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氏虎子-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乡侯,如何?”

    “刘公……”

    面对众人七嘴八舌的询问,刘緈与鲁阳乡侯对视一眼,旋即前者笑着说道:“多亏了二公子,王将军……先回驿馆吧,莫要打搅到王将军。”

    见刘緈与鲁阳乡侯皆面带微笑,张纯、张季、马成等人自然能猜到此行一切顺利,心中悬起的巨石终于放下。

    在返回驿馆时,刘緈与鲁阳乡侯,以及赵虞、静女几人同乘一辆马车。

    在车厢内,刘緈对鲁阳乡侯说道:“孔俭的郡守之位,怕是保不住了,倘若他识相的话,就应该自行辞去官职,似这般以退为进,王尚德还能容他,否则,王尚德上书弹劾,弹劾孔俭公报私仇、以权谋私,孔俭必死无疑!”

    鲁阳乡侯闻言点点头说道:“孔俭不是没有才能,他只是没有德,方才我儿劝说王尚德之后,那孔俭一言不发,显然他也知大势已去,这人狡猾,未必不会辞官保命。……我就是担心他回到王都,向那位王太师……”

    “这个乡侯大可放心。”刘緈捋着胡须笑道:“对于王太师来说,能够取代孔俭的比比皆是,大不了就是换个人担任南阳郡守而已,值得他花费精力来对付咱们这种小人物么?更何况,孔俭未必敢回王都,我猜他若是聪明的话,应该会选择留在王尚德身边,协助王尚德筹措军市、屯田之事,慢慢取得王尚德的信任与重用……倘若果真如此,乡侯不可掉以轻心。”

    鲁阳乡侯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在旁,赵虞却笑着说道:“父亲不放心的话,可以想办法与那位彭将军交好,时不时送他些酒水,请他盯着孔俭。……其实我觉得,经此一事,那孔俭应该会老实一段日子。”

    “交好彭将军,这确实是个办法。”

    刘緈点点头,旋即打量着赵虞笑道:“说起来,今日二公子真是让刘某大开眼界,刘某原以为已见识了二公子的聪慧,却不想,二公子的聪慧远远超乎在下的估计……二公子真乃奇才!”

    听到这话,鲁阳乡侯立刻就说道:“刘公,言过了,犬子虽有几分才智,但还当不起奇才的评价吧?”

    “诶,当得起。”

    刘緈摆摆手,笑着说道:“能胜其任,谓之人才,刘某并非自夸,像我这样的,能胜任所在的职位,就叫人才;人才之上,能以奇思妙想处理常人所不能处理的难事,谓之奇才。……前一阵子我鲁阳有难民为祸时,二公子献以工代赈之策;随后又献计说服汝水诸县的县令,使我鲁阳能得到资助;今日,又能说动王尚德、力挫孔俭,难道这还不足以称作奇才么?”

    尽管刘緈说得有理有据,但鲁阳乡侯还是摇了摇头,说道:“此子尚年幼,经不得夸,刘公还是莫要……”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听赵虞笑嘻嘻地说道:“刘公,事实上在我之前,父亲就已经想出了以工代赈之策,看来我父也是奇才……”

    “呃……”

    刘緈有些尴尬,他看了一眼同样露出尴尬之色的鲁阳乡侯,旋即哈哈笑了起来:“自然,乡侯自然是奇才!”

    在欢声笑语间,在鲁阳乡侯的尴尬间,一行人欢欢喜喜地回到了驿馆。
………………………………

第六十章:入冬

    『PS:太困了,先码一章,另一章等我睡醒吧,毕竟另一个事件的开端。』

    ————以下正文————

    次日,鲁阳乡侯一行人再次拜会了王尚德,向王尚德提出了告辞,这位王将军遂派彭勇欢送一行人至城门口。

    在送行的途中,彭勇向鲁阳乡侯、刘緈等人透露道:“我昨晚得知消息,那孔俭自行辞去了南阳郡守的职位,眼下以白身留在将军身边……”

    听到这话,鲁阳乡侯与刘緈对视了一眼,旋即拱手对彭勇说道:“多谢彭将军告知。”

    “没什么。”彭勇无所谓地摆摆手,笑着说道:“倘若乡侯硬要谢我,回头再赠我一两坛贵府的藏酒即可……哪怕要使些钱我也愿意。”

    鉴于昨日返回驿馆时,鲁阳乡侯几人就已商量过要与彭勇打好关系,此刻听他这么说,鲁阳乡侯自然不会回绝,当即投其所好道:“彭将军这话就生分了,小侯并不常饮酒,府里的藏酒留着也是留着,不如赠予王将军、彭将军这等我大晋的勇将。”

