些偏瘦,随手抓了抓自己的短发,现在这个样子也还不错。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只吃两餐,上午饭大概十点左右,下午饭大概两三点吃,晚间要是饿了也只吃些馍馍什么的。
上午饭奶奶只做了三人份的,多一点都没有。听爷爷说大伯帮工去了,两个哥哥也不在家。奶奶煮的稀饭,炒了一盘酸辣白菜,一碟咸菜丝和几个馍馍,稀饭其实就是玉米粥,只是奶奶做的很黏稠,谈不上精致好吃,古思思从小就不爱吃玉米粥,勉强吃了一小碗稀饭,馍馍也只吃了半个。
恍恍惚惚的吃完早饭,奶奶尖锐的声音袭来“光吃不干活啊,还不赶紧去洗碗,完了打猪草去。”
吓得古思思一个激灵,也忘记现在的自己是个小孩子,起身收拾桌上的碗碟准备去洗,耳边奶奶的叫骂声又袭来“不知道一个个端,打碎了把你卖了赔碗钱!”
奶奶真的还是那个刻薄的奶奶,爷爷看不过去,帮古思思拿碗到灶房。“思娃儿,你奶嘴上只是说说,不是真要卖你咧。”看,还是爷爷好啊,古思思看着爷爷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表示自己并没往心里去。
古思思笑的时候很好看,脸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小时候被人看到就会被戳两下,对此古思思很反感,以至于后来古思思只会对对她好的人笑了。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不假,在农村,一个十岁的小孩已经会做很多家务了,洗碗扫地打猪草或许是最简单的活了。
古思思慢慢悠悠洗完碗,把碗筷用干抹布擦干放好。迈着小步子,熟门熟路的出了灶房穿过回廊到了堂屋。
看到堂屋墙上挂的日历,今天是1995年7月18号,古思思记得自己小时候比同龄的小孩上学早一年,这会是刚念完小学五年级的暑假。
这个时候,古思思老爸还在t市一个国企厂子上班,一两个月回来一次或更长时间才回来一次,老妈在县档案馆做管理员,从家里到县城骑自行车大约1个半小时,虽然也有公交车通行,可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有,所以古思思老妈平时大都住在档案馆宿舍,周六日的时候才回家一趟。
哥哥古兴安上初中,这个时间段应该在补课,平时父母顾不上古思思,就把她放在爷爷奶奶这边,除过每个月给老人的生活费,每个月还要多给古思思奶奶三十块钱,就这样老太太也不大乐意,所以平时也不怎么照看古思思。
别看多给的三十块少,这在九五年,钱还是很值钱的。这时候古思思老爸工资才八百块,每个月要给奶奶交四百块钱,加上多给的三十块钱,就出去了四百三十块钱。老爸每个月在t市的生活费都是省了再省,要是没有老妈的工资,估计一家人根本撑不住,得喝西北风去。
就这样,古思思还是真心想不明白,自家奶奶为啥不满意,为啥对她家人这样?难不成老爸是捡的?
爷爷虽然有些懦弱,但也常常阻止奶奶,只是没啥效果罢了。但这对古思思一家人而言已经很好了,所以前世的古思思更愿意跟在爷爷身边,听爷爷讲有趣的小故事,最喜欢看爷爷写大字,时不时也帮爷爷研研墨什么的。
爷爷干活时古思思就在一旁瞎玩,当然有时也会跑出去找几个关系好的小伙伴一起玩,一起去挖野菜,捡蘑菇之类,也常常和几个小孩玩个捉迷藏‘丢沙包、跳皮筋之类,其他也没什么了。
所以古思思经常被奶奶骂说“养个小丫头片子能干啥,啥也不干,光知道耍和吃。”一想到这些,古思思不由得感慨一下,前世的自己是如何在奶奶的叫骂声下长大的啊!
