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自古长安西风雨-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简单。”渔民择鱼可是家常便饭,很快开肠破肚处理干净。
耿小凡潇洒地在鱼背上片了几刀,将切好的调味品一股脑塞进鱼腹,开始清蒸。
开饭了,大家都对耿小凡“烹制”的海鲜赞不绝口,唯独柳菲儿皱着眉头。耿小凡当着她的面生吃牡蛎的画面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她实在是吃不下。
不过,夫君炖的这个蛤喇汤倒是鲜美可口,红烧的鱼干味道也不错。柳菲儿捡着自己“愿意”吃的,简单吃了几口。
“夫人莫急,给你做的美味在后面。”耿小凡理解菲儿的心情,也不劝她。
算算时间,鱼该蒸好了,亲手取了出来,把其中一条小一点的放在柳菲儿面前,“尝尝这个。”
清蒸鱼,柳菲儿倒是能接受,刚尝了一口,就喜笑颜开。“凡哥哥,你还真是神奇!”
“公子可否将这烹饪之法传给我们?”渔民夫妇也是赞不绝口,自己在海边吃了“一辈子”鱼,从不知道有人能将鱼干做的这么有味道!
………………………………
第79章 洛阳城外地震天(求收藏求推荐票)
“你是说这个红烧鱼吧。”耿小凡也看出来了,渔民们对他的清炖蛤喇、清蒸鱼不感兴趣,关心的是鱼干的做法。
“这个比较麻烦,主要是酱。要用豆、面、肉丁、椒等和了酒一起腌制。方法倒是简单,可很多调料怕是你们很难找到。”
耿小凡想了想,让小猴子把自己带的那一坛子“豆酱”拿了过来。“这些留给你们吧。”
“多谢公子!”渔民夫妇喜出望外。
饱餐一顿海鲜,几个人心满意足再次启程。
“公子,你那么随便就把做酱的秘方告诉他们?”楼护对耿小凡的“大方”有些不解。
“吃人家的嘴软。我们吃了人家的鱼,不能没有表示吧。哈哈!”耿小凡才不在意,做豆酱,厨子老五都会,说明这个时候已经“普及”了。海边人不会,只能说是饮食习惯不同,还没传过来而已。
“公子,你这么乐善好施,一定会朋友遍天下的。”楼护感叹一声,这次历练,结识耿小凡恐怕是最大的收获了。
晓行夜宿,几日后,一行人来到了平原县。楼护到家了!
听说了楼护这一路的“经历”,耿小凡被楼家待若上宾!
尤其是楼护爷爷,对耿小凡的“远见卓识”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定要让楼护拜耿小凡为师,跟他一起去长安!
耿小凡也被楼家大量的药材吸引,穿越回大汉,他最大的短板就是“医学”,人吃五谷杂粮谁敢保证不得病呢?如果自己手中掌握了大量的医药资源,一定能“活”得更好。而且,自己的“药膳”也离不了这些。
思索再三,跟柳菲儿又商量了一下,还是同意了楼爷爷的请求。
“楼公,您是医学世家,名扬海内,不如让楼公子去长安经营一家药店。”耿小凡盘算着。
“不瞒公子说,老朽也早有此意,护儿正是最佳人选,只是他年岁太小,我一直不放心。既然有耿爵爷提携,就让护儿随了你去。”
楼护听到这个消息,可是激动万分!自己的父辈们都是经历十几年,不下十次的外出历练,才能单独“立业”,自己只用一次就让爷爷同意自己自理门户,怎么能不激动!
盘亘几日,楼护做好了准备,带了两位医师和一干家丁,押运几车药材,跟着耿小凡上路了。
“凡哥哥,你这队伍是越来越大啊!”柳菲儿骑在马上,开心地跟夫君聊天。
“我说过的,你这个夫君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耿小凡也挺开心,没想到一个“蜜月旅行”居然有这么多收获,出门时一行四人,两马两车,这会儿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商队了!
他没想到,这次旅行他赶上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个药材商队又成就了他一大“善举”!
洛阳!大汉朝的第二大都市到了!可惜天色已晚,城门已闭。耿小凡有些遗憾,这一天已经加速“行军”了,还是没能住进城!
