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副本入侵者-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鲍鸿自从来我豫州可成做过一件好事?”
“成天就知道催粮,短短一天之内居然催了三次”
“屯骑营要粮食,难道我豫州数百万人口就不要粮食吗?”
众人义愤填膺的大声说着,声音笼罩在房屋内的各个角落。
坐在主位上的老者,满脸威严的环视众人,声音霎时间为之一静。
“诸位、这粮食给还是不给?”
“豫州百废待兴,粮食就连安抚流民都不够,又哪里有余力源源不断供应他屯骑营”
一人挺直了身子大声说着。
身为豫州刺史府官吏,对于屯骑营这种蛀虫自然是深通恶绝。
起初葛坡黄巾肆掠,听闻朝廷下令西园下军屯骑校尉鲍鸿领兵一万直扑葛坡,心中很是鼓舞。
可却不想大军前来粮食却需地方供给,又加之自从鲍鸿前来之后,便驻扎在汝南城外四十里的下坡停滞不前。只是一味的讨要粮食,自然惹怒了豫州上下官吏。
豫州、本是富庶之地,但经过黄巾之乱后民生凋敝百姓十室九空。
经过刺史府统计,全州人口几乎少了一半。
这还不算那些已经荒芜的良田以及各地的财政损失。
面对如今的烂摊子忙的早已焦头烂额的各级官员,自然将怒火转移到了屯骑营这个本就不应该承担的巨大负担上。
上万大军每天需要吃多少粮食,消耗多少财帛?。
这让本来就已经崩溃的豫州府库,直接荒芜。
“朝廷让屯骑营前来剿灭葛坡,他们到好居然按兵不动。坐视四处攻略的葛坡黄巾回援不说,居然还伸手找我们不停的讨要粮食。哪怕就是国库,又经得起他鲍鸿讨要几次?”
“依下官愚见,鲍鸿名为讨贼实则养贼”
“此辈狼子野心,我等请刺史将详情告知朝廷,请朝廷圣裁”
一名名官员同时站了出来,对着坐在主位上的老者大声说着。
听着这些话,绕是黄琬身居高位早已养成了较深的城府和涵养,可想到鲍鸿在汝南的所作所为还是露出愤怒的神色。
狠狠一咬牙:“好、既然诸位都有此意,那我等便联名上奏,请陛下圣裁”
“请陛下圣裁”众官员齐声大吼。
踏踏踏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一名铁甲骑兵催马急驰。
头顶上的血条,显示着4阶字样。
“散开、散开,紧急军情”
“奉屯骑校尉之令,前来催促粮草”
战马嘶鸣,几乎在眨眼间便以消失了踪迹。
穿过泥泞的道路,扬起满天灰尘,越过城门进入汝南城中。
城门不远处的一颗大树下,刘晔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是第几次了”刘晔询问。
站在一旁的刘毕思索了下,恭恭敬敬的回复着:“如果属下没有记错,这应该是第十次”
“十次?”刘晔嘴角泛起一丝轻笑。
嘲讽的韵味弥漫开来。略微苦涩的说着:“本以为大厦将倾,因为百官可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故此才出现如今的中兴之势”
“然而事实最一再告诉我,终究还是太年轻”刘晔放声大笑,双目中浮现出泪痕。
有时候太聪明,看的太远,对他来说不仅不是幸福反而是悲伤。
明知灾祸就要发生,自己却毫无改变的实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一步步走向毁灭。
那种痛苦非言语所能尽诉。
“公子”刘毕喊了一声,但随后却是默然。
在汝南的这段时日,他们以为大汉即将再次中兴的希望被彻底泯灭。
以公子的智慧,他以看到了大汉这个庞然大物四分五裂陷入战乱的那一天。
特别是前不久传来的消息,更让人胆战心惊。
朝廷改刺史为州牧,将太常任命为益州牧,结果太常到任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遣汉中太守张鲁截断了入蜀的通道。在益州公然割据,不在尊奉朝廷之令。
此举将汉室宗亲推到了风浪口。
这所谓的中兴,也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笑话。
“没救了”刘晔吐出了这句话,整个人如丧考妣。
刘毕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想到刚刚往刺史府方向狂奔的骑兵,于是岔开话题:“如今屯骑校尉鲍鸿不停的讨要粮食,公子认为刺史会给吗?”