看着自己这十岁的小身板,再想想前世,我去,还能穿回去么?好抓狂的赶脚呀……
可是转眼一想,既然老天给了一次机会,古思思就想一定要做些什么。虽然现在小点,也没啥,最起码能提前预警一下后来家里发生的大事,只是不知道命运的轨迹会不会随着自己的重生而发生改变。
唉,这都第一次叹气了,不想了,大条惯了,突然要计划一下有些不习惯啊。
………………………………
第三章 古家村
古思思不想再听奶奶刺耳的叫骂声,拎上爷爷给编的小竹笼,迈着轻快的脚步去村子后边山口跟前打猪草。
七月的天很炎热,清河边柳树随风摇曳,满目绿色,一大片竹子耸立在山间,知了声声,树下开满了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随风拂来的淡淡花草香,深深呼吸一下,真的好舒服。
古思思家所在的村落叫古家村,背靠乔马山,清河从村前流过。村中心有一棵挺拔高大、历经沧桑的银杏树,树龄据说已有好几百年了。
夏天的时候,村里的大人们都会在树下乘凉、闲话家常,小孩子们则会聚在一起,在树下玩耍、嬉戏,也会一起手拉手的去丈量大树今年有没有变的更粗壮了。
古思思最喜欢秋天的银杏树,时不时仰望那满树金黄,一阵秋风吹过,会带下一地的金叶子,运气好了还能捡到好多银杏果子。
古家村有两大姓,古姓和木姓,因为村子里古姓最多就叫古家村了。老一辈的人说,古木两家祖上最早的掌舵人是异性结拜兄弟,早些年因战乱逃荒来到这里。
那时候这里只有几户人家,这古木两兄弟都是热心肠,谁家有事都会帮上一把,兄弟二人又勤快再加上有远见,为了以后不再四处逃亡、居无定所,就在此地落地生根,慢慢的族群扩大形成现在这个村落。
古思思爷爷祖上往前算两代还是很有钱的,家里院落很大,座北朝南,典型的北方民居。
古思思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以前家里有高大华丽的院门,门前还有两座石狮子,台阶很高,院门内建有影壁,上面雕刻着福寿双全的美丽图案。
大门内两侧是耳房和客房,穿过一道垂花门便到了正院,正院有厅堂、长辈及当家人的起居室和小书房,正院后穿过一道拱门便到了厢房,厢房是给家里小辈住的,在往后的后院是厨房、车马房、柴房、杂物间及茅厕。
高大的院墙将前后整个院落围了起来,院落之间回廊相连,院内还种着一些花树,后院留了一个小门方便马车进出及采办物品。
只是往日的繁华好似过眼云烟,爷爷也只能在记忆中想念儿时的居所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家里的院落也慢慢缩小成现在的前中后三院,毁掉的屋子拆了重修,正院却尽可能的保存了下来,就现在这样的情形在村子里也算数一数二的了。
没了高大的院门,现在的大门只还是沿袭了北方民居的特色,门前的石狮子当然也没有了,门内的影壁也有些破损,好在后来找了技艺高超的雕刻老师傅,重新修葺了一番。
正院现在是爷爷奶奶住的,中院住的古思思大伯家和三叔家,不过三叔他们大多不在家里住,大姑小姑之前也是在正院住的。古思思老爸老妈被奶奶安排在了后院的沙子房。从住的就可以看出,古思思家的地位如何了。
古思思爷爷家除了自家的作坊,据说在别的地方也有很多产业。老话讲“富不过三代”,到了古思思爷爷这辈,他爹就生了他一个,老人家早早就去了,他娘也改嫁给了同族分支的兄弟,后面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来往也不是很密切了。
古思思爷爷的本家同族兄弟还有三个,三人心眼多也特别喜欢占便宜,尤其特别喜欢来古思思爷爷家打秋风,偏偏古思思奶奶这个人对外人忒大方,有点啥好的就给他们送去,导致他们更肆无忌惮了,经常来混吃混喝,吃完了还要打包,真的是极品亲戚一群。
木家也是个大家族,祖上到了这一代,共有十个兄弟姐妹,感情比古家的好。兄弟姊妹之间都互帮互助,相处很融洽。
这些年,木家势头远远高过古家,就连村长都是木家人。不过这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谁让人家木家抱团发展呢。
古家人呢也就只有羡慕的份,有些素质不好的,私底下没少说木家人坏话,只是这却挡不住,木家确实比古家过得好的事实。
古家村还有几户外来姓,有的和村里人相熟一些,有的不怎么打交道。
比如村尾山边上住的一户崔姓人家,很神秘,院子不大却样样俱全,在村里也算极好的,只是崔家人不怎么出来,每周都有人固定的把生活物品什么的送到他家里。
古思思以前也就是和小伙伴在山边捉知了,远远见过一次罢了。此时的古思思并不清楚,重来一次让她和这素未谋面的崔家人有了莫大的联系。
另外几户,古思思也不是很熟悉,只知道都是逃荒来的。
………………………………
第四章 最怀念的
时至中午,太阳升的老高,树上的叶子都耷拉了下来,知了声一阵一阵的。