在城外驿站安顿之后,大家早早休息了。这一天,大家都有些疲惫。
耿小凡陪着菲儿刚刚梳洗完躺在床上,突然感觉地动山摇!
“怎么了?”柳菲儿一阵慌乱。
地震!耿小凡一下子跳了起来,不顾一切,抱起菲儿就往外跑!他曾经经历过一次地震,他有“经验”!
“怎么了,怎么了!”柳菲儿挣扎着,只穿了睡衣,怎么好往外跑啊!
“地震!是地震!”耿小凡顾不得多解释,转身抓起一条毯子把菲儿包得严严实实,冲到院子当中。
开始大声疾呼,“地震了,快跑!快出来!”
幸好,他们下榻的驿站是在城外,旅客并不很多。大家听到叫声,也都惊慌失措跑了出来。
一波震感过去,暂时恢复了平静。
耿小凡观察了一下,损失还不算大。只有几间房舍倒塌,清点了一下自己的“商队”,没少一人。
“还好!”耿小凡松了一口气,但还是心有余悸。
“也不知道是哪里地震,但大凡地震都不会只有一次,大家还是要小心。今晚都在院子里露营。昆达,哈勿祈,你俩带人去屋里把衣服铺盖什么的先拿出来!”耿小凡开始安排了,总不能让大家都衣不蔽体吧。
昆达、哈勿祈领命,带了几个楼府家丁,冲进房内,很快把大家的衣物、铺盖取了出来。还想再去拿其他物品,被耿小凡叫住了。
“其他的暂时莫管,先搭起帐篷,把车马也赶出来。”这会儿钱财不重要,重要的是粮食和马匹。
跟他们一起“逃出来”的还有一家人,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搀扶着一位中年妇人,身边跟着一个上了年纪的家仆。少年见他们回屋取衣物,也急急忙忙往屋里跑。
“危险!别再进屋了!”耿小凡忍不住大声提醒。少年犹豫了一下,却没停下脚步,径直跑进屋内。
耿小凡叹了口气。
正要组织大家搭建帐篷,又一阵地动山摇袭来!
这次持续时间更长,震感更加明显!
客栈的两层小楼虽然经受住了第一次主震,但肯定是已经遭到严重破坏,这次竟然轰然倒塌!
“啊!”平儿吓得一下子钻进了柳菲儿的怀里,柳菲儿也紧紧抱住了耿小凡的胳膊。
“都到空地上去,到空地上去!”耿小凡抱着两个美女往外跑了几步,险些被掉落的砖瓦砸中。
稍微平静一下之后,耿小凡赶快再次检查人员情况,幸好大家都离得比较远,只有一人被瓦块砸伤了腿。
“巨君!”
耿小凡正暗自庆幸,听到身后中年妇女一声凄凉的哀嚎。
他想起来了,那个少年还在屋内,一定是被压到废墟之中了!
“昆达、哈勿祈,赶快救人!”耿小凡顾不得许多了,放开柳菲儿,冲向倒塌的房屋。
几个人七手八脚翻开落木和瓦块,很快找到了那个少年,他倒在一根横梁之下,不知死活!
挪开横梁,几个人赶快将少年抬了出来,耿小凡发现这小子怀里抱了一捆竹简!
本以为他是进屋拿财物,没想到是去拿书!看来是个“书呆子”!
刚把少年在院子里放好,中年妇人和老仆已经扑了过来。
………………………………
第80章 临危救病识王莽(求收藏求推荐票)
“夫人莫急,贵公子还活着。”
耿小凡理解做母亲的心情,但这会儿不能让她在身边耽误自己救人。
仔细检查了一下,耿小凡发现这个叫巨君的少年只是被砸晕了,头上有一处伤口,虽然流着血,但好像并不严重,只是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骨伤。
柳菲儿已经很有经验了,赶快取来酒囊,帮着耿小凡轻轻擦拭少年的伤口。
或许是因为酒精的刺激,少年轻轻叫了一声,醒了过来。
“别动!忍着点!”
耿小凡使劲按住少年,坚持帮他清洗伤口,又用白绢包扎起来。
“还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吗?”
