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戟影纵横-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世一个普通家庭妇女。不行,我回头得想点办法,让家里这生活开得好点。

    说吃就想到住,杨家虽然大门修得很有威严,门脸也装修得不错,可是里面,院子也不是很大,房间里就更简单,几乎就是日常所用的家具,一些花瓶瓷器什么的,值钱的奢侈品就更少了。也就是杨邦乂的书房跟练功房可能好点,有几幅字画,还有几把武器,传说都是很名贵的。不过家里的主人虽然节俭,家里仆佣们的工钱可不低,主人家平日里也对他们很好,从不苛责他们。

    席间杨邦乂见杨震使用筷子虽然有些吃力,但是看手势却非常熟练,好奇的问赵月奴:“平日里都是麟儿自己吃饭吗?”

    “官人有所不知,他呀,自一岁以来每次吃饭都要自己吃,不用勺子,喜欢用筷子,可是常常连筷子都捉不稳,弄得浑身都是。我本来想喂他吃,可是不管怎么样都不让我喂,我喂,他就把嘴巴闭住不肯吃,也不知道为啥,后来西厢那几个丫头喂他,他倒是肯吃了,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丫头们喂的。”赵月奴说完还若有所思的瞄了小杨震一眼。

    “哦?难道是那几个丫头符合我家麟儿的口味?”杨邦乂一脸调笑的看着杨震说。杨震心说:咦?你咋知道的呢?我表现得有这么明显么?

    “官人怎么也没个正经,麟儿还不到两岁,懂得什么,却不要乱说。”赵月奴娇嗔的埋怨了杨邦乂几句,这也就是她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杨邦乂“不正经”,估计那两个姨娘也就敢“晚上”悄悄的说说。

    “官人,说到年岁,英儿过完年就满十三了,官人可得顾及着点。”二姨娘这也是话赶话说到这里,想着杨大姐都十三了,也到了问亲的年纪了。古代人家结婚早,十五六结婚的非常普遍,十七八岁正当时。到双十后还没嫁人的,就快成老姑娘了。

    “娘,我还小呢。”大姐一听说到她身上,埋怨了二姨娘一声。想着这种事怎么在这就说了,没看见旁边还有个大蛮牛么?那脸羞得像熟透了的苹果。

    “呵呵,日子过得这么快,眨眼间我家大姐儿也长大啦。”杨邦乂感慨了一句,接着对大姐微微笑着问:“不知道我家大姐儿喜欢什么样的男子,可有中意的啊?”

    “爹爹也是个坏人,哼。”说完气鼓鼓的就要起身逃开,谁知起的太猛,一脚没稳住,斜着就向牛皋倒了过去。牛皋连忙想去接住,一看自己的手上全是烧鹅腿的油,不好用手,于是转过身,用他那宽阔厚实的大背脊把大姐给托住了。

    “大笨牛,躲开。”这下大姐更羞愤了,嗔了牛皋一句,然后跑了出去。

    “哈哈哈……,大姐儿害羞了。”杨邦乂跟没事人似的笑了几声,接着吃他的饭,其他人也没在意,只有杨震注意到牛皋那表情,咋看都有点喜悦的味道。
………………………………

第六章 杨家的渊源

    一场家宴结束后,杨邦乂就抱着杨震进了书房。

    “麟儿,我听说你经常自己跑到我的书房里看书?”杨邦乂在了解家里情况时听人说杨震经常出入他的书房,于是好奇的问。

    “爹爹,麟儿只是有时候来书房解解闷儿,家里又没有别的小孩子,姐姐们也有姨娘们跟她们安排的课业(除了读书写字还有女红),只有娘亲跟我玩,可是娘亲也有累着的时候。嗯,要是我也有个弟弟妹妹就好了。”杨震奶声奶气的说道。

    除了做大量工作来了解这个世界外,杨震也确实非常无聊。虽然姐姐们,三个妈妈都非常宠爱他,可是他自己知道自己并不是个小孩子啊,没有小孩子的思想,当然也做不出小孩子本身的状态。所以整天就东摇西晃,有事没事都喜欢跟着漂亮丫头打转。

    这回杨邦乂问起,他也只能蒙着头皮随口胡诌了。

    “噢?麟儿小小年纪,不粘母亲,来书房解闷儿?”这话听得连杨邦乂都觉得特假。但是好像有没什么地方不对,唯一感觉有疑惑的地方就是这孩子那么小,在书房是怎么解闷的。而且,这孩子说话那口吻,怎么感觉都跟他本身年纪不大相符。

    “那你给爹爹说说,你都是怎么解闷儿的啊?”杨邦乂还是忍住没往其他地方想,只是觉得自己的儿子有些与众不同。

    “有时候翻翻书,有时候写写字,有时候画会儿画。”杨震这说的还是很真实的,他这么大个人了,总不能来书房挖泥巴,爬桌子吧。

    “这么能干啊,那今天为父就考考你,先给为父写几个字看看。”杨邦乂都有些吃惊了,这不满两岁的孩子可以读书写字画画?是天生神童吗?

