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凌大燕-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段随点了点头,道,“愿闻其详。”

    ****

    张蚝领着十万大军仓惶出城,连连赶路,已快行至梁州境内。只是这个时候,身经百战的他却越来越感觉到不对劲。

    慕容泓和慕容冲所有的兵马加起来才不过十几万,而关中又是他们的大营所在,至少要留下几万兵马用来防守,不可能倾巢而出来攻打洛阳啊。

    这样算起来,那燕军和他现在手上的兵马,数量上应该并没有多少差距。

    而且久闻慕容泓和慕容冲两兄弟为一个女人而暗暗相争,始终面和心不合,又怎会同心同德集中兵马来攻城呢?

    难道燕军是借助今晚有大雾而故布疑阵,实则兵马不足?

    “秦力!”一想到这,张蚝赶紧召来副将。

    “末将在!”一名身形彪悍的虎将站了出来。

    “去长安的信使回来了吗?”不知当天王得知洛阳已失的消息是否大怒,若天王下令他回攻洛阳,他倒也不似这般纠结。

    “禀将军,还没有。”

    还没有。

    张蚝不禁皱起了眉头,这样落荒而逃始终不是名将所为,坐以待毙又岂非智士之举。

    若燕军只是虚张声势,他这般不战而退,岂非沦为后世笑柄?

    “你速派十名哨骑,前去洛阳城外打探,速去速归,切勿打草惊蛇!”

    这燕军虚实,一探便知。

    “末将领命!”秦力虽不明白为何张蚝撤军之后仍要回探洛阳,但他相信,后将军一定有他的道理。

    ****

    此时洛阳已城门大开,除了城楼之上的巡视守军,其余大部分的将士已经卸甲高坐庆功。

    从将军府到城门的长街上,燕军大摆宴席,延绵几里,好不壮观。城中的百姓一听燕军从秦国手中夺回昔日城池都是喜不自已,一窝蜂地从家中出来涌向长街,提着大罐的酒和宰好的鸡羊兴冲冲地为燕军庆祝。

    故土重归,同胞相见,军民一心,太多言语,哽在心头,那久违的笑容和激动的泪水,都化作此时彼此紧紧相握的双手。

    受尽秦军欺压的百姓,终于在今日可以抬起头,看这大燕国土的茫茫苍穹,看这大燕军队的铮铮铁骑,家与国,在此刻重新深深凝聚。

    何以为天下,何以为家?

    百姓拥戴之地,便是大业崛起之所在。

    那些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不住地将家中的食物递给燕兵,但是将士们始终推脱着不肯接受。

    “将军们,你们就收下吧,这是我们洛阳百姓的一点心意。自从洛阳沦陷后,我们一直在秦军的欺辱压榨下生活,那是打不敢还手,怒更不敢言哪!我们家中的女儿,就连十二三岁的幼女,都被秦军抢去了军营,这些畜生。。。。。。”一说到这,老人们不禁都提起衣袖擦拭着眼中的泪水,哀叹悲愤之声不绝于耳,亡国之民,何以安生?

    燕军们望着此刻悲从中来的乡亲父老们,不禁也垂下头,感慨万千,叹气连连。

    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家乡的老父母们,自燕亡国之后,他们不也似洛阳百姓这般无助吗?

    他们那些含恨而终的凄凉情景此刻历历在目,他们那些病怏怏的孱弱身躯仍在坚守期盼着儿孙有朝一日驱逐秦贼,光复燕国。

    燕兵们握着百姓的手更加紧了,仿似是与几年未见的父母亲重聚了。

    “我们活到这个年纪,本以为在死之前都看不到洛阳回到燕国的土地上了,是你们这些骁勇的将士们在战场上拼命才换回如今洛阳的太平,我们此生夙愿已了!我们都已是风烛残年,一不能提刀上阵砍秦贼,二不能兴国安邦复燕国,除了带来家中这些存着的酒和肉,我们能做的,实在是太少了。还望将军们不要嫌弃,就让我们也为大燕尽些力吧。”说着,父老乡亲们再次将手中的食物塞进燕兵们的怀里。

    盛情难却,燕兵们望着洛阳百姓的一番心意,实在不好意思再推脱。

    就在这个时候,韩延走进了人群当中。一看见韩延,燕兵们赶紧把食物和酒水再次递回到乡亲们手中,并轻声说道,“老人家,你们的心意我们都领了,但是军师有令,我军进城之后,不能取百姓一分一毫,你们还是将肉和酒带回去吧。”