耿小凡见少年已经恢复神智,轻声问。
“我怕是被砸断了腿,不能动了。”
少年轻轻活动着,胳膊上虽然有擦伤,但都活动自如,只是左腿疼痛难忍。
耿小凡赶快去解少年腰带,柳菲儿不好意思地跑开了。
“公子,我来!”
楼家的医师站在一边看了半天,这会儿赶快过来帮忙了。
既然有了“专业”医生,耿小凡也放心了,将少年交给医师。
“应该是腓骨断裂。”医师捏了半天,得出结论。
“严不严重?怎么治?”耿小凡关心起来。
“应该问题不大,贴了膏药,静养即可。”医师叫人取来膏药。
“这是你熬制的?都有什么?”耿小凡有些欣喜,这个时候居然就有膏药了。
“公子放心,这个是我们楼家祖传的药方熬制,专治骨伤。”
医师没想到耿小凡会这么直接问他配方,含混地回答一句。
耿小凡看着那黑乎乎的膏药,闻了闻,“虎骨,麝香!您这膏药不简单啊!”
“啊!公子知道这膏药!”医师大吃一惊,没想到耿小凡这一闻就知道了膏药的主要成分!
“治疗跌打损伤不就是这些东西吗?当然肯定少不了川乌、半夏、当归什么的。”耿小凡毫不在意的说着。
医师更加奇怪了,呆呆地看着他。
“愣着干嘛!赶快治啊!”耿小凡乐了,这些中医常识,他还是有的。
“哦,哦!”医师缓过神来,赶快给少年清洗伤口,涂抹膏药。
“这就完了?”见医师抹完膏药,敷好,就要结束,耿小凡忍不住叫了一句。
“只需静养就好,我再开几副汤药。”
耿小凡摇摇头,起身去废墟边捡了一块木板,抽刀劈开,削成短片,做成夹板,用布条将少年小腿固定起来。
“公子这个办法好!”医师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伤筋动骨一百天,你安心养着吧。”耿小凡安慰了一句。
“敢问公子尊姓大名。”中年妇人见耿小凡已经为儿子处置完毕,上前躬身行礼。
“我叫耿凡,扶风茂陵人。您这是要去洛阳吗?”耿小凡终于松了一口气,也开始打量这位妇人。她虽然衣着简朴,但神态气质高雅,肯定不是一般农妇。
“奴家王渠氏,济南东平人,这次是去长安投亲。”中年妇人平静回应。
“哦!那正好,我回茂陵,正好路过长安,我们可以同行。巨君公子有伤,行动不便,我这儿正好有车。”耿小凡准备好人做到底了。
“那真是感激不尽。待巨君伤好,定报公子大恩。”中年妇人温文有礼。
“耿公子大恩,王莽没齿难忘。”少年恢复了精神,虽然躺在地上,也礼貌地向耿小凡拱手行礼。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耿小凡客气回应,却突然发现不对!
“你,你说,你叫什么?”
“在下东平王莽,草字巨君。”少年赶快重复一遍。
“你,你是王莽!你。。。。。。”耿小凡惊呆了!王莽!会是那个篡汉的皇帝吗?
不会吧!东平在哪?不管王莽是哪人,他可是皇亲国戚啊,怎么可能这么落魄!
“公子知道我?”王莽见耿小凡惊讶,也有些好奇。
“你,你,王太后。。。。。。”耿小凡绞尽脑汁地回忆自己的“历史知识”,王莽应该是太后王政君的侄子啊!
“让公子见笑了,王太后是我姑姑。”王莽有些不好意思。
“那,那你怎么会。。。。。。”
“呵呵,家伯、叔父因为姑姑已经蒙恩封候,只是家父已过世,无福蒙荫,故此潦倒。这次也正是去长安投靠叔父。”王莽轻声解释。
“哦,这样啊!”耿小凡明白了,原来王莽出身并不是什么“纨绔子弟”,看样子,反而是个“爱学习”的进步青年!
“巨君兄既是皇亲,到了长安必会飞黄腾达。苟富贵,勿相忘哦!”
