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凌大燕-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国,南山

    夜深了,山里的风很凉,吹在每个人的胸膛上,凉得就像慕容垂此时的心一样。他们很累,但是不敢睡,强撑着在黑暗中缓慢前行,因为时间是逃命的武器,他们不能坐以待毙。

    “世子,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丁若素跟在慕容令的后面,忍不住问道。

    慕容令也没有跟她说清楚,就非要让她穿上这一身臭烘烘的乞丐衣服,现在连马也不能骑了,这山里的路那么难走,她已经被石子磕了好几下了。

    她紧皱着眉头,嫌弃地拍打着身上的衣服,这乞丐服饰又脏又臭,真的不知道慕容令把这些衣服带来干什么,现在还要她穿上,她只觉浑身发痒,满是不自在。

    “你不要管,跟着我们走就是。”慕容令没好气地说道。

    他了解她,这个时候,她一定还在讲究这讲究那的,她过惯了世子妃的生活,让她回归平凡,怕是很难。

    “这衣服很脏啊!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一身衣服换了呀?”

    若不是山里寒风阵阵,她就把这一身衣服换下了。

    慕容令一听,当即皱起了眉头,强忍住没有发作。

    吴王慕容垂走在前面,似是没有听见世子妃的抱怨,不然他一定会厉声呵斥的。

    “大嫂,这都什么危机关头了,你还嫌这嫌那的,不打扮成乞丐的样子,我们怎么混进邺城啊!”

    慕容宝不禁看不惯地说道,都性命攸关了,还要穿好的吗。

    大哥带着丁氏,真是麻烦得很,只希望进了邺城,她不要坏了事。

    “邺城?!”

    丁若素一听邺城两个字,只觉头脑一炸,她没听错吧,他们今天刚从邺城逃了出来啊。

    现在往回走,往邺城走,这跟自寻死路有什么区别?

    那还不如不出逃呢,早知道,她就不协助他策划这一切了。

    “世子,我们不能回邺城啊,朝廷在通缉我们啊,我们回去等于送死啊!”

    慕容令停下脚步,冷冷望着她,“不去邺城,往哪走?”

    “前面的关卡,你过得去吗?”

    丁若素哪里考虑得了那么多,只听见“邺城”两个字,她就已经吓死了。

    不说朝廷的追兵刀下无情,就是让太后抓到了她,那也得九死一生啊!

    她背叛了太后啊,以太后的狠绝,是不会放过她的!

    “我不要回去,令,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啊。”

    说着,丁若素当即停下了脚步,她扯住慕容令的衣角,轻声哀求道。

    谁知慕容令一把甩开她的手,冷声说道,“那你就不要走,就在这深山老林里,等着被野兽叼走。”

    “库勾,我们继续走,不用管她。”

    “哦。”

    慕容宝回头看了看走在最后面的丁若素,没有再说话,跟上大哥的脚步继续前行。

    果然女人就是麻烦,还好没带上赵夫人,不然得多拖累他们啊!

    丁若素只在原地愣了一会,再反应过来的时候,慕容令他们已经往前走上一截了,全然没有管她。

    山里的夜风呼呼地吹,那低沉颤抖的声音好像唤醒了所有沉睡的野兽,稀稀拉拉,从远处传来,渐渐似有咆哮之声,听得她心惊胆颤。

    “世子,你等等我!”

    丁若素不敢再想,也不管这身上的臭味了,赶紧往前追去。

    只是现在天黑,山路又不好走,她根本走不快,眼见前面的人影越来越模糊,仿佛在下一个转角,就会消失在丛林之中,吓得她不禁大哭了起来。

    “令!”

    “不要丢下我!”

    很快,她便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

    “令!”

    “我好怕!你在哪里啊?”

    黑暗像是无尽的回声,将她的恐惧加深。

    “大哥,好像大嫂还没有跟上来。”

    刚才大哥生着气,他没敢劝,可是这也走了一段路了,好像确实没见着丁若素的身影。

    慕容令一听,心中一紧,当即停了下来,他下意识地回头望去,黑暗之中哪里还见女子的身影。

    这个时候,他心中突然慌乱了起来,是他不好,他不该在这个时候不管她的。

    这山路难行,她哪里分得清东南西北,若是摔下陡坡,若是她真被野兽袭击,他想都不敢想,只有越来越深重的自责。

    “父亲,你们等等,我去找一下丁氏。”

    慕容垂一见儿子那紧张的神情,赶紧说道,“快去吧,我们就在这里等你们。”

    慕容令正准备急急往回走,慕容楷突然拉住了他说道,“世子,沿途做个记号,以防万一。”

    慕容令朝他点了点头。

    “若素!”