    “赵乡侯豪气。”彭勇眉开眼笑地称赞道。

    闲聊了片刻后,鲁阳乡侯一行人告别了彭勇,乘坐马车徐徐离开,就此返回鲁阳。

    从车窗中再次向目送众人的彭勇告别后,刘緈回头对鲁阳乡侯父子说道:“不幸被刘某料中,那孔俭果然选择了自辞官职……似这等知进退的小人,不可小觑。”

    而对于这件事,鲁阳乡侯丝毫不觉得意外,闻言平静说道:“日后小心提防便是。”

    平心而论,对于孔俭的下场,他已经足够满意。

    不可否认,他确实深恨孔俭,恨孔俭当年欺他年幼,险些将他赵氏一门的祖业据为己有,再考虑到当年孔俭将鲁阳县弄得一团糟,他当然希望孔俭得到应得的下场,被朝廷处斩。

    但鉴于目前的情况来说,能让那厮丢了官职,再不能以职位之便针对鲁阳县,鲁阳乡侯已经很满意了。

    至于日后,其实鲁阳乡侯并不过于担心,因为他看得出,他儿子赵虞这次给王尚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昨日众人告辞时,王尚德亲口询问赵虞是否是家中的次子。

    按照世俗,嫡长子大多能继承家业,而次子则需自行离家打拼,王尚德询问赵虞是否是家中次子,这无疑意味着王尚德希望赵虞长大后能投奔他,作为他的左膀右臂。

    仔细想想,这的确是一条相当不错的出路。

    毕竟王尚德出身‘王氏一族’,而王氏一族在这晋国那可是权势滔天的一支豪族,不知有多少王氏子弟在朝中担任要职,而其中最为有名的,即是王尚德的族叔,太师王婴。

    更别说王尚德本身也是一位手握十几二十万军队的将军,纵观晋国上下,能手握这等兵权的将领,那当真是屈指可数。

    虽然鲁阳乡侯从未想过叫儿子攀附权贵,但不可否认,倘若他儿子赵虞日后投奔王尚德,以此子的才能,日后平步青云或许也不在话下。

    瞥了一眼在旁正跟静女小声说笑的赵虞,鲁阳乡侯决定回去后叫张季、马成二人督促赵虞习武,毕竟王尚德是统率军队镇压叛乱的将军之一,投奔他,就意味着必须掌握一定的武艺——至少得能自保,否则,战场上刀剑无眼,那可不是说笑的。

    或许是因为解决了压在心头的烦恼,亦或是归心似箭,来时花了足足两日的一行人,归程仅花了一日,便回到了鲁阳县。

    虽然因为孔俭的关系,此行凭空多了些惊险,但最终众人还是顺利解决了鲁阳县当前最大的危机,说服王尚德放弃向鲁阳征收钱粮,作为此事的庆贺,鲁阳乡侯决定邀请刘緈到府上吃酒用饭。

    面对着鲁阳乡侯的盛情邀请,刘緈自然不会拒绝,毕竟他心中也是高兴地很,恨不得畅饮美酒庆贺一番。

    于是在回到鲁阳县的当晚,鲁阳乡侯在府内摆了一场小宴,除了邀请刘緈外,他还派人邀请了鲁阳县的县丞徐宣与县尉丁武。

    在酒宴间,刘緈兴致勃勃地讲述赵虞如何劝说王尚德罢免孔俭的官职,听得众人大为惊诧,纷纷转头看向赵虞,面带惊讶地仔细打量,仿佛是重新认识了这位乡侯府的二公子。

    其中最为惊诧的,莫过于乡侯府的东席公羊先生,他皱着眉头打量着赵虞,旋即又看看坐在他身边老老实实用饭的大公子赵寅,他的眉宇间浮现了几分忧愁。

    “二公子怎得不劝说王将军杀了孔俭那厮呢?”

