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故乡土热 情深意浓-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着计划安排就是了,保证秋后耽搁不了你的正常生产。”
韩杨高兴的说:“姐,那咱就一言为定,回去我就准备种甜菜了!”
李静说:“对啦,春节你们厂送过来的过节福利的款还没算呢!待会儿去会计室把帐结了。”
韩杨解释说:“姐,这点帐不算啥,有你在这里当乡长,给乡里的领导们做点福利还不是应该的嘛,又不是行贿受贿,只要咱能办到的事你尽管吩咐一声就行。”
李静强调说:“你的心意我理解,公私两码事,乡政府的账面上经常摆着私人企业的账单让人解释不清,今天你过来了,正好结算一下,怎么算我不干涉,当初他们送过来时可能有个交代,你就别给姐添麻烦了。”
韩杨回答说:“好,只要是姐说的话我都听,我这就过去算账,按半价算可以吗?”
李静笑着说:“这就对了嘛!怎么算我不干涉,只要跟会计室的工作人员有个交代就行,以后在公共场合千万别提咱们俩人的关系,要不以后姐也帮不了你啦!明白姐的意思吗?”说着摸了摸自己的腹部。
韩杨心领神会,完全明白他这些话的含义,点头称是去了会计室。
回韩孝子村的路上,韩杨打电话给辛月明,把自己的想法和跟李静商量建糖厂的事情做了详细的汇报,辛月明高兴地说:“你小子胃口不小啊!你有没有考虑到两三年之后的问题,咱自己的地不能种的时候,生产原料到哪里去整啊?”
韩杨很有自信地说:“老爹!这个你老尽管放心,这一带的老百姓对种植甜菜很有经验,以前就种过,产量高收益大,因为这两年没有收购商了才停止种植的,今年咱自己先种上,明年咱再扩大种植面积,我觉得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
辛月明问道:“你计划什么时候建厂投产?”
韩杨回答说:“这倒不忙,最早在甜菜收获之前建设完工就行,如果资金周转有问题的话,我想先把果品厂的扩建放一放再说,咋样?”
辛月明听他的意思,这个糖厂是非建不可,犹豫了半天才说:“这样吧,这两天我抽时间过去一趟,见面后再说行吗?”
辛月明知道韩杨做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但具体情况还不太了解,只好先用缓兵之计把他稳住,等把事情了解清楚再做决定。
次日上午,辛月明赶到了韩孝子村,看到原来的山坡地已经平整的大变了模样,心中自然高兴。韩杨把自己的未来规划和想法实地讲解了一番,辛月明微笑着点头说道:“看来你是在这方面花费了不少的经历,你说把大棚里的葡萄苗移植到这里来,那么将军营那边呢?我看为了方便管理还不如直接种上果树苗呢!”
韩杨笑着说:“老爹!你经常教导我眼光要往远处看,咱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好不容易才把这块山坡地整理出来,要为长远的利益发展,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果树,春花秋实已成自然规律,夏季遍地是宝却无人问津,我大棚里采集的新葡萄品种正好补上这个空档,如果管理得当的话,整个夏秋季都是采摘果实的好时节。对于咱果品厂来说,有地方上这么多果农,生产线上也不差这点原料,高效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也是提高企业生命活力的必然趋势,企业的发展壮大并不全都掌握在消费者的手中,只要我们创造者有好的产品和花样百出的销售方式,任何人也抵挡不住咱的诱惑。”
辛月明觉得他越来越成熟了,心里非常高兴,但表面还是装模作样的说:“你小子今天给老子上课来了,看来这个投资项目是不干不可啦?”
