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浴火重生西路军-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第五十六章 展望未来

    天渐渐黑了下来,东十里铺被马灯照亮的李家大院西路军前敌指挥部里,电报嘀嘀,人影憧憧,各处的战报不断送来汇总。

    新的情况变化需要应对,部队的所在位置、人员弹药粮草数据不断汇报上来,敌人在张掖的各处据点的兵力装备情况需要及时跟踪,作战计划完成的进度需要核实上报。

    总部通讯连的骑兵、**师侦察连、各师、团的通信兵不断地进进出出。作战参谋们拿着电报、计划、战报、物资报表在三进的院子里走走停停。

    陈昌浩心情愉快地和李卓然、熊国炳、曾日三、**、黄火青、黄超坐在作战室墙边的椅子上,围着小圆桌、看着最新统计出来的战报,谈论着此战后张掖的新形势,商谈着如何建立张掖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不时扭过脸去看看围在大桌子旁盯着大比例张掖地图指指点点、争争吵吵的徐向前、王树声、陈海松、孙玉清、程世才、郭天民、杜义德、李特几个人。

    这样开放式、共同研究、相互补充、不断完善的作战谋划形式,陈昌浩1931年来到四方面军以后是没有见到过的。

    每逢作战都是参谋提供相关资料,参谋长制定作战计划,总政委、总指挥碰头决策,以总政委的最后决心为准,参谋传达到各部队执行。

    其他人员不可能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现在想来,那样的决策带有太多主观因素和长官意志,并不一定考虑的周全、谋划的合理,以至于西路军被动了那么久。

    陈海松的异军突起的确让他很难堪、很伤面子,有损权威。但是如果那样的权威真的对党的事业不利、对西路军生存构成了威胁,损伤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作为一个纯粹的革命者这点胸怀还是有的。

    事实已经证明陈海松的军事素质、战略眼光、领导方式都是高人一筹的,取得的战果也是惊人的,最难得的是损失小的可以忽略不计,真是一员福将呀,就放手让他做吧!

    晚饭送进来了,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牛肉、萝卜、白菜、粉条炖菜,一小盆东乡土豆片,一箩筐馒头。两拨人凑到一起,端起自己的碗有滋有味地边吃边聊。

    陈昌浩问徐向前:“最终的战果什么时候能统计出来?”

    “战斗仍在进行中,最终结果恐怕要到2月8日以后才能统计出来。”

    “中央很关心我们这边的进展,这时候估计都等急了。”

    “那就把三场阻击战的战果先报上去吧,第一阶段的战役目标已经实现。马家军正规军已无完整编制存在,骨干力量基本战死,骑兵部队基本摧毁,民团中的骨干成员基本消灭,毙俘敌人六万左右。除去驻守在交通线各处的孤立寨堡当中的民团三万多人外,逃向西南方向或溃散到民间的还有残敌三万多人。明后两天可以基本肃清。”

    “马步芳也很关注这边的结果,什么时候和他摊牌呢?”

    “发布战果的时机和方法还是请示中央后再做决定,目前还是先拖着吧。我们准备以指挥部的名义回电说已将红匪围困在张掖以南30里外的戈壁滩上,正全力攻击。只是红匪进攻突围中获得一定武器辎重,急切难下,骑兵伤亡较大,五天后应能全部歼灭。”

    “也只能先这样了,后边准备怎么打?”

    “三场血战、死伤惨重,杀戮太甚,有干天和。第一阶段威慑的目的已经实现,敌人反抗的意志正在消磨。我建议对待残敌能劝其缴械投降最好,尤其是寨堡中的民团,残暴无知,强攻会有很大损失。”

    李卓然也点头同意说:“我们没有预料到马家军士兵如此疯狂顽强,从作战精神上看一点也不比我们差,尤其是其中下级军官,完全可以用悍不畏死来形容。张掖城外的阻击战斗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明明无力突破,仍要以死相拼,要不是我们火力强大,还真是难以对付。