    韩延已经卸了刀甲,一身浅灰长袍,如长街的底色,看似那般平凡,只是他那眉宇间散发的英挺之气,让人一眼就觉得此人身份地位不简单。

    洛阳百姓们看见韩延,又望了望此时略显拘谨的燕军将士们,立刻猜出了韩延应是大将或统帅之类的身份,为首的老大爷赶紧跪下,他身后的百姓们也紧跟着齐齐跪地,深深叩首。

    “老人家,你们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韩延立刻上前扶起为首的老大爷。

    “蒙将军和全军将士的庇护,洛阳终于太平了!请受我们城中百姓一拜。”老大爷又欲再拜,被韩延赶紧拉住。

    “老人家,这驱逐秦贼本就是我们燕军应尽之事,你们不必行此大礼,快快请起吧!”

    宿勤崇就站在韩延身后的不远处,见到这万民来拜的情景,他不禁不悦地皱起了眉头,不愿上前。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按兵不动

    “我才是这军中统帅,怎么现在百姓都去跪拜一个韩延。没有我的兵马,慕容冲光靠一个韩延能攻下洛阳?”

    他身边的副将慕容永倒是个明白人,赶紧劝道,“将军快别说了,这中山王走之前特别嘱咐过,要您听取军师韩延的意见。这秦军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打回来,您可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和韩延内里斗啊!如今不过是让他在百姓面前显显威风罢了,又不打紧。”

    “我哪里会稀罕这点威风。”宿勤崇不屑地说道,“我就是觉得这韩延表面足智多谋,其实腹无点墨。他现在不御敌抗秦,反而大摆什么庆功宴,你说说这像什么话!就他这样,我能听他的?那岂不是白白葬送跟我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们?”

    “这。。。。。。末将也不明白韩延此举到底是何意。”

    “不明白就去问个清楚!这非常时期,如果韩延不给我一个解释,我非得治他的罪不可。”

    “将军不如再等等,这当着燕军和百姓的面质问韩军师,恐怕会有损他的颜面啊。”

    见宿勤崇怒气冲天,慕容永赶紧再次劝道。但他又不敢劝得太明显,只怕以宿勤崇的性子,此时根本听不进劝告,若说让他不要与韩延理论,反而会激起他的不满。

    宿勤崇没有说话,他真等不住,现在就想冲过去找韩延问个清楚。

    慕容永看出了宿勤崇的着急,赶紧说道,“将军您想啊,如果当着百姓的面您和韩延争起来,这不留下一个帅将不和的传闻嘛,这多影响您的英名啊。”

    “这几万兵马都是您的人,等到韩延回去的时候,您想怎么问不都还是随您嘛,何必急于这一时之气。”他再三劝说,宿勤崇的面色终于缓和了些。

    宿勤崇想了想,这慕容永说得也有理,这韩延不管怎么说也是慕容冲亲命的军师,这该有的体面他着实应该给他。

    “那,就依你之言,再等等吧。”

    “将军英明。”慕容永大赞道,心中也终于舒了口气。

    韩辰再次扶起老大爷,他身后的洛阳百姓也一并起身。

    “将军,老朽有个不情之请。”老人家虽然站了起来,但仍是紧紧握着韩延的手。

    “请说。”

    “这三军将士连夜攻城,想必也都饿了,我等特地从家中带了禽肉和酒水,还请将军务必收下。”老大爷一片热情,再次献上家中的食物。

    韩延感动地望了望老大爷,但并没有接过酒肉,而是命人将军中刚烹好的几百只鸡端了出来。

    “父老乡亲们,我们攻下了洛阳,粮草充足!你们的一片心意,我代表全军将士在这里深深感谢,只是这食物,我们万不能收下!”

    他的一段话,是说给全城百姓听,也是说给三军将士听。他站在阳光下,站在军民中,那挺拔的身影映着熠熠日光,好像一个炽热燃烧的希望正在洛阳城中绽放。

    “好!燕军进城,未伤百姓一分一毫,未拿百姓一米一粮!能遇如此良军,是我们洛阳城百姓的福祉!是大燕的兴旺啊!请再受我们一拜!”为首的老大爷激动地握着韩延的手,不禁老泪纵横,那慷慨激昂的语调,每一句话都是难以抑制的由衷之言。

    终于老来安慰,迎来了燕国的正义之军!他怎能不激动!他怎能不感慨!