“给”刘晔吐出了这一个字。
刘毕思索:“可是豫州残破,百姓食不果腹。虽然汝南繁华,但以这一城之力又如何同时供应全州百姓以及这上万大军?”
“而且西园兵马待遇优厚,如果足额供给,只怕养不起”刘毕补充了一句。
刘晔稍微思索:“养不起又如何?这豫州终究是朝廷的豫州”
“哪怕倾尽汝南城,刺史终究还是顶不住压力的”刘晔回复,目光中带着许些复杂的神色。
中兴之势已经拦腰截断,朝廷从此进入多事之秋,只是不知自己又将何去何从。
目光眺望着前方,不停的思索着。
也正是在豫州刺史府中的这段时间,开阔了不少的眼见,凭借着明锐的洞察改变了一些想法。
也许鲁子敬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既然良才已成朽木,那何不推到重来。
大汉的根已经烂了,在这样下去是祸非福。
如何尽快的结束接下来的动乱,让百姓休养生息才是正道。
“虽然顶不住压力,但是却可以上书朝廷”刘毕说着。
刘晔看了过来,露出一丝冷笑:“朝廷?朝廷难道还不够乱吗?”
“公子慎言”刘毕连忙说着,目光环视四周,见四周无人这才大舒一口气。
刘晔毫不理会,目光继续眺望前方,直接岔开话题:“他们应该快来了吧”
“算算时间,此时应该到了”刘毕回复。
随后好像想到了什么:“听说昌河镇吞巢湖灭陈策,坐拥皖县已成了气候”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今后或许会有一番大作为”刘毕感慨。
刘晔难得的笑了起来:“看不出你的眼光也逐渐独到了起来”
“这都是公子教导有方”刘毕谦虚。
………………………………
第二百七十章 重逢
旗帜迎着风猎猎作响,一支军队从前方逐渐显露了出来。
三百骑兵呼啸而至,甘宁骑着战马快速疾驰。
邓当率领三百持枪将士紧随其后。
四百弓弩手在贾念的带领下大步向前。
如今的兵力配置,是贾念和鲁肃等人详细讨论的结果。
“来者何人为何阻拦我军去路?”甘宁一拉缰绳,三百骑尽数停止。
刘晔看着这支军队,见大多尽是三阶精锐,逐渐流露出满意的神色。
谁又能想到,当初只有区区百名士兵的昌河镇,能拥有此时的威势。
“汉室宗亲刘”刘毕大声说着。
马蹄声打断了刘毕的声音,发现异常的贾念骑着战马带着邓当走了过来。
“不得无礼,此乃我之好友汉室宗亲刘子扬”见站在前面的刘晔,贾念心中一喜连忙翻身下马。
甘宁一愣,也连忙下马。
“原来是刘军师,末将甘宁、邓当拜见军师”甘宁、邓当躬身一礼。
众昌河镇将士同时大喝:“拜见军师”
“军师?”刘晔双目中泛起不解的目光。
贾念解释:“子扬不告而别,我昌河镇一日不敢忘”
“这和军师之位有何关联?”刘晔心中莫名的一暖,隐隐约约有些期待的神色。
贾念笑着解释:“昌河镇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威势,皆是因为子扬出谋划策,方能一举鲸吞巢湖”
“而且子扬的户籍在我昌河镇,以剿灭巢湖之功,难道还不能胜任军师一职?”贾念询问。
随后心中豪气大增:“如今我昌河镇戴甲之士两千,人口数万,虽然不能说什么豪言壮志之语但也能保一方安宁”
“更何况子敬坐镇皖县、巢湖,广纳流民,待归去之时五千兵马就在那反掌间”贾念说着,露出真诚的目光。
站在刘晔身旁的刘毕不由得砸了咂舌,不是说贾念手中的兵力多,而是惊叹昌河镇的发展速度。
这才过去多久,想不到贾公子居然聚集了两千兵马。
刘晔一笑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复,而是岔开了话题:“子敬来信所言,你们此番前来是因为葛坡黄巾”
“正是”贾念虽然有些失落,但很快就调整了心态,有些事情急不得只能慢慢来。
刘晔询问:“那你可知豫州的真正形势?”
