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凌大燕-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啊!现在一个秦国的太监,地位都要比他们这些曾经的皇宫贵族要高!怎么,就落到如此田地了!

    可悲!可悲啊!

    “上侯夫人,不必麻烦了。杂家今天来,主要是传达陛下的旨意的。”

    杨公公微微抿了一口茶,嘴上说着不在意,但是那淡淡的长眉毛,却不觉拧到了一起。

    这茶,果然算不上什么精品!

    慕容看出了杨公公的不满意,当即心又紧到了一起,担心得不行,生怕得罪了杨公公,招来什么祸端。

    可足浑氏一听秦王有旨,赶紧拉着几个孩子跪下了。

    “请公公宣旨。”她毕恭毕敬道。

    杨公公一见,不禁心中嘲笑了起来,这燕国太后,见风使舵的本领,还真是够快,这么短的时间,就适应了从主子到奴才的过程。

    “上侯夫人赶紧请起。”他心中虽然笑着,但是依然恭敬地去搀扶可足浑氏,毕竟人家曾经是一个国家的太后,面子肯定要给足的。

    “陛下说了,只是几句交代的话,不用行礼听旨了。”

    可足浑氏一听,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刚刚还以为秦王苻坚又后悔了,要撤回对他们母子的封赏。

    “劳烦公公转达。”

    杨公公清了清嗓子,打量的目光落在那一旁恬静如水的女子身上。

    “陛下的意思是,清河夫人既然受了册封,那便早些收拾行囊,入宫安住吧。”

    清河公主一听这么快就要入宫,不觉有些紧张,她从小看过了她父皇的后宫,争宠暗斗,不胜枚举。一想到她自己日后就要过这样的日子,不禁有些害怕。

    “公公放心,我这就让清河夫人准备准备,随公公入宫。”可足浑氏当即笑开了花,秦王急着见清河,这是好事啊。

    她赶紧从怀中掏出了一支金簪,悄悄塞入了杨公公的手里。

    “清河日后在宫中,还望公公多多照应。”

    入了秦国可足浑氏就没敢再戴纯金的首饰,生怕有人大做文章,如今拿来送给杨公公,也算值得。毕竟这都是纯金打造的上等宫廷金饰,就算有钱,在外面也是买不到这般做工的,价值连城啊!

    杨公公暗暗摸了摸金簪的质地,那淡淡的眉毛一弯,不禁满意地笑了,是个值钱的宝贝啊。

    “上侯夫人费心了。”杨公公贪婪地笑着,目光又落到了慕容冲的身上,“对了,陛下还说,让侯爷的弟弟,也一起进宫。”

    什么?

    慕容冲一惊,入宫,跟他有什么关系?

    “公公你说什么?”可足浑氏似是听清了,又似是没听清,不禁再一次问道。

    “夫人且听我言,您府上一家,都是好福气啊。清河夫人,深受陛下宠爱,而这位俊爷,让我们的宝锦公主相中了。”

    宝锦公主?

    慕容冲一听,不禁皱起了眉头。

    “上侯夫人,您不知道吧,宝锦公主是我们陛下最宠爱的女儿,一直被陛下视为我们秦国的掌上明珠,对她的要求,陛下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的。”

    “今日在殿上,宝锦公主似是对夫人的儿子一见钟情,特意去求了陛下,召慕容冲入宫。怕是不久,您家又要出一位驸马爷了。”

    看在金簪的分量上,杨公公就乐意地多透露了一些。

    可足浑氏一听,这多好啊!这真是老天赐来的福气啊!

    清河受秦王苻坚的宠爱,凤皇又得到了宝锦公主的青睐,这日后,他们一家,何愁在秦国的荣宠啊!

    “多谢公公,老身这就让他们准备进宫。”可足浑氏喜笑颜开,满口应下,都没有询问慕容冲一声,他愿意不愿意,都没有用,因为这是秦王的旨意啊!

    “夫人果然是明白人。”杨公公狭小的眼睛一弯,便眯成了一条缝,他悠闲地饮了一口茶,顿时觉得,这粗茶,也没那么难喝了。

    慕容冲用那一脸严肃的表情,正在告诉可足浑氏,他不愿意去。

    阿姐都献给了秦王,难道他一个男人,还要去讨好秦国的公主吗?