    现在我才理解当初古浪玉清、海松面对的形势。只有众多的自动武器和充足的弹药、配以地雷火炮的支援,才能阻止其迅猛的速度和疯狂的战斗精神。”

    王树声、孙玉清、程世才、李特都深有同感地点头。

    徐向前说:“战后,我们应该很好地组织各级司令部和指挥员对河西战役进行检讨,对我们的战略、战术、装备、编制、后勤、训练展开反思,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

    不能因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就掩盖了西路军前期战法呆板、目标不明、抓不住根本造成被动的问题。对我个人来说教训深刻,尤其是丧失主动打击敌人的勇气和策划上必须检讨。”

    陈昌浩也说:“是的,西路军前期的被动与我本人思想教条、主观消极、决策不民主有很大关系。刚才看到指挥部群策群力、拾遗补缺的决策过程,结合你们取得的战果,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有很大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总结。”

    陈海松看场面过于沉闷压抑忙说:“你们都别抢着承担责任了,革命的过程就是反复摸索、不断探寻正确道路的过程,没有前面的失败又怎么可能逼着我们去改变策略、另辟蹊径呢?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要我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

    本次河西征战对我们西路军来讲就是一次浴火重生,我们经受住了从未遇见过的强大骑兵的冲击,从未遇见过的严寒天气的考验。坚定了敢打必胜的信心、磨砺了坚强的意志品质、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正确方法。我们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一直这样变化下去,将成为一切敌人的噩梦。”

    陈、徐二人和其他将领连连点头。

    李卓然开口问道:“海松啊,你看西路军接下来应该怎么去改变呢?”

    陈海松想了想说:“西路军现在只是刚刚从困境中走了出来,一些历史的原因使我们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势。我个人认为急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建立我们是中国**统一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坚决服从中央指挥的意识,树立全党一盘棋的大局观念,消除党内宗派主义残余的影响,一定要把个人感情与党的团结统一区别开来。

    第二、红四方面军过去一直采取苏联大兵团作战形式组织针锋相对、硬碰硬的战斗模式,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我们来说得不偿失。一味地强攻、一味地退却都是不对的。

    忽视了游击战运动战,丧失了以我为主、调动敌人、攻击薄弱环节的主动精神是我们陷于被动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需要总结、需要探索,要尽快形成自己独特的战术特点和作战特长。

    第三、我们要把西路军的未来放在不久将要爆发的中日全面战争的战场上去,那才是对我们真正的考验,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去建立功勋才是我们西路军最大的光荣。”

    “你总是说要做好抗日准备,日本人真那么厉害吗?”陈昌浩疑惑地问。

    “日本军队是比马家军还要凶残的野兽武装,残忍好杀,坚韧顽强、单兵素质一流、分队战术娴熟,武器装备更是比蒋介石的德械师还要强。

    长城抗战**全面落败就是其战斗力的真实体现。此战**投入中央军、西北军、东北军、晋绥军各部兵力25万,占据地利,凭险固守。

    日军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指挥第6、第8师团、混成第14、第33旅团、骑兵第4旅团和航空兵、海军各一部5万余人及伪军3万多人,凭借着精良的武器和武士道精神,以10-15比1的伤亡比例,占领了长城沿线全部关口,整个华北门户洞开,而他们最强的常备师团尚未全部投入战场。”

    “日本常备陆军有十七个师团,目前驻扎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是关东军第1、2、4、12师团,**混成第1、11旅团,第1、2、3、4、5**守备队;骑兵第1、3、4旅团;关东军飞行集团第10、11、12、15、16联队。驻扎华北的中国驻屯军有一个步兵旅团六千余人。

    看似不多,但日军亡我之心不死,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战争。驻朝鲜、本土的部队可以凭借其强大的海上运输能力在一个月内向我国投入十个以上的常备师团,十个以上**混成旅团,十个左右的航空联队,总兵力达到30万以上。”

    众将领们惊讶地表情使陈海松坚定了改造这支军队首先要改造这些将领的决心。

    他继续说道:“长城会战失利的原因,除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错误、**内部不和、将领贪婪无能以外,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克制敌人先进的飞机、坦克、重炮;如何避免被动挨打、固点死守的消极防御战法;如何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减少无谓的牺牲;如何提高战士单兵军事技能。

