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凌大燕-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军的裤脚,将士们的血滴在丛林深处,无人问津。
眼见遇险失
《凤凌大燕》第七十四章 心灰意冷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
第七十五章 步步艰难
涉圭小心驾马,行至离沼泽五步之处,持刀而止。
“涉圭,我待你不薄,你为何要背叛我!”
慕容令身中毒箭,已寸步难行。
不甘化作血丝,充斥着他的双眼,想他半世运筹帷幄,今日竟因轻信小人,落入此般绝境!他悔啊!悔啊!
“我从未忠心于你,何来背叛之说?”涉圭突然耸着
《凤凌大燕》第七十五章 步步艰难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
第七十六章 大雨如注
说时迟,那时快,一支利箭从高处射来,一下贯入她的胳膊,她一阵吃痛,手中短剑当即滑落泥水之中。
“谁准你们放箭的!”慕容冲见宋凌受伤,眉心当即一紧,声音冷绝中带着一股愤怒与暴戾。
龙城的守卫们赶紧撤了弓箭。
“你没事吧?”
慕容亮未想到她竟出此险招,也未曾想会
《凤凌大燕》第七十六章 大雨如注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
第七十七章 兵败龙城
龙山山顶
慕容亮将慕容令葬于高山之巅,英雄虽犹死,当纵览山河,魂佑九州。
在远远望见慕容令墓碑的那一刻,宋凌彻彻底底地崩溃了!她整个人一下从慕容冲的搀扶中跌落,重重跪在了地上。
慕容令,龙城之约,我来了,而你呢?
山顶的风很大,打得狂叶啪啪作响,大雨冲刷在女
《凤凌大燕》第七十七章 兵败龙城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
第七十八章 悲从中来
潞川,漳河北岸
巍峨雄山,伫立两岸,滚滚河水,流至千里。
这样壮观的天险,就注定了它壮观的一战。
王猛虽率六万兵马,但是他分兵不少戍守壶关、晋阳二地,以防燕军突袭,收复失地。所以,他此时手上的兵马,最多也就是慕容评的十分之一。
望着敌军只有寥寥数万人,慕容评
《凤凌大燕》第七十八章 悲从中来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
第七十九章 秦军攻燕
阴天蔽日,天地肃杀,仿佛一夕之间,这个曾繁华若市的国都遭遇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摧残。
一听三十万大军皆作草木散,只有慕容评单骑而回,慕容暐当即吓得魂飞魄散,赶紧领着一千余骑兵,自邺城小路而逃,欲奔往龙城,连太后和慕容冲都没来得及顾上。
没有皇帝的皇宫,已然成了一座死气沉沉的空城
《凤凌大燕》第七十九章 秦军攻燕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
第八十章 风云惨烈
大雨在龙城下了三天三夜,多少河道冲垮,多少黎田俱毁,苍天的暴怒,不知在何时消止。
“慕容令!慕容令!”宋凌在梦中紧皱着眉头,不时大声叫喊,一额头的冷汗。
慕容冲静静坐在她的床边,将她额头的汗渍小心擦去。
“你已经守了三个晚上了,去歇歇吧。”
慕容亮不知何时到
《凤凌大燕》第八十章 风云惨烈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
第八十一章 两军对峙
慕容评领着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赶往前线,并未想着收复失地,而是畏惧王猛威名,只在潞川驻军,想以漳河之险固守,自以为只要守住邺城的天险,不让秦军攻入邺城,那便不辱使命了。
而北路,秦将杨安那边却遇到了一些麻烦。晋阳乃边塞险要,此番虽未加固,但仍旧兵多粮足,杨安久攻未下,只得求助于王猛。王猛当即分兵驰援晋阳,他命将士连夜挖通地道,派虎牙将士张蚝率数百壮士偷偷潜入城中,大呼而出,燕军惊慌失措,根本来不及反应,城门守军很快被秦兵斩尽。城门大开,秦兵如潮水般涌入晋阳城,生擒东海王慕容庄,占尽晋阳。
就因为慕容评的这一点胆怯和犹豫,壶关、晋阳两大重地,皆落入秦军之手。想大燕泱泱疆土,竟失得如此轻易!