    杨震一个激灵:妈蛋,是不是说露馅了?我咋忘记了我现在只是一个小孩子呢?我现在叫杨麟,我是杨再兴,不再是杨震了。

    现在怎么做?是认真写还是随手瞎糊弄?写差了倒也没事,写好了,会不会给老头子吓着?我要不要再展示一下我画画的天分,老头子不会以为我是妖孽吧?要是我此时展现出我惊人的书画天赋,杨老爹会不会觉得我就是个天才?没准他还会给我找个书画大家当老师呢?有宋代书画大家给我当老师的话就真的太好了,要不要表演啊,真是纠结啊。

    不对啊,想这么多有什么用?你几岁?你能用你那幼小的双手写出多好的字?杨麟想到最后,发现自己就是想写好点,那也是有心无力啊。

    杨震,哦不,杨麟最终还是尽力的写出了“好男儿有志向”几个大字。

    “‘好男儿有志向’?写得好,好男儿就是应该有志向。麟儿,爹爹问你:你是从哪里知道这句话的呢?”杨邦乂看了看字,运笔手法中规中矩,没什么奇特,倒是排列得非常整齐。不到两岁的小孩能有这样的功夫,已经算是天下奇闻了。

    “麟儿不知道,麟儿只是偶有心得。”我呸,尼玛这张鸟嘴,说完杨麟就后悔了。你说你装什么装,叫你写字,你随便写个一二三不就得了,写什么志向,什么好男儿?这么小的孩子想什么志向啊,你生怕别人不知道你不“正常”啊。万一接下来杨老爹让你说说你的志向是什么?你要怎么回答?难道说我是神仙派来告诉你,北宋朝廷快完了,老爹你赶紧收拾收拾,咱全家老小逃去南方?要不就留下举兵造反?要当这样的好男儿?现在还有心得了,完了,这下怎么继续装下去?杨麟此时内心绯腑不已。

    “那麟儿要不要做我杨家的好男儿?”

    “想。”这字几乎没过杨麟大脑就脱口而出。

    “好,那麟儿你的志向又是什么呢?”杨邦乂这次问得很认真,连表情都变得严肃起来。

    我c,这么大的一个问题,你让小爷我怎么回答呢?我可不可以喊“过”?杨麟脑袋瓜子里一团乱麻。

    杨麟沉默了十数息,调整好心绪,正准备回答。就在这时,杨邦乂却又问道:“麟儿可知道我杨家的家世?”

    “麟儿也不知道。”这是真的不知道啊,杨家将的故事虽然谁都听说过,可那也只是知道个皮毛啊,谁知道具体家世情况啊。

    “那今天为父就给你讲一讲我们杨家。”杨邦乂这就开始了给小杨麟传递源远流长的家学文化。

    杨家世居麟州,家祖世代豪强。到杨光远这一辈的时候,杨光远做了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的节度使。后来后唐王朝政治**,朝局混乱,石敬瑭(后晋开国皇帝,晋高祖)趁势造反。为了打败后唐军队,石敬瑭以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人,并认契丹人为宗主的条件,迎契丹人入关。后唐军队大败,后唐末帝于玄武楼**,后唐灭亡。

    当时杨光远为讨伐石敬瑭的招讨副使,后唐军队溃败后,石敬瑭便一路招降拉拢后唐官员。杨光远眼见后唐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为保宗族亲眷,被迫投降。杨光远投降后得知石敬瑭与契丹人的交易条件,后悔不已。

    石敬瑭为了剿灭后唐,让契丹人参与作战,契丹人沿途烧杀抢掠,奸 淫 妇女,无恶不作,杨光远对这些番贼痛恨无比。契丹人便污蔑杨家人欲反而自立,石敬瑭猜忌心尤重,于是杨光远被杀。等到后晋被灭时,杨家归于后汉刘家,当时杨家当家的乃是杨光远之子杨信,又被称为火山王杨衮。

    五代时期,王朝更替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家家户户朝不保夕。杨信担心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被一网打尽的风险,于是将杨重贵送到刘崇那里,杨重贵就是杨业。