“愿闻其详”贾念回复。
甘宁和邓当也同时露出期待的目光。
“朝廷派遣西园下军屯骑校尉鲍鸿领兵一万直扑葛坡,却在汝南城四十里外的下坡安营扎寨,和汝南形成掎角之势。随后便坐视葛坡黄巾从各地撤军,无动于衷”
刘晔稍微停顿了一下,随后继续说着:“每天伸手找汝南要粮食,露出一副贪得无厌的模样”
“可豫州本来就已经残破,无法负担屯骑营万余兵马的粮食,故此鲍鸿和豫州刺史几乎已经势成水火。就比如今天,催促粮食的使者就来了十位,几乎每隔半个时辰,便会来上一骑”刘晔说着。
贾念逐渐陷入到沉思之中。
“难道鲍鸿军中真的缺粮?”贾念询问。
刘晔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既缺粮也不缺粮”
“那?”贾念有些迷糊。
刘晔见贾念迷糊,于是询问:“你当鲍鸿此举真的是为了满足私欲贪生怕死吗?”
“愿闻其详”贾念隐隐约约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刘晔缓缓说着:“葛坡黄巾分兵攻略四方,若屯骑营一来便在葛坡血战,且不说能否取胜就单说攻下了葛坡又能如何?数十万百姓留给地方之外,还能做什么?”
“黄巾是否会一哄而散?若是能一哄而散,那么在剿灭张角等人之后又为何还有黄巾的存在?”刘晔发出一连串的询问。
贾念顺着这句话逐渐陷入到沉思中,半晌之后给出一个结论:“就算葛坡被攻破,葛坡黄巾也不会消亡,反而会更加肆无忌惮”
“那?”贾念瞬间明白了过来。
刘晔笑着解释:“到时候屯骑营必然会四处奔波,为剿灭那些四散的葛坡黄巾头疼不已,同时临近的州郡也将饱受刀兵之祸。和汝南一地相比,这些州郡的百姓显然更加重要”
“豫州刺史难道就不知道这个道理?”贾念询问。
刘晔苦笑:“如何不知?”
“豫州上上下下尽皆明白,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们心中自然要将豫州之事放在首位”刘晔说着。
随后叹了口气:“因为黄巾之乱,豫州本来就就已经残破。如今为了剿灭葛坡黄巾,还需要供养屯骑营,更让他们雪上加霜”
“随着葛坡黄巾从四处撤军,葛坡中的兵力暴增,也让他们陷入到了恐惧中”刘晔说着。
稍微停顿,继续出言:“而屯骑营的不作为,自然成为了他们怒火的宣泄之处”
“如果我所料不错,弹劾鲍鸿的文书应该已经在前往洛阳的路上了”刘晔略微担忧的说着。
站在贾念身后的甘宁和邓当彼此互望了一眼,想不到汝南的局势居然到了这么凶险的地步。
“屯骑营真的能剿灭葛坡?”贾念忍不住询问。
刘晔摇了摇头:“不知道、最少从兵力上来说,葛坡是屯骑营的三倍。然而这也是豫州刺史最为忧心的事情”
“三倍?”贾念思索。
下意识的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后脱口而出:“三万?黄巾有三万兵马?”
“兵马三万、人口数十万,要不然也不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刘晔说着。
贾念追问:“那屯骑营又为何这么做?难道屯骑校尉不明白这些兵力意味着什么?”