韩杨忙上歉意地说:“老爹!你老人家这么说到让我这做儿子的无地自容了,在你老人家面前哪里有我指手画脚的份儿,我只不过是跟你老人家如实的汇报一下实际情况而已,企业是咱自己的,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措施还是你老人家拍板才行。”
辛月明问道:“你在电话里说准备招收一些残疾人入厂是怎么回事?”韩杨解释说:“是这样的,老爹!这么一大片山地在咱手里一旦产出效益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到时候有人眼红了就不一定会想到咱投了多大的资本才干出来的啦,建了糖厂首先照顾的是残疾人,还可以办个减免税的福利厂,有国家法律做保护,风吹不动雷打不摇,谁也不会拿咱咋样。”
辛月明高兴的笑着说:“好小子!真有你的,果品厂的扩建计划不变,糖厂照建不误,你有本事就全都是出来吧,我全力支持你,有时间你跟海营计划计划,我听你们的准信儿。今天中午叫上你二哥,再把水江喊上,咱爷儿几个坐一坐。”
中午在县城吃饭的时候,韩杨当着辛月明的面保举了韩金轩做农田管理人员,辛月明欣然同意,并叮嘱他马上走马上任,尽快组织人员投入生产劳动。吃过午饭就返回省城去了。
晚上,韩杨接到李静打来的电话,让他明天到乡政府办理相关的办厂手续。
第二天,韩杨开车来到回马岭乡正赶上赶大集,路上的人熙熙攘攘,从集市到乡政府三四里地的路程,足足走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
眼看就要到达乡政府的大门口了,路中间一个趴在地上前行的残疾人挡在车前,韩杨下车想问个究竟,旁边有人告诉他说:“这是个乞丐,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每集都来乞讨,听别人说他是个骗子到处骗钱。”
韩杨看到他蓬头垢面破衣烂衫很是可怜,问他是哪里人,怎么来到这里的?乞丐一句话都不说,只是用乞求的目光瞅着他,韩杨因为着急到乡政府办事,掏出一百块钱给他,让他不要再路中间,告诉他这样太危险。
在乡政府办理申请手续和个证明材料时,听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闲谈之中说起集上有靠乞讨诈骗的假乞丐,谁都不知道是哪里冒出来的,每个集都来。
韩杨好奇的问道:“这怎么知道是假乞丐呢?”
有个三十多岁的女工作人员善良的提醒韩杨说:“大兄弟,你不是咱本地人呀?你是没见着那些乞丐装得可像那么回事了,打扮得又脏又破的可怜相,有的装聋作哑,有的装瘫装瘸,专门骗心慈善良的人们,你要是赶上了可千万别上当呀!”
韩杨听了莫名其妙,感觉到自己好像被人捉弄了一番,各种手续办完了还要拿到乡里审批,他来到乡长办公室,把所有的资料拿给李静审阅,李静看完之后说:“乡里备的这些资料差不多了,往上面一级比一级难办,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听到结果,明天就把你跟乡里的合作申请递交上去,我亲自跑跑或许还能快一点。”
对于李静支持的态度,韩杨表示万分的感谢,李静送他下楼准备赶回韩孝子村时却遇到了麻烦事。停车的时候,为了出车方便,车头朝外,车位似乎顶在后面的栏杆上。此时一辆面包车横放在车头前,相距车头不过三十公分,面包车的主人不知去向,他围着面包车转了一圈也找不到任何的联系方式。
过了一会而,从旁边过来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个对韩杨说:“哥们,车提不出来了吧?”
韩杨客气地说:“不知道是谁把车停在这里,也没留下个电话号码,哥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车吗?”
另一个年轻人说:“知道又咋样?这个社会是没有白付出的,只要有钱咱就有办法把车挪开。”
李静听了很不高兴地说:“年轻人不能把钱看得太重,助人为乐这也是社会公德的好风气,你们既然知道是谁的车告知个电话号码还要收费,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韩杨心里本来就不高兴,但还是强打笑颜的说:“哥们!你想要多少?”
两个年轻人非常得意地说:“六六大顺,就给六百吧。”
李静大声说:“你们这不是敲诈勒索吗?别理他们,跟我回楼上去。”
两个年轻人嚣张地说:“你不就是个破乡长吗,咱们都是本地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他一个外乡人跟你有何干系?有能耐就等着吧,到时候一千都没人理你们了。”
李静让保安调出监控查看发现,原来在韩杨把车停好之后,一辆面包车随即跟了上来,好像有意堵在那里的,车上下来三个年轻人,其中就有这两个。李静看过录像非常生气,保安过去找两个年轻人理论,让他们把车让开,几句话不和就动手厮打在一起,李静和韩杨赶紧跑过去劝阻。
………………………………
第191章 制服地痞 建厂顺利
韩杨来的路上因为热心帮助残疾人就遭受到假乞丐的一场骗局,嘴上不说心里却窝着火,刚才两个年轻人的所作所为更加令他厌恶,为了不把事态闹大,他强压怒火对两个年轻人说:“哥们,我也是本地人,有啥话咱们好好说,我跟诸位素不相识无冤无仇,为啥堵在我这里不让走呀?钱我可以给你们,但你们必须给我一个明白的说法。”
一个年轻人被问得张口结舌,另一个强词夺理的说:“哥们,咱们从来就素不相识,你的车被堵在里面又不是俺们干的,帮你找人挪车收点报酬咋地了?”