    不,他绝不愿意!

    “清河,还不快带你弟弟去收拾行囊。”似是看出了慕容冲的不情愿,可足浑氏赶紧向清河公主使着眼色。

    清河公主也多少了解弟弟的脾性,她不想勉强他,但是母亲的意愿,也不能违背。

    “凤皇,我们先走吧。”她轻轻走了过来,说话声音也很轻。

    慕容也赶紧朝他使了一个眼色,示意杨公公万万不可得罪,在他面前胡言乱语那就是给他们一家找罪受,还是忍忍性子退下得好。

    慕容冲无奈,只好先随清河公主离开。

    “阿姐,你愿意进宫吗?”

    马车上的包袱,早就被秦国的人卸了下来,检查完毕之后,便送进了侯府。

    清河公主一进这陌生的房间,来不及感叹,便赶紧收拾衣物。

    慕容冲这一问,将那纤弱的女子,问得一愣。

    “愿意,不愿意,又有什么区别呢。”她淡淡说着,平静的语调中,已听不出悲喜。

    “阿姐。”慕容冲望着姐姐心若死灰的模样,一时心痛难言。

    她的阿姐,曾经可是在大燕受尽万千宠爱的嫡公主啊,曾经她的一生她的幸福,都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他还记得,父皇在世的时候,那时候阿姐和他,都还很小,父皇就曾经恩准过,等阿姐长大了,让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找一个喜欢的人,阿姐喜欢的人,便是我大燕的驸马。父皇和母后,曾经都希望阿姐长大嫁人之后,能留在邺城,陪在他们身边,从未想过让她远嫁,更何况是长安这么远的地方。


………………………………

第一百七十五章 百般刁难

    但是,现在这个情形,他们自保都很艰难,阿姐她,也早已失去了选择幸福的能力。

    乱世的悲哀,不止是在于战争的血腥,还以最残酷的形式影响了很多人的命运。

    阿姐在其列,他不知道,他,又或是宋凌,该会有怎样的结局。

    “阿姐。”他又喊了一声,只是此时,声音已经小了下去。

    因为无可奈何,才是最无力的。

    清河公主一怔,她知道,弟弟是在为她悲哀,但是,这就是命吧。

    她,早已经认命了。

    她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即将远离亲人的不舍,都化作了无形的泪,苦苦地流进了心里。

    “凤皇,快些收拾吧,杨公公还在等着我们。”

    慕容冲似是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看着阿姐柔弱却又坚强的模样,他知道,现在的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资格。

    见到慕容冲和清河一起走了出来,可足浑氏一直担忧的心,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还好,凤皇没有倔强下去。

    可足浑氏走上前,紧紧地握住了女儿的手,一时百般不舍,女儿和凤皇长这么大,从来都没有长时间离开过她的身边,而现在,他们要去一个很高很远的地方,不是她轻易所能探望的。

    一想到这里,她不禁老泪落下。

    “在宫里,一定要听陛下的话,好好伺候陛下,不要争宠,乖乖顺从。”

    “你弟弟性子刚,在宫中凡事多劝劝他,隐忍方可保全啊。”

    说着说着,可足浑氏又不舍地望向了慕容冲,她只觉心中越来越难过,帕子擦了眼角一次又一次,都是亲生骨肉,谁舍得离别啊!

    “母亲!”清河公主也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默默流着泪。

    她从来没有长时间离开过母亲,如今一别,想见恐怕就难了,太多不舍,一个弱女子,除了落泪,也无言诉苦啊。

    如果可以,她多想大声告诉母亲,她不想嫁,更不愿进宫。

    但是,她知道,她不能。

    “好孩子,不要哭,能做秦王陛下的妃子,是你的福气,是我们家的喜事,你明白吗?”可足浑氏用帕子轻轻擦去女儿脸上的泪花,将她发髻上的珠花扶正,又温柔地理了理她垂下的发丝。

    如果不是杨公公在这里等着,她多想亲自给清河好好地梳一次头发啊!辽东有习俗,女儿出嫁,娘亲是一定要为她梳头打扮的。

    但是现在,她都做不了,也来不及做。

    “有什么不懂的,就去问杨公公。”她将娘俩儿的泪水都擦去,望向杨公公时,依然维持着一如既往的高贵。

    “上侯夫人请放心,杂家一定会悉心照看他们的。”