“对自己的实力有着绝对自信而已,堂堂西园兵马,自然是以一当十的精锐”刘晔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随后话锋一转:“可是葛坡黄巾能在张角之徒身亡之后,不仅没有消散,势力反而越发壮大”
“数年征战恐怕早已今非昔比”刘晔感慨:“可叹、到了现在,屯骑营和豫州刺史居然还在相互攻伐不能团结一致,这葛坡之战前景堪忧”
“你此时前来,务必小心谨慎,切莫因为两者之间的争夺伤了昌河镇的根本”刘晔叮嘱。
贾念重重点头:“明白了”
………………………………
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察局势
一阵风吹过,肃杀之气迎面扑来。
刘晔的目光环视千名将士,随后逐一划过。
“观昌河镇所属尽皆百战,是否已经达到了晋级的条件?”刘晔询问。
贾念一笑:“此来就是为了寻找三阶军营,让他们的实力可以顺利发挥出来”
“汝南城中倒是有三阶军营,你可以前往庐江太守处,求他向豫州刺史言明此事应该不难”刘晔回复。
随后心中隐隐约约有些意动:“如此一来,千名三阶精锐在侧,谨慎些倒也能自保”
说完刘晔皱起了眉头,逐渐陷入到沉思之中。
“若仅仅只是自保,恐怕?”贾念见刘晔皱起眉头,顺口说着。
有谋士在侧自然需要求助一二,要不然岂不是浪费了这大好的机会。
刘晔看向贾念,泛起不解的目光。
“你求战功?”刘晔询问。
贾念点头:“既然来到了这里,自然是来求战功的”
“天下虽然纷乱,但能获得战功之地,也只有几处而已”贾念说着。
甘宁、邓当等人露出自信的神色。
刘晔顺着贾念的这番话思索:“也对、你若不想来,大可在皖县找些理由推脱掉”
刚说到这里,刘晔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你所求者江南?”刘晔脱口而出。
贾念也不隐瞒:“还请子扬助我一臂之力”
“可是豫章郡太守之位?”刘晔追问。
贾念点头,但并没有出声。
见贾念的神色,刘晔突然一笑:“好你个鲁子敬,果然贼心不死”
“你算他、他算你,你们两人尽皆扯平”贾念回复。
随后话锋一转:“在来时的路上,听闻益州牧派遣汉中太守张鲁截断了道路,凭借着蜀中天险实行那割据之事”
“大汉已然风雨飘摇,子扬难道还看不明白?”贾念询问。
刘晔目光闪烁,随后重重一叹:“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不过想要谋求豫章郡太守之位,倒是能出一分力”刘晔缓缓说着。
贾念起初心情有些低落,但听到后面一句话后便不由得一喜:“还请子扬教我”
“还记得是如何扫灭巢湖的吗?”刘晔询问,嘴角泛起自信的笑意。
众人听见扫灭巢湖两个字,也同时露出了笑脸。
贾念脱口而出:“此战自然记得”
“其实归根结底无非是四个字,借力打力而已”贾念归纳了一下。
刘晔说着:“就算这一千人全部成为三阶士兵,也无法成为葛坡黄巾、屯骑营以及汝南之外的第四股独立军队”
“但所幸求的是那战功,故此需要做的仍然是借力打力”刘晔分析。
贾念回想刚刚刘晔介绍的汝南形势,泛起不解的目光:“如何借力打力”
“屯骑营和豫州刺史府已经势同水火,不管鲍鸿是自保还是压服豫州刺史,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取得一场大捷”刘晔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结合自己在汝南城内了解到的消息,继续说着:“此时葛坡黄巾基本上已经全部回归,兵力三万之众。以屯骑营一万将士强攻葛坡,显然不可取”
“若我所料不错,那么能做的就是引蛇出洞,设下伏兵分而击之。只要取得一场大胜,不管豫州刺史如何上书朝廷,他都将稳如泰山”刘晔说着。
贾念思索:“以目前的形势,又如何引蛇出洞?而且葛坡黄巾,也并非不智之辈,在如今的情况下按兵不动坐视内讧岂不是更加稳妥”
“由不得他们不出兵”刘晔回复。
贾念一愣:“这是为何?”
“葛坡攻略四方所为何事?人口数十万,他们的存粮又能支撑多久?”刘晔询问。
贾念瞬间明白了过来,这些消息好似一颗颗珍珠被串在了一起:“鲍鸿会用粮食,诱葛坡黄巾来袭?”