    刘崇,刘志远的胞弟,是北汉的开国皇帝,称北汉世祖。刘志远,后汉开国皇帝,称后汉高祖。

    接下来就是郭威(后周太祖)造反,攻灭后汉,建立后周,刘崇建立北汉。郭威死后,其养子郭荣(即柴荣,后周世宗)继位,柴荣死后,赵匡胤(宋太祖)造反自立为帝。这是杨信已死,杨业主持杨家,后来赵匡胤率军攻打北汉,杨业为保刘继元(北汉英武帝)活命,投降赵宋。

    杨业当时已经名满天下,赵匡胤与后来的赵光义都欣赏他的军事才华,任命杨业驻守雁代之地。杨业不辱使命,多次打败辽人军队,威震北疆,以至于后来契丹人但凡见到杨业大纛便立即逃遁。

    直到金沙滩之役,太宗赵光义亲征,辽人设计擒杀宋室君臣,不料毒计被杨业识破。杨家儿郎们为保大宋君臣安全撤退,拼死抵挡辽人军队。最后,大朗二郎三郎战死,四郎、八郎被俘,五郎失踪,六郎被杀散,七郎惨死潘仁美乱箭之下;老杨业战至孤身一人,深受重创,力竭被俘,绝食而死。至此,杨家老少上下并军兵数万死伤殆尽,最后回朝的只余六郎一人。

    赵光义回朝后,对杨家人愧疚难当,又因为杨家上下武勇忠烈,特赐杨家“天波府”。并在府门外立下石碑,上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天波府一门忠烈,可是自金沙滩之后,元气大伤,杨家后人后继无力,之后的杨家就这样渐渐衰落下来。

    再后来,到了真宗皇帝时,宋辽签下“澶渊之盟”,双方休兵罢战,进入长达百余年的“和平时期”,再无大规模战事。所以,后来的杨宗保、杨文广等杨家人都没有机会再立大功。

    像杨家、折家、呼延家、高家、曹家等都是武将世家,素以军功传世。而五代以来的皇帝大多都是武将篡位,后来武将出身的赵匡胤、赵光义两代经过削弱边将、撤销节度等政治手段,让整个赵宋王朝慢慢变成重文轻武,抑武扬文的政治风格。

    自此边疆再无大事,各武将世家开始慢慢退出大宋朝堂。赵匡胤时期的十大令公后人,在朝为官者也寥寥无几。而杨家自杨怀玉之后,天波府已经极其破败。到了杨邦乂父亲这一辈人,甚至连前人的爵位也继承不了,只有带着全家退出东京城,回祖地戍边。杨邦乂还得从小兵一步步做起,到了快四十岁,才混到一个区区防御使的职位。

    “原来我们杨家曾经这样光荣辉煌。”杨麟听完杨邦乂讲述的杨家故事,感慨的说了一句。

    “麟儿,你看那边架子上的那些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吗?”杨邦乂指着书房间一侧,古朴的博古架上躺着些长长短短的木盒子。杨邦乂的练功房杨麟经常进去,这几个架子上的东西,看大小应该是装兵刃的盒子。可是他也没打开过,一个是年纪太小,再一个,杨家其他人谁也不敢帮他打开。

    “孩儿不知道,孩儿经常进来这里,可是却不敢去碰,娘亲说那是很贵重的东西,不许我碰。”杨麟曾经想央求赵月奴帮他打开盒子,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结果遭到赵月奴的严厉斥责,接着就被赵月奴抱出去了。

    “爹爹今天就让你得偿所愿,让你看看这些宝贝是什么。”说着杨邦乂走到架子前,轻轻的打开了第一个盒子。
………………………………

第七章 黑戟

    杨麟满怀兴奋的看着杨邦乂打开那些神秘的盒子,露出了盒子里被遮盖的物件,那是一件件很特别的兵器。

    为首盒子里是一柄长刀,刀长九尺有余,形式关羽的偃月刀,刀柄豁口无数,刀刃缺口参差,看得出来整个刀身损坏严重,有的地方好像还有没被洗干净的血迹,让人看上去非常震撼,望之而畏惧;紧挨着的盒子里装的是八杆长枪,枪型各异,但都有严重的损坏,有的枪明显是断为数节,后被人接上去的;接着是三张强弓,弓身残缺,弓弦也早就不知去向;然后一个盒子里是一柄巨斧,斧子整体还算完整,只是六尺有余的斧柄损毁严重,斧刃已如同锯齿,也不知道与敌人对砍了多少回。这些曾经随军征战,令敌人肝胆俱裂的神兵利器,就像那些早就长眠地下的英烈们一样,,现在都安安静静的躺在这些盒子里,无声的诉说着它们光荣的一生。