    “多谢杨公公。”可足浑氏感激着,又匆匆取下玉镯,塞进了杨公公的手里。

    杨公公嘴上不说,心里早就乐开了花,这燕国皇室,出手果然阔绰。

    “侯爷,上侯夫人,时候也不早了,清河夫人和小侯爷,该入宫了。”

    “好好,有劳公公。”可足浑氏再是万般不舍儿女,也只有忍痛送别。

    从出府到上轿,清河公主都没有回头望,因为母亲告诉她,进宫做秦王的妃子,是喜事,她不能哭得稀里哗啦,坏了陛下的兴致。

    但是一坐上轿的那一刹那,她的泪,便再也忍不住,一下涌了出来。

    母亲,为什么我感受不到,那所谓的福气和大喜?

    可足浑氏一直目送着儿女的背影出府离开,高贵的泪,不觉慢慢落下。不知道为什么,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她腿一软,下意识只觉得永远地失去了她的一双儿女。

    她身旁的慕容,及时地扶住了她。

    ****

    长安皇宫,浣衣坊。

    深夜的井水很凉很凉,凉得刺骨,她的双手浸在那样冰冷的水里,只觉五脏六腑都寒得颤抖,而那一双手,瞬间就冷得没了知觉。再从水中抽出手的时候,隆冬的寒风呼呼地刮来,她的手一下就冻得僵硬了,怎么哈着气,也暖不热,好像已经被冰硬生生地削去了一层皮。

    宋凌握着自己比冰块还要寒冷僵硬的手,望着一旁堆积如山的衣服,一瞬间感到了绝望。

    中山王说得没有错,比死更熬人的,还有太多。

    “还不干活!想偷懒是不是!”

    只听身后一声刺耳的厉喝,一个穿着深紫宫服的女人打着哈欠晃悠悠地走了出来,她的手中,还赫然拿着一条细长的荆条,这是浣衣坊的掌坊,孙木芳。

    宋凌无奈,只好将冻僵了的双手又重新放进水里,用力搓洗着手中的衣服。

    “这么用力!不知道这是雅夫人的衣服吗!搓坏了有你好受的!”

    孙掌坊右手一扬,一鞭子就结实地抽在了宋凌的身上,疼得她一抖。

    宋凌忍痛不言,放慢了手中的速度,只好轻柔地洗着衣服。

    可未曾想,又是一鞭子落在了她的身上。

    “这么慢!你就是洗到天亮,也洗不完,明天怎么交差!”

    孙木芳高扬的眼角一斜,嘴上骂着,脸上却露着抑制不住的奸笑,那几鞭子抽得真叫一个过瘾。

    洗得快,说是太过用力了!洗得轻,又嫌慢了!

    那这就是诚心整她了!

    这一次,宋凌没有逆来顺受。

    女子将手中的衣服往水里一扔,一下站了起来,那腾然而起的气势,竟吓得手握荆条的孙木芳往后一退。

    “你干什么!想造反不成!”她表面上依然大声呵斥着,但是语气明显弱了几分。

    “敢问姑姑,快也不行,慢也不行,你到底希望我怎么样?”宋凌说话声音不大,毕竟现在她只是卑微的宫女,她也不想给慕容冲惹什么麻烦。

    但是女子眸中透着的凌厉,却莫名吓得一向作威作福的孙木芳结巴了起来。

    “我,我想你怎么样!当然是把这些衣服洗完了!”

    “这么多衣服,就我一个人,怎么可能在天亮之前洗完。”

    “姑姑,我不明白,都是宫女,为什么别人可以睡觉,而我就要洗一夜衣服,这是宫规吗?”

    到现在,她还是好声好气地说着,她并不想惹什么麻烦,因为她知道,在宫中的日子还要很久很久,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她只求平平静静相安无事。


………………………………

第一百七十六章 逆来顺受

    燕威帝慕容冲在部下的兵变中结束了传奇而又短暂的一生,如绚烂只绽放在片刻的烟花,在人生的高处,随风散尽。

    但那一瞬间的绝美而璀璨,不会随着死亡而终结,将印在千千万万后世人的脑海中,也许你未曾见,但请细细阅来,随着战火的硝烟,继续往前。

    秦王苻坚也死在了曾经部下姚苌的长刀之下,也许帝王最大的悲哀与不甘,就是被曾经深信之人背叛!