    “若素!”

    他不敢喊得太大声,怕暴露了行踪,又怕惊动了山中的野兽,但他更怕,她听不见他的声音。

    山很大,丛林很大,除了他自己的喊声,只有耳畔刮得猛烈的风声。

    她一定很怕吧,她那么怕黑。

    他还记得,以前他忙于公务的时候,她都要掌着灯,才敢睡。

    若素,你在哪里?

    丁若素坐在冰凉的山地上,不停地揉着脚踝,没有了慕容令为她带路,她不是被树枝就是被石块绊了好几下,她不敢再乱走了,只怕在黑夜中与他们的方向越行越远。

    她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停下来,等慕容令还找她。

    他,会来吗?

    这个逃命的危急时刻,他还会折回来找她吗?

    停下来了之后,她就更加害怕了,每一声风吹树枝的呼啦声,都会惊得她一抖,生怕是山里的野兽出动了。

    “若素!”

    “若素!”

    她隐约听见慕容令熟悉的声音,心中猛地一动,一下站了起来。

    “世子!”

    “世子!我在这里!”

    慕容令似是听见了丁若素的声音,当即停了下来,他屏息竖耳,很快辨别了声音的方向。

    当他跑了过来,看见她坐在地上那单薄无助的身影,他的心,好像一瞬间软了。

    “若素,我在这。”他声音轻柔,恰如曾经的耳鬓厮磨。

    丁若素猛地回头,在暗沉的夜色中又看见了他熟悉的身影,她跌跌撞撞地一把扑进了他的怀里,他身上熟悉的温热是她现在最想依靠的温暖。

    “世子,不要丢下我,好吗!”

    “是我不好,是我不该凶你。”

    这一刻,他紧紧抱住了她。

    冷风将他吹得清醒,原来他还是害怕,有一天会失去她。

    “其实,你还是在意我的,对吗?”

    她望向他熟悉的面容,黑暗之中,她的眸中仍能描画出他俊挺的轮廓,就好像无数个同床共枕的夜晚一样。

    慕容令紧紧扶着她前行,没有回答,再用冷漠做盔甲,不过是将深情囚下。

    段元妃望见慕容令二人回来的身影,心中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将悬着的心放下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她上前一把扶住了丁若素,生怕王爷在这个时候发火。

    慕容宝望着紧绷着脸的父亲,也不敢出声,毕竟这个丁若素,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继续走吧。”

    慕容垂扫了丁若素一眼,心中自有不满,但还是按住了自己心中的火气,毕竟是穷途末路的时候,他也不想让自己的儿子难做。

    毕竟,他们现在已经不是在吴王府了。

    “我们必须在天亮之前,从南山穿进邺城,再找一个藏身之所。”
………………………………

第四十二章 徒留生分

    燕国后宫的夜很静,静得只听见风声呼呼地吹,今夜的风,好像自远山而来,吹落了邺城中的万树枝叶,秋冬秋冬,遍地落黄。

    “太后娘娘,吴王妃求见。”

    她放下了手中的奏章,心中一疑,她来做什么,吴王叛燕大罪已然坐实,吴王妃这颗棋子,于她而言,已没有用了。

    “就说哀家已经歇息了,让她走吧。”

    莫不是为了吴王求情而来,她这个妹妹啊,真是嫁了人,心就往外去了。

    没过一会儿,宫女又来禀报。

    “又怎么了?”太后可足浑氏显然已经有几分动怒,她说的话,听不懂是不是。

    “太后恕罪。”宫女当场跪下,吓得不敢说话。

    “王妃不走?”

    她了解这个妹妹的性子,看似柔弱,实则刚强。

    “回话!”

    宫女赶紧哆哆嗦嗦地如实禀报道,“王妃说,她可以等。”

    太后将奏章往桌上一甩,好啊,她今天就是非要见她不可了。

    宫女又吓得一哆嗦,赶紧看着脸色行事道,“奴婢这就去回了王妃。”

    “等等!”