    “这些就是当年老令公带着儿郎们血战金沙滩之后寻回的兵刃,这口关刀是老令公的兵器,老令公战死两狼山后,兵器被辽人所获,澶渊之后,连带着其他人的兵器都被真宗皇帝赎回;那些长枪就是当初八个儿郎的兵器,第一杆就是我们先祖延平公的虎头枪;那柄残斧是五郎延德公所用,延德公是几个兄弟中气力最大的一个,可以双手托举千斤闸,金沙滩之战过后失去了踪迹,有人说他出家为僧了;四郎延辉公被俘后被大辽招为郡马,后逃回汉地;传言八郎延顺公力竭被俘后宁死不降,最终遭折磨致死。”杨邦乂说到这里,回想起祖先曾经的惨烈战斗,一时声音哽咽,眼泪婆娑。

    “爹爹不要悲伤,先祖们热血报国,是我们杨家的骄傲,是天下人的英雄,他们死后是可以上天堂的。”杨麟为了安慰杨邦乂,连天堂都扯出来了。

    “天堂?嗯,我儿所言不差,先祖公等一定可以上天堂。”杨邦乂情绪缓解道。

    “爹爹,这最后还有一个没有揭开,里面是什么东西?”杨麟看到在屋子角落,还有一个盒子单独被放在那里,这盒子比其他稍长一些,上面还盖了一层神秘的黑布,显得孤单而又神秘。

    “孩子,这一件东西,可是非同一般,传言我杨家的衰落就是因它而起,你,你真的想看?”杨邦乂说话时,脸色凝重,语调沉沉。

    “想。”杨麟心想:哎哟,杨老头,你卖什么关子啊。

    杨邦乂想了想拉开了罩着的黑布,打开陈旧的木盒,一杆奇怪的大戟展现在父子俩的面前。

    “爹爹,这个是谁用的兵器,长得好奇怪啊。”杨麟看到的这杆大戟,是一杆单月戟,整个戟看上去比其他的方天戟大了不少,黝黑的戟身泛着摄人的寒光。这杆戟,戟杆长约八尺半,有鸡蛋一般粗细,上有压花的纹路;戟头左边有近一尺半长的月牙,月牙宽厚,上半部与其他画戟一般无异,只是月牙下端伸出去一半,然后向下折,形成带勾的折弯;对应的另一边有五寸勾型凸起,并不开刃,想来可用以钝击;戟头顶端为半尺长三棱枪尖,血槽均匀,戟杆与戟头连接处为虎口吐戟。整个大戟沉稳雄浑,就算现在睡着盒子里,也丝毫不能减少它的威武霸气。

    “麟儿,可知道武绰天王?”

    “武绰天王?”杨麟想:这尼玛是谁啊,好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好耳熟啊。

    “爹爹说的可是冉闵?”杨麟忽然想起来了,五胡十六国,杀胡令冉闵。

    “嗯?麟儿居然知道他的名字?”杨邦乂又被惊着了,这孩子真的只有一两岁吗?他怎么好像什么都知道啊。

    “呃,回爹爹,孩儿前几日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杨麟信口胡诌道。

    “麟儿看过为父书房里所有的书了?”杨邦乂疑惑道。

    “哦,也没有,一点点,一点点。”杨麟心虚得不行不行的。

    “那一定是运气,为父藏书颇多,却少有记载武绰天王的书籍。你能在里面找到这些文字,实乃天意。”杨邦乂自语道。

    好险,这样蒙都能过关,杨麟深深的出了口气。

    “父亲,这是冉闵的兵器吗?”杨麟试图把注意力转移到兵器上来。

    “不错,是冉闵的兵器,不过准确来说又不是冉闵所有,是太祖命人根据传说中冉闵兵器的样式仿制打造的”。杨邦乂说着就又讲起了传奇的故事。

    老令公在世时,镇守边关,多次打败契丹人,宋太祖为表令公功绩,特意命人仿制了这杆虎头单月戟送到令公营中,用来震慑胡人。

    冉闵虽然当年被胡人所杀,但是他勇武非常,右手长矛,左手勾戟,杀入敌阵,所向披靡,无人能挡。就在他死后,胡人仍然害怕他,所以叫人摧毁了他的兵器。

    冉闵力壮,可双手持长兵作战,非一般人可以办到。宋太祖赵匡胤深知冉闵在胡人心中的威力,找国内最好的铸造大师,再用上等的精钢糅合深海寒铁打造了一杆虎头单月戟,一杆丈八蟒纹矛。

