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世红颜(大结局)-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小宛来到乾清宫,欧阳哲炫已经被安置在床上,床前已围满了一大群的太医、宫女还有太监,他们见董小宛到了都让开了一条路。她看到胡太医在欧阳哲炫心脏附近封住了几个大穴,可是董小宛知道这恐怕没什么用。

    这时,太后也到了,远远地便开口道:“怎么样了?皇上怎么样了?”

    “奴才叩见太后!”众人都连忙行礼道。

    “都什么时候了?还行什么礼?皇上到底怎么样了?”太后焦急地问道。
………………………………

第二部 铿锵妃子 第三十章 祈求上苍

    胡太医皱着眉头说:“皇上的情况很不乐观。本来慕容姑娘便用了续命法将毒引到了各个穴道之中,这已经是凶险之极,但也还算成功。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还不快说!”太后的眼神如利剑一般穿透了胡太医的身体。

    “可是皇上与皇后怄气,一时气急可能已经将穴道中的毒都给冲了出来。现在皇上的五脏六腑以及各个经脉都已被此毒所伤。现在奴才用银针护住皇上的心脉,不过也撑不了多久了。”胡太医垂头说道。

    太后本欲问董小宛,可是只见董小宛眼睛无神地望着欧阳哲炫,知道她也没什么办法。

    就在这时,苏德海进来跪下奏道:“启禀太后慕容岚慕容公子到了!丫”

    太后听了精神一振,说道:“还不快请!”

    “是!”苏德海应了一声便出了去。不一会便领着一个人走了进来。董小宛定睛一看,这人竟然是慕容岚,这让董小宛有了一丝希望的光芒媲。

    慕容岚进来正欲行礼。

    太后一挥右手,说道:“都免了!慕容公子先看看皇上的情况如何!”

    慕容岚点了点头便来到了欧阳哲炫的床头,摸了摸欧阳哲炫的脉搏。

    “都退下去!”太后吩咐道。

    宫女和太监听了都退到了外间,那些太医对望了一下也退了出去。

    慕容岚见到欧阳哲炫那发黑脸色,心中一惊,身形一动,手中已多了一枚银针,他脚步轻移,身子已来到欧阳哲炫的床前,将那枚银针从欧阳哲炫的天灵穴拍了下去。

    顿时,欧阳哲炫吐出一口黑血,醒了过来。他望见董小宛那脸上的伤,忍住口里的血腥道:“太医!太医!还不快帮慕容姑娘治伤!”

    太医们听到欧阳哲炫的喊话,又都急冲冲地步入内室。

    太后见欧阳哲炫醒转过来,立刻走近床前说道:“皇儿……”太后只说了这两个字便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泪水不自觉地溢出了眼眶。

    “母后,儿臣没事。先让太医帮宛儿治伤,若是留下疤痕怎么办?”欧阳哲炫开口道。

    太后听了,大大吃了一惊,她转过头用探究的眼神望着董小宛。

    董小宛仿佛没有看到太后的眼神,目光直看着欧阳哲炫,她迈步到欧阳哲炫的床前,眼中流着泪水,扯出一丝微笑,开口说道:“小旋子,你安心治伤。难道你会因为我脸上的伤而不要我吗?”

    欧阳哲炫望着董小宛,微笑着点了点头,闭上了眼睛。

    这时,慕容岚开口道:“草民恳请太后以及各位太医回避。草民要用银针导出一部分毒出来,这样方能保住皇上的性命。”

    太后听了,点了点头,离开欧阳哲炫的床前,举步离开欧阳哲炫的寝宫。

    众太医也跟着太后出了去。

    董小宛望了慕容岚一眼,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怎么嘱托。

    慕容岚见到董小宛的神情,重重地点了点头。

    董小宛见了,也转身往外面走去。

    走到外面,只听见太后说道:“来人!摆香坛,哀家要为皇上祈福!”