十月,秦军士气如虹,王猛挥师南下,与慕容评隔河相持。
一场惨战,即将在漳河两岸拉开了序幕。
****
可怜龙城塞下骨,犹是相思梦里人。
宋凌数月恍惚,什么事也不干,什么话也不说,就日日夜夜守在慕容令的墓碑前,除了呼唤他的名字,便是悲哭。慕容亮怕她的身子熬不住,特命人在山顶上给她建了一座小屋,一日三餐饭菜皆由人送上山顶。
尽管如此,再见她时,她仍消瘦了半圈。
“你不属于这里。”慕容亮不知道该怎么劝她。
宋凌没有转头,也没有回话,只是目光空洞地望着眼前的一黄土。
英雄尽处,不过是黄土埋白骨。
“你知道吗,秦国丞相王猛亲率六万精兵攻燕,壶关、晋阳两处险要,已经尽失!”
慕容亮在说这一番话的时候,宋凌明显有些触动。
她知道壶关和晋阳对大燕的重要性,这两处险关都葬送了,离秦军攻破邺城之日,还远吗?
到底是她的家国,到底是她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她怎么忍心见它灭亡!
慕容令,我该怎么办?大燕该怎么办?
“有我兄长的消息吗?”宋凌终于出了声,只是声音已经沙哑了。
现在宋旭,是她仅有的最重要的人了。
慕容亮深深吸了一口气,喉结上下动了动,半吞半吐道,“你兄长宋旭,在晋阳阵亡了。”
晋阳之战,太傅慕容评指挥失利,让数万将士尸骨难还。
宋旭身负八创,依旧持刀苦战,绣带早已被鲜血浸湿,只是一直到身尽力竭,他们也没有等来朝廷的援军。
因为慕容评见秦军攻势迅猛,怕是围城打援,故放弃了晋阳之城,退守潞川。
但是晋阳城的将士们,毫不知情,还在力战等着援军的到来。
风吹起宋旭凌乱的发,春天的风很暖,但是鲜血,却是那么冰凉,长刀终于从他手中落下,他最后握住了腰间的绣带,倒下了。
阿凌,大哥,怕是回不去了。
宋凌突然感到眼前一片天昏地暗,大脑中的氧气似是在瞬间抽干,她全身晕眩着就要倒下。
“宋凌!”慕容亮赶紧伸手扶住她。
老天啊,你真的好残忍,为什么每一个我挚爱的人,你都要无情地夺去!
“大哥,你定要平安归来啊!”
这个时候,她就多希望此时是在南柯一梦中,等她睁眼醒来,宋旭就站在和风暖阳下,唇边带着淡若秋水的柔情浅笑,低醇悦耳的声音轻轻在她耳边萦绕。
他在风中浅笑道,“阿凌,我回来了。”
宋凌强撑着身子,她伸手抹过脸颊,那倾泻而下的泪水浸满了她的手心,顺着指缝蔓延落下。似乎从很长时间开始,她就不记得流泪是什么样的感觉了。
“回邺城去吧,那里有大燕的希望,也有你大哥和慕容令的希望!”
****
潞川,漳河北岸
巍峨雄山,伫立两岸,滚滚河水,流至千里。
这样壮观的天险,就注定了它壮观的一战。
王猛虽率六万兵马,但是他分兵不少戍守壶关、晋阳二地,以防燕军突袭,收复失地。所以,他此时手上的兵马,最多也就是慕容评的十分之一。
望着敌军只有寥寥数万人,慕容评那是可劲的意气奋发。他自作聪明,以王猛悬军深入,孤立无援,遂想以静制动,欲耗尽王猛粮草,让秦军不战而退,到那时他再收复失地,易如反掌矣。
这策略吧,听起来,也是有些道理。但是实施的人,偏偏是慕容评,一个贪婪成性的家伙,他想着既然来了潞川,也不能把时间白耗着,索性想出了一条发财“妙计”。
他竟然固山封泉,划地收起了买路财,士兵们无论烧柴或者喝水都要缴费。你到底该说他精明,还是说他愚蠢呢!就钱财而言,他积钱帛如丘陵,已然骤富;但是将士那边却是怨气冲天,莫有斗志。
王猛一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哈哈大笑了起来,他指着漳河对面的燕营说道,“慕容评真奴才,虽亿兆之众不足畏,况数十万乎!吾今兹破之必矣!”