    八郎杨延顺曾使用的长矛就是那一杆,杨延顺本名王顺,乃是王老令公遗腹子,赵匡胤为表其功绩,赐矛给他的儿子,就是后来的杨延顺。只可惜金沙滩战役之后,那杆长矛就遗失了,也不知道落入了谁的手中。

    赵匡胤命人打制的这杆虎头戟重六十九斤半,戟身连头至尾总长一丈两尺,不仅比原来冉闵的长戟加重了许多,还长了不少,所以只能双手持握,寻常人等根本无力使用。

    然而,自从这杆虎头戟进入杨家,厄运就开始了,最惨的事件就是金沙滩之役。有人说这是因为武绰天王一生杀戮太重,持他这种兵器的人家必定灾祸不断,血流成河。但是皇帝御赐,杨家不敢擅自处置。最后折老太君只好命人将这杆戟封装起来,再用黑布包裹,杨氏后人不许使用,以至于那杆大戟已经在盒子里躺了百余年。

    “既然老太君留有遗命,为何爹爹今天打开给孩儿看呢?”杨麟听完这杆虎头戟的故事,也是满心疑问。

    “不错,为父我是坏了老祖留下的规矩,但是这些年来,我杨家日渐衰微,已经到了不得不奋起的时候。就在这时,天赐我麟儿,既然我儿乃是上天所赐,必将是我杨家再兴之人,为父相信你一定可以想办法降服这杆怪戟。”杨邦乂说得神情激动,满面通红。

    “可是……”

    “我儿不必担心,虽然谁都知道我杨家武学乃是刀枪绝技,但是杨家人并非不懂别的武艺。先祖延平公枪法、刀法大成;延定公善使双刀;延安公箭术超绝;延辉公剽悍捷速,轻功一流;延德公不仅枪法高超,还擅长斧法、棍法;延昭公奇谋善断,排兵布阵,攻无不克;延嗣、延顺二公更是勇猛无敌,当年征战幽州城,他二人一人从东往西杀,一人从西往东杀,合力杀破四门,无人敢挡。为父这些年将枪法之挑、刺、点、扎、撩,刀法之劈、砍、削、扫、斩等与传统戟法两相结合在一起,演练出了一套新的戟法。武术之道融会贯通,只要我儿以后勤加练习,相信以后一定可以大成。”杨邦义睁着涨红的双眼,双手举起杨麟,就像举着杨氏一门的所有希望。

    “麟儿听爹爹的,爹爹不用操心,孩儿长大了一定像先祖一样建立功业,重振‘天波府’威名。”杨麟看到杨邦乂老眼满是期待的目光,又怎么能忍心拒绝于他呢。

    既然都来这个世界了,又知道过不了多久这好日子可能就到头了,就算你想当个纨绔富二代,那也得人家给你机会啊。辽人、西夏人、后来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这些人后面还有更凶悍的蒙古人。所以杨麟不管是为了杨家,还是为了自己,都必须加强自身的本领。

    这一番豪言壮语,引得杨邦义鼻涕眼泪横流,胡子头发齐飞。激动得啥话也说不出来,只知道紧紧的把杨麟抱在怀里一个劲儿的点头。
………………………………

第八章 杨家娘子被调戏

    打那天后,杨邦乂就对不满两岁的杨麟反复讲解传授武学知识。不仅如此,杨邦义还给杨麟找了个启蒙老师,教些启蒙文学,打定主意,要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文武双全的大英雄。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眼杨震就到了五岁。这些年杨邦乂在麟州、银城、连谷、丰州边境跟西夏人打了几十仗,杨邦乂因功被升为府州晋麟路都部署,领保德军节度使(保德军早已名存实亡,朝廷封节度,也只是名义上的勋荣),真正成为一路军事长官。

    虽然杨邦乂麾下军兵战力不凡,但是总指挥童贯本身只知贪没军功,争权夺利,实际上并无军事才能。北方的辽人虽然还跟大宋有一个“停战盟约”………澶渊之盟,但是百年来小摩擦从未断过,看大宋攻西夏甚急,便乘机出兵威胁后路,将杨邦乂的部队死死拖在北方,使他不能全力向西。加上朝廷始终不信任武人大将,各监军在军事行动中多有掣肘,军令不达,征调混乱。因此西军征战夏国这么些年,却一直不能突破横山一线,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

    “夫人,给遵道兄的寿礼准备得怎么样了?”这一日杨邦乂从外面回来就直接到后院找赵月奴问话。

    这个“遵道兄”杨麟接下来才知道他叫折克行,字遵道。折杨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