    不一会,便用太监抬了一张大的红木香案上来,摆在院子的正北方。又有宫女捧来香炉,香炉上插着三根大大的香。香炉的两旁摆上两根红烛。香炉之前摆了几盘水果,一只烤猪,在这些东西之前又摆了三杯酒。在香案之前放了一个用黄锦包裹的蒲团。

    一个宫女点上三根线香交给皇太后,皇太后拿着线香朝香案拜了三拜,将线香交给身边的宫女。那宫女拿着线香走上前几步,将线香插在了香炉之上,然后退回到太后的身后。皇太后见线香已经插上便跪倒在那蒲团之上,双手合十,为欧阳哲炫祈福。

    众人见皇太后跪下了,众人也跟着跪了下去。

    董小宛本不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可是现在她也不知道该如何,所以她也诚心地跪下来为欧阳哲炫祈福。

    过了多久,董小宛也不知道,她只感觉到膝盖已经麻木了,可是她还是直直地跪着。若是当初学礼仪的时候有这么虔诚的话,那她当初也不会被骂得如此之惨。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房门终于打开,慕容岚满脸汗水地走了出来,开口说道:“皇上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了!”

    董小宛一听到这句话,猛地站起身来,她只感觉眼前一黑、头皮一麻,便直直地往后倒去。

    董小宛睁开沉重的眼皮,只看见怜心正守在床前。

    怜心见她醒了,开口道:“小姐,你可醒了!让奴婢担心死了。”

    董小宛有些记不清昨儿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感觉自己的脸有些痛痛的感觉,便要伸手去摸,可是却给怜心给打掉了。

    “小姐不要摸!昨儿个可吓死奴婢了,伤口这么深。连小少爷都说这伤口可能要留下疤了。小少爷还说让小姐不要摸伤口,免得疤痕更加大。昨儿看小少爷帮小姐用针线将伤口缝起来,整整缝了六针,奴婢都不忍心看……”怜心一见到董小宛醒了过来,便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什么?!是那家伙帮我缝合了?”董小宛吃惊地问。

    不会!那小子中医可能还行,这西医的外科手术到底行不行啊?不会给他将伤口越弄越糟?要是慕容羿她还放心些!谁知道这慕容岚会不会公报私仇,将她的脸弄成麻花样,早知道她就自己将伤口给缝合了!
………………………………

第二部 铿锵妃子 第三十一章 太后召见

    “对啊!这种医术奴婢可是第一次见呢!”怜心满脸崇拜地说。

    什么嘛!那还是她教的好不好!要崇拜也应该崇拜她!

    “怜心!帮我梳洗!我要去看皇上!”董小宛吩咐道。

    “是!”怜心应了一声,便去打了热水来帮董小宛梳洗。

    董小宛刚梳洗好,正想去探望欧阳哲炫媲。

    可是就在这时,慈宁宫的小太监来宣旨。

    董小宛连忙带了怜心出去跪下接旨丫。

    那小太监高声说道:“奉太后懿旨:宣慕容宛儿到慈宁宫觐见。”

    “民女领旨!”董小宛叩头说道。

    董小宛眼珠一转,心道:惨了!难道太后要对付我吗?那日在乾清宫里,不论是谁见到我的真容时都吃了一惊。只有太后见了我,而没有任何异常。在坤宁宫之时,也算是解了我的围。可是这都是为了他欧阳哲炫。现在慕容岚来了,那我是不是便危险了?以太后的精明不可能不知道我就是小丸子,也是当初被皇后毒杀的20名秀女之一的董宛莹。我虽坚称自己是慕容宛儿,可是这些话骗一下皇后也许可以,但要瞒过太后的眼睛,那是不可能的。她如今召见我,那是不是说她已经胸有成竹了?那她会怎么对我?虽然现在除掉了萧远舟,可是朝野仍未平稳,藩王的威胁仍在。欧阳哲炫的宝座仍需要蒙古的支持才行。那么皇后毒杀秀女的事件,那是断断不能传出去的。而且以太后的心狠断断不会留下我这个祸患,这么说的话,那我岂不是死定了?不过现在小旋子仍需要慕容岚来医治,她若要杀我,那也会等到小旋子病好才对。以太后的精明断不会做此不明智的决定。那她召见我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董小宛的思绪翻转,可是却理不出一点头绪。她不知道太后的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她的心里直打鼓,因为她不知道太后到底要怎么对付她!虽然她的心里如此不安,可是面上却没有任何表露。

    董小宛跟着那小太监到了慈宁宫,董小宛对着太后跪下请安道:“民女慕容宛儿给皇太后请安!愿太后福寿康安!”