想那燕国兵多粮足,却遇到一个这样爱财如命的糊涂主帅,我王景略本还忧心潞川之战,如今一见慕容评,我知道,燕军必败,燕国必亡!
当即,他派遣游击将军郭庆率骑兵五千,深夜从间道绕到慕容评军营的后面,一把火烧掉了燕军的辎重粮草。
熊熊大火滔天而起,远在邺城,尚可明见。
慕容冲赶紧连夜求见慕容,请命潞川,但再次被爱儿心切的太后制止。
慕容冲无奈,只好尽力谏言慕容,让他催促慕容评赶紧应战,否则邺城危矣。
这一把火,将慕容彻彻底底地烧醒了,也让他真真正正地害怕了!他听取了慕容冲的建议,当即传旨慕容评。
“王,高祖之子也,当以宗庙社稷为忧,奈何不抚将士而榷卖樵水,专以货殖为心乎!”
“府库之积,朕与王共之,何忧于贫!若贼兵遂进,家国丧亡,王持钱帛欲安所置之!”
慕容也是很崩溃的,想想慕容评四朝元老,先祖之子,也是多少场战役中拼杀过来的,怎么到了老年,在大敌当前的危难时刻,不奋勇率军迎敌也就罢了,还想着封山封泉压榨将士,真是辜负了他一片厚望啊!
慕容评贵为太傅,封上庸王,他对慕容评又是格外信任,这国库里的钱财,还不是他和慕容评的吗,真搞不懂慕容评怎么会想赚钱到这个地步!
如果秦兵攻进邺城,家国沦丧,你慕容评拿着那么多钱又能放到哪里去呢!
………………………………
第八十二章 潞川惨败
慕容评跪在地上,圣旨里念出的每一个字都让他羞愧难当。
他当即按照慕容的旨意,将聚敛来的钱财重新发还给将士们,并硬着头皮与王猛急急开战。
十月,甲子,王猛在渭源誓师,他将军中粮草全部弃于河水之中,一明背水一战,不胜便死的心志!他望着一众将士,慷慨激昂道,“王景略受国厚恩,任兼内外,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当竭力至死,有进无退,共立大功,以报国家!”
“受爵明君之朝,称觞父母之室,不亦美乎!”
秦军将士多受鼓舞,皆高呼“竭力至死,有进无退”,士气瞬间高涨。
再望燕军那边,慕容评虽然将钱帛已经退了回去,但是将士们多多少少被之前的事情影响,已经对慕容评失望至极,全无斗志。
可是就在开战之际,秦军那里却出了一点问题。
邓羌、张蚝二将,素有万夫莫当之勇,世人并称“万人敌”。
且往近了的说,桓温北伐燕国,邓羌率两万步骑,狠狠地在桓温败逃的路上打了一场,斩敌万余人。
晋阳难攻,那仅率几百壮士就斩了燕军几千人的骁将,可不就是张蚝。
王猛知人善用,当然知道此二将的能耐,要想一举灭燕,万万离不开这两位大将的协助。
潞川这一仗,必须由邓羌做先锋,无人可代之。
王猛誓师完毕,当即郑重地对邓羌说,“今日之事,非将军不能破敌。”
“成败之机,在兹一举,将军勉之。”
谁知,邓羌这个时候却推脱了起来,“若能以司隶见与者,公勿以为忧。”
他当然知道,灭燕在秦王一统天下的版图里是多么重要的一笔,更知道他自己对这场战役的重要性,所以要一个司隶官职,在他看来,并不算过分。
只是,他这种坐地起价相要挟的方式,在王猛那里并没有讨到什么甜头。
上阵杀敌本就是将领该做之事,哪有以此来求官的。
“此非吾所及也,必以安定太守、万户侯相处。”
邓羌一听,当即皱起了眉头,只给安定太守和万户侯这样的赏赐,怎么配得上他盖世的神勇。
他阴沉着脸,一句话没说,直接从王猛身边走过,回到自己帐营里倒头大睡去了。
好你个邓羌,竟还摆起架子来了!