耿小凡乐了,没想到自己居然鬼使神差能“救”王莽一命!他开始轻松调侃。
“耿兄,说笑了。大恩定当报答,但此等乱臣贼子之言,切勿再说。”王莽好像有些紧张。
乱臣贼子之言?耿小凡愣住了,想了半天,知道是那句“苟富贵”惹祸了。陈胜可不就是历史第一“乱臣贼子”!
“多谢巨君兄提醒。”耿小凡也懒得跟王莽开玩笑。
众人已经搭好了帐篷,耿小凡贴心地“分”给王莽家一顶,这家伙以后要当皇帝的,还是先好好“巴结巴结”。
看看不远处的洛阳城,城内已经出现了火光!隐隐还有哀鸣之声!
不知道城内会怎么样,耿小凡叹了口气。
这一晚,大家都提心吊胆,谁也没有合眼。
耿小凡留意着,从第一次震动到天亮,大大小小的余震居然有十三次!
客栈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堆废墟!幸好自己反应快,及时抢救出了人员和车马,“商队”几无损失。
天光放亮,耿小凡开始安排埋锅做饭,越是灾难,越要吃饱肚子。
“公子,这是要发生什么大事吗?”大家都忧心忡忡。
“会有什么事啊!地震嘛,就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你们别多想。”
耿小凡懒得跟这些人解释,依稀记得两汉时期好像是中国历史上地震高发期,看来以后真得注意!
粥饭做好了,耿小凡走向王莽的帐篷。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帐篷里居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
第81章 卖弄学问为人师
“巨君兄好用功!”耿小凡挑帘进入帐篷。
只见王渠氏在正中位置端坐,老仆恭恭敬敬立在身旁。而王莽则拖着一条伤腿“跪坐”在母亲面前。
“耿公子!”王渠氏见耿小凡进来,赶快起身迎接。
老仆则赶快上前搀扶王莽。
“别起来,你腿上有伤,这条腿没恢复之前,一定不要动。否则,骨头错位,以后怕是要瘸了。”
耿小凡赶快上前制止了王莽。
“有劳耿兄挂念。”王莽确实也站不起来,放下手中的竹简,拱手行礼。
“巨君兄读的这是什么?”耿小凡向王渠氏答礼后,拿起了王莽正在读的“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是《三字经》啊!这会儿肯定没有,而且,他还读错了,他读的是“人不学不知道”。
这是耿小凡好奇的地方。
“《礼记》啊!耿兄没读过吗?”王莽反倒有些好奇了。看耿小凡的衣着气度,应该是“饱读诗书”的才对啊。
“《礼记》?怎么跟我学的不一样?”耿小凡脸微微一红。
《礼记》他当然知道,可那么多篇,谁记得啊!
拿起竹简,耿小凡认真辨认了一会儿,他发现,王莽刚读的那几句写的明明白白,就是“人不学,不知道”!
哎!看来《三字经》也是“改编”过的!
“有什么不对吗?”王莽见他沉思,好奇地问。
“《礼记》在下只是略知一二,巨君兄读的这一篇,还真没留意。”耿小凡胡乱找了个借口,把“书”还给了王莽。
“这篇《学记》可是《礼记》中最重要的一篇,耿兄还是该读一下的。”王莽真有些书呆子气,竟然认真“教导”耿小凡。
“我记得《礼记》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大学》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耿小凡也不开心了,菲儿“教育”自己没文化就算了,这个王莽居然也敢教导自己!
《大学》他可是“小学”的时候就被“逼着”背的滚瓜烂熟的!
“《大学》!有这一篇吗?”王莽被耿小凡的背诵震惊了,开始在旁边的一堆竹简里翻找,却没找到。
耿小凡也有些奇怪了,《大学》就是出自《礼记》,到宋朝被“二程”、朱熹注疏才单独成书的,这会儿怎么能找不到呢?
“耿公子,可否解说一二!”王渠氏一直在一边听着,皱起了眉头。
“不过是为人为政之道。大意就是说,要先修身,再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修身,就要先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无论读书做事都要弄清本末关系,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先贤圣言太过高深,我的理解也不一定对。”
耿小凡海阔天空地说教一番,见王莽和王母都听呆了,他也有些得意。
自己国学根基还是有一些的,对付这些两千年前的“书呆子”应该绰绰有余吧!哈哈!