    他们都去了,但是战争却未停止,纷乱的天下,一如是。历史的车轮正无情地滚滚向前,愿你我,能从此刻同行。

    ******************************************************************************************************************************************************************************************************************************************************************************

    很多人以为,五胡十六国中的秦国随着苻坚的死亡便就此覆灭了。其实不然那,他的长子苻丕,正如他的父亲当年死守长安一般,据邺城而苦苦支撑。

    慕容冲去了,但是大燕的烈火和希望,仍在拼命燃烧。前燕吴王慕容垂正在北方的广袤疆土之中,与后秦进行着殊死搏斗,为中原的统一,进行最后的战斗。

    邺城,前燕国都,北方军事重城,东临黄河,扼函谷关上游,漕运畅通南北,西进山西,南通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邺城历经数朝数代加固,城高壁坚,垒石固守,漳河护城于外,易守难攻。

    一代战神慕容垂碰到这样的坚城,也不禁屡屡碰壁。他率军进行过无数次猛攻、奇袭等等,地道都不知道挖了多少条,仍然没有把邺城拿下。

    苻丕的战略很简单,很粗暴,就如他的父亲守长安一般,死守,除了死守还是死守!

    燕、秦相持经年,幽、冀二州,早已大荒,慕容垂下令方圆千里不许养蚕,将桑葚省下来做军粮,以备久战。

    燕国情况尚且如此,更别论孤立无援的邺城境内了。秦军粮草吃完了,就吃鼠蚁昆虫,到最后,偌大的邺城中连一只蟑螂都看不见了。可是将士们还是填不饱肚子,那只有吃人肉了,他们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就是慕容垂派来攻城的燕军!

    他们怕燕军的进攻吗?

    显然不!

    恰恰相反,他们每天都盼着等着燕军的进攻!因为,那是他们填肚子的食物!

    ******************************************************************************************************************************************************************************************************************************************************************************

    风瑟瑟,寒意起,北方深夜的风带着一丝干燥两分刺骨,打在将士们的脸上,呼呼作响。

    已渐入深秋,这样寒冷的天气,聚在营中的火堆旁,也只得片刻温暖。就算裹在被子里,手脚仍是冰凉。燕军和秦军一样,都以为对方不会在此时有什么动作。

    兵出奇招,便是反其道而行,攻其不备。

    这一夜,慕容垂再一次发起了奇袭。

    誓攻邺城之志,坚不可摧!

    对这一次战役,他极为重视,亲派手下心腹大将,前燕太宰慕容恪长子,征西大将军慕容楷为前锋,三舅兰汗为中坚将军,率领五百壮士,趁着夜色,从北侧地道发起了进攻。

    木堆中的火仍在燕营嗞嗞燃烧,升起的热气还未到半空,便已被寒风吹散了,一切都平常得如同过往的每个停战夜晚。

    地道很黑,很长,密不透风,仅有的空气让将士们不禁鼻塞胸闷,他们各个憋红了脸,费力向前爬着,只想赶紧离开这个像坟墓一样的地方。

    慕容楷在队伍的最前面,他爬行得极快,底下闭塞的空气让他也有些喘不过气来,可想身后数百将士的艰难。

    不过好在,离出口不远了。

    邺城内一片黑暗,那曾经繁华鼎盛的都城早已不见昔日的喧闹。百姓们大门紧闭,莫敢外出,生怕在死一样的寂静中,突然被哪个饿极了的将士拉走,杀死,然后被吃掉。

    眼见已经到了出口,慕容楷没有立即从地道中出来,他谨慎地躲在杂草丛的后面,只探出了一个脑袋,顺着草丛间的缝隙张望着四周。

    风声依旧呼呼地响,掠夺似的刮过杂草丛,带起一阵莫名的奇香。

    这种杂草是麦仙翁,茎叶及种子均有毒。

    慕容楷环视城门周围的守卫,四人为一组,分驻左右两侧,城墙上方还有十余名秦军守兵。

    北城门是邺城的一个命脉,深夜这样的守卫分布,不算多,也不算少。

    慕容楷心中不禁闪过一丝莫名的不安,这是一个将领本能的警惕。

    他朝身后的将士们打了一个原地待命的手势,摸出腰间的匕首,慢慢从地道中爬了出来。

    他匍匐着向城门移动,慢慢绕到守卫的身后,就在这个时候,不知从哪里飘来的一团黑云突然遮住了月光,只见风驰电掣之间,一道黑影与乌云隔空对应,像是事先打好的默契。慕容楷一下站了起来,他一把捂住一名守卫的口鼻,手中刀锋一横,那人还没来得及挣扎便倒下了。