王猛虽心有怨愤,但是他已经破釜沉舟了,这仗还得打啊。
他当即去找张蚝,谁知邓羌已经和张蚝通了气,两人都不愿出战。
王猛无奈,燕军已经发动了猛攻,他只好派其他将领迎敌。燕军数倍多于秦军,王猛这边,又没有猛将压阵,根本就没有占到什么上风。
王猛一见,这不行啊!他粮饷已告吹,若不速速攻下潞川,一旦被燕军包围起来,秦军很快便会陷入绝境。
他没有办法,只好拉下老脸,前往邓羌的营帐。
邓羌听着帐外的战马嘶鸣声,知道秦军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便开心地在营帐里豪饮了起来。
王景略,没有我邓羌,这潞川,你根本攻不下来!
王猛掀帐而入,恭敬请道,“望将军出战,吾必在圣上面前,以司隶之职,为将军加官封爵。”
邓羌嘴角当即扬起一丝得意的笑,任你王景略再有才谋,还不是得来求我邓某!
他将大碗往桌上一搁,当即提矛而出,跨马而上,与张蚝、徐成等将,驰赴燕陈。
邓羌、张蚝二人,一入阵,秦军很快风势逆转。
二人跨马持矛,四进四出,冲入慕容评三十万的大军,长矛所到之处,旁若无人,俨然横扫千军之势。
不到一个时辰,秦军已经斩敌五万余人。
正午的日光,将漳河水照得通红,一时之间,血河成流。
风声喑哑,慕容评被杀得风声鹤唳,赶紧领着剩下将士沿漳河而逃。
邓羌、张蚝二人,并未罢休,驾马猛追,又斩敌十万余人。
最终,慕容评所率的大燕精锐三十万军,先后被斩五万,十万人,被俘降兵十五万,唯慕容评单骑逃回邺城。
****
阴天蔽日,天地肃杀,仿佛一夕之间,这个曾繁华若市的国都遭遇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摧残。
一听三十万大军皆作草木散,只有慕容评单骑而回,慕容当即吓得魂飞魄散,赶紧领着一千余骑兵,自邺城小路而逃,欲奔往龙城,连太后和慕容冲都没来得及顾上。
没有皇帝的皇宫,已然成了一座死气沉沉的空城,在惊恐中慢慢等着命运的凌迟。婢女太监们,随便捡了几件娘娘的首饰便四下逃命去了。百官听闻战败的消息,个个心惊胆战,为求明哲保身,全部收拾行李连夜潜逃。
多少盛宠荣华,一朝丧!
只有一个身穿凤服的老妇,发髻歪斜,散发遮面,无力地瘫坐在大殿的门槛上,看着来往众人纷纷逃命,她不时疯癫呢喃,却再也提不起一丝威严的力气。
“金凤凰,金凤凰,太宰恪,吴王垂,两相当,燕国旺,外敌慌。”
可足浑氏,终于看见了,大燕在她的手中如何灭亡!
也看见了,一手扶持的儿子、一直信任的大臣,在逃命的时候,是多么得决绝,甚至都没有回头看她一眼!
秦军要打过来的消息,像浓雾一样重重笼罩在所有邺城百姓的头顶,压得整个寂静肃然的城池喘不过气来。
人们乱作一团四散逃乱,数不尽的钱财器物散落一地,也不见有人匆忙之中去拾捡;看不清的疯狂踩踏落在妇孺和老人孱弱的身体上,所有人都像疯了一样四窜逃命。
高头战马上的白衣少年眉头紧皱,眼中是一片望不见尽头的凄然,如天降霜雪覆了邺城满街。
“王爷,我们也赶快走吧!”他身边的黑衣少年哑着嗓子规劝道。
慕容冲转过脸,凌厉的目光狠狠射向袁襄,说出的一字一句都如冰雕般斩钉截铁,“我是不会走的!”
袁襄双膝跪地,眼底是难以言喻的痛心疾首,他跟随慕容冲多年,对他的脾气秉性了然全知,他心里很清楚,慕容冲是绝对不会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抛下全城百姓出逃的。
但是,他作为侍从,首要的使命便是保护主子周全,他说什么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慕容冲螳臂当车,孤身涉险。
“王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陛下都抛弃大燕了,您要是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少年重重叩首,额头一片殷红。
风声凛冽,吹乱了少年白玉冠间的鬓发,他在风中高昂起头,像百年挺立的青松苍柏般坚韧不拔,只见他猛然挥剑而起,声音是不容拒绝的坚定。
“车骑营还有多少兵马?”