七月的天气有些燥热,这也让古思思在山边打了一会猪草,就出了一身汗。随手用老妈给准备的手绢,抹了抹额头的汗,抬头看向旁边的清河,眼睛绽出亮亮的光,不过随即便熄灭了那一瞬间想去玩水的想法。
以前的古思思也和村里大多数小孩一样,喜欢跑去河边玩耍,摸小鱼小虾。这不,河边已经有几个不怕热的小孩子在那里打水仗,玩的不亦乐乎。
河边水很浅,不远处的地方种有一大片荷花,盛开的荷花大多是粉的、白的,含苞待放的花苞夹杂其间,翠绿深绿的荷叶随风摇曳,偶尔还有几只蜻蜓在周边飞舞。
河中央有个深潭,大人们都会告诫小孩不要到河中央。听说以前就有不听话的,胆子大的娃儿游到河中央被淹了,没救上来。此后小孩子们也就只在河边玩玩,往深处点也不敢再游了。
一阵微风吹来,古思思从思绪中回过神来,笑了笑,拎着装满猪草的竹笼,迈着小短腿晃晃悠悠的走向爷爷家。
河边阴凉地,这个时候围了几个不怕热的妇人在洗衣服,老远就听见有人叫自个儿名字,“思娃儿,可真勤快,这么热的天还去打猪草啊。”
说这话的妇人古思思认识,是周婶,木家老二家儿媳妇,周婶是个心善的,平时很爱帮助村里人,所以大多数人家都和她关系比较好。她家女儿木盈盈和古思思在同一个班级,也是古思思长大之后为数不多的好朋友,手帕交闺蜜如是。
古思思也不知道应该回个什么话,招了招小手,给了个大大的笑容,算是打了招呼。周婶也没介意,直道这娃儿腼腆,又说让古思思回头来家里,找她家木盈盈玩。
“你说这古家老太太咋想的,都是自家娃儿,怎么偏偏对她家老二夫妇那么苛刻?”一妇人洗着衣服和旁边的人说。
闷头洗衣的妇人头也没抬接话说:“可不是,虽说国仁从小被过继给了自己大伯,可说到底还是自个儿娃啊。”
另一个妇人扭头插话说:“听说国仁每个月要给她上交一半工资,就俩孩子,每个月还要多给三十块呢。你说这搁谁家还不得乐死,高高兴兴地照看着,你看这老太太咋就拎不清呢?”
周围的妇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声音不高但古思思却听得真切。心想这人就没有不八卦的,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过人家传得也没错啊,看来自家奶奶这名声还真是一如既往的不太好啊。
古思思没在停留,加快步子回到爷爷家。到家里把竹笼放在猪圈旁边,在井边打了凉水,洗了洗小手小脸后,就小跑去堂屋,一进去就看到爷爷在阴凉处编竹篮,转身拿了自己的小板凳,坐在爷爷旁边。没看到自家奶奶,想必已经在午睡了吧。
古思思没有吱声,眼睛盯着看爷爷飞快的编织手法,一个竹篮慢慢就成型了。古思思算是在爷爷身边长大的,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爷爷旁边,给爷爷卷烟丝儿,听爷爷哼一些不知名的小曲,讲一些小故事和以前的事。
爷爷或许是太专注做事了,手边竹簚子用完了,才看到坐在旁边的古思思。“思娃儿,热吧,爷给你留了西瓜在灶房。”爷爷眯着眼睛笑着说,刚说完起身就走去灶房。古思思跟个小屁虫似的跟在后面。
在灶房,古思思看着那两牙红彤彤的西瓜,不自觉的想哭。让古思思不禁想到前世长大后,自己一想起爷爷,就会忆起那颗充斥着烟草味的冰糖。
爷爷总是想着给孙女留好吃的,有时是几块点心,有时是几个肉馅包子,可那一小块烟草味的冰糖永远都记在古思思心里。
“思娃儿,瓜只有这几牙,两牙给你哥留着,这两牙我家思娃儿赶紧吃。”爷爷用他那烟草味的大手,轻轻揉了揉古思思的小脑袋。古思思笑着拿起西瓜递到爷爷嘴边说:“爷,你也吃。”
“思娃儿乖,爷吃过咧。”古思思心里知道,想必这西瓜是爷爷避着奶奶留下来的,只是最后爷爷还是没扭过古思思,看着爷爷咬了一口西瓜,很开心。
爷爷直说“我家思娃儿懂事咧,长大咧。”古思思心想虽然自己现在是个小屁孩,但是以后一定会对爷爷更好,让爷爷享上前世没享上的福。
吃完西瓜,爷爷用他那长满老茧的大手,牵着古思思回了堂屋。堂屋里,爷爷搬了一张夏天用来乘凉的竹椅出来,在旁边地上铺了草席,又怕地上凉,爷爷还给铺了个红蓝格子的粗布床单。这才让古思思躺下睡午觉。
古思思躺在粗布单子上,爷爷躺在一旁的竹椅上,大手上拿着一把蒲扇,给古思思扇风,其实有过堂风吹着也不热了,只是爷爷喜欢,古思思觉得现在这样真的很幸福,如果奶奶脾气那么臭,父母哥哥在身边的话可就太美满了,想着想着古思思渐渐睡着了。
可能是太高兴了,睡着的古思思脸上还挂着笑。梦里古思思更加坚定了要让爷爷享福的想法。
………………………………
第五章 又见玉佩
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午睡前还骄阳似火,燥热炎炎,午睡起来没多久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色也很快暗淡下来,雨水伴随响雷,哗哗哗的铺盖下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