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故乡土热 情深意浓-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才不怕呢,半年多了你都不说想我,我可想你啦!”
“快去吧!想也白想,这回俺哥来啦,看你还敢欺负俺!有本事你回家睡呀!”刘隽妩媚的说道。
他问刘隽说:“对啦,嫂子,大哥回家过十五还没回来,是不是家里有啥事儿呀?”
刘隽回答说:“有啥事儿呀?俺咋没听说呀?要是有啥事俺哥早就打电话告诉了。”
韩杨见她这么回答,笑着逗她说:“真是闺女出了门等于泼出去的水,娘家啥事儿都不关心,大哥这些天没回来你也不打个电话问问是咋回事儿。”
刘隽让他说的不好意思,掏出手机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是她嫂子,姐俩聊了几句家常话,问起了大哥,嫂子说:“你大哥呀,过两天就回去了。“
“那他现在在家里干啥了?”刘隽问道。
“没…没干啥?妹妹,有啥事哪能不告诉你呢。”
“你让咱娘接电话好嘛?”刘隽听嫂子说话的语气有点不对劲儿。
“奥,咱…咱娘…吃饱饭出去串门了,妹妹,让咱爹跟你说两句吧!”
“刘隽呀,听你哥说你们那里老忙了,你不用惦心家里,俺跟你娘都挺好的,你哥家来过十五的时候,你还让你哥捎那么多东西回来,往后别花这些钱了,你们过得好好的俺就放心啦。”刘隽的父亲嘱咐道。
“爹,这一阵子俺这里太忙了,等过一阵子俺一定回家看你们去。俺娘上谁家串门去了?等会俺娘回来俺再打过去。”
“不用了,刘隽,等你娘回来俺跟她说就行了,没啥事就放了吧。啊!”
刘隽关了电话越琢磨越不对劲儿,韩杨在一旁一个劲儿的逗她说:“嫂子,你是出了门子的闺女,一年也回不去两趟,老爹老娘不要你了,……”
刘隽见他说风凉话儿,直接给大哥打通了电话问的:“大哥,你咋回去这么多天了,人回不来咋也不打个电话来,实话实说,你到底在家干啥了?是不是家里出啥事了?不说实话你就别回来啦!”
刘振海见妹妹一直追问,只好说出了实情。
原来,刘振海回家过十五的时候,刘隽的母亲看到儿子回来非常高兴,让儿媳妇炖鸡炖鱼炒菜做饭,自己在外面喂貂,不小心滑倒在貂棚子里面,面部磕在貂箱子上硌掉了两颗门牙,左胳膊骨折,住了两天医院,现在回家修养着呢,母亲再三嘱咐儿子不要告诉刘隽,还让他早些回将军营,可刘振海看到母亲每天输液哪敢离开,一拖再拖还是被刘隽问了出来。
韩杨趴在刘隽的肩膀上听的清清楚楚。刘隽刚关了手机,他就说道:“咱就说嘛,大哥这些天不回来肯定家里有事儿,说吧,咋办?”
刘隽寻思了一会说:“要不赶明天回去看看,你说俺还跟他奶奶他们说吗?”
韩杨梗梗着脖子说:“你这是说的啥话呀?亲家母有病你不跟二妈说,没有不透风的篱笆,等他们知道了,看你咋向他们交代,既然想回去看看就别赶明天了,我跟咱姐要车钥匙去,一会儿接着二爸二妈和小石头儿就去看看,这要是没啥事咱早点回来,省的你惦心着呢!”
刘振海跟刘隽通了电话还不到一个小时,万万没想到刘隽她们这么快就来了,两口子赶紧的招待亲家叔亲家婶子,又是点烟又是倒茶,还一个劲儿的跟妹妹赔情解释。
老太太并无大碍,虽然少了两颗牙齿说话不利落,但已经能正常吃饭了,就是胳膊上还上着夹板。看到亲家亲家母都来了,跟刘隽埋怨道:“你这孩子!这事闹的,都挺忙的,让你婆婆他们都过来干啥?是俺不让你哥他们告诉你的,没事了,甭老惦心着俺,再过几天啥事都没有了。”
双方老人见了面想说的话自然很多,刘隽的嫂子抱着小石头可能是买东西去了,韩杨瞅着刘隽使了个眼色也跟了出来,来到车上跟刘隽说:“嫂子,来的时候二爸二妈跟我说了,啥东西也没给大娘买,让你给大娘这两千块钱喜欢吃啥就买啥。”
刘隽推让着说:“准又是你出的鬼主意,俺不要,你还是自己拿回去吧!”