保安理直气壮地说:“明明是你们故意把车堵在这里的还无理狡辩,这不是敲诈勒索是啥呀?俺打电话让派出所过来评评理,你们有能耐就别动。”说着就要拨打手机报警。
这是有从旁边走出一个青年男子,上前对保安说:“哥们,这里有你啥事呀?不就是找人挪挪车吗,人家车主都同意掏辛苦费了,不就几百块钱的事吗,你在这里瞎掺和啥呀?”
李静正颜厉色的说:“这么宽敞的地方,你们把人家的车堵在里面不挪,这是不道德的行为,他是保安,他的职责就是保证大家在这里平安顺畅的,怎么叫瞎掺和呢?请你们马上把车挪开,不要在这里无理纠缠,否则派出所的警察来了后果自负。”
“呦,呦,呦,你不就是个破乡长吗?少拿警察来吓唬人,今天不掏钱就是不挪看你们能咋地?”年轻人亮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冲着李静说道。
李静生气的对保安和韩杨说:“你俩别管了,好言相劝他们听不进去。”掏出手机就拨通了派出所的电话。
正当大家都放松警惕的同时,一个年轻人气急败坏,恶狠狠地朝着正在打电话的李静踹了一脚,保安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同样也遭受了另一个年轻人的殴打。一直压抑着满腔怒火的韩杨再也控制不住了,扶起李静让她靠在一边,怒目圆睁,一个箭步飞身冲向打人的两个年轻人,抓住刚才踹李静的那个年轻人抡了起来,狠狠地向另一个砸去,最后一个看他抓起自己的同伴就像抓小猪小狗似的,吓的体似筛糠面如土色,双腿无力瘫软在地上。韩杨上前一步把他抓起来扔到另外两个男轻人的身边,当围观的人们还在目瞪口呆的时候,整个过程就在一瞬间结束了。
派出所的警察们赶到了,看到韩杨怒气冲冲的看管着趴在地上站不起来的三个年轻人,问明事情的缘由,带着韩杨和三个年轻人一起走了。
最可怜的事也是最令人担心的事情,李静面色苍白,裤腿上有渗出的血斑,这是有人喊道:“李乡长,你的腿咋流血啦?”李静低头一看,觉得头晕目眩倒在地上。
有人给卫生院打了电话,救护车很快把李静接到了医院实行紧急救护,尽管医生们费尽了洪荒之力,还是没有把胎儿保住。李静的情绪非常沮丧,韩杨也感到十分的内疚。
三个年轻人被抓到派出所拘留候审,同时也交代了事实的真相。平时三个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经常靠讹人骗取别人的钱财混天度日,有时也帮别人讨债要账换取提成,顶多也就能算得上是地痞无赖之流。今天在赶集的大街上,正好赶上韩杨被假乞丐骗取钱财的场面,认定韩杨肯定是个有钱的主,出手大方一掏就是一百,当韩杨兴匆匆的把车停好之后,他们就尾随上来,把韩杨的车堵得结结实实,任凭再好的车技也没有办法把车开出来,当韩杨办完事出来时,其实他们就躲在旁边看着呢,一直看到韩杨焦急的围着他们的面包车转圈时,估计火候差不多来便走了出来,心想几百块钱对于有钱人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只要能顺顺当当的不耽误办事肯定痛快,没想到李静和韩杨刚回屋一会儿,保安出来硬要他们把车开走,并且还要打报警电话,眼看到嘴的鸭子就要飞了,是想通过武力逼着韩杨掏钱,结果踹了乡长打了保安,却激怒了一头恶虎差点没有把自己的小命搭上。
一周之后,李静的身体恢复了,这些天寝食不安的韩杨啥都没有干,对李静的家人非常抱歉地说:“李乡长都是因为我才遭受此罪的,为此我深表歉意,所有的费用我全部承担,这样让我心里还舒服些。”
李静的双方老人虽有些遗憾,但也不好说啥,并且听说韩杨当场还教训了他们,也劝说韩杨不必自责,而李静毕竟是在工作场合上遭受几个无视法律的地痞无赖肢体伤害才造成的恶果。国家法律是公正的,是不容任何人践踏的,该承担责任的一定也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乡政府门前的事件发生以后,因为当天正是赶集之日,消息很快就不翼而飞,第一个就是王长飞打来的电话。
“叔,你啥时候过来的?咋不通知一声?俺要是跟你老一块去非把他们打残废不可。”王长飞说得很不解气。
韩杨笑着说:“多亏没让你小子赶上,要不事情非闹得收不了场不可。好好干你的工作,过几天我有时间过去看看。”
冯丽娴打来电话说:“听说你大闹回马岭乡政府,为救李乡长,一个人制服了十几个地痞流氓,真了不起呀!咋的,你自己没伤着吧?”
