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凌大燕-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哥!”阳雪撕心裂肺地喊道,想都没想就追了出去,急忙之间,被裙摆绊了脚,重重摔倒在地。

    阳昭怔了一下,他紧紧闭起眼,听着阳雪一声声呼喊,心中虽犹如刀割,万千不舍,却终是,没有再回头,扬长而去。

    “哥,哥,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啊!”徒留阳雪跌落原地,身影憔悴落寞。

    宋凌见状,赶紧上前扶起她,她望着她,就好像看见了多年前的自己。

    “阳雪,你哥他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我向你保证!”

    ****

    平阳

    男子抚着洁白的锦帕慢慢擦拭着桌子上端正陈列的宝剑,一遍,又一遍,直到那厉剑的锋芒快要照亮渐渐褪去的黑夜。

    “王爷,两万兵马已在城外待命,只等王爷一声令下!”袁襄双膝跪地,眼神坚定,铿锵道。

    他,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杨定可有察觉?”男子开口沉声问道。

    “一切都在秘密进行,杨定和宝锦公主均无起疑。”

    慕容冲的嘴角淡淡一动,扬起一抹嗜血的笑容,杀意,铺天盖地。

    “先扣住他们,等长安那边来了消息,再处决他们。”

    “是,王爷。”

    袁襄重重叩首,起身,准备往杨定的房间走去。

    就在他快要迈出房门之前,慕容冲却突然出声。

    “袁襄,你觉得,今夜我们有几成胜算?”

    他目空万里黑夜,悠悠开口,虽是问袁襄,但实则是在问他自己。

    等了那么久,此战,他只能赢,绝不能败。

    哪怕,代价是血铺成的长路,尸骨堆成的荆棘,他也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袁襄放下剑,甩袍再次伏地跪下,沉沉叩首。

    “不论成败,臣都愿为王爷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慕容冲摆了摆手,让他起来,“你要活着,因为,我们只能胜。”

    他再次抬起头,看见了那手握宝剑的男子,一身王者气概,仿若君临天下。

    ****

    宋凌轻轻拍着阳雪的后背,虽然阳昭已经走远,但是她还是忍不住悲伤,轻轻啜泣。

    空荡荡的屋内,只有两名相拥而泣的女子,在这个即将烽火燃起的动荡夜里,凄然悲恸。

    突然,门外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虽然对方故意将脚步放得很轻,但宋凌还是能听出来所到之人,不但身手极好,而且不下三十人。

    宋凌警惕地抽出腰间软剑,将阳雪紧紧护在身后。

    蓦地,对方推开房门,一涌而入。

    说时迟,那时快,宋凌挥剑而上,身形灵动,犹若幻影,一下就蹿到了一名最先冲进来的男子面前,利剑抵喉。

    “凌姑娘,是我!”那名男子扯下面罩,非但没有还击,还恭敬出声道。

    宋凌一愣,赶紧撤了剑。一看那三十余人皆着黑衣,而那出声之人,她也并不陌生,是暗影卫中的飞影,深得慕容冲的信任。

    “你们怎么来了?”宋凌不禁问道。

    “王爷有令,让我们护送你回平阳。”飞影切切道。

    宋凌一听,心中却是一怔,不禁后退了一步。

    她知道他是担心她,但是他也应该知道,大战在即,她是不可能不战而走的!

    她望了一眼憔悴的阳雪,将她带到暗影卫们的面前,而后郑重嘱咐道,“你们来得正好,这是阳家小姐,阳将军的亲妹妹,你们务必要将她平安护送到平阳!”

    阳雪一愣,不禁问道,“那你呢?”

    宋凌黛眉一展,勉强扯出一丝淡然的笑容,如流星过际,只有刹那绚烂,转瞬即逝。

    “我会留在长安,和阳昭一起走!”