    只听太后一声厉喝,那宫女又吓得跪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都是我可足浑家的人,让她进来吧。”

    “阿姐。”

    吴王妃跪拜行礼,但并未以太后尊称,她只希望,现在这个手握燕国大权的女人,可以看在以往亲厚的姐妹情分上,给她最后一次恩典。

    “缇奴,自从你嫁了人之后,除了宫中礼日,你也是好久不进宫来看我了。”

    那一声“阿姐”,听得太后可足浑氏有那么一丝的动容,不过仅仅,只是那么一瞬。

    “阿姐平日政务繁忙,缇奴不敢叨扰。”

    不敢叨扰,太后心中冷笑,那今夜,怎么来了?

    平日里不来,怕是不想透露慕容垂一家的蛛丝马迹,想瞒过她,是她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缇奴啊,那你今夜是来看望阿姐的,还是来为吴王求情的啊?”

    太后眼光一凛,直探她来意。

    “我……”太后问得凌厉,吴王妃可足浑缇奴一下没组织好语言。

    一见吴王妃那欲言又止的神情,太后就知道,她是为了吴王而来,果然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啊。

    “若你是来看望阿姐,那哀家很开心,如果你是为了慕容垂说情而来,那你就回去吧。”

    一听太后的逐客之意,吴王妃一急,道,“阿姐,王爷对大燕对陛下一直是忠心耿耿啊,我在吴王府里,我知道的清楚啊,他绝对不可能私通秦国,做出一点背叛大燕的事啊!”

    “缇奴!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太后冷冷打断道,“吴王一家今早出逃邺城,可有其事?这么大的事,你竟然都不提前向我汇报!”

    “王爷只是带着世子他们出去打猎了而已啊。”

    “你还敢为他们狡辩!那慕容垂的儿子都来宫中报信告发了他的父亲,你作为我们可足浑家族的人,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吗?!”

    “稚子之言,岂能亲信啊!”

    “你说稚子之言不可信,那你的话呢,哀家就能信了吗!”太后一掌重重拍在青玉案上,已然动怒。

    她瞒着她,为吴王府打了这么多年的掩护,现在还为慕容垂砌词狡辩,她若不是她的亲妹妹,她早就将她连罪论处。

    吴王妃慢慢抬起头,望向那个高坐在凤椅上的姐姐,一瞬间觉得那么陌生。

    她再也忍不住,泪湿语声,“阿姐,你已经不信我了吗?当年是你将我嫁给了吴王啊,现在你派兵追杀他,是要让我没了夫君吗!”

    太后可足浑氏见状,深深叹了一口气,“缇奴,你是可足浑家的女人,怎能轻易落泪!我也不是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是他通秦在先,叛逃在后,若是他不肯归邺,刀剑相交之下,我也不能掌控。”

    “那若是吴王回来了,阿姐可否放吴王一府,一条生路。”

    泪水还停留在她的脸上,只等着姐姐的一句放过。

    太后顿了顿,渐渐偏过脸去,“国有国法,到时自由陛下定夺。”

    阿姐之言,就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放过吴王啊!

    心寒至此,她慢慢闭上了眼,任泪水无情打落,再也控制不住发抖的身躯。

    阿姐啊阿姐,你当真心狠当真无情啊!

    她不停抽动的嘴角,再也说不出一个字,这高下之间短短的距离,已经将她们的姐妹情轻易隔绝。

    半晌,她缓缓起身,“缇奴告退。”

    太后一惊,她没想到她竟起身要走,她以为,她的妹妹,还会在这里哭着求她。

    “缇奴!”她竟有那么一瞬想让她留下,脱口而出唤道。

    她们姐妹,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聊一聊天了。

    “阿姐,你这嫁了人之后,还会经常回来看缇奴吗?”

    还记得当年,她作为家中长女,出嫁之前的情景。

    她最亲厚的妹妹缇奴,帮她梳着发髻,嘴上满是不舍地念叨。

    “当然会的啊,你也可以来王府里看我啊。”

    “她们都说,嫁了人的女人,就不一样了,是不能经常回娘家的,缇奴会很想你啊,阿姐。”

    缇奴说着,不禁心中万分不舍,放下了木梳,紧紧抱住了阿姐。

    “阿姐,她们还说,王府深似海,难免要勾心斗角,阿姐,你千万要保护好自己啊!”