    在众人议论间,县尉丁武忽然转头问赵虞道。

    赵虞正要解释,却见县丞徐宣开口道:“老丁,你这就强人所难了。……就事论事,那孔俭这次还未犯下足以处死的罪行,此番能叫他丢掉郡守之职,避免我鲁阳县日后被他针对,这已实属幸运,不可再奢求更多。”

    赵虞暗暗点头。

    说实话,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其实也想彻底除掉孔俭,毕竟有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说孔俭目前吃了憋,但谁能保证此人日后不会东山再起呢?似这种对他亲人、对他故乡抱有强烈恨意的仇人,倘若能彻底解决掉,那自然是彻底解决掉为好,赵虞可不是那种迂腐、愚善之人。

    但问题就像县丞徐宣所说的那样,这次孔俭罪不至死,就算是他,也没有把握说服王尚德除掉孔俭,只能退而求其次,撸去孔俭的官职。

    至于以后,那就以后再说,反正,倘若以后那孔俭还敢来冒犯他的亲人,他是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

    当晚,一群男人吃酒到深夜,卫长张纯与县尉丁武还拼起了酒量,引得旁人纷纷为二人助威。

    不过赵虞觉得闷,早早就带着静女回自己屋睡觉去了——虽然鲁阳乡侯与周氏都允许他稍微喝点酒,但必须得说,那些浑浊的黄酒,酒精含量低就算了,味道还偏酸,赵虞实在是喝不下去。

    而不怎么喝酒的鲁阳乡侯,也在子时前后回屋歇息去了,除了张纯与丁武带着几个卫士还在拼酒外,似刘緈、徐宣等人,差不多喝醉了,被卫士们搬到客房呼呼大睡。

    因为宴请的都是男人,周氏仅仅只是这场小宴露了一面,待丈夫回到屋内后,她笑着问道:“妾身听几个侍女说,说刘公在宴席间频频称赞虍儿机智聪慧,甚至称虍儿是奇才,怎么,虍儿这次出了大力么?”

    “唔……”鲁阳乡侯含糊地回答着:“还、还行吧。”

    罕见地,这次他竟没有比划那“还差一线”的手势,仿佛是深怕爱妻追问似的,脱掉衣服便躺到床榻上歇息去了。

    见此,周氏以袖掩唇,忍俊不禁。

    她岂是不知她儿子赵虞此行前往宛城的贡献?静女一回来便欢欢喜喜地向她禀报了。

    她故意在丈夫面前问起,只不过就是想逗逗自己的男人罢了。

    谁让丈夫这些年时常在她耳边提,说她宝贝的两个儿子还不及其年幼时聪慧呢?

    如今周氏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次日清晨,昨晚夜宿在乡侯府的刘緈、徐宣、丁武等人,这才支撑着宿醉的身躯,向鲁阳乡侯告辞离去,而鲁阳乡侯随后亦乘坐马车前往了叶县,亲自向叶县县令毛珏回报此次前往宛城与王尚德商议的结果。

    虽然最终并没有用到毛老县令那位不知名酒友的力量,但鲁阳乡侯还是很承这位老县令的情。

    至于赵虞,也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个懒觉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便到了十月初。

    此时天气已逐渐转冷,即将进入寒冬,好在各个工点,曾经的那些难民们已陆续盖好了木质的房屋,天气的影响暂时倒也不是很大。

    十月初三,赵虞带着静女、曹安、张季、马成几人再次前往郑乡工点,视察难民们盖房子的进展,顺便交代之后的任务。

    按照刘緈与鲁阳乡侯的意思,河渠的挖掘,今年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各县需团结一致度过寒冬——说实话,寒冬对县内原住民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真正需要担忧的,仍然还是那些难民,毕竟这些难民大多都没有可以御寒的绵衣、绵被,倘若不能在下雪前让他储备足够的柴火,哪怕是盖好了屋子,恐怕也会有人冻死在寒冬。

    柴火的问题容易解决,在赵虞吩咐下来后,丁鲁等三名屯长便带领着各自辖下的屯民四处砍伐林木,储备柴火,短短几日内就在渠坑一带堆起了高高的几队木柴,仿佛小山似的。

    但绵衣、绵被这种东西,却是颇为紧缺。

    哪怕鲁阳乡侯捐了一些,刘緈又费尽口舌从县城的百姓那些收购了一些多余的,似这般可以御寒的物什依旧不足。

    无奈之下,赵虞只能教难民们一种另类的御寒办法:他让难民们收集干草塞到衣服内作为填充物,借此抵御寒冷。

    『来年得多种些木绵,最好能弄点棉花的种子……也不晓得能否弄到,等王尚德将军的军市开设后,得派人去看看。』

    赵虞心下暗暗想道。

    而就在鲁阳县上上下下为了过冬而做准备时,曾经因与赵虞发生冲突而一怒之下返回汝阳县的汝阳侯府管事王直,他带着一名中年男子,带着带着一干随从,来到了鲁阳的乡侯府。
………………………………

第六十一章:汝阳侯世子

    “少主,舒服么?”