    土工作业、射击、刺杀、爆破、单兵敌前运动这些基本的军事技能必须达到或超过日军水平,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战后我们就要组织全军加强单兵基础科目的训练。

    另一方面必须认真研究日军的装备、编制、单兵技术、分队战术,找出对付它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对部队进行重新编组,使人员、武器配备更加合理,通过组织团营连级实兵演练,检验、完善各种地形、各种环境、各种状态下的有效战法,做好充分的准备,争取赢得对日作战的心理优势,进而把优势转化为胜势。”

    徐向前赞许地说:“一个高级指挥员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部队才能发展。这一点上我们都要向海松学习。你有什么具体考虑吗?”

    多谢各位书友的支持,请多提意见,帮冰雪完善作品。

    ;
………………………………

第五十七章 特战思想

    陈海松认真地想了一下,郑重地说:“首先是干部的培养,据我的观察,咱们红四方面军的干部理想坚定、作风顽强、吃苦耐劳,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存在文化水平低、训练指挥水平低、政治素质低的问题。凭热情、凭经验,凭感情做事,不能很快适应战场形势的变化。

    这极大地阻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影响了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李主任已经建议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我认为非常必要。

    其次是部队的编制,我们的一个班过去是三至五杆枪、五至七把刀等冷兵器,主要依靠冷兵器作战,靠冲锋肉搏解决战斗,这是受到物质条件限制的产物。

    现在我们有将近两个师的制式装备,再加上马家军的缴获武器,足够我们按照实战的需要重新编制部队,把人员组织好、把武器使用好,在战斗中组合成强大的火力网。

    班应该有机枪、有至少两名专门猎杀重点危险目标的神枪手,排应该有掷弹筒,连应该有重机枪,营应该有迫击炮兵,团应该有山野炮兵,实施火力压制。

    总部、军、师后勤人员精简充实到作战部队,加大营以下的保障补给能力,加强营连一线作战部队的编制。

    再次是技术兵种的建立,电台侦测敌军位置、破译敌军情报;侦察部队化装、潜伏、抓舌头获取可靠情报;工兵修筑掩体、开辟通道、架设桥梁、布设地雷;兵工厂制造新型大威力辅助武器,都是将来我们赢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必须充实人员后进行专业化训练。

    最后是特种作战部队的组建。之所以产生这个想法,是受本次**师外围作战的启发。在力量不对等的战场上,要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以我们的装备水平,采取硬碰硬地正面交手无疑是愚蠢的,游击战运动战才是我们的主要作战方式。

    而游击战的最高境界就是游在敌后、击其要害,瘫痪敌军、破坏敌军技术优势。这样的任务不是一般部队可以胜任的。

    必须由一批对党忠诚、身手敏捷、反应灵活、有语言天赋、擅长伪装、精通潜伏、刺杀、爆破等技能,能使用多种武器,能使用各种通讯器材、交通工具,能孤身或小组长期无后方、无补给执行艰巨任务的特种战士来完成。

    比如摧毁敌野战师、团级指挥机关;控制敌重兵防守的城门、弹药库、仓库、监狱;远距离射杀敌首脑、大汉奸、大特务;突袭敌火车站、飞机场、炮兵阵地;炸毁敌重要补给物资;获取重要情报、营救我方人员等等。

    他们应该是一群游荡在最危险地区随时给敌人致命一击的冷酷杀手,他们的行动将极大地改变主力部队的战场形势,增加取胜的机会。”

    “乖乖,仗还能这么打呀?!”“这样的战士太难找了!”“谁有本事来训练他们呀?”

