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氏虎子-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多少?”

    曹举回答道:“二百石。”

    据他的解释,车上每一个有封盖的草筐,大约都装着一石米,一辆马车装十筐,二十辆马车,正好二百石。

    单看数字,似乎感觉这二百石并不多,但事实上,一石米足够近百名成人吃上一顿,换而言之,这两百石米,足够近两万人吃一顿。

    对于动辄张口几十万石粮米的王尚德将军来说,这点米塞牙缝都不够,但对于新开张的赵氏米铺来说,这两百石米,应该足以维持一段时日了。

    至少曹举是这样认为的。

    “二百石啊……”

    待曹举解释完后,赵虞琢磨了片刻,似乎有些嫌少,他对曹举说道:“这二百石,怕是维持不了几日……”

    听到这话,曹举心中很是惊讶。

    若放在鲁阳、叶县,这二百石确实不算什么,但问题这里是汝阳啊,汝阳郑氏虎视眈眈盯着,就等着这间赵氏米铺开张呢,难道眼前这位二公子有把握在郑氏专门狙击情况下,短时间内就将这二百石米售完?

    当然,心中想归想,但曹举还未不识趣到提出心中的疑问,他笑着说道:“到时候再运就是了。……二舅爷这几日又送来了书信,说他那五万石米已在路上了,走的是水路,先经郾城,再到叶县,到时候留些给二公子便是。”

    赵虞点点头,旋即又叮嘱曹举道:“那五万石米是运给王将军的吧?不妨跟商会里的人知会一声,倘若他们有兴趣的话,就让他们帮着运一运,让他们也赚点差价……”

    曹举笑着说道:“在下省得,不过,商会内大多数人恐怕看不上赚这个差钱,得知二公子对汝阳下手,他们一个个也准备对周边诸县下手,其中就包括郾城……唉,这要是跟周老爷子的友人发生冲突……”

    “让他们客气些嘛,将周边诸县的商贾也拉到咱商会内不就成了,一起赚钱、一起发财,王将军的军市,单凭我鲁阳、叶县两地,可吃不下,没必要断别人财路。……当然,像郑氏这帮人,那就另说。”

    “我会提醒他们的。”曹举笑着点点头,旋即又转头看向斜对过那间郑氏米铺,见那间店铺前站着不少人,皆神色不善地看着这边,他也大致猜到是怎么回事。

    “在下还有些事,就不在这耽搁了,先祝二公子旗开得胜吧。”

    “多谢。”

    赵虞笑着拱了拱手,旋即顺着曹举的视线看了一眼。

    他当然早就注意到了郑氏米铺外站着的那群人,尤其是汝阳侯世子郑潜与管事王直。

    『来!正面上我!』

    他朝着远处的郑潜招招手,做了几个口型。

    回应他的,是郑世子愈发阴沉的面孔。
………………………………

第九十九章:赵郑之战

    『PS:明天,也就是星期五中午上架,请支持我的书友们给一个首订,当然,点个自动订阅养着就更好了~~另外,上架后剧情正式告别前期的安逸,进入动荡主线。至于上架后的更新,其实每个作者都一样,看订阅~订阅多了才有动力暴更,所以说,求订阅~~』

    ————以下正文————

    战斗打响了。

    当鲁阳赵氏的商队将二百石米运到汝阳城内的那一刻,所有的汝阳人都知道,鲁阳赵氏与汝阳郑氏的这场战争,即将围绕着粮米而打响。

    一时间,城内的客栈、酒肆、茶摊、驿馆,但凡只要有人的地方,都能听到有人兴致勃勃地谈论这两家的战争,猜测哪一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在意米价的涨跌——既然鲁阳赵氏与汝阳郑氏率先拿粮米开战,那么米铺粮价下跌那肯定是必然的,哪怕是市井之民都猜得到。

    汝阳的米价,当前还算是比较稳定的,就拿可以作为标准的郑氏米铺来说,近一个月,郑氏米铺的价格维持在二百三十钱左右,对于大多数每月收入能维持在两百钱左右的汝阳县民来说,这个米价虽然谈不上便宜,但也不算贵地离谱。

    一般有两名男丁的百姓之家,家中妇孺老人只需稍微帮忙照拂一下家计,五口之家倒也能过得不错;至于三口、四口之家,丈夫辛劳一月,妻子稍微帮衬一下,养活夫妇二人跟两个孩子,基本上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也别想能剩下什么积蓄罢了。

    而如今鲁阳赵氏跨县到汝阳横插一脚,米价自然下跌,这对于汝阳人来说,其实反而是一件好事。

    “赵氏米铺挂牌了!赵氏米铺挂牌了!”