    “平身!”太后柔声说道。

    太后如此对她,董小宛反而觉得更为害怕。她镇定心神,眼珠转了好几圈。然后叩头说道:“民女该死!民女罪该万死!”这招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希望能有用!对这个太后也只能坦陈自己的罪过,这样反而可能会好些。

    “慕容姑娘为何如此。哀家宣你来并不是要为难你。今儿宣你来是想和你说册封之事!昨儿哀家也瞧清楚了,皇上对你……”太后笑着说道。

    董小宛听了太后的话,犹如雷轰一般,脸色霎时变得雪白,她低垂着头,眼珠乱转。太后为何如此?是试探吗?是真心吗?若是她一个回答不好,那等着她的就是死?想到这,董小宛不再迟疑,打断太后的话,磕头说道:“民女不敢!民女出身卑微,而且在昨日在皇后面前指天发誓决不为妃,天上的神佛都看着。民女不敢违誓!若太后能让民女当个奴才,守在皇上身边照顾皇上,民女决不推辞,可是若是说册封之事,那是万万不可!”

    皇太后听了董小宛的话,开口说道:“那些你都不用担心,天上的神佛都会理解的。就算天上的神佛怪罪,那还有哀家顶着,皇后那边也由哀家去劝说,你只管放心。”

    “民女不敢!民女不敢!若太后果要如此,民女只有削发为尼!”当尼姑还可以还俗,要是脑袋掉了,那可没救了。

    皇太后听了董小宛的话,当即一愣,然后说道:“哀家知道你怕哀家。哀家这么做不是为你不是为皇后,而是为了皇上。”

    董小宛听了,猛地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皇太后,迅即便觉不妥,于是立即又垂下头来。

    “知子莫若母!昨儿晚上,皇上为了你而口吐鲜血,还有皇上看你的眼神。从那哀家就可以看出皇上是真心喜欢你。现在皇上虽暂时无恙,可是这毒也还未解。哀家不想皇上日日为你忧心。册封你,一是为了让皇上宽心,一是为皇上冲喜!哀家希望你能给皇上带来福气,让皇上度过此次难关。”太后幽幽地说道。

    董小宛听了太后的话,怔了良久,然后磕头道:“民女谨遵懿旨!”

    “好了!你回去!皇上还等着你去瞧他呢!”皇太后微微点头道。

    “是!”董小宛应了一声,便退出了慈宁宫。

    待董小宛走后,太后娜木伊看着站在自己身旁的兰嬷嬷欲问不问,欲说不说的样子。于是开口说道:“兰儿,你是不是有事想说?”

    这兰嬷嬷是娜木伊的陪嫁丫环,自小便跟着娜木伊,所以娜木伊的想法,她也能猜个七八分,可是这一次她却一点都不明白娜木伊的想法。她听到娜木伊如此问,于是便开口道:“奴婢只是不明白太后为何如此对那丫头!”

    “唉!哀家也猜到你会忍不住问哀家!”娜木伊深深叹了口气。

    “奴婢不敢!”兰嬷嬷连忙垂首说道。这窥测上意可是大罪,若不是她难以明白,她也不会问,而且她也知道娜木伊对她犹如亲人一般,否则她断断不会问出此等话语。

    “哀家又如何不知留着这丫头可能便是一个祸患。可是哀家不得不如此。自从哀家嘱意皇后加害太子以来,皇上对哀家的态度便不同以往了,哀家的话他也不怎么放在心上。可是当时的形势逼得哀家不得不如此,皇上心痛,可是难道哀家就不心痛吗?那也是哀家的孙子啊!”
………………………………

第二部 铿锵妃子 第三十二章册封贵人

    娜木伊说到这里,声音咽住,眼睛闭上,流出了两行泪水。她拿手帕擦了擦泪水,继续说道,“这丫头机智伶俐,当初在宫里的时候愣是没将她的身份暴露,而且还使出金蝉脱壳之计,将所有人的眼睛都给瞒了过去。哀家知道这丫头一点都不简单,而且当初在宫里的时候她将所有的关系都处理得当,而且还为皇上出谋划策。若是皇后有她的一半,那哀家也不用操心了。哀家要册封她一是为了莫要让后宫不和,自那丫头使出金蝉脱壳计逃出皇宫以来,皇上独宠宜嫔,若长此以往必会使蒙古动乱,若封了那丫头,以哀家对那丫头的了解,她必不会独占宠爱,而且哀家相信她会处理好各宫关系;其二,三藩未除,他日还要仰赖她为皇上出谋划策,平定三藩;其三,皇上对她有情,若果哀家此次再下毒手,那皇上对哀家恐怕连一点母子之情都没有了,而且说不定他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这才是哀家最担心的;其四,这次河间疫情还有黄河缺堤,慕容家出的力不少,许多百姓对慕容家顶礼膜拜,恐怕有的人是只知道慕容家而不知道有朝廷,若册封了那丫头,那慕容家便是皇亲国戚,那慕容家的功劳便是朝廷的功劳。这第四点才是最重要的一点。所以哀家才说哀家不得不如此。若这丫头能安分于她的位置,那哀家便能保她太平,若他日她不安于现状,那也莫要怪哀家心狠!”说着,娜木伊的眼睛放出烁烁的光芒。

