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自古长安西风雨-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胡说,哪有什么狐妖!”耿小凡喝止了兰儿,却也陷入了沉思。

    如果他们所说都是真的,这就太奇怪了。一个常年不出门的大小姐,怎么会无缘无故凭空消失?一定是哪里有问题!

    听情况,王小姐应该是半夜发生了什么事,或者是自己走了,或者被人劫持。
………………………………

第92章 道是柳暗却花明

    不对,王小姐自己走的可能性最大,至少是跟着一个熟悉或者信任的人一起走的。否则,她不会不穿好衣服,不会让自己的贴身丫环毫无察觉。

    “兰儿,当时不是下了小雨,你们没发现小姐的足迹?”耿小凡追问一句。

    “足迹倒是有,可那怎么分得清?再说,我们当时都慌了,没有留意。”

    “有血迹吗?或者在屋外发现小姐遗落的什么东西吗?”

    “没有。”兰儿还是摇头。

    “表小姐呢?她当时住在哪儿?小姐失踪后,她有什么反应?”

    “表小姐就住在隔壁,发现小姐不见了,她也慌了,哭哭啼啼,我们还哄了好久呢。”

    “你们及时报官了吗?”

    “报了,当时杜陵驿和定陶王的人都帮忙四下寻找。我得到消息,赶快去了廷尉府,廷尉府也派人去看了,可一无所获。”王咸叹了口气,他可以说是该找的人都找完了,该用的法子都用完了。

    耿小凡没的问了。疑点太多了,当时现场一定会有痕迹,只要仔细勘查,一定会发现些蛛丝马迹,估计都被忽略了。可惜过的时间太久,这会儿应该什么都没了。

    可疑人员也无法确定,不知道跟这位表小姐有没有关系,但跟定陶王一定有关系。会是什么关系呢?

    “王庄主,能跟我说说这定陶王吗?”耿小凡抬头看着王咸。

    “你怀疑他?”王咸有些吃惊,想了想,说,“定陶王生母是傅太后,志虑忠纯,自幼喜爱音律,深得先皇喜爱,与今上更是亲如手足。所以,一直留在长安,未曾就国。我与他虽相识,但从无纠葛,他不会骗我的。”

    “哦!”耿小凡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但他记得,历史上说汉元帝和汉成帝都深谐音律,这个定陶王能得到父兄的信任和喜爱,怕也是正常现象。但他会不会跟成帝有“夺嫡”之争?耿小凡不确定,但多半会有吧,因为一年前那个时候,汉成帝刘骜还只是太子。

    王咸只是太学博士,应该很少接触朝政,他对这些也不一定了解。要是有个知根知底的人问问,才好呢。

    不对,自己好像有些跑题了!正在想王小姐失踪的事,怎么跑到“子虚乌有”的夺嫡上了!耿小凡收回思绪。

    “那,表小姐呢?她会不会有什么仇人,错把小姐当成了表小姐?”耿小凡大胆猜测。

    “这个可能性不大。我那表兄只是一个小侯爷,久居弘农,从不参与朝政,即使跟乡里有些小矛盾,也不至于让人追到这几百里之外来行凶的。”王咸摇摇头。

    真是让人头疼!耿小凡也满脑子浆糊。

    正不知道该说什么,王休快步走了进来,小心翼翼地看了看众人,在王咸耳边细声细气说了几句。

    “不可能!”王咸瞪大了眼,表情惊愕!

    “怎么了?真的有小姐的音讯了?”耿小凡虽然没听到,但见王咸表情,已经猜到了八九分。

    “是!有人说,在公主府见到过小女!”王咸也不隐瞒。

    “公主府?阳阿公主吗?”耿小凡也吃惊了。

    “对,阳阿公主,可,可她怎么会。。。。。。”王咸一脸的不可思议,“她才回长安的啊!”