    “唔……”

    屋内,赵虞眯着眼睛趴在床榻上,由静女轻轻地揉捏着他的双腿。

    近几日由于往返宛城,途中在马车坐久了,赵虞难免会感觉双腿发酸,虽然方才他只是随口一说,但静女却执意要为他揉捏一番,他几次不好意思地拒绝,但最终……

    静女真好。

    眯着眼睛享受着静女的服侍,赵虞口中一句“好静女”的称赞,便让静女开心地将双眸弯成了月牙。

    “就这几日吧。”他想了想说道:“反正暂时也无事了,我带你到县城去转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给你买点首饰类的小玩意。”

    静女闻言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奴不需要那些,只要能留在少主身边,我就很开心了……”

    听到这话,赵虞不禁暗自感慨。

    尽管他知道静女对他的感情,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她对周氏的顺从,但不能否认,静女真的是一个乖巧而温柔的女……女孩。

    “话说如此……到时候一起去逛逛吧。”赵虞眯着眼睛说道。

    “嗯。”静女甜甜一笑。

    而就在一时,一声“少主”的呼唤打破了屋内的温馨,也打破了静女脸上那甜美的笑容。

    只见在静女脸上笑容立刻收起的刹那,曹安蹬蹬蹬地跑了进来,他也不顾静女瞪了他一眼,跑到床榻边低声说道:“少主,汝阳侯府派人来了。”

    正享受着静女服侍的赵虞,猛地睁开了眼睛,皱着眉头问道:“汝阳侯府?是当日被我教训的那个王直所在汝南侯府?”

    “正是!”曹安点点头说道:“那王直也来了,还带了另外一人,似乎是汝阳侯的世子,现如今二人正在乡侯的书房内,我叔派人通知我,说是乡侯请少主前去,还说是对方的意思……我叔叫人让我转告少主,来者不善。”

    “……”

    伸手示意静女停止,赵虞在床榻上坐起身来,在略一思量后,下榻穿上了靴子:“走,去看看。”

    带着曹安与静女二人,赵虞立刻就来到了他父亲鲁阳乡侯的书房。

    走上台阶,在门槛外稍稍站了片刻,赵虞趁机打量着屋内。

    只见此时屋内,他父亲鲁阳乡侯正坐在书案后,而在书案前的两排椅子中,靠西的那排首座坐着府上的大管事曹举,也就是曹安的叔叔。

    而在靠东的那排椅子上,则坐着两人,赵虞当日在郑乡当众教训过的王直,便坐在次位,首位是一名目测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大概就是曹安方才所说的,汝阳侯府的世子。

    这会儿,曹举正与这二人笑说着什么。

    『来者不善么?』

    轻哼一声,赵虞带着静女与曹安迈步走入了书房。

    瞧见赵虞走入书房,曹举立刻就站了起身,上前两步相迎:“二公子来了?”

    说话间,他给赵虞使了一个眼色,大抵是再次提醒赵虞。

    “曹管事。”

    赵虞点点头,微微拱手回了一礼,旋即走到书案前,拱手施礼:“父亲。”

    “唔。”

    鲁阳乡侯点点头,抬手朝着那名中年男子示意赵虞道:“虍儿,这位是汝阳侯世子,郑潜、郑子德。”

    『唔?』

    赵虞转头看了一眼那汝阳侯世子郑潜,略带好奇地问道:“不知世子与阳人县县令郑子象有何关系?”

    那中年男子,汝阳侯世子郑潜淡淡一笑,简洁而带着几分傲气回道:“乃我堂兄。”

    “哦哦。”

    赵虞顿时恍然,恍然之余,心中亦有了几分警惕——尤其是当他看到坐在郑潜下首的王直冲着他一个劲地冷笑。

    此时,曹举已经在靠西的第二把椅子上坐下,将首位让给赵虞,赵虞便不客气,在那把椅子上坐下,上下打量着对面那位汝阳侯世子郑潜。

    而郑潜也在打量赵虞,在足足打量了半晌后,他看向鲁阳乡侯,旋即又将目光回投至赵虞身上,口中说道:“郑某今日前来拜会,乃是希望为我府家仆讨一个公道……”

    说罢,他指了指坐在自己下首的王直,沉声说道:“前一阵子,贵县为以工代赈安抚境内难民,向我汝阳县寻求帮助,在王县令的劝说下,家父不但无私贡献了一些钱粮,派人运至贵县,还派王直带人协助贵县,却不曾想,王直却在贵县遭受了二公子的不公待遇……二公子,可有此事?”