    “若是遇上了事,一定要回来告诉爹爹,我们一定会帮你的!”

    吴王妃没有转身,她已经不在乎什么宫廷礼节,什么尊卑之分了,她最爱的人都在命悬一线的边缘,她一个人,孤零零地,还在意什么呢!

    她深知她的阿姐,想除去吴王想了这么多年,不惜牺牲她的幸福,就为了成为扳倒吴王的眼线,现在有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摆在她的眼前,她的阿姐,又岂会轻易放弃!

    “阿姐,若你还认缇奴这个妹妹,就把中尉从书宋旭放了吧,你要对付的,只是慕容垂一人。”

    太后可足浑氏一愣,中尉从书宋旭?

    她着实没有想出来,吴王妃怎么会和宋家有了牵扯?

    “你认识宋家人?”她狐疑着发问。

    吴王妃已没什么气力和她斡旋,她的百般顾忌,她学不来。

    “宋凌进了吴王府,我自是知道,我只是不想看你,再伤及无辜。”

    只听太后一声冷哼,不以为然道,“那宋家姑娘并未成事,我未行降罪,已是大恩,还需要放人?”

    “阿姐,她尽力了,若你不愿意便算了。我去回家,去求爹爹。”

    “缇奴!”

    吴王妃已经不在意此刻太后百般发怒的模样,她未行礼,径直退了出去。

    夜风寒,恰如此心,身若孤叶,飘零飘零,只问天地,何人可依?
………………………………

第四十三章 入城藏身

    “麟儿!你说什么!王爷要带着世子他们去龙城!”

    赵氏仔细一问,这才知道,原来王爷今早,是打算一去不回了。

    他就打算这样走了,连一句告别的话,也没有留给她。

    一想到这,她的神色不禁黯淡了下来,眸中悲凉,莫过情伤。

    “母亲。”

    望着母亲悲伤的神情,慕容麟不禁轻声唤道,他就知道,母亲知道了全部事情,一定会很难过。

    “王爷做了这么大的决定,那你怎么回来了!”

    赵氏一想到这,心中一惊,一把将儿子拉了过来。

    离开邺城一事,非同小可,麟儿现在回来,莫非是王爷的踪迹暴露了?!

    纵然慕容垂此举,着实伤了她的心,但是近日,她虽为妇道人家,也看得出吴王府如履薄冰的近况。

    此时此刻,她的心,依然悬在慕容垂的身上。

    若说没有怨怪,那是假的,毕竟她是被他落下的那一个,但是她还是希望他好,希望他平安。

    慕容麟被赵氏问得一愣,他有些心虚地答道,“我……我舍不得母亲!”

    他怎么也不敢告诉母亲,他去皇宫揭发了自己的父亲。

    以母亲对父亲的深情,若是知道了来龙去脉,怕是连他这个亲生儿子,都不愿相认了。

    “那你父亲呢?他现在安全吗?”赵氏急急问道,慕容垂的安危,是她最挂心的事情。

    “父亲他们应该走远了,怕是没几日就要到达龙城了,母亲放心,他们很安全。”

    赵氏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安全就好,安全就好。”

    王爷,你一定要平安地离开啊!

    ****

    今夜,似乎是个无眠之夜,吴王一走,牵动了太多人的心。

    “凤皇,这么晚你干什么去?”

    济北王慕容泓今晚不知怎么回事,辗转反侧也睡不着觉,便打开窗子吹吹风,恰巧瞧见慕容冲匆匆而过的身影。

    “七哥。”慕容冲抬头,有些失神地应声道。

    “你怎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慕容泓善武,一身好身手,当即从窗中跃下,落在慕容冲身旁。

    慕容泓是先帝昭仪所生的庶子,因母妃过世得早,便由当时的皇后可足浑氏抚养,与慕容冲从小一起长大,兄弟情深。

    但是,可足浑氏是什么样的人,亲疏远近那分得可是相当清楚。不是她自己的亲生儿子,她会悉心照料吗?孩子长大后会委以重任吗?