    大清早,便有县民奔走相告,告知乡邻赵氏米铺开出的粮米价格,引来一群人争相询问:“多少?多少?”

    但也有人在这个时候唱反调,这不,就有一名男子冷笑着说道:“哼,赵氏分明就是抢郑家生意来了,汝阳侯府再怎么说也是咱们汝阳人,赵氏是外乡人,你们怎么能帮助外乡人呢?”

    就在这时,被围在当中的人兴奋地喊道:“赵氏米铺挂牌,一石米二百钱,一斗米二十一钱。”

    “嘶——”

    听到这个报价,人群惊得倒吸一口冷气。

    方才还在埋汰赵氏的那名男子,就属他跑地最快。

    或有人问他:“你跑那么快干嘛?”

    “去抢粮啊,二百钱一石米的价格,傻子才不抢。”

    旁人闻言取笑他道:“你不是要支持郑家么?”

    那男子不屑地回道:“你以为我傻啊,差三十钱呢!”

    在哄笑间,一群人跑到赵氏米铺处,此时只见赵氏米铺外人山人海,他们花了很大力气挤到队伍前头,才看到店铺外挂着一块写着米价的小木牌,上写:今日米价,一石米钱二百,一斗米钱二十一。

    居然是真的?!

    围聚在赵氏米铺外的汝阳百姓简直难以置信。

    或有人惊声说道:“这赵氏,来势汹汹啊,一石米郑家卖二百三十钱,他家卖二百钱,一口气就降了三十钱?这赵氏到底是什么来头?”

    或有知情者透露道:“这赵氏米铺的主人也了不得,人家也是鲁阳县的乡侯,只是比不上汝阳侯府就是了……”

    听到这话,许多人对此很是不解:“既然比不上汝阳侯府,这赵氏也敢跟郑家对着干?”

    “谁知道啊,相比较这个,赶紧去抢啊。”

    说着这话,方才埋汰赵氏的那名男子,便冲入了赵氏米铺,在人满为患的店铺内冲着店内的伙计直喊:“伙计,伙计,我要三斗米,我要三斗米。”

    或有人劝他道:“兄弟,怎地一斗一斗买啊,一石更便宜。”

    那人坦率地说道:“囊中羞涩,买不起一石了。”

    跟这人的情况差不多,当日大多数涌入赵氏米铺的汝阳百姓,基本上都是几斗米几斗米地买,虽然比较价格,按一斗来买要比直接买一石米贵十个钱的样子,但即便如此,也要比郑家的米铺便宜啊。

    当然,也并非所有按斗买的百姓都是因为囊中羞涩,可别小瞧了这些百姓的市井智慧,虽然他们懂得不多,但他们依旧能一眼看出,今日赵氏米铺降低米价,这仅仅只是赵氏与鲁阳这场战斗的开幕而已,郑家必然会回敬的,到时候,米价自然会愈发便宜。

    正如他们所猜测的那样,此刻汝阳侯世子郑潜正站在他郑氏米铺的二楼,从窗口看着街道上人山人海。

    找赵氏米铺购粮的当地百姓,排队都排到他们郑氏米铺门前了,而可气的是,他郑氏米铺内,却是空荡荡的毫无生意。

    这无异于一巴掌直接甩在郑潜脸上。

    “赵虞……”

    只见郑潜从窗口死死盯着斜对过的赵氏米铺,咬牙切齿地说道:“好小子,一口气降三十钱……以为这样就能吓住我郑氏?可笑!我奉陪就是了!”

    听到这话,从旁王直赶紧劝说道:“世子,三思啊。……那赵虞明显不懂如何生意买卖,只知降低价格,可按照他这样,他卖一斗米就亏一分,卖一石就亏十分,世子何必与他一般见识?按照他的卖法,他支撑不了几日的!”

    “可万一他撑下来呢?”

    郑潜回头盯着王直说道:“虽说赵公瑜至今未曾出面,但我不信他会任他年幼的儿子胡来。……这赵虞故意贱卖粮米,肯定是赵公瑜授意,既然他敢这么做,可见赵氏早已预备一批粮米,你想等他卖空,恐怕要等几个月……倘若果真如此,难道这几个月咱们就眼睁睁看着?”