    “俗话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了解了这支部队的任务和要求,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大范围的选拔、超乎常人的严格体能、技能训练、各种技术的专项训练,有半年就能基本成型,再经过战火的考验,他们就是左右战场局势的幽灵。”

    “我建议,战后在全军进行基础能力的选拔,把体能好、枪法好、格斗技术好、有文化的老兵挑选出来成立一个侦察营,实行封闭式训练。

    三个月后进行考核,落选的200人作为战斗骨干分配到各团侦察连担任班长。剩余的300人经过两个月的野外适应性训练考核,落选的200人加入各师侦察连,执行区域性的敌后打击任务和侦察任务。

    最后剩下的100人将是直属总部领导的特种作战部队,按营级编制,装备从优。人是少了点,但其战斗力绝不会低于一个加强团。”

    “真能这么厉害吗?”“要是真能训练成功,大部队岂不是没事干了?”“咱们多下些功夫,把战士都练成这样,不是更好吗?”

    “刚才我就说了,特种战士执行的任务特殊,对身体、心理、智力的要求极高,达到要求的也就是百分之一左右,通过选拔还会有一些人由于性格、语言、技术能力等原因达不到要求而被淘汰,所以全军选出一百人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特种兵再厉害他也不能包打天下,他需要大部队的掩护,他执行的任务就是帮助大部队扫清行动障碍、搅乱敌军部署、摧毁敌人后勤补给。

    所以他不可能取代正面部队而成为战场的主角,他永远都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饭后,几个指挥部成员对照最新军情通报,在地图上标注出战场态势。大家心里都清楚河西战役已经胜券在握,但肃清残敌任务依然艰巨。

    不算向西逃窜的马朴所部三万人,仅驻守各寨堡的青海民团就不下两万人,还有上万人的当地民团,稍有不慎就会爆发激烈冲突或造成敌人长期流窜在张掖境内,干扰休整、危害地方、破坏和谈。

    如果依次强攻很可能陷入胶着,我军机动兵力有限,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还去拼人员、拼装备得不偿失。战事拖延、消耗巨大,也有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早日形成。

    陈海松提议今晚赶赴张掖约见马元海等人,通报战场形势,发出最后通牒,逼迫抱有幻想的被俘将领选择与我军合作,劝降河西马家驻军,争取和平结束河西战役最后阶段的战斗。

    晚上七点,在李卓然的办公室里,陈昌浩、徐向前、李卓然、陈海松、**、孙玉清、程世才、曾日三、郭天民几个军政委员会委员和指挥部成员一起根据战报,拟定了给中央的战果通报和追击、分割、包围残敌,利用被俘军官瓦解敌军最后抵抗的后期作战设想。

    通报了西路军下一步即将开展的政治、军事学习、总结、检讨工作,干部政治、军事培训工作,军队编制调整的设计思路,针对日军特点的训练计划,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施的具体办法。

    征询中央公布战果、呼吁停战谈判的时机和方法。

    随后会议根据战局发展和后续工作的需要,决定李卓然返回总部主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指定陈海松负责主持前敌指挥部工作,与**、孙玉清、程世才、曾日三、郭天民、杜义德等人共同组织指挥消灭残敌,组织管理俘虏,努力完成河西战役目标。

    会后,陈昌浩、徐向前、李卓然、黄超等人离开前线指挥部,在总部警卫一营的护卫下返回张掖,着手准备全军政治、军事学习总结工作,启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陈海松随同前往,主持劝降工作。出了村,他带着黄超和几个警卫员打马先行,召见马元海等人。

    晚上八点多钟,一身霜雪满脸征尘的陈海松、黄超等人赶到东校场,立即让韩忠良通知马家军团以上被俘军官到会议室开会。

    马元海、张时之进来时看见陈海松和一名红军将领正对着墙上刚刚挂上去的张掖战场敌我形势图讨论着什么,不觉也凑了过去。看了几眼,张时之大惊失色,急忙问道:“陈长官,这是什么时候的形势图?”

    陈海松用手指着民乐说“今晚七点。”

    “哎――”一声长叹,张时之无力地坐在一张板凳上,呆若木鸡。

    马元海走过去摇了摇张时之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咱们团体完了,张掖已成惨败之局,青海几无可用之兵,岂不是败了吗?”