    慕容泓虽为济北王,但是并无官职傍身,和为当朝大司马的慕容冲相比,地位不是差了一个档次。

    好在兄弟俩感情好,又或许是年纪都还小,慕容冲便劝太后将慕容泓也留在了宫内,二人从小亲厚,都还没有考虑到争权夺利这种兄弟嫌隙之事,也就未介意这尊卑上的差别。

    “七哥知道陛下抓捕吴王一族之事吗?”慕容冲忧虑深重,他刚得到消息,便往慕容暐那里去了。

    “我不知道啊,吴王犯了什么事?”

    慕容冲心中一惊,果然陛下已经封锁了消息,就怕引起朝中慕容垂党羽的骚动。

    “我现在去求见皇兄,我与你边走边说吧。”

    文昌殿前,宏伟依旧,只是那殿中的黑暗,像是一个无声的逐客令。

    “二位王爷请回吧,陛下已经歇息了。”

    慕容泓与慕容冲相视一眼,陛下意思很明显,圣意已决,这事你们别插手!

    慕容冲垂下眼,悻悻而回,慕容泓见状,建议道,“要去求见太后吗?”

    慕容冲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神中是一地的哀叹,他劝不住母后的。母后嗜权如命,当年在世的皇太子大哥,也拉不住母后,不然大燕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看来想劝动皇兄和母后,是不可能的了,毕竟现在证据昭昭,他们不可能撤回追兵,要保吴王父子安全,只有他动用自己部下车骑营的卫兵了。

    明晚他打点好便出城,无论如何,也要救下吴王父子,他希望,能劝他们回来。

    吴王和他一起回来,至少比被抓回来,要能圆说得多。

    叔父啊,你是寒心了吗?

    若非如此,你怎么会舍得离开故土啊?

    慕容冲叹着气,脚步有些漂浮,他突然深深地感觉到,若是慕容垂真的走了,或者死了,大燕就真的落入慕容评的股掌之中了,那也就离衰落不远了。

    ****

    邺城,赵之显原陵

    陵园死寂,风声肃杀,每一口飘来的空气,含着都是阴冷的味道。

    慕容垂一行人虽乔装打扮,好不容易混进了邺城,但是城里的搜捕比外面并没有松懈多少,他们无处可去,只好躲在这墓园之中,相对而悲。

    他慕容垂在战场上,没后退过一步,如今在自己家国的土地上,却只有躲在这墓地之中苟生,一时想来,他不禁有些潸然。

    慕容令再一次站了起来,这句话,在他出邺城之前就想说了,“太傅忌贤疾能,构事以来,人尤忿恨。”

    慕容评虽是慕容垂的叔父,但是他败坏朝纲,诛杀贤臣,为了大燕社稷,此人有何不能杀?

    “今邺城之中,莫知尊处,如婴儿之思母,夷、夏同之。”

    “若顺众心,袭其不备,取之如指掌耳。”

    “事定之后,革弊简能,大匡朝政,以辅主上,安国存家,功之大者也。”

    父亲啊,你金戈半世,戎马半生,功勋堪比日月,彪炳可垂千古,试问邺城之中,童叟妇孺,谁人不知您慕容垂的大名!慕容评只顾权势,从不过问百姓安否,粮食可够三餐,他们日盼夜盼,就盼您可以给他们一个安居之所啊!

    无论朝中贤士能将,还是民间百姓,皆对朝廷怨声载道,而对您敬仰万分。时至今日,何不顺应众心,将大燕改头换面,重塑鲜卑昔日之辉煌,邺城昔日之繁盛啊!

    莫要,再为那点愚忠,负了江山,负了百姓啊!

    慕容垂皱眉深思,内心极其挣扎。

    为说服父亲,慕容令当即自告奋勇,“今日之便,诚不可失,愿给骑数人,足以办之。”

    “叔父,我愿随世子同行,以世子的骁勇,斩杀慕容评,不过是眨眼的事。”

    慕容楷望了望慕容令,朝他点了点头,二人心有同想,志在一方。

    “阿六敦,你不妨听令儿一言吧,我们躲在这里,不如先发制人,转危为安不说,大燕也才能持续安定啊。”兰建亦苦苦劝道,若慕容垂有那么一丝的狠心,他们又何至于落到如此田地啊!

    纵然众人苦劝,慕容垂思来想去,还是摇了摇头,儿啊,父知你一身英勇,沈敏过人,可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