    “阳阿公主跟庄主关系不一般吧。”耿小凡呵呵笑了一声,既然那个刁蛮丫头就是阳阿公主,那么她跟王咸一定有关系,也该问问清楚了。

    “这,请爵爷赎罪,论起来,我是阳阿表舅。前时对爵爷隐瞒,也是公主的意思,在下也是迫不得已,万望赎罪!”王咸有些不好意思了。

    “王庄主,阳阿公主见过令爱吗?”耿小凡突然有个大胆的猜测。

    “没有。令爱几乎从不出门,阳阿也是因为在我庄上修建府邸,才来过几次,但那时小女已经失踪了。”王咸仔细想着。

    皇族过于庞大,关系错综复杂,别说自己这种远亲了,即使是有些近亲,阳阿可能也只是知道个名姓,不一定认识的。

    “那就真的有可能了!”耿小凡一下子来了精神,“庄主可记得令爱失踪的日期和阳阿公主回长安的日期?”

    “小姐出事是三月三!”兰儿突然在旁边叫了一句。

    “阳阿也是三月初回的长安!”王咸也意识到了。

    “庄主快去打听一下吧,很有可能是阳阿公主回来途中遇到了令爱。”耿小凡释然,如果自己猜测不错,那事情就真的峰回路转了。

    “就算公主没见过王小姐,但一问便知啊!而且,公主府离家这么近,王小姐为什么不回家呢?”柳菲儿在旁边听了半天,一直没吭声,这会儿突然发话了。

    “如果王小姐遇到什么特殊情况,失去记忆,想不起以前的事呢?”耿小凡微微一笑,“别纠结了,先去认人吧,真的是王小姐,一切都能问清楚的。”

    “请耿爵爷稍坐,我这就去公主府!”王咸这会儿真的有些激动了。

    耿小凡本想就此告辞,但这王小姐的“离奇失踪”确实让他感兴趣,他还是想看看结局,还是留了下来。

    可是,没过多久,王咸垂头丧气回来了。

    “怎么?不是吗?”耿小凡有些意外。

    “好奇怪!”王咸喃喃自语,“公主确实回长安途中救下一女,可很多地方都对不上。”

    “您没见到人?”耿小凡也奇怪了,难道阳阿还不让“表舅”见人了?

    “没见到。那女子跟着公主去洛阳办差了,还没回来。”

    “哦,那庄主也莫着急了,等公主回来再说吧。不过,您说对不上是什么意思?”耿小凡松了口气,安慰王咸。

    “听公主府下人说,那女子跟小女年龄倒是相仿。可人家能掐会算,本事很大,公主府都是那女子一手负责营建。这小女可是万万做不到的。”王咸虽然没见到人,但打听的这些消息,让他凉透了心。

    耿小凡明白了,王咸是又“空欢喜”一场。他能够切身体会王咸的心情,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

第93章 修身齐家自逍遥

    既然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了,耿小凡客气地向王咸告辞。

    在小四处稍事停留,耿小凡携家带口回到“耿家庄”。

    赵钦喜出望外,宜主喜出望外,耿三娘更是喜出望外!

    传奇的耿爵爷回府了,远近乡绅纷纷上门来访。耿小凡应付的有些“烦”了,都是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这会儿都跑出来拉关系!

    虽然烦,也没办法,以后要跟这些人做“邻居”的,还是得维持好。他不得不亲自一一回访。

    而且周县令必须是“高度重视”的,人家是一县父母,还“屈尊”来拜访自己,无论自己怎么看不起这个县令,但表面文章还得做。

    比照周县令送来的礼物,耿小凡又多添了两坛“兰香醉”,带着赵钦前往县衙。

    周县令其实早就听说耿小凡回府的消息,他虽然迫切想见一见,但自己已经去拜访过了,实在没理由再去,只有在家安心等待。

    所以,见到耿小凡到来,他也有些喜出望外。

    耿小凡对他印象不好,只是礼貌地应答,没跟他过分亲近。

    成家了,如何立业,他有自己的打算。西汉末年政治太过混乱,如果不出意外,短短几十年会换好几个皇帝,他才不想陷入其中。本本分分做一个田舍翁,守着美丽的菲儿,生一堆孩子,幸福一生,岂不快哉!

    所以说,对这个“县太爷”,自己虽然没必要巴结,但也必须维持好。

    周县令却异常的“热情”,拉着耿小凡的手,问长问短,显得格外关心。

    耿小凡很清楚,周县令并不是关心自己,而是关心自己跟皇家的关系,尤其是跟阳阿公主的关系。但他不能说,他很明白有些事情说穿了,就没意思了,还是让自己“神秘”一些好。

    陪着周县令“痛饮”了一番,耿小凡却有些“爱”上了这个周扒皮。

    此人酒量极好,对酒的认识了解有独到的见解,很对耿小凡的胃口。

    酒酣耳热之际,耿小凡渐渐发现这个县令“不简单”,他可不是“草包”,他的很多表象都是刻意伪装出来的!