    韩延赶紧拉住老大爷,抬眼对洛阳城百姓殷殷说道,“老人家快快请起,大家也都别再拜了!我们光复燕国旧土,是为了给燕国百姓一片太平,而不是让大家行此大礼的!快快请起吧。”

    一席话,再次深深说到了父老乡亲们的心里。他们相互搀扶着起身,望着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将领,与他们印象中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将军有着截然不同的感觉。他如此平易近人,竟然不要他们的三跪九叩,给予他们这些生活最底端的百姓足够的尊重。

    如此一举便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贤明的将领。

    是洛阳之幸!是大燕之幸啊!

    而长途奔波交战的将士们,一看见这几百碟烤肉,眼睛立刻激动地发光。

    “今日可以好好大吃一顿了!”

    “是啊,没想到我们军中有这么多的粮草!”

    望着他们眼中无比渴望而欣喜的目光,韩延满意地在心中暗舒了一口气。

    今日全军将士的食物足足耗了十日粮草,而他们剩下的粮草只够再撑十余天,最多半个月。

    当然,这一切,他是不可能告诉将士们的!

    他今天当着全城百姓和全军将士的面前,如此大费周章,不过是为了营造粮草充足的假象,虽然是假象,却可以大大鼓舞军心!

    在乱世中参军,什么建功立业,什么家国情怀,都是空话。在战场上生死来去,无非就是为了讨口温饱饭吃。

    粮草是行军的命脉,但是军心,更是取胜的关键。他料想,以张蚝谨慎多疑的性子,今日必定会派人前来探他们兵力的虚实,而这个时候的虚张声势,要比昨夜难得多。

    “将士们可听好了,今日可以大吃,但切记,万不可饮酒!”

    “如有违禁酒令者,军法处置!”

    ****

    “什么?!”

    “你说洛阳城门大开,燕军大摆宴席庆功?”张蚝听到秦力来报,大吃一惊。

    他不禁陷入了深思,若燕军如他之前猜想一般兵穷粮绝,这个时候一定会固守城防,以防秦军来袭。他们胆战心惊都来不及,怎么还可能有闲心思去摆什么庆功宴。

    难道,燕军果真是有十几万兵马,所以根本不畏他们秦军吗?

    最让不解的是,燕军竟然大开洛阳城门,这就算是要庆功,也可以关起门来自己畅饮就好。可是他们偏偏开着城门,倒有几分等着他们来攻的模样。

    这里面,恐怕有诈!

    以他印象中的燕军,能想到先烧洛阳粮草,再以内应夺郑州等计策,绝非是草莽之辈。

    难道燕军庆功是假,实则已经埋伏好了,就准备请君入瓮了?

    一想到这,张蚝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燕军肯定猜到了他想夺回洛阳的迫切心情,所以故意假开城门,虚作宴席,其实只等他们进城,一网打尽。

    不行,此时断不能冒然进军!

    “先去梁州刺史王腾大人那里,再容我好好想想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各自斡旋

    韩延回到将军府的时候,宿勤崇已经等在那里了。他一见韩延,立刻秣甲气冲冲上去问道,“只听王爷说军师有过人之智,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这洛阳局势未稳,军师还有闲心逸致去摆什么庆功宴,要是张蚝大军打来,我们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

    “若是失了洛阳,这罪责谁来担当?”

    宿勤崇身后还跟着十几名持枪带甲的兵将,这咄咄逼势仿佛在警告韩延,若是他今日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恐怕他难逃军前正法的命运。

    只是见如此阵仗,韩延仍是不以为然,反而笑了起来,悠悠道,“将军不必忧心,我料那张蚝不会挥军折返。”

    “你何以如此肯定?”宿勤崇冷哼道,只当他一口无力的托词。

    “敢问将军,那张蚝何许人也?”