邹军刚赶回工地就听说了这件事,打电话告诉金海营,金海营打电话跟韩杨说:“老九啊!我正想过去看看工程进度了,听说你在回马岭乡跟一些地痞无赖干起来了,派出所的警察误认为你是挑衅闹事的,想抓你却被你殴打的一顿,哈哈哈……,咱兄弟们就是牛啊!”
外界的传言是越传越广越传越邪乎,总之,说的韩杨在乡政府门前打斗的事情神乎其神,弄得他哭笑不得,好歹每天忙的站不住脚,心里才觉得踏实一些。
邹军回来了,韩杨询问了将军营的情况之后,把韩孝子村的工作计划交代给韩金轩和邹军,独自来到灵寿县城。
王守业知道韩杨的来意,一见面就高兴地说的没完没了,感谢韩杨帮他卖完了所有的酱菜,并且表示非常愿意接受他的邀请,吃过午饭,二人立刻启程赶往将军营。
韩杨回来了,才半个月的时间没见面,全家人都就好像半年没见面似的,吃往上饭的时候,爷爷接二连三的问了韩杨好几回:“这回回来先不走了吧?”
奶奶提醒他说:“你这老头子,你不怕客人笑话你呀?他王大哥还在这儿呢!”
王守业倒显得很实在,大大方方地说:“你老人家随便说啥都行,韩杨兄弟是俺的救命恩人,俺来到这里也没拿自己当外人,虽让说岁数跟大叔二叔他们差不多少,可是俺亲戚论的话,俺是晚辈儿。”
他这么一解释让大家都活跃起来了,韩杨笑着说:“大哥初次来到这里,对于我这个大家庭的实情还不太了解,其实我家是有两个家庭组成的。爷爷和二爸姓杨,想当年我爹在韩孝子村是孤家寡人一个,当时韩孝子村的人们生活的非常困难,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顾扯不上,是我二爸生拉硬拽把我爹从穷山沟里带过来的,……”他瞅了瞅韩宝庆和杨吉祥说,“这些事还是让我爹跟我二爸他们自己说的清楚,等以后有机会你就全都了解了。”
王守业惊讶地说:“韩杨兄弟!你不说俺还真没感觉到是这种特殊情况,咱这个家庭能有今天的气氛,可是相当不简单啦!”
韩杨非常热情地说:“大哥!明天我就带你到新建的工厂里去转转,看看需要啥你尽管说话,一切都按你的想法操作,既然来了,咱兄弟就在将军营大干一场,等这里正规起来以后,我想办法把嫂子她们都接过来,孩子们的工作我来想办法。”
王守业感动地说:“兄弟!有你这句话俺就知足了,长飞原来是个不听话的孩子,自从跟了你干可让俺跟你嫂子省心了,别说你还救过俺的命,今天就凭你对岸说的这些话也请你放心,俺会把平生学会的本领一点不留的全都施展出来。不客气地说,做酱制品俺一点都不外行,只要你能说出来的东西,俺就能给你做出来。”
第二天早晨,韩杨看王守业的两只眼睛红红的就问道:“大哥,你的眼睛咋的啦!是不是一换地方睡不着觉呀?”