    他“贪财”,但他贪的只是那些“富甲一方”的大户,他对百姓却丝毫不吝啬!主政茂陵之后,已经新修了多处水利工程。耿小凡感觉,周县令贪的那些钱恐怕是都用在了“公益”上!

    茂陵王侯聚集,藏龙卧虎,周县令这么小心地隐藏锋芒,刻意伪装,怕是对自己最好的一种“政治保护”!耿小凡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了。

    结束了周县令的“酒局”,例行的迎来送往终于告一段落,耿小凡松了一口气,耿三娘却找了过来。

    “爵爷,公主已经来过两次,临走吩咐,您回来了,请您去府上晋见。”

    耿小凡不乐意了,“三娘,你要明白一件事,你是耿家人,不是公主家人。我才是你的主子,你听我的就行。我不想见她,她能奈我何?我不见她,天塌不下来,就算天塌下来,也有我顶着。”

    “奴婢不是那个意思,奴婢只是提醒爵爷,有些人还是不要得罪的好。我也是为爵爷着想。”

    耿三娘赶快解释。爵爷不在的时间,公主府隔三差五差人来问,她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了。现在爵爷回来了,却不当会儿事,她真怕自己没法向公主交差。

    “一切有我,你只管做好自己的事。”耿小凡不再理会什么公主不公主的,那个野蛮丫头欺负过自己的赵钦弟弟,还不知好歹打自己嘴巴子!更可恨的是居然烧了自己的户版,虽然那只是个意外,但这种“公主病”,他懒得治!他有自己“重要的事情”!

    回到家第一件事,耿小凡记得很清楚!

    办学校!

    不管大家理解不理解,耿小凡将自己的第二进院落全腾了出来。正厅摆好几案做“教室”,东厢房采光什么的都好,全留给孩子们住!下人们都住到西厢去。

    还有宜主和小钦,他们是自己的“家人”,不能让他们跟“下人”一起住,都跟自己住到后院,这样才热闹!

    耿三娘是“大管家”,作为特例也跟自己住一起吧。

    账房只好搬前院了,虽然“不太安全”,但是有昆达和哈勿祈,完全不用担心!

    还有厨房,这是最关键的,必须留在自己身边。万一哪天晚上菲儿饿了,他可以“偷偷”溜进厨房给她做些宵夜!

    后花园也得好好布置布置,王咸家那个就挺好,种些桃树吧,不仅开花漂亮,还能吃鲜桃。桃木不是还辟邪吗,真好!

    当然还得挖个池塘,种上莲藕,养上鱼!夏天的时候,还能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还有自己的书房,也得起个大气的名字,叫什么呢?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自己要做大汉的田舍翁,耕读就是本分,这幅对联让菲儿写下来,找人雕出来,挂书房门口!

    对!就叫“耕诗轩”!

    以后,孩子们在前院读书,自己就陪着菲儿在书房读诗,自己会背那么多“古诗”,她一定很喜欢的。

    再让她教自己写小篆。红袖添香,快乐读书!完美!

    至于学堂的老师,一时半会儿还不好找,只能让赵钦先代劳,领着孩子们读读《诗经》还是可以的吧。

    自己也得教孩子们一些东西,太深奥的就算了,从数学开始吧。先让孩子们学会写写算算,以后无论到哪儿,他们都会有口饭吃!

    而且,无论男孩女孩,都得“上学”,外面管不到,自己家得“男女平等”!

    这么一布局,耿小凡得意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算了,这一折腾,家也就齐了!至于治国平天下,跟自己好像关系不大,哈哈!

    原本死气沉沉的耿府,一下子热闹起来。每天早上,大家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主人和蔼可亲,根本没有架子,不像是“老爷”,倒像是“朋友”。主母不仅端庄漂亮,还那么温柔可人!

    最令人开心的是“伙食”,一下子比以往好太多!