韩杨瞪着眼睛说:“你这还是亲闺女吗?别罗嗦啦,今天你不完成任务就别跟着回去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韩杨回到屋里提起了让一家人搬到将军营的问题,刘隽的父母一再推辞,始终没有开口答应。临走的时候刘隽拿出钱来说是婆婆公公给老太太买吃的钱,父亲母亲说啥都不让留。
杨吉祥堵在门口上说:“老嫂子,孩子们现在有钱花,给你的你就留下,从小养他们这么大这点钱叫啥?放心吧,刘隽娘俩儿难为不着,没有俺两口子花的也缺不着孩子们的,孩子们有这份孝心啥都有了,俺看着也高兴。……。”
刘隽恋恋不舍的告别了父母回到了将军营,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韩杨抱着小石头去了大棚,吃晚饭的时候才回来。杨吉祥和唐金霞今天看到孩子们在亲家面前做事很体面,心里觉得十分高兴,吃完了饭就让文娟把他们爷四个送回家去了。
韩杨吃完了饭没事刚打开电脑,吉平妗子进来了,他赶忙站起来让座。
吴桂荣说:“韩杨,王玥想请两天假收辣椒去,俺看咱村这些天都忙着干自己的活,能不能让文旺调兑调兑调,组织大伙儿集中干呢?要不就集体放几天假,不然的话这饭都没法做了,每天的人没有准数,有时候40多人,有时候20多人。”
韩杨犹豫的说:“平妗子,你老说的事儿还真是个问题,我也考虑过,每家每户种的亩数不一样多,有种十亩的,还有种二三亩的,有的人计较的又多,没法组织呀!对了,你家辣椒咋还没有收呢?”
吴桂荣轻松的说:“俺不着急,等辣椒都熟的差不多了,多雇些人一两天就完活。”
韩杨问道:“咋老是看不见吴琼嫂子过来吃饭呢?”
吴桂荣说:“她不愿意过来吃就算了,有时候她跟孟桂珍两个人倒换着过来,她们那边这些天不忙了老是回家去吃。”
“咱这里一顿饭交一块钱随便吃,消费不高,干嘛省着一块钱?回去吃也省不出来呀!嘿嘿嘿……”韩杨笑着说道。
“她也不是为省这一块钱,俺觉得她老是有点自卑感,明明知道她心里想些啥可又不敢当面对她说,都怨文博不争气,有啥办法呀?嗨!”吴桂荣沮丧的说道。
韩杨安慰的说:“平妗子,要不年底我先借给你十万,你们去北京做一次咋样?”
吴桂荣听了并没有高兴起来,表情呆板的说:“谢谢你了,不像你说的那么简单,得好几个月才行呢,即便成功了,京子也不知道是啥人的。叫啥基因啥的,反正俺说不明白,有空俺让吴琼跟你说说这些事,他俩要是同意了,俺再跟你借钱去北京。”
………………………………
第六十六章 回家洗衣 石头闹夜
吴桂荣锁了食堂的门回家去了,韩杨想起去年家遭厄运的时候,是她和母亲杨玉萍朝夕相伴,像亲姐妹一样天天守护着,刘隽坐月子也多亏了她里里外外的忙活,他心里明白,从年轻守寡的吴桂荣是个心地善良的人,现在唯一能帮上人家的就是借钱给她,十万块钱对于自己来说算不了什么,可能会给她解决子孙后代的大问题。
刘隽打过电话来让他把该洗的炕单、褥单和脏衣服全部拿回家去,就着晚上有空用洗衣机洗出来,这些天确实太忙了,他收拾了一大包裹积攒下来脏衣物带回来。
小石头儿还没有睡觉,一看他进屋就跑过来让他抱,院子里凉满了刚洗出来的衣物,杨玉萍和唐金霞也在帮着她洗涮。
“瞧你弄回来这一大包,你嫂子要是不让你拿回来还不得放臭了。”杨玉萍说道。
“我姐说,等两天有空把我的被子褥子都拆了一块洗洗,要不赞不了这么多脏衣服。”韩杨狡辩说。
“没人愿意跟你掰扯,常说话老有理,快看孩子去吧!”刘隽白了他一眼说道。
他抱着孩子回到自己家里,正好二爸也在,三个人说起关于将军营农业种植的问题。
韩宝庆问道:“铁圈儿,俺听说每户的辣椒都没地儿放了,到现在还不收,是不是你的订单出了差错啦?”
韩杨笑了笑说:“过几天再说吧,文健他们还没把库房建好呢,收起来放到哪里呀?你老好好养病別操这份儿心就行啦!”