    “太危险了,你不能这样做!”阳雪握着宋凌的手,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她从未想过,她竟会为了她的哥哥,这样不顾自己的安危。

    宋凌也紧紧握了握阳雪的手,浅浅一笑道,“不用担心,我一定会和阳昭一起,安然到达平阳。”

    “姑娘,不可啊!”飞影当即双膝跪下,深深劝道。

    “你先起来。”宋凌上前伸手想要扶起他,可那男子就是执拗地深跪不起。

    “我等受了王爷的命令,是一定要将你平安地护送回平阳的。”

    “那你可知道,若是我做的决定,就是王爷,也奈何不得。”

    ****

    房门紧闭的屋内已然熄了烛火,只有一片浓浓的黑暗,如黑夜一般,沉重蔓延开来。

    而房内的男子却是坐立难安,毫无丝毫睡意。

    他屏息靠着房门,透过那一丝微弱的光亮窥探着外面的动静,警惕地就像一只即将面临袭击的刺猬。

    长长的锋刀一直在他掌中握紧,从未放下过。

    “定哥哥,怎么样了?”他身后的女子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角,忍不住小声出声,小心翼翼地问道。

    男子立刻比出了嘘声的动作,将她拉到一侧,压低了声音说道,“门外守备明显增多,我猜的没错,慕容冲果然早有反心。”

    “怕是今夜,他们要有大动作。”

    宝锦公主一惊,一双眼眸不禁睁大,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冲哥哥他怎么会。。。。。。”

    她拼命摇着头,软弱的泪水冲破她的防线,肆意而下,黏住了长长的睫毛,花了那高贵而娇美的妆容。

    不,她不相信!

    她倾尽真心待他,不惜与疼爱她的父皇反目,只为陪在他的身边。而他呢,原来一直以来,他对她从来都只有逢场作戏,虚情假意,从未真正将她放在心上。

    而现在,他可能更要兴兵造反,与她的父皇,她的臣民对抗。

    她曾天真地以为,只要她奋不顾身,一直努力,一直付出,哪怕飞蛾扑火,就能抚平他国破家亡的伤痛,就能消磨他高高在上的野心。

    只是她忘了,他是慕容冲啊!

    那个他,曾是燕国的中山王,曾是高高在上的大司马。

    他骨子里那高贵的血,怎么能允许他甘于平凡?在秦国当一个区区太守,委与人下,仰人鼻息,了此一生。

    他不会的!绝对不会!

    她到底,还是,太傻太天真了。


………………………………

第九十九章 另谋时机

    重重的黑暗荡漾在凄清沉寂的长空中,波涛暗涌,铺天盖地,早已寻不见那星宿的光华。只有一轮泛着浅色光芒的残月,在黑暗中奄奄一息地苦苦挣扎。

    可遥望北方,却有一颗炳若日星,昭若玉石的北辰星冲破黑暗的层层阻碍,在黑夜中脱颖而出,闪着无尚的耀眼光芒,直逼高悬之月。

    辰星当空,那亮光,似是凝聚了所有群星的锋芒,让人不敢直视。

    斗转星移,王朝更替,千秋之变,起始于一夜之间。

    段随所率之兵所向披靡,不到一个时辰,已经冲破了南门的守卫,斩杀了南门守将秦川。几千人马不停歇,浩浩荡荡一路向平阳奔去。

    苻坚已经收到消息,大怒之余,更是惊愕居多,他从未想过,这群如散沙般的亡国之兵还能兴起什么大浪来。他更是没有料到,一个远在千里平阳的慕容冲竟能号召起长安各路兵马,在今夜就高举大旗,与秦国正面交锋。

    再后来,他更万万也没有想到的是,涅重生后的凤皇,必将手持刀剑重临人间,所到之处,血流成河。

    苻坚之子苻晖临时集结大军,追剿燕国叛军,可是还没赶上段随的步伐,已有韩延的人马纷拥而至。

    两军已经交锋,苻晖的军队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韩延并未占任何上风。但是好在,大燕之兵轻骑了得,且他们意不在久战,又有暗影卫在隐蔽处从旁掩护,到底拖住了苻晖的兵马。

    烽火一起,连烧三月,马蹄连踏关中山河。

    今夜,残月如血,火光耀天。

    公元384年,三月,燕济北王慕容泓率军渡过黄河,在华阴起兵,斩杀苻坚之子苻睿。慕容冲亦统军两万起事,于河东响应。

    ****

    平阳

    “王爷,长安已燃起烽火台,想必段随的人马已经突围而出了。”袁襄一脸激动和欣喜地前来禀告,连脚下的步伐都无比轻快。

    慕容冲听到消息,剑眉明显扬起,他抬眼望向窗外的幂幂黑暗,灿若寒星的双眸折射出明亮而又清冷的光芒。

    他在等,在等一个黎明。

    “消息一出,他们一路必遭秦军围剿,各地的暗影卫可埋伏妥当?”内心虽是激动,可慕容冲仍是冷静地说道。

    一时的胜利,并不代表一路平坦。

    秦国的势力,仍是不可小觑。

    “王爷放心,已与十日前传令了下去,燕军所经之路,都有我们的人掩护。”袁襄答道,心里不禁暗暗佩服慕容冲的运筹帷幄。

    一个真正的王者,不仅仅是能在乱世中忍辱负重,也不仅仅是能在危险中处变不惊,更重要的是,在短暂的胜利喜悦之中,仍能保持冷静睿智的头脑,纵观全局,步步为营。

    而慕容冲,都做到了!