    董小宛从慈宁宫出来,心底还未平静下来。她对于刚才的事情,仍是不太敢相信太后会这么做,心中仍有些惴惴。由于心中想着事情,所以也未怎么看路,一不小心便撞到了人。董小宛正想道歉,可是凝目一看,竟然是襄亲王欧阳哲凯。她连忙行礼道:“民女该死!冒犯了王爷,请王爷恕罪!”

    真是诸事不顺!自从那日被欧阳哲凯忽然告白,董小宛便处处躲着这位王爷,可是没想到却仍是撞上了他。

    “你……还好吗?”欧阳哲凯久久才问出一句,手也轻柔地摸上了董小宛那用白布包扎着的伤口上。

    董小宛听了欧阳哲凯的话,登时便愣住了,当欧阳哲凯的手抚上了她的伤口之时,她刹时回神,连退了好几步。

    既然她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便不能动摇,否则只能伤他更深,而且会让他们三个人都受到伤害。

    “民女还有事就不陪王爷了!”董小宛行了个礼便转身往前走去。

    欧阳哲凯对着董小宛的背影说道:“若有一天,你厌倦了皇宫里的生活,那只要你对我说一声,即使是拼得粉身碎骨我也会带你离开……”

    董小宛听了,身子震了震,可是脚下却毫不迟疑地大踏步往乾清宫走去。

    董小宛去乾清宫看了一下欧阳哲炫便回到自己的住处。此时已有慈宁宫的宣旨太监在等着她准备宣旨。

    那太监见董小宛回来了,便朗声道:“慕容宛儿接旨!”

    董小宛听了,便跪了下来,连在屋子里的雅嬷嬷、赵碧筠还有怜心都跪了下来媲。

    “慕容宛儿秀外慧中、聪敏灵慧、德才兼备,哀家甚喜之,特封为容贵人,赐住承乾宫。”那太监宣完旨便将用黄绢写着的懿旨合上交给董小宛。

    董小宛双手高举过头接过,然后站起身来。

    那太监笑着说道:“恭喜慕容姑娘了。哎哟!瞧我这张嘴,该称主子了!”

    “公公哪里的话!宛儿才初进宫,有许多事情都不懂,日后还要公公多多提点提点呢!碧筠!”董小宛说着便使了个眼色给赵碧筠。

    赵碧筠见了连忙去取了两锭银子,交给了董小宛。

    董小宛将银子塞到那太监的手中道:“我也不清楚宫里的规矩,这点意思虽不算什么但还请公公收下。”

    这宫中有定例妃子赏赐也才一定银子,而董小宛一个刚封的贵人便出手两锭银子,那太监当然笑得合不拢嘴,高高兴兴地回去复命去了。

    那太监一走,雅嬷嬷便开口道:“宛儿,你真的想清楚了么?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情!一入宫门深似海,日后要想出去便难了。更何况你无靠山可依,靠的只有皇上的宠爱,若日后你色衰爱弛之时,你又该如何?而且宫闱之中危险重重,你真的能应付得了,能保证不被暗箭所伤么?”

    董小宛皱着眉,良久才开口说道:“姑姑所说,宛儿都曾想过!可是宛儿的命是皇上救的,若不是皇上相救,宛儿早已命丧黄泉。若是他日真的命丧宫闱,那也算是将命还给他了!”

    “宛儿,依姑姑看你不仅仅是为了皇上对你的救命之恩?”雅嬷嬷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人各有命!也许这就是你的命数!”