“怎么这么久啊!羊汤都要凉了!”几个人正在“研讨”国学,柳菲儿端着一“锅”羊汤走了进来。
“娘子,你怎么亲自跑来了!”耿小凡也醒过神来,自己是来叫这几个人吃饭的,怎么说起《大学》了!
“原来是在研究学问啊!”柳菲儿也看明白了,呵呵一笑,“就算研究学问,也得先填饱肚子吧。王公子还有伤在身的。”
“对,对,对!先填饱肚子!”耿小凡赶快接过柳菲儿手里的汤锅,“这是内子专门为巨君公子熬的羊骨汤,对骨伤大有好处的。”
“耿公子,还没请教您的字号!”王渠氏对这锅羊汤似乎不感兴趣,突然郑重其事地向耿小凡行礼。
“草字铭昭,铭记的铭,天日昭昭的昭。”耿小凡赶快放下羊汤,回礼。
“求铭昭先生收巨君为徒!”王渠氏又深施一礼,随即看了一眼坐在地上的王莽。
王莽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挣扎着爬起来要给耿小凡磕头。
“不敢,不敢!”耿小凡吓了一跳,自己胡乱吹了一通“牛”,难道真的震住这俩人了?
“先生所学才是大道!求先生赐教!”王渠氏鞠躬不起。
“这。。。。。。”耿小凡实在是手足无措了。
“夫人请起!此事从长计议吧!反正我们还要同行几日,他二人若真有师徒缘分,也未尝不可。”柳菲儿见夫君不知所措,赶快上前扶起王渠氏。
“对,对,对!从长计议,从长计议!我们先喝羊汤,喝羊汤!”耿小凡也赶快扶王莽坐好。
安置好这一家三口,耿小凡带着菲儿走出了帐篷。
“凡哥哥,你又吹什么牛了?连封信都不会写,居然骗着人家拜你为师!”一出门,柳菲儿就开始调皮了。
“太小看你夫君了!我怎么就不会写信了?一会儿就写一封让你见识见识!”耿小凡一脸的黑线,求着老婆给自己写了一封信,她当笑柄揪着不放了!
“好好好!我等着拜读大作!我们也吃点东西去。”柳菲儿亲热地挽住了夫君的胳膊。
“菲儿,你读过《礼记》没有?”耿小凡还在纠结,难道《大学》不是出自《礼记》?
“那是五经博士们读的,我哪儿读过!小时候爹教我读过几句《诗经》,讲过一些《春秋》故事。”
耿小凡明白了,这个时候“诗、书、礼、易、春秋”真不是一般人能读的,尤其是女孩子!
若不是菲儿聪明伶俐,柳堡主喜欢,恐怕她连字都不认识!
好吧,回去把《大学》默写一遍,如果这个王莽再纠缠不休,干脆送他一本!给他当老师,那不是难为人嘛!
也不能让菲儿再“笑话”自己了,干脆就给她写封“情书”!
自己会背那么多古诗词,不感动死她才怪!
从“关关雎鸠”开始,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再写“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写“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好呢,还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干脆写秦少游的《鹊桥仙》吧!
晚上,柳菲儿读着耿小凡这封“奇葩”的情书,居然感动得泪如雨下!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一晚,两人的感情胜却人间无数!
………………………………
第82章 救天灾力不从心
建始元年的这场地震远远超出了耿小凡的想象。
他们在城外休整一天,进入洛阳城时,城内的惨象让大家都揪起了心!
城内几乎没有一座完整的建筑了,尽管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质结构,但地震发生在夜里,被砸死砸伤的民众还是不少。
而且木质材料容易起火,很多地方都发生了火灾,很多家庭都被这场地震,“震”的家破人亡!
人们神情暗淡,无力地在废墟中捡拾财物,更多的是清理亲人的遗体。
“菲儿,外面气味不好,你坐车里去吧!”
惨象让耿小凡都胆战心惊,他实在不忍心让菲儿目睹这一切。
柳菲儿抱着平儿钻进了一辆马车,又回头轻声说,“凡哥哥,我们能帮他们做些什么吗?”
能帮这些灾民做些什么?
耿小凡想起自己带的这几车药材了。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自己真的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