    “秦国后将军,秦人传他有奇力,能曳牛却走,更是通晓兵法,身经百战,与邓羌并称万人敌啊。”

    “当年我大燕司徒上庸王慕容评与王猛大军对峙时,这张蚝为前锋,四番出入燕军,光他一人就斩杀我军几百人啊,可想其勇!现在他更是有十万军马在握,我军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啊。”宿勤崇不明韩延为何有此一问,但是一说到张蚝,他仍是不禁眉头紧皱,扼甲连连叹道。

    对张蚝此人,他确是有几分忌惮。

    “据宿将军如此说,这张蚝历经这么多战役,当识兵法,知阵仗,此时他能想不到自己可能已经上当,我们燕军只是故布疑阵,虚张声势而已吗?”

    “这。。。。。。”韩延这一说,却让宿勤崇陷入了沉默。

    他说得不错啊,以张蚝的谋略,不会到这个时候还不怀疑啊。这个时候,他突然明白了韩延城门大开,宴席百座的用意。

    “如此说来,军师大摆庆功宴,只是为了制造我们粮草充足的假象?”

    见宿勤崇恍然如悟,韩延立即俯身拱手称赞道,“将军好智谋也。”

    宿勤崇一听到韩延的称赞,喜不自已,好像此刻把之前韩延的威风都抢了过来一样。

    “只是,万一那张蚝见我们庆功自乐,以为我军已成骄兵,防守薄弱,抓住这个机会来攻城怎么办啊?”虽认韩延此法高明,但是这隐隐的担忧,仍如背后冷箭,让他心中难安啊。

    “不足虑也。”韩延眼露精光,胸中满腹谋略,淡定中更添加了一丝奸诈之气,笑道,“一来,我猜张蚝此人谨慎而多疑,若是他的哨骑回报我军非但不严守城池,反而大举庆功,他必觉得我军人多粮足,胜券在握,才能有如此闲心。须知攻打洛阳这样的坚城,必须要有两三倍多于守军的兵马,才能有胜算,我料那张蚝不敢冒然进军。”

    “且我看他北逃之势,如今已接近梁州地界,梁州是洛阳的后方,少经战事,粮草充足,更有五万重兵。我要是张蚝,定先与梁州会军,再等朝廷的命令,如此胜算才颇大。”

    “二来,我已暗命军中精锐在城内布好埋伏,若张蚝真率军而来,我军虽不能歼灭所有秦军,但是只要能射杀张蚝,秦军必乱。要知道那张蚝为将自认勇猛,每每冲于军前,只要放张蚝入城,但是及时阻断他的大队兵马,关上城门,这张蚝就成了瓮中之鳖,任我军鱼肉了。”

    韩延计谋高明,考虑周全,听得宿勤崇是频频点头,心中虽然不愿,但仍佩服不已。

    “可是,若这张蚝的十万大军与梁州的五万兵马会军一处,那敌军更加势大,我们洛阳岂不是更抵抗不住?而且梁州刺史王腾原是并州太守,被济北王大败,这才被贬梁州,他与我们燕军有败战之耻啊。若是张蚝与他联手来攻城,我们又该如何?”宿勤崇仍是心有不安地问道。

    “将军不必担心。”韩延笑意更深,只摆手道,“那王腾与张蚝各为主将,谁愿意让自己的兵马受损?就算合军一处,他们也需商议几日,都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考量,同处未必同心。”

    “况且,苻坚此时已成惊弓之鸟,他担心我军来攻打梁州还来不及,未必会下旨赌上十五万大军,再加一座秦国坚城门户。就算他是一位雄主,势夺回洛阳不可,但是这朝廷上的文官未必赞成。”

    “将军想啊,这百官谏上几日,朝廷商议几日,秦王传令几日,都给我军足够的喘息空间。只要我们能坚守月余,待王爷的援军到来,洛阳便无忧。”

    宿勤崇听着韩延所言,不禁暗中深吸了一口气,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他都已经事先考虑到了。韩延此人,料敌于先,确有经天纬地之才啊。

    “军师高明,宿某不如也。”他不禁叹服道。

    听着他的赞叹,韩延却没有丝毫骄纵之气,反而握住宿勤崇的胳膊,定定道,“将军此言差矣。若论决战于两阵之间,杀敌之勇,我万万不及将军。王爷心若明镜,知人善用,这才特留下我二人来坚守洛阳。只要我二人能同心同德,必能守住洛阳。”

    “但凭军师差遣。”

    ****

    梁州

    “禀报大人,后将军张蚝率领大军在城外,要求见大人。”这个时候,突然有将士前来禀报。

    “张蚝?”王腾这才有略微的清醒,他当即放下酒杯,坐直了身子。

    “看着昨晚洛阳那火光冲天的架势,怕他,是丢了城池了。”他想了想,忧心忡忡地说道。

    这张蚝败军之将,带着残兵,来到他的守地做什么?