    这承乾宫为两进院,正门南向,名承乾门。前院正殿即承乾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角安放走兽5个,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内外檐饰龙凤和玺彩画。明间开门,次、梢间槛墙、槛窗,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窗。室内方砖墁地,天花彩绘双凤,正间内悬乾隆皇帝御题“德成柔顺”匾。殿前为宽敞的月台。东西有配殿各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东西配殿安匾曰贞顺斋、明德堂。

    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施以斗栱,饰龙凤和玺彩画。两侧建有耳房。东西有配殿各3间,均为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饰以旋子彩画。后院西南角有井亭一座。此宫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
………………………………

第二部 铿锵妃子 第三十三章 太后隆恩

    董小宛搬进这承乾宫中,虽然这里雕栏玉栋,但董小宛仍觉得当初居住的落英院好些。不过皇太后将这承乾宫赐给她住,而且将她一跃数级的封为贵人,如此隆恩还真让她感到吃惊。在暴风雨之前总会十分平静,也不知这太后会怎么对付她。她虽心中惴惴,但也还是住了下来。当然怜心、雅嬷嬷还有赵碧筠也跟着她在承乾宫安置下来丫。

    才刚安顿下来,小顺子便领着一名宫女和三名太监来到了承乾宫。

    “奴才(奴婢)叩见容主子!”一应奴才向董小宛跪下行礼道。

    “都起来!不知公公领着人来有何事?”董小宛轻柔地问道。

    小顺子起身回道:“按宫中定例,容主子能有四名宫女四名太监服侍。苏总管特命奴才领着人来给主子补上!”

    “公公不时说有四名太监吗?怎么?!”董小宛声音柔和地说。

    “加上奴才刚好四名!”小顺子恭谨地说道。

    “你?!公公不是服侍皇上的么?”董小宛皱着眉说道。

    “苏公公吩咐了,让奴才日后便伺候容主子。”小顺子如实说。

    董小宛听了,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

    “请主子给奴才们赐名!”小顺子回道媲。

    “赐名?!这名字本是父母给孩子的第一个礼物,我看你们还是用回你们的本家名字!”董小宛说道。

    众人听了愣了一下,然后连忙下拜道:“谢主子恩典!”

    董小宛喝了口茶,然后说道:“你们都说说你们各自的名字!也好让我记记!小顺子,你先说!”

    “奴才在家时便叫顺子!”小顺子笑着说。

    “那你也不用改了!你呢?”董小宛指着另外一个太监道。

    “奴才……奴才在家时叫……叫狗儿!”那个小太监有些颤抖地说。

    “狗儿?!”董小宛重复了一遍。

    “若是主子觉得不好便赐个名给他!”小顺子连忙说道。

    “不用了!我听说民间很多人都是给自己的孩子起个贱名,以此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无病无灾。这狗儿是他父母起的,定也是这般用意。这也是他父母对他的一种爱意的表现。所以日后你便叫小狗子!”董小宛柔声说。

    小狗子听了,连忙磕头谢恩道:“谢主子恩典!谢主子恩典……”

    另外两名太监还有那名宫女也分别说了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小柱子、小允子和喜儿。

    “日后你们有什么事便和雅嬷嬷说,她会教你们怎么做的!”董小宛说着便用眼睛看了看雅嬷嬷。

    雅嬷嬷会意,站前一步说道:“你们都是宫里的老人儿了。什么当说,什么不当说,你们心里都清楚。你们不要以为主子宽厚,你们就可以媚上欺主,你们要明白主荣你荣,主辱你死。我知道你们的心里都打着各自的小算盘,我在这里奉劝一句,你们还是谨守本分的好,若是让我抓住你们一点错,那就休怪我不留情面。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姑姑!”众人应道。

    “好了!你们都退下去!主子忙了一整天也乏了,今儿要早些安置,你们都去准备一下!”雅嬷嬷吩咐道。

    “是!”众人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待众人出去后,董小宛对雅嬷嬷问道:“姑姑,你说我明儿个要不要去慈宁宫和坤宁宫请安?”

    雅嬷嬷凝眉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照宫中规矩,还未被皇上临幸的贵人、常在等都不用去慈宁宫和坤宁宫请安。不过你是皇太后亲自钦点的贵人,那慈宁宫那边便要去的,至于坤宁宫,你还是不用去了!”

    正说着,便有太监来传旨,董小宛和雅嬷嬷连忙跪下接旨。

    领头的太监是慈宁宫的总管太监孙荣盛,他双手捧着黄绢,后面跟着两队太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