王守业非常尴尬地说:“兄弟!俺这大半辈子在家里睡土炕习惯了,咋一睡这席梦思的软和床还真受不了,总觉得不跟热炕头舒服。”
韩杨笑着说:“嗨!大哥!你不早说嘛!这也怪我粗心大意了,不过没问题,今天我就让他们给你收拾屋子,保证你晚上能睡在热炕头上。哈哈哈……。”
………………………………
第192章 各司其职 大局为重
韩杨听王守业说睡床不习惯,答应马上为他收拾房屋,打电话通知孟桂珍找人把自己原来住的房子打扫干净并把土炕烧热。
王守业觉得很不好意思,非常客气地说:“不用了,不用了,这样太麻烦了。”
韩杨笑着说:“大哥!你可是我请来的财神爷呀,我跟嫂子打过保票的,一定要把你照管好,这两间房是我跟我嫂子,不,是我哥和我嫂子他们住过,后来我辍学回家以后有住了一段时间,从搬到楼上来以后一直闲着,你要不在意的话就搬过去住,保证自在舒适。”
王守业高兴地说:“好,有啥在意不在意的,在这里吃住都很方便,还有啥可挑剔的。再说咱又不是外人。”
韩杨带着王守业来到建设工地上对他说:“大哥!你的酱菜厂大约有二十亩地的面积,厂房库房都已经建设完毕,你看哪里还需要变更修建?目前生产酱菜的原料还不具备,但准备工作时必须的,做酱油酱汁的大豆过几天就能送过来,我听说做酱豆腐正是好时候,结合咱现有的情况,按着你的想法合计合计,从设备到工人需要啥需要说多少,该让我准备的你尽可开口,争取半月之内投入生产咋样?”
王守业真不愧是行家里手,倒背着双手围着厂区转了一圈说:“兄弟!俺可就有话直说了?现在如果仅仅是做一些酱油酱汁和豆制品的话,这个厂区还算可以,如果到了秋后再加工酱菜或者是增加其他种类,至少还要增加十亩的面积才行,俺知道你是个干大事业的,尽管咱想痛痛快快的大干一场,干脆往北再扩展一块,一次性到位咋样?”
韩杨有点惊讶地说:“大哥!别说再增加十亩地,就是二十亩地咱也有,关键是咱生产这几样产品用不了这么多地呀!”
王守业解释说:“兄弟!别看俺刚来到这里,俺早就听长飞说了,你这里有大棚蔬菜之类的,做豆制品和酱菜是有周期的,豆皮豆腐还好说,酱豆腐呢?这可不是十天八天就能销售的,俺来这里可不是吃闲饭的,做酱油酱汁和酱菜都需要长时间的晾晒,没有场地能行吗?咱尽管想干这一行了,就得想那么回事儿,干出点名堂来,实话跟你说吧!兄弟,俺这辈子做这些事情不外行,做几样小菜还是不在话下的,再说你们好多蔬菜处理了怪可惜的,如果都能做小咸菜一点也不会少卖钱。”
韩杨听的瞠目结舌,犹豫不绝地说:“大哥!要不我就听你的,往北再扩大十亩地的面积。”
王守业非常自信的说:“兄弟!听俺的保准没错,这几天就上设备,十天之内我就动工生产,先上三四十个工人就行,以后忙了再招。”
韩杨对他的手艺是无可置疑的,听之信之也只能依着他照办,因为提前早就准备,四五天的时间就按着王守业的需要把设备安置利索了。
听说酱菜厂要开工了,刘隽找韩杨商量,想把刘晓梅的丈夫杨文胜安排进去上班,韩杨故意逗她说:“嫂子,你咋不说把张文栋安排进来呢?”
刘隽以为他不愿意安排杨文胜,不高兴地说:“张文栋算个屁呀,晓梅姐早就跟俺说过,因为当时公司里不缺人俺就没跟你说,现在咱不是正招人吗?让谁干不是干呀!你甭诚心气俺,爱用不用。”
韩杨笑呵呵地说:“既然晓梅嫂子早就跟刘总经理打过招呼了,这还有啥说的,我不是说过吗,公司内部的正常业务你看着办就行,这点小事你自己不就说了算吗!现在正是项目扩建的关键时刻,厂子建成开工我就负责跟你要人就行了。等这边的酱菜厂开工之后,我还得出去请“神”呢!”
刘隽斜了他一眼说:“跟你说真事呢!你成天跟俺没正格的,别人爱咋叫俺都行,你可别成天介总经理总经理的喊,晓梅姐从来都没求过俺,这次……。”
“我说的是真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