    若他只是一时窘困,求一处屯兵之地倒没有什么。怕就怕,以张蚝的烈性子,要是来求他出兵相助洛阳,他该如何是好啊。

    况且,朝廷又没有下令,他能收留他吗?

    “那我们开城门吗?”见王腾思索良久,将士忍不住小声问道。

    王腾又想了半天,这才说道,“没有朝廷旨令,我怎能私开城门。”

    将士一愣,忍不住劝道,“大人,我看张将军所率部下,有数万人啊。”


………………………………

第一百三十七章 痴心空付

    梁州

    佳人着罗裙,婀娜多生姿,伴着醉人的酒气,翩然而舞。

    王腾斜卧榻上,半眼迷离,酒杯还在手中,不时饮上几口。

    “那我们开城门吗?”见王腾思索良久,将士忍不住小声问道。

    王腾又想了半天,这才说道,“没有朝廷旨令,我怎能私开城门。”

    将士一愣,忍不住劝道,“大人,我看张将军所率部下,有数万人啊。”

    “数万人。”王腾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等等,容我再想想!”

    这么多秦军将士,若他现在不开城门,恐怕要积恨于人心啊。况且那张蚝可是颇受秦王器重,若是今日得罪了他,万一将来参他一本,他如何是好啊。

    万一,因为他没有开城门,张蚝的兵马受到燕军的掩杀,这罪责,他更是担不起啊。

    一想到这,王腾似是下定了决心。这些后果和私开城门的小罪比起来,都算不得什么了。

    “去开城门,迎张蚝的兵马入城!”

    “诺!”将士应道。

    “慢慢!回来!”

    将士不明王腾又如何转变了心意,只好无奈又退了回来。

    “我亲自,出城相迎!”

    城门吊桥缓缓降下,张蚝远远望见来人,赶紧下马走出百步。

    “张将军。”王腾一身官袍礼帽,穿着极为庄重,他见到张蚝,立即拱手行礼道。

    “王大人,燕军昨夜急袭洛阳,我败军之将至此,已是不安,怎劳得您出城相迎啊。”张蚝也回礼道,可是脸上仍难掩丢了洛阳的尴尬。

    “张将军,我们同朝为官,这危机时刻,何分彼此啊。”王腾为张蚝宽怀道,转而他又试探性地问道,“不知张将军是否已请示过天王,下一步又有何打算?”

    一听这话,张蚝脸上立刻表现出了一丝不悦。这王腾嘴上官话虽然说得漂亮,可是心里还是担心着接纳他的军队入梁州,是否会违背了天王的旨意。

    “军情我已于昨夜命人快马加鞭传去长安了,待进入梁州,我再亲自上书一封命人呈给天王,感谢王大人相助之情。若他日能重夺回洛阳,我必再为大人请功。”张蚝虽为武将,却纵横官场几十载,这官场之道,他已悟得精髓。两句话便解了王腾的忧虑,更是以请功许之,听得王腾心花怒放,担忧全无。

    “将军神勇盖世,洛阳必回将军之手。先请进城,待圣旨到,我们再从长计议。”

    “大人请。”

    “将军请。”

    ****

    三日后,关中

    这一天可以说是关中最盛大的日子,那磬三鸣,高响入耳,带着君临天下的震慑。西燕国旗高扬而立,文武百官皆立两侧,慕容泓一身龙袍,步履矫健,登上那高坛,俯视天下,俯视芸芸众生。

    祭祖,颁诏,受百官朝拜。

    他,终于站在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受万人仰视。

    这一天,慕容泓自立为皇,国号西燕。

    声声吾皇万岁,三拜大礼。整个登基典礼,段随都很平静,仿似一切都与自己无关,只是被邀请来的看客罢了。

    慕容岳的八万大军就在城内,谁敢不服?

    什么民心所向,不过是他们找出来的托词。

    他此时心中唯一关心的,就是今晚慕容泓和宋凌的大婚。

    ****

    距离并州三十里

    男子俊眉紧蹙,面露行军疲乏之色,却浑身散发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帝王霸气,让人不敢小视。

    他看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