    “王爷。。。。。。”袁襄突然面色一难,似是有其他事情禀报,却不知如何开口。

    慕容冲淡淡看了他一眼,便已猜到大概,他叹了口气,道,“说吧,皇宫如何?”

    袁襄突然敛袍跪下,“长安八百里加急传来的消息,我们派进皇宫的暗影死士全部失手,没能救出燕皇和太后。”

    虽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但慕容冲的眸色仍是蓦地一暗,似飘零之叶,一失光华。

    他很清楚,要从戒备森严的秦国皇宫里救出他们,根本难于登天。

    可是就算如此,就算他知道此举非但损兵折将,还极易打草惊蛇。他也要,为母后兄长,一试。

    他无力地摆了摆手,道,“你起来吧,好生安顿他们的家人。”

    “是。”

    袁襄起身,可却仍站在原地。他一直有一个疑问,却一直没敢问出口。

    “怎么?还有其他事禀报?”看着袁襄犹犹豫豫的模样,慕容冲不禁问道。

    袁襄深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开口道,“王爷,袁襄斗胆问一句,若是当真救出燕皇陛下,我们可是要举兵拥他为皇?”

    慕容冲面色突然一寒,凌厉的目光冷冷地射向袁襄,眸色阴冷得骇人。看得他背脊不禁一阵寒颤,只见他惶恐地再次双膝跪下。

    “袁襄口不择言,请王爷责罚!”

    慕容冲看了他一眼,而后沉声道,“你记住,他是燕国之主,拥护他,理所应当。”

    “是,袁襄谨记于心。”袁襄低下头,恭敬答道,这才发现额头不知何时已渗出了汗,湿了两边鬓发。

    “阿凌那边如何了?”慕容冲出声问道,此时眸色已缓和了许多。

    袁襄答道,“此时暗影卫应该已经在护送凌姑娘回来的路上了。”

    慕容冲望了望窗外,眉头却突然微微皱起,俊逸的容颜上淡淡染了层担忧。

    “阿凌她,怕是不会那么轻易就回来。”

    怕是,她此时心中,已然埋怨于他。

    “王爷,袁襄有一事不明,起兵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让凌姑娘一并参与?”

    “你不明白不要紧,我只是怕,连她,也不明白。”

    淡薄而朦胧的月光下,慕容冲身形仍是颀长,可是那背影,却折射出凄然清冷的倒影,仿似一世孤独。

    “王爷。”

    “她勇猛,果敢,巾帼不让须眉,虽为女儿身,却是个将帅之才。”想到宋凌,慕容冲眼里不禁露出欣赏的神色,“按理说,我应是让她披甲上阵,对她委于重任。”

    “但是。。。。。。”

    “战场刀剑无眼,任谁再运筹帷幄,骁勇善战,也难逃生死一说。”

    慕容冲沉沉说道,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好像见证了那烽烟四起的战场,那尸骨堆成山的黄沙地,战一场,多少生离死别。

    战场,总是无情,一如无情的刀剑。

    但是他对她,却是用情至深。

    “我只愿,她能远离战火,安然一生。”

    ****

    长夜将尽,杀戮终究凌驾于这个繁华于市的都城之上,鲜血洗尽了昔日金墙碧瓦,徒留断壁残垣。

    国仇家恨,终要以血洗血,以鲜血,来祭奠;以死亡,来终结。

    段随所率之军一路骁勇,披荆斩棘,连闯几关三州,胜券荣荣,直奔平阳。

    韩延两路兵马和苻晖大军抗衡,虽以少敌多,折损过半,但所率轻骑马踏乾坤,已然叫嚣战场,突围而出,往平阳高歌而去。

    现在,只有阳昭的兵马与长安禁军仍在激烈交战,为燕国大军撤离做最后的掩护。

    宋凌守在东城门的角落里,等着阳昭的凯旋,这里是他的必经之路。


………………………………

第一百章 运筹帷幄

    冷白的曦光席卷起大地的阴暗,从那铮铮的铁蹄下张扬而起,汇聚在那高举的锋利剑尖,带着嗜血的鬼面微笑,荣耀踏来。

    阳昭手持长刀,身居栗红色高头大马,凛凛立于秦军之前。只见他藏青燕袍逆风而展,一如风起下的黑色鬓发,狂妄倨傲,而那长发遮掩下的阴锐利眼,已经燃起了浓厚的杀意,铺天盖地,浩浩荡荡。