    说着,他指了指底下人山人海的当地百姓,咬牙切齿地骂道:“看到了么?都排到咱们店铺门前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这要是都能忍,日后我郑氏还能在汝阳的地面见人么?”

    说罢,他转头对从旁几名家仆吩咐道:“换牌子,不就是二百钱一石米么?我郑氏奉陪到底!”

    “是。”

    家仆应声而去,立刻在米铺外换上新的价牌,价格与对面的赵氏米铺一模一样。

    甚至于,还有郑氏米铺的伙计招呼街上的百姓:“来这边,咱郑氏米铺也降价了,二百钱一石,二十一钱一斗,快来看看吧。”

    听到呼喊,街道上那人山人海当地百姓纷纷看向郑氏米铺,见果真如此,立刻就有人涌入了郑氏米铺购粮。

    也难怪,毕竟郑家终归是本地人,赵氏终归是外乡人,在价钱一模一样的情况下,汝阳人当然会支持郑家——除非郑氏米铺排队购米的人实在太多。

    郑氏米铺那些店伙计的呼喊,自然而然也引起了张季等人的注意。

    张季立刻就奔上二楼,见赵虞与静女正站在窗口旁观瞧,他笑着说道:“二公子,想必你也听到、看到了吧?郑家果然坐不住了,也把米价降到了与咱们一样的价格……”

    “他当然会坐不住。”

    赵虞淡淡说道:“汝阳郑氏,当地一霸,咱们先前的举动,无异于一巴掌甩在对方脸上,倘若他还能坐得住,这份城府,那我是佩服的。”

    从旁,静女眨眨眼睛,困惑地问道:“少主的意思是,倘若那郑家沉得住气,咱们反而会有麻烦么?”

    “当然。”赵虞面色凝重地说道:“倘若那样的话,咱们就麻烦了,咱们得立刻催曹管事再次运粮过来,争取趁着郑家还未反应过来之前,将当地汝阳人手中的钱都换成咱们的粮食,如此一来郑家的米铺,日后几个月都不见得能有什么生意了。……这可太糟糕了。”

    “……”

    静女歪着头想了想,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直到张季忍不住笑了出声,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赵虞戏弄了。

    “少主。”她鼓着脸故作生气状。

    “别生气呀,逗逗你。”

    看着她故作生气的可爱模样,赵虞忍不住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

    静女羞涩地满脸绯红,偷偷看了一眼在旁的张季,声若蚊蝇地小声抗议:“少主,不可以……”

    然而,她的抗议并未起到效果,眼前的小主人还是肆意轻轻捏着她的脸。

    她愈发羞涩,下意识闭上了眼睛,

    看她胸口起伏不定,睫毛亦是一颤一颤,可见她此刻心中的紧张与羞涩。

    不得不说,她这模样,愈发诱人,尤其是她方才那句糯糯的‘不可以’,让赵虞心中痒痒的,不过,随之而来的亦有种莫名的负罪感。

    “咳,好了,不逗你了。”

    咳嗽一声,赵虞转头看向张季,却见张季很识相地盯着自己头上的老茧瞧,就仿佛没有看到方才的一幕。

    唔,确实很识相。

    直到赵虞这边完事了,转头朝他看来,张季这才跟如梦初醒般,很是违和地强行接上方才因静女而打断的话题:“二公子的意思是,这郑潜的反应还算是果断的?”

    “果断?谈不上。”

    赵虞摇摇头,目视着斜对过的郑氏米铺,淡淡说道:“他不过就是在权衡利弊后下了决心罢了,只能说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谈不上果断。他要是果断的话,在咱们挂出米价牌的那一刻,他就应该同时降价……罢了,再给他一次机会吧。张季,告诉下面的人,降价到一百八十钱一石,十九钱一斗,咱们给他来个鱼死网破。当然,到最后,死的是他郑氏那条鱼,破的也会是他郑氏那张网!”