    “绝无此事。”赵虞平静地回答道。

    听到这话,坐下郑潜下首的王直立刻就说道:“小子,你当日在大庭广众之下当众羞辱王某,今日莫非不敢承认?”

    “住口!”

    还没等鲁阳乡侯以及赵虞作何态度,那郑潜先喝止了王直,斥责道:“不得无礼!”

    说罢,他指了指王直,朝着赵虞又说道:“二公子莫要抵赖,王直回到侯府,便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告诉了家父与我……”

    赵虞突然插嘴道:“包括他无所事事,明面上称来协助我鲁阳县,结果却只顾在郑乡喝酒取乐?包括他喝醉了酒,无缘无故羞辱工点内的难民骂他们是贱民,不配吃粮只配等死,险些酿成难民暴动的大祸?”

    “……”

    被打断了话的郑潜沉默了片刻,这才点头说道:“是的。……在家父与我面前,他不会也不敢有任何隐瞒。”

    “呵。”赵虞闻言轻笑一声,旋即目视着郑潜说道:“可即便已得知事情经过,世子仍然认为他在我鲁阳受到了不公的待遇,要给他讨个公道?”

    “……”

    郑潜微微皱了下眉,沉声说道:“无论如何,他终归是我汝阳侯府的家臣,二公子当众羞辱他,那么就必然要给我汝阳侯府一个交代。”

    “哦哦。”

    赵虞闻言恍然,点点头说道:“我懂了,换而言之,汝阳侯与世子,是觉得没面子了,是故世子前来兴师问罪。”

    “……”郑潜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

    正如赵虞所言,今日郑潜这位汝阳侯府的世子带着王直来兴师问罪,主要还是觉得自家丢了面子,或者说,是觉得鲁阳乡侯太不给他们家面子。

    他承认,这件事的起因确实是他府上仆从王直的不是,但正所谓打狗还要看主人,你赵虞怎么也要给我汝阳侯府一点面子啊,大庭广众之下,当着那么多难民,一碗滚烫的粥直接糊在王直脸上不算,还叫府上的卫士出手教训王直。

    王直被教训了一顿不算什么,关键是他汝阳乡侯府的面子该什么办?

    虽然事后,得知此事的鲁阳乡侯立刻就派人向他汝阳侯府打了个招呼,表示了歉意,但那又怎样?谁不知他府上的管事王直被鲁阳乡侯的儿子赵虞教训了一顿,被赶出了鲁阳县?

    不过个中真相被赵虞一口道破,郑潜亦稍稍感觉有些窘迫。

    其实他也明白,这王直确实是欠教训,但教训这种事,也该由他们汝南侯府来做——倘若当时赵虞仅仅只是将王直赶走,那么郑潜今日根本不会前来兴师问罪,相反,他还会教训一番王直,给鲁阳县、给赵虞这位鲁阳乡侯府的二公子一个交代。

    但偏偏赵虞当众教训了王直,而这个行为无疑很不给汝阳侯府面子。

    更别说两家的爵位一个是乡侯、一个是侯,虽然并无上下级的关系,但谁都知道‘侯’的爵位要比‘乡侯’更为尊贵,赵虞如此不给他汝阳侯府面子,这才是郑潜乃至其父汝阳侯最最感觉不快之处。

    “总之,家父也希望乡侯就此事给我等一个交代。”

    在沉默了片刻后,郑潜转头面朝鲁阳乡侯说道。

    而此时,鲁阳乡侯的面色一无既往的平静,他沉声说道:“世子希望怎样的交代?”

    “这个嘛……”

    郑潜沉吟了片刻,回道:“希望贵府的二公子亲自登门向家父致歉,另外,当日最先动手的,贵府府上那个叫做‘曹安’的家仆,当以重仗责罚!我也无意取他性命,只要四十重仗,此事一笔勾销!……王直,你说呢?”

    王直恨恨地看了一眼赵虞,旋即将目光投向站在赵虞身后的曹安身上,点点头说道:“世子您做主便是,在下并无异议。”

    平心而论,其实王直最恨的还是赵虞,恨不得那四十重仗都打在赵虞身上,毕竟当日他自认为已经给了赵虞面子,却没想到赵虞对他却毫不留情。

    但话说回来,赵虞终归是鲁阳乡侯的二子,即便他汝阳侯府要争回一口气,也不能做得太过分了,因此让赵虞的近仆曹安替他小主人承担后果,这也算是比较合适的。

    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