    他身后列着三排黑衣铁甲战卫,削亮了的剑尖直指向秦军方向,放佛下一秒,他们就会如鬼魅般汹涌而出,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秦将权翼与阳昭对面而立,他握着剑柄的右手微微张开,又再次紧紧握住。

    只听他朝着身后的禁军压低了声音命令道,“一个都不留!”

    说完,他眸色一寒,若雷霆般拔剑而出,驾马勇往,快得就像一阵突来的旋风一般。

    阳昭早有准备,冷哼一声,扬刀迎敌,唯有他浑身散发的那一抹深重的杀意,从未递减。

    两路人马,很快兵戎相见,场面渐渐混乱了起来。

    宋凌看清来人是阳昭后,赶紧摸向腰间软剑,欲助他一臂之力。

    阳昭正与权翼打得难分难解,匆忙之际,他远远望见了那精甲利靴的兵马,不禁眉头一皱,没想到,这么快秦国就来了援军。

    眼见秦军越近,阳昭不再恋战,向着身后的宋凌打出了撤退的手势。

    宋凌当即会意,她三步并作两步,直往阳昭的马侧跑去。

    “快上马!”

    阳昭一把扯住宋凌的胳膊,猛地将她拉上了马背,狠狠一挥鞭,往城门外冲去。

    ****

    距离平阳不到二十里

    马车急驰,木轮滚滚碾过碎石尘土,发出连续不断的吱呀摩擦声,尘土飞扬中掩盖了车内女子们的低语与祈祷。

    不大的空间内挤满了女眷,她们有的刚过豆蔻之年,有的已经年过花甲,大多都是燕国鲜卑重将的家眷。

    阳昭的妹妹,阳雪,也在其列。

    明眸皓齿的女子此时低着头,反复不安地磨砂着手中的帕卷,眼中写满了担忧。

    如今战事一起,她们便成了燕国将士最大的后顾之忧。

    慕容冲早早便暗中派人将她们从长安护送到平阳,万军归心,精锐之师,如奔涌之江河,出鞘之利剑,一往而前。

    ****

    天空早已大亮,不知为何,近四月的太阳今日特别狂躁,高悬在苍穹之最,如三味火炉一般,肆无忌惮地狂傲炙烤着大地,好似要将那草木的最后一丝水分蒸干。

    为了分散秦军追杀的兵力,他们兵分多路,段随突围之迅速,而那时他们起兵的消息尚未流走到各个关卡,因而秦军各镇并未设下重伏,他所率之军可行大路,虽有折损,但大部到底已经抵达平阳。

    韩延的兵马因与苻晖大军相抗,已然元气大伤,无法再战各关各路,遂选水路,虽花了些时间,但保存了剩下的百余人马。

    而宋凌和阳昭,既没有占有时间的先机,也没有过多的人马足以和秦军抗衡,所以他们只有选择最崎岖也最绕远的山路。

    他们率着几十名暗影卫,一路抄山径,避关卡,马不停歇,已经急行好几个时辰未得片刻歇喘,连下马打口水的功夫都不敢浪费。

    他们此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以最短的时间到达平阳,与慕容冲的大军汇合。

    她干涩的嘴唇已经在炎日曝晒中裂开了好几道口子,稍稍一抿,都能感觉到鲜血倒回口里的血腥味。

    只是,此时,一夜的奔波劳累,她都已浑然不觉,只因心有所往。

    平阳,她将紫玉在手中握紧,心中不住默念。

    有他在的地方,便是一生的方向。

    不过好在,人数不多,脚程倒是轻便,只要再越过这座山,就会到达平阳之前的最后一个关卡,蒲坂。

    而这个关卡,地处要塞,并无蹊径而寻,他们要想过此关,只有从城门口而入。

    而此时,烽火台已传战变,蒲坂的守将窦冲已率八万大军严阵以待,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宋凌他们并不知道,这最后一个关卡有多大的危险在等着他们。他们更不知道的是,在这里所付出的代价,到底有多惨重。