    “……是。”

    张季抱拳应道。

    虽然他不明白赵虞为何如此笃定,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这位二公子的信任。
………………………………

第一百章:赵郑之战(二)

    『PS:明天,也就是星期五中午上架,请支持我的书友们给一个首订,当然,点个自动订阅养着就更好了~~另外,上架后剧情正式告别前期的安逸,进入动荡主线。至于上架后的更新,其实每个作者都一样,看订阅~订阅多了才有动力暴更,所以说,求订阅~~』

    ————以下正文————

    相隔仅一个时辰,赵氏米铺再次降低米价,将价格下降至一石米一百八十钱、一斗米十九钱的地步。

    这个举措,使得街道上的当地百姓更加疯狂了,毕竟一石米一百八十钱,这近乎是至少五六年前的价格了。

    “又降了二十钱,这赵氏当真是来势汹汹啊。”

    “郑家这是得罪赵氏了么?这赵氏摆明了就是要跟郑家过不去啊。”

    “你才知道?……不知郑家世子会不会再次降价。”

    “郑家世子快降价吧,你降价了我肯定去你郑氏米铺买米啊,不然我只能去外乡人那边了……差二十钱呢。”

    “放心,快了,郑氏乃我汝阳望族,即便在河南都是名门,哪会轻易就被赵氏那个外乡人吓倒?你看着吧,郑家立马就会降价。”

    “话说回来,这两家打的如此激烈,郑家居然没派人砸了这赵氏米铺……看来郑家对赵氏有所忌惮啊。”

    “郑家会忌惮赵氏?你懂个屁,郑家只是想赢得堂堂正正而已。”

    街道上的当地人议论纷纷,甚至有人为了不同的观点而争吵起来。

    而此时,有关于赵氏米铺再次降低米价的消息,亦传到了郑氏米铺,传到了汝阳侯世子郑潜耳中。

    “一百八十钱一石?”

    在听到赵氏米铺的最新售价后,郑潜面色阴沉地仿佛能拧出墨水,但他依然毫不惊慌,并且这次要更加果断:“跟!……不,降低至一百七十钱一石。”

    从旁,王直脸上露出几分骇然,忍不住劝说道:“世子……”

    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郑潜打断了。

    只见他站在窗口,冷冷地看着斜对过赵氏米铺二楼那扇窗户,看着窗内那赵氏二子冲着他不怀好意地玩着。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太小觑我郑氏了,别说几百、几千石,就算以这样的价格卖出几万石,我汝阳侯府也亏得起!”他冷冷说道。

    看着郑潜阴沉的面孔,王直犹豫了一下,将心中的劝说咽了回去。

    平心而论,他只是觉得这样做太亏,但郑潜那底气十足的话却忽然让他意识到了一点:他汝阳郑氏,焉能在汝阳地面上被一个外乡人比下去?

    片刻后,郑氏米铺的伙计便挂出了新的价格牌,那反客为主的“一百七十钱一石”的价格,惊住了在街道上翘首以盼的当地百姓。

    不得不说,街道上的汝阳人都猜到郑家肯定会有所回敬,但他们没有想到,郑家世子竟然有这等气魄,反客为主,反过来压迫赵氏米铺。——好吧,其实郑氏才是主。

    “喔喔——”

    “不愧是郑家!不愧是汝阳侯府!”

    郑氏米铺一挂牌,街道上的人群立刻就欢呼起来。

    可能是地域思想作祟,别看汝阳郑氏平日里也没做什么造福乡邻的事,但当有个外乡人出现挑战郑家权威的时候,大多数的汝阳人还是本能地希望郑家能取胜。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思,或有当地人冲着赵氏米铺喊道:“喂,赵家的,郑家降到一百七十钱了,你们怎么说?”

    尽管语气听不上并不是那么客气,但站在店铺门前维持治安的马成等人也并没有动怒,只是朝着斜对过的郑氏米铺看了一眼,旋即淡淡说道:“稍安勿躁,诸位,已有人去请示我家二公子了。”

    如马成所言,张季再次跑到了二楼,将此事禀报了赵虞:“二公子,那郑家……”

    “我听到了。”

    赵虞看了一眼远处站在郑氏米铺二楼窗户内侧的郑潜,笑着说道:“这郑子德,居然这么有骨气么?……不,应该说他郑氏家大业大,他根本不在乎这点损失吧?哼。”轻哼一声,他吩咐道:“再降,降到一百五十钱一石。”

    听到这话,张季脸上浮现几丝犹豫之色。

    平心而论,郑家赔得起,他鲁阳赵氏也赔得起,尤其是在米粮这方面,别说眼瞅着二舅爷周傅的五万石即将运抵叶城,还有身在徐州的大舅爷周韫呢,徐州那可是粮米之乡,看在妹妹、妹夫、外甥的面子上,保守估计这位大舅爷弄个十万、二十万石粮食应该不成问题。

    在这五万石、十万石、二十万石的量级面前,贱卖区区几百石米算什么?