    马彪、马禄、马步康、马继融、韩起功、韩起禄、韩三成、谭呈祥、刘呈德等行伍出身的老派军官看不懂图上红蓝线条箭头的奥妙,忙叫来几个受过军校培养的年轻后辈马玉龙、马全义、马揆武挤在地图前让他们解析战场形势。

    马全义对着地图看了半天,虽然对方标注方式不是**的标准方式,似乎更简洁明了一些,他很快从红蓝线条的分布和红蓝箭头指示的方向以及各处线条前的敌我兵力番号,数字时间中推断出了个大概过程。

    指着战斗起点的西墩堡说:“大概是昨天,红匪撤出倪家营向南撤离。今天早上,我军马步军约有九万人先后赶到西墩堡,对西墩堡红匪一个团攻击了一段后,留下几只民团围困,大部队向南发动了骑兵集团冲锋。

    在西墩堡以南十里左右的戈壁滩上遭遇红匪阵地阻击,这里是山炮、野炮阵地,至少一个炮兵团,这、这、这里是机枪,这一片是提前布置的雷区。我军骑兵在炮火、机枪、地雷压制下,未能突破防线。

    可能是因为伤亡太大,也可能是为了避开炮火、雷区,全军改向东南方向转移。在黑河渡口南岸再次遭受阵地阻击,这里没有火炮,机枪很多,这、这、这都是。骑兵冲阵掩护步兵过河损失惨重,阵亡近万人,两万多未来得及过河的步兵被这股追兵包围缴械。

    这里,约有五万余人退到张掖城外5里地时再次受到阵地阻击,马朴指挥可能想突破红匪防线来与张掖我军会合,组织全军发动了人海突进,骑兵在这,可能是要侧翼包抄被这、这、这的机枪阵地基本耗尽,约有3万人正向扁都口方向退却,大多是步兵。”

    马元海震惊地望着张时之问:“是这样吗?”

    河西战役即将落幕,西路军的征程却才刚刚开始,以后会更多的进行抗日谋划,欢迎各位书友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
………………………………

第五十八章 手下留情

    看了一眼马家军军官震惊又期待的神情,张时之叹了一口气说:“战斗过程基本是这样。他没看到这里,有最少一个团的红军插了过来,估计两军已经遭遇,溃逃部队后边追过来至少两个团。

    再看这里,西墩堡南边第一道阻击阵地的阻击部队完成任务后,步兵一个团和炮兵一个团已经直插民乐,这里有暗藏的伏兵,此时估计民乐已经失守。

    再看这里,一个团的红军已经占领了峨堡镇,回青海的路已经封死。

    黑河以北大片区域我军分散驻扎的两万多民团将面对西墩堡两个团、张掖北上的两个团,高台一个团的红军夹击。

    山丹应该是2月2日被一个团的红军占领,张掖以南已无我军驻军,估计已被缴械。

    各位,精兵尽失、退路全无,五六万残兵分散孤立、缺粮少弹、士气低落,覆灭只在旦夕之间。哎――,大势去矣!”

    马家军军官们集体失声,嘴巴张得老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起看向始作俑者――红匪前敌总指挥陈海松。

    刚才主动退出地图前,给想看个究竟的马家军军官们腾出地方的陈海松坐在桌前板凳上也是满脸的不忍,表情悲凉。

    发现旅团长们都看着自己,站起身来愤怒地呵斥道:“这就是你们要等的结果,这下你们满意了吧!”

    嘿,你杀了我们这么多人,你还倒打一耙,要不是知道你能打,兄弟们恨不能生吞了你。马家军老少爷们们全都满眼怒火地盯着陈海松。

    陈海松毫不在意他们的愤怒,仍然振振有词地质问着:“我到张掖十来天,总是告诉你们,停战吧,坐下来谈判吧,你们已经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可你们谁当一回事了?”

    陈海松指着马元海:“我费那么大的劲给你分析两军优势不足,早就告诉过你,在强大火力面前,骑兵的正面冲击就是送死,你们都不信,非要等断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