    削尖的木架张牙舞爪地立在蒲坂关城门口,城外的守卫个个手持利剑,眼光如聚,严密地四下搜查着可疑的人物。而城楼上更是箭羽林立,层层守备,森严而肃杀,仿佛这个寂然中的城楼正在等着一场大战。

    城门口站满了许许多多的百姓,他们有的挑着菜和蔬果,有的贩着些许衣锦首饰,大多都是要赶去临镇做生意的平民商贩。看他们额头上渗出的汗水,应是大清早便来了,在这里等了许久也不让通过。

    宋凌和阳昭在丛林间勒了马,齐齐相视一眼,瞳孔中映射的两人神色都是异常严肃。

    看来,这个关口已经禁止行人来往进出了。

    情况,相当不乐观。

    仅这城门外的秦军守卫就约过数万,且都着精甲凯胄,再反观他们的寥寥几十人,一夜的奔波劳碌,饥肠辘辘。

    若想要硬闯此关,是毫无可能而言。

    几路大军会师非比一般,一分一秒都可能延误战机,功亏一篑。她虽然不知道慕容冲的下一步打算是什么,但是她曾听他说过,若有一日他们揭竿而起,必然要集尽燕国之兵,穷尽鲜卑之力,共同抗秦,复兴燕室。

    阳昭望着那兵马列列而立的蒲坂城门,眉头不禁越皱越深,“宋凌,你觉得我们能过得去吗?”

    宋凌深吸了一口气,回头望了望身后一脸倦容却眼中坚定的燕兵,虽然她和阳昭只有这几十名暗影卫,远比不上段随和韩延的兵马,但是她很确定,凤皇,此时一定在等她!

    她单手扯下脑后束发,长发如瀑般披散而下,只听她用着无比坚定的语气说道,“我们,一定要过去!”

    “过蒲坂,去平阳!”

    阳昭一愣,他望着那个琉璃眸中闪着熠熠明亮信念的女子,又好像时光倒回到了邺城大战那一夜,那个在刀剑婆娑中,身负重伤却不屈不挠的身影。

    “阳昭,你可愿与我一赌?”

    男子望着她,满是风霜的嘴角不禁一笑,“现在的我,还有什么是赌不起的!”

    宋凌心中一暖,并肩战友如此,她便,毫无后虑了。

    “若是输了。。。。。。”

    她还未说完,阳昭便斩钉截铁地打断了她,“那便潇潇洒洒最后战一场,此生也是无憾了!”

    “好!”她也蓦然一笑,如昙花转瞬,却是毅然答道。

    转而,她回过身,向着身后的暗影卫定定命令道,“众人卸下身上铠甲兵器!”


………………………………

第一百零一章 险中求生

    白纸飘零,落地无语,凄凄寞寞冷寂,就好似这弦上弓紧绷的城池,厚重地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压抑而窒息。

    一行几十人的送祭队伍从远处缓缓而来,众人皆着白色素衣,为首男子神情凄哀,悲不言明。

    立在城门前的秦兵们远远望见,眼光一凛,疑心四起,齐齐横起了手中的大刀,将他们拦下。

    只听为首的守将一声大喝道,“站住!”

    阳昭平静地停下木棺,既不出声也不后退,他那深邃的眼眸冷冰冰得就如一潭死水,似是已难起波澜,丝毫看不出慌张与害怕,只有那一抹心如尘埃的凄然,静静流淌。

    “干什么的!”守将带着打量的目光,细细而警惕地扫视着男子,离了刀鞘的大刀一直在他右手中紧握,似是若有一丝异常,他便会挥刀而上。

    阳昭似是充耳未闻,并未答话,只是那如死灰一般的眼神又黯淡了一些。

    “没听见本将问你话!”那名守将似是有些震怒,上前一把推向阳昭。

    只见素白衣的男子毫无还手之力,踉跄着后退了好几步,更是险些摔倒,好在身后的另一名男子及时扶住了他。

    “大人息怒。”就在这个时候,他身后的另一名着素衣的男子走了出来,向守将恭敬地弯腰,并双手奉上怀中的一袋银子,娓娓说道,“我家公子刚经历了丧妻之痛,整个人恍恍惚惚地还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还请大人不要怪罪。”

    守将冷哼一声,一把将银袋掼在地上,丝毫不为所动,只见他眼光如聚,冷冷地扫过那守在木棺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