    另外三名秦军一下反应过来,离得最近的守兵率先冲了过来。慕容楷眼光一狠,右手扔下匕首,左脚旋开半分,身形一弯,轻巧地便躲过了秦兵的长刀。

    说时迟,那时快,他身若灵蛇般回转,左手一伸便稳稳地接住匕首,只见刀刃锋芒一闪,一道致命的血痕赫然自秦兵的颈动脉拉扯开来。疼痛来得太过突然,那名秦兵还没来得及用手捂住伤口,便断了气,栽倒在地。

    此时,天上的黑云散去,清冷的月光下只见男子的眸光比惨白的刀刃还要寒意万分。

    那两名秦兵一见,此人如此神勇,不禁有几分害怕,几分慌张,在原地犹豫了起来。

    他们甚至都没看见他出手的招式,便提前闻到了血腥的味道。

    那二人互相望了望,深吸了一口气,还是一起大喊着冲了过来,似是只有这样的喊声,才能为自己壮胆。

    一人叫着跑着,同时拔刀,刀未出鞘,已被慕容楷抢先一脚踢回了刀鞘里。那人一愣,赶紧徒手去抢慕容楷的匕首,后面一秦兵顺势提刀砍来。

    慕容楷双脚未动,只身形微微一闪,那刀便已落空了。

    而扑上来抢夺匕首的那名秦兵,一手鲜血,疼得嗷嗷直叫,无法动弹。

    那秦兵欲提刀再砍,只见电光火石之间,慕容楷不知何时已经绕到了二人身后,恍若一道幻影,你只见其形,未见其人,那夺命的刀子,就已经划过了你的脖颈。

    慕容楷背对着月光,长身而立,刀锋横握在他的手中,尖刃处正滴着血。

    再望那两名秦兵,已经齐齐毙命。

    刚才秦兵的喊声很快惊醒了正在打鼾的城左守卫,他们赶紧拔刀而出,朝着城楼上的弓箭手大喊:“燕军攻来了!”

    “快射箭……”喊声还卡在那几人的喉咙,慕容楷手中的匕首已经向他们索命而去。

    但是,城楼上的守军还是听到了!

    顿时,利箭如雨,慕容楷赶紧朝着地道的方向打了一个进攻的手势,燕军们一涌而出,当即来援。

    眼见这么久过去了,秦军的兵力并没有增加,看来应是没有埋伏,是他想多了。

    行在队伍最前面的,便是燕国的弓弩能手,他们拈弓搭箭,很快与秦军各有往返。

    似是已经预料到了会有这样的场面,慕容垂特地让弓弩手行在队伍的前面,以备反击。

    一时间,两军高低相对,利刃相向,各有进退。

    “将军,要现在出手吗?”黑暗中,只听一人低声问道。

    男子居高临下地望着城门处正得势的燕军,嘴角忽然勾起一丝嗜血的冷笑,他不急不慢地摆了摆手,道,“不急,再等等。”

    ?
………………………………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心请战

    燕威帝慕容冲在部下的兵变中结束了传奇而又短暂的一生,如绚烂只绽放在片刻的烟花,在人生的高处,随风散尽。

    但那一瞬间的绝美而璀璨,不会随着死亡而终结,将印在千千万万后世人的脑海中,也许你未曾见,但请细细阅来,随着战火的硝烟,继续往前。

    秦王苻坚也死在了曾经部下姚苌的长刀之下,也许帝王最大的悲哀与不甘,就是被曾经深信之人背叛!

    他们都去了,但是战争却未停止,纷乱的天下,一如是。历史的车轮正无情地滚滚向前,愿你我,能从此刻同行。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