“不到一千。”
………………………………
第八十三章 国都沦陷
慕容冲到车骑营的时候,慕容泓和阳昭已经列兵等候在那里了。
几个少年相视一眼,没有多少言语交集,但是他们都很清楚,站在这里准备迎战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们要将生死抛开,为国家大义流干最后一滴血泪。
慕容冲在战马上逆风拔剑而出,他望着一众铠甲在身,磨刀霍霍的鲜卑铮铮铁骑,厉声道,“秦军来犯,屠我城池,今日一战,就算马革裹尸,也要为大燕子民谋得逃生的最后一时半刻,尔等可愿随我?”
阳昭率先单膝跪地,沉声道,“轻骑营五百将士愿随王爷出城迎战。”
偌大的校场里,数千将士齐齐举剑而起,口中阵阵高呼,“愿誓死追随王爷!”
喊声震天,惊起长空寥寥孤鸿。
袁襄望着一众视死如归的大燕将士们,眼眶一阵温热,他也振臂拔剑而出,愿为明主,肝脑涂地。
残阳如血,朔风肃杀,百尺城墙之上,满城萧条,茫茫千里不见人烟飘渺。
“禀王爷,秦军已到城外十里!”车骑营探子来报。
慕容冲眉心一凛,秦军的脚程比他想象中还要快。
“再探!”他拧着眉寒声道。
慕容泓和阳昭的脸色如冰霜一般凝重,王猛的五万兵马已是秦国精锐,秦王苻坚更亲率十万大军作为后援,而他们现在车骑营,骠骑营,轻骑营所有兵马加起来尚不足两千,且大多数都是步兵,骑兵已经被慕容全部调走作为护卫了,连敌军百分之一都不到。
此仗无异于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骠骑营弓箭手何在?”慕容冲问道。
“已全部就位。”孟高随慕容走了之后,慕容泓就以大司马的旨令,接管了骠骑营。
“邺城内尚余多少箭支?”
“不足二十万。”慕容泓眼神一暗,叹了口气道。
慕容冲眉头紧皱,深深吸了口气,不但前方有十五万敌军,就连城内也是兵尽粮绝,情况比他想象得还要严峻。
“城内还有多少百姓滞留?”
“约摸数万人。”阳昭紧着眉道。
慕容冲摊开邺城地形图,思忖片刻,手中朱砂令旗猛然落下。
“等秦军一到,我便领车骑营一千将士出城迎战,七哥负责射箭防御,决不能让秦军在一个时辰内攀上城墙。”
“骠骑营领命。”慕容泓双手抱拳重重道。
“轻骑将军。”
“臣在。”阳昭沉声道。
“你率轻骑营五百将士掩护所有邺城百姓出城,让他们渡过漳河,去龙城安生。”
“轻骑营领命。”
慕容泓和阳昭深深望着那个背影清冷倨傲的少年,他们都很清楚,慕容冲所谓的出城迎战便是与秦军同归于尽,只为大燕子民尽数平安出城。
他与他皇兄,当今陛下慕容,一个贪生怕死弃国而逃,一个舍生取义拼死护民,一昏庸一明主。若是当年登基即位的是慕容冲,大燕也不会由盛转衰,落到如此境地。
袁襄和高盖听到慕容冲的命令,当即双膝跪地,重重叩首道,“王爷,使不得啊!”
“您可是当今大燕皇室的嫡亲血脉,虽然今日燕国难逃灭亡之祸,但若是。。。。。。”
“若是日后有机会,燕国将士大可卷土重来,重兴大燕尚为不可知啊!您怎能这般拿身家性命去死战,这要是让太后知道了,她老人家定不会饶过我们的!”
高盖叩首不起,中山王惊世之才,只是身不逢时,若是此番留得性命,卧薪尝胆,日后必然能率领大燕鲜卑将士,重塑燕国风光荣华。
慕容冲上前扶起二人,他唇边勉强扯起一丝苦笑,淡淡道,“生死与我,不过手起刀落。”
“大燕血脉尚有当今陛下,若是天不亡我大燕,尔等日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