“要不然如何解释,他这段时间不停讨要粮食之事?”刘晔询问。
不等贾念回复,继续说着:“庞大的人口虽然让葛坡拥有了数量众多的军队,但同时也给他们的粮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如今屯骑营讨要粮食之事想必会格外留心,说不准他们已经盯上了此处”
“汝南城坚池深,又加之豫州守军以及各地援兵共计一万兵马严防死守,就算葛坡垂涎粮食也不敢出兵来袭。可若是粮食被运到了屯骑营,那岂不是更好下手?而且如此之多的粮食他们会囤放在何处?区区军营是否又能放得下?”刘晔发出一连串的反问。
呼吸变得急促了起来,贾念的手心浮现出了汗水。
刘晔继续说着:“虽然我不知道屯骑营粮食囤放的具体地点,但据我所知屯骑营的屯粮之地,必定在他们军营的十里之内。葛坡黄巾只需要细心打探,就必然会发现”
“若我的推测没有出错,说不准屯骑营已经故意泄露了地点”刘晔的双目闪烁着。
一边说一边重新理清思路:“只要葛坡黄巾的速度够快完全可以抢在屯骑营反应过来之前,直接夺取粮食”
“十里?”贾念思索着:“葛坡黄巾怎么会认为,一定能抢在屯骑营反应过来之前扬长而去”
刘晔自信的一笑:“如果这是屯骑营精心设计的陷阱,那么他们必然会将屯粮之地安置在一个让葛坡黄巾满意的地方”
“这些事情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站在贾念身后的甘宁忍不住发出一声询问。
刘晔的目光看向甘宁:“不仅有关系而且还有大关系”
听到这句话,众人同时一惊,彼此互望一眼尽皆露出疑惑的神色。
“敢问是和关系?”甘宁询问。
刘晔意味深长的一笑,缓缓说着:“希望你们自告奋勇,将汝南的粮食运往屯骑营”
“什、什么?”甘宁和邓当等人发出一声惊呼。
运粮?请命运粮?。
如刚刚的推断都是正确的,那么这件事情岂不是自寻死路?。
众人哗然双目中浮现出惊恐的神色。
他们不畏惧死战,可明知此事有巨大的风险,自然本能似的抗拒。
须知葛坡黄巾可有三万大军,哪怕是分兵来袭,也不是这区区一千人所能抗衡的。
目光同时看向刘晔,不解以及疑惑彼此交织,若此人不是军师只怕此时早已刀剑加身。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刘晔之策
见众人看来的目光,心中不仅没有恐惧反而更加自信了几分。
刘晔缓缓出声:“谋取豫章太守之位,必须在豫州刺史府和屯骑营任选其一,不可首鼠两端”
“屯骑营是西园兵马之一,代表着朝廷。若投靠他们就算最后剿灭了葛坡获得了军功,想要得到豫章太守之位也会生出许多波折”刘晔说到这里的时候,略微有些苦涩。
但时局如此只能正视这个事实:“可若投靠豫州刺史府,反而会如鱼得水”
稍微停顿了一下,刘晔继续说着。
“其一、豫州刺史一方皆是地方兵马”
“其二、地方兵马大多受世家豪族影响”
“其三、尔等前来是尊奉庐江太守之命”
说到这里刘晔的目光看向贾念:“仅仅只说以上三点,我想便足以了”
“世家豪族大多彼此联姻,人脉盘根错节,于我而言确实如鱼得水”贾念感慨。
看来自己身上的世家身份所带来的无形好处十分之巨。
“押运粮食和豫州刺史府又有什么关联?”贾念询问。
刘晔说着:“这汝南城内,可有人愿意押运粮食狂奔四十里?而且屯骑营和豫州刺史府的人彼此看不顺眼,若到了屯骑营中,岂不是要受折辱?”
“若此时你们请命,必然会获得豫州刺史府上下的好感,在屯骑营折辱越多,无形的好处便会越大”刘晔说到这里再次停顿了一下。
重新理顺思路,对着贾念询问:“就是不知你是否能忍受屈辱了”
“假若这些屈辱能换来豫章太守之位,那便不算什么”贾念语气坚定的说着。
刘晔露出赞许的目光:“你能如此想,那在好不过”
“这一战屯骑营会胜吗?”贾念忍不住询问。
刘晔摇了摇头:“不知”
“葛坡黄巾并非易于之辈,虽然屯骑营是我大汉的精锐,但面对三万黄巾恐怕也非敌手。而且战事变化多端,谁又能在胜负未分之前断定胜败之事”刘晔回复。
邓当认不出插言:“假若此战屯骑营大胜,上书朝廷诋毁豫州刺史,那么我等岂不是有过无功?”
“朝廷?”刘晔露出复杂的神色。
站在刘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