    耿府的男女老少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第94章 大汉地主乐融融

    柳菲儿回“家”后,也有些新奇。她常年生活在大草原,只有这次才踏上中原的土地,虽然按照夫君的说法,他们绕着“中国”的大北方转了一个圈。可关中平原独特的地理景观还是很吸引她。

    这里的黄土那么厚,那么结实!直接挖个“洞”就能当房子!

    这里的人也真多,比柳泉堡多多了!一个县城甚至比龙城人都多!她哪里知道,茂陵的人口其实比长安城都要多!

    还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庄稼就不用说了,还有很多她没见过的果蔬!

    “凡哥哥,这么多麦子,都是我们家的吗?”柳菲儿跟着耿小凡视察自己的“领地”了。

    “是吧!我也不知道。”耿小凡也是“外来人口”,他更不清楚,只好歪着头问耿三娘。

    “是!这些都是您的授田。”

    “这些田都是谁在种?怎么交租?”耿小凡知道一定是有“佃户”什么的,他得先知道自己一年收成有多少。

    “都是庄上农户租种,见税什五。”耿三娘小心地回答。

    “见税什五什么意思?百分之十五吗?”耿小凡猜测着,自己是大地主了,收“佃户”百分之十五的地租好像还算合理。

    “百分之十五?”耿三娘反倒被他弄迷糊了,见他也懒得解释,就自己解释,“见税什五就是十税五。”

    “什么!”耿小凡吓一跳!不是百分之十五,而是百分之五十!!

    “爵爷不能再高了,见税什五是官定,有些地方已经税什四了。”耿三娘以为耿小凡嫌少,赶快再次解释。

    “不是嫌少,而是太多了吧!人家辛辛苦苦种一年,你直接拿走人家一半!”

    “这,您也得缴田税的啊!”耿三娘明白了。

    “田税是多少?”

    “什税一!”

    “什税一,那我们不还是有四成!”耿小凡还是不淡定,这“剥削”有些太严重吧!

    “这样,从今年开始,佃农们给我们交两成就好,人家辛苦种田,应该多留一些。”

    “两成!”这下轮到耿三娘不淡定了,“怕是不成!”

    “为什么?”

    “您只收两成,其他人怎么办?您这不是打人家脸吗?再说了,大家要是都抢着来种您的田,这给谁不给谁,怕也是麻烦!”耿三娘还是有经验的,赶快解释。

    “哦!是我想的简单了。”耿小凡马上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入乡随俗”,自己不能标新立异。那样,无疑是给自己树敌。维护的,只是自己庄上那些佃农,得罪的可就是全县的“地主”!

    “那就比着县里最低的,见税什四!我们也不能让自家人吃亏。”耿小凡想清楚了,大不了过年的时候,再想办法给大家“返还”一些。

    “爵爷恩德,耿家庄百姓有福了!”耿三娘赶快替老百姓“谢恩”,而且,她“自己家”也种着爵爷的地呢!

    “三娘,坡上那些是荒地吗?”耿小凡指着不远处的“黄土高坡”问。

    “是荒地,您问那个干什么?”

    “我若是开了那些荒地,是不是就是我的了?”耿小凡有想法了。

    “若是无主的,您开了,直接到官府备个案,就算您的了。可,您要那地干嘛?那里高低不平的,又种不了庄稼。”耿三娘实在猜不透耿小凡的想法。

    “种不了庄稼就种树!”耿小凡开始安排了,从古至今,种庄稼哪有种经济作物赚钱!

    临河的黄土坡,开垦成梯田,耐旱的板栗、大枣种坡上,坡底种苹果、梨!

    菲儿久居塞外一定没吃过什么新鲜水果,自己得让她好好尝尝。而且,满山的果木,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该有多漂亮啊!

    “种树干嘛?就算能种活,没水也长不好。”耿三娘对主子的突发奇想有些不理解。

    “种果树!你去办吧,只要是果树都可以种。板栗、大枣都是耐旱的,种高处,坡底下种苹果、梨什么的。下面就是渭河,怎么能说没水?我有办法把水弄上去!”

    “啊!种果树!”耿三娘真的被耿小凡的决定惊住了。不过,要是真的能把水引上去,还真是个好主意!