韩宝庆生气的说:“你这孩子,说你一句你犟两句,手里有俩钱儿就撑的难受,除了盖这就盖那,你折腾到啥时候才算完呀?俺看把这点钱折腾完了你拿啥给大伙儿开资?”
韩杨解释说:“我的亲爹呀!你这是听谁瞎说的?给大伙开资的钱不会没有的,再说我能把你和二爸的脸面丢在将军营嘛,啥事我二爸都明白,不就是前些天让大伙商量商量想调整一下村里的土地嘛,有不乐意调整的就说三道四,文旺表哥早就跟我说了。往后种粮食作物挣不了几个钱,你老人家不信就等几天看,今年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向文旺表哥他们种辣椒多的绝对比种粮食多好几倍的收入,有钱不挣才是傻子呢!”
杨吉祥沉稳的说:“哥!你先别跟孩子着急,孩子们咋做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咱始终是土里刨食吃惯了,脑袋瓜子跟不上趟啦!开始咱反对的事儿,现在他们做的不是挺好的吗,俺看铁圈儿说的有道理,你也别老听外人啥说,赶明儿咱也出去转转走走,咱还不跟咱老爹老娘他们呢,前些天还每天跟着大伙儿摘冬枣呢。”
韩杨说:“二爸!文旺表哥跟我说了几回了,希望明年还种订单作物,可是咱村的土地这么零散,三亩五亩的一块,种啥都不好管理,忙起来的时候,人力物力都是浪费还忙不过来,上回辛老爹来我们就探讨过这个问题,等忙过了这一阵再谈地的事儿吧!如果大伙儿愿意把地租让出来,我就办个农业合作社,不愿意的话我也不给他们累这个心了。你看咱村的人们大多数都这样,钱到了他们手里就成了金蛋子了,谁都不愿意往外花,真是鼠目寸光,难道把钱拿在手里面还能生出小钱儿来吗?理念不改永远受穷。”
韩宝庆不服气的说:“难道大伙儿都像你一样啊,喝了命的胡折腾,你就烧包吧,早晚你把老的少的都得罪完了拉倒。”
杨吉祥见韩宝庆越说越上火,急忙拦住话题说:“好啦,都别说了,你爷俩儿咋到了一块就顶牛呀!圈儿呀,俺听你姐说,你还想建一个冷库,你是咋想的?”
“二爸,明年一开春,我计划先盖个冷库,我现在已经申请立项了,还要盖一座综合办公大楼,让将军营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跟你二老说实话,我现在手里的钱完全够你们花一辈子的啦,如果把握住挣钱的好机会干嘛不去投资做大呢,我是这样想的,人活在世上,来的时候两手空空,走的时候又能带走啥呢?要想活得潇洒,还不如想干啥就干点啥啦。有的人想挣大钱,可永远不敢投资去做。即便是有机会他也不会把握住自己的命运。”韩杨说道。
韩宝庆用拐棍指着他说道:“行了,你小子能耐,你也不用拿话点你老子,以后你爱咋整咋整,俺也不跟你废那个言谈了。”
韩杨逗着小石头说:“宝贝儿,你看你大爷爷说话多不讲理呀!”
乖巧的小石头儿瞪着小眼说:“爷爷,不降雨”
韩宝庆笑着说:“小坏蛋儿,爷爷不降雨不降雨吧,天旱也不是爷爷让他旱的。”
杨玉萍她们洗完了衣物,收拾利索之后就一个人回来了,看见小石头儿说道:“小坏蛋儿,一下午没睡觉还这么精神,快找你娘睡觉去吧!”
韩杨把他抱回去说啥也放不下,唐金霞把他从怀里硬抱过去,小石头儿大哭大闹,气的唐金霞吓唬他说:“好宝儿,奶奶哄着睡觉觉,外面天黑了,你叔打狼去,你跟着还不让狼把你吃了。”
刘隽说道:“娘,要不让他爷俩儿玩会吧,一会儿他就困了。”
韩杨抱过来让他骑在自己脖子上一声不哭了。唐金霞临走嘱咐道:“哄哄他,让他早点睡吧,一下午都没睡了,俺叫你爹回去啦!”
刘隽撴着就地答应着:“啊,知道了,娘。”
唐金霞出门去了,刘隽问道:“俺刚才去那边院里晾衣服,听见大爸跟你嚷啥呢?”