    可问题是,似这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办法,真的有意义么?

    想了想,他忍不住劝说道:“二公子,似这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毫无意义啊,最终只是便宜了汝阳当地人,咱鲁阳县的米价,如今还维持在二百二十钱呢。……甚至于,汝阳人得了便宜,未必会承咱们的情,二公子你是没有听到、没有见到街上那些人,大多数当地人明摆着就是心向郑氏,即便这次获了利,也只会感谢郑家,甚至嘲笑咱们。”

    听到这话,赵虞笑着安抚道:“别担心,这些亏损的,到时候能连本带利地拿回来!”

    “从宛城的军市?”张季微微皱了皱眉,说道:“话虽如此,但我总觉得,在汝阳与郑家做义气之争,只是便宜了汝阳人……可恨的是,这群人还未必承咱们的情。”

    赵虞笑了笑:“我也不需要他们承情。”

    说着,他看了一眼远处的郑潜,微微摇头说道:“郑家太高傲了。……倘若是我是那郑潜的话,即便这汝阳的王县令不肯相帮,我也会派人传出谣言,借助当地汝阳人的力量,将赵氏这股外乡人赶出去……但郑家太高傲了,他们拉不下脸这么做,或许他们觉得自己家大业大,不可能会输,是故任凭咱们与他相斗,这就变相地,让汝阳人接受了我赵氏在汝阳县设店……你说街上的汝阳人不承情?你去问问他们,他们舍不舍得我赵氏离开汝阳?”

    “……”

    张季愣了愣,好似想通了什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不会舍得的。……因为他们也知道,倘若我赵氏离开了汝阳,郑家立刻就会将米价恢复二百三十钱的价格,甚至于,为了赚取之前的亏损,可能价格还会更高,但只要我赵氏还在汝阳,他们就能以远远低于正常的价格购入粮食。……换而言之,咱们已经在汝阳站住了脚。”赵虞平静地说道。

    他主要是解释给静女听的,因为自方才起,静女便歪着头一脸困惑状。

    “在下明白了。”

    张季点点头,转身正要离去,却见赵虞忽然将他喊住,问道:“张季,派人去城内其他几间郑家的店铺转转,看看那几家是否有降价,且生意如何。”

    “是!”

    张季愣了愣,继而应声而去。

    听着耳旁张季下楼的脚步声,赵虞再次将目光投向郑氏米铺,看着其中进进出出的人,大致估算着郑家售出粮食的数目。

    片刻之后,赵氏米铺再次降价,把价格降低到一百五十钱一石。

    就像赵虞所说的,人心这种东西真的很容易被改变,这不,明明方才还在叫嚷“郑家都降到一百七十钱了,你赵氏再敢降么?”这样的话,这会儿立刻就变成了惊叹。

    “这赵氏,财力也是雄厚啊,眼睛都不眨又降了二十钱。”

    “瞧你这话说的,赵氏怎么说也是鲁阳县的乡侯,他家至今才售出多少米?一百石?这区区一百石,似这等贵族根本不在乎……相比之下,赵氏的反应更让我惊讶,这赵氏,当真要跟郑家拼地两败俱伤么?也不晓得这两家有什么仇、什么怨。”

    “管他什么仇、什么怨,我只管这粮价,降到一百钱以下才叫好呢。”

    “降到五十钱一石才叫好呢!”

    “五十钱?哈哈哈哈……白送才叫好呢!”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眼瞅着赵郑两家在米价上打地如火如荼,然而街道上那人山人海的汝阳当地人,却跟看热闹似的。

    而此时,赵氏米铺再次降价的消息,亦传到了郑潜耳中,气得他拳头紧握,满脸阴鸷。

    不得不说,他此刻心中微微有些发虚。

    倒不是发虚米价降地太低了,而是发虚于这次的对手——他根本吃不准,吃不准对面那个年幼的赵虞是否抱着‘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想法。

    倘若是换做鲁阳乡侯亲自前来,那郑潜肯定不虚,毕竟鲁阳乡侯是成年人,有理智,但这个年幼的赵虞……

    别到时候两家打着打着,真打到几个钱一石吧?那跟白送有什么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