    “您确定可以把水引上去?”耿三娘在做最后的确认。

    “看那儿!”耿小凡知道,自己如果不跟耿三娘解释清楚,她不会安心,于是指着渭河上游一个地方跟她解释。

    “坡上修成梯田,我有办法从那儿把水引到半山腰,在那儿修一条渠,不就完了。”

    “您,您怎么把水引上去?”耿三娘看是看明白了,但是还是不理解。

    “筒车!你给我找个木匠就行。”

    “筒车?筒车是什么?”

    “哎!跟你说不清楚,做出来你就知道了。”耿小凡懒得跟耿三娘解释。

    没想到,耿三娘找来的木匠也理解不了。

    耿小凡有些生气了,这么简单的“机械原理”,那么难理解吗?

    “凡哥哥,你别着急,我也没听明白,你是说要做个大轮子?”柳菲儿也没听明白,也有些好奇。

    耿小凡不发脾气了,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是菲儿想知道的事,再复杂他都会想方设法解释清楚。

    看看门前的小溪,耿小凡有主意了,拿起竹筒竹竿,自己动手了,很快做了一个简单的模型,领着菲儿和木匠来到小溪边。

    “看到了吧!就这样,水是不是就上来了?”

    耿小凡把自己做的“模型”一手举着,放到小溪里,一手帮着水流转动。

    “凡哥哥,你太聪明了!”柳菲儿一下子看明白了。

    “这,这要做多大的轮子啊!”木匠也看明白了,也去水边试了试。

    “越大越好,河湾那个地方,水流落差还不小,正合适。”耿小凡擦擦头上的汗,这些“古人”,没文化真可怕!

    “那也不行啊!山坡离水那么远,就算修了渠,这水也送不到吧。”木匠还有一个疑惑。

    “你怎么这么笨!”耿小凡还没发话,柳菲儿提前叫了起来,拿起半片竹管比划着,“你这么连一个木槽,多远都能接过去!”

    耿小凡乐了,自己这小娘子就是聪明!

    “凡哥哥,你简直太聪明了!”柳菲儿弄明白了筒车的“工作原理”有些兴奋。

    “这算什么,你夫君有一百种方法把水弄上去,这只是最简单的一种。”耿小凡又开始吹牛了。

    就这样,耿小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布局自己的“农业规划”。

    当然酿酒作坊也必不可少,菲儿还是喜欢养羊,耿小凡就给她专门规划了一小片“牧场”。除此之外,鸡、鸭、猪、狗什么的都养了起来。

    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成立了,耿小凡当起了名副其实的“大汉地主”!
………………………………

第95章 明珠无罪映方寸

    办完了洛阳赈灾的差事,阳阿该回宫了,临走的时候,洛阳好多百姓都来送“青天钦差”,这让阳阿着实兴奋。

    回到长安,稍事休息,阳阿进宫向太后复命了。叽叽喳喳,兴奋地把自己这一路的“功德”向太后诉说了一番,太后虽然一直微笑,好像并不是非常在意。

    “阳阿,你这次办得不错。不过,有些事你还是被蒙蔽了。这么大的灾,没饿死一人,可能吗?前些日子,长安城多了多少流民,你可能没看到。但凡有口吃的,谁会拖家带口,背井离乡。”

    王太后翻着阳阿呈上的“有功人员”名单,“还有这些人,我相信他们一定是捐的有钱粮,可这些钱粮都去哪儿了?都到了灾民手中了吗?”

    “这,洛阳城设有不少粥棚的,还有这次朝廷发的赈灾钱粮,都是我亲眼看着发下去的啊!”

    “所以,我说你有功,办得不错!”王太后不想让阳阿过于纠结,放下了手中的名单,“无论如何,这次洛阳没出什么乱子,毕众就算大功一件,这个就准了吧。”

    “可是,您的意思是说,毕众敢贪污捐献的救灾钱粮?”阳阿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了,灾民们那么可怜,怎么好意思克扣他们的活命粮!

    “阳阿,你立了这么大功,想要什么赏赐?”王太后不想再跟阳阿讨论这个问题了,转了话题。

    “我这就算是给骜弟弟帮忙,替您分忧,要什么赏赐啊!”

    “有功就得赏!看,这个喜欢不?”王太后随手拿起桌子上一个首饰盒,递给阳阿。

    “好漂亮的珠子!”阳阿被盒子里的明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