“没啥,还不是每天听别人瞎说说嘛。”韩杨答道。
“俺咋看你跟大爸一见面就顶牛呢,不会有话好好说呀!”刘隽劝说道。
“其实我也明白他自己出不去急的慌,不知为啥,现在老爹的脾气越来越大了,一说话就着急瞪眼的。”韩杨说道。
刘隽把屋内擦干净了,回头说道:“你别光驮着他晃来晃去的,别忘了让他尿尿呀!”
“没事儿,玩儿的欢着呢,哎呀!你个小子毛儿,刚说着你就发坏啦!”只见韩杨后背上湿了一大片。
刘隽咯咯地乐着说:“活该,看孩子老是不让孩子尿尿,还不怨你自己呀!快脱下来吧!还得给你洗出来。”
“算啦,里外都尿湿了,这样将就着吧。”韩杨说道。
刘隽说:“俺去给你拿件衣服去,快换下来洗洗。”
韩杨放下小石头儿,刚把衣服脱下来,刘隽拿着衣服回来了,拍着他的后背说:“先别穿,用毛巾擦擦后背,哎呀!咋屁股都尿湿了,咯咯咯……。”
“就这样吧,干脆不换了,宝贝儿,让你娘哄你睡觉,老叔回去换行头去啦。”这一句逗得孩子哇哇大哭起来,“好啦,好啦,宝贝儿,跟老叔去可不许闹啊!”
刘隽说:“行了,你走吧,让他闹一阵就好了。”
“黑灯瞎火的,让他嚎啥呀?让他跟我去吧,要不等他困了就给你送过来。”韩杨说道。
刘隽说:“不能这样老惯着他,你去吧,没事的。”
韩杨转身要走,孩子冲着他快速的爬过来拼命的哭,他心疼的抱起来对刘隽说:“行了,就这样吧,明天早晨你早过去会儿。”说完,抱着孩子走出门外。
杨玉萍听见小石头大哭大闹,刚出门就看韩杨已经开车走了,惊慌的问刘隽道:“咋的啦?”
“这个孬孩子,今天犯了斜啦,说啥粘住了他叔啦,咋哄都不睡觉。”刘隽说道。
“快给铁圈儿打电话回来,这么小的孩子,黑灯半夜的这是往哪去呀!”杨玉萍嘱咐道。
刘隽进屋正想拿手机打电话,突然发现韩杨换衣服时把手机忘在茶几上。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她心里惦记着坐立不安,越想越不踏实,最后还是骑上电动车来到了养殖场。
她进屋时,小石头并非她想象的那样。只见韩杨抱着他坐在电脑前挥舞着两只小手,学着画面上的小朋友跳舞呢!
“真叫你这俩活冤家气死,你手机也不拿就走,有个啥事儿都没法找你,大妈让你把他弄回去。”刘隽说道。
韩杨回答说:“回去着啥急呀!这才八点多,他不困回去不还是闹呀,等会儿他困了再回去吧。”
刘隽说:“俺光忙着来呢,家里的大门还没锁呢。”
“没锁就没锁,家里有啥偷的,咱村除了有偷人的还没偷东西的呢,再说村里的人这些天忙的王八夜症的,谁还有心思想着别人家的东西。”韩杨贫笑着说。
刘隽羞红了脸,温怒的说:“又说话不着调,再说看俺不打烂你的嘴。”
韩杨嘿嘿的乐着说:“别生气,我是说我自己把你娘俩给偷来了。”
刘隽提醒他说:“去去去,偷来管啥用呀!这几天俺快来啦,你可别想那歪事儿了。”
“怕啥呀?送温暖的来都来了,大不了咱再多个儿子,你听说过羊入虎口还有放掉的吗?”韩杨故意逗她说。
“去去去,俺不理你了,给你手机,俺得回去了,待会他困了你还得送她回去呀!”刘隽说完抬身要走。
韩杨不高兴的说:“你回家不也是等着吗,你不在这里住等会儿我送你们回去,好不容易有次机会还不给,真是的。”
见他真的不高兴了,刘隽温柔的说:“好兄弟!不骗你的,俺真的要来了,这辈子俺真的不想再嫁了,这样下去不是害了你吗?”
小石头儿实在熬不住了,说睡闭上眼就睡着了。
韩杨把他放在炕上盖好,刘隽一再坚持要回家,她被韩杨抱起来深深的吻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真的像羊入虎口,拼命挣扎也无济于事。双方激情迅速升华,又从极点回落到起点,整个过程仅仅在十分钟之内就完成了。
刘隽既兴奋有后怕,责怪的说:“冤家,你不折腾出事儿来不罢休呀!要是真出了事儿俺还咋在家里面呆着呀?”
韩杨满不在乎的说:“出啥事呀,如果真的有了就直接嫁给我,反正我爹娘都喜欢你。”
刘隽懊恼的说:“俺说过的,打死俺也不会再嫁人了,俺有小石头儿也知足了,你们不用担心会咋样,小石头儿永远是志强的儿子,过来的事儿咱俩谁都别怪谁,从今往后咱俩谁都不许再想这种事儿啦,要不俺真的不理你了。”
韩杨急切的问道:“为啥你就不能嫁给我呢?难道你一点也不喜欢我?是不是我哪里做的还不够?”
“都不是,俺要不喜欢你就不会跟你发生这样的事儿了,俺越是喜欢你就越怕嫁给你,俺相信那个相面先生说的话,人家说的太准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咱家日子刚过好,俺不愿意再出一点事儿了,咱家人都对俺这么好,俺早就知足了,再说俺也不是那种离不开男人的女人,咱村吉平婶子不也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吗,俺有你们这么多人帮着、疼着,俺比她强多啦。”刘隽满足的说道。
“那些虚态学说的谬论证明不了啥,咱俩不也算是做过夫妻了吗,半年多了有啥事呀?封建迷信那一套是害人的、不可信的,我就不信那一套……”韩杨说着又把她搂在怀里。
“你这头犟牛,咋说着你不听话呢,这对咱俩有啥好处?别没完没了的了,快送俺回去。”刘隽猛地挣脱出来,急忙穿衣服。
韩杨哪里肯放手,一把将她拉回来,还没等她说啥呢,一颗重磅炸弹迅速装满了炮膛,她恼怒的说:“冤孽呀,俺是上辈子欠了你的风流帐,俺求你了,好兄弟!都快十点了,真的该回去了。”
刘隽在下面好像意识到什么,突然把手伸到下面摸到了他的“神物”,然后将手放到脸前一看说:“冤家!可坏啦,别干了,快下去,俺说这两天要来了,你不信,这不真的来了。”
由于韩杨的任性,差点给刘隽带来大麻烦,两个人赶紧收拾残局,然后把她们娘俩送回家去。
………………………………
第六十七章 苹果装箱 辣椒入库
韩杨订做的包装箱送来了,他打电话给冯丽娟问需要多少箱子,并且说这几天天气都阴沉沉的,怕下雨淋湿了,都卸到刚建好的大棚仓库里面,如果需要多少自己过来拉多少过少就行了。
去年剩下的几百个箱子韩杨放在村委会,听说早就被王丽红占下了,大家都知道她爱占便宜,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的滚刀肉,也没人跟她计较,全村人除了韩杨说啥她听啥以外,其他人的话在她面前一律无效。新包装箱一到货,她就知道拉苹果的车很快就要来,她立即组织七大姑八大姨,一下子叫来了十好几口子人,两三天就忙活完了。
冯丽娟家找来三十多个人,到现在刚刚装了一半,韩杨催促她赶紧加快速度,一个是这两天拉苹果的车说不定哪会儿来,二是外贸来电话询问辣椒的收获情况,他想先把三百亩的产量交上去,随后在收购剩下的辣椒。
新包装箱进了冯丽娟家的果园了,当天种苹果的果农就都知道了,托别人到她家询问苹果的价钱,冯丽娟从来不问韩杨啥价钱,所以,讨信儿的人无功而返。
有些投机取巧的人来韩杨的家中找韩宝庆,韩宝庆一无所知,又委托杨吉祥说情。杨吉祥也很纳闷儿,明明看见大汽车拉来那么多箱子,难道不是用来装苹果的吗?他找到韩杨一问才明白。
原来,苹果还没有成熟的时候,韩杨就跟他们说过,无论今年苹果收获多少,保证不会低于去年的价格,只要质量好就行。当苹果刚见成熟正在提高糖分的时候,商贩们就纷纷前来订购,果农们知道这时候的苹果分量足压斤称,商贩们给了九毛五分钱的价格,可以随便在树上挑选成熟的苹果,韩杨早就知道了,后来冯丽娟跟他说买苹果的事,他一下就说出了九毛五分的价格。定制的包装箱还没送来的时候,嘱咐冯丽娟不要出声的原因是,他知道了谁家提前开了园,就不打算收这家的苹果了。他把包装箱卸到仓库也有一定的目的,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前面说好的事情,后面偷偷开园卖苹果,谁还好意思来领包装箱呀。将军营大多数果农都开了园,只有五六家信守诺言,他又在周边几个村订好了几家没有开园的苹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